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俗人回档-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艾总不说话了,隔了好一会儿,开口说:“我只是想让这几个孩子明白善有善报。”
……
善有善报。
坐s350回家仅仅是善报的开始。
边学道在四山出车祸了,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四山转了一圈,然后传到北江、传到松江、传到春山、传到燕京,传到每一个认识或者知道边学道的人的耳朵里。
消息的源头是刘毅松。
在医院里,边学道授意刘毅松把自己出车祸的消息扩散出去。
刘毅松跟了边学道认识这么久,深知边学道说话的每个词都要注意。
这次,边学道跟他说的是“扩散”。
尽管不知道具体原因,但刘毅松一丝不苟地执行。
随后边学道的手机就被打爆了。
边学道自己有选择性地接,其他的都甩给刘毅松接。
让一个不爱说话的人当接电话的秘书,这下可把刘毅松累坏了。通过这事,除丁克栋之外的敢为管理层也都知道,刘毅松不是被流放了,而是更进一步,在老板身边当差呢。
听到消息后,边爸边妈立刻就要来四山,被边学道在电话里制止了。
拿着电话,边妈急得都哭了:“你个臭小子,怎么那么不小心?你怎么那么不小心?我就说车不是好玩意吧,你和你爸就不信,不行,你爸的车我也不能让他开了,想回春山就坐火车。”
边爸在一边彻底无语了,电话里听儿子说话底气很足,应该没啥事,怎么还把我连累了?
单娆也打了电话。
不论边学道怎么说没事,怎么不让她来,单娆还是知道消息第二天就飞到了蜀都。
推开病房门,看见边学道头上的纱布,单娆的眼圈一下就红了。
下午,黄胖子和齐三书来医院看边学道,在医院走廊里,看见单娆从边学道的病房出来,拿着垃圾桶去了卫生间。
进门后,把手里的水果放好,齐三书对着边学道左看右看,说:“比昨天看起来精神多了。”
黄胖子一脸坏笑地凑到床头,问边学道:“刚才出去的是你那个师妹?质量不错啊!”
齐三书错愕地问:“什么师妹?”
黄胖子挤眉弄眼地说:“上次我托你办事,要读研究生的那个师妹。”
单娆在门口,听到了这句。
她脸色不变,做了两个深呼吸,一脸平静地推开房门。
……
(求月票!!!)
……
……
第406章 报道出炉(求月票)
单娆在蜀都只待了两天,但她见着了很多人,齐三书、祝植淳、黄胖子、孟茵云、卢玉婷……敢为的吴天、杨恩乔、熊兰……
有意思的是,曲婉也来了。
躺在病床上,看见曲婉和刘毅松对视的眼神,边学道就知道,曲婉来四山看刘毅松是真的。
半个月后边学道意识到,曲婉跟在刘毅松身边,是打算留在四山。
每一个第一次见到单娆的人,边学道都会介绍一下:“我女朋友,单娆,娆娆,这是……”
在北京待了近两年,除了最初几个月过的不太如意,单娆的生活质量直线上升,工资卡基本没动过,最近有了车,中海凯旋的房子在单位新进同事中间数一数二。
所谓“居移气,养移体”,单娆工作单位规格高,生活顺意,整个人精气神儿十足。无论站在优雅的孟茵云旁边,还是站在大方的卢玉婷身边,从气质到气场,丝毫不落下风。
跟医生确认边学道没什么大碍,单娆回燕京了。
在蜀都这段时间,单娆表现得坚强、大方又得体,边学道身边小圈子里这些人,一致觉得两人很般配,除了卢玉婷,他觉得边学道配不上单娆。
……
边学道的双保险计划终于收网了。
通过交警队的关系,查到车祸当天的报警电话号码,找到了王月。
电话是熊兰打给王月的,熊兰代表边学道对王月表示感谢,同时希望到龙门乡小学当面致谢。
至于那个奔驰车牌号,边学道也说了出来,让齐三书和黄胖子帮他去查。
记车牌号,边学道当时的想法是给新闻提供材料。
说什么道德滑坡?说什么为富不仁?
你看
一起发生在雨中的车祸,参与救援的,有小学代课教师,有小学生,有开奔驰的车主。
代课教师代表弱势群体,奔驰车主代表富裕阶层,小学生代表社会和国家的希望。一起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交通事故没什么好说的,但这个救援人员组合,如果用心挖掘一下,还是有卖点的,或者说是新闻价值。
想动用四山本地媒体,黄胖子的能量不够看,老规矩,找齐三书。
对边学道这次车祸,齐三书心里是有愧疚的。
因为他认为边学道冒雨出去,是帮他选合适的山林当生存训练基地。如果不是为他的事情奔走,边学道不会出这次事故。
熊兰在电话里得知王月是个没有编制的代课教师,边学道当场说想报答这个救他的恩人,他想让四山媒体报道一下王月和孩子们雨中救人的义举,用媒体的报道倒逼当地教育局给王月一个正式教师的身份。
其实,对齐三书来说,直接给王月要一个教师编制更容易,但他觉得边学道是想让这个救命恩人名利双收。
也不是不可以理解,边学道年少多金,享受人生的日子还在后面呢,对自己的命看得宝贵一点很正常。而且不管怎么说,边学道是帮他办事出的事故,又是在四山地头上,于情于理他都得全力满足边学道的愿望。
快成齐三书半个保姆的段明秋找到了四山省委宣传部,宣传部把任务递给了四山日报和蜀都日报。
两个报社的老大放下电话看了看台历,离教师节还远着呢,这唱的是哪一出啊?
不管唱的哪一出,让你唱就得唱。
啥叫喉舌?喉舌的第一要义是听话。
两拨人马把采访电话打到龙门乡小学的时候,龙门乡小学校长整个人都石化了。
四山日报和蜀都日报要来人采访王月?为啥采访她?
放下电话,校长赶紧把王月喊到办公室,跟王月把报社要来采访她的事情说了,结果王月也是一头雾水。
50出头的马校长耐心地问王月:“小王啊,你再想想,最近你碰到啥事了?要说重名或者什么地方出错了,也不能两家报社都出错啊,四山日报,那是多大的单位啊!”
王月蹙眉想了一会说:“马校长,真没啥事。”
马校长盯着王月的脸问:“真的?”
王月犹豫了一下说:“前几天我送学生回家的路上,碰见一起车祸,打了个报警电话,算特别的事吗?”
马校长听了,两眼一亮,问:“车祸?严重吗?死人了吗?”
王月摇头说:“没死人,最开始司机一直昏迷,后来被从车里救出来不久就清醒了,还跟我说谢谢了呢。”
马校长问:“啥样的司机?多大年纪?开的啥车?”
王月说:“司机是男的,看上去很年轻,车……当时太乱了,还下雨,没注意是啥车,再说看了我也不一定认识。”
马校长从椅子上站起来,绕着办公桌走了两圈,说:“不管怎么样,你准备准备,这是个机会,咱们学校的情况你也知道,这楼再过两年就是危楼。下午要来的媒体,搁往常咱们请都请不来,这次来了,要真是为了车祸的事,你找机会领记者到楼里看看,帮着说点好话,这要是报道出去了,没准能遇到热心企业帮咱们修一修。小王啊,这次要是真成了,我豁出去到局里打一周地铺,也给你要个转正名额。”
王月一脸尴尬地说:“马校长,你说哪去了?”
马校长挥挥手说:“行了,你回去准备准备吧。”
下午1点,记者比电话里约的时间早到了20分钟。
聊了两句,王月听出来了,果然是采访车祸的事。不仅王月,当时在场的6个学生也挨个采访了一遍。
老记者采访都是有技巧的,问起话来一点不比长于审讯的警察差,被采访对象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他们大多能判断个七八不离十。当然,故意装傻不在此列。
采访的结果是,王月说的和6个学生说的基本一致,各个细节也对得上。6个8岁的孩子,个个把车祸发生时和救援时的情形说得绘声绘色、有模有样,这基本不可能是教出来的。
接下来,顺着边学道提供的奔驰车牌号,记者找到了奔驰车,经过一系列电话联系,采访到了当时同样在现场的司机老刘。
最后,记者来到病房,采访了边学道。
老审读边学道熟知报社想听到什么样的对话、情节和素材,他着重强调孩子们为了救他被雨淋得全身湿透,还有那句暖心的“叔叔加油”。
没两天,一篇本地教师、孩子和奔驰车主冒雨热心救助发生事故外地司机的报道出炉了。
靠在病床上的边学道,细心地把报道从头读到尾,看完还用手指在报纸上弹了一下……
他等的就是这篇报道。
……
(玩贴吧的书友,请取消俗人回档吧的关注,移步庚不让吧。我本人已经被俗人回档吧封号,俗人回档吧与俗人没有任何关系。)
……
……
第407章 脸红心跳的王老师
和上的两篇报道,对边学道来说价比万金。
边学道想跳出都江市在四山其他地方盖教学楼,理论上有这次车祸就足够了,因为王月和几个孩子心地善良,冒雨帮他打了报警电话。有此一事,边学道要帮龙门乡小学盖教学楼,身边人完全不会多想。
可是5·12大地震之后呢?
他捐助的教学楼集中在震区,还都扛住了8级大地震,是不是太巧了?
现在有了这两篇报道,有了手里这几张报纸,边学道几乎可以算是刀枪不入了。
你们说巧?
确实巧。
不过巧的是边学道两年前在四山雨天出了车祸,巧的是当时在现场帮他打报警电话并参与救援的是四山龙门乡的代课教师和学生。
这事不是虚构的,都上了四山省市级报纸,有当时的报道为证。
在四山出车祸,被四山人(老师和学生)所救,一个大企业的老总,出于报答救命之恩在四山捐建学校,你觉得不正常?
啊呸!知恩不报才不正常。
黄胖子是引路人,让边学道有理由来四山。车祸是动机,让边学道有理由跳出都江市捐助学校。
自导自演的车祸之后,边学道的抗震教学楼计划再无潜在阻碍,开始大规模推进。
正式捐助龙门乡小学之前,边学道给边爸边妈和单娆都打了电话,征求他们的意见。
三人完全没有意见。
边妈甚至在电话里一个劲儿劝边学道多捐点钱,说人做了善事,自然有天佑。
不能让吴天几个在四山耽搁太久,出院当天,边学道几人就去了龙门乡小学。
去之前,杨恩乔代表边学道主动联系了上次来医院采访边学道的记者,告诉记者,敢为集团老总已经康复出院,今天将去龙门乡小学对车祸那天参与救援的教师和学生当面表示感谢。
在松江就是敢为和尚动外联负责人的杨恩乔,跟媒体打交道已经很有一套了,他最后透露老总有意给几个孩子设立一个助学基金,同时会视龙门乡小学校舍情况而定,考虑是否捐资建一栋教学楼。
最后的最后,杨恩乔说,老总“大难不死”,心情格外的好,给媒体也准备了红包,人人有份……
干过媒体的人都知道,不论是否在一家报社工作,各条战线记者们自己有一个圈子,有时候彼此竞争,有时候互通有无,比如一些会议某记者因故没去,会后就跟圈子里的记者打听会上都说啥了?有几个要点?捏吧捏吧也是一篇报道。
一听出车祸的老总大难不死心情大好,又是打算捐教学楼,又是要设立助学基金,看来这老总不是一般有钱。
这种新闻不是负面报道,喊再多人去也算不上串联,还能给圈子里的记者送一个人情。
很快,蜀都市里电台、电视台、网站、报纸的教育战线和交通战线记者都得到了消息。大家一合计,闲着也是闲着,去龙门乡小学看看也好,要是真当场答应捐助一栋教学楼,也算一篇像样的正面报道。
记者们先到。
边学道一行人后到。
s80撞得够呛,现在开的是齐三书给他安排的a8和a6。
本来边学道不想开a8,后来一想面对这么多媒体,开a8更能给记者自己有钱的印象,以后大规模捐建教学楼也就不那么突兀,就开了出来。
一行人,两辆车,一辆a8,一辆a6开到龙门乡小学门口。
看见前面的a8,记者们眼睛就是一亮,觉得今天来对了。
咋说呢……
刨除特别装逼和特别低调的,a8和a6应该算是老板实力的一个分水岭。开满街跑的a6算小老板的话,开高配a8怎么看也算大老板了。
大老板报恩,有不敞亮的?
小里小气的人能当得了大老板吗?
马校长也是真有点不争气。
杨恩乔之前跟他通电话说老板要到学校看看时,他就有点动了心思,但没下决心。
中午的时候,当一波接一波的记者赶过来,马校长咬咬牙,决定干一把丢人的。
他也想好了,与其自己去教育局打地铺要编制,不如借着今天的机会,让媒体帮着使劲,顺便从王月救的这个老板身上刮点金叶子下来。
马校长的人生哲学是,人都怕恭敬。
你恭敬他,然后求他帮帮忙,只要不是太过分,大多没有不成的,只是帮大忙帮小忙的区别。
干记者的大多有车,一个中午就把不大的操场占了一半。
看这情形,马校长赶紧找到王月,让她把车祸当天在场的6个孩子找齐,一会跟他一起到校门口迎接。
王月问:“迎接谁?有领导要来?”
马校长说:“上次你救的那个司机,是个老板。”
王月惊讶地问:“你是说咱们去迎接他?”
马校长说:“对啊。”
王月问:“他不是来感谢咱们的吗?”
马校长摇着脑袋说:“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你还年轻,不懂,快去把学生们都找来。”
不止王月和6个在现场的孩子,马校长甚至征用了一个下午有体育课的班级,把学校开运动会时用的破鼓、彩旗都翻了出来,看时间差不多了,在校门口两边列队。
记者们一看,呵……啥都齐备了,就差一个红色横幅:欢迎xxx领导莅临我校指导。
……
a8停稳。
边学道走下车,目光在队列欢迎的人群里寻找,他找到了王月,找到了跟他说“叔叔,加油”、“叔叔,要坚强”的两个孩子。
走过去,简单跟马校长握了一下手,边学道没说话,转身走到跟他说“加油”的男孩面前,蹲下身说:“还记得叔叔吗?”
男孩看着边学道的脸,轻轻点头,但他似乎有点紧张,没有说话。
边学道伸手摸着男孩的脑袋说:“叔叔说过,会来看你们的,叔叔说话算话,我来了。”
旁边的记者一听,我靠,还有这么一码,这桥段有点意思。
当天在场的6个孩子,每个边学道都走过去,蹲下身,说了几句话。
然后他起身走回来,找到王月,说:“是王老师吧,谢谢你救了我。”
看着气势十足的边学道,王月比学生还紧张:“其实没帮上你什么,就是打了一个电话……”
边学道说:“当时下雨,我开车翻进沟里,要不是你们,可能一时没人注意到我,若不是救援及时让我苏醒,结果难说,所以,这条命还真是你救的。”
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看见边学道,王月的心就不争气地狂跳。
听边学道这么说,王月脸都红了,懦懦地不知道说点什么好。
边学道抬头四下看了一眼校园,问王月:“王老师,有什么困难你可以跟我说,我一定满足。”
第408章 粥瓶(求月票)
“有什么困难你跟我说,我一定满足。”
听到边学道这句话说出口,站在旁边的马校长眼睛瞪得像灯泡一样,喉结滚动,想伸手拽一下王月,伸出来的手一下又缩回去了。
不怪马校长这样,他在龙门乡小学教了半辈子书,见识有限,而今天边学道的气势又实在太足了,马校长有点被镇住了。
今天边学道气势足,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他是给来的记者看的,大老板就要有大老板的气势,人的气势从哪里来?一个是手里有权,一个是手里有钱,一个是手里有凶器,边学道没权没凶器,但他有钱,说实话,他要是一门心思弄钱,肯定不止现在的身家。
其二,平安闯过车祸这一关,心里再无障碍。在松江心恩寺看见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和雨中小男孩的一句“叔叔加油”,让边学道坚信自己做的是对的,是值得的。
心念通达,气圆意畅,就是现在边学道的状态。
压抑在心底许久的犹疑和隐忧一扫而空,从此翻山越岭,只有辛苦,没有彷徨。
见王月不说话,边学道扭头问:“马校长……”
马校长等的就是这一句,他连忙说:“边……总。”话到嘴边,觉得边老板不太好听,临时改成了边总。马校长干巴的脸上布满笑容,说:“边总,是这样,学校其他都挺好,就是这个楼年头久了,加上当年盖的时候标准就不高,外面看不出啥,在里面看好几条大裂纹。”
说着,马校长伸出手,比量了几下:“最长的裂纹有4米多长,有这么宽……”
看了看边学道脸上的表情,马校长一鼓作气继续说:“去年找人来看了,说顶多再过两年,肯定就是危房。哎,我也担心学生们的安全,可是没地方可以腾挪,跟上头找了几次,都说经费困难……”
马校长本意还想多说点,但眼尾余光突然扫到了旁边的记者,跟着就是一个激灵,说了不该说的,要是被媒体报出去,自己还不得被教育局长和县委书记生吞了?
再熬几年就退休了,要是这时候出点岔子,可不是闹着玩的。
马校长说了半截话,但不影响边学道理解。
事实上,无论马校长说不说,说多少,该办的事边学道都一样要办。只不过现在马校长有了这个态度,捐建教学楼也就更加顺理成章了,这一点周围的记者可以作证。
听了马校长的话,边学道故作姿态,说:“是吗?那么宽的裂缝?还能正常上课了吗?带我去看看。”
不进楼里看不知道,外面看还算可以的教学楼,里面那叫一个惨,根本就是毛坯房。桌椅黑板等教学用具不知道多少年没换过了,棚顶的灯管发黑,明显坏了,在旁边接了个线头挂着灯泡。
边学道问马校长:“怎么不换灯管?灯泡的光线费眼睛。”
马校长在身后搓着手说:“灯座坏了,修过,也换过,可我们这边电压不稳,太容易烧。灯泡皮实,坏了拧一个上去就行,孩子自己就能修,灯管不行。”
边学道点点头没说话,往教室后面走。
走出几步,桌子上的一样东西吸引住了边学道的目光。
一个矿泉水瓶,里面沾着米粒。
边学道认得这个东西,它有个不成文的学名,叫“粥瓶”。一般都是穷困山区孩子用来装午饭用的,没想到在四山也看见了。
他指着粥瓶,明知故问:“这是什么?”
马校长看着粥瓶有点发愣,跟进教室的几个记者拿起相机对着粥瓶拍了几张照片。
见马校长不说话,边学道柔声问对着课本假装看书的孩子问:“小朋友,告诉叔叔,这个瓶子是干吗用的?”
小女孩很怕人的样子,头发应该几天没梳过,脸上还有一道细细的血痂。
马校长说:“问你话呢,要有礼貌。”
小女孩不敢看边学道和马校长,低着头小声说:“装粥用的。”
边学道又问了一遍:“装什么用的?我没听清。”
女孩这次声音大了点:“装粥,装我的午饭。”
边学道回身看了一眼神情各异的记者,跟马校长说:“咱们去校长室吧。”
他原以为校长室会很大,结果去了发现,根本坐不下这么多人。
一行人挑了一间学生出去上体育课的教室,坐了下来。
各媒体的记者明白,接下来才是今天的重头戏,一个没走,都坐进了教室。
马校长本来想说点即兴的话,感谢各位对龙门乡小学的关注之类的,但他之前没准备,一路都在打腹稿。
却不想,大家坐定后,边学道根本不给他客套的机会,直接开口说:“我今天为什么来龙门乡小学,相信大家心里都清楚,说实话,我一个北江人,之前怎么也想不到会跟龙门乡小学有什么联系。”
“今天我来了,我是带着感恩的心来的,在这里,我看到了一个可怜到有点寒碜的学校。”
“当着在场的诸位媒体记者朋友,我把话撂这,只要各级政府同意并支持,只要龙门乡小学不在近期计划撤并的学校名单里,敢为集团投资150万,捐助龙门乡小学建一栋高标准、高质量的教学楼,同时,配套修建食堂、图书馆、体育场、电子阅览室。”
扫了一眼马校长已经有点呆滞的脸,边学道继续说:“另外我将以个人名义,设立一个敢为助学基金,当天在现场的6个孩子,从今天起,无论他们读到什么程度,所有学杂费我全包了。此外,鉴于龙门乡小学培养出这么优秀、乐于助人的学生,龙门乡小学的其他学生,学习成绩优秀,但因为经济原因不能继续求学的,可以书面申请敢为助学基金。还是那句话,只要孩子是块读书的材料,他读到哪,我供到哪。”
边学道说完,充作会议室的教室里鸦雀无声。
马校长和王月已经完全麻木了,记者们则在心里计算,捐助150万,加上助学基金,这是小200万!
出手真阔气啊!
边学道站起身,看向坐在右侧的记者说:“感谢大家今天跑这一趟,做了敢为集团和龙门乡小学结缘的见证人,来之前我准备了点小礼物。”
说到这,边学道回头看了一杨恩乔,说:“呵呵,没想到大家这么热情,礼物可能差几个,但没关系,你们可以留我助理的联系方式,明天补领,放心,绝对见者有份。”
有记者笑着说:“边总的礼物肯定差不了。”
边学道跟杨恩乔说:“拿出来发下去吧。”
听了这话,记者们好奇地看向杨恩乔拎的黑色手提袋。
……
(双倍最后一天,拜求月票!!!)
……
……
第409章 二桃杀三士
这些记者没白跑一趟。
第一次正面打交道,以后几年极有可能还用得着人家,边学道给四山媒体记者的礼物很重,一支进口录音笔,加上500块的红包。
送记者录音笔,特别实用,甚至可以说天天用。从2006年往回数10年,在记者最牛的20世纪90年代,也很少见这么重的礼物。
边学道要的不仅是人情,还有印象分。
齐三书不是边学道的保姆,况且不是所有事齐三书都适合插手。
做朋友,也要有分寸。
以后一旦在四山出什么事,媒体里的人脉能在特定时候体现出意想不到的威力,老媒体人边学道深知这一点。
花点小钱,换一堆笑脸,这钱花得值。而且相比于整个抗震教学楼计划,这点钱微不足道。
东西肯定给,但中间要有点小曲折。
手提袋里有10支录音笔,今天来了8个记者,刚才边学道故意说礼物准备的不够,是说给杨恩乔听的。
杨恩乔不知道边学道的用意,但伸手掏出了10个红包,5支录音笔。
也没避讳马校长和王月,红包直接就分了。
到录音笔,杨恩乔为难,记者们也为难。
说是见者有份,明天可以补领,问题是今天这5个谁先拿?大家是一个新闻战线的不假,可不在一个单位,没啥谦让精神,但也好个脸面。
边学道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二桃杀三士。
倒不是想让记者怎么着,就是让他们互相制衡,今天谁也拿不走录音笔,明天一起找杨恩乔领。
为什么这样做呢?
记者们回去,对边学道今天的言行,不把报道写得漂漂亮亮的,发得敞敞亮亮的,明天好意思去找人家助理拿礼物吗?
而且各家媒体都会报道,中间还有个对比的问题。
基于此,今天回去,记者们只能挖空心思替边学道和敢为集团说好话。
8个人,5支录音笔,杨恩乔笑呵呵的不主动分,记者们也不好意思上去就拿。
最后电视台的记者说话了:“要不今天就不拿了,明天再找助理领。”
杨恩乔听了,笑着接话说:“好,下午我去采购,保证一个品牌,一个品质。真不好意思,还让大家多跑一趟。”
到这,该说的话都说了,第一阶段完事。
走出教室,8个记者一合计,派了个代表过来拉住杨恩乔:“我是四山都市报的,我姓吴,您贵姓?”
杨恩乔跟对方握手说:“免贵姓杨,杨恩乔,恩义的恩,乔木的乔。”
吴姓记者问杨恩乔:“杨助理,你给大家透个信,对明天的报道,边总有啥想法没?说出来,大家也好下笔。”
对此杨恩乔早有准备,跟吴姓记者说:“具体要求倒没说,但是……”
“我们边总在松江时,对报道有一些要求,总的来说就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说事实,不说大话,要经得起别人审视和追问。”
吴姓记者赔笑说:“你们边总是个谨慎人。”
杨恩乔说:“对,差不多就这个意思。现在的网络太厉害了,什么事放上去,一时也说不清个黑白。边总住院时跟我提过一嘴,我理解呢,这次的报道,把捐助的来龙去脉说清就好,让读者们知道,边总和敢为集团的捐助,不是心血来潮,也不是沽名钓誉,确实是王老师和学生们救了边总,他才会不惜重金回报恩人。”
吴姓记者听了,不停点头,说:“我明白了,善行回报义举。”
杨恩乔拍着吴记者的肩膀说道:“对,就是这个意思,还是你会总结。你看我说了一堆,你一句话就说透了。”
很快,吴记者回去,把从杨恩乔这打听到的信息告诉了其他记者。
分别前,边学道跟记者们挨个握手:“以后有机会去松江,一定联系我,吃住一条龙,没说的。”
……
记者们开车先走了。
边学道上车前,跟马校长说:“马校长,我今天说的,您尽快跟上级部门汇报一下,免得有什么插曲。”
说完,边学道扭头看向王月,从兜里掏出一张名片递了过去,郑重地说:“这是我的名片,你以后遇到什么困难,直接联系我,我能办的决不推辞。”
马校长看着边学道手里的名片,心说我滴个乖乖,这边总也太讲究了,前面不算完,后面还有这个呢。
王月迟疑了一下,双手接过名片。
看着王月手里的名片,马校长这个羡慕啊。可是他知道,羡慕没用,就算名片在他手里,打上面的电话,也不好使,他不是王月,下雨那天没送学生回家恰好碰上那起车祸。
站在校门口把人都送走,马校长叫上王月跟他去办公室。
一进办公室,马校长先咕咚咕咚喝了一大茶缸凉白开,端着茶缸,打了个水嗝,然后坐到椅子上,看着王月说:“小王啊,你这运气啊,真是……。”
王月心里还在想着名片的事,有点走神。
马校长说:“这下,只要上头点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