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至尊皇女之驸马凶猛-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肖有福一个眼神,几个小太监就退了出去。
“殿下真的不想报仇?”客南凤紧紧的盯着阿凤,她真得不明白为什么阿凤没有愤怒,不明白为什么阿凤没有拍案而起。
阿凤回视着她,伸了个懒腰才道:“为什么要报仇?”她当然要报仇,但是这句话却并不需要宣之于口。
客南凤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有人害死了你的母后,有人害了你外祖整整一族人!”
阿凤看着她淡淡的道:“激将?这个没有用的。我在宫中独自生活了十三年,你懂什么叫做独自生活十三年吗?”
“和你做质子是不同的,因为你们不会缺衣少穿,不用担心被人害死——我不能去人少的地方,不能去湖边、假山之类的地方,因为那对我来说都太危险了。”
“人少,可能会因为无人看到我,所以会有人害死我去邀功;湖边和假山上,只要我脚一滑——我只要掉下去了,就绝对是脚滑所致。”
“不敢吃不明来路的东西,不能接受无端的善意,也不敢相信任何人。”阿凤的声音很平淡:“这样的日子不是一两天,而是我活着的十三年里的每一天!”
“在这十三年里,我除了要保护好自己,还要努力不让自己变成一个疯子。”
阿凤看向客南凤:“你认为,如果激将有用的话,我现在会是宁国公主吗?我可能早在几年前就已经被抬出宫去,在城外不知道哪个地方长眠了。”
“你很聪明,所以可以在大楚把自己的弟弟教好,可以让他重新回到南丽成为国君。可是,这里,大楚的皇宫里没有傻子。”
反手指了指自己,阿凤的眼中显出了疲倦来:“我,不能说自己有多聪明,但绝对不傻。傻,在宫中是活不下来的。”
“我为什么不报仇?”她看着客南凤轻轻的道:“你怎么不去问问我的父皇、大楚国的当今天子?!”
最后这一句话就让客南凤的脸色变了,于是她真得知道阿凤没有一句话在骗她:阿凤直真的不傻,至少不比她笨。
阿凤继续看着她的眼睛:“皇后是被赐死的,可是此事却没有被史官记下来,且我父皇还以皇后之礼、以皇后之名给我的母后下葬的。”
“而做为一国之君,我有理由相信,就算当时我的父皇不明真相,十三年来也不可能一无所知——连你这个南丽的公主都知道了,他再不知道那把龙椅早该换人了。”
肖有福扑通一声又跪下了,这次是因为阿凤最后一句话实在太大胆了。
客南凤的脸色有点发白了,看着阿凤如同看一个怪物:宁国公主真是一个人在深宫中过了十三年?
她真的无法相信,因为人再聪明也不可能不经事而看透世情:这里面有个历练的问题,是无法回避。
就是所谓的经验。
而阿凤所言并不是只要聪明就可以想明白、想透彻的,这些年来一定一定有人在教导阿凤。
客南凤抿着嘴唇:那个人会是谁?
阿凤不知道客南凤在想什么,也不在意她想些什么:“我的父皇如果知道却什么也没有做,而且任我在宫中自生自灭十三年——我拍案而起大叫报仇有意义吗?”
能逼死皇后,能逼的皇帝下旨贬了皇后一族的人,对于皇帝来说那都是需要认真的对待,何况是她一个小小的公主殿下。
还是新晋的,在朝中没有势力,在宫中也没有势力的公主,她愤怒有用吗?
她如果大叫报仇,也不过是通知仇家一声:喂,我知道你们害死了我母后了,来杀我吧。
就是因为要认真的报仇,所以才要冷静,才不能对人宣称我非报仇不可。
客南凤没有想到阿凤如此的冷静:“你想一想,如果不是有人害死了皇后,你会十三年来只有一个人吗,现在会是如此的模样吗?”
“有皇后在的话,你就是……”
阿凤打断了她:“你有母后在,你也有父皇在,可是你在南丽国如果一呼百应的话,又怎么会被人送来大楚为质?”
“宫里的情形你我都清楚,不要用如果来骗我,因为没有如果,我就是十三年来自己一个人。”
“可是,我长大了,我如今也是宁国公主,我站在这里你就只能跪下行礼。”
阿凤哼了一声:“而且,你比我更清楚,就算我母后在情形就会更好?说不定我死的更早。”
宫中的争斗都有朝中争斗的影子,有能逼死皇后的人,如果皇后不死的话皇后就能在宫中说一不二?
那根本就是痴人说梦。太后不喜欢皇后,宫中还有各妃子在,皇后要分心做的事情很多,而要打击皇后阿凤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就如阿凤所言,如果皇后活着她可能根本就长不大。
客南凤脸色完全变白了,没有想到自己说出了那些秘密,却完全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
阿凤看着她:“你现在,可以跪下了吧?或者,再让肖公公叫一次人来?”
这里是安凤阁,是在她的一亩三分地上,她宁国公主再不济,如今手下也有十几号人了:收拾一个南丽国公主还真不在话下。
客南凤跪下了。
她在大楚为质多年,早已经学会了识时务:在该软的时候绝对不会硬来。
她和阿凤都会隐忍,但是她比阿凤做的更为彻底,因为阿凤一直在暗处,而她却一直在明处:
阿凤不用应对那么多的贵人,可是她却天天周旋于京城权贵之间。
此时事情变的也不是没有收获,她相信贤贵妃肯定会有所安排,比如让某些人知道阿凤可能知晓了当年的一些事情。
阿凤看着她点点头:“你倒真是干脆,换我的话我绝对不跪。”
“你是不是想问一句为什么?因为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的时候,我就会选择做个有骨气的人。”
她一拍双手:“肖公公,把此人送到贤贵妃那里,把她所说的话都复述一遍,让贤贵妃看着发落吧。”
阿凤说完看着客南凤苦心婆心的道:“以后记住,做人要有骨气,一定要有骨气。”
☆、102。第102章 最有耐心的人
客南凤在大楚多年,她交往的人多半为男人,但也不是没有女人的:比如一品诰命啊,郡主公主啊等等,她也是要极力奉迎的。
因此,多年来她不知道跪过多少人。好在,只要她跪下认错,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就算贵为大楚国的公主也会放她一马。
到今天,她才知道认错并不一定能换来原谅,就算她跪下也不能改变什么。
“殿下,臣女倒底是告诉了你……”她还想做垂死挣扎。
阿凤打断了她:“我说过了,做人要有骨气的。你到现在还没有学会吗?”
绝对不可能放过客南凤,因为客南凤没有安好心嘛——她不是来要阿凤性命的,阿凤也没有打她一下,更没有想要她的性命。
用的手段差不多,只是阿凤做的时候就明白的告诉了客南凤,并没有把自己的目的隐藏起来。
客南凤不再说话,缓缓的起身看着阿凤,第一次用认真的态度说道:“阿铭是不会喜欢你这样的人。”
阿凤闻言笑了,她看着客南凤:“这事儿我不问你,我会去问江铭的。还有,什么时候我告诉过你,我要江铭喜欢我?”
她只是需要一位驸马,而江铭人不错正好和她有婚约,所以才会是江铭。
在宫里十三年了,她早已经学会不要对人有太多的奢望:她和江铭是朋友,她并没有想过定要江铭喜欢她。
就连将来,她都没有奢望过会和谁共度一生。
一辈子太久了,十三年听上去不算长,可是阿凤自己知道十三年有多长,所以她并不认为一辈子这么长的时间,会有一个人会永远都在。
皇帝身为天下之主,连自己的皇后都保不住呢,她一个公主还是脚踏实地点儿吧。
想那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不如想想今天晚上吃什么更好。
客南凤被阿凤的话弄愣,呆呆的被人拖了出去,再也没有向阿凤说过一句话:她以为阿凤像她一样对江铭满是感情。
所以她视阿凤为敌。
可是直到今天晚上,她才发现她错了,错的极为厉害——开始她就不应该在阿凤身上用心思,她应该把心思全用在江铭的身上。
阿凤对江铭根本就没有深厚的感情,可是她偏要和江铭成亲了:这不公平!
她一定要让江铭知道这一点,一定要让江铭知道这个世上最爱他的人是自己。那个被江铭放在掌心里捧着的人,心里根本就没有他。
她,忽然发现了新的道路,满心里都是要见江铭的冲动,还有对将来的希望。
至于一会儿就要见贤贵妃了,反倒变得不那么重要了:能拿她如何呢,也就是以后不得贤贵妃青眼了——只要江铭能和她在一起,与天下为敌她也开心。
肖有福笑着躬下身子:“殿下,明儿福慧公主肯定会来的。”
今天阿凤把客南凤送到了贤贵妃那里,贤贵妃会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吗?贤贵妃会如何做,阿凤并不在意。
宫里没有傻子,所以只要最近有人要来害阿凤,阿凤都可能会找到贤贵妃的头上——先皇后的事情是不是你们宫里有人透出去的?
她之所以没有让客南凤闭上嘴巴,就是因为不需要:客南凤自己闭上嘴有什么用,还有一个贤贵妃呢。
客南凤是贤贵妃送来的,现在阿凤把她送回去就是一重警告。
如果是原来,贤贵妃当然不会把阿凤的警告放在心上,但是现在嘛,贤贵妃还真得不敢不好好的想一想:
先不说阿凤是真能豁出去的性子,太后的脸面她都不给,还有一个江铭在呢,那才真是让人头疼的油盐不进。
贤贵妃看着客南凤半晌都没有作声,也看不出她是不是在头疼,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吃茶。
过了好一会儿,贤贵妃才打发人去打听今天阿凤在宫外都做了什么。
客南凤也不催促贤贵妃,事情总会有个结果,现在应该烦恼的人不是她:谁让贤贵妃出招呢,现在贤贵妃能怪得了谁?
客南凤除了想要见江铭外,并没有任何着急的事情,比贤贵妃更能沉住气。
贤贵妃并没有问客南凤在安凤阁说了什么,现在人被阿凤送回来就已经表明,能说的与不能说的,客南凤是没有半点的保留。
她在宫里多年,一直隐忍不发,也一直借力上位才有了今天。却没有想到今儿一个不小心,就栽在了两个小辈的手上。
贤贵妃心中是气恼的,很想让人把客南凤赶出去。但是她深知一个道理,在宫里笑到最后的永远不是最厉害的那个人——因为蚁多可以咬死象。
笑到最后的都是最有耐心的人。
她早已经习惯了等:等皇上来她的寝宫,等德贵妃犯错,等太后心情好,等一切可以等来或是等不来的机会。
今天,她知道更需要耐心,更不能操之过急。
那个阿凤,那个最不起眼的人,居然已经有了这样的手段与城府。她想到这里忽然笑了,唉,这本应该是德嫔应该烦恼的事情才对啊。
贤贵妃今天还是等来了她要的消息,知道了阿凤在宫外的所有作为,但是她并没有马上开口说话。
做决定的时候尤其需要耐心,宁可慢上一点再慢上一点:她知道自己如果要抢的话,在宫中首先就抢不过德嫔。
所以,她宁可慢一点儿,慢下来才能发现旁人不注意的事情,才会找到不起眼的机会。
最近她实在是有点点的急,不然的话也不会有今天的纰漏。现在她知道错在了何处,便不能再急了。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抬起头看向客南凤:“殿下还没有用膳吧?”
就在贤贵妃吩咐传膳的时候,张有德拿到了肖有福送的茶,他的脸色变的极为难看,却还是推开了御书房的门。
御书房里空空荡荡的,只有皇帝一个人坐在御案后面,直直的盯着桌案不知道在看什么。
张有德没有作声,轻轻的上前,轻轻的放下了那包茶。
皇帝的目光落在茶包上,然后猛的站了起来:“为什么?谁干的?!”
☆、103。第103章 不想再等
皇帝两句话语气是截然不同的,虽然每句话只有三个字,但前一句是震惊,还带着一点点的慌乱;而后一句暴怒,带着十二分的恨意。
“他们想要做什么,朕也不过是封了阿凤,那也是阿凤早就应该得的!他们眼中还有朕嘛,他们还当朕是天下之主吗?!”
“为什么他们就不能放过阿凤,阿凤只是一个孩子,她受了十三年的委屈,她什么也不知道。”
“朕的女儿,朕十三年来只能偷偷的看上两眼,朕十三年来都不能为她做一点事情,没有同她讲过几句话——还不行吗?”
“不要说沐家的谋反……”皇帝说到这里眼神一暗,怒气忽然就完全消失了,缓缓的坐了下来:“是他们所为吗?”
他看向张有德:“朕只要阿凤平安,你一直知道的。所以,查清楚是谁所为。”
张有德没有说一个字,不管是皇帝大发雷霆的时候,还是轻声细语之时,他只是躬着身子立在阴影里。
“是。”他答了这一声后并没有离开,依然静静的立在阴影中,就仿佛他就是御书房灯光下的影子般。
皇帝沉寂了下来,过了好久好久,久到皇帝一个姿式坐着胳膊和腿都发麻了,他才抬起头看向张有德:“朕,不想再等了。”
张有德的腰又低了三分,手垂向地面可是头却抬了起来,一张老脸上居然已经全是泪水!
“老奴等那一天等的真想现在就是那一天,可是,老奴还要请皇上三思。”
皇帝看着张有德,一双眼睛里有火在燃烧:“当年,朕亲政不久,护不了皇后、护不了皇后一族,眼睁睁看着忠臣良将被害!”
“如今,他们就要对朕的爱女,朕唯一心爱的女儿下手了,朕还能退吗?朕还要等吗?!”
他的一双大手按在御案上,手背上的青筋暴起,随着他的话声缓缓的在手背上移动,就像是蛰伏了一个冬天的蛇。
青色的,有毒的蛇。
皇帝本是龙,九天之上的龙,可是却被人逼做了蛇。
皇帝额头上的青筋也呼应着手背的同伴,仿佛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它们就真的能化成毒蛇飞扑向皇帝所厌恶的仇人。
张有德的腰弯的更低了:“皇上,公主不是任人欺负的主儿。还有,现在老臣们已经不再沉默,有老郡王在、有冯太妃在,您担心什么?”
皇帝虽然已经怒极,可是声音偏生沉静的可怕:“朕担心再有万一,因为朕只有阿凤这么一个嫡出儿女。”
他说完还是再次坐了回去,又过了好一阵子才道:“传旨吧,我要见见他。朕可以等,但朕不能久等了。”
“朕,绝不能再允许任何夺走朕放在心尖上的人。”
张有德这次没有说话,满脸的皱纹似乎更深了,他弯腰施礼后退几步,才自御书房中退了出来。
是谁告诉了宁国公主殿下那些陈年往事,他想很快肖有福就会让人送来信的。现在,他要去传一个人来见皇帝,要悄悄的,不能惊动了宫中与朝中的任何一个人。
宫里的夜色更黑了,比起宫外来好像要黑上那么三分。
此时太后把一碗药推到了地上:“哀家就吃再多的药有什么用?!”她没有想到皇帝会如此的强硬。
事情的蹊跷还用多说吗?可是皇帝依然责罚了德嫔,依然责罚了无双和天福,还有韩家的三个孩子。
太后坐不住,因为她感觉兄长说对了,皇帝对韩家并没有半点的感激之情。
她把帕子狠狠的摔在宽大的座位上:“倒底是哪一个进了谗言给皇上,给哀家查个清楚。”
太后的眼神带着杀机,她是绝不会允许那等挑拨她和皇帝母子亲情的人留在皇帝身边。
从前的皇后不行,现在无论是谁也一样不行。
冯太妃刚刚放下筷子。
她在大楚国的皇宫里生活多半辈子,先帝待她很不错,但她没有那个福份,先后两个皇子都夭折了,只有她所出的公主长大成人。
如此,她的女儿也已经是她兄长之子、北齐国皇帝的皇后。
她没有什么不满意的,虽然女儿远嫁之后她不能再见女儿一面:只要女儿过的好,她就会很开心的拜谢上天。
让女儿留在大楚远不如让女儿回去她的故土,至少在那里大楚是女儿的靠山,大楚人是女儿的亲人——不会再是仇人。
冯太妃一辈子都活在宫中,出嫁前生活在北齐的宫里,出嫁后她便一直生活大楚的皇宫里。
两处皇宫是不一样的,而最大的不同是她的身份,在北齐她是公主殿下,在大楚她是皇帝的妃子。
但不管是在哪一处皇宫里,她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每天每顿吃相同数量的饭菜,不会多一点也不会少一点。
就算她极开心或是极不开心,她都不会少吃一口也不会多喝一口汤。
每一个月里相同的日子她吃的都是相同的饭菜,绝不会更改其中的任何一样,不论她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初一和十五她会在佛前叩满一千个头,不论春夏秋冬、也不论身体是否有恙,从不间断。
除了初一、十五,她每天早上都会早早起来,去园子里练三套剑法:都是在北齐极常见的剑法。
她的剑法并不好,也不是想寄托什么故土乡情——她早就明白,想在宫中活的久些,那些不必要有的情绪还是丢掉为好。
她只是为了强身健体。
没有什么非要活下去、活很长久的理由,只是因为她也没有要死的原因,所以那就好好的活下去呗。好好的活,当然需要个好身体。
如此坚持下来,她不只是唯一留在宫中的太妃,而且还是一位身体康健的太妃。
如此坚持下来,冯太妃才不会生出太多的奢望来,更不会生出贪念来:所以,她的日子很无聊,却很平静。
可惜的是,只要在宫中,谁的日子也不可能永远平静,冯太妃也不例外。
刚刚下筷子的她就看到了自己贴身宫娥手上的茶包,普通的茶包,就连扎起纸包的绳子也只是普通的结法。
冯太妃一见之下却差点站起来,然后她长长一叹:“该来的总会来的,唉。”
☆、104。第104章 韩妃
冯太妃当晚就给女儿写了一封信,然后交由人送了出去。
那信居然用了八百里加紧送到了边关,又由边关的人送到了北齐驿馆人的手中:这些,阿凤并不知情。
阿凤只是认为今天晚上贤贵妃怕是会睡不好,她哪里会想到今天晚上宫中很多人都没有睡。
阿凤自己睡的很好。她没有亏欠任何人,所以吃的下也睡的香,躺下很快就能进入梦乡。
第二天一早,阿凤起床洗濑完结,让人刚刚摆好早膳还没有用,就听到有人来安凤阁传旨。
阿凤很不开心,因为她肚子饿了,还有她认为这么一大早晨来传旨的,铁定是找来她晦气的太后。
其它的人,包括从前的德贵妃或是现在的贤贵妃,谁也不能对阿凤用传旨二字:因为阿凤是嫡长公主。
旨意居然不是太后的,而是皇帝让人送来的。也不是特意给阿凤的,旨意是给宫中所有的公主和皇子们。
大意就是皇帝寿辰就要到了,皇帝并不想大操大办浪费钱粮,但是不办又对太后不敬——儿的生日母的苦日嘛。
所以皇帝便想让公主和皇子们为自己亲手准备寿礼,不能是买的,要是亲手所备;如此,既显现公主皇子们的孝心,也能节约之类的云云。
对阿凤来说,这个圣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献上最得皇上欢心礼物的人能向皇上求一件事情。
阿凤很随便的接过了旨意,而打赏来传旨的人自有肖公公等人安排,她只是很奇怪:大楚国什么时候变穷了呢?
肖公公闻言笑道:“我们大楚哪里穷了?不过皇上是忧心国事,向来对自己就很克俭的。”
“老奴听说啊,也就是听说,偶然间听朝堂上的大臣们所说,大楚怕是要用兵了,所以皇上才想要节约一点点。”
“用兵,那用起银子来,嘿,银子就和流水一样。”肖公公唠叨了几句,就伺候阿凤坐下用膳。
阿凤塞了一个玲珑小包吞下后,双手一拍就决定了:“本宫要拿第一!”
肖公公笑眯眯的道:“那殿下就可以求皇上订下大婚的日期了。老奴也要准备准备,让人把东西收拾一下,到时候就跟着殿下出宫。”
他倒真的懂阿凤的心思,一语中的。
阿凤笑眯眯的点头没有半点害羞,要知道这个大婚的日子因为太后一直定不下来:她不能大婚就不能离开皇宫,不能开府建牙,不能自己做主。
今儿皇帝的旨意很好,非常合阿凤的心意。
阿凤高兴的时候没有忘了江铭,打发人给江铭送消息,让他有时间进宫给她参谋一下礼物的事情。
她虽然没有要尽孝的心,但却有一定要赢的意,所以斗志高昂。
同一个时间用早膳的人还有皇帝,今天早上已经不见昨天晚上的怒气,他笑着对张有德说:“阿凤肯定会高兴的。”
张有德惯会泼凉水:“昨天皇上您刚罚了无双和天福两位殿下,还降罪于韩家的三位公子,今儿这一道旨意怕是太后……”
皇帝一脚踹出去:“你就不能让朕高高兴兴吃顿饭?早知道如此,就应该把你送到阿凤身边去,朕留着肖有福在身边。”
太后这顿早饭没有吃,她怎么吃的下去:“皇上这是要做什么,啊,他差点把天福和无双变成郡主还不成——这不是巴巴给阿凤一个大婚的日子吗?”
“他当哀家老糊涂了是不是,他当哀家看不出他的心思来吗?”太后气的狠了被自己口水呛到,一连咳了好一阵子。
德嫔委屈的看着太后:“把天福赐婚给狂生那个孩子,太后啊,这事儿真得有点不妥——妾看皇上就是偏着阿凤嘛,这些年来皇上也不过是哄我们娘俩罢了。”
“皇上的心里哪有太后,哪里有妾?皇上怕是因为先皇后的事情,一直记恨着咱们娘俩吧?”
太后的神色一变,盯着德嫔半晌没有作声。
娘俩正说着话,皇帝就来了,倒让太后和德嫔非常的意外:她们认为皇帝今天不会到慈安宫里来。
皇帝一脸的笑容,进来向太后问安,又问了太后今天早上用了什么,和太后很是一番母慈子孝。
倒是德嫔盯着同皇帝一起进来的女子没有错开眼珠:“妹妹今天进宫也没有说一声儿,想是来向太后请安的吧?”
这个女子是韩家的女儿,乳名珠珠,闺名是云裳。
因为长的不错又会哄人开心,所以很得太后欢心,经常被请进宫里陪太后说话。
云裳并不是德嫔的亲妹子,和德嫔是堂姐妹:她们的父亲是亲兄弟——德嫔的父亲就是韩家的家主韩太傅。
而云裳的父亲是韩太傅的弟弟,如今是户部的尚书。
云裳向德嫔见礼:“妹妹不是奉太后的旨意进宫的,是奉了、奉了皇上的旨意进宫。”她的话还没有说完脸便红了。
太后招手让她坐到身边看一眼皇帝:“皇帝倒也算是有心了,想是让你来陪哀家的。”
“儿臣知道母后近来心情烦闷,可是国事烦杂儿臣不能常陪在母后身边,想到母后向来喜欢云裳,便下旨让云裳进宫来陪母后。”皇帝笑吟吟的。
“云裳经常陪太后便是大功,所以儿臣先封了云裳为妃。以后再说,反正只要母后高兴,儿臣就会重重有赏的。”
皇帝的话一下子就震的太后和德嫔愣住了。
云裳低垂下头没有作声。
太后过了好一阵子才想起云裳来,深深看一眼皇帝拉起云裳的手来:“好,好,以后你姐姐和哀家就有你相伴了,皇帝是真的有心了。”
“哀家很高兴。来人,赏你们皇帝一盏茶吃。”她说笑着给了德嫔一个眼色。
此事她不知道,皇帝没有和她商量,但韩家有个女孩儿再进宫和德嫔成为臂膀也是好事儿。
太后认为这是皇帝为了昨天降罪韩家子侄而做的赔罪,想到儿子并不是不记得韩家的好,也不是不在意她这个母后,她也就真正的高兴起来。
可是德嫔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在她的眼中所有宫中的女子都是来和她争宠,就算同姓韩也是一样。
“韩妃,你在这里陪母后吧,朕要去御书房了。”皇帝站起来走了,德嫔追了出去。
她跪倒在地上看着皇上:“父亲说皇上如今接连如此是对韩家的试探,可是妾对皇上之心对日可表,皇上为什么要如此试探妾的心?”
☆、105。第105章 直肠子
皇帝转过身来,深深的看着德嫔,过了好一会儿才轻轻的道:“过几天,朕就会下旨恢复你贵妃的位份。”
“你好好的伺候太后,好好的替朕在太后面前尽孝,朕自然会厚厚的赏你。”他亲自弯腰伸手拉起德嫔来。
把她带进怀里,在她的耳边皇帝轻轻的道:“朕当然知道你的心。今天晚上你那里有没有朕最爱的九珍羹?朕可是有些日子没有吃了呢。”
德嫔知道这是皇帝晚上要来的意思,马上答应下来。
又因为这几天的委屈,她在皇帝的怀里很是撒了一番娇,直到皇帝对她说:“无双和天福当然是朕最疼爱的女儿,今天早上的旨意是为了什么?”
“朕所有的儿女中,有谁能比无双和天福更聪慧的?只要她们拿了头筹,到时候朕自然会让她们、让你——朕的爱妃满意的。”
他叹口气:“那些老臣在,阿凤的事情你们也不能怪朕的,朕怎么也要堵上那些人的嘴巴啊。”
皇帝轻轻一掌拍在德嫔的屁股上:“好了,还不进去伺候太后?晚上,记得备点酒。”
德嫔不敢再纠缠,放开任皇帝离开,她的心里终于舒服下来:皇帝,还是心里有她的,只不过是被人所逼嘛。
至于皇帝避开了她的那句试探,她半点没有察觉;而她把父亲的话告诉给皇帝,更是没有让她有半点的警醒。
她现在要好好准备一下,绝对不能让韩妃占了上风:比如在太后面前,她怎么能被韩妃比下去呢?
张有德在走时看了一眼德嫔,只一眼他就知道皇帝的算计成了:这个德嫔以后会有大把心思放在韩妃的身上。
只要皇上多去韩妃那里几次,德嫔就能抓韩妃一个满脸花。而太后嘛,这次手心手背都是肉了,两个侄女就让她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想东想西了。
皇帝急着离开是真的有要事,他要见的人是孤竹国的皇叔与太子。
孤竹国和大楚世代交好,两国的太子时常都会到对方国家游历一番:皇帝和孤竹国的庆帝都是太子时就曾把臂同游过孤竹和大楚的名胜。
孤竹皇叔年岁不算大,也就四十多岁,和孤竹铁姓皇家人长的都一样:铁打一样的大汉。
可是他身边的太子却长的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