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萌妃养成记-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相这才收了,说“你妹妹的终身大事儿完成了,你该静下心来,好好做事儿了,这几日,事情多啊!”
  朱媛媛道:“下官这就去做事儿。”
  朱媛媛此举的确有趁机收买人心的想法,杨晨很快就要消失,那么,让大家多念杨晨一分好也是好的。
  谁知,第二天,弹劾的折子雪片般飞来。
  弹劾凤台阁侍讲,内阁值侍杨晨公然行贿收买人心。
  顾相和刘相等人不约而同的把弹劾的折子给压了下来,这种小题大做的事根本不用理会。
  但有心人哪肯放过这样的机会,上朝的时候,当庭发难了。
  皇上闻奏,略感不悦,此事涉及内阁三位大员,若是属实,不啻与一桩大丑闻。
  便看向顾相和刘相:“可有此事?”
  顾相上前一步道:“确有此事,杨晨因其妹之喜,发了不少酒券,以此来替代喜饼,我们卞唐民间,是有办喜事儿发喜饼的风俗,讨个彩头一说,只是,这是在内阁,挑一担子喜饼来,未免不太雅观,故而用酒券替代,内阁当差的,不论职位大小,有无职位,人人皆有份。”
  刘相道:“不过是两斤酒而已,这也算行贿?”
  周御史出列,凛然道:“行贿还分数额大小?杨晨此举,目的不纯。”
  作为杨晨的妹夫,李澈站出来发言:“周御史,有道是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你们做御史的,就喜欢抓人小辫子,什么事儿在你们眼里都能看出点与众不同的意思来,敢问周御史,你家公子年初成亲的时候,你不也给朝中同僚送过喜饼喜糖么?本王还记得收到过,难道当时你是有意向朝中同僚和本王行贿?”
  周御史红着脸道:“下官送的是喜饼喜糖,又值几个钱,玉液酒,一瓮可是要十五两银子,岂能同日而语?”
  李澈施施然道:“刚才周御史不是说,行贿不分数额大小么?”
  周御史噎住,一时不知该如何反击。
  李澈面色一凛,朝皇上恭敬一揖,道:“启禀皇上,臣以为杨晨此举符合人情世故,实在谈不上行贿,请皇上明鉴。”
  梅大学士出列,慢吞吞道:“风俗人情不可费,若是连这都成了罪过,以后谁还敢办喜事儿?”
  “梅大人此言差矣,送喜饼喜糖是风俗,可没见有人送这么上等的价值不菲的美酒。”户部姜大人轻飘飘道。
  李澈回头哂笑:“姜大人所谓的价值不菲,要求还真是低,十五两银子就把您老给吓晕过去了?您老家中随便哪样摆设不抵得上几缸子玉液酒?那前秦的四羊方尊,宫里都没有一只,您家中却是有整整一套,六只。”
  姜大人脸色发白,麻蛋,怎么连这也给他说出来了?
  朝中大臣们纷纷对姜大人表示鄙夷。你丫的有这么贵重的珍藏,皇上他老人家知道不?
  以前不知道皇上知道不知道,但这会儿皇上却是知道了。
  “其实没你们想的这般严重,说起来是十五两银子,但对于杨晨而言,不过是自家东西。”李澈又道。
  大家愣了一下,自己东西是什么意思?
  李洛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那玉液酒坊是杨晨胞妹开的。”
  一时间,满殿安静。
  大家都惊呆了,一个杨晨已是了不得,现在跑出个杨晨的胞妹,齐王侧妃又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要知道如今京都最赚钱的两家铺子,一是瑞福记,二是玉液酒坊,说日进斗金都不为过,原来全是齐王侧妃的产业。
  再一联想到,前一阵,秦王魏王齐王,三王争抢杨晨妹妹的事儿,大家的脸上不由的浮现出耐人寻味的神色,齐王这次可是发大了,娶了个这么会赚钱的侧妃。
  秦王和魏王此刻无比郁闷,起初他们要纳朱媛媛为妾,是看中了朱媛媛本身的能力以及朱媛媛背后的那股以杨晨和宋子楚为代表的清流力量,结果,现在才知道朱媛媛还是个大财主,简直就是个聚宝盆。
  早知如此,就该重视起来,全力以赴,也不至于被齐王这小子捡了便宜去。
  皇上也是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杨家兄妹都是人物啊!
  “杨晨拿自家的酒做为彩头,无可厚非,此事不必再议。”皇上一锤定音,给这事下了结论。
  

☆、第314章 真乃人才

  
  皇上又冲周御史道:“你们御史有监察百官、风闻言事的职责,但也不能无中生有,歪曲事实,否则,要你们御史台何用?朝廷的俸禄养着尔等,可不是叫你们来添乱的。”
  语气有些重,周御史额头上的汗唰的淌了下来,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他们御史台,弹劾过多少官员,就这个杨晨最难搞,弄来弄去,每次都弹不倒杨晨,反倒自己惹一身骚。实在是让人很憋闷。
  皇上又意味深长地看了姜大人一眼,姜大人心头顿时似有一千头草泥马呼啸而过,惴惴不安。
  皇上此时的确在想怎么收拾这个姜大人。
  户部是要职,一个户部侍郎家中就已经是这般,那姚家岂非更甚?看来,是有必要好好动一动了。
  一个人在一个位置上做久了,容易出问题啊!
  不过,皇上现在还不想当着满朝大臣的面说这事,便对高公公递了个眼色。
  高公公会意,拂尘一甩,尖着嗓子高唱道:“有本上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奏。”鸿胪寺卿楚大人出列。
  “昨日有来自弗朗机的使臣,带来了弗朗机女王殿下的问候,请求面圣,这事弗朗机使臣带来的国书。”楚大人双手呈上。
  高公公下台阶取来国书转交给皇上。
  皇上打开一看,上面全是鬼画符,根本不认得。
  “这是什么字?”皇上皱眉问道。
  楚大人暗擦了把汗,讪讪道:“启禀皇上,鸿胪寺是第一次接待弗朗机国的使臣,寺中亦无人懂弗朗机国的字和语言,昨日,臣与弗朗机国使臣,连比带划的,才出他们此行的大概意思,但这国书,微臣也看不懂。”
  皇上火了:“你看不懂,朕就看得懂了?要你们这等废物何用?”
  江大学士出列道:“那弗朗机国,听都不曾听过,还是女子为王主持朝政,恐怕是个荒蛮国度,皇上不如随便赏赐些什么,以显天家恩典,打发了回去就是。”
  楚大人道:“他们还带来了一些礼物,臣瞧着挺稀罕的。”
  皇上道:“呈上来。”
  须臾,两位内侍抬了个箱子上来,箱子打开,只见里面五花八门。
  有清晰可鉴的镜子,有五彩斑斓的玻璃瓶,玻璃杯,还有瓶子特别漂亮的香水。
  当然,大家只知道那镜子,其余东西都说不上来是什么,更不知玻璃这种材质,只觉得的确是好东西。
  宋子楚道:“从这些东西上可以看出,那弗朗机国倒是个明发达的国度,皇上还是发布书,寻找懂弗朗机字与语言之人,想我卞唐人才济济,定有见识非凡之士。”
  “准了,楚大人,你先好生安顿弗朗机国的使臣,待朝廷寻到懂他国语言之人再进行商谈。”皇上从善如流道。
  朱媛媛已经知道御史在朝堂上对她发难了,看顾相回来后,神色凝重,心中不安,抱歉道:“相爷,是下官思虑不周,给您添麻烦了。”
  顾相摆摆手:“那件事,算不得什么,皇上并没有追究,反倒斥责了御史台的言官,眼下有一桩麻烦事儿,倒是伤脑筋。”
  朱媛媛昨日就与李澈谈过此事,李澈也说不打紧,可心里总是不舒服,现在听顾相口气,似乎压根就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便心安了些。
  她有些好奇顾相为何事烦恼,但她在这里,只是个做协助工作的,说白了,就是现代那种职秘书,帮忙整理奏章,跑跑腿,送送件什么的,朝庭上真正的大事儿,她没有过问的权利,只好忍着。
  只听顾相道:“听说你早年游走各地,可曾听说过弗朗机国?”
  朱媛媛心头一惊,这个时代也有弗朗机国吗?她记得在她熟知的那个世界的历史上,弗朗机是明朝对葡萄牙的称呼,他们的航海业很发达,火炮很厉害。
  可惜,这个架空的时空里,什么都错乱了,她甚至都找不到卞唐可以对应的那段历史。
  “倒是听说过,他们远隔重洋,航海业十分发达。”朱媛媛道。
  顾相喜上眉梢:“你听说过?那太好了,老夫问你,你可懂他们的语言和字?”
  朱媛媛斟酌道:“可否让下官先看看他们的字?或者跟他们去交流一下?”
  顾相当即道:“尽快尽快,你带着老夫的手扎,速去一趟鸿胪寺找楚大人。”
  于是,朱媛媛又领了一份新差事,屁颠屁颠去找楚大人。
  能在消失之前为朝廷多办几件事,她还是很乐意的。
  楚大人见来的是杨晨,心中还有些疑虑,只是抱着死马当成活马医的心态,带杨晨去见了弗朗机国的使臣,谁知,杨晨就跟他们聊上了,说着叽里呱啦的鸟语,似乎还挺流利。
  不由的大喜,总算找到一个可以和对方沟通的了。
  一个时辰后,朱媛媛进宫去见皇上。
  “皇上,这弗朗机国是听说咱们卞唐物华丰美这才来朝见,五国并立,他们独独看重咱们卞唐。”朱媛媛先拍一记马屁。
  果然皇上心花怒放,觉得倍有面子。
  “他们倒是有些眼力,只是不知这弗朗机国在何处,是个什么样的国度?”皇上问道。
  朱媛媛道:“佛郎机国远着呢,他们坐大船在海上漂了半年之久,才来到卞唐,他们的女王很喜欢咱们这边的丝绸和瓷器,希望能跟卞唐友好邦交,一起做做生意,用咱们的丝绸和瓷器换他们的玻璃,香水什么的。”
  皇上却是蹙眉:“海上来的?那岂不是要开海禁?”
  朱媛媛知道这是卞唐国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为了抗拒倭寇,历朝历代都采取禁海的策略,殊不知,闭关自守带来的弊端比倭寇的侵袭更大。
  “皇上,这佛郎机国的造船业,航海业十分发达,咱们还只能造中型船只的时候,他们已经能造出适合远洋的超大轮船,环游四海,天下之大,无处不可去。他们到处做生意,换取了大量的财物,国力蒸蒸日上,而我们卞唐,徒然收着几万里海疆,却只能望洋兴叹,不可谓是一种损失。”朱媛媛感叹道。
  

☆、第315章 我要你

  
  朱媛媛在御书房跟皇上谈了很久,皇上似乎挺高兴,居然留她在宫中用膳,陪帝王用膳,这可是不可多得的殊荣,明儿传出去,大家的心肝又要抽抽了。
  吃过晚饭,朱媛媛赶在宫门落锁之前出了宫,直奔齐王府。
  李澈已经听说朱媛媛懂佛郎机语,心中也是纳闷,这丫头怎么什么都懂?太不可思议了。
  见她来了,李澈不好在远香阁见她,毕竟她现在的身份是杨晨,所以,就在吟风轩见她。
  一概的下人都遣了出去,只留海公公伺候。
  “媛媛,怎么回事?你怎么会懂佛郎机语?”李澈按耐不住好奇心问道。
  朱媛媛神秘一笑:“我懂的东西多着呢,我也不知道我怎么会懂的。”
  李澈呐呐:“是啊,你失忆了嘛,偏偏该记得的不记得,乱七八糟的东西倒是记得蛮多。”
  朱媛媛秀美一蹙:“什么是乱七八糟的东西?你指的是懂佛郎机语吗?好啊,回头我告诉皇上去。”
  李澈连忙讪笑:“没有没有,这可是正事儿,怎么能说是乱七八糟呢?快说说,你跟皇上都说了什么?怎么这么晚才出宫。”
  “聊佛郎机呗,还有关于海上贸易的事儿,皇上挺感兴趣的,就多聊了一会儿,还留我在宫里用膳。”朱媛媛几分得意道。
  李澈讶然,有些羡慕道:“看来,父皇真的很看重你,我都多久没陪父皇用膳了,除了中秋,元宵,除夕的家宴。”
  听他这么说,朱媛媛觉得他好可怜,有个当皇帝的老爹,虽说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亲情未免淡薄了些,有道是,有所得必有所失。
  “跟皇上用膳有什么好的,看着满桌的美味佳肴,都不能放开肚子吃。”朱媛媛故意抱怨道。
  李澈刮她的小鼻子,宠溺道:“你呀,得了便宜还卖乖,别人都要嫉妒死了。”
  朱媛媛想到一件事,去取了她带来的匣子。
  “这是什么?”李澈看那匣子里,一个奇形怪状,黑乎乎的东西,茫然问道。
  “这叫火枪,是佛郎机顶顶厉害的火器,大杀器,有这东西,可以远距离射穿铠甲,身手再好也躲不过去。”朱媛媛早就想拥有一把火枪,这可是防身的好东西。那佛郎机大使跟她聊的投机,可能是很久没有体会到沟通如此畅快,一高兴,就送了她一把。
  李澈眼睛发亮,摸着那把火枪的手都变得温柔起来。
  “这么好?那若是用在军中,岂不是所向披靡?”
  “没错,如果能武装一支火枪队,就算北赵西秦的骑兵都挡不住火枪队一轮轰杀。”朱媛媛道。
  李澈道:“那得赶紧告诉父皇,用咱们的丝绸和瓷器跟佛郎机人换火枪。”
  朱媛媛笑了笑:“我觉得现在还不是将这件大杀器公之于众的时候。”
  李澈不解:“为什么?”
  “不为什么,现在局势尚不明朗,如果你想要争一争,这便是我们最厉害的底牌。火枪不需要跟佛郎机人购买,有这一把,我相信我们自己就能仿制出来。”朱媛媛道,要是现在把火枪交出去,到时候秦王,魏王都搞火枪队,就没什么胜算了。
  虽然不是说一定要搞到兄弟相残,流血的地步,但是为了以防万一,还是留一手的好。
  “可是,佛郎机人说不定也会把火枪献给父皇。”李澈道。
  “我想不会,这火枪是佛郎机大使的珍藏,要不是我哄的他开心,他是不舍得拿出来的,更不会献给朝廷,他们的优势就是造船,航海与火器,要靠这个吃饭的,是他们的最高机密,怎么可能献出来,或者拿来交换丝绸。”朱媛媛说的这么肯定,其实她已经试探过佛郎机大使,完全没这个可能。
  李澈点点头,觉得有些遗憾。
  “等佛郎机人回去的时候,咱们派几个脑子灵光的人跟着去佛郎机国,把他们的先进生产技术都学回来……”
  朱媛媛感慨道:“等将来,你若是坐上那个位置,咱们也研制火枪火炮,武装到牙齿,打造一个守则固若金汤,攻则无往不利的强大帝国。”
  “这是天意,在杨晨还没有消失的时候,老天把佛郎机人送了来……”
  李澈被朱媛媛畅想的未来搞的热血澎湃,每个皇子心中都有一个帝王梦,每个皇帝心中都有一个睥睨天下的强国梦,青史留名,千古一帝,而在朱媛媛的描述中,那个梦,似乎真的有可能实现,并不遥远。
  李澈动情的拥住她:“媛媛,何其有幸遇见了你,何其有幸能与你结为夫妻……”
  朱媛媛笑嗔道:“干嘛突然这么肉麻兮兮的,我都起鸡皮疙瘩了。”
  她能感受到李澈剧烈的心跳,感受到他的这份激动。
  李澈施施然道:“有吗?我摸摸。”
  说着一双手不老实的往她衣襟里探,摸到了一方柔软滑腻,身体立马就起了反应。
  三天了,朱媛媛被发配去了钱塘,只留下杨晨,他是见面都难得,更别提亲热了。
  才三天,仿佛就像过了三年一般漫长,夜里不能拥着她睡觉,都失眠了。
  古人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真不是夸张。
  朱媛媛被他捉弄的身子发热,双脚发软,娇声道:“别这样,待会儿我还得回去呢!”
  李澈呼吸粗重道:“我想你了,我要你。”
  说着,不由分说的,将她凌空抱起,两人滚在了床上。
  朱媛媛挣扎着:“才三天而已,有那么夸张吗?”
  李澈抓住她的手,按向某处:“你自己摸摸,是不是夸张?”
  朱媛媛面红耳赤,他怎么这么硬了?硬的跟个铁杵似得。
  李澈胡乱扯下她的衣裳,口手并用,极尽挑逗之能事。
  尽管他很着急,想要她的心情很迫切,但他还是尽量忍耐着,等待她准备好接纳他,才能展开进一步的行动。
  不一会儿,屋里隐隐约约传出压抑的娇吟,在外头候着的海公公识趣的走远几步。
  屋外寒风肆虐,屋里春意盎然。
  

☆、第316章 大同商贸

  
  关于开放通商口岸的建议,皇帝与一干肱骨重臣们商议了好些天后,还是否绝了。
  他们认为,卞唐占据了这片大陆最为富饶的土地,生产生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并通过与相邻诸国的贸易,使得卞唐的商贸亦是五国之最,不差佛郎机国这一遥远不可及的生意伙伴。
  说白了还不是怕通商口岸一开,给了海寇趁虚而入的机会。
  对此,朱媛媛和李澈都十分的无奈。
  鼠目寸光的人们呐!只会盯着眼前的利益,放着巨额的关税不要,放着这个与世界交流接轨的大好机会不要,闭关自守,迟早要倒霉。
  但朱媛媛是不会让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从身边溜走,通商口岸可以不开,生意仍然可以做。
  用朱媛媛的说法,是让民间的交流先运行起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朝廷的政策,佛郎机人远渡重洋而来,就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虽然没能说动卞唐皇帝开放通商口岸,但也算是打开了这边的市场,回去也能向女王殿下交代了。
  在与佛郎机国大使几番密探后,双方达成了协议,以后由朱媛媛帮着组织货物,以中韩国为中转站,再过南楚,运往遥远的佛郎机,而佛郎机也会把他们的东西交给朱媛媛,由其代为销售。
  这种做法,等同于走私,好在卞唐对于走私的打击力度向来不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许多官员,世家与商人勾结起来,明目张胆的走私。
  朱媛媛对此毫无心理负担,只是碍于李澈的身份,怕李澈受到攻讦,于是,她想到了一个极为合适的人选来做这件事。
  这个人就是方大同。
  方大同这厮在钱塘开了一家杂货铺,卖的就是各种走私物,价格高的出奇,但人们就是图他的东西新奇,反倒趋之若鹜,若不是方大同这小子写信来跟她吹嘘,说他一个小小杂货铺一年的收益居然有几十万两之多,连他老娘都为之叹服,他老爹也不得不认命,自己儿子不是快做官的料,随他折腾去了。
  因此,朱媛媛给方大同去了一封信,请他速回京都商议。
  方大这个脑满肠肥的家伙,嗅觉十分敏锐,一接到朱媛媛的信,就扑捉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兴奋的一双小眼睛都快变成了铜钱的形状,风风火火地翘课回了京都。
  得知同窗好友杨晨竟然成了齐王殿下的大舅子,方大同不免好一顿埋怨,这么大的喜事儿,居然不告诉他们这些好友,居然都不请他们喝喜酒。
  朱媛媛心说,要是告诉了你们,那她的计划还能实施吗?洞房夜,杨晨还不得被你们拖去灌的伶仃大醉?
  朱媛媛不以为然道:“不过是个侧妃,有什么好值得高兴的。”
  方大同啧啧道:“果然是官做大了,胃口也大,连齐王侧妃都瞧不上眼了,哎,你与你妹子什么时候相认的?我们怎么都不知道?”
  朱媛媛道:“这是我们兄弟的事,没必要向你们汇报,言归正传,你觉得与佛郎机国的生意怎么样?具体要怎么操作比较妥当?”
  方大同难得见到杨晨向他问计,得意地说:“这件事,你找我可算是找对人了。不管是走海路还是走陆路,我都有门路,简直就是熟门熟路,你就放心交给我来做,你当幕后大东家,我来当马前卒,至于好处,咱们五五对开如何?”
  朱媛媛纠正道:“我可不是什么幕后大东家,要跟佛郎机国做生意的是我那妹子,我不过是替她跑跑腿儿,以后,你还是得跟我妹子商议,我可不管这些事儿。”
  方大同嘿嘿笑道:“理解理解,怎么说你也是朝廷命官,不好太张扬,齐王殿下也是,这种事,还是让你妹妹出面最合适。”
  朱媛媛哂笑道:“你先把方案拿出来,让我妹子瞧瞧,如果可行,利益五五对开没问题。”
  这件事就这么愉快的定下了。
  两天后,方大同和周兴一同回钱塘,一边组织货源,一边开办了一家大同商贸,争取在年前让第一批货出国,而佛郎机人的货物将在明年四月运抵。
  肥水不流外人田,佛郎机人要丝绸,自然是从瑞福记出货,瑞福记算是正式走向了国际市场,单单这一笔收益,又是十分可观。
  李澈瞧着今年瑞福记的年报,久久都说不出话来,媛媛果然是有化腐朽为神奇的本事,她接手瑞福记一年以来,瑞福记的销售额连翻了好几番,从原来的年入十几万,一下子变成了上百万,令人惊叹。
  “不要用这种眼神看我,等明年大同商贸走上正轨,收益将更加可观。”朱媛媛施施然地喝着茶,淡淡说道。
  她已经委托佛郎机人,明年弄些土豆,玉米,辣椒之类的作物种子过来。在她的记忆里,这些产自美洲的作物,是在明朝的时候传入中原,就是由葡萄牙人带来的。
  卞唐虽说富饶,但这个时代农作物的产量不高,完全是靠天吃饭,一旦遇到风不调雨不顺的年景,还是会有大批的人饿死。
  如果,中原能播种这些高产,对环境与气候的要求又不高的作物,将彻底改变这种现状。
  这将是一场划时代的粮食革命,袁隆平的地位之所以这么高,得到中外的一致肯定,就是因为他的杂交水稻,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
  朱媛媛不敢与这种大科学家想比,也研究不出什么杂交水稻,只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善这个世界的人们的生活。
  李澈已经无语了,倘若媛媛不是他的妻子,杨晨只是杨晨,那么,等他有机会执掌天下,定要让杨晨当户部尚书,用国本来运营,那时,他的卞唐国库,必定会成为天下最充盈的国库,而不是像姚尚书这等素餐尸位之辈,只知道往自己裤兜里塞钱,这里抠那里抠的。
  户部尚书就等于一个国家的管家,一个好管家不仅仅能管好家里的钱物,统筹安排,让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更要有让钱生钱的本事。
  “生意上的事,我就不管了,你说了算,我只希望能尽快开始火枪的研究。”李澈道,自从见过佛郎机的人火枪,他的心就热乎的迫切的想要拥有这么一件神器。
  

☆、第317章 杨晨消失

  
  该解决的事都解决了,是时候让杨晨消失,让朱媛媛归位了。
  十一月三十,是杨晨休沐时间。
  李澈,顾恒还有杨晨一同去京郊的慈恩寺。
  到了傍晚,一桩耸人听闻的消息让京都为之震动。
  齐王李澈遇刺,齐王手臂上被人砍了一刀,顾恒身上也是多处挂彩,而杨晨为了保护齐王殿下,扯着刺客滚落山崖。
  朝野震动,皇上大怒,下令,不惜一切搜救杨晨,不惜一切抓捕刺客。
  一时间,京都府衙,五城巡防司都忙碌起来,几百人的搜救队伍开进山里,展开地毯式的搜查。
  齐王殿下不顾身上有伤,定要亲自带队去找杨晨。
  然而,那处悬崖深不可测,底下更是终年雾霭,从未有人进出过,搜救了三天三夜,只找到了几块碎布,和一些残破的肉块。
  齐王殿下原本就有伤在身,又是几天几夜不眠不休,见到杨晨的破衣裳,终是忍不住两眼一黑,晕厥过去,被人抬回了王府。
  而远在钱塘的齐王侧妃,得知兄长遭难,火急火燎的赶了回来。
  一时间,齐王府愁云惨雾。
  长寿宫里,太后的面色阴郁的可怕,问孙嬷嬷:“澈儿的伤势如何?”
  孙嬷嬷神色黯然:“奴婢瞧着殿下的伤倒不是在要害处,顾公子又处理的及时,没什么大碍,只是杨晨因殿下而死,殿下心里内疚,故而精神很不好。”
  太后默了良久,又问:“那朱媛媛呢?可有什么怨言?”
  孙嬷嬷道:“杨晨是朱侧妃唯一的兄长,如今不在了,朱侧妃自然是无比伤心,但她仍尽心尽力照顾殿下,还宽慰殿下来着。”
  太后郁郁道:“这事都怪她,要不是她要去钱塘,澈儿让九黎跟了去,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有九黎在澈儿身边,寻常刺客怎能伤得了澈儿。”
  孙嬷嬷对此不认同,这怎么能怪朱侧妃呢?谁能想到,在天子脚下有人胆敢明目张胆的刺杀皇子?更何况,杨晨已经为救殿下殒命,太后这么说,实在是有些不近人情。
  只听太后冷冷道:“不要让哀家知道是谁在幕后策划这件事,否则,哀家定叫他以命偿命。”
  据目前的调查来看,已经排除了无极门打击报复的可能性,那么最有可能做这件事的人,无非就是那么几个。
  这就是所谓的定向思维,任何事情的存在与发生,都有其目的,杀了李澈,谁获益最大,谁的嫌疑就最大。
  孙嬷嬷道:“皇上也在为这件事烦恼不已。”
  太后冷笑:“恐怕皇帝心中也有数,他能不烦吗?估摸着这会儿,他巴不得查不出证据,好和稀泥。”
  所谓知子莫若母,皇帝此刻的心情的确如此,他心中也有怀疑的对象,但他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一方面,他觉得这件事必须要有个交代,毕竟,这次刺杀,让他痛失了一位不可多得的贤良之才。他是有心要好好栽培杨晨,谁知,杨晨横遭不测。
  一方面,他又怕他的猜测得到证实,实在不想面对。
  为了让自己心安,皇上后赏了杨晨之妹朱媛媛。逝者已逝,只能恩荫生者,以示安慰。
  刺客还没找到,但逝去之人却是要尽快入土为安。
  李澈就在齐王府里搭建灵棚,布置灵堂,撑着尚未痊愈的身体,为杨晨办后事。
  靖南侯也让李涛过来帮忙。
  做戏就要做足全套,要演的逼真才行。
  朱媛媛一身白衣,跪与灵前,向前来吊唁的人们回礼。
  朱媛媛竟不知,杨晨的人缘居然这般好,凤台阁大部分的同僚都来了,神情哀伤,好多人都哭了。还有很多打过交道,没打过交道的都来了。
  宋子楚也穿了一身白衣前来吊唁,看着朱媛媛良久,叹了一息,很违心也很无奈地说了句:“节哀顺变!”
  自从他看穿了杨晨的秘密,他就知道会有这一天,以朱媛媛的聪慧,肯定还要好好利用这最后的机会。杨晨为救齐王而死,皇家就欠了朱媛媛这份情。
  明知道,这是个局,但宋子楚却是真切的感受到了遗憾。
  他是真的很喜欢杨晨这个学生。
  在书院这么多年,杨晨是他见过的,最为聪慧,勤奋,外圆内方,心地善良的学生,可惜,这个得意门生,是不会再出现了,以后这世上只有齐王侧妃朱媛媛。
  面对宋子楚,朱媛媛很心虚,很愧疚。
  她知道宋子楚心里什么都明白,还是愿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