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升迁笔记-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新买的,要搬过去的东西倒不是太多,大多都是一些零零碎碎他们俩自己平时用的东西。都是许可欣在指挥,李嫂收拾,王文超和赵军两人就充当劳力。用了一个小时就把东西给整理好了,赵军开着卡车跟着王文超的车,王文超开着车带着许可欣和李嫂就这么直接往新家去了。
  去了之后才发现新家已经布置的都差不多了,只剩几个家政公司请来的妇女在做最后一点清扫了。赵军和王文超两人把这一车东西给扛进家里,然后放好,整个家也就全部弄好,搬家工作也就全部告一段落了。
  新家比起前面住的那个房子来说,要更加的宽敞,设计也要新颖大气很多,毕竟这栋房子比前面那栋房子要晚建十来年,设计理念都换了几代了,肯定要好很多。加上装修也是非常的豪华,所有的家具和电器也没有一样不是昂贵的,整个新房子看起来那就是豪华舒适。其实,王文超对这个房子最满意的地方就是进院子,院子前面有个入户小花园。而在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后花园。当初做装修的时候王文超就让装修的公司的人在后花园的中间挖了一个池塘,在池塘上面建了一个小凉亭,凉亭四面各有一条出去的路架在了池塘上面。在池塘四面,王文超按照布局全部给建了花坛,他是个喜欢花花草草这种原生态东西的人,所以,当初装修花在这个后花园上面的钱也挺多的。唯一遗憾的是,现在整个后花园里面还是空空的,王文超在想着什么时候是应该去买些花草进去。
  晚饭是在王光耀家吃的,这也是王光耀和王文超的意思,以后吃饭就都在王光耀家吃,毕竟一家人,又住在一起,王文超家里加上李嫂也就三个人,王光耀家也三个人,一家人加在一起也才六口人,还开俩个灶实在是麻烦。晚饭是李嫂帮着温华一起做的。没有别人,除了赵军在之外。
  吃了晚饭之后,王文超和许可欣也就回屋睡觉了,可能王光耀早就有了想法,所以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在两家的侧面的围墙上面对着各自开了一条小门,这样两家人进出也就方便了许多,不必再绕一圈走前门进出了。
  睡在床上,两人其实都有些兴奋,毕竟是搬了新家,而且这个家是只属于他们俩自己的家。
  “老婆,人家都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说过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王文超这一生,前二十年一直都是过着贫困如洗的生活,从小就开始自己为自己的一日三顿奔波,那种苦的滋味现在想想都后背发麻。我这一辈子也在鬼门关前面走了好几次了。而现在,似乎一切都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幸福,现在的生活,是我在几年之前打死都不敢想的。林山这里真是一片神奇的地方,算是我王文超的腹地吧。你想想,就来之前我才来林山的时候,兜里面只有几千块钱,孤苦伶仃一个人,被分配在了最为偏远的敬老院里整天干着一些鸡毛蒜皮的琐事,还整天被人打压,而后不久,李静甩了我,与徐俊在了一起,那时候的我怎么也不敢想我有如今的生活。想想看,以前我一个人,挣扎在失恋和背叛的漩涡里不能自拔,而现在,我有了你,有了我最爱的女人,也即将有我们的孩子。那时候的我一个人,我做梦都在渴望着有一天我能够找到我的家人,即使他们已经去世,只要让我知道我到底是谁也行,而现在,我有了父亲,也有了妹妹。我永远都记得,我在洪山镇敬老院上班的时候,身上总是干干净净的,抽烟抽四块五一包的,其余的更是不敢想,整整有一年半的时间没买过一身衣服,出门还是要借别人的自行车。而现在,你看看,住着豪宅,开着豪车,钱现在对于我来说已经只是一个数字了。另外,以前在洪山镇敬老院的时候,我连个副镇长都难得见上一面,当时见到的最大的领导是民政办主任,我那时候也觉得自己这一辈子都会在那个敬老院里面工作到死那一刻了,想想现在,虽然我只是个副处级,但是我手底下现在也管着两百多号人,我可以自由进入市委书记的办公室,可以与所有县长县委书记一个级别的人称兄道弟,见到副市长如果我愿意的话,我完全可以不用理他们。想想现在的生活,就当初的我来说,就算是做梦也不敢做的这么完美。我现在是真的很幸福,幸福不是说我当了多大的官,有了多少钱。我之所以觉得幸福是因为我有你,有我们的孩子,也有这么一个温暖完整的家,这是我以前梦寐以求的事情,是我从懂事起奢望了二十年的梦想。如果,如果上天现在就要拿走我的命的话,我也无怨无悔,没有任何遗憾了”王文超躺在床上,忽然大发感慨着,他说的话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反观现在的王文超与几年之前刚来林山市时的王文超,简直就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地上,也难怪王文超会有这种感慨在。
  “赶紧呸,别乱说话行不行,你是没有遗憾了,你要是有什么事,我怎么办孩子怎么办这个家里怎么办“许可欣听到王文超说到了死,白了王文超一眼。
  王文超呵呵地笑了笑说道:“我也就这么一说,现在这种日子,你就算是给我个省长来换我也不干,我怎么会舍得去死呢”。 


第四百五十四章:新家(三)

  第四百五十四章:新家三
  第二天一大早,王文超就起床了,他起床的时候许可欣还在睡,她目前是处于整日打瞌睡的状态当中。王文超起床之后就去了王光耀家那边,温华已经在厨房里忙活了,而王光耀却坐在沙发上面看着每日电视里的新闻早报,
  “阿姨,以后就不要起早给我做早餐了,我去单位吃或者去外面吃都行”王文超走进厨房对温华说道。
  “外面的东西可能味道好一些,但是不能经常吃,总归没有家里面自己做的卫生,你稍等一下,马上就好。我问了李嫂,他说你早上就喜欢喝点粥,吃点包子馒头,李嫂前面已经给你把包子买回来了”温华笑着说着。
  王文超笑了笑,也没多说什么,一家人,如果过分客气的话反而显得生分了。
  王文超回到沙发上与王光耀一起看着新闻,两人聊着天,吃完早餐之后王文超出门就看到赵军已经把车停在了门口,上车之后王文超就去了单位。
  由于在上津呆了五六天,说是没事,其实单位还是有一大堆事情等着他处理。王文超来到办公室之后把伍进国给叫了过来,然后伍进国把一大堆需要王文超签字的文件给扛到了他的办公桌前面,王文超看了看这一堆文件,头都大了,但是没办法,只能是硬着头皮慢慢地看着,花了整整两个小时把所有文件审批完了,王文超把李静叫到了办公室,让李静给他汇报一下最近这一周来的工作情况。李静是内务大总管,牵扯到的事情无非就是人与钱,李静把工作汇报完之后,王文超便打了电话让李凡英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李助理,你先把可行性报告给我看看”王文超见到李凡英的第一句话就是这个。
  李凡英当然也知道王文超叫她过来是为了什么事,把准备好的那份报告递给了王文超。这份报告非常的详细,整整几十张纸。王文超坐在椅子上仔细地看着这份报告,看了差不多二十来分钟,可见他看的有多么仔细了。王文超看完之后问道:“李助理,你说说你的意见吧”。
  “经过专家的论证,这个项目确实是可行,而且,经济利益比较的大,有很大的可行性。我的意见是我们应该做这个项目。但是,在做这个项目之前,我们应当仔细地考虑周全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资金问题,这个项目要想利润最大化,那么就是规模越大越好,可是这个项目的成本投资额比较大,我们的资金可能会是一个问题,我们在做计划之前,必须把资金问题详细地考虑清楚。第二个问题,就是与农户也就是社员的投资比例问题,我们以何种方式、数额给农户进行垫付成本,这是一个需要重要考量的问题。如果我们为农户垫资太多,那么就等于抬高了我们的投资成本,相应的,我们的投资规模也就会减少,也会影响我们资金回转的周期。如果我们垫资太少,那么老百姓参与这个项目的热情就会大打折扣,在实际操作当中遇到的问题也就会越多,很可能,参与的人过少,我们的项目规模也同样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所以,以一种什么方式、多少数额来进行垫付能够让农户接受同时我们农合社也能够承受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三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是以什么名义进行这个项目开发,我们筹备小组不具备开发的资质,目前要开发的话只能是以平阳县农合社的名义进行开发,但是,这么一个大项目放给平阳县农合社不合适,而且,平阳县农合社也没有这个能力承担这个项目,这个项目要做最好是直接以我们总公司的名义来做,有我们农合社总公司直接管理。可现在问题是,农合社总公司没有成立,所以开发主体不明是个问题,另外,就算要到了资金,这个资金怎么来也会是一个问题。还有第十个问题,那就是如果项目立项成功了,对于这个项目的管理问题,这么大一个项目,是我们从未见过的,这对于我们的管理模式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一何种方式来进行管理我们需要相信的进行论证。另外,这份可行性报告里面也说了,这个草莓品种对于种植技术和条件要求非常严格,一个不好就会出现减产或者是大范围死亡的情况,这对于我们农户的种植习惯和思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同时,对于我们的技术人员已经现场的种植管理人员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调账,怎么在技术上面进行管理也是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不然,以后可能会出大问题。这就是我的所有想法”李凡英显然对于这份可行性报告也是理解的非常深了,对于这个项目自己也考虑很久,所以王文超一问,她就把自己的想法全部说了出来。
  王文超早在李凡英说的时候就已经拿着一只笔在本子上写着了,他把李凡英写的问题都一一的记录在本子上,思考了很久之后才说道:“你说的很对,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做立项申请之前想明白,也必须在立项申请报告中单独列出来,一一解决点。这么大个项目单凭我们筹备小组是没有资格决定的,必须拿到农改委去研究,也必须要得到洪书记的亲自首肯才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要做出一份完美可欣的立项申请报告出来,要把这个项目以后所有的事情都要写进去。你刚刚说的这四点问题非常重要,也都是需要我们一一解决的问题,但是我想,我们要考虑的问题也绝对不止这么四点。还有与政府的责任分配,这么大的项目不可能仅仅由我们农合社一个人买单,当地政府怎么得都要出点力,而且,要想这个项目以后在管理上有所保证,必须要让当地政府承担一部分责任,不然,单凭我们农合社,是没有办法管理好这些农户的”。 


第四百五十五章:项目(一)

  第四百五十五章:项目一
  “另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也是需要我们联系各方面确定好的,那就是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的投资规模,投资多大的规模能够保证我们和农户的利益、而且也是上面能够承受的资金范围另外也在我们的管理能力范围之内。这些问题很多,我们都需要好好考虑考虑。这样吧,李助理,我现在去找莫市长汇报这个工作,你去组织经营部、合同部、科研部的相关同志组成一个项目研究小组,另外,你和李静以及平阳县农合社的聂倩和党组书记都归纳到这个小组来,从明天开始,我们举行闭门会议,等到把这个立项申请报告给完整做出来了才解散。”王文超思考了一下后说着。
  李凡英仔细思考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等到李凡英走了之后,王文超也紧紧地皱起了眉头,他早就意识到了,这个项目要开展起来,不是这么容易的。
  王文超拿起手机直接给莫言书的手机打了过去,他直接跟莫言书说了这个项目的可行性报告出来了,问莫言书在不在办公室,他好直接去莫言书办公室汇报工作。莫言书告诉王文超,他不在办公室,他在下面县里视察工作,他让王文超在电话里跟他说说关于这个可行性报告的结果,王文超如实汇报。关于这个项目的事情,王文超早就已经向莫言书汇报过了,也是得到了莫言书的支持,所以,关于这个项目莫言书是很清楚的,也就没有什么太多要汇报的。
  莫言书听过之后便对王文超说:“这个项目事关重大,必须要先向洪书记汇报,要得到洪书记的支持之后才能决定做不做立项准备,我们都没这个权力。我给洪书记打电话,问问洪书记什么时候有时间,到时候你跟我一起过去汇报工作吧,记得把该带的资料带上”。
  其实这也正是王文超的意思,挂断完电话之后,王文超又开始思索起这个问题来,然后开始在本子上记录着。
  快到中午下班的时候莫言书给王文超来了电话,告诉王文超,洪书记现在还在省里,下午回,洪书记让莫言书和王文超晚上直接去他家里谈,让王文超和莫言书去他家吃晚饭。
  听到洪书记的决定王文超笑了,洪书记这么着急的想听关于这个项目的事情,说明他心里也很着急,对于这个项目也非常的看重,重视到都等不及明天了,直接让王文超和莫言书晚上去他家里谈工作。
  想到这王文超心情轻松了一点,如果最后洪书记要是直接否定了这个项目的话,那么王文超以及李凡英等人这一个月的努力就成为了泡影了。吃了中饭过后,王文超在办公室里面休息了一会儿,下午他什么事都没干,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想着关于这个项目的事情,他的想好了晚上对洪书记汇报的事情,他必须要把关于这个项目的一些问题想清楚,要让洪书记对这个项目有信心,这其实是个难事,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下班之后王文超倒是没急着走,五点半下班,但是洪书记六点钟才能回到林山,约好了王文超额莫言书是六点半去他家吃晚饭,去早了的话倒是显得不那么礼貌了。王文超在办公室里面坐到六点多一点才下楼。然后让赵军开车送自己去洪书记的家。开到洪书记家楼下的时候王文超就发现莫言书的车已经停在了楼下,王文超下车后让赵军自己开车回家,晚上他回去的时候再给他打电话,他知道,晚上估计会很晚才能回去。
  走进去的时候,果然见莫言书已经与洪书记在沙发上聊上了。洪书记的家莫言书是第一次来,但是王文超已经来过多次了。无论是与洪书记的妻子还是洪书记的儿子王文超可都是熟人了。王文超进去之后与洪书记和莫言书打过招呼,就进了厨房与正在做饭的洪书记妻子聊了会儿天,之后洪书记儿子出来,拉着王文超进了他房间陪他玩游戏,一直等到吃饭的时候王文超才与洪书记的儿子一起出来。
  “来,这是我从我岳父家里拿过来的酒,真正的窖藏了二十年的酒,完全不掺假的。咱们都喝一点,平时我可舍不得喝。不过,咱们等下还要谈工作,所以,我就立个规矩,咱们三人一人喝一杯”洪书记上桌后自己开着酒,一边给莫言书和王文超倒酒一边说着。
  酒倒了之后,洪书记对莫言书说着:“言书同志,你是第一次来我家,我得敬你一杯,至于文超就算了,他来我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三人说着笑着,没多久也就吃完饭了,因为三人都是为了工作,而不是来吃饭的。
  吃晚饭之后洪书记把莫言书和王文超请到了自己的书房,亲自给莫言书和王文超倒了一杯茶,关上门,三人坐在书房里面开始谈工作。
  “我今天在省里有些事情,前面才刚回。言书同志上午给我打了个电话,说是你们筹备小组准备开展一个项目,说是草莓种植园是吧,说是投资金额会在五千万左右。我当时有事也就没有细听,所以就让言书同志通知你晚上一起来我家我们三人好好说这个事情。文超,你先给我说说这个项目的事情,到现在为止我还对你们的这个项目不是很清楚”进去之后,洪书记对王文超说道。
  “洪书记,这是我们筹备小组经过一个多月的详细调查、研究和论证之后做出的可行性报告,这份可行性报告都是由专业人士做的,里面的数据都是经过调查之后的出来的,而且反复论证,所以这份可行性报告有一定的权威性质,你看看”王文超从自己随身带的公文包里面把那份可行性报告递给了洪书记,然后把另外一份复印的版本递给了莫言书。 


第四百五十六章:项目(二)

  第四百五十六章:项目二
  两人都接过王文超递过去的文件仔细认真的看着,王文超一个人慢慢地坐在那喝着茶,随后从自己身上又掏出一包烟出来点了一根抽着。去了一趟上津市,别的东西没落着,这抽烟的习惯倒是又学会了。在上津的时候每天晚上陪夜,他在医院晚上又睡不着,太无聊了,就只能是靠抽烟打发,这一来二去的原本已经戒掉的烟瘾又回来了,只是王文超很有节制,在家从来不抽烟,只是在办公室想问题的时候会偶然抽两根,烟瘾很小,一包烟可以抽上两天。
  “给我一根”洪书记见到王文超在抽烟,也对王文超说着,所有男人其实都有个习惯,不管平时抽不抽烟,但是在认真想问题的时候基本上都会有想抽烟的冲动。
  王文超递了一根烟给洪书记,洪书记自己拿着王文超打火机点上,然后继续的看着文件,书房里非常的安静,很久之后,洪书记才把这份文件合上,慢慢地说着:“这个项目很有前途,也很有吸引力,值得我们去做。文超,这文件上列出来的东西是一回事,实际上可能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这个项目是你的想法,你先说说你的想法吧。”
  王文超把烟掐灭,然后开口说道:“其实这个项目最初并不是我的项目,这个项目最初是平阳县农合社做的项目。平阳县政府急于向平阳县农合社要项目,所以再三找到平阳县农合社要求在平阳县开展项目,平阳县农合社经过详细的调查和论证之后就给我了一份草莓种植园的立项申请,只是,他们的规模太小,只有四百亩地,里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我当时就否定了。我之所以不是觉得这个项目不行,而是因为,平阳县农合社他们所要开发的规模太小。但是我挺看重这个项目,看中这个项目的前景,同时,也因为这个项目能够解决我们农改委和筹备小组急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这个问题两位领导都知道的,也都跟我提过多次。我们林山市从去年开始开展农改工作,从今年开始全面布局农业合作社的工作,虽然农合社总公司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正式成立,但是实际上我们已经为农合社投入进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了,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任何可以拿得出手的东西,除了总公司项目工程那几栋楼。有很多人都对我们农合社有些看法,上面的领导是,下面的同志也是,别说两位领导了,就算是我也感觉到了压力。另外,农合社的是一个见效周期较长的公司,另外,我们在前期也就是在我们能够自己造血自己养活自己之前需要政府给我们大量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可能光靠市里是无法提供的,我们必须要争取到省里和中央的资金支持,这些资金是越快越好。如果我们农合社就凭现在的这个样子我想是很难争取到上面的支持的,所以我们必须要拿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成绩出来,而且是越快越好,最好是赶在省里领导来这儿视察工作之前就做出一定的规模来。另外还有其它的原因,我们农合社要想大范围的展开工作,第一个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要争取得到全市的农民朋友以及各地政府的支持和信任,而让他们信任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做出一个大项目,让参与这个项目的农民朋友们得到足够多的利益,这就是最好的宣传方式。基于这些种种原因,我觉得我们筹备小组也就是农合社总公司,必须要在最近开展一个大规模、投资周期短且收益高的项目。而且,这个项目必须要在明年换届选举之前见到成效,不然,我们农改委和筹备小组明年下半年的日子将会非常难过。就是基于这些原因,我才决定要做这个项目,而且要做大,因为这个项目具备这些特点,周期短,从种下去到成熟,只需要五到六个月,而且受益较高,是目前我所了解的所有项目里受益最高的一个,加之经过调查和检测,我们平阳县有很多地方非常适合这种植物的种植。所以,我觉得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于是我就安排所有力量,忙活了一个月才得出了这么一份可行性报告”王文超慢慢地把自己决定做这个项目的理由说了出来,对于决策层来说,做项目的目的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里面有政治因素在。
  “关于这些就不要再多说什么了,我们三个都清楚,就像是你说的,我们必须再短期内做出一点事情出来,就算没有成果,也得先做点东西出来,不然,我们的压力很大。你的观点我是基本赞同的,这些我和莫市长以前也有过研究,你的想法和我们基本上是不谋而合。我们现在主要谈谈这个项目把,根据这个可行性报告的分析,这个项目的投资额度大,而且,对于管理和技术方面要求很高,也就是说,这个项目也是存在这一定的风险的,对吗”洪书记慢慢地说着。
  “对,有风险,但是我认为风险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这里主要就是牵扯到一个管理的问题。如果这个项目成行的话,我的想法是这个项目直接归农合社总公司管辖,这个项目会单独设立一个项目部,项目部与个县级农合社平级,专门负责管理这个项目,做到集中、专业管理,把各项工作实行责任制,把责任分摊到每个人的头上,专人专管。这样应该就能最大程度的保障管理的主动性。另外,我还需要当地政府参与进来,让当地政府也为这个项目承担责任,这样才能农户们能够规范化。当然,详细的管理制度需要经过详细研究之后才能得出,我想说的是,这些风险是可控的,是可以从我们的管理制度上进行控制的”王文超解释着。 


第四百五十七章:项目(三)

  第四百五十七章:项目三
  “文超说的这一点我很赞同”莫言书接过话说着,然后道:“按照这个可行性报告上面分析和研究的,存在的风险其实没有客观因素存在,所谓风险其实就是人为因素,而人为因素不管是在什么地方什么工作上都是存在的,既然是人为的因素,那么我们就能够通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来进行避免,至于怎么去实施管理避免风险我觉得我们目前不需要讨论,我们只要知道这个风险是能够避免的就行了,现在我们需要着重讨论的其实是这个项目到底是开展还是不开展”。
  “恩,言书同志说的很对。我们今天讨论的目的其实就是这个项目到底值不值得去开展。项目开展的原因和必要性已经非常明确,风险也在可控当中。按照这个什么的研究,回报率也是很不错的。现在唯一一点不明确的就是,这个项目的投资金额是多少你这个可行性报告上面好像并没有关于这方面的具体数字”洪书记直接问着王文超。
  “其实这个问题我是故意不让他们写进去的。按照他们的分析,这个项目起码要达到两千亩左右才能保证收益的最大化。可是,我们现在根本没办法确定规模,更加没有办法确定最后的投资金额。其实吧,两位领导,这也是我要来向两位领导汇报工作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就是想让两位领导给我把把关,确定我们最后的投资规模和金额”王文超笑了笑说道。
  莫言书和洪书记都奇怪地看着王文超,他们还从来没见过这种申请项目的,申请项目竟然不说投资金额和投资规模,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竟然没有。
  “你说说你的意思”洪书记让王文超继续说。
  “按照我们的想法来说,当然是把项目做得越大越好,但是实际上不可能的,毕竟,我们有保证耕地面积的红线,规模太大了也会给我们的管理带来难度。所以,我们分析过后,就我们管理水平来说,八千亩左右是我们最合适的投资规模。可是,订投资规模不能这么订,这里面牵涉到两个问题。首先就是上面究竟能够给我们拨多少资金,虽然说这个拨付多少资金给我们要看我们要求的投资额度来决定,但是,两位领导,你们得给我一个大概得数目,因为我们只有知道上面能够拨付给我们金额的最大值是多少我们才好做这个计划,不然,我们要是做了八千亩的投资规模需要一个亿的资金,最后上面最多能动用的款项才只有五千万的话,那就会是个大麻烦,起码我们筹备小组的人可能得浪费一个月得时间来做无用功了。所以我希望两位领导能够给我一个大概的数字,我好依据这个数字来做计划。当然,这只是其一,还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先期成本投入与农户之间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合作。最开始大浦镇农合社立项的时候,因为基本没有农户信任我们,我们为了开展项目实行的是完全由我们农合社进行投资,投资成本由我们帮农户进行垫付,然后这笔垫付的资金从货款里面扣除,实行的是不让农户花一分钱,如果亏了,这笔钱就算我们农合社亏损的。后来的大浦镇农合社在成功开展了几个项目之后,农户对农合社有了一定的信任基础,便开始实行三七制度,也就是成本实行农户自筹三成,农合社帮忙垫付七成的方式。但是,如今开展这个项目,究竟以何种方式来筹备成本投资金额是个必须要先行研究决定的问题。毫无疑问,跌幅是肯定的,这个项目的投资成本较大,要完全靠农户自筹那是天方夜谭。以何种方式何种比例来确定自筹金额和我们垫付的金额牵涉到很多问题。在上面拨付的投资款一定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农合社垫付的比例越小,那么我们能够开展的项目面积就越大。但是,我们垫付的比例要是过小,农户自筹的金额的就越大,自筹金额越大农户参与这个项目的积极性也就会相应的减弱,从而一样会缩减投资规模。另外,投资规模越大,我们所花在管理等方面的成本就会越少。说起来有些云里雾里,其实就是一句话。就是上面拨付的金额是越多越好,如果能达到一个亿,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如果不到一个亿,那么我们就需要根据上面拨付的款项具体数目来统筹决定最后的投资规模和总投资金额。”王文超洋洋洒洒像是说绕口令一样说了一大堆。
  虽然王文超说的负责,不过面前坐着的两人可都不是一般人,完全听明白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