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脑医王-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新闻发布会上,任由贝丝跟沈临当场“对垒”,这对警局没有任何好处。只能会让公众产生对警局更不好的印象。
但贝丝怎么肯听哈里夫的劝告,她连杰克和莫纳德的话都可以当耳边风,何况是哈里夫了。当然,在贝丝眼里,只有对错是非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只要她认为是对的,她就会坚持,天王老子说也白搭;反之,如果她认为是错的,与法律和规则相悖的,就是警署总警监下命令,她也一定会反抗到底。
“贝丝博士,请离开。”哈里夫压低声音道:“莫纳德副总警监正在主持新闻发布会,请你离开!”
贝丝猛然一甩手,理都不理哈里夫,反而又往前挤了一步,而记者群体分开为她让路。
“沈,你无权暴露案情和破案线索,如果你再继续说下去,我会控告你干扰警署办案!”贝丝怒视着沈临。
她倒也不是冲沈临来的,而是担心沈临将一些案情细节公之于众,会对警局破案产生无谓的障碍。
沈临嘴角掠过一丝狡黠的笑容,他突然朗声道:“贝丝博士,你不仅违规对我进行有罪推定,错误的判定我为本案的犯罪嫌疑人,还当众侵犯我的言论自由,你如此霸道和无礼,让我非常失望和遗憾。”
在专业素质上,贝丝绝对是精英中的精英。但要论起心机和手腕,以及“动嘴皮子”辩论,一百个贝丝捆绑起来也不是沈临的对手。
听到沈临轻描淡写、轻而易举地将给贝丝扣上了一顶侵犯公民言论自由和合法权利的帽子,莫纳德心头凉了半截,他抬手擦拭着额头渗出的细密的汗珠儿,一阵无言以对。
一直在一旁等候查看的市长特别助理汉森,这个时候也只能恨恨地跺跺脚,以示他内心深处强烈的不满。
他不能公开参与进去,更不能让公众知晓一些深层次的内情,一旦被媒体曝光,恐怕联邦政府的高层就会介入进来,毕竟沈临身后站着华夏国。
沈临没有正面反驳贝丝的话,却以如此针锋相对的方式还击回去,反而更加引起了媒体的同情和认同。
是啊,你不但怀疑人家涉案,在证据不完善的前提下,轻率对外国友人进行违规传讯,还干涉人家的言论自由权——这简直就是岂有此理。就是贝丝,也没有这个权利干涉别人的自由,哪怕是罪犯,也享有各项合法权利,你也得让他说话嘛!
“不,没有!”贝丝羞恼地反驳着,却说不出太有力的话来。
“本案是一次公共事件,对公众隐瞒案情本身就值得商榷。”沈临轻笑着,他突然意味深长地朗声道:“贝丝博士,根据你我方才在警局内部的谈话,以及你的法医鉴定报告和受害者的照片,我认为你对死者死因的判定有问题。”
“贝丝博士,你愿意让我公开表达我的看法吗?”
被人群围拢住的本来有些慌乱的贝丝闻言皱眉反问道:“不,你没有资格质疑我的鉴定报告!”
“贝丝博士,别忘了,我也是一名医生。”沈临的声音拔高了几度,他是故意而为,只有当众提出自己的质疑,警局才会受到公众的压力推动去朝着这个方向去侦破办案,否则,贝丝也好,杰克也罢,都不可能把沈临这个嫌疑人的意见当回事。
贝丝撇了撇嘴,不屑一顾道:“你?你也是医生?不,你是所谓的中医,你只懂望闻问切,不懂真正的医学!”
周遭记者一阵哄笑。
西方社会中的很多人都对中医很陌生,其实也不是很认同,怀有同样心态的可不仅仅是贝丝一个人。
沈临轻轻一笑:“中医博大精深,贝丝博士,在这里,我不想跟你讨论中医与西医谁更胜一筹,存在就是真理,你可以轻视我,但不能恶意贬低和亵渎一个东方大国数千年累积沉淀传承下来的中医文化!饭可以随便吃,但话不能随便讲!”
“饭可以随便吃,但话不能随便讲!”这句俚语让沈临用英文说出来,多少有些别扭和生硬,但大概意思众人是听明白了。
“比如说贵国的前国务卿,当年访华,突发心脑血管疾病,如果不是我国中医于华生先生的针灸抢救治疗,恐怕后果就不堪设想。对此,贵国媒体广泛报道,我想,贝丝博士应该是知晓的。”
“那又如何?”贝丝反问道:“这能证明什么?你没有资格质疑我,质疑f城警署法医鉴定办公室的尸检报告!”
沈临笑了,摊了摊手:“好吧,好吧,既然贝丝博士不允许我提出合理质疑,那么也罢,我就闭口不言。but,即便我不开口,也不能代表你们都是检验结果不存在问题。”
沈临这么一说,迫切需要得到有关信息的记者们就开始起哄鼓噪,不依不饶了。
莫纳德的脸色变得很难看。
如果这个时候,不让沈临开口,就相当于是警局理亏,会引起更大的质疑。
因此,莫纳德果断开口插话:“沈教授,欢迎你从一个医生的角度,对我们的检验报告提出合理建议和质疑,谢谢!”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f城警署都热烈欢迎公众社会和媒体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莫纳德又向众人道。
   

第322章 知名度
沈临闻言,似笑非笑地望着贝丝:“贝丝博士,那么,我就说两句?”
贝丝脸色羞怒,扭头望向了别处。
“贝丝博士,根据我的判断分析,凯特脖颈处的环形伤痕,不是手指的掐痕,而是某种绳索或者带状物的勒痕!”
沈临之所以能作出如此的判断,其实主要在于他前世精英特工兵王的专业出身。凶案侦破,犯罪勘察,某种意义上说,沈临是这个方面的行家。
听了沈临的话,贝丝不屑一顾地撇了撇嘴:“无知的蠢话,毫无道理的外行推断!你懂什么?凯特脖颈处有明显的五指掐痕,这是我们鉴定推断的关键!”
沈临嘴角一挑,心道:如果我连掐痕和绳索的勒痕都分辨不出来,那么,干脆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见两人针锋相对,透露起真正的案情来,围观的记者大喜,都保持着静默,聆听着两人的对话,大多数人都在忙着录音。
“我只看过凯特的伤痕部位图片和你的鉴定报告,所以,我的话也只是一种合理推测和质疑。”沈临挥挥手:“第一道紫痕明显粗重,缠绕在凯特正面颈脖的大部分,这分明就是某种带状物的强力勒痕,而你们在尸检过程中也发现脖颈下有淤血留存……这足以说明,死者很可能是被凶手用某种绳索勒死,后又担心她没有死绝,又疯狂地用五指狠掐她的脖子,导致了表面上的五指掐痕。”
“五指掐痕掩盖了绳索勒痕,如果利用科技设备进行细微检测,应该不难发现。”
“所以,我建议贝丝博士马上返回停尸房,检验一下死者凯特脑后发丝中有无缠绕绳索的絮状物或者其他残留,如果有,就一定能证明我的推断。如果没有……则我无话可说!”
“本案还有另外一个明显的疑点。贝丝博士和她的团队鉴定,凯特死前受到过性侵,有明显的性侵症状,但没有在死者体内提取到凶手的体液。这或者说明了凶手的狡猾和凶残,也或者说明尸检存在一定的疏忽之处——请问贝丝博士,你能百分百确定凯特受到性侵的时间一定是在死亡时间的一个小时之内?”
“换言之,贝丝博士能确定‘奸’与‘杀’是同步进行的吗?我看并不难吧。”
“如果凯特受到性侵的时间距离死亡时间超过两三个小时,那也能证明,所谓的性侵或许只是一种……”沈临沉吟了一下,斟酌了一下言辞,当众开口,他必须要慎重,不能对死者和死者家属不敬,免得引起更大的麻烦:“性侵者或许与凶手不是同一人,也或者,性侵者与凶手虽然为同一人,但性侵与凶杀不是同步发生!”
“我建议贝丝博士回去检验一下死者的处…女…膜裂痕,以贵国先进的法医检测设备和科技水平,想必很容易检测出裂痕受创的一个大概时间,从而推断出性侵的真正时间。”
“当然,这只是我的建议,作为一个医生的建议。”沈临笑了笑,果断结束了自己的发言,向众人挥挥手:“女士们,先生们,抱歉,我要回去准备与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同学们的见面会,告辞了!”
说完,沈临没有任何迟疑,立即走下台阶,在几个警员的护送下,上了总领馆派来的车,扬长而去。
而被一群记者围拢在内的贝丝此刻旁若无人地陷入了某种沉思当中,她的神色变幻一会,突然分开众人,脚步如飞,小跑进了警局的办公楼,想必是回到停尸房去继续自己的深度检测了。
她虽然是有些刚愎自用,对自己的检测以及判断拥有强烈的自信,但沈临的建议却也提醒了她,她似乎真的在这方面有些疏忽了。
细微的疏忽在某些时候,那就是致命的错误,对于贝丝来说,她根本不考虑自己是不是存在错误、及存在错误后会不会对个人前途名声产生负面影响,而是考虑到沈临的建议是不是可以更规范和合理。换言之,她更看重的是鉴定结果是否科学规范真实有效,而不是个人毁誉。
她不认同沈临的推断和质疑,却不得不接受沈临的建议,去重新做一次检测。
如果事实证明沈临是对的,那只能说明,她的推断出现了一定的偏差。
如果真是如此的话,她会承认失误和偏差,至于个人的形象和面子声誉什么的,根本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所以,尽管沈临走了,但现场的百余名记者没有离开。他们强烈要求进入警局办公楼等候贝丝的再次复检结果。
莫纳德和杰克无奈,只得同意了媒体的要求。同意每一家媒体安排一名记者代表进入警局办公楼会客室等候,等待贝丝的复检结果发布。
到了这个份上,任何的隐瞒和不透明,都将引发对警局的强烈质疑,得不偿失。不管警方愿意还是不愿意,从今往后,本案涉及的重大信息除非破案需要保密之外,要随时向媒体公开公布,以保障公共社会的知情权。
这也正是沈临的预期目的达到了。
如果是他单纯地提出质疑和推断,警局不会当回事,但有媒体的推动和公众的压力就不一样了,他相信警局和贝丝不敢有任何的迟疑和怠慢。
这无论是对于沈临,对于媒体和公众,还是对于死者凯特和凯特的家人,都是必须要做的事。这关系着沈临的清白与否,也关系着死者的尊严和公众的关切。
而与此同时,互联网上,沈临的名字开始广为传播。在当前这个信息速度传播极快的信息社会,沈临之前在华城的诸多“绯闻和轶事”,在第一时间与在f城的涉案消息,相互交织在一起,开始为本市居民所津津乐道。
而沈临的人虽然还没有进圣约翰大学的校门,但他的名字却在大学以及医学院内部,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几乎所有的圣约翰大学的学生们都知道了,有这么一位名叫沈临的东方神医针灸术奇妙无比,他同时还诡异地涉及了本城突然的一场谋杀案中,成为警局怀疑的嫌疑人。
知名度因此而打开并直线上升,这是一个让沈临啼笑皆非的结果。
   

第323章 一见钟情?
警署法医鉴定室的尸检实验室。
明亮的聚光灯下,穿着天蓝色防护服戴着口罩面具的贝丝,目光有些愕然呆滞。
而她的助手凯伦,也有些难堪。贝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复检的结果不仅发现了一个漏洞,而是诸多漏洞。怎么可能会这样?不应该呀!
贝丝脸色涨红。个人的情绪竟然在本案尸检中影响到了职业理性,这是一个让贝丝惭愧到无与伦比的程度。
的确是她和她的下属们在辅助检测中有些偷懒和疏忽的行为,她们忽视了对凯特脖颈处最浓重的紫瘢痕的直径、力度、着力面和肌肤下淤血以及血管的喷张程度进行周密的检验,而是根据经验主义,仅从表面检测结果出发,就填写了各项尸检数据。在她看来,这本来是无关紧要的地方——如果是普通的凶杀案,这也不算什么。
可却不知,这恰恰是验证凯特真正死因的重要证据因素构成。
有这些细微的证据,和没有这些细微的证据,追捕凶手就是两种结果了。
还有对凯特那一层少女膜的重新鉴定,不会说话的冰冷机器的检测结果证明,凯特的少女膜裂痕虽然不是陈旧性裂痕,但裂痕时间却超过了十个小时,属于半新鲜的创痕撕裂。因为,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可以看出,裂痕边缘部位已经明显有“褪色”表征——就好像是一个刚削了皮的苹果,与削了皮放置一天以上的苹果,无论是颜色、附着物、细菌与微生物演变,都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这意味着,凯特虽然的确是被性侵了,但性侵时间却早于死亡时间太多,也就是说,凯特在半夜死亡,而受人性侵却是在白天的中午之前。
这就直接排除了沈临性侵凯特的嫌疑。而一旦缺乏性侵动机,沈临的杀人动机就不成立了。道理很简单,沈临下午才抵达f城,他在航班上有确凿的不在场证明。
这一点,不仅贝丝心知肚明,就连不放心,一路跟来旁观检测的莫纳德和杰克以及其他几个警员,都脸色变得很难堪,知道这回真的是失误了,错得很离谱。
更重要的是,经过接近半个小时的在显微镜下的剥离,凯伦成功从凯特脑后头发中提取到了某种绳索的絮状物,这再一次验证了沈临的话。
贝丝脸色铁青。
别人以为她难堪之极,却不知她在暗暗悔恨,因为某种莫名的情绪干扰,导致她判断出现偏差,而差点就诬陷了一个清白的人。这在贝丝看来,几乎是不能原谅的。
她无法原谅自己的失误和失职。
莫纳德沉声道;“贝丝,怎么样?”
其实结果大家都猜出来了,但莫纳德还是等待着贝丝手头上的复检报告。
贝丝沉默着,异样的沉默。
良久。
贝丝缓缓转过身来,声音有些无力:“莫纳德副总警监,杰克警督,诸位,复检的结果证明,沈的意见正确。凯特的真正死因是被绳索勒死,复检从凯特脑后头发中提取到了绳索的絮状物,这将是下一步警局侦查的主要方向。”
“第二点,凯特被性侵的时间提前了十多个小时,这意味着沈临性侵凯特的嫌疑基本被排除,这也同时意味着沈临的杀人动机……并不成立。”
“这是我的失职,我向各位道歉。我愿意接受警署和内务调查委员会的任何惩罚,但我请求,等我办完这个案子再让我停职检查,我现在最希望的,就是能将凶手缉拿归案!”
莫纳德长出了一口气,他有些恼火地跺了跺脚:“贝丝博士,因为你的疏忽和失误,导致警署惹上了一个大麻烦。你确定,可以完全排除掉沈临的犯罪嫌疑吗?”
贝丝没有任何迟疑:“不能完全排除。因为现场有他的脚印,死者睡衣上还有他的指纹残留,在这些被查证查清之前,我仍然建议对沈临采取监视居住的措施。”
“还要监视居住?哦,我的天!贝丝,你真的是让我们很难堪了,这一次。”
莫纳德旋即冷冷一笑:“不,不能再轻举妄动了。从现在开始,本案交由警署凶案科侦办,杰克,你们分局配合就是。至于贝丝博士,我希望这一次的失误和疏忽失职,不要影响到你日后的工作,作为本警署最出色的法医,警署依然认为你可以继续工作,辅助凶案科查明真相。不过,在查明真相之前,你需要做两件事情。”
莫纳德挥了挥手:“第一,发表公开声明,将结果公之于众。外边这么多的媒体记者等候着,我们不能不给他们一个交代;第二,因为你的失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响,你必须要公开向沈临表示歉意,汉森先生还在等待你的答复,市长先生甚至是州长先生也会非常关注这件事。”
贝丝沉默了片刻,才缓缓点点头:“道歉没有问题。既然是我的失职,那么,就应该由我来承担公众的压力和各种质疑,莫纳德副总警监,我会竭力维护警署的声誉,也请你转告汉森先生,对于今天的事情,我很抱歉!”
莫纳德这才满意地转身离去。
对于贝丝的失职和疏忽,他没有继续揪住不放。因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贝丝毕竟不是上帝,她存在一定的疏忽和偏差也在所难免。更何况,贝丝对于f城警署的贡献有目共睹,这一次的失职她定然要接受内务部门的审查和警署的惩罚,但瑕不掩瑜,不能由此全盘否定贝丝的成就和存在的价值。
就目前而言,该城司法系统,尚无人可以取代贝丝的独特地位。
不可替代,就是贝丝在警署存在的价值。因为不可替代,所以警署上下默许和宽容了她的个性,她的固执和刚愎自用。假如能被替代,愿意从事法医工作的人多的是,也不缺贝丝一个人,贝丝很快就要失业。
沈临在寓所和安迪、海伦和女护士布莱特切尼、总领馆的文员郑爽等人的陪同下,坐在客厅里,从电视上看到了贝丝和杰克在新闻发布会上的澄清和道歉。
这次澄清和道歉,基本上撇清了沈临的犯罪嫌疑。
先奸后杀的凶杀案,但沈临不具备性侵的时间,自然与本案就毫无关系了。
面对台下黑压压的一群男女记者,贝丝手持警署提供并经警署律师审核过后的“发言稿”照本宣科,在公开有关复检结果的同时,态度平静地发表道歉声明。不过,她的道歉的态度和表情,着实是过于平淡了。
可无论如何,沈临要求获得的公开道歉有了,至于其中的细节,沈临也没有办法继续去较真。其实,较真也没有意义,也不会获得贝丝的任何回应——她就是这种类型的人,能公开道歉对贝丝而言,已经算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了。
郑爽高兴地笑道:“沈教授,这回好了,贝丝自己承认出现失职,本案与您无关,警局的人也表示公开道歉,这已经等于是还了您一个清白了!”
“您的判断真的是很神奇,您竟然仅通过一份法医检验报告和一张图片就做出了符合事实真相的判断,真的是很了不起!我看,您比贝丝更适合干这个本市的首席法医,我想,经过这件事后,您在本市医疗界的名气一定会上升到一个顶点的!”
“我已经听说,圣约翰大学医学院的学生们正在互联网的校内论坛上讨论您的到来,明天您到校之后,肯定要引起轰动的!”
郑爽转头扫了窝在沙发上沉睡过去的海伦,压低声音道:“沈教授,这位就是海伦参议员吧?”
沈临笑着点点头;“没错,你们认识?”
郑爽笑:“海伦参议员是大人物,怎么会认识我一个小职员。不过,我父亲是认识她的,她是布朗家族的重要成员……沈教授,您可能还不知道,您和海伦以及布朗家族的事情,在网上已经传播得沸沸扬扬了。”
沈临愕然:“真的?”
郑爽马上掏出手机来,通过手机上网翻出了相关网页给沈临看,其实就是一张沈临与海伦亲密合影的图片,然后还有不少的文字说明,夸大其词的关于两人“一见钟情”的绯闻。
郑爽嘻嘻笑着:“沈教授,您跟海伦参议员真的是一见钟情吗?”
郑爽在网上看到了很多关于沈临和海伦的各种绯闻,有些好事者甚至猜测和判断,沈临和海伦已经订婚,即将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跨国恋情。本国的知名女参议员即将远嫁华夏国,这样的虚假信息在网上着实很具有欺骗性,传播起来也很快。
沈临苦笑起来:“一见钟情?郑小姐,您觉得可能吗?”
“我只是海伦的医生罢了。”沈临挥挥手,正要跟郑爽解释一下自己跟海伦的关系,却见电视画面上出现了记者采访威尔夫妻的镜头,就闭住了嘴,认真看下去。
郑爽其实就是好奇,随口一问,未必就真信。她见沈临开始认真看电视,也就扭头来望向了电视屏幕——f城有线新闻台的新闻快报节目正在滚动进行,最热门的话题当然就是雨夜谋杀案了。
   

第324章 贝丝登门(上)
“威尔先生,凯瑟琳夫人,现在经警署首席法医贝丝博士复审鉴定,已经排除了您的邻居——来自华夏国的访问学者沈临教授的杀人嫌疑,请问您有何想要跟我们说的?”
沈临记得这个金发碧眼的女记者,正是新闻发布会现场向他提问的那个。
画面中,威尔的老婆凯瑟琳一直在掩面哽咽,没有说话。
但威尔却情绪非常激动,他口不择言地再三絮叨着,凯特死前只进入过沈临的寓所,有目击者的证词和警方的调查,沈临一定是杀害他女儿的凶手云云。最后,他甚至对着镜头怒吼,发出要找沈临算账,如果警方屈从于压力不将沈临绳之于法,他一定要为女儿凯特寻一个公道等等的狠话。
郑爽和布莱特切尼以及安迪,看了都皱眉,郑爽不满道:“这个威尔怎么不通情理?胡搅蛮缠,太无耻了!他女儿惨死,对于他们一家的悲伤大家都很同情,但是你也不能失去理智。”
“对了,沈教授,您的寓所跟威尔一家太近,为了您的安全起见,朱副领事建议您换个地方居住,我们正在帮您找房子,争取明天就搬走。”
沈临无言点头,搬走也是人情之常,毕竟,他被威尔认定为杀害女儿凯特的凶手,他也不是害怕什么,只是不想跟受害者家属有什么不必要的冲突。
威尔坚持认定沈临是凶手,这似乎是情绪的愤激促使。十五岁的女儿被杀,他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知怎么地,威尔那张在电视上面目狰狞的面孔与沈临第一次见他时的温和笑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直在沈临脑海中挥之不去。
他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他被卷进一场凶杀案中来,已经不仅是贝丝判断出现失误的事情了,还存在有人故意陷害的迹象和可能。
比如沈临的鞋印,是如何存留在现场的?
沈临可以确定,自己只出去过一次,那就是下午跟威尔在草坪上的短暂交谈。如果说留有脚印,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但下了半夜的雨,脚印又是如何存留到第二天上午的?这不能不让沈临怀疑是有人做了手脚。
如果真的如此,那就是威尔做的手脚无疑。
可是,威尔为什么要这么做?沈临只是一个刚来的外国人,与他无冤无仇,一面之缘,还不至于要陷害别人于死地吧?
更重要的是,死者是威尔的女儿。沈临不相信,残忍杀害凯特的竟然是她的父亲威尔!
沈临一直保持着异样的沉默。
郑爽笑了笑,查看了一下沈临的脸色,低低道:“沈教授,听说您还是国内龙腾企业的董事长,我爸说你们这家企业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大企业呢。”
沈临讶然:“你爸知道我?请问他是……”
沈临只知道郑爽是华裔,却不知郑爽的父亲还是生意人,不仅是生意人,还是f城最富盛名的华商会长。在整个地区商界,也占有很强的一席之地。
郑爽:“沈教授,我爸是做进出口贸易的,他是国内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出国的留学生,原来是做科研的,后来下海从商,现在几乎是在国内和这里两头跑,经常回国的。您和龙腾集团的大名,我爸经常提起的。”
郑爽将父亲郑宁国的中文名片递给了沈临。
沈临接过去一看,惊讶道:“哦,你爸爸还是f城华商总会的会长,真是失敬了。龙腾不过是一家小企业,根本就不值一提,你爸真是太过奖了。”
沈临也没想到,眼前这个总领馆的普通文员郑爽竟然是一个富二代,父亲竟然是当地著名的华商领袖。
看起来,富二代也要看在什么环境下成长,在m国的大环境中,所谓富二代也不过就是如此,父母的富有和职业与子女的未来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到了该**的时候,父母一样将子女“逐出”家门。
这就是m国式的狼性教育了。
“沈教授,我爸爸想请您见个面然后他约了本城的几个华商,大家一起吃个饭可以吗?”郑爽热情道。
其实郑爽本来想说,在她父亲的组织号召下,本地区的华人华商联合示威抗议,对沈临表示支持。但这种事她又觉得当面跟沈临提出来不太好,张了张嘴又咽了回去。
沈临是一个心细如发的人。他其实在听说郑宁国的名字之后,马上就联想起杨雪妮跟自己说过的——关于华人华商示威抗议对自己予以声援的事儿,很显然,这是郑爽父亲在幕后组织号召的。
沈临沉吟了一下:“应该是我去拜访一下郑会长。这样吧,郑小姐,我做东,请郑会长和本地的几位华商朋友吃个饭,大家聚一聚。”
沈临说完,没有等郑爽的意见,就马上抓起手机拨通了杨雪妮的电话:“杨总,是我,沈临。”
杨雪妮恭谨道:“董事长,我正准备过去跟您说说茱莉亚这边的事情呢。”
“案子的事基本没有太大的问题了。我估摸着,警局那边已经把我和安迪的嫌疑给排除掉了。有这么一个事,你出面安排一下,找个合适的餐厅,我今晚请华商总会的郑会长和几个华商朋友聚一聚。你安排好,然后通知我。”
“哦,董事长,您说的这个郑会长是不是华商总会的郑宁国?就是他和几个知名的华商牵头,组织的示威抗议活动……”杨雪妮笑着道。
沈临嗯了一声:“没错,所以啊,我应该感谢郑会长和其他的华商朋友,今天的晚宴就当是我的感谢晚宴。”
沈临没有一句废话,交代完杨雪妮就扣了电话。他跟杨雪妮说话的当口,有意无意地扫了郑爽一眼,那意思是暗示郑爽:你父亲的这份人情我心知肚明,领了,日后肯定会有回报。
郑爽有些不好意思地苦笑:“沈教授,我爸爸都定好了餐厅——您远道从国内来,怎么能让您破费请客呢?”
沈临笑:“我们都是一家人,尤其是在海外,自家人何必说两家话,分得这么清楚干什么?我请华商朋友们聚一聚,然后以后常联系!再说了,我与郑会长素未谋面,承蒙他看得起,为我的事跑前跑后的,我也非常感激。”
“……”郑爽更加不好意思:“沈教授,用我爸的话说,在这大洋彼岸,外国人的地盘上,我们都是骨肉同胞,一人有事众人相帮。”
沈临朗声一笑:“那就是了——既然如此,你还跟我这么客气干什么?”
见沈临坚持,郑爽只好给父亲郑宁国打电话,表明了沈临的态度。
郑宁国倒是也没有坚持,不过是一顿饭而已,无论是谁做东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华商华人在一起聚一聚,远离国门万里,同胞骨肉自然有几分亲近。
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这话在某些时候、放在真实的语境中,的确是让人有感触的。
不多时,杨雪妮就亲自开车来接沈临。
她选择在f城唐人街上一家最大的中餐馆设宴,这家中餐馆的老板是十年前从国内移民过来的,听闻这两天在该城名声大噪的沈临要在此宴请华商会的郑宁国等人,也极为重视,亲自下厨指挥厨师配菜。
这家餐馆的老板也是华商会的成员,他甚至跟杨雪妮明言,今天的晚宴由他埋单,不需要龙腾集团掏一分钱。杨雪妮不肯,但餐馆老板执意如此,杨雪妮最终也只好同意。
“董事长,餐馆选在了唐人街上,餐馆的老板姓张,人很热情,他执意要做东,请郑会长和您一行吃饭,我看拗不过他,也只好同意了。”杨雪妮笑道。
“呵呵,杨总,出了国,我才感觉到什么是一国同胞。这些华人朋友在异国他乡打拼创业也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