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875我来自未来-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姚梵清了清嗓子,扬着头说道:“大家伙先把手上活放一放,我说两句!”
见东家要训话,伙计们都停下手里的工作,抬头面向阳光下耀眼的姚梵。
“我姚家的各位伙计们今天都在这里,我来给大家伙说两句罢。这几天不见,我先问问大家,这段日子里,大伙儿在我姚家吃的可好?”
下面众人看见姚梵站在那里喊话,心里都是极其尊敬。
人群里所有伙计都直面着姚梵,用自己或高亢或尖利或浑厚的声音大喊道:“吃得好嘞!……吃得好啊!……谢东家大恩啦!……愿东家长命百岁!子孙万代!……愿东家生意兴隆!财源滚滚!……”
姚梵站在那里颇为高兴,显然这些乞丐们经过一段日子的调养,已经有了元气,说话都带了中气了。姚梵把手摊开,向下做出微微一压的动作,伙计们便不再说话,全都静静地望着姚梵,聆听姚梵。
这段日子里,这批以乞丐和贫穷农户子弟为主体的青年,在姚家体会到了天堂一般的生活,顿顿吃的饱,而且还吃的很好。至少这种白面馒头和稀饭管够、还不用干活的境遇,简直就是这些破产农户心目中的小天堂。
清朝的乞丐来源,百分之99是破产农户,这些人在成为乞丐后,一般来说活不过三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在接下里的第一个冬天里默默死去,其余人也不过是靠着**的忍耐力,多熬些日子罢了。如果遇上灾荒之年,那别说活三年了,就是撑到第一个冬天都不可能!因此这些乞丐们知道,姚梵对他们来说是救命恩人,是活下去的依靠。他们在这段白吃白喝不干活的日子里,心情也很急迫,他们急需一次能够在新东家面前好好表现自己的机会。
而这些乞丐们的幸福生活,简直令青岛口的居民们都觉得发指:“这些化子和破落户居然有了新衣新鞋!没天理啊!那个姚梵是个傻子吧?!”
姚梵雇佣的伙计达到了一百多人之后,他给的这种待遇,直接导致万年当铺里面死当的衣物不够用了,按照姚梵的吩咐,三姐坚决的执行了买新衣新鞋给伙计们换上的命令,把青岛口的估衣店里合适的衣服也买光了,之后三姐继续从内账房里支钱,直接在成衣店里买新衣新鞋。此举把成衣店的老板都乐疯了,背后逢人就夸姚家体恤下人。确实,姚家对伙计的这种厚恤,完全震住了青岛口所有人,至于姚家的这些乞丐伙计们,互相之间更是把姚梵捧成了如同救苦救难的活菩萨转世般得仁善!
姚梵组织了一下语言,扬声道:“我姚梵是个言出必行的人,说要让你们过上好日子,那就一定会兑现!但我之前也说了干活很辛苦,那不是说着玩的。
大家知道,这片荒地已经被我姚家买了下来,要用墙围起来盖个大仓库,周围是姚家的庄子,这里要盖很多库房和住房。
但要是没人干活,这些想法都是实现不了的。要把想法变成现实,把仓库和房子盖起来,需要靠大家努力干活!这姚家庄能不能盖起来,姚家能不能在此地扎下根,靠的是谁?靠的就是你们!靠你们的手和劳动!你们说,你们愿意帮我姚梵这个忙吗?”
人们听姚梵这样说,感到报恩表功的时候到了,开始激动起来,满口的“愿意!愿意!愿意……”
这些乞丐目前的头目是李海牛,他更是振臂挺身的高喊道:“东家待俺们这样厚道!俺们还怕吃苦么!俺们一定白天黑夜的干!把姚家庄盖起来!”
“对!把姚家庄盖起来!”人群中爆发出了一阵“盖起姚家庄”的口号。
姚梵达到了鼓舞干劲的目的,就跳下了木箱,亲自走进这群农民工当中,指挥他们干起活来。
一捆捆的铁锹和丁字镐被分发了下去,一辆辆的建筑工地手推车被组装了起来,有了趁手的工具,平整土地的工作立刻变得容易了许多。
木器店掌柜王守业在一个小时后带着伙计赶来了,身后还有一辆载着木板的四轮车。
姚梵见状皱起了眉头:“王掌柜,这点木板可不够使。”
王守业道:“姚东家莫急,我这些日子已经屯了不少木头,等我剖开之后一车车给您拉过来。”
姚梵把王守业带到一堆箱子边上,打开一箱,从塑料袋里抓出一把铁钉放在王守业手里说:“王掌柜,钉子全在这里,一箱50斤,一共800箱,各种规格共有二十吨,也就是四万斤铁钉,这些钉子都是镀锌的,不会轻易生锈。你上次说一座房子大约要三十斤铁钉,我这里的铁钉,盖一千三百间都够了。所以你现在要赶紧把木头解成板子,供应我盖房子才行。”
王守业惊艳的看着手里那银光闪闪的铁钉,嘴里结巴着说道:“镀锌?姚东家可是说这上面的银子吗?这个能防锈?这得要多少银子啊!我的妈呀!”
王守业攥着钉子左看右看,咽了口唾沫又道:“姚东家,你是那里买来的这样上好铁钉?上面还有圆头!这圆头可是造来方便榔头敲的?还有这钉口,却不是锤打出的锋口,倒像是剪出得一般,这做工真是细致,最难得的是,这些铁钉都一般无二啊!真难为这些铁匠了!”
姚梵不屑道:“什么铁匠,现在洋人造钉子哪里用铁匠,都是机器造的,钢丝送进去,钉子截出来,快的不得了。我这里还带来了两百把弓锯和一万根锯条,我估摸着你解木头要用的。
王掌柜,你若是能教会我的伙计们,造出我说的这种板房,这些弓锯我可以送你一些。”
姚梵笑眯眯的,心里却在想,说不定将来还能挣些锯条钱。
王守业听说能获赠这弓锯,立刻心花怒放。
他如获至宝一般拿起一把弓锯,笨拙的学着姚梵,调节好弓长,上了锯条,拧紧螺口。
姚梵指着一个装钉子的木条箱道:“您试试?”
王守业点点头“试试。”


 第34章 王守业

34王守业
随着那锯子在王守业的手里越拉越快,越拉越顺当,老木匠的功底显现了出来,只见那锯条犹如一根笔直的铁线,在平行的前后滑动着。
姚梵在一旁看着,也变得佩服起王守业来,笑问道:“王掌柜觉得如何?”
王守业迅速锯断木条,微不可见的细细喘着气,难为他这样一把年纪,干活却不觉得累,可见他年轻时的功底。
王守业死死盯着这来自未来的弓锯和锯条打量着,沉默了半天,大声赞道:“好!好锯!端得是把好锯!这般轻巧的钢锯我还是第一次见,比我大清的木锯要方便许多,那木锯每天干完活都要用麻线绷紧,这钢锯却用的这铁机枢旋紧就可,实在方便!还有,这锯条的齿口开的也匀也细!拉起来不费劲!钢口又是发蓝的厉害,显然是最最精心淬了火的,实在是难得的稀罕物。不过老汉觉得,这锯条有些太窄了,若是新手木匠手下不稳,怕是要断。”
姚梵竖起大拇指:“王掌柜内行!不过断了也无妨,替换的锯条我有的是。”
王守业道:“我手下木匠却没有这样蠢笨的,就怕到时候教姚东家的伙计解木头时,难免会有折损。要想最快的把这些房子搭起来,姚东家要借我一些伙计,跟我学着解木头才行。”
姚梵见王守业主动表示要教手下建房,高兴地道:“熟能生巧嘛,解木头也不是学木匠,应该很快就能学会。”
接着姚梵打开边上一个长条的纸板箱,从里面拿出大刀片一般的手锯,递给王守业。
王守业一见这修长三角形的手锯就啧啧叹道:“好钢,好钢!这锯子竟然是雪花一般的精钢铸就。”
姚梵皱皱眉头,心说这要是2011的工人这样说,我就要开骂了,这可是锻造的好吧?铸你个头啊!
口里却无奈的道“这是高碳手板锯,硬度极高,锯铁条也能锯得。”
王守业握锯的手在颤抖:“铁也锯得?”
“嗯,锯得顺着呢。”
王守业看看手里握着的钉子,想了想,放弃了当场试验的想法。
姚梵坚定地说罢,又麻利地打开边上一个方形箱子,取出里面盘卷着的宽阔锯带,展开之后将两头的把手装上,旋上螺帽螺母,指着地上说道:“大龙锯!两个人一起拉锯,断合抱之木如割草一般轻松!”
王守业几乎要晕过去了,心说感情这姚东家手里,全是洋人木工行的神兵利器啊!这些玩意儿个个钢口漂亮!一看就是雪花般的百炼精钢打就,任凭哪个木器店得了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在行里横着走的了!偏偏这些工具做工也精巧,落在木工行里人的眼中,简直如同闪闪发光的珍宝一样!
王守业摸着那可以卷曲的大龙锯的雪亮锯带,感慨的几乎要落泪:“姚东家,这大龙锯的精钢锯片子,竟然是软的能够盘起来!”
姚梵抿着嘴笑:“我只问你好不好?”
王守业激动地心情不能自已,鸡啄米般的连连点头,大声赞道:“好!好!好!都是上好的吃饭家伙!姚东家,您今儿个可是给我开了眼了啊!这些个洋人木工的吃饭家伙,我这辈子都是头回见着!姚东家,你这些东西可都是运来卖的?能卖给我些个吗?”
姚梵不急不慢,又打开边上一个箱子,王守业这一会儿功夫,已经被姚梵折腾的激动过度,见姚梵还有宝贝,他不由目中精光闪烁,连忙抢上去要看个究竟,一看之下,立刻喊出来:“木工刨?木工凿?”
也不等姚梵拿出来,王守业自己上前就一一拿起来细看:“好!好东西!都是好钢!”
姚梵这才回答他刚才的问话:“我这些工具全是最好的西洋工具钢打制的,洋人根本不往国外卖,怕被国外人把他们手艺学了去,我这都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偷偷搞来的,但确实也都是运来卖的,不过王掌柜你是自己人,我眼下可以全部免费借给你,方便你加快我的工期,等你完工了,我再送你一批。”
王守业闻言,心里这个激动啊!立刻失态,追着姚梵话头问:“怎么送?”
姚梵笑道:“我要盖的房子20间是一排,10排是一区,你盖好一区,我送你20把弓锯,两把手锯,一把大龙锯,一把木工刨刀和一套三个刨刀刀片,加一套10个规格的木工凿。”
“好!我现在就盖!现在我就带人!带人盖!”王守业是真的乐疯了头,有些语无伦次的在应答。
姚梵见王守业的工作动力明显暴涨起来了,喜道:“正是要抓紧才好,王掌柜,我跟你说说我的规划。”
接下来姚梵细细得对王守业交代了自己对于库区的营造规划。
王守业是木匠,一辈子都在修盖房子,而且清朝营造各种建筑的主管,基本都是木匠出生的人物,在古代,木匠本来就是土木工程里最早的总工程师。
听了姚梵的规划,王守业完全没有任何的理解障碍,他对姚梵复述了一遍,说的比姚梵交代的还要清楚。这让姚梵连连咂舌,称赞王守业聪明。这也难怪,毕竟姚梵不是建筑出生,规划的又是最简陋的板房、仓库和操场,哪里有难度可言。王守业要是连这都听不懂盖不好,那他这辈子的木匠营生就真的活到狗身上去了。
姚梵见王守业脑子清楚,比他自己还懂土木工程,又在诱惑之下充满上工的积极性,便索性将工程全交给他指挥,自己与贺万年一道乘马车回城休息去了。
贺万年和姚梵一起,挤在马车狭窄的车笼里,贺万年眼睛睁得滚圆地道:“姚兄,你当真要把那么多上好的工具送个那王守业?”
姚梵向后靠着车笼,疲倦地道:“送,干嘛不送,又要马儿不吃草,又要马儿跑得好,天下哪有这个道理。”
贺万年点点头表示赞同,又道:“姚兄那木板房的章程我看了,我觉得那木板房着实是简陋的可以了,连一砖一瓦都不用,盖起来着实简单,木料钱加上剖木板的工钱,一个房子只要9两银子,再给一千个大子,足够木匠把这么一个木头盒子钉起来了,一个房子整好是十两白银。”
姚梵斜眼看着贺万年。
贺万年继续算道:“姚兄说那200户一区的房子要盖五个区,那就是一千个木头房子,要花一万两银子。可是姚兄,你那上好的铁钉,可是白白费在了这些不中用的东西上了,如今的铁钉价钱,可是二两五钱一斤,一个房子用三十多斤铁钉,就算80两吧,一千个这样的房子可是要八万两银子啊。姚兄花这么多银子,建这么多这样不经事的房子,要干什么呢?”
姚梵心说要你管这么多闲事,2011的铁钉一吨4000,买20吨不过八万元,折成黄金后再折回1875的白银,不过140两银子罢了!
姚梵现在已经基本练成精神分裂**了,他依旧是心里一套嘴上一套,说道:“不妨事,建好这些房子,我就学洋人办慈善事业,开个社会福利院,凡是无家可归的人,我就收留下来,给他们一口饭吃,教他们帮我走天下,贩卖商货。我连这个福利院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山东公社。”
“山东公社?”贺万年听着这奇怪的名字,心说这些留洋回来的人实在不可理喻,你刚觉得他们像个正常人了,他们却突然就犯起洋昏来,学出些洋人的蠢勾当。
“姚兄,洋人为何要养这么多闲人?还管他们吃喝?”贺万年实在想不通,只得继续追问。
姚梵摇头,叹口气道:“贺兄,这慈善本不是洋人想出的主意,而是中华自古就有的美德。我华夏乃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儒家讲仁爱;佛家讲慈悲;道家讲积德;墨家讲兼爱。虽然话不一样,然其义理相近,都是为了救人济世,造福地方。隋唐时有赈灾济民的仓廪制度;南北宋时有收容老弱病残的福田院和为饥民放粥的居养院,还有救治无钱看病之人的安济坊和免费施药的惠民药局;明代有收容孤老和乞丐的养济院。”
说到这里,姚梵突然心里悲怆,语调急转直下地厉声道:“可谁知宋亡之后无华夏!明亡之后无中国!到了我大清国这一朝,谁又在意这些穷苦同胞的死活了?横竖那些铁杆庄稼们都有旗饷吃,永远饿不着!饿死的都是穷汉!偏偏天下的穷人都是无饷的汉人,汉人饿死病死冻死,都是该死!汉人少一个!满人便多一分!”
贺万年见姚梵越说越反动,越说越不成体统,慌得赶紧拉住他道:“姚兄忌口!姚兄忌口!如今满汉一体,万万不可再说这话,倘使被官府听去,便是麻烦!”
说着,贺万年拉开车笼前的布幔,见赶车的伙计头也不回的牵着马在走,便放下布幔,心下稍安。
“姚兄你的慈悲心肠我省得了,你做此慈善,也是合乎天道伦常、道德大统的,以后我便不在劝了,只是你今后千万莫要再提这些激疾之语了,姚兄须知,祸从口出啊!”
姚梵放松下来,抖着肩膀笑道:“万年兄怕什么,横竖没有外人,我只是发个牢骚罢了,难道世上有谁会放着好好地富贵荣华日子不过,跑去造反不成?但凡有口饭吃的,都不会去造反,真正造反的,历来都是些走投无路的穷鬼罢了。谁要说我造反,也要有人信才行啊,哈哈哈哈……”
贺万年无奈的摇头苦笑道:“姚兄你这西洋做派,一惊一乍的,倒把为兄吓到了。确实,谁要是说你这般的万金之体造反,那真是荒诞不堪了,必是携私怨的诬告,可是姚兄要知道,这天下小人满地,不可不防着那些猪油蒙了心的杀才啊!”
姚梵索性翘起脚挑着车幔子抖起来,笑道:“怕个鸟,咱大清国别的不成,可是这点好,政以贿成,刑以银免,有钱还怕见官么?”
贺万年被逗乐了,嘿嘿地笑道:“姚兄这话端地要得,真要是遇上不长眼的东西,咱非用银子坐他个诬告良民之罪,打死在堂上便是。”


 第35章 夏夜故事

35夏夜故事
现在有了“姚家庄建设工程”作为掩护,姚梵的招募计划更加进行的肆无忌惮。
“世成,新来的伙计全部安排到老宅子里住,新宅子现在已经太挤了,我早上起来去厨房外面吃饭,腿都没地方搁。”
贺世成苦着脸答应道:“东家你何必非要挤在那里吃,我说帮您端进去您还不乐意。那咱们还继续招人么?眼下人手都已经过了二百七!老宅子那里也已经住不下啦!您和我们搬过来后,腾出的那几间房现在也住满了,木板搭的通铺已经摆的屋里没法走人啦!”
姚梵硬气地道:“当然继续招,你没看咱们工地上缺人缺的厉害吗?
我已经吩咐了贺万年,让早帆商号在全山东各地设立的分号给我搜罗年轻乞丐,城里收不到就去城外的庙会集市里找,去村子里找。
睡觉地方不是问题,一区里不是已经搭好十几间木板房了吗?叫他们睡去哪里,饮食服装还有洗澡,都和住在城里一样的待遇。”
贺世成吐了吐舌头:“东家您待他们真是太厚道了,那将来工程建完了,那么多伙计您打算怎么安排啊?”
姚梵轻轻一个头栗敲在贺世成新买的瓜皮小帽上:“到时候我自有安排,你赶紧去把我带来的工作服给那些新来的换上。”
……………………
姚家庄工地上眼下已经是一片蓝色的海洋,姚梵的伙计们已经换上了姚梵这次新采购的涤棉牛仔布工作服,上下一身长袖长裤,都是齐刷刷的蓝色。
这种涤棉牛仔布手感柔和,厚实可靠,在2011常被用来制作成电焊工等需要身体保护工种的工作服。姚梵就是看中这种工作服既结实耐操、又厚实保暖的特性。姚梵原本考虑过采购民工迷彩,可毕竟中国北方的冬天太冷了,这年头又没有全球变暖的厄尔尼诺现象,如果没有一件厚实挡风的外套,北风会轻易带走人体的热量。
李海牛现在已经是姚梵任命的工头了,自从进了姚家,李海牛的超大饭量顿顿都能得到满足,现在他的肌肉疙瘩重新鼓了起来,皮肤也发出健康的油亮光泽。
李海牛的高大身躯精神抖擞,大踏步地走在工地上巡视着各个项目的进度,不断发出炸雷一般的吼声,指挥着伙计干活。
“三区平地的人都听着!抓紧点!下午就要打桩了,要是耽误了木料进场,你们对得起东家么!”
……………………
“我怎么说来着?操场边上不要堆渣土!东家说了,这里要铺洋灰地坪!那玩意不能和泥巴混起来!赶紧叫小车班给我拉走!”
……………………
“洋灰班你们行不行啊?不就是和石头子搅一起后填地坪吗!你们搅得这样慢,怎么跟得上操场的进度!人家那里已经全都挖好平整好了!就等你们送洋灰垫上去了!”
……………………
每每看见进度落后,李海牛就心急如焚,往往上前抢过铁锹亲自干上两把才收手。
今天正当李海牛照例抢过一把铁锹,急吼吼的飞速翻动搅拌水泥和石子混成的混凝土时,远处传来了开饭的吆喝声:“开饭喽!开饭喽!东家今天给大家伙加肉喽!”
“噢!!!!!!!!!”工地上两百多伙计一下子沸腾起来了。
“有肉吃嘿!今天有肉吃!”李海牛身边一个使着铁锹拼命翻混凝土的伙计对着李海牛喊道。
“听见了!听见了!嚷什么!活都干不好,就知道吃!”李海牛把铁锹交还给原来的主人,跑到边上小土坡,使尽力气喊道:“都给我听着!老规矩,各班按顺序轮流吃饭!木工一班二班三班和土工一班二班三班先吃!其他人接着干,时候到了我自然会喊你们去吃。”
李海牛用宏亮的声音反复了三遍才结束,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工地上传的很远,人人都听得清楚。
喊完话,李海牛把脖子上缠的辫子向后甩开,用袖子擦了把额头上的汗珠,望了望昏黄的天色:“今天又过去了,日子真是过的快啊。”
轮到最后吃饭的是洋灰一班二班三班和小车一班二班,他们把所有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倾倒在已经挖了10公分深的操场上,再用长长的木板抹得匀实平整了,方才收工。
姚梵也赶来了,凑在一群刚收工准备吃饭的伙计当中。他觉得自己应该和这些伙计走的近一些再近一些,将来有那么一天,当这些人面临选择时,追随自己的比例也许会更高一些。
姚梵和大家围坐在一起,只是随手拿了个馒头吃着。
旁边的李海牛讪讪的笑着,捧着一小碗粉蒸肉坐在姚梵边上,他的工作服领口敞开着,里面塞着七八个温热的大馍,可是碗里粉蒸肉却只有一块,其余都是蒸下的酱油肉汤。
“俺先吃馍馍过肉,吃完俺再去拿咸菜过馍馍。”李海牛解释了一下。
姚梵白了他一眼,道:“你跟我说这些干啥,吃的多是福气,让你们吃饱也是我这个东家的责任,你们要是吃不饱,我这脸往哪搁?”
周围环坐的伙计越来越多,看得出,能和东家坐在一起吃饭,或者说靠近了姚梵吃饭,对他们来说,是一种荣耀。因为他们现在已经把这个逼着他们吃饱穿好的男人当成了菩萨一般的义人看待。
姚梵舔着馒头皮,用唾液把这种清朝粗面粉制品尽量泡软些。他心想,难民潮该要来了吧?眼看已经是六月了,我可一场大雨都没见到,历史上山东只要发生旱灾,灾民就往海边逃,找石头砸下礁石上的海蛎子,捡海带紫菜充饥,这样至少能活到冬天,海边的青岛口绝对是个聚集难民的好地方。
李海牛打断姚梵的思路:“东家,大伙都想知道,这姚家庄盖完了,咱们去哪上工?”
姚梵是想要他们将来跟自己造反的,眼下却不能明说,只胡说道:“现在天下大旱,我打算把挣来的钱都拿出来买粮食开粥厂,到时候大家就在粥厂里干活,等旱灾过了,跟我去闯天下,在大清开他五百家分号。”
李海牛闻言,使劲咽下一口蘸了肉汤的馒头:“东家是菩萨心肠,今年眼瞅着就是个大荒的灾年,这要是开个粥厂,东家就是万家生佛,能活人无数!俺一定跟着东家好好干。”
“对!俺也跟着东家好好干!”
“俺也是……”
周围吃饭的伙计们都附和道。
听着这一声声诚恳的表态,姚梵却依然有些担心,他不知道这些前不久还在等死的乞丐,究竟能坚决到什么程度。
姚梵说:“今晚还是老规矩,晚上各个班长去我那里开会,商量一下工程进度和具体细节。”
李海牛道:“哦!”
边上洋灰班和小车班的班长也都响亮的答应了,然后他们颇为自豪的看了一眼四周围的其余伙计,接着满足的继续吃饭。
晚上九点钟时,大多数伙计都已经淋浴完毕,换上姚梵发的一套睡衣睡裤,爬上通铺打起呼噜了。这套睡衣睡裤很简单,就是白色圆领老头衫和一条四角沙滩裤,但是伙计们都很喜欢,对于能够穿到标配的姚家内衣表示了由衷的赞叹和喜悦。
这时各个班长也都这身打扮地聚在姚梵的房间,看着姚梵摆弄着功夫茶,这套茶具是姚梵的私心,考虑到1875实在太沉闷才带了过来。
来的人有二十来个,炕上坐不下,许多人就搬了个这几日木工班打的小凳,坐在炕边,好在姚梵的大屋宽敞的很,有的是地方坐。之前连续十几天的这种小会,已经让大家彼此熟悉,姚梵也大致认识了这些班长。
姚梵盘着腿坐在大炕上,把本地茶行买的铁观音放进自己带来的茶壶,洗茶后,将碧绿的茶液冲在一个个小小的白瓷茶盅里,他的动作颇为仪式化,看的周围那些年轻人心里热热的。
按照这些天养成的习惯,他们一个个躬身上来取了茶盅,再坐回去细细的品着那有限的一点茶水,咋巴着嘴。
“香。”
“真香!”
姚梵看他们放松下来,便简单的问了一下几个班长各自手里工程的进度,在李海牛发言要求增加洋灰班搅拌混凝土的人手之后,姚梵调整了一下,把土工六班调整为洋灰四班。
贺世成见茶壶空了,又要满上,姚梵便倒掉了泡过的茶叶,换了新的进去,接着又是一轮冲茶品茶。
“香!”
“真香!”
“确实香!”
“谢东家赏茶!”
姚梵看看差不多了,把茶壶的掌控大权交给李海牛,李海牛郑重的接过来,贺世成一个白眼翻过来,不情愿的拿过一边小炭炉上的水壶给李海牛满上,然后李海牛给每个小茶盅里点入茶水。
“眼看着工程已经进入正轨,从今天开始,我每天给你们说个故事吧。今天是讲故事的头一天,我就来说个羊吃人的故事。”姚梵切入正题,开始他的第一次启蒙尝试,这个切入点是他冥思苦想了许久,才最终决定的。


 第36章 羊吃人、强盗、革命和乌托邦

36羊吃人、强盗、革命和乌托邦
贺世成现在负责招募工作,也算是独当一面了,管家罗冠群又为了姚梵入籍的事情去了泰安,现在他俨然是姚梵的头号心腹。
贺世成闻言立刻傻笑:“我不信咧,东家,羊怎么会吃人,羊吃草啊?”
罗冠群不在,王贵现在是外账房的出纳,自觉相当的威风,闻言立刻反驳:“你懂个熊!东家说吃了,一定吃了!东家要说羊吃了老虎,俺想也是有的。甭管啥玩意儿,但凡饿极了,哪还挑肥拣瘦咧?”
周第四现在是仓库物资主管,姚梵运来的所有非卖品,进出都是他管着。见到贺世成和王贵拌嘴,周第四决定谁也不帮,他看的清楚,一个是东家的心腹,一个是正在狂拍东家马屁,自己上去纯属添乱。
周第四的决定几乎是瞬间做出的:“都别打断东家,好好听着罢,东家是有大学问的人,说的话都是有大智慧的。”
姚梵也没想到自己一句话出口,会成为一场马屁大战,赶紧借着周第四的话,把故事说下去:“有个英国,又叫大英帝国,全称大不列颠帝国。”
贺世成又插嘴道:“俺听过这个洋番国名,原来东家是要说洋人的羊吃人,那我信了,咱大清的羊真不吃人。”
这话引来众人一阵鄙视目光,贺世成缩了缩脖子,看看姚梵脸上的不满,吓得不敢再说话。
姚梵继续道:“这个英国在1840年,也就是大清的道光20年,派出百十来条各式炮舰战船,好几千人的军队和我们大清国打了一仗,用大炮轰开了大清的国门。咱大清国被英国打败了以后,只得签订城下之盟,也就是《南京条约》,从此开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这五口,让洋人可以进来自由做生意,不用再经过大清国指定的洋行作官买官卖的生意。洋人也可以在这五口盖房子住,随意的把鸦片和其他洋货贩卖进我大清国内。大清又赔了英国2100万银元,那种西班牙银元每个27克重,2100万个大约就是1800万两白银。条约还规定,把大清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还规定了,今后洋人犯法,一概由洋人自己处理,大清官府无权过问审理。”
听到这里,李海牛憋着嘴,喘气声也变粗了。贺世成见他发呆,便碰他一下,叫他开了茶壶盖,自己好冲水进去。
姚梵道:“我要说的这个羊吃人的故事,就是发生在英国……”
“我就说嘛……”贺世成又开口打断。
姚梵骂道:“你要不想听就出去,别老打我岔。”
贺世成赶紧闭嘴。
“话说,这个英国的特产是羊毛,他们用羊毛造的毛毯和毛呢布在世界上销路极好,挣了很多钱。可是俺们都知道,养羊就要吃草啊,羊多了,草不够了,这可咋办?于是英国的地主们就把农地全都圈起来,把种地的农民全赶走,地上只种草不种粮,专门拿来养羊挣钱,地主只留了一小部分土地用来种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