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倦寻芳-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拓跋顼脸色微变,他迟疑问道:“你……打算退隐?你年纪轻轻,打算丢了你的天下,退隐山林?”
我笑道:“我一个女流之辈,谈什么天下不天下的?看把人笑死了!”
拓跋顼摇头道:“你虽是女儿家,可我远在邺都都听说你的声名了。你的才干并不输于男儿,又是萧彦唯一在身边的女儿,这天下,本来就该是你的。便是女人无法称帝,以你的权力,生下一位小皇孙出来继位,应该不难做到。”
我慢慢地舀着莲子羹。
又苦、又烫的莲子羹,一口一口送到嘴中,满心给烫得疼,满心都苦涩起来。
利用我的权力,生出个皇孙来继位。
果然像是拓跋顼这种厚道人想出来的主意。
如果嫁给他,我生的皇孙,自然是拓跋顼的儿子。
萧彦念着父女之情,多半乐见其成;太子势力远不如我;即便有人有异议,拓跋轲见弟弟放弃了和他争北魏江山,一定肯借兵给他平定南方。
拓跋顼不必当皇帝,直接可以当太上皇了。
他考虑的,还真是深远而周到。
我提起茶壶,为自己添了茶,又为拓跋顼添满了,低声叹道:“阿顼,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守成天下也不是简单的事,明枪暗箭,荆棘遍地,我们何必自讨苦吃?便把什么都丢开了,到有山有水的地方生活,生一堆儿女出来,叫你父亲,叫我母亲,一家子和和乐乐,岂不快活得很?”
拓跋顼端着茶盏,眼神幽缈起来,自语般低低道:“生一堆儿女出来,叫我父亲,叫你母亲?”
我微笑道:“是啊,我们在院前植满翠竹,院后栽上柳树。春天挖竹笋吃,夏天在柳树下看鸭子在水里游来游去。从此山水之间寄余生,只羡鸳鸯不羡仙。阿顼,你不喜欢么?
“喜欢,喜欢……”
拓跋顼失了魂般喃喃应着,眼底一层一层的云飘雾绕,恍如倒映了春日的粼粼波光,许久才回过神来,啜起了茶水,“可是,阿墨,以你的身份,我的身份,你真以为我们失去了足以保护自己的势力后,还能安然隐居?比如你那个对你最好的哥哥,如果不是你,萧彦肯放过他?”
憔悴客,金瓯缺难圆(二)
我抓了一把松子仁在掌心,一粒一粒慢慢拈到唇边,不经意地说道:“如果他隐到深山间,彻底和原来的部下断了来往,我父皇应该也不会为难他。”
“你错了!”拓跋顼沉沉说道:“只要他在朝中的影响力还在,萧彦就不会放过他。所以,当初我就说过,萧宝溶回到宁都最好的结果,就是终身囚禁。”
我眨着眼,留心观察着他的神色,俏皮地微笑道:“可我们和他不一样啊!拓跋轲对你有着兄弟手足之情,当今梁帝更是我的父皇,他们不会伤我们。太子萧桢性情甚是温懦,若是我主动将大权送到他手中,他又怎会再疑心我?”
拓跋顼唇角弯起,向上的弧度像是在笑,却清冷得忧伤。
他静静道:“阿墨,我希望我们手中,永远有着足以保护自己的力量。——即便是我们最亲近的人掌握着最强大的力量,都未必确保让我们和我们想保护的人安然无恙。”
我点头,“于是,你可以入赘南朝,前提是,能够通过我掌握住南朝的权势。或者更好的结果,能接近萧彦,迅速除掉他,以最简洁方便的方式,将南北两朝合并,归于你拓跋氏的掌握之中?”
拓跋顼脸色蓦地发白,握着茶盏的手极用力,显出了发白的指骨。
他的目光,说不出是焦灼,还是无奈,但声音已异常急促:“阿墨,别那么多心好吗?我只是把你和我的未来放在第一位!”
他和我的未来?
我从来没觉得目前我所掌握的权势能带给我怎样美好的未来。
但对他来说,或许真的很美好吧?
江山在手,美人在怀,说不准还可以暗中把父仇国恨都给无声地报了。
多么美好的未来!
将手中剩余的松子仁随手一扔,散乱了一桌,我掩着唇打了个呵欠,疲倦道:“我困了。”
“你不信我?”
拓跋顼拧着眉,但听“喀”地一声,手中的银盏给捏得变形,迸裂,茶水湿淋淋地顺着他的手腕滴下,他却恍若未觉。
我撩开天水碧的轻帷,慢慢走向我的床榻,声音也像那轻帷一样,如水纹般荡漾着,清明而忧伤:“或许……或许我真的还喜欢你吧?不过,我能给你的,也只是我而已。至于其他的,我没资格给,你也没资格要。”
“可我要的,也只是你而已!”
他猛地站起,忽然这样激烈地高声说道。
透过那轻纱的床帷,他的身体似乎站不住,正摇摇欲坠。
这也是我在这房间听到的最后一句话,看到的最后一幕景象。
下一刻,我按动了藏于床上的机关。
“格嗒”响动中,身下的床板顷刻失了平衡,锦衾翻转,灯影错落,眼前略一昏黑,失重的躯体迅速被抛下。
旋即,有昏暗的跳跃光芒闪过,我已跌落在下方另一床软软的锦衾中。
一旁早已有人伸手扶我,伴着惊喜的呼叫:“公主出来了!公主出来了!”
抬目四顾,这方位于我卧室下的密室,已有十余名侍卫守着,一见我跌下,立刻扶了我,即刻将我沿着密道送出。
我承认我当年便给拓跋轲和萧彦他们的手段吓破胆了,何况,我又只是孤单的一个,再出什么事,谁会如萧宝溶那般舍命护我?
这些年,我在书宜院几度整修,动的不是室内,而是地下。
我的卧房中,有三处机关通向不同的密道,让我遇敌时可以择机逃跑;我身上戴的佩饰,很多是足以保护自己精巧武器,只是不敢在拓跋顼这等罕见高手前班门弄斧;我的用具也有不少是特制的,专用来应付特殊情况。
比如,方才那只茶壶,寻常倒出的茶,的确是上好的茶。但壶底暗设了小小的机关,第二次我亲手为拓跋顼提壶倒茶时,无声无息地开启了按钮,事先藏好的烈性迷药,立刻会融入茶水中。
并非毒药,只是致人昏睡的迷药而已。即便用的是银盏,也不会因毒素而变色。
拓跋顼武艺高强,迷药对他的效用不是很大,但必定能让他行动迟缓。
他想制我,但我终究能反过来制住他!
从密道中转出,早已等候在外的侍从早已上前,一齐请罪。
我顾不得责怪他们的失职,先问道:“拓跋顼呢?”
领头那位侍卫统领之一薛冰源上前禀道:“回公主,端木先生已在外布下天罗地网,这人绝对逃脱不了!”
我淡淡道:“带我去看看。”
众侍卫应了,即刻簇拥了我,却是上了书宜院右方的一座阁楼,扶拦下望时,四面八方拥来的火把不知有多少,却排布得井井有条,将书宜院外方圆数十丈照得亮如白昼。
无数火把的中心,是拓跋顼。
他的剑法永远是最好的。
即便在暗夜之中,即便他中了迷药,那浮掠起的剑光依旧美好优雅,水银般莹亮的剑锋在火光和血光中流溢着世外剑客的潇洒和利落。
他的败局已定,却倔强地顽抗着,丝毫不显败象,也不显狼狈。
薛冰源窥着我脸色,低声回道:“他中了迷药,撑不了多久。不过端木先生吩咐了,让留活口,说是公主的意思。”
憔悴客,金瓯缺难圆(三)
端木欢颜当日肯想救他,如今自然也没取他性命之意。肯布下阵势来抓他,一半是职责所在,另一半,只怕也确定我也无意取他性命。
原来所有的心如铁石,都是可笑的自以为是,连盲眼人都能轻易地一眼看穿。
在经了一晚上的相处后,我居然连恨他的理由都懒得去想,只是凭了本能,懒懒地挥了挥手,道:“放他走!”
薛冰源怔了怔,大约在猜疑是不是我给这个漂亮男子迷惑了,没有立刻答应,反而迟疑着提醒我:“公主,这人是北魏的皇太弟,魏帝最疼爱的亲弟弟。”
我保持着原来平静无波的声调,重复了一遍:“放他走!”
留他下来做什么?
让他像萧宝溶一样被幽禁一世?
只为他想娶我,顺便取了南梁的天下?
时隔三年,再度相见,依然只落得满怀萧索。
下面的公主府侍卫已无声后退,然后有序地让出一条道来,冷漠地望着正中那胸口起伏的年轻男子。
拓跋顼轻喘着气,抬起略显迷离的俊秀面庞望向我。
他的眸子,就如此时在无数火把映照下的天空,黯淡得除了一团深色的浑沌,再看不出其他。
我心灰意懒,背转过身,冷淡道:“皇太弟殿下,这是我第二次放你,也是最后一次放你。”
拓跋顼显然不惯这样施舍般的口吻。
当着那么多府中侍卫,他压抑着愤懑的喘息清晰可闻。
但他的声音,并不因为迷药或愤怒而有太大改变。
他用与我相若的清冷声线答道:“安平公主,我只是想用最和平的手段,寻出一条于双方都有利的路来。如果你不接受,日后必定后悔。”
我牢牢地捏紧自己披风的边缘,将自己裹得更紧些,似想抵挡不知从哪里吹来的透骨凉的寒风。
“后悔?殿下,你最好别让我现在就后悔放了你!”
身后便再没有回答,只有人群移动的悉索声杂乱传来。
我可以猜想,他分开人群,迈着带了几分疲乏的脚步,却挺直着和他兄长一样笔直的脊背,再度含恨而去。
心头抽搐般疼痛了几下,又被我刻意地忽视过去,同样挺直着脊背,令人去收拾书宜院,依旧回房睡觉。
可卧室中居然始终飘荡中我和他相拥相吻时的暧/昧气息,还有他低低的哽咽,忧伤柔和地问着我,“做我的妻子,好么?”
竟是一夜无眠。
-----------------------
第二日入宫见了萧彦,我提醒他进一步加强江水沿岸的戒备。
公主府夜间发生的事,自然瞒不过他的耳目。他点头应着我,却又深深凝视着我,道:“重感情是好事,可一次次对敌人重情重义,就是傻气了。阿墨,你不记得你第一次放走拓跋顼时,你说了什么吗?”
我记得,我说过,那是我最后一次任性。
“应该不会有下一次了……”
我怅惘地回答,惊异地发现,我竟不敢肯定。
人大概都有保护自己的本能,会自然而然地淡忘所有的悲惨和苦难。
不过再见了拓跋顼一面,明明清楚他居心不良,可我如今想起来,更多的居然只是他对我的种种好处。
干净的笑容,坚强的双臂,沉默的眼神,低沉到让人心疼的话语……
萧彦笑了笑,拍拍我的肩,道:“罢了,朕也瞧出来了,这天底下,能让你患得患失的,也就两个人了。这位宫里的么,朕也不怕他在我眼皮子底下怎样;另一位……朕来帮你解决吧!”
我心中一跳,哑声道:“父皇,你……你……”
萧彦向我摇摇手,道:“你不用理会,宫里四处走走散散心吧!”
我便知他必定派人追杀拓跋顼去了。
如若平时,以拓跋顼的身手,便是追击的人再多,要脱身应该没有太大问题。可我下的迷药……一定可以让他行动缓慢许多,为人所趁的机率也便大了。
体内的血液,时冷时热时快时慢地奔涌着,一时再也听不清萧彦和我说着些什么,一待有机会,便辞别离去。
一出殿门,我便唤薛冰源,低低吩咐:“立刻派人秘密去查探拓跋顼的行踪。”
薛冰源犹豫道:“公主,皇上正在派人追杀他。我们……要不要插手?”
我失神片刻,轻声道:“想法让他脱身去罢,只别让父皇的人看出身份来。”
薛冰源领命去了。
我怅惘无措地走了一段,只听小惜在一旁问道:“公主,这是要去看我们王爷么?”
我定定神,才发现到了颐怀堂前。
自从春暮那场温柔到让我心颤的亲吻后,我总有些心虚般不太敢来看他。算来只在夏季正炎热的时候来看过他一次,当时他正因体弱贪凉多用了冰,便着了凉,烧得很厉害。我听说了,忙来探他时,他正迷糊睡着,不过坐了片刻,听说不会有事,叮嘱了太医每天定时诊脉,务要仔细照看,便起身离去。
他和拓跋顼……真是天悬地隔的两个人,不知第一次见到拓跋顼时,我怎么会觉得拓跋顼像他?
我到底自私之极,自己最不痛快的时候,总是想着让他来分担。
转身要走时,小惜急道:“公主,你不去看看王爷么?他……他很久没见公主了,一定很是挂念。”
憔悴客,金瓯缺难圆(四)
我懒散道:“嗯,他那里也热闹得很,那几个侍姬都不错,从不忤逆他,应该会哄得他开开心心。”
小惜却没应我,只嘀咕道:“以往王爷在惠王府时,身边的侍妾舞姬不是更多得数不过来?可他还不是一天几次地看望公主?王爷心目中,便是把府里那些美姬加起来,只怕也敌不过公主一个吧?”
小惜行事说话素来稳重,从不冒失,忽然对我说出这么一段话来,瞧来的确是我做得太过分了,才会连她也不平起来。
想想也是,十六岁前,我压根儿就是萧宝溶的小尾巴,几时和他分开过?
一低头,我闷闷地奔入了颐怀堂,径入闲月阁。
仿佛只是出于习惯,明明萧宝溶的房门半敞着,可走到他房前,我便不觉放轻了脚步,连珠帘也不要小惜撩,自己轻轻拂开那一片柔润的珠光,悄悄走了过去,便听到了萧宝溶低低的咳嗽。
“三哥!”
我轻唤一声。
萧宝溶正半卧在榻上,闻声回头时,脸上已浮过一抹清浅的微笑。
“阿墨,你来了?”
他坐起身,微凉的手指已握住我的手,将我拉到身畔坐了。
我本来觉得再见他可能会尴尬,可他笑得一如既往地温文亲切,好像那天不属于兄妹之情的表白根本没有发生过,我们也从没分开过。如今,我们不过清晨碰了面,自然而然地打声招呼而已。
清新的杜蘅香气幽幽扑来,我深呼吸两口,低声道:“三哥啊,我困了。”
萧宝溶点头道:“困了便躺一会儿罢!”
我点点头,便卧到他方才睡过的软榻上,疲倦地阖上眼。
萧宝溶也不要旁人动手,俯身为我脱了鞋,取了他一件披风为我覆上,才坐在榻边,静静地守着我。
就像,他刚降了大梁,在上阳宫受尽折辱,到惠风宫暂时休憩片刻一般,也是这么沉静地卧在我身畔,仿若寻到了依靠一般,酣然入梦。
不觉便落泪,却悄悄地将他的披风向上挪一挪,半盖住脸,无声地将泪水掩去。
萧宝溶似乎并未发觉我在流泪,由着我用披风掩着脸,只是很轻很轻地用手指抚着我的黑发。
在那温柔的摩挲和阵阵的倦意袭来时,我终于朦胧睡去。
睡梦中,有人在耳边低低萦叹:“阿墨,会好起来的,一定会好起来的。”
这天,我在萧宝溶身畔睡到了天快黑才醒来,匆匆整衣离去。
耽搁这么久,总以为萧彦应该会问起。
奇怪的是,第二日萧彦提都没提起,甚至还让人送了一堆补品到公主府,让我好好把身体调养调养。
应是得到了禀报,知道我在萧宝溶那里什么也没做,就相依相偎睡了一整天吧?
所以,连带萧宝溶都有了功劳,赐了他一匹天水碧的素帛,两方极好的砚台。
东西是小,寻常我明里暗里送往颐怀堂的贵重衣饰饮食并不少,但由此可见萧彦因着我的缘故,的确对萧宝溶卸下了几分防御之心了。
或许,再隔一两年,我可以请求萧彦将他放出宫去,逍逍遥遥地过上平淡却自由的生活,从此游赏山水,品谈风月,无拘无束。
派出去查探的公主府侍卫不久便回了府,悄悄禀告我,拓跋顼离开公主府不久,便遭到了萧彦派出的内廷高手的拦截。眼看他岌岌可危,不知哪里钻来一群身份不明的高手,拼了命地救护着,还是化险为夷地顺利逃脱了。
我所派遣的公主府的人赶到时,只看到了打斗过的一片狼藉。
按后来那批内廷高手所述,那些接应他的高手,看身手打扮,竟不像北人,再不知是他从哪里找来的帮手。
不知道该不该为他庆幸。
但我再清楚不过,这绝非大梁的幸事。
他曾说过,与我成亲,只是他想用最和平的手段,来解决南北对峙的局面。
既然我没有接受,下面,该是不和平的手段了。
那种手段,我只想到了两个字:战争。
--------------------------
梁天临四年冬,魏帝拓跋轲亲率步军二十三万、骑军八万,兵分两路自邺都出发。
一路拓跋轲亲自率领,沿鲁州、新野、襄城南下,另一路由征南大将军冯护从洛都、颖郡而下,直取青州。二路兵马交汇于青州城下,因兵力相差悬殊,经数日激战,青州攻下,青州守军全军覆没,守将殉城而亡。
镇守广陵的怀德大将军秦易川本来派了宋琛、连况等将领前往青州驰援。兵未至,而青州已陷,不得不退守广陵。
秦易川本是征西老将,作战经验丰富,但布防于广陵的兵马,也不过区区六万人。拓跋轲率兵将广陵团团围住,绝其粮路,断其后援。布于江北定水以西的其他几路守军竭力相助,反中了拓跋轲围城打援之计,在城外逐个击破歼灭。
江南守军闻讯,在水军将领段子非的率领下合兵一处,猛攻广陵南路魏军,激战了两天,方才和秦易川军里应外合,撕出了一处缺口,将梁军救了出来。
憔悴客,金瓯缺难圆(五)
等回到江南清点剩余兵马时,竟折损了三分之二不止。
那一刻,已经不再分什么派系党争,不论是原征西军中的秦易川、宋琛等人,还是原惠王一系的段子非、雷轩等人,无不向着江北跪倒,为那再也回不来的数万南梁兵马痛哭流涕。
据说,那几日,广陵内外俱是一地死尸,根本不及掩埋。因天气寒冷,累累的尸骨都给冻成了冰块,往往好几具被冻住的血液粘在一处,分都分不开。
到底是梁军的,还是魏军的,已经无从细分,往往被合作一处,胡乱埋在了广陵城外。
当死的人多了,马革裹尸还也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想。
除了有些品阶的武官谋士,战败的一方,往往连骨骸都不可能回到家乡。
秦易川一退,江北抗击魏人的中流砥柱倒下,魏军扫荡江北之势,如秋风扫落叶般迅捷无情。
谁也说不清,后来又有了多少人血洒他乡,成了无家可依的孤魂野鬼。
拓跋轲是个不折不扣的魔鬼,从来都是。
梁、魏两军再次隔江对峙,形势一如我十六岁那年被逼往广陵般严峻。
所不同者,南人经过和魏军几度交战,已颇有备战的自觉性,连文臣也不敢再如齐幽帝时沉醉于纸醉金迷的靡靡之音中,用歌功颂德的诗文来粉饰太平。
何况,天临帝萧彦武将出身,最注重武备,即便如雷轩、晏采宸等原来对惠王死忠的武将,也不曾有丝毫亏待,依旧留在京城充实军防。
纸片般飞往宁都的告急文书,虽是堆满了萧彦的案头,他倒也不曾太过慌张。只是在一个阳光灿烂却干冷干冷的午后,他拍了拍我的肩,微笑道:“阿墨,京城就交给你了!”
---------------------------
天临四年十一月,天临帝萧彦亲率十万兵马,驰赴江水前线战场,同时调动镇守闵边的将士,紧急回京抗敌。
而我,则再次以安平公主之尊,行监国之责。
萧彦对我的格外纵爱,早就引起了臣下的暗中议论。经了这几年,我是萧彦亲生女儿的事,大约已是梁朝上下公开的秘密了。此时,原故齐一支大臣,依赖我在新旧更迭的朝中站稳了脚跟,已习惯了听令于我;而萧彦的部属,也因着我和萧彦的血缘关系而对我颇是尊敬。因此,我在宁都的地位很是稳固,想维持住朝中安稳,并不困难。
我担心的,是两国战事,还有,萧彦的身体状况。
自从天临三年的那场大病后,萧彦的健康状况已大不如前。这一两年一直在宫中静养,天天有御医看护调理,才恢复了些精神。
可我并不认为,他目前的身体状况,还适合亲自披挂上阵,御驾亲征。
苦谏无效后,我隔夜便将几名随征的大将召来公主府细细叮嘱了,又命多带近卫、多带御医,务要保证萧彦安然无恙。
只在萧彦领宫离开后,我才恍然悟出,我对我的生父,早已不是最初的虚与委蛇,虚情假义。他是我的父亲,愿意给予我真挚亲情和关怀的亲生父亲。而我,同样会为他的安危担忧得寝食难安。我们是血脉相连的父女。
我既留心着,前线的每一次战事,不论大小,都会在第一时间送到我跟前。
萧彦亲自率军出征后,梁军士气明显提高,甚至曾经一度抢渡过江,摧毁了魏军江北部分营寨。其后双方在江中发生过激战,魏军同样没有占到半点便宜,以惨重的代价退回江北。
梁军兴高采烈地预备着再次反攻时,一道来自秦易川的密函直接呈到我的案头。
萧彦在江间夜战时中了一箭,伤在肩头。这情形当时不少将士曾注意到,因为不是要害,虽是一时惊惶,倒也不曾动摇军心。
可萧彦在中箭当晚开始发烧,且持续不退,渐至不省人事,无法视事。随行御医诊治,确认是伤势引发了旧疾,病情甚险。
此事只秦易川等几名高层将领和萧彦的近卫知晓,因怕影响士气,再不敢传扬出去,驻扎于江畔的牛首山,却发了密函过来,征询我下一步的意见。
这件事带给我的惊骇尚未平定,邺都的眼线又传来消息。
北魏皇太弟拓跋顼,于十二月初八,亲率八千精骑赶往南方。
拓跋顼在魏的地位与我相若,拓跋轲征战,他应该留守于邺城,安定后方才对。
须知邺都距离江水又远了,不像宁都紧邻江水,便是京中有所异动,前线征战的梁军也能很快有所应对。
无法猜测拓跋顼突然南下的用意,但我确知如今南梁面临的形势极为严峻。
不管用什么方式,我必须尽快将魏军赶得远远的,至少,要先保江南的安稳,将萧彦带回宁都休养。
将现任丞相的崔裕之、大学士宋梓、重臣晏奕帆、唐寂等人召来,也不说萧彦病重,只说拓跋顼率八千骑前来南方,居心叵测,因此我要亲自带领宁都剩余的两三万兵马前往牛首山相助。宋梓等人虽是不解,但见我主意已定,也只得罢了,和我立誓稳住京中形势,确保人心安稳。
众人散后,晏奕帆却留了下来,悄悄地劝我,让我留心防备太子萧桢趁我和天临帝都不在时有所动作。
金甲凛,素影弄银戈(一)
其实这也是我的一个心病。
说到底,我是个女流之辈,无心当什么皇帝做什么至尊;便是当了,引起一堆须眉男儿的不满,那位置也做不稳。
但我目前的地位,却不容我有所退却。
如果萧彦出事,萧桢再庸懦无能,也是名义上的帝王,总会渐渐聚集他自己的力量,甚至寻找机会对我不利。如今的局势更是危急,如果我和萧彦都卷入江水和牛首山的战役中,他可能在京中坐大,也可能找机会将我们置于险地,确保他未来的江山安稳。
我问晏奕帆:“你应该有了主意了吧?”
晏奕帆笑道:“下官是个文臣,哪来什么主意?不过公主是个娇滴滴的女儿家,哪里经历过这些战事?倒是太子殿下从小儿跟在皇上身边征战,胸中颇有丘壑。”
我笑着令他退下,转头令人去告诉太子,让他收拾一下,预备第二日便带上他的亲信部属,和安平公主一起前去牛首山,辅佐天临帝退敌。
临行前一晚,我又去见了萧宝溶。
他一身雪色的裘衣,正持一卷书,凝立于闲月阁二楼的窗边,高瞰着窗外的冬日夜景。
繁云破后,素月冷冷,一弦金钩。金碧辉煌的皇宫清寂如一张张单薄幽暗的剪影重叠着,看不出白日里的气势巍峨来。
“三哥!”
我低低唤他时,他才放下了书卷,回头冲我微笑:“咦,阿墨,怎么这时候来了?”
我不由脸一红。
看望他的时候本就不多,只因刻意地要避些嫌疑,更不会在这样的深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