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晋时归-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一明“嗯”了一声,对身边的士兵说道:“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对我们非常的没有利,现在就冲出去!”
黄二喊道:“结阵!”
唐一明与这些人在一起大小经过了几次战斗,也清楚了他们的作战规律。乞活军虽然是步兵,却是装备精良的重装步兵,每一套阵法和打法,都需要彼此的配合。三个人可以结成一个小阵,五个人也可以结成一个阵形,人数越多,结成的阵形就越规矩,也越严谨,攻守都配合的十分得当。
唐一明留下了一个人看守马匹,只要他们一冲开了豁口,便用长戟刺马的屁股,让他们发疯似的跑出去,只有这样,燕军才会相信是集体突围。
唐一明和二十八个人结成了一个战阵,突然从树林里冲了出去,口中喊着“杀!杀!杀!”的口号。
燕军的骑兵见到从树林里冲出来的二十多个人,他们迅速收拢,唐一明他们还没有跑到,这些骑兵便结成了队形,挺着手中的长枪,护卫在那个燕军的将军身前。
那燕军的将军叽里咕噜地喊了一句话,便见他前面的一百多骑兵冲了出去。
燕军骑兵和乞活军只相距五百多米,一百多骑兵依仗着胯下马匹的冲击力,开始疾速前进,想将这二十多个乞活军组成的阵形冲撞开。
唐一明和身边的士兵见一百多骑兵横冲过来,他知道自己无法指挥这种技巧型的战阵,急忙对黄二说道:“黄二,你来指挥!”
“分!”黄二的独眼中露出了犀利的目光,唐一明的话音刚落,他便喊了出来。
二十多个人迅速分开,黄二将唐一明拉在了身边,和另外一个士兵背靠背,组成了一个小型战阵。
马蹄卷起地上的泥土,从唐一明身边略过时,数道寒光闪过,燕军骑兵手中的长枪便拍打在了唐一明高高举起的盾牌上,将他的手臂震的微微发麻。
黄二将唐一明掩护在背后,见一匹快马从侧面驶来,他急忙挥起左手中的盾牌用力地夯在了地面上,然后举起右手中的长戟,架在了盾牌上,对准了冲撞过来的马匹。那骑兵直接冲撞了上来,黄二看到马匹快驶近的时候,长戟猛然推了出去,直接插在了马头里。
那马一声长嘶,向侧微倾。
黄二身体一转,双手抓起盾牌,撞在了马的侧面,硬生生地将那个骑士和马一同撞倒在地。
黄二拔出插在马头上的长戟,一戟挥了过去,那戟钩破了燕军骑士的喉咙。然后,黄二急忙回过身体,又重新和唐一明背靠背的站着。
此时,燕军的骑兵已经冲了过去,乞活军一个都没有受伤,反而用手中的长戟钩死了近十个燕兵。
燕军的骑兵冲到了树林边,刚转过马头,准备进行第二次冲击,却听见林子里马匹声声的长嘶,回过头时,看见了一百多匹发疯的马背上驮着一百多骑兵,他们一时害怕,急忙闪开了一条道,放了过去。
唐一明和二十几个兄弟已经又重新结成了战阵,他看到了乞活军最为精华的步骑对战,而且还能深深地体会到,这种战阵是专门对付骑兵的。唐一明虽然渐渐地感到身体开始发挥自如,但是对于这种战阵的变化,还不是十分的清楚,他只有在交战中一点一点的学习。
唐一明和乞活军闪开了一条道,任由那一百多匹发疯的马驮着那些假人向荒草丛里驶去。
荒草丛边,那个燕军的将军叽里咕噜地说了几句话,他身边的二百多骑兵开始跟随着他向荒草丛里追了出去。与此同时,听到这边打斗声的燕军骑兵队伍,也都纷纷地向这边驶了过来。
黄二一看唐一明的计策成功了,便大声地喊道:“都尉,成功了,我们快点退,燕狗的骑兵越来越多了!”
唐一明突然说道:“不行!再杀回去!杀到树林里去,那里还有一个兄弟!我们绝对不能留下他!”
黄二和其他士兵一起喊道:“不抛弃,不放弃!杀!杀!”
这一会,早已经结好阵的二十多个人,开始冲向树林。树林边那一百多个燕军的骑兵惊魂未定,刚反应过来,便看见一团如同乌龟壳一样的东西,迅速地移动了过来。等临近的时候,那团由盾牌围成的“龟壳”,随即分开,又变成了三个人一组,分别冲向了还没有结阵的骑兵队伍里。
一通乱撞,胡乱的钩刺,便将燕军马上的十几个骑士给杀死。唐一明已经见识过黄二的那一番作战的方法,他也依葫芦画瓢,加上他身体的强健,一戟便杀死了一个骑兵。之后,这二十几个人防守严密的乞活军又杀回到了树林里,和那个留守的士兵会合在了一起。
008月夜突围(2)
到了树林里,唐一明看了看外面越聚越多的燕狗骑兵,他们只留下了一百多个人,然后大队人马都开始向西边的荒草丛里追了过去。
“都尉,我哥他们应该撤走了吧”黄二问道。
唐一明估摸了一下时间,看到树林外边调转马头的燕军骑兵,对身后的人说道:“燕狗是中计了,可是他们很快就会发现的。趁着燕狗还没有发现,我们现在就从树林里走,向东南去陈家堡。”
话一说完,唐一明便领着身后的士兵径直向东南而去。穿过整片树林,唐一明看见了东南出口处的地上躺着一些尸体,那些都是燕军骑兵的,还有一两个乞活军的兄弟。
“都尉,看来我大哥他们已经成功突围了!”黄二道。
唐一明略微点了点头,他灵敏的耳朵里听到了从远处传来了杂乱的马蹄声,急忙喊道:“快走!追兵就要来了!”
唐一明黄二和其他士兵一起迅速向陈家堡奔跑,三十个人撤退的时候,还保持着严整的队形。
奔出两里路,燕军的骑兵以后追过来了,唐一明扭过头,见后面跟着一百多骑兵,他喊道:“快走!”
燕军的骑兵还在穷追不舍,几分钟后,十几个骑兵从侧面快速奔到了唐一明等人的前面,堵住了去路,而后面的燕军骑兵也已经跟了上来,将唐一明等人完全包围。
“结阵!”
唐一明大喊一声,三十名士兵迅速停了下来,用盾牌和长戟结阵了一个圆形的战阵。
燕军骑兵开始冲击,马匹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撞飞了几个士兵,唐一明只听到几声骨头的脆响,那几个士兵的左臂已经被撞断了,骨头直接被撞出皮肉,白森森地露在外面。
黄二大喝一声,横戟挡住了缺口,几个连人带马冲进阵里的燕军骑兵迅速被乞活军的大戟给刺死。
“转!”
黄二久经沙场,一声令下,围成的圆形战阵开始向前转动,长戟架在盾牌和盾牌的缝隙中。中间几个受伤的士兵左手骨头断裂,强忍着疼痛,却无法再拿起盾牌,只能右手持着长戟,到了阵形的边缘,将长戟架在了盾牌上。
骑兵此时和乞活军离的很近,无法依靠马匹带来的巨大冲击力,面对这个如同铜墙铁壁般的步兵战阵,他们刚一冲上去,便立即被长戟刺死或者钩死。燕军的骑兵看到这些,虽然不敢向前,但是也不敢进攻,只是那些地围着他们,等待着更多的骑兵的到来。
“都尉,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会儿燕狗的骑兵会越来越多,我们就这些人根本不是对手,你快想想办法!”黄二大声地叫道。
唐一明此时才意识到,自己在计策上的成功,并不代表在沙场上的成功。他身临战阵之中,却无法发挥自身应有的本能,对于战阵的生疏,让他无能无力。唐一明一番思索后,大声叫道:“置之死地而后生,兄弟们,不结阵了!大家分头向外冲,冲出去之后再行聚拢。燕狗以为我们只会守,我们便要攻击,以攻代守,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杀!”
“杀!杀!杀!”
巨大的喊声从所有乞活军士兵的口中喊了出来,这一阵喊声,惊动了燕军骑兵座下的马匹,它们开始变得狂躁不安。
乞活军迅速分开,三十个人从不同的方向向外突围,一时间犹如多出了许多军力。
唐一明拿着长戟和盾牌,用盾牌猛烈地撞向了一个骑兵,他全身的力气在此刻爆发出来,竟然将马匹给撞翻了,与此同时,他举起了手中的长戟,刺死了摔下马的燕军骑兵。
唐一明刚拔出长戟,便听到一声“呼”的声音从背后而来,他急忙低下了头,燕军骑兵的长枪从他头顶上扫过。唐一明未及抬头,便顺着身体的惯性,翻滚了一下,刚好滚到了那个骑兵的马肚下面,他迅速通过,然后将长戟刺入了马肚。那马匹一声长嘶,翻身倒地,将它背上的燕兵的一条腿压在了身体下面。那骑兵大叫了一声,眼前寒光闪过,喉咙便被唐一明给钩破了,鲜血向外喷涌,在月夜下,显得甚是恐怖。
唐一明杀掉了两个燕军骑兵,从他们的包围中冲了出来,一转身,看见二十几个士兵也冲了出来,尚有几个受伤的士兵被围在了中心,他们因为左臂受到重创,无法正常发挥,没有冲出来。
唐一明的眼睛中充满了血丝,脸上青筋暴起,看见燕军的骑兵刺死了三个人,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大声喊道:“不抛弃,不放弃!绝对不能丢下一个兄弟,再给我杀进去!”
声音如同滚雷,传入了每一个乞活军士兵的耳朵里,他们受到感召,再次冲进了燕军骑兵的包围里,护卫在受伤士兵的周围。
这一突一冲之间,唐一明和他的伙伴们杀死了近一半的骑兵,但是,他们尚在包围之中,结阵自守。
唐一明看到这样的冲杀,使得原本被动的他们,一下子变得主动了。他灵机一动,对身边的士兵喊道:“兄弟们,再来一次冲杀,冲出去之后别停留,再次回杀进来,不把这些燕狗杀死,无法向死去的兄弟交代!”
黄二道:“都尉,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兄弟们,都听都尉的!”
“好!杀出去!”士兵们狂叫道。
剩下的二十几个人开始分开,又来了一次突围,每个人都将自身的才能展现了出来,刚一冲出骑兵的包围,立即返身又杀了回去。这让骑在马上的燕军骑兵感到很是恐慌,他们还没有来得及调转马头,便被从后面杀死,坠落下马。
唐一明黄二和手下的兄弟们进行了两次往返的冲杀,这才算将燕军的骑兵杀的一干二净。乞活军以阵亡八人为代价,经过三次的往返冲刺,杀死了一百零三个燕军骑兵,他们牵着缴获的马匹,开始向东南的陈家堡而去。
皎洁的月光下,罩在大地上,看似平静的土地,却危机重重。
唐一明领着剩下的人开始一路狂奔,到了陈家堡。
黄大刘三胡燕王凯和其他士兵全部等在那里,当他们看见小路上来了一彪人后,都欢欣鼓舞。两拨人马一经会合,便拥抱在了一起,所有的人,对唐一明都心存了一种感激之情。
喜悦只是暂时的,他们只不过才脱离困境而已。
王凯见到唐一明时,觉得他身上的那种王霸之气越来越强烈了,他的心中隐隐觉得眼前的这个人,肯定会在这个乱世中成为一方霸主。而王凯自己也开始关注了这些丝毫的变化。
王凯见大家都沉浸在喜悦当中,便扫兴地说道:“都尉,此地不宜久留!燕军已经控制了常山全境,我们只要在常山境内一刻,就随时都会有危险。我们必须冲破燕军的封锁,赶回巨鹿。”
唐一明“嗯”了一声,忍着从肚皮上和胳膊上传来的疼痛,对黄大说道:“大黄,从这里去巨鹿那条路最近”
黄大看到唐一明的胳膊上缠着的绷带在向下滴着血,急忙说道:“都尉,你的胳膊……”
唐一明咬了咬牙,说道:“可能是刚才厮杀的时候用力太猛了,扯开了伤口,不碍事的,脱离困境最为主要。”
黄大见唐一明如此坚定,便道:“我们现在在陈家堡,是在常山的东南方向,如果要去巨鹿的话,大路已经失之交臂了,我们只能走小路。”
“对!大路上已经被燕军封锁了,我就是从那边一路退到遇见你们的地方的。”王凯道。
唐一明道:“小路怎么走你这地图我根本看不懂!”
黄大呵呵笑道:“不怕,我是个活地图,地图上的我都知道,地图上没有的,我也知道。从陈家堡到巨鹿,沿途要经过一些村庄,那些村庄早已经废弃了,这条小路,燕狗也未必知道。我一时也说不清楚,这样吧,我在前面带路,你们跟着我便是了。”
唐一明道:“嗯,好,不过,你确信燕狗不会在小路上设防吗”
黄大道:“都尉,你尽管放心,这条小路可以一直通向巨鹿,很少有人知道,燕狗是外地人,是绝对不会知道这条小路的。”
“嗯,那就好!小黄,你知道这条路吗”唐一明问道。
黄二道:“都尉,我哥知道的,我都知道。”
唐一明道:“那就好。大黄,你继续带着队伍前行,我领着一些人留下来,刚才在那边杀了些燕狗,我怕燕狗会往这个方向追来。你们到了巨鹿以后,再派兵来接应我们!”
黄大脸上有些迟疑,他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最后憋了好久,才说道:“好吧,那你们多多保重,我一到巨鹿就让他们派兵来接应都尉!”
唐一明来的路上已经观察了陈家堡,进入村庄的道路就一条,两边还是高高的田埂,而且还很窄小,可以扼守。于是,唐一明补齐了三十名士兵,和自己一起留了下来。
唐一明送走了大队人马,和小部分人留了下来,埋伏在入村道路的两边,贴着田埂,在朦胧的月色里,不容易让人分辨清楚。
“都尉,你说陛下他们现在怎么样了”黄二趴在唐一明的身边,问道。
唐一明道:“陛下勇猛过人,燕狗肯定不是对手,这一天一夜的,燕狗肯定死伤不少人。”
“那倒也是,我们现在就应该尽快到巨鹿,然后运送粮食给陛下!”黄二道。
唐一明笑了笑,没有说话,他心里在想,此时的冉闵在干什么,是在继续打仗,还是已经被燕军击败了。
“都尉,你看,来人了!”胡燕喊道。
唐一明见那条羊肠小道上来了黑压压的一片人,马蹄的声音更是杂乱无章,似乎来了许多骑兵。他紧张地喊道:“绝对不能让他们一个人通过,等他们临近村口的时候,就给我都冲出去,守住村口!”
唐一明和其他人分开埋伏在村口要道的两边,入村的道路上很窄小,只能容下三匹骏马并列。这样一来,给了唐一明扼守此地的地利优势,因为道路的两边都是高高的田埂,人都无法攀爬,更别说是骑兵了。
马匹矫健的身姿,踏着苍劲的蹄子,踩在了入村的泥土地上,留下了一串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蹄印。
当两匹高头大马到了村口时,忽然听见了两边的叫喊声,从道路的两边杀出来了三十个乞活军的士兵。那两名骑在马背上的燕军骑兵还没有反应过来,便已经被长戟刺死。
只一瞬间,三十名重装步兵便堵在了入村的道路上,结成了严密的阵形。
燕军后面的骑兵,停住了脚步,几个先头的士兵开始交头接耳,然后一个骑兵向后面跑去。过不多久,从后面驶进来了一匹快马,那是一个燕军的将军,正是唐一明在树林里见到的那个。
那个燕军的将军很看了一下村口的道路,叽里咕噜地说了句话,将手中的马鞭扬起,嘴里尚在吐出让人听不懂的话语。
“胡燕,那燕狗的将军说什么”唐一明对身边的胡燕说道。
胡燕略微迟疑了一下,脸上更是一阵的哀愁,缓缓地翻译道:“都尉,那燕狗将军说……说陛下……陛下所率领的军队已经全军覆没了,陛下也已经被擒住了,让我们尽快投降,还可以免我们一死,化身为奴,否则的话……”
“操他大爷的!这些燕狗肯定是在骗我们,陛下勇猛无敌,肯定不会被擒住的。胡燕!你告诉那些兔崽子,让他们放胆过来,少在那里说些风凉话!”黄二大声喊道。
唐一明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那燕军的将军说的应该是真话。对于冉闵,他只是见过一面,匆匆的一面,只知道他是骑在那个红色宝马上,手拿两般兵器的凶悍的金甲人,并没有任何感情,不像这些和冉闵一起经历过生死战争的士兵。
胡燕翻译的黄二的话,那个燕军的将军又叽里咕噜地说了句话。
胡燕听了以后,神情特别激动,一下子站了起来,举着长戟大声骂了几句,只不过他是用鲜卑话骂的,至于骂的什么内容,唐一明和其他人都不得而知。但是,唐一明和其他人都能清楚地看见,月光下的那个燕军将军脸上大怒,神情更是激动,举着马鞭说着叽里咕噜的话。
胡燕一听那燕军的将军喊完话,他脸上更是愤怒,又用叽里咕噜的话反骂了回去。胡燕还在不停地说话,唐一明耳朵里听得一声弦响,急忙将胡燕拉到了盾牌下,一支长箭从盾牌上空疾速飞过。
胡燕脸上一愣,大声骂道:“死燕狗,臭胡虏,敢暗算老子!”
胡燕的话音刚落,便听到马蹄狂奔的声音,三匹快马迅速冲了过来。
“燕狗冲过来了,不要硬拼,闪开道路,放这三匹快马过来,再在村子里斩杀他们!”唐一明害怕再有人顶不住这巨大的冲击力而受伤,急忙喊道。
那三匹快马看看将要到了眼前,堵在村口的乞活军士兵急忙闪开了一条豁口,将手中的长戟举过马头,直接将马上的三名燕军的骑兵给钩了下来,然后长戟纷纷刺在了那三名骑兵的身上,立时毙命。
那燕军将军有些恼火,急忙挥动了马鞭,十几个骑兵开始向前冲了过来。
乞活军还是以同样的方式避开了马匹的冲击力,然后杀死了骑兵,最后将十几个骑兵的尸体抛了出去,堵在了入村的道路上。而乞活军的后面,则是十多匹马,停在了不远的路边,低头吃着地上的野草。
这里的地形对燕军非常的不利,不宜开展骑兵活动,于是燕军的将军开始命令骑兵推进,三个人一排,绵延着进入了村口与这三十名乞活军进行血拼,力求用人海战术来削弱这些人,并且达到歼灭他们的目的。
厮杀正式开始,黄二领着两个挡在了第一排,用盾牌挡住燕军骑兵从马上的攻击,然后让站在第二排的唐一明胡燕等开始用长戟乱刺。燕军的第一排骑兵迅速死亡,留下的马匹挡住了燕军后续进攻的要道,他们不得跳下马来,进行搏斗。
约莫半个时辰以后,黄二的左胳膊被刺了一枪,前排的两个士兵也阵亡了,后面急忙补上。而村口的道路上,却被马匹,燕军骑兵的尸体完全堵住。唐一明让人将杀死的燕军骑兵的尸体堆积起来,竟然堆积成了一座小山。
“都尉,这下燕狗进不来了!”黄二高兴地说道。
唐一明“嗯”了一声,说道:“是时候撤退了,这里不能久守!”
黄二胡燕和其他人都点了点头,于是,唐一明便带着他们悄悄退走。
燕军的那个将军还骑在马上,脸上很是迷茫,看到堆积如山的尸体,他扬起马鞭大声喊着叽里咕噜的鲜卑话。
过了好久,那燕军的将军见对面没有人回答,连个声音也没有,便命令人冲过去。燕军的骑兵小心翼翼地踩着尸体,爬上了尸山,结果前面空无一人。燕军的将军气急败坏地命令手下士兵清理堵塞路口的士兵尸体,然后命令剩下的一千七百多人迅速通过,开始追击逃跑的乞活军。
唐一明等人悄悄地牵着马匹开溜,此时已经是行在了半道上了。他们顺着小路向巨鹿赶去,一路上相安无事,而燕军的骑兵也未能追赶上来。
唐一明等人,在黄二的带领下,迅速地进入到了巨鹿境内。然后转上大道,行走不到三里地,便看见从巨鹿方向驶来了一彪军马,领头的是一个穿着铠甲的都尉,他的身边是黄大,当他们相见时,便由那彪军马迎入到了巨鹿城里。
009巨鹿风波
唐一明进入巨鹿城时,天色已经大亮。
早回来的伤军被巨鹿太守安排到了军营里休息,他们都劳累的太很了,加上一夜未眠,便呼呼的睡着了。唐一明视察过那些伤兵的状况后,这才回到巨鹿太守早已经为他准备好的帐篷里,他坐了下来,喘了一口气。
唐一明也累了,第一次跑那么长的路,这连续的一天一夜的折腾,要不是他附身的躯体够强壮,估计早已经把他累趴下了。
唐一明躺在了营帐里的地铺上,心里面充满了成就的感觉。
“呼!我终于活着走出来了,也顺利的把那些伤兵给带出来了,既然迈出了这一步,那么下一步又该怎么走呢”唐一明在心里默默地想到。
想了好久,唐一明也没有想出什么办法来,他有点不耐烦了,一下子坐了起来,看了看自己的身体,自己的伤口。
唐一明摸了摸自己身上的伤口,感觉到了一丝的疼痛,他咬了一下牙,破口大骂道:“我操!贼老天你对我也太好了,一来就让我受伤,这么差的环境里,连个医生都没有,要不是我有点急救常识,我这伤口早就发炎了。他娘的,老子早知道地震来的会那么快,打死我我也不下矿里了,来到这个破地方,连吃顿饭都难,还说享受什么新生活”
唐一明一气之下,又倒在了地铺上,枕着自己的双手,脑海里一点一点地想起了现代的种种好处。他越想,就越生气,脑海里那种花花世界灯红酒绿,让他觉得在这里就是活受罪。
“哎!”
唐一明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淡淡地说道:“算了,再怎么想,我也回不去了,还是把心情放开点,想想在古代有什么好的吧。”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唐一明的脑海里闪过了一个个画面。
“对了,在古代不是可以一夫多妻吗现代的一夫一妻制太让人别扭了,弄的老子只找情人不结婚,到现在连个孩子都没有。我既然来到了古代,也可以学学那些皇帝,来个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那岂不是很性福”
“操!老子现在连出路在哪里都不知道,又谈什么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算了,还是别想这些了,想些实际的吧。我已经把这些伤兵带出来了,巨鹿有粮食,有兵,可这些兵跟那些燕狗比起来简直相差十万八千里,更别说和黄大他们的乞活军比了。”
“哎呀!不好!常山已经被燕狗攻占了,如果他们顺势南下,那巨鹿不就成了那些燕狗第一个攻击的目标吗不行,我得赶紧想办法,离开巨鹿。”
想到这里,唐一明怎么都睡不着了,困意也完全的消失了。
“唐都尉!”
“谁”
“在下李国柱,是巨鹿城的都尉,奉太守之命前来请唐都尉去太守府一叙。”
“太守大人等我一会儿!”
唐一明正愁无法脱离巨鹿,现在太守来请,正好可以说服太守带人离开。他穿好衣服,走出帐篷,见那个都尉约莫二十岁左右,长的眉清目秀的,身上到处都透着文雅之气,一点也不像个军人。
唐一明拱手道:“李都尉,太守大人为了什么事情请我”
李国柱打量了一下唐一明,见唐一明皮肤黝黑,面部消瘦,身高七尺五,若从远处看,唐一明也算个瘦高的人。可一旦走近了看,就会发现,唐一明的身体精壮,浑身都透着一股阳刚之气,一点也不显得瘦弱。除此之外,唐一明的眉宇间总是隐隐能看到一股别样的气息,那种气息会让每一个见到他的人都难以忘怀,会被那种气息所折服。
李国柱打量完唐一明,心中不禁一惊:“此人全身都透着一股罡气,眉宇间更是隐含着一种王霸之气,看来此人并非一般人物!”
“唐都尉,太守大人只是这么吩咐,具体为了何事,我也不是十分的清楚。都尉去了不就知道了吗”李国柱道。
“嗯!那有劳李都尉在前面带路了。”唐一明客气地说道。
李国柱转身便走,一边走,一边说:“唐都尉是哪里人士”
唐一明答道:“呵呵,我家住在很远的地方,就算我说了,也不会有人知道。”
李国柱呵呵笑道:“在下魏郡人士,家在邺城,不知道唐都尉在邺城可有熟人”
唐一明想到了不久以后邺城会被燕狗的军队包围,城里面会发生一些令人十分震惊的惨状,便对李国柱说道:“邺城李都尉,恕我冒昧,如果李都尉有时间的话,还是尽快回次家,让家里所有的人都赶快离开邺城。”
李国柱突然停住了脚步,扭过身子,看着唐一明,见唐一明一脸的忧愁,而且话语中似乎夹杂着些许难言之隐,便急忙问道:“唐都尉,此话怎讲”
唐一明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伸出手在李国柱的肩膀上拍了拍,安慰地说道:“李都尉,你别问那么多了,总之,尽快让家中的人离开邺城,等再过几个月,你就知道了。”
李国柱脸上一怔,心道:“此人话语中明明知道一些事情,却又不肯直说,莫非邺城即将发生变故”
李国柱一想到这里,脸上便是一惊,他是士族子弟,全家和整个宗族都在邺城,若不是家道中落,他也不会沦为一个小小的都尉。在李国柱的心里,有着远大的抱负,只是一时不如意,没有得到发挥罢了。
李国柱看到眼前的唐一明,觉得此人给人一种神秘感,首先是唐一明的身上笼罩着一种王霸之气,然后又是这样含糊不清的话,他来不及细想,便急忙问道:“唐都尉,你话中有话,是不是邺城即将发生变故”
唐一明点了点头,说道:“邺城即将面临一场浩劫,如果不及早离开,恐怕会深受其害。”
“邺城将会面临怎样的浩劫”李国柱想知道确切的事情,十分担心他的宗族和家人。
唐一明看了看四周,见没有一个人,便凑到了李国柱的耳边,小声对他说了几句话。那几句话一说出口,李国柱的脸上便已经现出了十分吃惊的模样。
“唐都尉……你说的都是真的吗”
唐一明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李国柱也没有再问,转身走了,心里忐忑不安。对唐一明的话,也是将信将疑。他虽然看出来了,唐一明并非寻常人物,可这种未卜先知的能力,却让他很是吃惊,更何况还准确地说了邺城所要面临的灾难。他一路上没有说话,神情恍惚,将唐一明带到太守府后,便离开了。
太守府里,王凯和巨鹿太守正在商量着事情,见到唐一明来到了,王凯急忙迎了上去。
“唐都尉,你一路上辛苦了!来来来,快坐!”王凯搀扶着唐一明到了一张座椅上。
唐一明走到了王凯和巨鹿太守的身边,拱手问道:“两位大人,你们叫我来所为何事”
巨鹿太守道:“我听王大人说,这一路上都是你带领着这些残兵在和燕军战斗,又巧施妙计数次以少胜多击退燕军。所以,我想见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