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时归-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一明见李老四也点了点头,便同意了,并且嘱咐道:“你们一路朝南,要是遇到安全的村庄,就用长戟在村口的地上画下一个圆形。要是遇到有敌军的话,你们就退回来。给,这是地图!”


黄大一摆手,说道:“都尉,地图已经在我心中,这上面的路我都走遍了,用不着地图,你就留着吧。”


唐一明道:“那好,那你们要千万小心啊!”


黄大和李老四走了,临走前,黄大特别嘱咐了黄二,让他好好保护唐一明。


唐一明和余下的人又歇了一会儿,这才继续前行,沿着地图上标识的各个村庄一路向前。当他们每到达一个村庄的时候,都会在村口看见一个黄大和李老四留下的安全符号。


正午时分,唐一明和这拨伤军停在了赵家沟,他们已经到了常山地界,可是沿途所看见的,都是无人的村庄,荒芜的田地。那种荒凉的景象,深深地触动了唐一明的内心。


在乱世,或许只有将所有的战争都结束了,老百姓才能安定地过上好日子。唐一明也深知这一点,但是要结束所有的战争,谈何容易。他得到了新生,从现代穿越到了古代,可以再继续他的生命。可是这些古代人,并非都如同他一样那么幸运。看到他们受苦受难,他早年埋在心里的那种豪气,那种侠义,便涌了上来。他不禁叹了一口气,看看周围的伤兵,他的心里萌发了如何在这个乱世,解救更多的民众的想法。


唐一明靠墙坐在了地上,他将身上的纱布拿了下来,看了一眼伤口,然后又咬紧牙,把纱布做成了绷带,自己给自己缠了上去。


“他奶奶的,老子真是倒霉透顶了,第一次感觉受伤是那么的疼,以后老子发誓,再也不会让任何人伤到我了。”唐一明心里默默地念道。


“都尉,我们是不是跑的太远了点”刘三见唐一明坐在地上,便从一边走了过去,问道。


唐一明看了看其他士兵,他们的眼神都和刘三一个样子,对他充满了疑惑和不解。于是,他站了起来,大声地说道:“不搞到粮食,我们绝对不回去!只要搞到了够几千人马吃的粮食,咱们就立即返回!”


刘三和其他的士兵,听到唐一明的这句话,觉得他都是在为陛下着想,都没有再说什么了。


歇息了将近半个小时,当他们准备启程的时候,却看见李老四从前面回来了。


李老四一见到唐一明,便大口大口起喘着气,十分紧张地说道:“都尉,前面……前面有条小河,河上有一座浮桥,桥的对岸大概有二百多个燕狗的骑兵。黄大躲在河边的树林里,让我回来报信,问都尉该怎么办”


唐一明略加思索了一下,急忙说道:“这里是个村庄,多少也算个歇脚点,可是这里的目标太大了,万一遇到燕狗的骑兵,咱们也不好对付。都准备一下,咱们先躲进黄大在的树林里,然后我再想办法越过那座桥。”


在李老四的带领,唐一明和所有的人,都悄悄地溜进了河边的那片树林,也见到了黄大。


唐一明命令所有的伤兵们原地休息,他则走到黄大的身边,看了一眼树林前面的河,问道:“大黄,前面的情况怎么样”


黄大指着河上架的浮桥,说道:“都尉,你看,有两百多个燕狗守在这里,还在那里搭起了帐篷,看来是准备长期守卫在这里了。如果无法突过那座桥,我们就无法前行了。”


唐一明皱起了眉头,看了看身后的伤兵,能打仗的,也就那二百人,可这二百人都是伤兵,又加上急行了一上午,已经是疲惫不堪了,又如何对付这二百多的燕军骑兵呢


“不就是才二百多人吗怕他个鸟!我们干脆直接冲过去,杀他个片甲不留!”李老四从唐一明和黄大的身后走了出来,自信地叫道。


唐一明急忙说道:“不行!那浮桥窄小,我们还没有到浮桥边,便被敌人发现了,根本无法渡过浮桥!得想个办法!”


他不经意间,看见了一个士兵身上穿着的战甲,那是从燕军的尸体上扒下来的。他又注意了一下其他士兵,穿着这种战甲的大概有个五六十人,他灵机一动,“哈哈”笑了一声,说道:“有了!我们在这里等到天黑,天黑以后,我自然有办法让我们越过这座浮桥。”


到了夜晚,有几个受了重伤的士兵已经无法支撑了,他们忍着全身的伤痛,还忍受着饥饿,已经到了奄奄一息的地步了。


唐一明看到这些伤兵,见他们在垂死挣扎,便急忙走了过去,眼神中透露着关切,轻轻地在他们耳边说道:“兄弟,再坚持一会儿,等一会就可以过河了,那边有吃的,有喝的,你可千万要挺住啊!”


唐一明让黄二拿过一个水袋,他亲自将水喂给了这几个奄奄一息的伤兵。


一个人刚喝了一口水,便咳了起来,将喝进去的水又给吐了出来,还带着浓浓的血色。唐一明看着这些宁死也不喊叫一声的士兵,他的心中对他们充满了敬佩之情,眼睛里也不由得湿润了起来。


唐一明用手擦去了那个人嘴边的血丝,安慰地说道:“兄弟,你放心,我一定要带领你们找到吃的,一定要把你们给从死神的手里解救出来。”


那个人没有说话,苍白的脸上露出了一丝淡淡地微笑,伸出手,紧紧地握住了唐一明的手,那种力道,是对他的信任。


唐一明又照看了一会儿其他的伤兵,不知不觉天色就黑了下来。他看到这些伤兵已经睡着了,嘴上还露着淡淡的笑容,似乎在做着好梦。


唐一明站了起来,走到了黄大那里。


黄大一直在树林的边缘,观察着燕军的那些骑兵。


“怎么样燕军可有什么规律”唐一明问道。


黄大脸上十分的凝重,摇了摇头,问道:“都尉,你的办法可行吗”


唐一明伸出手,拍了拍黄大的肩膀,笑着对他说道:“相信我,也相信你自己,这片大地上,没有我们做不到的事!”


黄大郑重地点了点头,对唐一明道:“都尉,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什么时候出发”


唐一明道:“去把他们都叫过来!”


黄大应了一声,叫来了五十个身体魁梧的大汉,每个人的身上都反穿着衣服,披着燕军的黑色战甲,手里握着长戟,这种模样,在黑夜里,真让人无法辨认,到底是燕军还是魏军。这就是唐一明的计策,他命令人将燕军的战甲给收集了过来,挑选了五十个身经百战的汉子,准备趁着夜色不辨,混到对面燕军的军营里。


李老四脸上显得十分的别扭,大声问道:“都尉,你他奶奶的让我们穿成这副叼样,到底想干什么”


“奇袭!”唐一明脸上不动声色地说,然后将计划全部讲了出来。


李老四听完之后,一脸的喜悦,伸手朝唐一明的肩膀上重重地拍了一下,大声笑道:“都尉,你他娘的还真有点头脑,这样的事情你居然也想的出来!哈哈哈!”


唐一明也不在意,毕竟这些人都是为了生存而参加军队的,有几个能认识字,知道礼节的他看了看眼前的这五十名士兵,虽然他们的身上都受了伤,可是他们却是坚贞不屈,铁骨铮铮的汉子。他扫了一眼,看到了刘三,便对刘三说道:“刘三,你留下,看守这里,等我们冲过去打败了燕狗,你就带着所有人迅速渡过浮桥。”


刘三十分的不情愿,问道:“都尉,我能打仗,你留下其他人吧,让我跟你一起去吧!”


“不行!从现在起,你们都要听我的号令,我的话就是军令!你留下!”唐一明用极其严厉的声音说道。


他这一声喊,震慑了所有的人,他们一路上和唐一明有说有笑的,没有一点上下之分。到了这节骨眼上了,唐一明非常担心他们,如果还像在路上的时候一样,万一有人出现了纰漏,说什么去奇袭敌军,估计还没有走到地方,就被敌人给射死了。所以,他必须先立一下军威。在其他人看来,此时的唐一明活脱脱是一个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一样,威风凛凛。


刘三无奈,回答了一声,便退出了队列,站在伤兵的身边,一脸的埋怨。


其实,唐一明是觉得他年纪小,五十个人中,都是在三十岁左右的壮年,只有刘三还不到二十岁。他看到刘三,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弟弟,对刘三也就特别的关怀。


“对了,你们谁会说燕狗的话”唐一明想到了过浮桥肯定会被燕兵问话,而燕兵又是鲜卑人,所以要先找个通鲜卑话的人,以防万一。


“都尉,我会说!”从四十九个汉子中挤出了一个人,在黑暗中看不清那人的具体容貌,只听到他说这一口和这里所有的人都不一样的口音。


“你叫什么名字”唐一明问道。


那个人回答道:“我叫胡燕!”


唐一明脸上一怔,似乎听黄大说起过他,他是久居幽州的汉人,在那里生活了很久,后来从燕国所统治的幽州逃了出来,加入到了这支军队里。只是,因为他一口燕地的话,而且还通鲜卑语言,所以在军队里一直不怎么受欢迎,他也一直装哑巴。不过,黄大和胡燕倒是挺要好的兄弟。


唐一明道:“嗯,你一会和我站在一起,一旦听到对方喊话,你就回答,千万不能暴露我们的身份,知道了吗”


胡燕重重地点了点头。


唐一明将四十九个士兵带出了树林,故意装成跌跌撞撞的,毕竟他们身上还缠着绷带呢。


夜,没有月亮,有一点微风,天空中繁星点点。


河对岸的燕军生起了一堆篝火,篝火上还烤着他们白天打来的野猪,喝着他们身上带着的小酒,欢天喜地地聊着天。马匹都栓在了定马桩上,那些马匹正在低着头,吃着地上的野草。还有一些燕军的士兵,躺在了帐篷里休息,已经呼呼大睡了。


几个守在浮桥边的燕兵边喝着小酒,边聊着天。


突然,这几个燕兵同时听见了从对岸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们立即合上手中的酒囊,拿起身边的武器。黑暗中,他们看不太清楚对岸的情况,只隐约看见几十个裹着绷带的伤兵,散乱地跑了过来了。


几个士兵看见一面绣着白色扭曲的“燕”字的大旗在夜空中飘扬,他们这才松了口气,放松了警惕,大声地朝对面的“燕军”叽里咕噜地喊了几句话,然后就哈哈地大笑了起来。


河对面的“燕军”正是唐一明带领的那拨伤军,那面“燕”字的大旗,是唐一明在离开战场的时候,抽下来的,他也只是为了防止万一,没想到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唐一明和其他士兵一样,根本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


只有胡燕他听懂了,小声地对唐一明说道:“都尉,他们在问我们话,问我们是不是去抢女人了,还说冀州的女人性子比辽东的还烈,是不是没有抢到女人反被女人给打伤了。我该怎么回答”


唐一明和所有的士兵听了,心里都十分的愤怒,但是为了能够达到奇袭的效果,也只能强忍下来了。


唐一明皱了皱眉头,对胡燕说道:“你告诉他们,说冀州的女人就是性子烈,男人的性子更烈,我们是被冀州的男人捉奸在床,然后被打成这样的。问他们要不要尝试一下冀州的女人!”


胡燕和其他士兵知道这是对燕狗的应付的话语,对唐一明的话没有在意。胡燕当即把唐一明的话给翻译了出去,那几个燕兵听了,一边摆手,一边哈哈大笑。


此时,唐一明他们已经到了浮桥边,趁着他们还在大笑,快速地冲过了浮桥。


燕兵见那拨“燕军”跑的如此的快,不禁吃了一惊,当他们冲到浮桥这边的时候,映着火光,他们才看清楚了反穿着的乞活军的服装。这几个燕兵更是大吃一惊,刚握紧手中的长枪,便被最先冲在前面的黄大黄二李老四给刺穿了喉咙,鲜血直接溅到了他们三个人的脸上。那几个燕兵连喊都没有喊出来,便已经一命呜呼了。


李老四突然“哈哈哈”地笑了出来,唐一明急忙上前捂住了李老四的嘴,小声说道:“千万不能引起他们的怀疑!快点将尸体围起来!”


乞活军的其他士兵急忙站成了两列,将死去的燕兵的尸体遮挡的严严实实的。



005浮桥堵击
        浮桥边的几声晃动,引来了几个篝火边的燕军士兵注意,他们看到的是几十个“燕兵”守卫在浮桥边,一脸喜悦地朝他们招了招手。于是,那些篝火边的燕军士兵又开始大吃大喝起来,说着叽里咕噜的让人听不懂的话语。


唐一明站在众人中间,看到刚刚还活生生站在他面前的燕兵,瞬间便成了死尸,他虽然不忍,可也被迫无奈,这个时候,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这就是战争的残酷,容不得半点宽容。唐一明定了定神,小声地对士兵们说道:“留下两个人,守在这里,其他人跟我一起,到军营里,不过,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能被人看出来有半点不对劲!”


其他人都点了点头,于是留下了两个人,将燕兵尸体上的盔甲和有用的东西给拿了下来,接着把尸体推入了河中。唐一明和另外四十七个士兵一起,迈着稳健的步子,朝燕军军营里走了过去。


篝火边的燕军士兵没有半点警惕,只管吃喝,也没有人去关注这几十个“燕兵”。


唐一明顺利地进了搭着帐篷的营地,看到有不少人还在帐篷里睡觉,便小声对周围的人说道:“一会儿胡燕领着两个人放火,其他人冲到篝火边,将那些燕狗统统杀掉。”


唐一明的话音刚落,从他前面的一个帐篷里走出了一个身穿重铠的人,看样子,应该是个燕军的小官。


那个燕军小官眼睛突然睁得很大,一眼看见了李老四身上的鲜血,以及他们身上反穿的军装。那个燕军小官刚张开口,准备呼喊,唐一明便已经冲到了跟前,举起手中的长戟便刺进了那个燕军小官的喉咙。


那个燕军小官的脸上满是狰狞,双手紧紧地抓着唐一明的肩膀,眼睛里充满了对唐一明的怨恨,那种表情,让唐一明这一辈子都无法忘记。


“就在现在!开始行动!”唐一明回过头大声喊道,同时,他将手中的长戟从那个燕军小官的喉咙里拔了出来。鲜血直接喷了唐一明一脸,那种鲜血淋淋的场面,让谁见了,都会感到害怕。


唐一明第一次杀人,看到那个燕军小官倒在地下后,身体还抽搐了几下,然后双手捂着自己的脖子,非常的痛苦。唐一明“啊”的一声大叫,怕那个燕军小官会弄出动静来,便用长戟狠狠地刺在了那个燕军小官的身体上。


“死!死!还不死!死去吧!”唐一明心里默默地念着,手中的长戟不断地在那个燕军小官的身体上进进出出,简直就像发疯了一样。


黄大和其余士兵都冲向了篝火边,篝火边的士兵还没有反应过来,便被杀死了大半。其余的燕兵吓了一跳,怎么也想不到会有人闯了进来,他们急忙从地上爬了起来,从地上摸到了兵器,准备迎战,却被这一拨乞活军给吓坏了,心中怯意浓浓。


乞活军此时尽显勇猛,无不以一当十。一阵混战过后,燕军便被这伙如狼似虎的伤军杀死了。


惨叫声吵醒了正在帐篷里睡觉的燕兵,他们刚睁开眼睛,便看见了自己身在火海之中,急忙向外跑去,却被堵在门口的乞活军士兵给杀死。


最后剩下几个燕兵,没敢交战,急忙骑着马便跑了。


唐一明还在用手中的长戟刺着地上的那个燕军小官,那个燕军小官的尸体已经被他刺得如同马蜂窝一样,一堆夹着骨头带着红色血液的尸体碎片随着长戟的倒钩,洒落在唐一明的周围。


黄大急忙走了过来,看到唐一明发疯一样的动作,和他第一次杀人的时候差不多,便高声地叫道:“都尉!他已经死了!他已经死了!都尉!他已经死了!”


可是,这叫声却没有一点用,唐一明还在重复着一个动作。


李老四从侧面直接扑了过来,将唐一明扑倒在地,见他满脸的血污,眼睛里充满了血丝,那种眼神,跟疯子没有什么两样!李老四挥起了左手,朝唐一明的脸上打了一巴掌!


唐一明感到了脸上隐隐生疼,而且火辣辣的,回过神时,看见李老四骑在他的身上,急忙说道:“李老四你骑在我身上干什么”


李老四站了起来,一伸出左手,便将唐一明给拉了起来,然后什么也没有说。


这种丢人的事情,乞活军里谁也不会说,谁也不会去议论什么,因为谁都有过这样类似的杀人经历。


黄大走到了唐一明的身边,对唐一明说道:“都尉!我们死了十五个兄弟,杀了差不多两百二十个燕狗!”


唐一明刚回过神来,便看到周围火光冲天的,而战斗也已经结束了。


河对岸的刘三,他看见了河对面失火,便急忙带着准备好的人抬着重伤的士兵开始向浮桥狂奔,不大一会儿便越过了浮桥。当他们越过浮桥,来到了唐一明的身边时,战斗早已经结束了。


“我刚才是怎么了”唐一明伸出一只手,放在了黄大的肩膀上,十分诚恳地问道。


“没什么!刚才都尉杀了燕狗一个都尉,呵呵!”黄大避而不谈刚才唐一明因为杀人而发疯的事情。


唐一明看到烧着的帐篷火光冲天,他命令所有人将食物收集起来,然后分开了士兵吃喝。


这一次奇袭,魏军的这批伤兵,只以阵亡十五人的代价杀死了两百多人的燕兵。而且还缴获了不少马匹食物和一点酒,当然,还有一点银子。士兵们对唐一明的指挥,十分的佩服,都夸赞他是一个将军的好材料。


但是,唐一明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跑了几个燕兵,而且这里火光冲天,肯定会引来附近不少的燕兵。他命令人赶紧灭火,简单地吃过一些野猪肉后,便让士兵牵着马匹,将重的东西放在马背上,然后将担架用绳子固定在了两匹马的背上,这样的话,两匹马便可以驮着三个横躺着的伤兵,而且也不用其他的士兵在吃力了。


月亮,不知不觉地升了上来。


唐一明刚做完这些,便听见了一阵杂乱的马蹄声,从他们刚闯过来的河对岸来了不少燕军。


“刘三!带着原来的人继续向前走!刚才参战的,都给我留下,迅速到浮桥边去!”唐一明大声喊道。


唐一明拿着一杆长戟,和一副盾牌,与自告奋勇留下来的二十九个士兵一起组成了一个小形的方阵,绵延成了六排。


“都尉,你不走吗”刘三问道。


“不用管我,不毁掉这座桥,我们都很危险,你快点带着他们走。”唐一明冲刘三吼道。


“都尉,你们一定要跟上啊!”刘三一扭头,留下了三十匹战马,便带着伤兵快速向南而去。而唐一明他们则以最快的速度堵在了浮桥边,等待着那些骑兵的到来。


燕军的骑兵已经到了对面的桥边,他们停了下来,看到窄小的桥面,和对岸严阵以待的乞活军士兵,他们不敢贸然前进。所有的燕军骑兵已经到了桥边,排成了一个长长的阵形,开始挽弓射箭。


唐一明在月色下看到了乞活军齐刷刷的动作,他也依葫芦画瓢,有样学样。


刘三带着伤兵已经走远了,桥的这边只留下了三十名士兵,他们蹲下身子,将长一米二,宽五十公分的盾牌斜罩在自己的身上。无数支带着很大冲击力的箭矢落在了唐一明和魏军士兵的盾牌上,他们能感受得到那种力道。


唐一明看了看身边的士兵,他们的脸上都十分的凝重,有的只是一种愤怒,却没有畏惧。他一来到这个世上,便糊里糊涂地加入到了这场本不该属于他的战争里,但是他不后悔,看着这么多张可爱又可敬的脸庞,他无法将他们置于不顾。这一切,都是他的性格所使然的。


三通箭矢射过,唐一明和所有留下来的士兵,都听到了马蹄踏在木桥桥面上的声音,那声音十分的沉闷。


透过缝隙,唐一明看到了三匹高头大马,他们并排前行,将长弓斜背在身上,手中提着一柄钢刀,在月色的映照下,显得如此森寒。


唐一明看到了这三个骑兵,并列在一起,以雄健的步伐向前踏来,那马蹄踏在浮桥上的声音,一声一声震慑着他的心灵。他身体本能地向后侧了侧,但是转眼看见战友们的脸上十分的冷静,更是充满了自信,他这才定了定神,将微微后撤的身体又向前挪了挪。


“都尉,他们临近了!”黄大轻声地说道。


唐一明透过那三匹马的腿的缝隙,看到后面并没有跟着骑兵,这三个骑兵肯定是来试探一下实力的。


唐一明没有参过军,也不懂该用什么战术,便轻声对周围的人说道:“平常你们怎么打,今天还怎么打!”


唐一明黄大黄二李老四和另外一个士兵守在最前面,当他们听到马蹄声一步步逼近的时候,在黄大的一声叫喊中,黄二李老四和另外一个士兵突然站了起来,用盾牌挥向了马头,长戟随手而出,刺穿了三名燕军的骑兵。唐一明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竟然没有站起来。


五声弦响,五支长箭,从对岸飞了过来。


唐一明感到他自己的耳朵的听觉特别的灵敏,夹杂着河水潺潺的声音,他居然还能听见如此清晰的弓弦响声,也许这正是他所附身的这个身体的优势。


“有暗箭!”唐一明大叫了一声。


只有一个士兵的盾牌才回到一半,长箭便射在了他们的心窝里,身体向着边上一侧,便倒在了桥面上了。


“操你大爷的!”李老四狠狠地骂了一声。


唐一明没有想到燕军会如此卑鄙,竟然用人命来换他们的人命。


从第二排又涌上来了一名士兵,将缺口给补齐了。


“不行,我们得尽快把桥给毁了,这样才能万无一失。”唐一明对周围的士兵说道。


黄二没有说话,突然拿着盾牌冲了出去,他用长戟刺向了那三匹骏马,那骏马一被刺痛,便发出了长嘶,调头便向回跑,发疯似的冲向了桥对面的燕军。然后,他从死去了的燕军骑兵的手里抽过来了两把钢刀,又退了回来。


“都尉,我们手中都是长戟,砍断木桥比较困难,有了这两把钢刀,我们可以砍断桥面了。”黄二将一把钢刀交给了唐一明,自己拿着另外一把。


那三匹发疯的骏马没有给燕军造成多大的威胁,他们分开队伍,让出了一条道,那骏马便顺着那条道冲了出去。


“现在对岸一定有不少弓箭手在瞄准我们,只要我们一露出身体,肯定会被射穿。黄二,你怕吗”唐一明道。


黄二摇了摇头,对唐一明道:“如果怕的话,我也就不用瞎一只眼了!”


唐一明道:“好样的,那你和我分开站在两边,用力将桥面砍断!”


“不行!不能让都尉犯险,你要还带领我们呢!李老四!你和我一起砍!”黄二道。


李老四从唐一明的手里将钢刀夺了过去,然后举着盾牌,迅速地挪到了桥边,将盾牌背在背上,站了起来,开始用力地砍桥面上的木桩。


左边的黄二也站了起来,将盾牌背在了背上,开始挥着钢刀,用力地砍。


他们两个人刚一站起来,唐一明便听见了弓弦的响声,然后听见了几声闷响,都射在了他们背上的盾牌上。弓弦声停止的时候,桥面上涌来了黑压压一片的马匹,他们四个人一排,手中挥着明晃晃的钢刀,露出了凶神恶煞的模样,朝桥对面走来。


这是燕军的将军下的命令,他看到了两个士兵在砍桥面上的木桩,那木桩一旦被砍断,连接对岸的桥面会瞬间坠落,因为桥底下没有任何支撑点。


“你们跟我向前来点,我们可以掩护黄二和李老四。”唐一明见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了,便对身边的士兵说道。


唐一明黄大和另外三名士兵向前挪动,也到了桥面上,斜架着盾牌,眼睛看着临近的燕军骑兵。


“笃笃”的声音,在四周响起,黄二和李老四正在奋力挥刀,砍着桥面的木桩。


又是几声弦响,随后便听见了李老四“啊“的一声大叫,一支长箭,射进了他的小腿。李老四扶着木桩,忍着疼痛,又站了起来,继续挥动着手中的钢刀,不把那木桩砍断,他誓不罢休。


桥面已经开始摇晃起来了,也许是承受不了那么多重量,这桥面上除了唐一明五人外,还有四十匹马,四十个燕军的骑兵一起走在了桥面上,缓缓地向对岸冲来。


两米!“笃笃”的声音还在响着。


一米!“笃笃”的声音仍然没有间断。


半米!唐一明和所有士兵一样,都屏住了呼吸。


“刺他们!”唐一明突然打开盾牌,站了起来,将手中的长戟用力地刺向了燕军骑在马上的士兵。他已经看了一遍先前黄大是怎么打仗的了,这一次,他便有模有样地学着指挥起来。


一时间,燕军第一排的骑兵死了,可马匹却留在了那里挡住了后面前进的脚步。


就在这时,从燕军的骑兵队伍里,一个人突然从马背上跳了出来,挥动着手中的钢刀冲了上来,与此同时,那个身后的骑兵也都下了马,提着钢刀向前冲。


唐一明见那个人身穿厚厚的重铠,头上戴着一顶钢盔,与燕军的士兵大有不同,应该是个将军之类的军官。他见那燕军的将军来势汹汹,后面的士兵又跟着他猛冲过来,心中一横,决心杀掉那个燕军的将军。


那燕军的将军直接扑了过来,朝着黄大一顿猛砍,逼得黄大只能用盾牌招架,毫无还手的空隙。而燕军的士兵也冲了上来,唐一明感到一股热血直冲大脑,大叫一声,举着盾牌便撞了上去。那个燕军的将军被撞倒了桥栏边,差点仰翻了过去,他急忙抓住了桥栏,这才立定了身子,看到桥下滚滚的流淌的河水,他的心中还充满了余悸。


就在这时,一道寒光闪过,唐一明趁着那燕军的将军露出了破绽,便将长戟刺入了那将军的体内,然后用猛烈地撞击了一下,将那将军撞入了河中,被河水冲跑了。


唐一明满脸血污,瞪大了眼睛,将长戟横在胸前,大声地喊道:“还有谁!”


这一声吼,声如巨雷,震慑着浮桥两边所有人的鼓膜。那些燕兵见到唐一明青筋暴起,面部狰狞,加上一脸的血污,在皎洁的月光下,更显出了十足的霸气。那些燕兵见将军被他一戟刺死,心中也很是胆怯,不敢向前,停在了那里。


“喀喇”一声,浮桥的一边开始晃动,几欲坠落。


桥面上的所有人都开始摇晃了起来。


“都尉!快退下来,桥要断了!”黄二大声地喊道。


“快撤!”唐一明急忙喊道。


唐一明和四个士兵刚撤回到地面上,便又听见了“喀喇”一声巨响,桥两边的木桩便断裂开来。木桩一断,桥面便坠入了河里,那几十个燕军的骑兵没来的急退回地面,便被湍急的河水瞬间给吞没了。


李老四此时晕了过去,唐一明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