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时归-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国归晋,五胡乱华,这是一段最悲惨的乱世,群雄割据,蛮胡率兽食人,鲜卑子、羌中杰、氐族雄、羯族豪、匈奴英,弯弓走马,飒爽俊逸,万里山河尽染血!一个卑微渺小的现代生命来到这战火纷飞的时代,血肉攻城,万马奔腾,从恐惧,悲怆逃避,到后来的坦然面对……带领中华民族一次次鏖战世界,并发出这个时代最强的呼声:汉家儿,让我们环顾亚欧,耀武扬威!!本书2010年4月1号正式上传,每个月更新字到20万字,不断更,请放心收藏和阅读。已完本,谢谢收看!敬请期待新书……QQ群46705848



完本感言
        


历时五个月,一百多万字的书终于写完了,也在今天,9月13号全部发完。累是肯定的,每个月都坚持着20万字的上传文字,自然就不言而喻了。写完之后也感到了轻松,毕竟完成了这样一项工程,难免心中会感到舒畅了许多。


晋时归的主题很简单,主角只作为一个历时进程的推动者,推动着所能推动的,改变所能改变的,仅此而已。收尾工作没有具体去写,一场决战胜利后,那些残余的抵抗势力也就没有必要写的那样清楚了,所以只简单的说了一下统一后的事情,只可YY不可言传。


老书完本,新书也在构思中,但愿下一本书会带来给读者不一样的感觉,敬请期待……



楔子
        


写在开篇的话:


首先,我要感谢三个人,三个书盟的编辑。第一个是网编色帝,因为我是通过他才认识书盟,并且驻站写书的。起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参加龙人杯大赛。我特意第一次尝试着去写玄幻类的文章,基本大纲设定好以后,我就开始写了,一直写到现在。不过,我认为是个败笔,因为我第一次写玄幻,以前也很少看,写的时候也只是一种尝试,所以,可想而知。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还是把星际魔帝写完本了,这几天会在书盟更新完本,一个月写了洋洋洒洒的三十多万字,算是够快的了。


第二个人要感谢的是我的主编,玄幻类的主编地老。我在创作星际魔帝的时候,我曾经想过要放弃。因为写到一半的时候,我写不下去了,大纲虽有,可具体从何下手,该怎么写,我陷入了写作的瓶颈。这个时候是我的主编大人,给了我鼓励,鼓励我多看看这类的书籍,增长自己的见识,并且一定要完本。所以,我坚持下来,并且写完了。


写完星际魔帝之后,想过要开新书,不准备写玄幻了,毕竟自己把握不住,准备写自己最拿手的。于是和主编聊过之后,他将历史类的主编小刀介绍给我认识,并且畅谈创作的想法。


小刀是我第三个感谢的人,也是我最要感谢的人,和他交流了差不多有两个星期,让我在写作上大有突破。我之前写过零零碎碎的几本书,只是因为太短,也不符合潮流,所以没有签约。写蜀汉演义的时候签约了,可是不理想,后来就草草完本了。蜀汉演义已经开始在书盟连载了,欢迎大家点评。


这次写晋时归,确实是经过反复推敲而定的,之前也设定了其他的许多朝代,或是因为我不够太深入不够太了解,或是因为那些朝代都被写烂了,我自己能力又有限,恐怕无法胜任。所以,我选了我较为熟悉的时代五胡十六国时期。


之后,便开始写,写了几万字,一直在小刀的指导和鼓励下完成,在写作技巧写作方法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的思想从传统的打开了较为流行的。所以我是最感谢小刀的了,因为他比色帝和地老都要辛苦许多,每天废寝忘食地看我的稿子,然后提出意见,我真是不好意思。


以上三人,是我要感谢的人,也是我写在开篇的话,所以,借着本书,特别感谢一下。


呵呵,言归正传。


写这本书的起因:


因为我是个三国迷,大概是在十一二的岁的时候吧,看了一本叫三国演义的连环画,从此之后,对三国就一直很着迷。


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阅读能力也有所提高,于是,攒了几个月的钱,才将文字性的三国演义买到手。再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了,三国里面的英雄很让人向往,从此真正入迷。


长大以后,开始接触了电脑,也接触了游戏,玩了不少以三国为背景改编的三国。后来的后来,一直到现在,开始研读史书。我这个人对历史非常的感兴趣,从第一次读史记,然后是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等等,这些史书一直是我的珍贵收藏。


读晋书时,看了不少英雄人物的事迹,除了免不了会有的崇拜与向往之外,也颇有一些感慨。于是,用手写下了一些笔记。然而写着写着,自己逐渐深入地了解了这段历史,觉得它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非常独特的地位,而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时代,知道的人却还寥寥。


之所以写这段历史,是因为这是一个大乱世,在长达一百多年的过程中,更是英雄辈出的年代。五胡十六国较之三国时代,更是乱的不得了,也许正是因为乱,所以史实的事情留下的比较少,大家也只知道有这个时代,具体如何却不得而知。


我爱读书,每每读到这个时代的时候,身体中都会出现一些共鸣。历史就是这样,他虽然是过去的事情,却总能发人深省。


这是三国演义的尾声,也是十六国故事的序幕


西晋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十一月,晋军大举伐吴,仅仅半年之后,苟延残喘于江南一隅的东吴即告灭亡,吴主孙皓面缚舆榇出城投降,延续了60年之久的三国分立局面,终于结束。


几个月后,孙皓被押送到洛阳,晋武帝倒还不错,赐他个归命侯的爵位。


这天,晋武帝召见孙皓,指着给他设的座位说:“我给你留着这个座位很久了。”


孙皓答道:“我在南方的时候,也设立了这个座位等着陛下呢。”


晋武帝倒是并不在乎他的答话,一笑了之。


可是谁又能想到,这竟然是一个可怕的预言呢三十多年之后,司马炎的后代们就不得不在那个南方的座位上继续维持他的大晋王朝。


我首先声明,本书属于穿越类历史小说,当是幻想类的小说,并不可做为史书来读。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下面进入正文……



001泣血残阳
        


黄白色的是天空,红黑色的是大地,一轮红彤彤的斜阳,挂在西边的空中。


几只刚刚饱食的肥硕乌鸦,绕着一颗已经枯朽的大树飞了两圈,落在调零的枯枝上,用带着残余血迹的利啄,漫不经心地梳理着羽毛。


狂风卷起无数的枯叶与泥沙,漫天尘土把太阳的光芒都掩盖起来,隐隐的可以看到,在远处有几头饿狼在徘徊。它们因大量食用人肉而变得象鬼火的双眼,带着渴望,更有着一份期待……


鲜血几乎浸透了平原的每一寸土地,形成了一大片令人作呕的暗红色泥沼,无数残缺不全的肢体碎裂的头颅与折断的兵刃横七竖八地散落在暗红色的泥沼四周,犹如西域商人那大红地毯上点缀的刺绣。


泥沼的中间,更是有着堆积如山的尸体。


十几个穿着土黄的衣服,戴着甲片,缠着绷带的人,从远处的树林里走了过来。他们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十分的麻木。但是他们的眼睛里却透着一股犀利,一旦有个风吹草动,杀气便会立刻笼罩全身。他们是这个战场上的胜利者,被鲜血染红的绷带上透着他们身上坚韧不屈的铮铮铁骨。


一个用纱布包扎着右眼的士兵走到了一堆尸体的前面,弯下腰,从血红的泥沼里捡起了一杆完好的长戟,用力地挥动了两下后,便将长戟插在了地上,继续在尸体堆里翻找的有用的东西。独眼的士兵单薄的衣甲上都被鲜血染成了红色,背上一处衣服的裂痕,依稀地可以看见向外翻着的伤口,正在向外渗着血丝。


独眼的士兵推开了几具尸体,从一个穿着和他一样衣服的尸体身上揭下了一件胸甲,他看那件胸甲没有多大损伤,便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一座矮小的尸山,慢慢地蠕动着,一只带着血色的大手伸了出来。


独眼的士兵吓了一跳,本能地低吼一声,但如恶狼的独眼,却狠狠地盯着那支带血的手掌,同时迅速地将插在地上的长戟拔了出来,神情十分的紧张。


附近的士兵听到同伴的低吼声,就象闻到血星(通腥)味的饿狼,呼拉一声,围了过来,齐刷刷地举起了手中的长戟,紧紧地盯着那蠕动的尸体堆,目光竟是如此的凌厉。


紧接着,一个浑身沾满鲜血的人从尸山里爬了出来,他的另一只手里还紧紧地握着一根完好的长戟。


那个人刚露出上身,还没有来得及有任何动作,十几道寒光从他的眼前闪过,长戟便顶住了那个人的身体。那个人十分的紧张,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抽搐的面部上只留下了一丝惊恐。


“这,这……我,我是……你们,你们……”刚由尸堆里爬出来的那个人,惊惧地呼叫起来,但无法把一句话说完整。


“呼!”


十几个士兵一起长长地呼出了一口气,收起了手中的长戟,毕恭毕敬地向着那个人拜了一拜,同时叫道:“都尉大人!”


那个人摇晃着身体,努力地站了起来。


他望了望周围,闻到了一股极其浓烈的血星味。


右臂上方的伤口剧烈地疼痛,头部开始眩晕,几乎无法站稳身体。


他拄着那根长戟,使自己能够完全站立。低头却看见自己的胸甲上满是鲜血,呈现出凝固的酱紫与流动的鲜红。而腹部上有着一处轻微的刀伤,正在汩汩地向外涌出鲜血的泡沫。


一个胳膊上缠着纱布身体瘦高的士兵从远处的树林边走了过来,他一看见那个刚从尸山里爬出来的人,便欢喜地叫道:“果真是你,原来你没有死!”


那个都尉一脸的迷茫,有点不知所措:“我……我……这……这里……”


就在这时,地面微微地颤动起来,滚雷般的马蹄声由远而近!那个都尉抬头望向声音的来源,一团尘土自远处地平线迅速靠近不断扩大,阳光下反射出点点光芒。


一批统一穿着黑色战甲的士兵,骑在一匹匹的骏马上,全身都被厚厚的铠甲包裹着,加上头盔,只露出了一点面部在外,手里面都提着一根锋利的长枪。在骑兵中间,是一面迎风飘荡的黑色大旗,上面绣着一个扭曲的白色字体。


这批骑兵,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几许狰狞,口中喊着叽里咕噜的话语,正以雄健的姿态向着战场挺来。


那个都尉看到这批骑兵后,心里被深深地震撼了,这支雄壮的骑兵,简直可以用虎狼之师才可以形容。


他还来不及去想,在他的背后,同样传来了鼎沸的叫喊声。


“快撤!燕狗来了!”那个瘦高的士兵喊了一声,急忙和那个独眼的士兵一起架着那个都尉朝后面撤去。


那个都尉被那两个士兵架着,转身看见了一个十分彪悍的骑士:


那人双眼深陷,脸容瘦干,面色冷峻。脸的骨骼粗而结实,下巴宽而张开,肌肉饱满,眉毛粗浓,非常有男子气概,耳厚口大,给人一种威风凛凛的气势。


他头戴金盔,身着金甲,背后披着一件大红披风。右手持一柄精钢双刃长矛,长约一丈三尺,在火红的晚霞下显得寒光闪闪;左手持一支锐利毒辣的钩戟,长约一丈,比一般戟要短得多,而且在戟尖的右侧有一支倒钩和月牙斜枝遥相对应。


他的胯下是一匹巨大的红色战马,修长而劲健的四肢上条状肌肉好似钢筋铸就一般,光滑而富有活力的皮肤明亮鲜艳如炽烈的地狱之火,在狂风中随风摆动的赤色鬃毛犹如万道火蛇飞舞,在阳光下骄傲地燃烧。


那个都尉看到这些,他的心里不禁为之惊愕:“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彪悍的人”


只一瞬间,那个骑着如火一般鲜艳战马的骑士便从他身边掠过,卷起了一阵风沙,拍打在了他的脸上。


那个人的身后跟着两百多披着战甲的骑兵,脸上的青筋暴起,一手提着马缰,一手举着长枪,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高声地呼喊着令人心血澎湃的话语:“杀!”


骑兵的后面紧跟着一队队叫喊的步兵,他们的表情如同那些骑兵一样,眼神中却充满了十足的杀气,那种狰狞的模样,一点也不亚于那个都尉先前见到的黑甲骑兵。部队的中间,一面淡蓝色的旗帜逆风而扬,一个如同鲜血的扭曲字体绣在了上面。


当所有的部队和那个都尉擦肩而过时,一匹快马来到了他的身边,马上的一个骑士用十分高亢的语气喊道:“陛下有令!命你带领所有伤兵,留守此地,务必保护所有兄弟的安全!”


那骑兵话一说完,调转马头,便向前冲了过去。


那个都尉很是迷茫,他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不久前,他还在将要坍塌的矿下指挥着工人进行疏散,一阵猛烈的晃动后,他便被压在了厚厚的煤土下面。记忆中,他拼命地向外挖刨着煤土,当他好不容易才挖到外面时,他以为获救了,谁会想到,他一露头便站在了这个不知名的战场上了。


那个都尉回过头,看到土簧(通黄)色的军队正在与数倍于它的黑色骑兵厮杀。所有的土簧色的军队,在那个穿着金甲骑着红色宝马的人的带领下,在黑色骑兵的阵里横冲直撞。


一场浴血奋战下来,那群打着黑底白字大旗穿着黑色战甲的骑兵已经退却,而蓝底红字大旗,紧紧地追了出去,很快便驶出了地平线。


那个都尉不禁被这支少数的土簧色军队的战斗力所折服,他们以少数的步兵,对付多数的骑兵,居然还能取得胜利,硬是将黑色的骑兵给打跑了。


大地,瞬间又恢复了平静。


当那个都尉再次扭过头时,他注意到了树林边,那里零零散散地搭着些许帐篷,许多神情木讷的士兵靠在树边,露出了身上残缺的白森森血骨。一些士兵胡乱地缠了一些布在伤口上,却仍旧止不住向外冒出的血。


所有受伤的士兵,都没有呈现出半点痛苦之色,他们表情木讷,望着远处的地平线,眼睛里充满了一份希冀。同时,那个都尉在他们的脸上,也看到了一份坚强。


那个都尉被眼前所有的一切所震撼了,在惊恐和彷徨中,他更加的不知所措。


“这是到底在哪里两边打仗的都是些什么人我又是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的”那个都尉心里充满了疑问。


他张开了嘴,感到了从干裂的嘴唇上传来的一丝痛楚,本来想问话,却本能地喊出了:“水!给我水!”


那个瘦高的士兵和独眼的士兵急忙把那个都尉架到了树林边,瘦高的士兵将那个都尉安全地放在地上以后,便跑到了一个帐篷里,端出了一碗清凌凌的水,递给了那个都尉。


那个都尉急忙接过那碗清水,刚准备喝,却看见了水的倒影,那里面竟然出现了一张十分陌生的面孔。倒影里依稀看见了一张面部消瘦,浓眉大眼,方硕大口的脸庞。那个都尉十分的诧异,急忙眨了眨右眼,倒影里的人,居然也眨了眨右眼。


那个都尉突然将手里的碗给摔在了地上,一声清脆的响声传了出来,引来了周围其他受伤的士兵的目光。


“这不是我!我这是在哪里”那个都尉的心里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呼喊,可到了嗓子那里却感到阵阵的生疼。


此时,那个都尉看见离开他的独眼士兵从树林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捆白色的纱布,胡乱地给那个都尉受伤的部位缠了一下,疼痛占据了那个都尉全身所有的感官,鲜血瞬间将那些纱布染成了红色。


那个瘦高的士兵见那个都尉摔碎了一个碗,便又走进了帐篷,重新端出了一碗水,十分开心地将那碗水递给了那个都尉。并且,那个瘦高的士兵高兴地喊了出来:“都尉,你果真没有死,真是太好了。”


那个都尉接过了那碗水,他在想,喝下这碗水,润润喉咙,也许还能说出话来。他咕咚咕咚地将那碗水一口气喝光了,然后舔了舔自己干裂的嘴唇,看了看眼前这个男子:瘦高的士兵看起来在三十岁左右,面容消瘦,皮肤就如粗燥的青铜一样散发着金属色光芒。两只手臂特别长,垂到膝盖处。


过了一会儿,那个都尉张开了嘴巴,从嗓子眼里试着喊出了一个“你”字,他一脸喜悦,略微带着极大疑惑,紧接着说道:“你……唔……这里是什么地方”


“廉台!这是廉台!都尉大人,上一次和燕狗冲锋的时候,不是你替我挡了一刀,我早就死了。”那个瘦高的士兵指着那个都尉胳膊上的伤口说道。


那个都尉的脑海里对廉台,对这个瘦高的士兵,没有一点印象。他努力地回想了自己记忆中的事情:


他叫唐一明,是一家煤矿的老板。


他本来坐在好好地坐在办公室里,后来接到了一个紧急电话,说一会儿将有地震发生。在面临地震即将发生的时候,他本来可以交给下面的人做,可他怕下面的人控制不好,会发生踩踏事件。于是他亲自跑下了矿,开始指挥着疏散矿工。正当矿工快要疏散完毕的时候,地震却发生了,而他,没有来得及跑,和几个工人被同时压在了煤土里。


紧接着,煤矿里又发生了一次爆炸,他的身体只感觉到了一震晃动,再醒来的时候,便已经是现在的这个世界了。


肚皮上传来了阵阵的伤痛,将他的思绪重新带回了现实中。他低下头,看了看肚皮,白色的纱布贴着伤口,已经被渗出了一道长长的血条。


唐一明看了一下自己现在的身体,黝黑的皮肤,大手大脚的,胸肌腹肌和手臂上的肌肉都尽皆展露了出来。他的身上有着两处伤口,一处是在右臂上,一处是在肚皮上,可这两处都不是致命的伤,这让他感到很好奇,这身体原来的主人到底是怎么死的


唐一明的眼前在设想着这样的一个画面:他身体原来的主人,替那个瘦高的士兵挨了一刀,紧接着冲过来了一匹高头大马,直接将他撞倒在地,晕了过去。没有想到的是,战争一直在继续,而无数的尸体却一个接着一个的压在了他的身上,致使他窒息而死。


同时,唐一明也在庆幸,他若不是有着一种极强的求生欲,也许他刚一附身,也会被厚重的尸体所压得窒息而死。


唐一明定了定神,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看到眼前那个瘦高的士兵,问道:“你刚才说‘燕狗’他们都是些什么人你又叫什么名字”


“都尉!我叫黄大!”那个瘦高的士兵答道,然后用一种极其疑惑的眼神看了看唐一明,见他的头上有着一点血丝,猜测他是被撞迷糊了,这才继续说道:“都尉,燕狗就是和我们打仗的人!”


唐一明看到黄大的胳膊上缠着的纱布,已经全部被浸红了,顺着早已经浸湿的纱布,一滴鲜血,滴在了地上,便关怀地问道:“黄大,你胳膊上的伤严重吗”


黄大使劲地摇了摇头,说道:“不严重,这点伤算什么!都尉,你看看他们,哪个不比我伤的严重,他们都没有叫喊一声,我跟他比起来,简直是小屋子见大屋子了。”


唐一明听完呵呵笑了笑,扭头看了看周围的伤兵,他们一个比一个坚毅,受了再重的伤,也不喊,只是默默地承受着,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唐一明的心里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他转过头,对黄大说道:“大黄,我们和燕狗打了多久”


黄大说道:“就最近两三年吧。”


唐一明目光变的很是柔和,他想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哪一年,这里的一切已经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唐一明不慌不忙地问道:“那你是哪一年出征打燕狗的”


黄大哈哈一笑,说道:“都尉,这个我记得最清楚了,那一年是陛下登基的时候,正好赶上好兆头,每个人给多发了两天的粮食。我是在大魏永兴元年开始和燕狗打仗的,今年是永兴三年,不知不觉都已经过了三年了,哈哈,过的好快啊!”


“大魏永兴三年这是什么时间”唐一明的印象中很是模糊,他对历史只能说略知一二,古代的皇帝那么多,年号也那么多,他根本搞不清楚自己是在时候。


唐一明渐渐地沉下心来,在脑海里开始细细地分析,将自己以前所学过的历史全部由末梢神经传送到中枢神经里。他开始在心里回想道:“魏国历史上叫魏国的有好几个呢,对了,不是还有燕狗吗,那一定就是燕国的军队了。有燕也有魏,那这历史上就只剩下战国时代和五胡十六国时代了。我到底在哪个时代”


想到这里,唐一明觉得自己要想知道答案,就必须继续套话。于是,他冲黄大呵呵笑了两声,继续问道:“那些燕狗,都是从哪里来的”


黄大恨恨地道:“可恨的燕狗,除了那些辽东的鲜卑胡虏,还会有谁”


唐一明听完之后,默默地结合起自己所学过的历史,当他听到了“鲜卑胡虏”四个字,这才作出了定论,他现在是所在的时代,正是五胡十六国时期。


唐一明大吃一惊,自言自语地说道:“三国以后,天下归晋,历经八王之乱,然后久居中国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五胡趁势并起,在北方的大地上先后建立了十几个国家,统称为五胡十六国。这段最混乱的时期,也是少数民族最活跃的时候,天啊,我怎么会来到在这个鸟时代啊”


唐一明的话一说完,黄大和周围的士兵都用十分惊愕的目光看着他,但是他还沉浸在自己的思绪当中,并没有意识到。


唐一明突然想起了穿越这一回事,于是,他十分大胆地猜测道:“难道我穿越了”


注:严打字以后都用别字代替,括弧里会填写上所通的字。比如:簧(黄)色


血星(腥)。没办法,国家严打啊!



002落日余晖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照在了这片不大的树林上,在一层暮色的笼罩下,一面绣着“魏”字的军旗随风摆动,发出了呼呼的响声。


魏军的伤兵们斜靠在树林边,有的待在帐篷边,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远处的地平线,希望能够看到他们皇帝的凯旋。


从地平线上零星地退下来了几个伤兵,他们穿过那一片尸体堆积如山的血沼,朝着唐一明所在的树林而来。


意识到穿越后的唐一明站了起来,他已经清楚了自己所在的大致年代,看到这些坚韧不屈而又强忍着疼痛的士兵,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矿上的工人一样,心里面萌发出了强烈的同情。


突然,他的心里是如此的乱。他现在才知道,自己在现代已经死了,至于他是怎么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他就不得而知了。他只知道,他的灵魂占据着这个都尉的身体。


虽然他穿越过来了,可现在的情况却不容乐观。他知道这段历史,但是却相对的很模糊,他只对三国时代隋唐时代明清时代比较熟悉,因为电视中可以经常看到以那些时代为背景的电视剧。而五胡乱华的时代,他只是有个大概的印象而已。


唐一明看到有伤兵退回来,强烈的同情心驱使着他迎了上去。唐一明将他们搀扶到了营帐周围,冲那个独眼的士兵喊道:“你,快去拿点纱布来!”


“纱布”独眼的士兵一时像个丈二的和尚,十分疑惑地问道,“都尉,啥叫纱布”


唐一明恍然大悟,纱布这个词,在这个时代似乎还没有,便指了指自己腰上缠着的这些道:“就是我身上缠着的这个!”


独眼的士兵“哦”了一声,便急忙走进了树林里。


唐一明看到这几个退下来的伤兵,他们的身上全是血色,受伤的地方也各不相同。他搀扶着的那个士兵,胳膊上还插着一支长箭,长箭已经穿透了他的胳膊,正在滴着血,他不但没有叫痛,倒显得异常地兴奋。唐一明觉得这个士兵是个汉子,便多注意了一下。这个士兵约有三十多岁,身长八尺有余,面目黝黑,左边的脸上有着一道很深的刀疤,满脸都是长而卷的胡须。


黄大走了过来,看到唐一明搀扶的那个伤兵,便叫道:“李老四,前面战事怎么样”


李老四嘿嘿一笑,高兴地说道:“陛下一马当先,率先冲入了燕狗的阵中,紧接着我们也跟着陛下冲了进去,杀的燕狗慌忙择路。现在燕狗已经向后撤退了,陛下带着人马追击过去了,让我们这几个伤兵回来报信。”


“太好了!陛下又打了胜仗了,那些燕狗根本不是陛下的对手!”黄大站在唐一明身边,双眼望着前方,欢快地拍了一下手,大声地说道。


此时,独眼的士兵从树林里走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捆纱布,他走到李老四的身边,先是嘿嘿笑了两声,然后,说道:“李老四,这支箭把你的胳膊射穿了,你他娘的以后还怎么拿戟,不能拿戟,你以后还怎么上战场”


李老四瞪大了眼睛,嘴角边的两撇卷卷的小胡子突然翘了起来,他左手将长戟插在了地上,伸出左手便抓住了独眼士兵的衣领,大声地叫道:“怎么不服吗有本事,你也去给老子带支箭回来!”


那独眼的士兵呵呵笑道:“这箭一拔出来,我看你这条胳膊,也该废了吧”


李老四听到那个独眼的如此说,他便来了气,大吼一声,脸上青筋暴起,松开那独眼士兵的衣领,伸手便要挥拳打在那独眼士兵的脸上。


李老四的那一声吼,倒是把在他身边站着的唐一明吓了一跳,那种凶悍的程度,是他从来都没有见过的。


黄大一见情况不妙,急忙拽住了李老四的手,身子一挤,便站在了李老四和独眼士兵的中间,朝李老四呵呵笑道:“李老四,你别生气,我弟弟不懂事,冒犯了你的虎威,你消消气哈!”


“你他娘的给我闪开,今天老子不把他给废了,老子以后就不姓李!”李老四使劲晃动着身体,却始终无法挣脱黄大那如钳子一样的大手。


“黄二!还不快滚!看把你李四哥气的!”黄大扭过头,冲身后的那个独眼士兵喊道。


那独眼的士兵叫黄二,是黄大的弟弟,不过,弟弟却比哥哥身体强壮些,他的脸上没有那么多的沧桑,年纪也比黄大小出好多岁,估计在二十三四左右。唐一明看了一眼黄二,不觉笑了出来:他若是将纱布换成一个眼罩,简直跟三国里的夏侯惇一样。


黄二侧过身子,将手里的纱布摇了摇,对李老四说道:“你先让我大哥帮你把箭拔出来吧,我去给别人包扎去。”


“黄二!你他娘的别跑,等老子把你的另一只眼也给废了!”李老四仍旧大喊大叫。


“消消气!老四,等打完这一仗,我把我的那一份粮食都给你!怎么样”黄大双眼弯成了一眉新月,笑呵呵地冲李老四说道。


“你他娘的说的都是真的吗”李老四一听到粮食,立刻停止了嚎叫。


黄大见李老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