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宫妆-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漠,“这不是你该多问的事。”
她自然明白他是什么意思——这是关乎朝政的事。
寂静中,他手中的奏章翻了一页,纸张轻响的声音一划而过。云婵再开口时,说出的内容也如同翻书一样,让人觉得那一页已然翻过去了:“臣女想问陛下……待得臣女出嫁之时,兄长可参宴否?”
霍洹正读着奏章的双眼一顿。
乍听之下是翻过去了,可到底是在同一本书了,还是和“上一页”有关系的。
她分明没再度许嫁,这么问,摆明了就是问他兄长能安稳度过与否,言辞又不涉朝政。
拐弯抹角,明目张胆地拐弯抹角……
殿中的气氛仿佛随着皇帝的面色一同黯了下去,善于察言观色的宫人们当即摒了息,头都不敢抬地感受着皇帝的不悦与锦宁长公主的焦灼,心中暗自念佛。
少顷,皇帝将手中奏章一合,舒了口气瞅着她,直白道:“这还不如直接问呢。”
云婵仍跪在地,欠身颔首,语声曼曼:“陛下不让臣女问。”
“……”禁不住地剜过去一眼,霍洹打量着她因方才跑得急而有些微乱的发髻,声音中有些许愠意,“不让你问就是拐弯抹角也不许问。”
云婵垂眸不言,霍洹默了一会儿,又说:“你问了有什么意思?朕若说有事你必定担心,可朕若说无事,你会信吗?”
……也有道理。
事情刚出,就算他说了无事,只怕她也会觉得是他唬她,该担的心半点也不会少。
“所以你去担你的心就是了。”他轻描淡写道,“总归不是你能左右的事。你要四处打听,朕不管;你想问朕,朕不能说。”
就这么僵持了会儿,云婵抬眸看着他,他却只是闷头看着奏章,奏章恰好将她的视线隔了开来。
云婵心下一松,脸上还是冷着,俯身又拜了下去:“臣女告退。”
。
刚踏出宣室殿的大门,便见白萱迎了上来,焦急地问她如何了。云婵想了一想,忖度着道:“嗯……陪我去趟佛堂吧。”
“……佛堂?”白萱一懵,大惑不解,“长公主去佛堂干什么?公子他……”
“兄长没事。”云婵静静道,“现在没事,日后大约也不会有什么事。”
白萱又怔了一怔,见云婵提步便往长阶下走,紧随着跟上,又不放心地问:“公子没事?陛下说的?”
“陛下没说。”云婵答道,神色轻松地一笑,“但我大抵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什么?”白萱更加云里雾里,摸不清究竟如何了。云婵又笑一笑,不再继续解释下去,此事只她自己心中有数便好。
。
平心静气地在佛像前跪了一下午。
皇帝的意思,是需要她“担心”。那句“所以你去担你的心就是了”,乍听之下似是懒得多解释而已,仔细想一想,这般表述却奇怪得很。有事与否,她终究会知道,他完全可以告诉她;而若不想用自己的口告诉她,便该把她哄住了才是。这么意味不明的一句说出来,反倒来得奇怪了。
是以再深一层去想便也不难懂了——若她傻,猜不到事态如何便真只剩了继续担心的份;若她聪明,明白了他在想什么自也会顺着他的心思去“担心”。总之无论她懂不懂,结果都是照着他所想的做。
心里有些气恼,知道被人利用了心思总归是不快的。同时又在琢磨,如若是真心实意地为兄长“担心”,她大约还会做些什么。
“来人。”云婵唤了一声,即刻有几步脚步声传进来,在她侧后不远的地方顿住。她回头看了看,是自己身边的掌事宦官,于是思量了一会儿,道,“林端,你去云家走一趟,好好打听打听,看看家中知不知道兄长究竟出了什么事。”
“诺。”林端一揖,思忖着出了个主意,“长公主担心云公子安危,依臣看……与其去家中问,倒不如直接打点打点禁军都尉府。”
“……也好,去打听便是。”云婵毫不犹豫地应下,索性又道,“不止禁军都尉府,其他的地方,你觉得能打听出点什么的,也去就是。实在不行,旁敲侧击地问一问潘大人也可。”她说着,稍缓了口气,意有所指地悠然又道,“也不必太避着旁人。让宫中都知我在担心兄长、在四处打听,没什么不好。”
“诺。”林端又一应。最终,云婵还是忍不下心里那口气,带着恼意又道:“还有句话,你直接去宣室殿禀给陛下就是,不必多问。”
“……”林端被她的语气弄得有点心虚,小心翼翼地回道,“长公主请说……”
☆、第14章 默契
“去禀了陛下,我的命是他救回来的,他需要我做什么我都会照做。有话直说就是了,不必这么藏着掖着地利用。”
——这话如此从云婵口中说出来无妨,林端却是万不敢如此禀给皇帝的。到了宣室殿的时候,林端一个大礼行下去后,听进去的话再吐出来就变得好听多了:“锦宁长公主命臣来禀陛下,说陛下的吩咐长公主皆会照做,陛下开口便是。”
禀过后半晌没有回应,林端伏在地上也不敢抬头,安安静静地等了一会儿,端坐案前的帝王终于开了口:“就这些?”
林端一怔,叩首应道:“是……”
“那她还吩咐你去办别的事吧?”皇帝又道,尾音带起一声轻笑,“去吧,照她说的办。”
林端听言再一叩首,依言告退。心里禁不住地泛着嘀咕,暗说这事真是奇了,皇帝和锦宁长公主并不是真兄妹,就算是说破天去,锦宁长公主也不过是归在个正六品才人名下的公主,和皇帝这自小就由嫡母带大的皇子比不得。
明明是无亲缘、也算不得熟悉,怎的眼下看着偏还这么默契,谁都没明说什么,倒还配合着办事了……
潘瑜在旁看看告退的林端又瞧瞧皇帝,思来想去的,想不明白这是打得什么哑谜。只想着若万一有什么要事,还得今早跟皇太后知会了一声,沉吟片刻,半带说笑似的道:“锦宁长公主倒是热心……却不想想,陛下身边这么多宫人,哪会有什么事要她这长公主去办?”
皇帝眉头一挑,回了声轻笑:“她这是病急了乱投医。”
潘瑜轻怔:“病急?”
“为她兄长的事,来套这个近乎。”他又一声轻笑,“上午她来时朕就跟她说了朕管不了。这事,刑部秉公去办,不必顾忌锦宁长公主。”
原来没什么大事……
潘瑜松气之余心中添了窃喜,看来皇帝确是不打算救云意。这云意……大约也只是凭着云婵这长公主进了禁军都尉府混个俸禄,不是什么为皇帝办事的人。
“朕去端庆宫看看。”皇帝离座起身便往外走,“你去长乐宫回个话,让若青来宣室殿候着,朕……”后面的话在口中僵了一僵,最终还是迫着自己说了出来,“想她了。”
“诺。”原打算随着皇帝同去端庆宫的潘瑜当即便应得干脆,施了一礼,立刻往长乐宫去。
。
春寒料峭,夜幕降临后,寒气格外重些。
云婵虽是想得明白、知道哥哥无事,可到底是没从皇帝口中听到准话。理智之余,心底总还有些担忧暗生着。黑暗中这份担忧来得更猛烈了些,便兀自到了廊下坐着,不让宫人侍奉,支了小炉暖着美酒,自斟自饮着冲淡忧意。
“不会有事的。”自言自语了一句,薄唇又抿了一口酒进去。酒香甘醇,苦中带甜,与轻微的热意一同自喉中划过,垂眸看了看手中瓷盏,见酒就剩了一个杯底,便又拿起酒壶去倒。
“你不是猜到朕的意思了?怎么还借酒消愁?”
云婵后脊一凉,手中连忙将酒盏酒壶一搁,身后之人又添了一句话:“坐着吧。”
“陛下……怎么来了……”想着方才让林端传的话便心中发虚,一边觉得做到这个位份上的宦官都是会圆滑处事的、不会当真照着她的气话说,一边又怕林端不敢违自己的意、当真照原话说了——目下看来,还真是照原话说了,连皇帝都亲自来了。
“你让林端专程传话,朕当然要来看看。”霍洹一声笑,信步走到漆案的另一边坐下来,“说吧,想先听朕夸你聪明还是先听朕说你脾气大。”
“……”云婵哑着想了想,而后恭顺道,“陛下请说,臣女谨听。”
“你的原话远没有林端说得那么委婉吧?”霍洹瞥着她,“罢了,原话朕不问。朕就解释一句——朕不是信不过你、觉得你不会照办才不跟你说实话,是怕你知道实情后装得不像。”
云婵蕴着笑意,剪水双瞳清盈盈地望向他,少顷,稍颔了首,口吻谦逊地道:“陛下九五之尊还如此打着哑谜蒙骗旁人……真是大丈夫能屈能伸!”
讥讽得不留面子,霍洹眉头狠一蹙,说得切齿:“胆子见长。”
“不敢当。”云婵又颔了首,“臣女不过仗着兄长现在在狱里罢了。陛下您既有心重用他,总不好为这么一句‘夸赞’发落了臣女这个做妹妹的,是不是?”
“谁说朕打算重用他了?”他冷眼看着她不承认,心下更不明白她是如何知道的。明明没有跟她说过云意办了什么事,她这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消息还挺灵通?
“唔……臣女直言一句,话不好听,陛下别怪罪?”她轻轻的声音听着悦耳却不乏促狭,霍洹瞟她一眼:“说。”
“旁人觉得兄长是进禁军都尉府混饭吃的——可见禁军都尉府里混饭吃的并不在少数。”云婵微笑着说,霍洹的面色难免白了一白,倒是也不得不承认:“是。”
“所以多他一个么?怎的这么快就寻事查了他?”云婵平心静气地说着,又给自己面前的瓷盏斟满了酒。手边的托盘里搁着几只空盏,霍洹等了一等,她却没有给他也倒一杯的意思,只是执盏自顾自地饮了起来,“必定是陛下私下里给他派了什么差事,引得旁人警觉了,便抓了人想查一查、也探一探陛下的动静,若陛下着急,就证明他是陛下的人。”
她幽幽地说完,又啜了点酒,抿唇一笑:“臣女在宫里,陛下想让臣女显出担心来,只能是做给宫里人看的——那抓他,是冯家人安排的吧?陛下怕跟臣女说明白了、臣女放了心,皇太后就瞧出了破绽?”
“嗯。”他点头承认了,目光投向她手边的空瓷盏,显带暗示。她却恰好又低下头去,再度给自己斟酒,没看到他这“暗示”。
霍洹闷闷地瞪她一眼,宫中众人挨个数下去,但凡能搁在台面上的,哪个都既规矩又有眼力见;偏她……原打算送出去和亲的公主,在宫里教了几年,规矩是不差的,可也太没眼力见。
“所以陛下已让他办了要紧的事,不太可能现在弃了他不用。”她凑在唇边的白瓷盏在指间轻晃了一晃,眸中透着灵越,“这‘要紧的事’或多或少与冯家有关,兄长入禁军都尉府不过月余便接了这样的差事,陛下不是打算重用他么?”
就这么被个姑娘说住了,且她还不是撒娇或无理取闹,而是有条不紊地一条条分析得清楚,让他连死不承认继续逗她的余地都没有。
觉得有点扫兴地咳嗽了一声,霍洹板着脸严肃道:“很对……想知道你兄长究竟办了何事么?”
云婵手中的酒盏一滞,倾斜得不那么多了,盏中佳酿便也不再继续流进口中。她望了望他,没做隐瞒:“想……”
自然还是想的,能了解得清楚些心中的安心就多些。目下这样,她多多少少还是担心,事情会不会脱出掌控。不是信不过新君的才能,只是冯家势力太大,再者,哪一次拔除世家的过程中……没有几个陪葬在半路的呢?
“嗯……”他又扫了眼那几个空瓷盏,心觉再暗示她一回她也未必察觉得到,于是便默不作声地自己翻了一只过来、又默不作声地推到她面前,饱含不满的眼中就两个字:满上……
“……”云婵这才恍悟自己悠哉哉地喝了半天,却是让他干坐着说话,没给他斟酒不说,连茶也没上一盏……
酒盏被她毕恭毕敬地交还到自己手里,霍洹满意地饮了一口,才说道:“不是什么大事。让他跟着一同查了薛家,薛家和冯家素来交好,所以冯家有了警觉。”他又喝了一口,酒便饮尽了,得寸进尺地再度将杯子搁到她面前,续说,“不过无碍,按着例行公事的名义去的,话里也未透出什么不该说的。冯家心虚想探朕的底,那就让他们探,查不出你兄长什么事。”
“可是陛下……”云婵将酒斟满了,酒壶轻放在一边,奉了盏给他,“那若是冯家为了稳妥起见……宁可错杀呢?”
“要错杀早就错杀了。”他清冷一笑,“冯家如今多少存了忌惮,敢仗着手中的势力杀无罪禁军,如若有朝一日倒了,这账总会跟他们清算清楚。”
他第三次将空酒盏放回她跟前示意她倒酒,云婵撇了撇嘴,安静从容地先将自己盏中倒满了,之后,就把酒壶递到了漆案中间搁着,含笑美眸意思很明确:自己倒。
这事若是在她思绪全然清醒时绝不敢做,只是眼下借着酒劲,便顺着心意使了性子,一时没了那么多顾虑。
“咝……”霍洹蹙起眉头夸张地倒吸着冷气,“知道朕要用你兄长就硬气了是不是?你还真是胆子见长。”
“臣女才不是那般见风使舵的人。”云婵一本正经道,心中一思,倒正好将另一件事提了起来,“是那天见了袭姑娘,看她贤惠得紧,觉得自己横竖比不过,就不充这个数了。”
☆、第15章 心事
霍洹面色稍稍一滞,睇一睇她,轻“哦”了一声,随意笑问:“你去毓秀宫见她了?”
“没有。”云婵面色沉静,一抹笑容清清淡淡的,好像并不带什么与之相符情绪,“是袭姑娘来过端庆宫。”
霍洹眉头一皱,静了一会儿,才又说:“她来做什么?”他凝睇着她,问得更明白了些,“跟你说什么了?”
“没有。”云婵犹是蕴着那一抹笑、又是这两个字,而后悠悠道,“就是随意坐坐,闲话家常。”
她自是不能将袭亦茹的原话说出来,顿了一顿,笑意添了些:“袭姑娘很有趣。”
“有趣?”霍洹也抿起了笑意,目光在她面上一划,“怎么个‘有趣’?”
“三句里有两句不离陛下。”她笑出声来,面上也多了红晕,“臣女看闲书时,总觉得姑娘家动了心的样子都是文人编出来的,就算再好的人,也不至于那般时时刻刻念着想着。见了袭姑娘,才知那样的心思竟是真的。”
“时时刻刻念着想着。”霍洹细品了一番这句话,继而一声嗤笑。手中的空酒盏一下下地转着,转了三四下才停下来,径自拎了酒壶斟满,神色间带着些玩味,闲闲言道,“当真能到这地步?若有人能让朕如此,朕娶她为妻。”
直说得云婵一震。
话里这意思,显不是指袭亦茹,更不会是冯若青。云婵哑了一哑,讷讷道:“陛下……冯氏……”
并不知道自己究竟要说什么,就此哑住。
“皇太后想让冯家再出位皇后。”他说着冷笑出声,“姑且让她觉得冯氏会是吧。”
云婵又哑了一哑:“那袭姑娘……”
霍洹眉眼带笑地回看着她:“怎么了?”
“袭姑娘……”云婵怔着神思索了一下言辞,续言说,“是陛下亲自留下的。”
“但朕从来没说要册她做皇后。”他笑道。摇一摇头,不想再继续这话题了,便思量着转了话头,“不说这个了,反正父皇丧期未过,这事大可先搁着。倒是你,原该和亲嫁人而未成,今年该十七岁了,倒先说说想寻个怎样的夫君,朕替你留心着?”
话茬就这么突然而然地转到了她身上,且还是个大事——终身大事。
云婵当真认真地思考了一瞬,也就是那么短短一瞬,垂眸间脑海中的面容仍清晰着,让她胸中一闷,一如既往地想将这想法挥开。
霍洹端详着她的神色,不自觉地摒了息,又问一句:“从前……可有心上人么?”
一边问着一边觉得不会,云婵入宫那年才十一岁,还是个小姑娘,情窦未开,哪来的心上人。
少顷,却听云婵答得笃定:“有。”
“……”霍洹僵了会儿,重新缓出笑容来,如常的口气,“是什么人?说说看,若他未娶且愿意娶你,就趁早让你嫁了。”
“是个……”云婵思索着如何形容,抬眸望了一望他,寻了个最含糊的词,“很好的人。”
“天底下好人多了,说说怎么个‘好’法?”霍洹继续笑道,和颜悦色地问着,不忘谨慎地加句解释,“说得清楚些为好,若他已成家,朕好比照着这个给你再寻个夫家。”
“他很和善。”云婵垂首静言,“是长阳的世家公子,比臣女这商贾人家强得多了,对臣女的家人却和善得很。那时待臣女也很好,无关他的事,只要他看见了便也会放在心上,臣女与他见面的机会算不得多,但臣女需要的时候,他都在。”
她温温和和地说着,轻缓的声音温柔得就像天边轻纱般的月色。霍洹听罢静了良久,抬了抬眼,点了下头道:“是很好。是哪家公子?”
云婵被问得也沉默了一会儿,而后衔笑道:“陛下不必问了。臣女到底是配不上他的,他也断不会娶臣女。长阳的贵女这么多,他总要挑个门当户对的为妻,再者,他……他大概同陛下方才所言一样,想娶个能让他时时刻刻念着想着的姑娘呢,陛下若下旨赐婚,岂不强人所难?”
“也对。”霍洹似乎应得很勉强,心下却陡然一松,“那就……朕顺着你所希望的替你注意着,必定为你寻个合心意的夫家。”
并不容易吧。
云婵想着,她先前未雨绸缪时曾央过皇帝,若要重用兄长便把她嫁出长阳去,他答应了。但长阳以外的年轻公子们如何……他想了解清楚也不容易。
所以她……大约可以在宫中多留一阵子?
“不急。”云婵轻笑间肩头微一耸,抬头望向月光,神色轻松,“嫁人为妻是迟早的事,嫁人后也还有几十年要一起过。但在长阳城里还有臣女放不下的人,想多留一留。”她的羽睫微微一颤,借着酒劲无所顾忌地又笑了一声,“毕竟嫁出去后……很多人就不便再见了,更不好和待嫁时一样同案而坐。如此,只好在嫁人前让自己活得逍遥。”
。
月明星稀,宫道上被覆了一层白霜,霍洹坐在步辇上,心底的叹息一阵接着一阵。
她有心上人……
他没有追问那人是谁,生怕弄明白是哪家公子之后更觉得比不得。那人把她护得那么好,她需要的时候他总在身边。
霍洹禁不住地想起,在从前的几年里,他明明也曾看到过她的无助,只是从来不曾上前安慰过她,更谈不上护她。
诚然,那时他对她也是没有目下这份心的,知道她迟早要被送出去和亲、他又对以送女人和亲换得国泰民安这事十分反感,总不愿和她走得近。
末了,是她没嫁成,他和她相处了几回之后……心思竟是不一样了。
这是对旁人都不曾生过的感觉,虽是若隐若现却又十分清晰。起初,不过是觉得将那些罪责加给她太荒谬便护了她几次,尔后渐渐觉得她确是需要这种保护的,哪怕她不说。
是以在他知晓了那块玉佩的事后,心中当真着急了。任她怎样一副并不在意的样子,也知她心里还是不好受,一门心思想给她把佩寻回来。
逐渐的……就有点后悔。许多事上她想得很明白,不仅是貌美,心思也通透,直让他觉得,那几年冷眼旁观她无助而连一句话都不说的自己,简直铁石心肠。
所以拿什么跟她心里那人比?
。
晨间暖意渐起,薄雾在阳光下慢慢消失不见。那驱散雾气的阳光又穿过铁栅,投进牢房中,映出半室的光明。
身后传来铁锁碰撞的声音,仔细听着,还有钥匙拧动的声响。云意抬头望过去,正开门的狱卒便冷着脸说了他想知道的:“宫里有人到底不一样。听说抓你是冯家的意思,竟还有人有本事能放你出去。”
随着狱卒走出牢门,狱卒就再没说话,静默地带着他一路往外走着,一直走到了狱前的正厅。
“自己进去,听说里面是位大人物,是何人我也不知。你小心着,别得罪人。”狱卒睇他一眼,笑了一声,压了音又说,“据说是宫里来的,如是你那亲妹妹,便当我没提这醒。”
狱卒说罢便退了开来,退到了很远的地方。云意怔了一怔,并不觉得会是云婵来此,很是提了口气,伸手推开了眼前紧阖的门。
厅中别无旁人,只有一个女子背对着他。看身形是个年轻姑娘,却穿了一身颜色庄重到有些压抑的黛色长曲裾。系带将腰肢勾勒得纤细,一头乌发垂着,在接近腰间的地方松松地一扎,有做工精巧的金箍拢着,镶嵌的几颗珍珠色泽淡淡。
“请问姑娘是……”云意问得犹豫。听狱卒方才那话,知道多半是宫中之人,但具体是什么身份却不知了。
“总旗大人。”她缓缓转过身来,低垂着眼眸,面色中寒意涔涔,“你的妹妹,我得尊一声皇姐。”
“……”云意一愕,即刻一揖,“长公主。”
“这几日委屈总旗大人了。”霍檀稍一颔首,“之后的事,总旗大人不必担心,回你的上中所做事去。母后那边有我担着,她不追究了,冯家自然也会作罢。”
母后?
云意神色一凛:“您是明宁长公主?”
登时冷下来的口气激得霍檀抬眸一瞪,与他目光一接,却反是自己身上一栗。
他何止是口气不恭敬,眉宇间的冷意也很明晰。纵是还穿着一袭囚服、维持着揖的姿势,却仍寻不到半点怯意或是颓丧。神色淡泊地如此立在眼前,看得霍檀忍不住想象,这人穿上禁军的曳撒,该是何等风姿。
“我是明宁长公主。”霍檀点头承认了,视线仍凝在他眉宇之间,“所以,总旗大人千万不要告诉我,你是不是为皇兄办事的人。”
云意有些不解,疑惑地看向她,不知她究竟什么意思。
“我姓霍,但我身上到底还有冯家的血。大人若说了,我便不得不告诉母后。母后必定会除大人为先,而若之后冯家……倒了,这笔账到底会算回去。”霍檀露了点笑意,干涩而无奈,“请总旗大人看在我放你出去的份上,给我这大事化小的机会——请告诉我,你只是凭着锦宁姐姐的身份入的禁军都尉府,混个俸禄而已。”
☆、第16章 人精
“长公主。”云意一颔首,沉下一口气,“臣如此说了,长公主便信么?”
实在荒谬了些,明宁长公主在主动要求他扯谎骗她……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
“我在自欺欺人。”霍檀微微一笑,面上带着与年龄并不相符的沉静,“是……就是自欺欺人,所以总旗大人说了,我就信,会照着大人所言去和母后说。至于皇兄那里,我会告诉他,此举是受了锦宁姐姐之托,所以来帮一帮大人。”
“长公主此举何意?”云意狐疑地打量着她,若不是因她言辞实在诚恳,他简直要怀疑这是小姑娘不知轻重胡闹而为,“骗太后、骗陛下,甚至骗自己。”
“因为这样对谁都好。”霍檀呢喃道,“我……我知道冯家狼子野心,不能阻拦皇兄铲除冯家;但就算冯家众人的死活皆和我无关,太后也到底还是我的母后呢……”
“长公主恕臣直言。”云意拱手,继而又道,“长公主不愿臣死在狱中、以免日后冯家罪加一等,无可厚非;但……长公主放臣走,并不能给冯家减罪。”他顿了一顿,忖度后犹是如实道,“臣能活到今日,便是冯家根本不想取臣性命。这理,臣既然懂,陛下必定也懂。”
“你和皇兄都懂,我自然也知道。”霍檀盈盈一笑,明眸清亮地望向他,“但大人日后前途无量。眼看着目下的指挥使是冯家人,若冯家倒了,兴许连指挥使的位子都是大人的。到时候若冯家的案子交到大人手里……”
“长公主还是先杀了臣吧。”云意冷声道,霍檀一滞,便听他又说,“即便冯家并不想取臣性命,也请长公主先赐臣一死——长公主所言之事,臣办不到。”
霍檀犹是愣了一愣,继而“咯咯”地笑了出来,少女的娇俏模样一览无余。尔后神色一正,敛去笑容又说:“大人别急,我才不是要大人徇私枉法。只想求大人到时候在皇兄跟前开个口,就说……就说我曾受母后的意来帮过大人,她和冯家旁人不一样,求皇兄仍以孝为先,念着母子情分吧……”
“长公主……”云意忽然觉得无法拒绝。眼前的女子瞧着比云婵年纪还小些,顾虑的却只怕比云婵还多。再者,她也没求什么不该求的,只想保母亲周全。
“百善孝为先。”云意略一笑,放下手来,睇视她须臾,提了声故意道,“冯家狡诈,长公主是皇太后之女,臣怎知有诈与否?”
“就算有诈,对大人来说又有什么关系?”霍檀黛眉微蹙,“大人应的事,兴许要多年后才能办到,如今却可顺顺利利地走出大牢去。就算有诈,于大人而言可吃了什么亏么?冯家在牢里没有杀你就更不会等你出去了再杀你,左不过就算我方才那番话是假的,还有旁的谋算罢了,那大人日后对我生个防心、避着我便是,其中利弊大人想不清么?”
到底还是个小姑娘。
他一生疑、被疑有诈又是最解释不清的事,她便突然乱了阵脚了。一口气说了下来,连语速都快了许多,声音清凌凌地砸出来,说得云意想笑。
“哦……长公主言之有理。”云意严肃地应道,“是臣多虑。那么……”他略一沉吟,循着霍檀的意思说了她想听的,“虽是小婵心急,也还多谢长公主肯出手相助。云家家道中落,臣得以入禁军都尉府拿这一份俸禄委实不易,多谢长公主搭救、不让臣枉死狱中。”
虽未明言出“答应”二字,却是照猫画虎地将霍檀方才的意思说了一遍,霍檀顿时显了愉色,衔着笑一福:“那方才的事大人也应下了?多谢大人。”
。
云意便这般顺利地离开了刑部大牢。没有直接回家、也未直接回禁军都尉府,而是直奔皇宫而去。
此事,他信霍檀与否并不要紧,此事他可以瞒太后、瞒皇帝,却到底没有瞒云婵。一席话说得云婵心里七上八下,云意离开后许久都没有叫宫人入殿。正殿中空荡荡的,安静一片,安静得让人心里越来越乱。
云婵眉头紧锁着,想将这等混乱理清楚。
论起来,霍檀的担忧无错,这番安排也没错;她将理由说得明白,兄长应下,自然也不错……
但就是让人心里不安稳,隐隐约约间,总觉得此事有个后患在,总觉得会酿成大祸。
“白萱。”云婵唤了一声,白萱挑帘进了殿:“长公主。”
“你坐。”她道。白萱短短一怔,看她面色发白不敢多言,加之本就不见外,面安静地过去坐了。
“是明宁长公主救了兄长出来。”云婵轻言道,“我仔细想了,谁都无错,可就是心里不安稳。”她抿了抿唇,眉头皱得更深了些,“目下于兄长而言,最要紧的是陛下信任。他就这么和明宁长公主扯上了关系,虽说不是什么大事……可你说陛下会多疑不会?”
“奴婢哪里懂这些?”白萱同样皱起了眉头,虽是不同仍旧认真地想了一想,答说,“但俗话不是说‘伴君如伴虎’么?小心些总是没错的。坐在那九五之尊的位子上,日日看的都是朝中的阴谋阳谋,有几个能不多疑?”
此言无错。
云婵重重一叹,心下矛盾着,幽幽说道:“你去趟毓秀宫,请袭姑娘速来端庆宫一叙。”
。
“你说什么?”霍洹眉心狠一跳,看了前来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