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巾张狂-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用敌人的鲜血,来染红凉州铁骑的战袍!
    声威骇人的马队,一头撞进了松散混乱的黄巾军中,所过之处,留下一地血肉。一马当先的郭汜,手中马槊连连刺出。连挑十一名黄巾军以后,“战炁”消耗不少的郭汜这才放缓了马速,将位置移入部下当中,稍作回力。
    郭汜所部的百余骑兵,光是这一轮冲击,便杀死了不下两百名黄巾军。而他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只是一死三伤,还有马队冲击力的减弱。
    但是,这时候,李傕及时的带人赶了上来,从马队间留出的缝隙里,越过郭汜所部,杀到了第一线。当李傕亲手斩杀八条人命,开始减速整队的时候,董卓亲自率领亲卫骑兵,也已经冲到了战斗的第一线。
    被激励到最高士气的黄巾军战士,依然在奋勇的抵抗敌人。可是,在速度被提起来的骑兵面前,即使拥有“十人杀”甚至“百人斩”的勇武,也依然是螳臂挡车。如果不是典韦那种非人的存在,想要凭借一己之力,与凉州骑士连人带马的冲击力相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
    但见一片断肢残骸四处飞舞,转眼间,又有不下百名黄巾军死于非命!
    “怎么可能!?”
    在后方观战的张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骑兵冲入步兵阵型中,居然能够造成如此可怕的杀伤力吗?
    以他的经验,马背上的骑士,因为没有强力稳固的支撑点,若是在马上动作过大,不用敌人进攻,自己就会从马上掉下来。可是刚才凉州铁骑的那番冲杀,张梁瞪大了眼睛,就没看见有几个敌军,是自己从马背上掉下来的。
    ——这些凉州人的骑术,居然高到这种地步吗?!
    “传令,收缩阵型!”
    面对凉州铁骑的强力反击,张梁无奈的下令收拢部队。要不然的话,冲在最前方的数千黄巾军,只怕没有几个能囫囵着回来。
    但是,在本方占据了明显优势的情形下,张梁也不甘心就这样让董卓全军而退。
    “传令,飞骑营,全军出击!目标:董胖子!”
    既然步兵被击退了,那就以骑兵对付骑兵。张梁倒是想看看,凉州铁骑到底有多厉害,能不能将“飞骑营”也一齐击退!
    而另一方面,董卓见到黄巾军开始收缩阵型,也不敢过于逼迫。毕竟,在聚集成一团的密集步兵面前,使用纯骑兵发动的冲击,那是赔本的买卖。一旦骑兵失去机动性,陷在步兵群中,战斗力就完全不能得到发挥了。
    所以,董卓让凉州铁骑停下来,威慑后方的追兵。然后,他再派出百余名骑兵,冲到溃败的汉军步卒面前,制止他们的后退,好使这些败兵恢复阵型。
    “停下,停下,不得再退!”
    “贼军已经被击退了!还逃什么!”
    “中郎将有令,后退者斩!”
    ……
    汉军毕竟较为精锐,即使在溃逃中,部队的建制依然没有被完全打乱。见到黄巾军暂时被击退,因为一时的震怖,才不得已溃退的汉军士卒们,一个个心怀惭愧的止住了脚步。
    就算有几个被“落雷”吓破了胆的家伙,在凉州铁骑的马刀下,也只是成为了大汉军法面前的小小祭品。
    再加上位于后阵的田丰,联络了文丑、高览等豪强,率领手中的数千私兵,主动上前接应,在半个时辰以后,汉军主力终于再次恢复了秩序。虽然士气明显低落,但还是可堪一战的。
    不过,就在汉军停止了溃退,开始整顿队伍的同时,一场骑兵间的大战,在汉军和黄巾军双方之间展开了。接近三千的黄巾军骑兵,对着两千不到的凉州铁骑,发动了一往无前的奋勇攻击!
    飞骑营当先的一将,因为他声音洪亮,说话如同打雷,得了个外号叫“雷公”。这名黄巾军小帅出身在并州,自幼以牧羊为业,骑术之精湛,在十五万黄巾军中,可以列入前五。
    在主帅张燕负伤的情况下,雷公自告奋勇,冲在最前面,以求在“人公将军”面前,露上一回脸,以后也好得到提拔。
    所以,雷公一眼就挑中了凉州铁骑中那员挂着面甲的武将。那员猛将在一群凉州骑兵中,总是最为嚣张,冲锋在最前方。若是将此人一举击杀,雷公也就有资格被黄巾的高层们,欣慰的夸上一句:“勇冠三军”了!
    这名与他正面对敌的,挂着面具的汉将,不是别人,正是凉州军中被评价为勇力居于第二,马术冠于全军的前任马贼,现任屯长郭汜!
    每当骑在奔驰的骏马上,感受到脑后的长发随风飘舞之时,郭汜就会有一种如痴如醉的感觉。这种让郭汜欲罢不能的感觉,让郭汜每天若不在马背上呆上两个时辰,就会浑身上下总感到不舒服。
    尤其是当战马在奔驰中,前方还有着需要消灭的敌人,郭汜的身体,就会自发的高度兴奋起来。当手中的马槊,让一个又一个敌人喋血沙场的时候,郭汜简直就有着如同飘飘欲仙的极致感觉!
    所以,在头脑处于一片空灵之中,冲向前方的敌将时,郭汜根本没有考虑别的东西,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一送,将马槊送进敌人的躯体内!
    一抽,将马槊抽出敌人的躯体外!
    如此而已。
    但是,作为在十五万黄巾军中,能够被大家叫得出名号的勇将,外号“雷公”的这一位,会是一个敌人一枪刺出,就能杀死的杂兵吗?
    还有三丈远。
    在如痴如醉间,郭汜提起马槊的枪尖,对准敌人的胸口左侧。
    雷公抬手,举刀,深吸一口气。
    八个马蹄翻飞不已,两人的距离在急剧缩短。
    还有两丈远。
    雷公张嘴。
    吸气。
    呼气。
    发声。
    “死!!!”
    宛如晴天里响起一个霹雳,雷公的一声怒喝,让位于他前方五丈以内的汉军骑兵,尽皆昏头转向。至少有五名汉军骑兵,在这一大喝声下,没能稳住身形,一不小心,从马背上掉下来,葬身在滚滚而来的战马铁蹄之下!
    这一声大喝,已经不光是声音大而已,而是包含了一些粗浅道法在内,才能达到如此显赫的效果!
    若非雷公天赋秉异,还得到“大贤良师”张角的数次指点,又怎么能修炼成威势如此惊人的“雷公吼”来呢?
    看着十多名挣扎着在马上勉强保持平衡的汉军,雷公坚定的相信,在硬吃了自己那一声怒吼之后,对面那个脸上老是挂着面甲的家伙,这一次必定在劫难逃。
    虽然雷公明白自身的武力,大约不过“百人斩”一级。但是,被“雷公吼”震慑得晕头转向的敌将,在他想来也就是个活靶子,在等待着自己下刀罢了。
    还有一丈远。
    雷公举刀,斩下。
    目标——郭汜的头颅!
    两马交错。但是……
    雷公的刀,却落了一个空!
    ps:1此“巫师”非彼“巫师”,可不是从西方传来的那种会释放火球术的概念,而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职业。《说文》中解释:“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说明“巫”其实就是跳大神的女人。



第37节 飞骑未可持
    两马交错。雷公的刀狠狠的斩下,不料却落了一个空!
    敌人,敌人在哪里?
    看着离自己不到五尺的战马上,居然空空荡荡,雷公一个错愕:
    ——难道,这厮如此没用,自己掉下马去了?
    但是,这是不可能的!
    精通马术的雷公,心中立刻想到了一种可能。
    ——敌将在马腹下!?
    果然,下一刻,一只从下而上,斜刺出来的马槊,就证明了雷公的判断。
    雷公挥刀急架!
    蓝绿色的刀气,与马槊上的那片暗红,撞击在一起,溅起刹那光华。雷公的刀,仿佛是斩在一块硬石头上,不但无法削断马槊,还被对方浑厚的“战炁”,反弹了回来!
    至于马槊,也稍稍被刀上的力道,震开了一丝距离。然而,雷公却惊骇的发现,在现在的位置上,那只马槊带来的威胁,居然比他出刀之前,还要更加巨大!
    “噗嗤……”
    马槊一刺一收,轻松的在雷公心脏上开了一个小洞。这惊艳的一刺,最令人惊讶的是:若雷公没有出刀招架,那一枪,只怕还扎不中雷公的心房!
    尽管雷公暗施诡术,却依然不敌凉州骑将郭汜。两人交手不过一个回合,却是生死立判。
    雷公落马。
    郭汜上马。
    当然,这一次交手,郭汜并非毫发无伤。
    若非郭汜修习的“大梦诀”武学,强调的就是通过在战斗中进入“超然之境”的状态,充分发挥身体的本能来对敌,恰好可以克制雷公的震慑心神之术,只怕这一次交手,死的就不是雷公了。
    而且,雷公的那声大喝,虽然没能扰乱郭汜的心神。可是,作为主要目标的郭汜,也被声音中蕴藏的杀伤力,震得耳鼻出血,受了些不重不轻的伤害。
    所以,在一枪刺死雷公之后,郭汜立刻在部下的掩护下,放低马速,退到了战斗的二线。
    不过,在那个时候,两只骑兵的对冲,已经接近尾声。
    经过一番“火星撞地球”般的激烈拼杀,双方骑兵各自破阵而出,留下一地的尸骸。
    外号“左髯”的黄巾军骑将,奋力杀死一名凉州铁骑,发现前方已经没了敌人,这才忍不住重重的将额头的冷汗甩了一把。刚才的那一战,虽然短促到不过半刻钟的时间,却着实将这位以行事精密著称的骑兵小帅,狠狠的吓了一跳。
    别的不说,单是看见前排的黄巾军骑士,普一接战,就如同秋天的树叶一般,纷纷被凉州铁骑给扫落,已足够将左髯惊得目瞪口呆了!
    ——这些凉州人,到底要强悍到什么程度啊!?
    左髯清清楚楚的看见,一名“百人斩”级的黄巾骑士,与一名凉州铁骑在奔马上硬撼了一招。明明那凉州铁骑实力不济,被“百人斩”黄巾骑士砍飞了手中的长矛。可是,这名凉州铁骑,居然硬是稳稳的扎根在战马上,摇了两摇,终究不曾落马。
    然而,那名“百人斩”黄巾骑士,却反而在马背上受力不住。明明占据了优势,他依然一不小心,栽倒在马下,葬身于飞马的铁蹄之下!
    这等怪异之事,让左髯的两条腿,几乎要抽起筋来。
    ——难道凉州人的骑术,一个个都高明到这种地步吗?
    骑兵对冲终于结束。感觉好不容易逃得一命的左髯,扭头查探了一下己方的部队,不由得欲哭无泪。
    他光凭目测,就可以看出,己方整支队伍明显的缩水了一大截。粗粗估算一下,刚才那短短的半刻钟,“飞骑营”至少折损了四、五百人!
    至于敌人……
    在战场中遍布的尸体中,大约每七、八具尸体里,才有一具属于凉州军的。按照这样的战损比来看,凉州铁骑最多不过损失了百人左右罢了。
    当然,心有余悸的,不光是左髯一个人。
    凡是经历了与凉州铁骑对冲的黄巾军,无不对凉州铁骑的可怕战力骇然生畏。有不少的“飞骑营”将士,只是略一与敌人交手,就丧失了重心,一头掉落马下。而凉州铁骑的士卒,却一个个能够安坐在马背上,舞刀弄枪,挥动自如!
    左髯再不愿意,也不得不承认,两支骑兵相比之下,飞骑营远远不是凉州铁骑的对手。如果再打下去,飞骑营很有可能会全军覆灭!
    凉州铁骑兜过一个圈子,仿佛意犹未尽,居然调转马头,再次向着“飞骑营”发起了冲锋。见到这般情形,“飞骑营”将士们相互对视一眼,猛的发一声喊,纷纷调转马头,夺路狂奔,竟是不敢再与凉州铁骑交手了!
    “废物!丢尽了我太平道的脸!”
    在随风猎猎飞舞的“人公将军”大旗下,张梁看到“飞骑营”的狼狈逃窜,忍不住破口大骂。
    不过,私下里,张梁的心中也是甚为骇然。
    凉州铁骑的威力,居然有这么大?!
    这着实让张梁也吃了一惊。
    其实,从兵法角度来判断,“飞骑营”在今天的战斗中,先是以六百骑对付二百骑,在“白马义从”的手下吃了一个大亏,主将张燕受伤,已是挫动了锐气。再加上在刚才的骑兵决战中,临时主将“雷公”,又当场战死,士气又是一跌。最后加上总数超过两成的伤亡率,“飞骑营”无力再战,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见汉军依靠凉州铁骑的可怕战斗力,渐渐稳住了阵脚,张梁依然心有不甘。
    正好,传令兵来报,从左右两翼分出去的三万生力军,已经在一路疾行之下,绕过十余里的路程,对汉军阵型呈现出三面包围的势态。有了这个好消息,张梁果断决定,中军再次大举压上,三面合围,齐攻汉军阵型!
    对于左右两翼包抄过来的两只黄巾军大股,董卓早有安排。他率领马匹已经疲惫的凉州铁骑,回到中军休息,只是匆匆的灌了一口水,便再次跳上中军的指挥车。
    早有斥候回报董卓,说明左右包抄而来的那两支黄巾军大军,多是衣甲不整,兵器不足的羸弱之师。除了人多势众,士气还算是高昂以外,这两支黄巾偏师,实力并不怎么样。
    所以,董卓的对策相当简单。他调动了目前士气还保持的不错的冀州郡国兵,去对付一侧的黄巾军。而另一侧黄巾军,则有文丑、高览两名猛将率领的豪强私兵去打发。
    至于一度崩溃的中军,有战力强悍的凉州铁骑压阵,如今已经将阵型再次稳定下来,进攻或许不能,可要想顺利的撤退,当不是什么难事。
    ——这一战,已经获胜无望。那么,就尽量全身而退!
    董卓这样想着。
    但是,立刻有一个不识抬举的传令兵队长,快步跑到董卓所在的指挥车下,大声禀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禀报郎将,颜良义士的家兵被击败了!颜良义士本人身负重伤,已经向大营撤退了!”
    “什么?”
    董卓的手臂上白光一闪,用力过猛之下,竟然一掌击断了指挥车的扶手,愤怒的问道:
    “颜良败了?受了重伤?!”
    在得到了肯定的回答之后,董卓的心中升起了一股不祥的预感。
    颜良何许人也?
    冀州为天下十三州中排在前列的有数大州,堪称是人才辈出,英豪遍地。但是,如果说起当前冀州勇武之名最盛的几位豪杰,大半的冀州人,都会报出这样一句口诀来:
    “颜良文丑,张郃高览。河北四杰,天下果敢!”
    凉州军第一猛将华雄,近来一段时间在军中耀武扬威,帮助董卓弹压军心,前前后后轻轻松松的击败了出自大汉北军的四、五名“千人破”一级强者。但是,武力达到如此水准的华雄,却不敢去公开挑战“河北四杰”中的那几位!
    河北四杰中,除张郃被河间郡守征辟为军司马,负责防卫郡城外,其余三人都在冀州讨伐军中。华雄曾经与高览在私下交手数招,结果势均力敌,胜负当在五五之数。自从这次交手后,董卓就对颜良、文丑、高览诸将的武力,有了大致的了解。
    这几位出自冀州的猛将,只怕都是有着“千人破”巅峰的实力,差一点就能突破到“万人敌”境界的强者!
    虽然大部分的“千人破”最终都无法突破成为“万人敌”,但以颜良、文丑、张合、高览几人目前的年龄和武力来判断,只要他们在军中多打上几年的仗,未来的成就,绝对不会太低。如果这四人十年后都晋升为“万人敌”,董卓是一点儿都不会觉得奇怪的。
    但是,身为河北四杰之首的颜良,居然突然间受伤兵败。这件突然发生的事,不由得董卓不重视。



第38节 天平实难敌
    “颜良如何受伤的?难道他一时不慎,孤军深入,被贼人围攻了?”
    董卓急切的问道。
    “不是。据说……”
    传令兵队长也有些狐疑的回答道:
    “……据说是被一员敌将,正面击败所负的伤?”
    “嘶……”
    董卓倒吸了一口凉气。
    ——能够击败半只脚踏入“万人敌”的颜良,还是正面作战。这样的实力,除非是……
    ——“万人敌”?
    吃惊之下,董卓还想多问几句情况。可是,汉军传令兵本身,也只是大概了解到颜良兵败的消息,哪里说得出更加详细的东西呢?
    颜良的兵败,让董卓修改后的作战计划再次被搅乱。
    原本今天的这一战,董卓的计划是,先以“陷阵士”挫动黄巾军的锐气,再以“先登士”强行突破黄巾军中军。
    如果这两步没有成功,接下来,西凉铁骑就会出动,从侧翼进攻黄巾军派出来迂回进攻的偏师。在击溃黄巾军偏师后,驱赶黄巾溃兵,再次冲击黄巾军主力部队。
    即使这一战不能全胜,在董卓的计划中,至少也能得到一个小胜。有了一场胜利作为战果,也足以让董卓应付那些来自大汉朝堂和宫廷中的压力了。
    可是,谁又能料到,与卢植对峙了好几个月,从来没有在战场上施展过法术的张角,突然之间,会用出一个恐怖到极点的“落雷”法术来呢?
    ——还是说卢植那厮,运气超好,让张角一直用不出法术来呢?
    当然,董卓的这种想法很是无聊。
    张角不敢在卢植面前施展法术,原因也很简单。
    所谓天生一物降一物。在浩瀚的天道之中,任何事物,都有隐藏的克星。如果说道家高人,修炼到极致的地步,足以“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的话。那么,儒家的宗师,积累到至深,便有着“万法不侵”的效果。
    卢植身为一代大儒,一身“浩然正气”已经修炼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张角只要敢在大军面前施法,卢植稍微对着张角拜上两拜,以自身的“浩然正气”将天地间的元气搅乱,就足以让张角被自己施展法术的反噬之力,打成重伤甚至死亡!
    只可惜,这个小秘密对并不喜欢学习儒家经典的董卓来说,根本是无从得知的。但是,对张角施法后对军心所能造成的后果,董卓心里是极为清楚的。
    刚才,当张角的法术一施展完毕,董卓就知道,这一战,汉军已经是获胜无望了。一群对董卓并不服膺的骄兵悍将,如何会为了董卓这个关西人拼死效命?
    所以,面对黄巾军两路夹击的偏师,董卓并没有将其击退的打算。只要能够让中军主力成功退回军营,他就心满意足了。
    于是,董卓让战力不算差的冀州州师顶上一路,再让比较有力的豪强私兵顶上另一路。虽然豪强私兵的战力不算如何高明,但是有文丑、高览这样的猛将在,大概也可以支撑得下来。
    外加董卓预计中,击败了决战前突然出现在侧翼的那一小股未知黄巾军后,颜良也可以从黄巾军偏师的侧翼威胁敌人。面对颜良、文丑、高览三大猛将的狙击,这支黄巾军偏师的威胁,应当可以被降到最低了。
    但是,一听到颜良居然被人正面击败,董卓的撤退计划,自然就都被打乱了!
    黄巾军令人忌惮之处,就在于人多势众。所谓“蚁多咬死象”,即使是“万人敌”也决不能真的以一敌万。面对在太平道鼓动下悍不畏死的狂热信徒,即使悍勇如董卓,心里也常常有无可奈何的感觉。
    但是,相应的,黄巾军中人才奇缺,就连“十人杀”和“百人斩”级别的勇士都不多,并不能充分的发挥己方人多势众的优势。外加上黄巾军的组织极为简陋,军阵多不完整,在面对强力猛将的突击时总是节节败退,才让猛将云集的汉军,屡屡得以以寡敌众。
    若是上万的黄巾军中,突然冒出一个“万人敌”来……
    想到这里,董卓的头上就冒出一股冷汗来。有一个猛将作为刀锋,则汉军的阵型就很难不被击破。一旦双方进入两军混战的状态,吃亏的绝对不是人多势众的黄巾军!
    ——万一……
    …………
    ——怎么办?
    有卢植的前车之鉴在,董卓不认为自己吃了败仗之后,下场会比卢植强到哪里去。
    固然,因为董卓是汝南袁氏的故吏,属于袁氏阵营的重臣,会在朝堂上为董卓说上几句好话;与袁氏一族关系一直保持和平的“十常侍”那里,也可以花上千八万钱打点一番,放董卓一马。可这样一番操作下来,对董卓而言,战败后的最好结果,大约也就是被朝廷削去官位,贬为白身!
    当然,有以往的功绩在,有朝中的人脉在,董卓以后未尝不可以卷土从来。然而征战多年的心血一朝而废,会有哪个心里能够不在意?
    不得不说,多年的沙场厮杀,让董卓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得极强。这一刻,他深深的呼吸了几下,终于强行将脑子里那些纷至沓来的杂乱想法,统统压制下去。不管未来朝廷会如何处置他,先做好当前,才是董卓翻盘的有力保障。
    由于凉州铁骑在不久前已经费力的厮杀了一阵,需要一点儿时间来恢复人和马的体力,也由于中军需要凉州铁骑在一旁镇压场面,避免刚刚开始重新整顿列阵的中军士卒不会再次崩溃,目前在董卓手中,还靠得住,可以机动使用的兵力,就只有他身边的亲卫队了。
    虽然董卓的亲卫队,在刚才也随着凉州铁骑出动了一回。但是,肩负着保卫董卓使命的亲卫队,并没有直接参与对敌作战。所以,董卓的亲卫队,除了马匹的体力略有损耗,人的精神和体力,还是相当不错的。
    主意已定,董卓叫过亲卫队首领——女婿牛辅,和副队长——闻名凉州的勇将樊稠,吩咐道:
    “做好准备,万一……”
    话犹未完,一名传令兵慌慌张张的跑到指挥车下,大声禀报说道:
    “董郎将,大事不好!义士文丑被蛾贼击伤,所部已经溃退了!”
    董卓只觉得迎头挨了一个霹雳,面色骤变。不过,到了这种危机时刻,他的头脑反而越发的清明起来。只是略微一怔,董卓立刻果断的发出命令:
    “公助【牛辅的字】,带上亲卫队,立刻去找田丰,让他带上所部,一起去支援高览!”
    说罢,董卓急忙叫过身边的传令兵,向全军发布命令,保持建制,全军撤退!
    ——击伤文丑的,难道又是那个击伤颜良的贼将?
    怀着这样的疑问,董卓跳上战马,再次指挥西凉铁骑,对黄巾军进行威慑,以保障主力汉军可以顺利撤退。
    不过,董卓所作出的猜测,答案并不正确。
    将文丑击伤的,并不是典韦。典韦在重伤颜良的时候,自身也有了些小伤。张狂担心典韦的伤势转为内伤,便将他撤到后阵。所以,加入黄巾军偏师中,充当破阵先锋的,变成了周仓、臧霸和乐进三人。
    这三位猛将各有特色,一旦合力在一起,三人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立刻让想要阻挡他们的敌人吃尽了苦头。
    面对被张狂所点化,实力激发到了巅峰状态的周仓、臧霸和乐进这三员猛将,年纪还轻,武力还远没有达到巅峰时期的文丑,能够以一敌三,并成功逃得一条小命,实在是运气不错。
    饶是如此,当高览将文丑接应回军中时,也着实吓了一跳。武力犹在高览之上的文丑,此刻居然被人一路追砍,搞得浑身脏兮兮、血淋淋,仿佛在死尸堆里打了一百个滚,要多狼狈有多狼狈!
    然后,高览很快也领略了一下,追杀文丑而来的三员黄巾猛将,到底有多么可怕。
    先接了周仓一刀,高览全身一震,差点儿虎口破裂。
    再接了乐进一刀,高览神情一怔,差点儿没有反应过来。
    最后是臧霸一刀,高览胸口一痛,差点儿就把小命给丢了!
    ——逃!
    三刀一过,高览的心中已经做出了最直接的判断。
    ——不逃,则死!
    幸而此刻战场上人流涌动,无数的黄巾军战士,手中胡乱的挥舞着兵器,一窝蜂的向前拥挤上去,将人海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原本让高览颇为头痛的人海,现在反而成为高览得以顺利脱身的有利屏障。他忍着身上的伤痛,埋着头向一侧猛冲,立刻顺利的避开了天平军三员猛将的锋芒。
    只是这样一来,被高览抛下的私兵们就倒了大霉。周仓、臧霸、乐进三人一阵大砍大杀,立刻将同样训练不足、缺乏军阵配合的豪强私兵乱成一团。
    就这样,借着天平军的猛将突击,豪强私兵的阵型被打乱,局势很快变成了大为有利于黄巾军的混战。在混战中,士气更高、人数更多的黄巾军侧翼包抄部队,立刻占据了明显的上风。
    支持了大约两刻钟不到的时间后,面对呼啸而来的黄色人浪,胆气不足的豪强私兵终于全线崩溃!



第39节 胜负终落定
    面对呼啸而来的黄色人浪,胆气不足的豪强私兵终于全线崩溃!
    “杀啊!”
    在追击敌军的时候,黄巾军战士个个如同猛虎下山,奋不顾身。一时间,滚滚的黄色,迅速染遍了半个战场。若是任由局面继续发展,只怕数千豪强私兵,便要损失过半。而董卓指挥的中军主力,也会被黄巾军侧翼部队给拦腰截断!
    但是,一队汉军骑兵的到来,立刻给了兴奋无比的黄巾军当头一棒!
    “去死!”
    为首的一员汉军猛将,骑在高头大马上,手中马槊连刺。在战马高速的奔驰状态下,此将的动作,偏偏给人一种闲庭信步的感觉。不过一个呼吸,这名汉将驱使着马匹奔驰过五丈开外,马槊抖动了七下,已经杀死了不下五名黄巾军!
    为首的锋将如此勇武,后面跟随的骑兵也极为精锐。在一片夹杂着羌人语调的呼喝声中,这区区一百多名骑兵,片刻之间,便刀劈枪挑了一百多名冲在最前面的黄巾军战士。
    本来士气高涨的黄巾军,突然间遭到敌人如此凶悍的反扑,一下子就被打槽了。他们暂时止住了前进的脚步,心怀狐疑,不敢向那些凶神恶煞般的凉州骑兵发动攻击。
    “止步!止步!”
    见到前来援助的凉州铁骑,将黄巾军的追兵打了一个反击,被败兵裹挟着后退的冀州名士田丰,急忙抓住机会大叫起来,开始整理队形。他部下的豪强私兵们,见识了汉军骑兵的威风,心中惊恐略减,也不由自主的停下了溃退的脚步。
    这一幕,被位于第二阵的张狂观察到了,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这些骑兵,居然强悍到如此地步,竟然能硬冲大队的步兵?
    哪怕,这些步兵阵型松散。
    ——不合道理啊?
    自身便是一名骑术高手,张狂自然知道在马上作战的艰难程度。没有马镫,骑兵在马背上无从借力,稍有不慎,就会从飞驰的奔马上掉下来。可眼前汉军骑兵的表现,完全颠覆了张狂心中原有的认知。
    但是战场之上,容不得张狂胡思乱想的追根究底。为了有效的遏制敌军骑兵,张狂扭头对着后阵大叫起来:
    “仲荣!射马!”
    天平军在与大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