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黄巾张狂-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麻烦。
    自从刘备的夜袭计划失败之后,他就失去了紧盯着天平军的勇气。直到议郎陶谦所统帅的义兵主力跟了上来,刘备才再次拥有向天平军挑战的实力。
    当然,若不是张飞被张狂释放,刘备的勇气,只怕还没有那么快就回来。但是,这样做能够得到关羽的加入,张狂却不觉得亏本。
    此刻,关羽这个身长九尺的魁梧大汉,正面无表情的侍立在张狂身后。由于心结问题,张狂预料,可能有数月的时间,关羽都不会对自己的命令动一动手指头。不过,时间长了,慢慢的潜移默化之下,张狂不相信关羽会一直这样。
    而且,对典韦这个实力强横无比的“万人敌”,关羽固然眼高于顶,却也不能不正视于他。有了典韦这个切入点,张狂并不担心,以后关羽是否能为自己效力。
    张狂现在只担心一件事情。
    ——渡船这么少,会不会在渡河时,发生什么意外?
    由于汉室的地方官吏在战争开始后,对船只的收集和控制,天平军在黄河岸边,能够收集到的渡船实在是不怎么够用。即使天平军攻破了建立在黄河边的一座水寨,得到了十多艘小船,在一次摆渡中,也只能够运送三百多人员。再算上随军携带的数百车辎重、几百匹战马和拉车的驽马,天平军上上下下,只怕需要三、四天的时间,才能够将全军运完。
    毕竟,天平军现在所处的茬平县,县城还属于汉室。大部分的船只,都被敌视黄巾军的当地豪强们秘密的收藏起来了。他们只怕宁愿将船只都烧毁掉,也不愿让黄巾军得了去。于是,在渡船不足的情形下,现在的天平军被无奈的分成了两部分,一半在黄河南岸,一半却在黄河北岸。
    这种情形,属于一种相当危险的情形。兵法常说的“半渡而击之”,正是天平军目前所面临的情况。如果不是确信身后的义兵被天平军前两天的一次反击所驱逐,不敢轻易靠近,张狂也不敢如此大摇大摆的渡河。
    正在张狂与谢逊两人谈论些诗词的间隙,马蹄声自南方响起。张狂初始不以为意,但仔细一看,立刻提高了警惕。
    十多名骑兵,裹着火红色的战袍,一路旁若无人的前进着。可是这些骑兵,并非天平军的斥候骑士,而是汉军的游骑!
    天平军近千人的大营,就在不远处。不时有一队队的天平军士卒,在附近出没。而这些汉军骑士,居然将这处敌军控制区,当做了跑马场,肆无忌惮的奔驰着!
    ——好嚣张的汉军!
    张狂心中愤怒之余,也不由得暗中佩服。这样的胆略,虽然说稍显莽撞,却也远远超过常人。
    而且,光看来者几乎人人都是纯用双腿夹住马腹,就可以知道,这十多名骑兵,一个个都是马术精绝,勇武敢战之士。
    至于他们所骑乘的战马,更是匹匹高大壮硕,都是上好的良马。张狂暗中比较了一下,发现在己方两千人的队伍中,居然根本找不出几匹,可以与这些人骑乘的战马相媲美的好马来!
    张狂正在思索,这些汉军骑士到底是何方神圣,竟然敢到自己的地盘来挑衅。却见被这些骑兵,众心捧月似的簇拥在中间的那名骑士,排开众多从者,来到前排,好奇的查看张狂、谢逊这一群人。
    虽然相隔有接近一百步的距离,不过张狂所修炼的“太平真气”,本是天下第一品的真气法诀。在这样的奇妙法门加持下,张狂目力过人,足以看清楚这名穿着华美贵气的骑士首领,到底是什么模样。
    面如冠玉,身材健美挺拔,下颌的一部精心修饰的短须,越发显得此人英明神武。这样的相貌,真真当得起一个“浊世佳公子”的评价。
    ——如此出众的人物,必然不是等闲角色!
    ——那么,此人到底是谁?
    “袁术!”
    这个突然被叫出来的名字,让张狂很是吃了一惊。他转头看着刚才开口的谢逊,疑惑的问道:
    “袁术?可是被称为袁公路的那个?”
    “不错,正是袁公路。此人是司空袁逢的嫡子,‘天下楷模袁本初’的同父异母兄弟。年前,小弟曾经跟随父亲大人,去雒阳拜见过为司空袁逢,与这个袁术有过一面之缘。”
    太平道在起义之前,其实一直备受尊重。传播的范围,更是攘括了大汉十三州中的八、九个州。从身份低贱的流民、赘婿之流,到宫中的十常侍,都有大批的信仰者。那时候,即使号称“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与弘农杨氏,对太平道的高层人物,也是客气有加。
    所以,波才做为张角座下八大弟子之一的身份,得以拜见袁逢这样级别的高官,却也是情理之中。而谢逊身为波才嫡子,与袁术袁绍等人打过交道,也就十分正常了。
    “我听说,这个袁术,行事向来飞扬跋扈,京师中号为‘路中悍鬼袁长水’。今日一见,果然贴切。”
    见到袁术一行人,明明看见张狂等人,就在不足百步的距离上,居然依旧肆无忌惮的谈论观望,张狂对这位后世出名的草包诸侯,不由得有些刮目相看。
    至少,这位袁公路的胆子,不是一般的大。
    “兄长,虽然袁术此人是个高官纨绔,却不是无能之辈。上次小弟见到此人时,此人固然难以掩饰骨子里的高傲,可是行事说话,颇有让人宾至如归之意。
    虽然袁术之前因为行事随心所欲,在京师中横行无忌,被人编了一句‘路中悍鬼袁长水’的童谣加以讥讽。不过,在长辈名士的指导下,此人已经意识到自己原本的不足,开始注意自己的行径,努力交往天下豪杰了。
    据说,为了与他的兄长袁绍争名,袁术改节下士,已经笼络了不少侠义豪杰。但凡京师中的世家子弟,多有愿意与此人交往的。近来,更被朝中的多位大臣,公认他为京师‘气侠第一’。”
    听到谢逊的这番话,张狂在心中,忍不住狂吐槽一番。
    ——果然啊,历史就是成王败寇。被评价为酒囊饭袋一般的人物的袁术,若是真的像历史书上说的那样不堪,凭什么能驱使手下无数英雄豪杰,建立非同一般的功业?
    ——难道真有人会以为,哪怕是头猪,坐在“四世三公”袁氏的位置上,就能够在风云变幻的汉末三国,成功的割据一方,成为当世有数的巨头之一吗?
    ——要是因为太过相信历史记载,轻视了这个袁术,然后被他抓住机会给阴死了,那不是太过于冤枉了吗?
    这一刻,张狂对这个最终被历史所唾弃的大汉明日之星,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好奇。



第6节 公路何足道【下】
    这一刻,张狂对袁术这个最终被历史所唾弃的大汉明日之星,多了一份前所未有的好奇。
    不过,好奇归好奇,他可不会为了单纯的好奇之心,就这样跑到前方,去现场采访一下身为敌方阵营的袁术、袁公路。
    但是,张狂不会这么做,却不代表袁术不会这么做。
    在众目睽睽之下,真正的世家嫡系公子袁术,居然驾驭着战马,慢慢的向张狂这群敌人走来。袁术身边的侍从们,看起来想要劝阻一二,却被袁术一句话,乖乖的的跟在他的战马后方,小心翼翼的观察周围的情形。
    这样的举动,让张狂一方的人们,立刻大为紧张起来。不过,张狂示意众人,不要先出手,放这些汉军骑士靠近。在冥冥中,他感到,某些非常奇怪的事情,即将在眼前发生。
    趾高气昂的袁术,接近到距离张狂一行人四十步左右的距离,便停了下来。看来,他也不是狂到了没边,还是知道要与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退思贤弟,别来无恙?”
    本来张狂以为,像袁术这样秉性傲慢,眼高于顶的世家公子,一开口必然没有什么好话。没想到,这位袁公路说的话,居然很是让人感到温和亲切,半点都没有让人不舒服的地方。
    “公路兄,久违了。”
    谢逊的回答,也是彬彬有礼,仿佛双方并非处于敌对阵营,而依然是相交默契的友人。
    “听说令尊在数月之前,不幸逝去,真是让人不胜唏嘘……”
    “先父既然立下志向,这些事情,早已经看透。在下不孝,自当追随先父的奇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哈哈,退思贤弟,果然不愧是孝子。可惜现在战乱,举不得孝廉。要不然,为兄当为贤弟推荐一番。”
    袁术口中有一搭没一搭的问着。他这次冒险接近敌军,却是因为在百步之外,看见了一头金发的谢逊。想起自己与此人好像还有点交情,突发异想,想要劝说谢逊,向汉军投降。
    当然,在投降之后,谢逊会得到什么样的待遇,是被打入大牢,还是被就地枭首,就不是袁术所需要考虑的问题了。他所在意的,不过是诱降敌酋的那一份功劳罢了。
    如今谢逊一开口,就明确的堵住了袁术说话的口子,让身为世家嫡子的袁术,心中很有些窝火。不过,数十年锻炼出来的家庭教养,让袁术忍着这点不悦,并没有与谢逊当场翻脸。
    ——毕竟,这些“蛾贼”进退有度,看起来甚为精锐。虽然比不上“北军五校”的精锐,可是比起一般的郡国兵来,已经丝毫不差了。
    袁术的性子固然喜欢好勇斗狠,到底经历的多了,年纪大了些,不再是几年前那副愣头青的模样。在他心中,既然身处险地,那么稍稍收敛一二,也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袁术不想动手,却不代表别人不想动手。
    看着这个汉末著名败家子,在自己面前旁若无人的与谢逊聊天,张狂的感觉古怪无比。
    虽然张狂在这具身体原来的记忆里,得到过太平道与不少世家大族关系暧昧的消息。接触过不少太平道机密的张狂,隐隐推导出太平道的起义,也是与某些世家大族合谋的结果。可是,经历过许多次与豪强大族的冲突之后,张狂对脑子中残留的这种念头,已经不太相信了。
    但是,袁术当前所表现出来的言行,却让张狂突然间深有感触。
    ——莫非,在太平道起义的背后,还真的有世家大族这只幕后推手的存在?
    当然,不管这只幕后推手到底存不存在,张狂可以肯定,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太平道与世家大族之间的关系,早已完全破裂了。别的不说,单看故“波才帅”与“张曼成帅”在兖州豫州一带对地方豪强大动干戈的行事作风,就知道双方差不多是完全撕破了脸。
    在谢逊与袁术侃侃而谈的时候,被忽略的张狂暗暗有些恼怒。看着袁术这一行人骑乘的战马和披挂的盔甲,张狂心中突然有些意动。
    ——那些马匹和盔甲,可都是好东西呢!
    “退思,你与这位袁公路,可是关系莫逆?”
    听到张狂突然间的发问,谢逊的口中淡淡的说道:
    “不过是一面之交,归根到底,依然是分属敌我罢了。”
    听到这句话,张狂脸上微微一笑:
    “那么,我若是杀了这厮,退思你也不会难过?”
    “那是自然。”
    在两人低声的说话间,袁术也注意到了张狂的存在。他原本以为,能够整训出这样一支严谨的强军的人,应当非家学渊源,以擅长兵法而著称的太平道“波才帅”之子莫属。眼前的黄巾军,也多半是从孙坚、曹操手中逃得性命的“波才帅”残部。可是瞧张狂与谢逊两个人的态度,他心里略一思量,感觉倒仿佛谢逊是别人的下属?
    ——这个剑客模样的家伙,到底是什么人?
    ——难道,是这支“蛾贼”的主将?
    袁术正在思索间,猛然听到对方一手指向自己,一声大喝:
    “义公,拿下此人!”
    话音刚落,一名顶盔掼甲的黄巾军骑士轰然应诺,策马横刀,越众而出,单人独骑,杀向袁术!
    袁术心头一震,一眼扫过这名黄巾军骑士。见这人露出来的眉眼不过十八、九岁的年纪,脸上却是杀机遍布,袁术不由得暗暗耻笑:
    ——乳臭未干的小儿,也敢如此托大,前来送死!
    袁术的武功,在京城浪荡子中,堪称数一数二。年轻一辈的官僚子弟里,能够在武力上与他相提并论的,也就是曹操、袁绍等区区数人。正是凭借这一身好武艺和一个好家世,袁术才能折服京城里那些年少轻狂、心高气傲的世家公子,得到“京师气侠第一”的称号。
    但是,与大多数公卿大族子弟一样,袁术的武技,属于那种单挑炫技的路子。这种武技若是在战场上使用,未必能对付得了一名“百人斩”。所以,在战场上,袁术还从来没有亲自与敌人动过手。要知道,他可是真正的“千金之子”,就算身上少了一根头发,也会让身边的侍从们胆战心惊。对袁术来说,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他一声令下,身边自然就有人奉命出手,将敌人一个个切瓜砍菜般的统统干掉!
    这一次面对敌人的突袭,不待袁术开口,在他身边警戒多时的侍从中,已经有一人主动策马冲出,口中还大叫一声:
    “无知小儿,死开!”
    说话间,这名得以成为袁氏嫡子侍从的汉军精卒,手上浮现出一层淡绿色的“战炁”。原来他的嚣张,也并非没有原因。光是以这种程度的修为,此人只怕应当是一个“百人斩”一级的好手,在北军中做一个队率也是绰绰有余的。
    短短四十步左右的距离,并不足以让这两名相对着发起冲锋的骑士充分加速。不过即便如此,双方这样一个交错冲锋,由于马匹的奔跑所造成的冲击力,若是要杀死一个人,那还是轻而易举的。
    面对展示出自身“战炁”水准的敌人,从黄巾军阵营中冲出来的那位骑士,并没有丝毫害怕或者忌惮的表情。在那张年轻却粗狂的脸上,只是透露出一种对功劳的渴求。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不久前与同样年轻的张飞大战良久,未分胜负的亲卫什长韩当。
    他在数日前夜战张飞,虽然说是未分胜负,可是在明眼人心里,最终应当还是会不敌对方。这却是因为,韩当本来是马上的猛将,在步下作战这一块,其实不是他最擅长的。眼下骑在马背上,韩当有着如鱼得水的感觉,即使对方的汉军骑士亮出了“战炁”,也只是博得他嘴角向上一撇。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两匹战马交错着对冲而过之时,韩当手中大刀挥舞,连“战炁”都没有催发,直接如飘雪一般攻出了十二刀。对手不料韩当的刀法如此快捷,一时大吃一惊,急忙挥动环首刀,狼狈的招架。
    但是,技不如人,无可奈何。此人在袁术身边呆的久了,从未真正上过以命相搏的厮杀场,故而面对韩当先声夺人的飘雪刀法,心中惊疑不定。心中惊疑不定,手上难免慢上一慢。手上慢上一慢,韩当的刀法就可以从容施展。于是,悲剧降临了。
    这名袁术的侍从先是感到肩头一痛,手中的刀势缓了一缓。接下来,腰间,背上,以至于后脑上,汉军骑士便连连中招。固然有精良的好盔甲保护,免于受到重伤,这名骑士还是在韩当一连串的快速打击之下,身体失去了平衡,一个倒栽葱,摔在了地上。
    眼看此人的脑袋与脖子折曲的角度,多半是不能活了。
    没有显露“战炁”,便击败一人之后,韩当并未就此罢手。相反,他携带着瞬间斩杀敌人的气势,马匹全力催动,摆出一往无前的架势,血迹未干的刀锋一指,直奔袁术而来!
    “啊呀!”
    袁术身娇肉贵,虽然跟随在皇甫嵩的大部队中间,也算是经历过几次战斗,可是像这样被人当面冲击的情形,却是第一次接触。惊慌失措之下,袁术一时间手脚无措,几乎就想要调转马头,立刻逃跑了……
    如果,没有紧贴着袁术的那条大汉,及时出击的话。
    “休伤吾主!”
    伴随着这名虎背熊腰,强壮如牛的猛将一声暴喝,一骑快马飞驰而出。正想一举击杀袁术,建立自己在天平军中功业的韩当,突然之间,就不由得放慢了马速。
    因为,在韩当的感觉中,前方突然出现了一只恐怖巨大的怪兽,正在砥砺它的爪牙,想要将他撕成碎片!
    韩当的恐惧,却是袁术的欣喜。由于恼怒于刚才差点儿出丑的原因,袁术对韩当,是必欲杀之而后快。见身边的头号猛将暴起出手,袁术不由自主的大声呐喊:
    “纪公台!杀了他!”



第7节 本初满城招【上】
    “纪公台!杀了他!”
    当然,在现在这个时候,袁术说的这句话好像是句废话。
    “公台”是那位猛将的字。此人的姓名,叫做纪灵。在后世,他也是颇有些名气的三国人物之一呢。
    纪灵的年纪在三十岁左右,任何人只要看上他一眼,就可以判断出,他是一个极为强悍武者。不说别的,只看纪灵手上的那柄奇门兵器,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件奇门兵器,柄长四尺,刃长三尺,两面开锋,在刀锋的最前端,却又向左右开出了两个刀刃。韩当认不出这件兵器的名字,可是张狂一眼看到了这东西,一个口顺的名字就脱口而出:
    “三尖两刃刀!?”
    认出这件兵器,张狂也就等于认出了这个敌人。袁术手下第一战将,即使在巅峰期的关羽手中,也曾经支撑过二、三十回合的强力猛将——纪灵!
    当然,以张狂记忆中的历史,并不清楚这件兵器其实出自于《三国演义》的编造。让我们再次原谅这位,将《三国演义》当做真实历史的穿越者!
    那么,作为历史上孙坚麾下先锋大将的韩当,对上曾经的南方霸主袁术手下的头号大将纪灵,将会是谁胜谁负呢?
    在极为短暂的时刻当中,韩当曾经被纪灵的气势所震慑。但在此之后,韩当迅速的回过神来。面对着迎头扑来的凶兽纪灵,韩当将马头一带,就想要避过这个硬骨头。
    毕竟,韩当的目标,不是纪灵,而是纪灵的主子,“四世三公”汝南袁氏的嫡子——袁术、袁公路!
    只是,韩当若想前进,纪灵此人就是避不开的。
    马头一转,纪灵随之又拦在了韩当的前方。
    这一刻,双方的距离,不到五步。
    纪灵出手了。
    三尖两刃刀的长度,超过了韩当的大刀。在使用这件重量达到五十余斤的沉重兵器时,纪灵并没有去发挥这件兵器可以施展出的种种技巧。
    他只是平平的一刀横切过来,不带任何花哨。
    但是,在看似简单的一刀之中,却蕴藏着至少十种以上的后续变化。正是因为前面的出招留了三分力道,纪灵才能够在这一刀的背后,施展出足以克敌制胜的变招来。
    就算纪灵不变招,这样一刀下去,也足以切掉对手战马的头颅。为了施展出这看似简单的一招,纪灵在过去的十年之内,每天都要将这一招练习三遍以上。
    光从这一招之中,就可以窥见,纪灵的武技,其实已经达到了化繁为简、大巧似拙的境界了。如果他的战炁修为能够再进一步,便是一位新的“万人敌”!
    那么,韩当又当如何化解呢?
    韩当果断出刀。
    不是一刀,而是连斩五刀。
    这五刀,有的力道轻,有的力道重。有的横斩,有的斜切。有的击中刀刃,有的击中刀面。这样一系列的巧妙敲打之下,纪灵的这一刀,终于砍不下去,主动变招。
    纪灵手腕一抖。
    这一抖,三尖两刃刀突然弹起来,一侧的刀尖变了方向,向着韩当的脸上刮去。饶是韩当手中刀,挥动的足够快,依然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三尖刀的刀锋,掠过脸庞时的锋锐。
    这一次交手,却是纪灵占了上风!
    “义公快退!”
    张狂的声音,从后方传过来。
    在一时的冲动之后,张狂突然想到了两个问题:
    ——能不能杀了袁术?
    ——能不能杀的了袁术?
    要知道,袁术作为在东汉末年的风云变幻中,深刻参与时局演化中的重要一员,若是死在茬平这样的小地方,会不会对未来的大汉朝廷局势变化,产生某种影响?
    比如说,汉灵帝死去,何进被宦官杀死,导致董卓掌握朝廷大权,这一系列的事情,是否还能如期的发生呢?
    对于这个问题,张狂老早之前,就曾经想到过。根据他在前生网上所看到过的一些资料,当然知道所谓的“蝴蝶效应”会带来什么结果。万一袁术被干掉了,那以后的历史还会不会如同张狂记忆中的那样推演呢?
    或者说,历史就是历史,根本无法更改?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张狂心里的那点儿野望,终究必然落得一场空。而对他来说最好的一条路,也就是乘早躲进哪个山沟沟里,老老实实的做一个缩头乌龟,来保全自己的性命罢了。可是如此狼狈的结局,绝不是张狂愿意接受的。
    不过,想到归想到。张狂目前连他到底是穿越到《三国演义》中,还是真实的三国历史中,都弄不清楚。对于这种局势的推演,就更加无从着手了。既然资料不足,张狂姑且认为他所处的时空并没有将未来限死。这样的话,他如今的这一番拼搏,才会是有意义的。
    而且,作为“四世三公”袁氏的嫡子,袁术的身边,必然是高手如云。光是张狂刚才得以辨认出来的那个纪灵,就不是个省油的灯。凭借直觉,张狂知道,韩当未必是纪灵的对手。
    所以,张狂对于向袁术发起攻击这件事情,有了些许后悔之意。可千万不要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眼见袁术被几名神情镇定的侍从高手,牢牢的护卫在身后,韩当顺势就拨转马头,向后退却。敌人不是个善茬,他连一个纪灵都未必赢得了,自然不会冒失的再去截杀袁术。
    不得不说,人在吃了亏之后,印象是最为深刻的。在单父之战中因为冒进而被俘获的教训,让年纪不足二十的韩当,一下子谨慎了不少。
    见到韩当开始撤退,刚刚被吓了一跳的袁术,自然难以咽下这口气。
    ——敢让本公子差点儿出丑,本公子就要你们的小命!
    袁术环视一下周围,高声的叫道:
    “纪灵,张勋,桥蕤!你们去将刚才那厮,给我斩杀了!”
    “得令!”
    纪灵和桥蕤两人,大声的应诺着。不过,在三人中年纪最大,行事最为老成的张勋,却并没有马上应诺,而是皱了皱眉头,劝说袁术道:
    “主公!此处不是善地,不可久留!吾等三人若是一齐出击,万一突然再来一个刚才那样的刺客,那主公的安危,岂不是……”
    这句话让袁术的脸色一沉。不过,立刻,袁术又转怒为笑,用马鞭在张勋的盔甲上虚抽了一记,笑道:
    “还是老张老成些。好了,我跟一帮乱臣贼子生什么气?咱们先且回营,等汇合了陶恭祖的人马,再来将这些不知死活的蛾贼,一股脑儿尽数杀光!”
    得了袁术的夸奖,张勋的胸口,都额外的挺起几分来了。一旁刚刚与敌人交手了一招的纪灵,心中很有些忿忿不平:
    “老子在一旁打生打死,你这老小子倒好,张张嘴,就得了主公的夸奖……”
    仿佛是感受到了纪灵的小小抱怨,袁术的话头一转,对纪灵说道:
    “老纪也不错,出了不少力气。等回了营地,记得到管家那里,去领五块金饼!”
    “主公英明!”
    对于袁术的赏赐,侍从们齐声颂扬。不得不说,在如何驾驭部下的问题上,袁术这样的世家公子,实在是有着太多的经验和家族传承。外加上袁术出手阔绰,跟随在袁术身边的豪杰,对袁术的忠心度还是相当不错的。听着侍从们的恭维声,袁术呵呵一笑,向前方狠狠的瞪了一眼,像是要记住那些得罪自己的敌人,这才调转马头,背着张狂一行,旁若无人的扬长而去。
    张狂虽然在思量之后,打消了与袁术战斗的想法。不过,他见到袁术这种趾高气昂的态度,心中难免有些生气。
    要知道,现在跟在他身边的亲兵,都是军中的精锐。张狂将这些精锐调集到自己身边,一方面是加强他们的忠诚度,另一方面,也是在言传身教的引导他们学习各种军事知识。在不远的将来,如果天平军需要在规模上进行扩张,这些亲兵就会被作为新军基层中的什长、五十人长任用。
    拥有这样一群好手在身边,就算袁术手下拥有多个“千人破”级别的武将,真要打起来,张狂也不怕会输掉。更别说,侍立在一旁的关羽,在关键时刻,也必然会出手相助。
    只是,此刻的行径,对双方来说,毕竟只是意气之争。张狂身边的亲兵,都是未来组建大军的基层骨干。万一损伤了哪一个,都够张狂心痛半天的了。就比如几天前,战殒于刘备军手下的何迁何老四,让张狂到现在,都心痛不已。
    所以,目送这些不速之客的离去,张狂并未有着追击的念头,而是转过身去,再次为缓慢的渡河进度而发愁起来。



第8节 本初满城招【下】
    再说袁术一行人。
    虽然驾驭着飞奔的宝马,袁术的内心,却不像他表面上那么意气风发。
    袁术自幼锦衣玉食,手下奴仆无数,本就养成了一幅“天最大,我老二”的狂妄性子。而且,由于自从记事以来,袁术在家族势力的扶助下,无论是官场还是情场上,可以说得上是事事顺畅。结果这么一来,他就格外不能容忍别人对自己的冒犯。
    当然,良好的家庭教育,让袁术将这些性格中的阴暗面,很好的包藏在别人无法观察到的地方。在外人的眼中,袁术这位司空袁逢的嫡子,知书达理,接人待物亲切而有分寸,只是性子有些骄傲。不过,这也正常。从四世三公的家族里出来的人才,若是不为自己的身份而骄傲,那简直就是有辱门风。
    被认为拥有出众的才能,再加上他如此出众的家世,让大汉朝野间的人们一致认为,未来二十年里,大汉的三公之位,一定逃不脱袁术的掌心。
    只是,这些并不能让袁术得意忘形。在他的心中,始终有一根刺,一根永远难以消除的尖刺。
    这根刺的名字,就叫做:
    ——本初!
    本初原来是大汉质帝刘缵曾经使用过的一个年号按照公元纪年来算,应当是146年。不过,如果将这两个字与汝南袁氏一族联系在一起,却只能代表一个人。这个人,便是如今名满天下的袁绍、袁本初!
    其实,袁绍可以算是袁术的亲哥哥。两人是一父所生。不过,袁术的生母,是袁逢的正室夫人;而袁绍,不过是一个地位卑贱,连侍妾身份都没能捞到的侍女所生。
    ——侍女是袁氏的家奴。侍女所生的孩子,自然也要算作半个家奴!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被袁术从心底看不起的“婢生子”,却好命的在袁逢的提议下,过继给了早死的兄长袁成。
    袁成是故太尉袁汤的次子,在极为年轻的时候,他就担任了秩二千石的“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