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巾张狂-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典韦势如疯虎,不过,经常见识关二爷惊人气势的刘备义兵,倒也不太害怕这样的架势。可是,一经交手,双方的斤两就出来了。
凡阻挡者,皆为螳臂!
典韦手起戟过,呼啸着攻出八戟。一群不知死活的刘备义兵,转眼之间,就被斩杀了六人。
有被断头者,有被腰斩者,有被开膛者。最惨的一人,身中典韦两戟,双腿被活活斩落,兀自未死。此人用双手抱住断肢处,在地上翻滚号哭,溅起满地的血污,其状惨不可睹!
这样的惨状,明显震慑住刘备手下的义兵们。已经突入营地的三、四十名义兵纷纷心惊胆颤,完全丧失了斗志。典韦作势又要发动一次冲锋,这些跟随刘备战斗了数月的义兵们,居然就丢下还在敌营中的首领们,连滚带爬的向营地外逃去!
“不!回来……”
被典韦的凶悍所吸引,回头查看战况的刘备,惊讶的见自己手下义兵狼奔猪突,纷纷溃败,心中的惊骇,简直就要将他自己淹没!
——这些无胆鬼……
但是,现在的情形,容不得刘备多骂。只是一瞬间,刘备就意识到,从战术来讲,己方还剩下的十余人,已经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
前方,奋战多时的关羽,在失去了马匹和长柄大刀之后,终于被数十名反应过来的天平军士卒一拥而上,生擒活捉了。
后方,一名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丑恶巨汉,带领十多名兵甲不全的天平军,堵住了刘备撤退的道路。
左方,张飞被一名敌军悍将缠住,无法脱身。
右方,却是天平军用辎重车,临时搭成的大营营墙!
——前后左右,都没有出路,如何是好?
刘备虽然向来以“喜怒不形于色”而自豪,在当下的这种情况中,也难免脸色大变。他心中开始后悔:
——要是不那么贪心,只是拖住这些黄巾军。等到陶议郎手下的大军出现,再堂堂正正的进攻敌人,那该有多好啊!
只是,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后悔药可以卖的。
刘备也是心智坚定的人。后悔的思绪,只是在脑中闪过一下,然后就再也没有出现了。他再次环视了一圈四周,心中略微镇定,对周围人大叫一声:
“起兵,紧滑!”
天平军听不懂这话,可是刘备的老班底,却听得明明白白。刘备这是让大家赶紧撤退呢!
然而,怎么撤?
张飞蛇矛一刺,在激战六十回合之后,终于将感到招架不住的韩当逼退。但是,当刘备看到被俘的关羽时,就知道,即使张飞回到身边,突围也变得不太可能。
这样短短的片刻,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天平军战士,从营地的睡帐里爬起来,加入了战斗的行列。看到这里,刘备心中又羡又愁。败在训练如此有素的强军手中,还真是一点儿也不冤枉啊!
但是,刘备是不会放弃的!
作为一个拥有越挫越勇性格的强者,刘备就算跌倒了一百次,也会想方设法的爬起来,去尝试第一百零一次!
“刘头儿!往哪里突围?”
呼吸急促的张飞,凑到刘备身边,大声的询问着。
张飞这时候,与刘备交往还不算太久,关系还没有密切到足以称兄道弟的地步。而且,作为与刘备同乡的涿县土著大户,张飞对刘备过去的那些底细,完全是一清二楚。
大部分情况下,如果对一个人知根知底,有了那些细琐的糗事做垫底,就很难对这个人崇拜得起来。
因此,张飞与刘备之间,其实算不得太过于亲密。
反而是张飞对关羽,由于佩服这个解良巨汉的武力,所以两人的关系密切程度,其实超过了刘备与两人的关系。关羽对张飞这个小兄弟的武力潜力,也有很大的期望,经常与张飞切磋武艺,多有教导。
结果,张飞干脆将关羽当做兄长一样,处处跟从。若不是关羽为了洗刷掉自己过去的杀人罪行,主动加入了刘备军,张飞作为大户人家的长子,又怎么会愿意呆在一个破落户出身的人手下?
当然,由于经历了数月征战,刘备已经证明了他是一个不错的军事领袖。所以,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张飞自己觉得无法可想,自然而然的就靠到了刘备身边,希望能找到一个脱困的方法。
不过,这样的困境,刘备又能想出什么脱困的方法呢?
刘备的心中,倒是在思量一条出路。只是,这样一条出路,很难让大家一起逃走。
——确切的说,其实只有个别人,能用上这条出路。
于是,刘备看了张飞一眼,无奈的说道:
“只能冲出去了!”
虽然与敌人大战良久,张飞目前的体力,却依然不错。这就是修习水系的“战炁”所带来的好处:耐力强。但是,相对应的,张飞其实没有什么可以瞬间爆发的招式。这样一来,面对密密麻麻的天平军士卒,张飞的突围行动,完全就没有效果。
这时候,刘备开始有些后悔。
——敌营的外面,可是还有好己方几百精兵啊!可是己方的三个头领,全都陷在敌营中,结果让营地外的义兵们,失去了指挥。
——要是能够将外面的义兵组织一下,发起冲击,里应外合之下,至少可以将己方被围困的人,给救出去?
虽然从来没有正正经经的研究过什么兵法书,但是,刘备是一个善于总结自己失败之处的人。在被上百名强敌团团包围的情况下,听着营地外渐渐远去的厮杀声,刘备心头滴着血,记住了这样一个教训:
——作为一军的主将,千万不要随意脱离己方的主力部队!
天平军战士们,已经逼上来了。
张飞将丈余长的铁矛,使得如同一条灵活的蟒蛇,却也无力破开对方严密的军阵。毕竟,实际年龄还不到二十的张飞,在战斗力上,距离他的巅峰状态,还差的太远。
以一人之力,却需要同时对付四、五支刺过来的长矛,张飞一时间,也只得自保而已。面临这样的困境,他在心中暗自决定:
——以后,一定要好好研究一下,各种阵型的战斗方式!
“让开!某家来收拾这些狗腿子!”
一个粗狂无比的声音,从人堆里传出来。借着还算明亮的月光,刘备看见一个雄壮得不像是个人的壮汉,从天平军士卒们让开的道路中,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
当张飞与这个巨汉面对面的相视而立时,他只觉得自己的后槽牙,开始隐隐作痛。
ps:心情不佳中。
第一卷终·;**总被雨打风吹去
当张飞与这个巨汉面对面的相视而立时,他只觉得自己的后槽牙,开始隐隐作痛。
一座山会走路吗?
其他人怎么回答,张飞不知道,也不感兴趣。他只是知道,自己会回答:
“会!”
这,就是典韦带给张飞的第一印象。
——却不知,能否与关大哥相比?
张飞视关羽为兄长,以为这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出几个能够在武力上超过关羽的人了。他看着典韦虽然气势迫人,比起关羽来,却又差了一些,心中便有了这样的想法。
一边转动脑筋,张飞一边手上不停,对着典韦连刺三矛。
张飞的矛,由于自身的特点,被队伍里的简四头领,戏称为“丈八蛇矛”。
“丈”,是指的张飞所用之铁矛,长度达到一丈有余。
“八”,是说张飞出矛的速度快,虚虚实实,满眼都是矛头的影子。一矛刺出,却像有八个矛头似的。
“蛇”,本意是张飞用矛的灵活度,宛若一条灵活跃动的蟒蛇。
这样三个特点,集合在一根长矛上,就是所谓的“丈八蛇矛”!
面对漫天的“丈八蛇矛”,典韦脸上毫无紧张之色。
典韦出戟。
只是一戟,张飞的铁矛就再也刺不下去了。
一股巨大的力量,重重的击中铁矛。张飞虽然心中已经有所准备,依然被对方力量之强所撼动。他只觉得手心急剧震荡,从大铁戟上传过来的那道“战炁”,简直要将铁矛从中间硬生生砸成两段!
一招之间,张飞那被戏称为“丈八蛇矛”的矛势,就已经完全散乱!
一力破十会!
惊骇之中,张飞心中,却并不服气。
——如果不是苦战良久……
——如果用出卸力的矛法……
——如果是骑在马上……
——俺张飞,岂会一招落败!
虽然虎口被震破,血流不止,张飞的手掌,依然死死的捏住有些变形的长矛。
——俺,绝不认输!
典韦一击得手,并不停止,大步向前踏去。不过,这一步踏下去,典韦也吃了一惊。
就在这一步将要落地,却还未曾落地的时候,一柄突如其来的长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奔典韦的喉头!
如果不是身具神秘莫测的野兽直觉,只怕这一下,典韦就要被这宛若“天外飞仙”般的一剑击中!
还好,有着野兽直觉的提醒,这快若闪电的一剑,最终只是刺在了大铁戟的护手上。
然后,典韦反击。
典韦的反击非常直接。反手一挥,大铁戟自下而上,挥出一道棕黄的弯月!
戟尖在一件铁甲上擦过,溅出点点火花。敢于偷袭典韦的人,必须付出某些代价!
刘备狼狈不堪的向后猛退几步,差点儿撞到了自己人的怀里。他身上的那副铁甲,被典韦含怒发出的一戟,斩得是七零八落。还好,由于刘备躲避的够快,身上并没有受伤。
偷袭典韦不成,这一刻,刘备才算是断绝了正面突围的所有希望。
——事情已经不可为,需要早作打算了!
刘备心中惭愧,对张飞叫了一句:
“张兄弟,保重!”
张飞此时,也没了突围的指望,只想着拼掉一个是一个。他看了看脸色阴晦的刘备,大声的叫道:
“死战到底!有断头张飞,无投降张飞!”
这一句,声若天雷,居然比典韦的咆哮更有气势。被张飞这样一叫,四周围上来的天平军战士,居然纷纷向外一散,将整个包围圈,骤然间扩展了不少。
就在周围的人群被张飞的吼叫所震慑,以至于全场为之一静的时候,一个清朗的声音,悠悠然的响起。
“张飞,你以为,战场之上,是在比谁的嗓门大吗?”
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张狂。在擒住关羽之后,他对于将刘关张三人一网打尽这件事,有了不小的兴趣。听到张飞视死如归的宣言,张狂心中虽然为之一振,却也不能坐视这个敌人,将己方的气势削弱。
不等张飞接口,张狂赶紧放声高叫起来:
“射人先射马!”
这首军歌,在天平军中极为流行,几乎人人都能嚎上两句。有了张狂的起头,所有的天平军将士一呼百应,激起浩大的声势,一下子就将张飞的大叫,埋到了地底深处!
“擒贼先擒王!”
见到己方的气势已经高涨,张狂趁热打铁,大吼一声:
“上!”
无数的天平军士卒随之响应:
“冲啊!”
“万胜!”
这一刻,刘备麾下这区区十多名义兵士卒,就如同狂风暴雨中的一叶小舟,随时都会倾覆!
好个刘备,临危不惧。面对这样的情形,他将身上破碎的铁甲扯落在地,向着营寨的壁垒猛冲两步,手中长剑连连点在辎重车的木板上,作为借力。在车墙上“噔噔噔”几下,刘备竟然如同一只飞鸟,凌空翻过辎重车的顶部,利索的落在了营地之外!
这一幕,让在后面督战的张狂,小小的吃了一惊。
——果然是剑侠一流的人物……
——若是这大营,不是用辎重车临时搭建的,量这厮也翻不出去!
“可惜了……”
张狂暗暗感慨着。
“可惜了!”
典韦暗暗感慨着。他看着张飞,虽然两手满是鲜血,根本握不紧长矛,却依然勉力挥动武器,大呼酣战。只可惜,手掌受伤的张飞,战斗力下降了至少八成。在一群精壮战士的合击之下,不过数回合,便被击倒在地。
“可惜了一条硬汉子!”
典韦自己也是个宁折不弯的好汉。见到张飞这样的落场,他免不得心生感慨。他走上前去,正想吩咐士卒们不要糟蹋张飞的尸身,将其好好安葬。入眼处,却是一对怒睁的圆眼。
张飞还没死呢。
之所以会如此的原因,却是进攻张飞的士卒,对这个宁死不降的猛将,多有怜惜敬佩之意。再加上张飞一番力战下来,已经没了什么战斗力,这些士卒无需痛下杀手,便成功制服了这位不屈的猛将。
ps:卷末语。
第一卷·会群英,总算是发表完了。在这一卷里,三国最重要的三方势力,曹、刘、孙,纷纷展示了一下自己的形象。在此,再解释一下对刘、关、张三兄弟的形象定位。
刘备在黄巾起义之前,家境并不好,曾经窘迫到需要自己动手编制草席、草鞋之类出售来谋生。但是,当黄巾起义开始时,他却能一下子就从家乡拉出一支队伍,参加官府的军事行动。如此行为,绝非一个编草席的小贩所能做到。
所以,从事编制业生产,应当只是刘备早年生涯中极为短暂的行为。想要将一个县里的游侠【张飞】、亡命【关羽】纠合起来,刘备必然在之前就在这群人中间享有不错的声望。那么,一无家世,二无钱财的刘备,凭什么压服如同关羽张飞这样的豪杰呢?
个人的魅力当然重要,个人的武力也应当极为关键。所以,刘备的武力决计不差。
如同世界上任何集团的形成都需要时间和机缘一样,刘关张集团的形成,也应当有一个过程。桀骜如关羽、张飞这样的猛人,要说刘备能够“王霸之气”一亮,就让他死心塌地的跟随,似乎太过夸张。
因此,在剿灭黄巾之乱时期,三人的地位差异应当还不太明显,更类似于同伴而非君臣。直到战后封赏,刘备以老师卢植的关系得到了朝廷的正式官位,这才让关羽、张飞正式的成为自己的部下。
这些虽然只是我的脑补,可是我个人坚持认为,这种推测虽然不见得正确,却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本书中的刘备,无论以后他能成长到什么样的地步,出场时就是一个游侠首领。
下一卷,将有在汉末曹、刘、孙三方独立登场前,相比比三方,在当时显得更加强力的人杰登场,为各位读者展示黄巾起义的背后内幕。
好,我承认,这个背后内幕是我编的。可是,这本小说本就是立足于历史,却又不限于历史。如果历史只是简单的对某些事情进行记载,而没有明确说明其中的原因,那笔者就有借口对此进行自由发挥。
请各位读者放心的是,笔者作为一个伪合理党,将绞尽脑汁的让编纂的历史看起来合情合理。在历史的大框架内调戏历史,这是笔者写书的最大趣味之一。尤其在目前写本书还是处于负收入的情形下。
另外,请各位书友帮忙,多多宣传,多多支持本书。作为一个业余的写手,我还是多多少少残留着一些好胜之心的。眼看着一本本点击超过本书,但收藏不如本书的同类新书纷纷签约甚至是上架,而笔者的劳动成果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承认,笔者心里,还是多多少少有些郁闷的。
好,牢骚不能太多。到此为止。
在这里,再次恳求大家的帮助了。只要是对三国历史感兴趣的读者,总是愿意看到更多写法新颖的小说。至少在目前为止,我还没有发现有哪本三国类小说是以本书的视角和风格展开叙述的。如果能够将一部题材新颖的好书推荐给同好,各位不会觉得快乐吗?
唠叨就到这里,以解被拒签之郁闷。谢谢各位的捧场。明天,就是新的一卷开始了。这一卷的标题,就叫做:解太平。
又ps:由于成绩不理想,个人认为后面的草稿需要一次大修,所以更新变为一日一更,特此通知。标题居然被和谐了,我晕。不就“风【和谐】流”两个字吗?
第1节 纵败无降意【上】
月光西斜,天色渐黑。但军营中点燃起的一束束火把,驱散了蔓延的夜色。
战后的打扫战场,清点战损,花费了大半个时辰。这样一来,大半夜没有得到休息的天平军,不得不原地再呆了一天。
张狂跪坐在大帐中,听着泰大师报上来的战损,面色阴沉无比。
昨天夜晚的激战,天平军一共战死四十余人,重伤三十余人,轻伤上百。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伤亡,是因为夜色之中,不辨敌我的误伤和相互踩踏所造成的。
至于折损的将领,则包括了跟随张狂多时的元老,斥候队副百人长何迁,和其余五、六名五十人长、十人长。
何迁的死,悄无声息。他是在警戒敌人的夜袭时,与两名暗哨,被人从身后偷袭而死。根据对何迁身上伤口的检查,张狂认定,杀人者十有**,就是侥幸跳出营墙,逃得一命的涿郡义兵首领——刘备、刘玄德!
这样的损失,相比在反击敌人时斩获的三十六颗首级,实在是亏大了。
不过,那位在危急时刻,英勇的挺身而出,阻挡关羽突击的郭大目,居然幸运的没有当场身死。关羽那沛莫能敌的一刀,由于意不在郭大目身上,只是将郭大目的一只手和一条腿砍下,并未真正将他断为三截。
只是,就算这样,由于失血过多,以汉时的医疗水平,郭大目也很难撑过几天。
想到这里,张狂就觉得,自己应该多去看看这位有救命恩情的部下。虽然说张狂知道,郭大目自己也知道,这样的伤势,基本上已经活不成了。
天平军的伤兵营,与一般军中的伤兵营有很大不同。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所有东西都整理的井井有条,绝无什么肮脏杂乱的垃圾存在。
这种情形,是作为一个懂得基本卫生学的现代人,为军中特地制定的卫生安全营规。其他地方也就罢了,作为最怕遭受感染的伤兵营,张狂可是专门派出身边的亲兵,每天前来检查卫生状况。
正是依靠军中良好的卫生保持,和将水烧开了才能饮用的饮食条例,天平军两次千里奔袭,才能避免这个时代极为常见的大规模瘟疫和水土不服。对于这一点,普通士卒可能还不觉得,只是嫌那些卫生条例太过于麻烦。但出身“将门”【姑且算】的谢逊,心里却极为惊讶,越发确定张狂的确得到了神人的指点,对张狂的态度也越发的恭顺。
郭大目的身边,目前有两个伴当。一个,是向来紧跟着他的十多岁少年。另一个,却是曾经与他有过冲突的肖大嘴。
由于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当着张狂在场,郭大目说出了他的遗言。
郭大目的遗言,并非是要求什么,只是希望张狂这个一军主将,能够看顾一下那名一直跟随他的少年。对于这个大约只有十三、四岁的小家伙,张狂的记忆里还有些印象。他对特地守在一边,安慰郭大目的肖大嘴问道:
“这位小兄弟,莫非就是当初在长社之战时,突袭大嘴你的那位小兄弟?”
肖大嘴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头上的黄巾,勉强咧嘴一笑,说道:
“渠帅好记性。就是这个小子。”
数月之前长社之败时,肖大嘴与郭大目同为颍川黄巾军的败兵,在逃到天平军营地中之后,发生了一次冲突。当时,就是守在郭大目身边的这名少年,在出其不意的情况下,以弱敌强,成功的将肖大嘴一举擒拿。
不过,所谓“不打不相识”,在郭大目第二次投奔天平军之后,两个人反而因为这件事情,成了一对好友。
“这个小廖子……跟了某家几年,……某家别的没有,……只记着这件事情了……”
听着郭大目艰难的托付,张狂心中也深深的感动了。他只不过是在当年长社之战时,以郭大目作战英勇为理由,奖励了郭大目一大块肉。可是,郭大目的回报,却是他自己的一条命!
“你叫什么名字?以后就在我身边,做我的亲兵!”
看着一旁咬着嘴唇,强忍着不哭,却将嘴唇都咬破了的少年,张狂柔声的问道。
“某家叫廖化……渠帅,求求你……救救郭大哥……”
断断续续答话的少年,却让张狂心中猛然一动。
廖化?
廖化!
——必然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里的那一个廖化!
张狂脑中的历史知识迅速翻动,将《三国演义》里对廖化的记载翻了出来。
“初为黄巾贼,因世乱流落江湖,聚众五百余人,劫掠为生。”
让我们原谅这个将《三国演义》当做历史的伪历史爱好者!
这份欣喜,倒是稍稍冲淡了郭大目的将死,给张狂带来的哀伤。
探望过郭大目之后,张狂从敞开的大帐篷中出来,看了看天空的日头,很有一种白云苍狗的感慨。他停下脚步,心中思量了片刻,还是决定去看看昨夜之战的两位俘虏。
无意中送上门来的廖化,让张狂收服三国名将的心思,再次蠢蠢欲动。虽然张飞和关羽,都是历史上著名的刘备死党,几乎没有背叛刘备的可能,张狂却依然对这两位著名的“万人敌”,有着极大的垂涎。
当然,现在的张飞和关羽,年龄还小,还没有经历足够多的战斗,只能算是“千人破”一级的猛将。要不然,想要在战场上生擒一名“万人敌”,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或者说,生擒“万人敌”,需要的条件太苛刻,绝大多数时候,都近乎不可能……
不过,在与这两位绝世猛将见面之前,张狂先提审了其余的六名被俘义兵。所谓知己知彼,才能够对症下药。要是没有摸清楚张飞和关羽的脾性,就贸贸然的开口劝降,最大的可能,就是当场碰一鼻子灰。
幸运的是,在被俘的义兵之中,有一个老兵,是刘备在涿郡起兵之前就认识的人。对于义兵的四位首领,这个老资格义兵,知道的东西,完全达到了张狂想要的程度。
等到将所得到的信息仔细梳理了一遍,觉得应该有几分把握了,张狂才抬起头,大步向关押张飞的帐篷走去。
——现在的张飞,大概只有十九岁。相对而言,心智还不够成熟的他,应当比较好说服?
张狂如是想着,将看守张飞的士卒叫出来询问。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
自从被俘之后,张飞就一直一声不吭。在早上,看守士卒送上的早餐,现在依然原封不动的摆在地上。
——这可有些麻烦。
皱着眉头,张狂苦恼的想着。
——这样的行为,就像是一心求死呢!
想了又想,张狂终于还是硬着头皮,进入了关押张飞的帐篷。张飞双脚叉开,非常无礼的斜坐着,只是用眼角瞥了一下张狂,马上又恢复了一幅魂游天外的模样。
“张飞?”
张飞无动于衷。
“张翼德?”
张飞依然无语。
张狂心中苦笑。
这位的样子,倒是很有后世中二病发作的风范。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要说什么,反正我就是不**你!
接不上嘴的张狂,倒也不着恼。他趁着这个机会,仔细的看了看张飞的模样,履行了一番作为后世三国粉丝,所该尽到的追星义务。
眼前的这个张飞,绝不是传说中那位“豹头环眼,燕颌虎须”的黑脸张飞。事实上,无论用哪个时代的眼光来看,张飞的相貌,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白脸小帅哥。
——或者,这是因为,现在的张飞,还没有“晒足一百八十天”,所以,脸色还不够黑?
见到有人在一旁打量自己,张飞干脆的翻了个白眼,身体一歪,以手上的铁链为枕头,就这样大模大样的躺倒在地。以汉时的礼仪来说,这种对待方式,那是赤·裸·裸的藐视,足以让任何懂点儿礼仪的人勃然大怒。
奇怪的是,虽然现在的张飞,全身上下占满了血和泥,又做出了这样无理的行为,可是偏偏张狂就觉得这样的行为,由张飞做出来,仿佛行云流水,就应该是他应有的态度。
——即使身为阶下囚,张飞也依然是张飞!
第2节 纵败无降意【下】
“张翼德,你本是涿县张氏的唯一男丁。就这样死在这里,难道不怕涿县张氏,就此绝后吗?”
对于张狂所说的话,张飞毫不搭理。
“大丈夫当建功立业,扬名天下。现在功业未立,声名全无,就这样寂静的消失,你甘心吗?”
张飞闭上眼睛,恍若不闻。
无论张狂说了些什么,张飞就是一副“塞耳勿听”的架势。当张狂绞尽脑汁,想要让张飞回答一句话的时候,躺在地上的张飞,居然就这样闭着眼睛,口中发出了“呼噜呼噜”的酣睡声!
张狂当然分辨得出,张飞并没有真正睡着。但是,这样的行为,已经非常鲜明的挑明了张飞的态度。
——唯死而已,绝不合作!
张狂当然舍不得将这样一个未来的绝世猛将,就如此放过。但是,无论张狂说了什么,张飞的反应,都恍若不闻。张狂虽然也算是求贤若渴,可是对上这样一位不合作的,也是毫无办法。
——既然如此,那就暂且撤退,从长计议。
从张飞的囚帐中出来,张狂看了看天空的太阳,觉得有些刺眼。驻留片刻,他深吸一口气,再次向关押关羽的囚帐走去。
昨夜之战,关羽身上足足中了四剑三刀两矛。由于受伤极多,随军的太平道医者,花了不少功夫,才将关羽身上的伤口处理妥当。
在张狂面前,那名太平道医者对关羽的意志赞不绝口。为了保证伤口的清洁,需要用高浓度的烧开盐水进行清洗。这样的治疗,可是极为痛苦的过程。有个别重伤的天平军士卒,就是在这个医疗环节,被清理创口的剧痛活生生的痛死了。
通常,医者在为伤员清洗伤患处的时候,都要先将一根柔软的木棍,塞到伤员的口中,以避免伤员因为治疗的痛楚,将自己的牙齿、嘴巴、舌头什么的咬烂。
但是,关羽在接受清洗包扎时,却断然拒绝了医者给他的软木棍。这样的行为,并没有让医者说些什么。
毕竟,这个全身是伤的黄脸巨汉,在刚才的战斗中,杀死杀伤的天平军战士,不下十余人。就算张渠帅敬重此人,专门嘱咐医者好好给他治疗,关羽自己要自讨苦吃,医者却也不会有那样的好心,特地去阻拦。
然而,关羽的反应,却让人大惊失色。无论天平军医者如何清洗伤口,关羽的身上筋肉又是如何一根根凸显出来,他的脸上依然没有一丝痛苦带来的影响。
当医者为关羽完成了敷上药物,再将用沸水煮过晒干的布条,包扎好伤口的治疗过程之后,这名医者对关羽的态度,已经明显好转。以至于张狂问到此事时,医者脸上的佩服,直接不加掩饰的浮现出来。
对于这样的结果,张狂丝毫不感到意外。要知道,关羽“刮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