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巾张狂-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距离交锋。
刚才,趁着管亥的注意力,被都尉鲍信给吸引的机会,侯成突然蜷身,一步越前五尺,迅雷般一矛刺出!
其速度之快,以管亥之能,竟然也着了道儿。
这一矛刺上去,如同摧枯拉朽般的,戳破管亥身上的薄皮甲甲裙,然后……
就没了动静。
毫无阻力的收回矛头,侯成一眼瞥向矛尖,见上边精光闪闪,锐气四射,不由得心中猛的抽搐了一下。
没有丝毫的血迹!
——这是什么手段!?
——武功?妖法?神通?
再联想起,刚才管亥杀戮汉军士卒时,有不少士卒的临死反击,都击中了这人,将这人身上的皮甲砍得破破烂烂。然而,这人战斗到现在,竟然还没有受到一处真正的伤害!
第73节 难分胜或负
管亥杀戮汉军士卒时,有不少士卒的临死反击,都击中了这人,将这人身上的皮甲砍得破破烂烂。然而,这人战斗到现在,竟然还没有受到一处真正的伤害!
“这厮刀枪不入!”
震惊之下,侯成居然失声大叫,将这句大伤士气的话,给嚷了出来。
这时的管亥,心中却怒气大冒。
刚才侯成偷袭刺出的这一矛,如果再偏上三寸,管亥今后就有可能变成一个被世人鄙视的“宦官”,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太监”。
无论他的武功有多么高超,作为一个人,总有些地方是脆弱的。比如说双眼、会阴、谷道等等。管亥一身铜皮铁骨,非等闲可以伤害。可是当他的关键之处,受到对手的巨大威胁时,所产生的反应,也远远超过普通人的激烈程度。
管亥动了。
他全速向前冲去。
高达九尺的魁梧身材,这一刻,居然轻巧的像一只大猫。如果谯县的许褚在场的话,一定会大吃一惊:
这位的身法,竟然与许氏嫡传的“猫步”,有八成相似!
侯成再次大恐!
不过,身经百战的侯成,深知在这种情况下,决不能害怕、紧张。一紧张,一害怕,那他的这条性命,可就十有**,要交代在这里了。
这一刻,侯成果断丢弃了左手的圆盾,双手持矛,用尽全部的技巧和力量,准确的扎在管亥巨大的身躯上。
而管亥这一刻,面对这势大力沉的一矛,居然不避不闪,一手抓住矛头,用胸口硬吃了下来。付出这样的代价,他的前进速度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转眼之间,已经掠过了一丈多的距离。
可是……
管亥惊奇的发现,冲过一丈多远,他与侯成之间的距离,居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原来侯成这厮,在这关键时刻,居然双手抓住长矛不放,还用胸口顶在长矛的底端。管亥向前冲过多少距离,侯成的身体,就借助从长矛上传来的巨大力道,借力向后退出了多少距离。这样一来,两人之间,依然隔着一支长矛的距离!
“哇……”
侯成口中喷出一口鲜血。这是被长矛底端,重重撞击胸口的代价。但是,他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个诡异的笑容。
——管亥,你杀不到我……
这时,管亥背后,风声骤起!
饶是他及时施展出“辽东避箭术”,身体一歪,卸去了三分力道,那道势大力沉的剑光,依然重重的砍在管亥的背上,溅起几片皮甲碎块。
千万不要忘记,鲍信的武力,其实还在侯成之上。管亥毕竟不是“万人敌”,在面对一个“千人破”级别对手的时候,居然敢背对着敌人。这一刀,就是管亥这么做的代价。
“尚方斩马剑”在管亥黝黑的背肌上切过,带起一蓬血光。在面对汉军两大高手夹击的情况下,管亥含愤的冒险一击,终于让他在血战这么久之后,第一次见了红!
这一刻,原本士气有些低落的汉军士卒,一齐大声呼喝:
“都尉!威武!汉军!威武!”
诸不知,在这片声势浩大的欢呼声中,鲍信心中的惊异,还在刚才的侯成之上!
——以“尚方斩马剑”之沉重,之锋锐,居然只能在管亥这厮的身上,切出一道皮外伤!
——无怪乎这家伙,可以被称为“太平道第一高手”!
——管亥这家伙,到底练得是什么武功?!
突然,鲍信心中灵光一闪,沉声对管亥问道:
“蚩尤战体?”
“好见识!”
管亥虽然背上负伤,却仿佛毫无察觉。他倒退两步,让其他的黄巾军,可以掩护住自己的两侧,这才从容的一笑,大声道:
“能认出某家的武技,必然是世家子弟。足下何人?”
作为“大贤良师”张角座下的八大弟子之一,管亥虽然出身低贱,但是传道这么多年,无论对上什么样出身的人,说起话来,都有着深厚的底气。
两人虽然互为敌手,但是一轮交锋下来,都有着棋逢对手、将遇良才的感觉。这样一来,双方暂停一下,通报姓名,也就顺理成章了。
“泰山鲍信,见过管大师!”
——对方固然是黄巾贼寇,但是无论是气度、武力还是见识,都不愧为一代武学大师。
“原来是泰山鲍氏。足下家传的‘举重若轻’绝学,已经有了八分水准,果然是少年英雄。”
——以管亥的身份、年纪来说,三十出头的鲍信,他还是可以视作少年的。
“信虽然心慕大师,然而沙场之上,各为其主,却要得罪了!”
“无妨,成王败寇,自古如此。待‘大贤良师’成就大业,还需要足下这样的人才,来大力辅佐。想来泰山鲍氏,当不是冥顽之人。”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管大师,请!”
“请!”
说得几句,趁机休息片刻,双方再次展开了战斗。只不过,这一次交手,双方的行动招式,都更加谨慎了不少。
鲍信是骇于对手的“蚩尤战体”刀枪难伤,不敢轻易出手。而管亥在受伤之后,对鲍信手中的“尚方斩马剑”,颇有几分忌惮。外加上一旁带伤持矛游弋,想要趁机偷袭的侯成,双方几次交锋,都维持了个平手之局。
不过,管亥以自己的武道经验,却清晰的知道,这样下去,即使以一敌二,自己也是胜券在握。
原因很简单。
鲍信使用的“尚方斩马剑”,猛则猛已,却犯了一句“刚不可久”。最多三十招,鲍信的“战炁”耗竭,管亥若趁势拿下他,根本毫无难度。
但是,当鲍信的斩马剑,挥动之间开始变得沉滞的时候,退却的一方,却是管亥。
管亥虽然在武学一道上,有着超出常人极多的认知,却不算精通兵法。现在的形式,不是双方单挑,而是两军接战。
当管亥凭借自身的武力,在汉军阵型中搅起阵阵腥风血雨的时候,黄巾军还可以借着这股气势,抵挡住汉军悍卒的强攻。然而,当管亥被汉军将领牵制住之后,黄巾军的局势,就急转直下了。
鲍信力未竭,黄巾军先败。
面对败局,管亥也是独木难支。若是陷入了汉军的重重围困,即使身为“万人敌”,也说不得要力战身亡。
君不见,被评为“千古第一猛将”的“霸王”项羽,面对千余汉军追兵,也只得落了个乌江自刎的结局?
所以,管亥只能退。
在败退的时候,时不时杀一个回马枪的管亥,现在对战局唯一的希望,就是援军的到来。
——张无忌这小子,怎么还没有派援军来?
——只要来上一个“万人敌”,我军就可以转败为胜了呀!……
ps:蚩尤是我国古代的“兵主”,即战争之神。主征战杀伐。
传说中,蚩尤长着铜头铁臂,刀枪不入。蚩尤战体,自然就是一门能大幅度强化身体防御力的硬功。
第74节 易断势与局
——张无忌这小子,怎么还没有派援军来?
——只要来上一个“万人敌”,我军就可以转败为胜了呀!……
而在这一刻,被管亥在心中不停念叨的张狂、张无忌,却也没有闲着。
作为在两个月前,多次与兖州州师交手往来的天平军,如果陈宫在他的伏击计划中,会将其遗漏,那陈宫就不配被称为一名合格的军师谋主。
由于鲍信知道天平军中,有一位能力敌“江东猛虎”孙坚的“万人敌”级别悍将,陈宫在设计迟滞天平军所部时,当真是花了不少心思。
最后,陈宫利用天平军已知的一个弱点,下定决心,派出目前手上最为精锐的一只部队,前去牵制天平军。
这只被派出去执行牵制任务的部队,便是人数高达四百的汉军骑兵。
当今汉世,有两支骑兵共同称雄于世。一只是幽燕突骑,一只是西凉铁骑。除此之外,其他各州,都不以骑兵著称。
就比如说都尉鲍信所统帅的兖州州师,在组建之初,由于时间仓促,根本没有成建制的骑兵队。以至于在数月前的“单父之战”的前哨战中,鲍信部还被天平军的骑兵小队,给郁闷了一把。
后来,鲍信感觉手上没有骑兵,作战就很不方便,多次与兖州刺史商议,想讨要一只可以使用的骑兵队。
兖州刺史被鲍信烦得没办法,强行从当时战火稍熄的“东平国”那里,抽调了一只百人骑兵,归鲍信使用。加上鲍信自身的收罗,在青州黄巾军进入兖州时,鲍信手中的轻装骑兵队,人数已经达到了两百余人。
而陈宫特地从东郡赶来狙击青州黄巾军时,汉军统帅、中郎将皇甫嵩,也特地从北军的“越骑营”中,抽调了一个屯的骑兵,跟随陈宫南下。
东郡太守一方面出于对鲍信的担忧,一方面对骑兵在正面会战中的作用,感觉很有限,又大方的给陈宫另行增添了一个屯的骑兵随行。
兖州骑兵,东郡骑兵,还有北军“越骑营”骑兵,三者相加,就组成了前文所说的四百骑兵。
成廉虽然只是一个屯长,然而出身是中央军“越骑营”。按照当时的官制,他的职位比起地方郡国兵,自动高出一级,于是得以担任了这四百骑兵的主将。
至于这只临时组成的骑兵队的副将,则由骑术高明,武力比之成廉也只是略输一筹的“东平国”骑兵屯长宋宪担任。
这样一来,两人各自统帅两百骑兵,达成了主兵和客兵的利益平衡,算是获得了足够的精诚一致。面对着这样一只斗志昂扬的骑兵袭扰,天平军不由得陷入了一个小小的泥潭。
成廉和宋宪,都是精通骑兵战法的老卒。两人将部下分成六队,其中四队,人数在八十到九十人之间,都是弓弩轻骑。
这些轻骑,徘徊在距离天平军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离上,让天平军的强弩,也对他们无可奈何。一旦有机会,弓弩轻骑就会突然插上,在距离天平军五十步左右的地方,泼洒一轮箭雨,然后不管战果如何,立刻扬长而去。
剩下的两只骑兵,则是由骑术精湛,能用双腿夹住马腹,支持自身在马上格斗的好手组成。
如果天平军意图派出小股部队,对弓弩轻骑进行驱赶。这些数量大约为七十人的“格杀精骑”,就会利用马匹的可怕冲击力,告诉天平军所派出的小股部队,大汉骑兵的刀剑,到底有多么的锋利!
这样的战法,其实是很消耗马力的。所以,如果是日常战斗,这些骑兵的马力,最多能支撑两、三天。但是,在黄巾军主力遭到猛烈袭击的情况下,张狂对这些骑兵的怨念,就如同滔滔江水,绵绵不绝。
这也正是陈宫策划伏击时,只提出了三个适合地点的原因。要不是为了骑兵队能发挥足够的战力,迟滞天平军,必须要有一块平坦的地形,陈宫可以在青州黄巾军的可能行军路线上,找出不下十个适合的伏击点。
他身为兖州的地头蛇,若是连这点儿本事都没有,又怎能在后世,被评价为“三国第一流谋士”之列?
成廉和宋宪两人的骑兵队,是在都尉鲍信成功伏击了青州黄巾军的快速反击部队之后,接到军令,这才前来迟滞天平军的回头救援行动的。
由于天平军与青州黄巾军之间,那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疏离关系,作为前军的天平军,与管亥所部之间,足足拉开了两、三里的距离。
这个空档,在精通兵法的王果、于禁、谢逊等人眼中,是一个很大的破绽。如果有一只敌人,敢于冒险插入这处空档,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切断天平军与管亥军之间的联系。
为了这件事,张狂特地拜访过管亥,与他说明。管亥嘴上答应了,可是跟在天平军身后的那个小帅,却就是不愿意紧跟上来。张狂私下里询问了两次,猜出了那个小帅的心思,也就只得由之听之了。
那个小帅,之所以不愿意紧跟天平军,居然是为了避免手下的黄巾军士卒,受到天平军“优渥”待遇的引诱,转投到张狂的麾下!
随着战争的持续,原本紧密团结在“大贤良师”张角为核心的太平道教团,终于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各个小帅拥兵自重的现象。
这一点,其实从跟随“管亥帅”,前去支援“卜己帅”的青州黄巾军数量上,就可以看出端倪。
数月之前的“波才帅”,仅仅凭借着颍川一郡,就可以拉出一只精壮之士多达四、五万的黄巾军大军。青州黄巾军的声势,虽然远不及颍川黄巾军,可是好歹也是一个大州,至少也拥有精壮士卒七、八万。
然而,管亥想尽办法,最后纠合起来,奔赴兖州,前去救援“卜己帅”的黄巾军,却只有一万出头。
这里面固然有管亥不擅长统御士卒的原因。但是各个渠帅之间的拥兵自重,才是最为关键的。
偏偏面对那个小帅执意要与天平军拉开距离的做法,张狂除了私底下埋怨这厮不通兵法、不顾大局之外,还无法多说什么。因为,张狂自身就是黄巾军中自立山头,拥兵自重的典型。
所以,当成廉和宋宪,带着骑兵队,插入到天平军与青州黄巾军之间的空档之中时,张狂除了叹气之外,也只是下达了一道军令:
“固守待敌!”
有着精通骑兵战术战法的乐进在场,张狂自然不会犯某些低级错误。用步兵的两条腿,去驱赶骑兵的四条腿?
张狂觉得,现在还没到那个时候。
其实,一只训练有素的步兵,如果早有准备,想要防御骑兵的进攻,还真是一件没什么难度的事情。持盾,上弩,列阵。这几件事情做完,骑兵的威胁,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就算是强行驱散不远处的骑兵队,天平军也不是办不到。只是,张狂觉得,从双方的战损比例来说,这样做不是太划算。要知道,在张狂手中,现在可是握有一只杀手锏,可以在片刻之间,消去汉军骑兵的威胁。
不过,张狂就是不想用。
自张狂以下,王国、于禁、谢逊、臧霸等人,都建议不用。另一方面,天平军战士们,还在积极的将随军的车辆,摆放成适合防御的车阵,准备迎击前方来袭的大股汉军。
——却原来,天平军上上下下,都以为汉军骑兵队,之所以割裂天平军与青州黄巾军的联系,是为了强攻作为前军的天平军。天平军上上下下,都在屏气凝神的等待着,想要一口气吞下天平军的那只狂妄汉军。
“汉军若是敢来,就看俺臧霸怎么砍上他百十个首级,祭一祭俺的大刀!”
ps:人物——成廉、宋宪。
两人都是吕布的部将。
作者设定,成廉出自汉军的中央军,后来在吕布长安兵败之时,随吕布逃走。
宋宪出自兖州的郡国兵。在吕布入兖州时,作为张邈的部下,跟随吕布。
第75节 判敌未如判
“汉军若是敢来,就看俺臧霸怎么砍上他百十个首级,祭一祭俺的大刀!”
臧霸用一块绢布,细细的擦拭手中的宝刀。
臧氏在华县,虽然不是首屈一指的大族,却也算是一方豪强。如果不是数代以来,臧氏一族都没有出过千石以上的官吏,臧戒也不会被当年的泰山太守,目为一介土豪,轻易的被丢官下狱了。
这样的家族,为继承人臧霸精心选配的武器,自然不是凡品。臧霸手中的宝刀,是用从遥远的西域运来的所谓“龟兹钢”打造的。
而据臧戒一个见闻颇广的朋友介绍,所谓的“龟兹钢”,其实根本不是西域的那个小国“龟兹”所产。它的真正产地,据说是在更加遥远的“身毒”。
这个“身毒”,按照后式的说法,便是印度。印度的大马士革钢,可是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好东西呢!
臧霸自然不会理会这柄宝刀,到底是用什么打造而成的。他只知道,这柄宝刀的用料,一斤就价值八千钱。在宝刀打造好之后,出身大商贾世家的糜竺,曾经鉴赏过这柄宝刀,并且为这柄宝刀估价。
价码是:
八十万钱!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价码呢?
简单直观的说。在汉武帝的时候,官府曾经规定,一斤黄金,可以兑换五铢钱一万钱。到了汉末年间,当前的比价有所变化。一斤黄金,已经可以兑换五铢钱近两万钱。
也就是说,臧霸这柄宝刀,大约可以换到四十多斤的黄金。这些黄金的重量,甚至比这把刀的重量还要大!
但是,臧霸白白等了半天,这柄贵重如斯的宝刀,居然没能等到开荤的机会。
原因很简单。兖州州师去奇袭青州黄巾军大部队去了,而天平军上上下下,却完全判断错了形式,误以为自己才是汉军的目标。
既然局势判断错误,天平军自然就像个傻子一样,白白的摆好了造型,却没有等到对手。
成廉惬意的坐在一处树荫下,嘴里轻轻的咀嚼着一根长长的草茎。
在战前,作为谋主的陈宫,已经预料到这种情况。陈宫说,至少有七成的可能,天平军会摆下防御阵型,龟缩不动。如今,一切竟如所料。这一刻,成廉对那个表情木然,眼神尖锐的黑衣文士,心中颇有几分佩服。
一阵马蹄声响起。那是宋宪按不住寂寞,亲自带队到天平军阵前,骑射了一阵。他驱马来到成廉身边,漂亮的从马背上一跃而下,口中骂骂咧咧:
“入·娘·贼,都说这天平军如何如何了得,某家这么折腾,就看见一个缩头乌龟了!这样打下去,他·娘·的一具首级都捞不到,这功劳可就薄了!”
虽然口中骂娘,宋宪的脸上,却满是得意。鲍都尉在布置任务时,反复强调,只要骑兵队能黏住天平军,就是大功一件。至于到底能从天平军那里,抢到几具首级,这种事情,那都是锦上添花的小事。
“你·娘·的宋狗儿,别把灰尘全溅到老子这里来!老子可不想像你这样灰头土脸!”
小名“狗儿”的宋宪,对别人这样叫他,甚为恼火。不过,成廉武力比他高,骑术比他好,官位也比他大,宋宪只得在心里暗暗的骂上两声,就此作罢。
现在是七月末,天气虽然略带一点凉意,可也仅限在早晚时分。骑兵这个行当,说起来威风,其实也相当辛苦。刚才宋宪只是催马跑了一圈,身上的甲叶就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土。
“刚才青州蛾贼派了几个骑兵,想要去天平军那边。老子一戟勾下来一个,被弟兄们乱箭射死三个,剩下的都屁滚尿流的逃回去了。”
成廉用力一咬草茎,边想边说道:
“这已经是第三批了。看来都尉那儿,打得不错啊!”
宋宪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说道:
“那当然!鲍都尉可是我兖州数得出来的人才呢!大伙儿私下里讨论,一致认为,除了北军那个骑都尉曹孟德曹矮子,咱兖州就没人能在兵法上,胜过鲍都尉!”
成廉心中暗暗鄙视,淡淡的说道:
“曹孟德的手段,某家是领教过的,的确非同一般。但是若要和当今的名将比较起来,那还是有些差距的。
别的不说,就算是夏育、田晏两位将军,统军之能,绝不在曹孟德之下。要不是‘落日原’那一战,正中了鲜卑狗奴的诡计,如何轮得到曹矮子来带兵?”
宋宪听了这话,有些不乐意了。作为一个兖州人,怎么着也得帮本州人说话啊?
“曹孟德不但统军高超,还精通兵法。可别忘了,前两个月里,可是曹孟德亲自带兵,与孙文台合力,一起诛杀了‘波才’呢!”
成廉斜视了宋宪一眼,闷声说道:
“曹孟德毕竟是个士人,就算再懂兵法,跟咱们也不是一条道上的人。宋狗子,你干嘛老给这些家伙说好话呢?”
宋宪话头一愣,好一会儿才接嘴说道:
“呵呵,鲍都尉可也是士人出身呢!这世道,不打仗,咱武人得听士人的;打仗了,咱武人还是得听士人的!入·他·娘!”
两人趁着战事无聊,正在这儿发牢骚呢,突然间,身旁的一个队率惊叫一声:
“动了!敌军动了!”
青州黄巾军,在这些汉军骑士眼中,不过是群“蛾贼”。能够当得上他们口中一个“军”字的,只有训练和装备都不错的天平军。成廉宋宪二人听到这话,立刻警觉起来,以手遮住阳光,眺望一里多地外的天平军车阵。
果然,车阵松动,露出一个出入口。在这个口子中,接下来所出现的情景,让成廉和宋宪大吃一惊,心神不宁。
从这个数丈宽的出入口中,涌出的大队人马,居然是清一色的骑兵!
骑兵也还罢了。关键是,这些骑兵的数量,远远超过汉军的预计!
两百?三百?还是四百?
“入·他·娘!天平军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多骑兵的?!”
宋宪的声音中,透露出那么一丝丝气急败坏。
成廉却在冷笑,似乎没有将对手放在眼里。
“上马!集结!”
成廉手掌摁住马背,利落的一个翻身,跳上马背,对着部下大声的喊叫着:
“老子十年前杀过羌狗,五年前宰过鲜卑奴!今儿,倒是要瞧瞧,这些黄巾军骑兵,到底有羌狗和鲜卑奴的几分本事!”
听到这样的话语,成廉从“越骑营”带来的嫡系部下,立刻骄傲的显露出一副光荣的神色。宋宪虽然一直对成廉颇有微词,这一刻,却也只能虚心的表示敬意。
毕竟,郡国骑兵可不如中央北军,有机会让那些,胆敢冒犯大汉的羌胡们,见识一下“大汉骑兵”的威力。
“老子的人,跟老子正面冲击!宋宪!你带上你的人,从侧翼邀击敌骑!听到了吗!”
成廉的嗓子,这一刻被拉得老高,让百步之内的汉军,都听得清清楚楚。宋宪抛下了平时与成廉的那点儿龌龊,大声的答应道:
“诺!姓成的,你就给老子瞧好!看老子怎么把那些‘驴蛋子’一个个掀翻的!”
——所谓的“驴蛋子”,通常指的是骑军新兵。这些人因为骑术不精,被老兵们讽刺为,骑马的样子,像是骑着驴一样。
四百余骑兵,动作迅速的集结起来,分成了两队。眼看着数量相当的天平军骑兵,从车阵中冲出来,成廉招呼一声,带着手下,向远处的平原上跑去。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骑兵老卒,他自然不会在这块,被天平军和青州黄巾军所夹着的狭小空间中,与敌人进行激烈的骑战追逐。
若是在这种狭隘的地方,与敌人的骑兵纠缠在一起,万一对方的步兵包夹过来,那可就不死也要脱层皮了。
不过,在马背上颠簸起伏的时候,成廉还有一个疑问,一直萦绕在心中。
——这些天平军,怎么会拥有如此多的骑兵呢?
第76节 战歌当好战
成廉有一个疑问,一直萦绕在心中。
——这些天平军,怎么会拥有如此多的骑兵呢?
乐进那矮小的身体,紧紧的贴在马背上,享受着骑兵才能感受到的那种风驰电掣。
他一马当先,身后的骑兵,数目达到四百以上。但是,这些骑兵,却不都是他的部下。
严格的说起来,乐进手下的骑兵,只有六十余骑。除掉属于斥候队的五十余轻骑,其余的三百骑兵,都属于青州黄巾军。
原来,张狂在将一万余斛军粮赠送出去之后,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他以自己部下的骑兵数目不足,一旦遇到官兵精骑,就会被有效压制为理由,恳请管亥调拨数百名骑兵,用于压制官兵。
对于这个请求,管亥并未多说,一口答应。
作为手中最为忠诚精干的一支力量,管亥丝毫不担心这些骑兵会被张狂私吞。而且,骑兵耗费的粮草,远远超过步卒。将这些大胃的牲口派到张狂军中,青州黄巾军的粮食压力,立刻就减轻了不少。
当然,作为限制条件,管亥派遣的这三百人精锐骑兵,在战斗中,有着足够的自主权。
他们的统领于毒,也是管亥身边最得意的弟子。如果按照太平道中的地位来算,其实不在张狂之下。这一点,也让张狂对这只骑兵队,只有建议权,而没有领导权。
至于为什么一直龟缩,不愿意硬拼的天平军,突然之间,精骑尽出,要和官兵骑兵队去拼个你死我活,却是收到了几个黄巾军溃兵的消息。
那几个黄巾军溃兵,本来是参与“疾走营”反击的黄巾力士。在遭到汉军的伏击之后,这几个黄巾军士卒,从茂密的森林中狼狈逃出。
在一阵不辨东西南北的狼奔猪突后,他们居然幸运的冲过了汉军骑兵所布置的截杀队,一头撞进了天平军的队伍里。
根据这几个溃兵的描述,张狂等人很快就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这些汉军,居然不是想要围攻作为先锋的天平军,而是直接针对黄巾军的中军主力,发动了奇袭?
想到这里,张狂立刻登上车阵中的一处高点,远眺青州黄巾军。虽然没有“望远镜”之类的好东西,不过几点鲜艳的红色,已经可以说明不少问题了。
这样一来,汉军骑兵们的奇怪举动,就完全可以理解了。小帅于毒当场请战,要与汉军骑兵一决高下。当然,趁这个时机,于毒还请求张狂,派出得力大将,去支援一下大帅管亥。
——从高处来看,于毒明显的发现,那片鲜艳的红色,有着蔓延开来的迹象。
“唇亡齿寒!”
张狂低声的说着。他迅速的下定决心,发布命令:
“军师(王果),你为留守主将,谨守车阵,确保我军不失!于佰长(于禁),周佰长(周仓),你二人为副将,协助王军师,不得有误!”
“诺!”
“……诺!”
于禁面无表情,接下了任务。周仓欲言又止,迟疑了一下,这才低声答应。
“文谦(乐进),宣高(臧霸),你二人率领骑兵队,协助于帅杀敌,击溃汉军骑兵!”
“那太好了!有劳二位了!”
小帅于毒应声笑道。他在天平军中呆了几天,对军中各个将领的本事,已经小有了解。乐进武技不俗,外加臧霸身为“万人敌”,让于毒的心里,充满了获胜的信心。
“典佰长,你率领本部人马,随我出战,支援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