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刘备是盗帅-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后,就在各地实施,并且每五年,举行一次修正,每次修正在朝廷上举行,除内阁、军机和三省部参与外,朕也可以特点人参与。
  具体办法,就由各人自由提案,然后其他人举手表决,过半数后,方为通过,然后在由朕统一审批实行。”
  众人一听,仔细思考之后,纷纷大赞英明,刘备也可以听出,他们可不是拍马屁。
  而是因为,刘备在维护皇权同时,尽量做到了公平公正,这已经就很不容易了。
  而且,治国须谨慎,刘备能做到不急不躁,谨慎行事,当是治世之明君。
  诸葛亮没人的脸上,都出现了安慰的笑容。
  这证明他们的眼光没错,刘备不仅是战场上的枭雄,更是治国的圣明之君。
  刘备也是一笑道:“好了,不过其太监这一条,以后彻底废除,此议伤人天性,有违天和,实在不雅。
  皇宫内以后只招仆役侍女,包括地方,也不得出现阉割行为,否则治死罪。至于后宫,除了朕一家人,只能进出侍女。”
  上辈,刘备对于影视上的太监,可是深恶痛绝,有多少国家是毁于太监,数不胜数。
  而且,阉割人,实在是太
  无人道了点,有点野蛮了。
  众人一听,到是没反对,这证明了刘备的仁慈。
  鲁肃开口道:“陛下,是不是该与此赐名,同时按内容不同,分几册,先送给各个官署。然后在由简大人巡宣府,宣告天下,使人人懂法,才能不被昏官蒙骗。”
  “嗯,没错。另外,检法司,也将直接对朕负责,朕会让锦衣卫着办,在各郡定点司职,专查贪赃枉法之事。
  并且,百姓若有审判觉得不服不公者,可以在由当地检法司,重新审判。
  不过,若是发现有刁民,刻意扰乱司法公正,情节严重者,处罚金,加判一年。”
  法正闻言道:“如此以来,各地官员势必增多,俸禄方面是否减少。”
  “不用,若是减少俸禄,必然促使官员有贪心。我们大汉只要促使商业发展。保证百姓农田收成,单这些,我们就会钱粮充足。
  百姓的农田,以后。全部实行十抽一。每位青壮,都有服兵役职责,若是官府有徭役,优先用犯人来做,表现好者,最后也可以调动当地驻守兵马参与。
  若真是急务,才能调动百姓,但是必需在农闲时。而且要饭食管足,并给予合理工钱,遇到这事,以后可以通过内阁或朝廷商定具体章程。
  另外鼓励生育。每家多生一口,在年满十,就添一亩地。不过,也需严排,有人钻空。这件事。就交给民政署去办。”
  众人听后,点点头,这件事情到是好事。他们都是当世贤才,也不会与百姓争利。
  沮授此时疑问道:“主公。若是如此,土地势必增加急聚。荆南的开发程度,恐怕在有几年。就趋于饱和了。
  西北之地,有半数是游牧,虽然土地肥沃,但适合耕种的土地,最多有荆南大半成。我们,哪来那么多土地。”
  刘备还没回到,此时诸葛亮就说话了。
  “这点,公则不必担忧。西起益州内水,东至荆山北从汉,到南面的长江,这里足有一个州的大小土地,没有开发。
  陛下早在之前,就已经派王粲,去了间的唯一一县绥定,依次为心,调动地方军队,足可开垦数万倾田地。而且如此以来,不仅解决了土地关系,更能让我军与百姓,在劳作间建立关系,使我大汉尽收民心。
  况且,只要我们公平行事,一旦土地不足,百姓自然不会抵触战争,反而希望我们多打天下,给他们足够土地。”
  其实,诸葛亮还有一部分没说,刘备最后还有整合土地,益州包括荆州,各种地方豪强手里,可是有大片土地,到时把他们,给拿下,哪还能愁没土地。
  “孔明所言甚是,这本卷宗律法,就叫汉律吧,以后,只要我汉室还在,就必须依此为准。”
  刘备,最后一语定金。
  “主公圣明。”众人当即遵从。
  鲁肃此时道:“陛下,刚才我们都议论过,如今朝廷新定,各处军马都还在调动,又需要一团时间磨合。几处大营,也需要建造防线,所以眼下不宜再起战争。”田丰也道:“敬所言及是,况且粮草钱粮,都没有什么准备,最起码要休养三年,方可一股作气,灭掉曹孙二贼。”
  法正和诸葛亮,也先后表态,表示赞同。
  刘备点点头道:“那,吴国和魏国,会不会在来攻打我们。”
  庞统开口道:“陛下不用担忧,孙策需要消化交州,曹操也需要稳定北方,和并州。短时间内,不会选择与我们交州。”
  “不错,如今鼎足之势已成,若是没有把握,谁都不会先动手,以防他人渔翁得利。我料孙策和曹操,也是想积蓄国力,一战而定。”
  刘晔开口,分析道。
  刘备一听微微点头,曹操和孙策都是人杰,不可能不明白,百姓烦战事的道理。要解决此事,也只能积蓄国力,然后来一场大战,一举占据优势,然后在行统一之策。
  “诸位爱卿,认为这几年,我们首要国策是什么。”刘备笑问道。
  诸葛亮当仁不让,先开口道:“首先就是汉律实施之事,此乃我国之根基,不可忽略。其后就是陛下所说,土地之务,这也是百姓之根本,宜早行。”
  鲁肃道:“陛下最好为此,专派人负责,这样也好第一时间内,弥补不足之处。包括陛下,当年所提丈量土地之事,也需早行。”
  徐庶此时道:“军事上,不用陛下太过操心,只要地方部队、戍边部队,和各部门衙役兵丁一到齐,自有将军组织训练,有主公的训兵大典,相信必出精兵。
  只是上次横刀,和主公所说的钢,如果能武装军队,那么我军势必横扫天下。”
  ps:兄弟们,投上你的票票,带上你的打赏,肉包需要激情,一股作气,一统天下。


 第七章 科举

  紫光殿内,刘备听到几人的提议,点点头,这确实是自己的当务之急。
  只要把这些落实了,就等于确定了大致体系,然后国家就能正常运转,慢慢积攒国力。
  “陛下,田地和律法实施的事情,肃推荐一人。”
  此时,鲁肃开口道。
  刘备一喜道:“哦,敬快说。”
  “并州高干。”鲁肃开口道:“在开国大典上,我见过他,也畅通了一个时辰,臣发现,他不仅通军略,对政治和民生治理,尤其有手腕。”
  田丰也道:“这个高干,我曾经在冀州见过,他幼时便有贤能,最后被袁绍重点培养。
  当初,袁公三个儿,有四州之地。但并州为侧翼,袁绍就是因为高干的才能,才交给他治理。”
  刘备听后一想也是,袁绍向来外宽内忌,他能把并州交给高干治理,而且高干能一直坚持到袁绍灭亡,还能与曹操为敌,这本身就说明了他的能力。
  “好,扬你着锦衣卫,配合他办理此事。”刘备最后,笑了笑。“另外,让郭援去配合关平,尽快把通往西北的驰道开通,然后在去二弟手下听令。”
  此时沮授道:“其他事情,还都好说,唯有丈量土地一事,触动太多豪强,怕有动荡。”
  “不错,正身在荆州多年,跟那些益州门阀想交虽浅,但却知道。他们每个豪门的土地。最少都是上千亩。而且益州人重土,恐怕激起反抗,便是不利。”
  法正此时,直言开口道。
  庞统却道:“土地均分,想不触动他们的反弹,根本不可能。不过,陛下也不用太担忧。只要我们保证少数人利益,其他人可一概而定。
  主公是马上打天下,岂能束缚与豪门。豪门所持着,无非私兵、和士为官。只要解决这两点。问题不难。”
  鲁肃也道:“陛下,兵部尚书和孝直都可以担任此事,严老将军有威信,孝直熟悉其利益关系。更容易实行。”
  刘备点点头,张松也是何时人选。
  诸葛亮此时道:“此事得分两部来做,一步是进行士储备,招贤馆必须加大力度,搜寻足够基础官吏,能随时供我们所用。
  防止他们,士族弟有为官的从作梗,一但发现,我们也有人,可以取代他们位置。
  第二步。就是清查各大豪强私兵数量,命锦衣卫和四季剑调查他们的关系,在命地方部队,做好相应准备。
  一旦有人敢反抗,立刻杀鸡儆猴,威慑其他人。正好趁此,一举解决掉各门阀私兵,这样他们,以后才不能对朝廷,产生威胁。”
  “呵呵。诸位爱卿说的是。此举可谓一举数得,朕也趁此把那些不忠与朝廷的官员,清洗一遍。”
  刘备最后笑道,然后又道:“先让锦衣卫和四季剑,暗把各郡县豪门情况。私兵土地数量,摸清楚记录在案。
  另外。在让张任先跟益州豪门,提个醒。我们一地地实施,调动军队随时应变。
  还有,每查收一片土地,就要及时发放给,那些没有土地的佃户,防止他们有怨言,被人挑拨。只要底层百姓不乱,豪门若是敢异动,朕不介意,拿他们立威。”
  田丰此时道:“陛下,此事牵连甚大,必须要做充足准备,方能水到渠成,且不可急于冒进。”
  “元皓先生所言
  甚是,朕暂时不会动,先集精力,把驰道、汉律、鼓励生育等事情先给办了。
  另外,朕准备举办一处军事学院和政务学院,招纳培养天下士培养学习,作为官员储备,不论身份地位,只要有一定基础,皆可进来学习。
  我们还要鼓励各地办私塾,朝廷可以给予适量补助。朕在准备,册封鹿门书院,为天下第一书院。
  并且,每三年,朕要举行一次公考,不论是何出身,除非是朕特赐,或者有功,其他人皆要通过公举才可朝为官。
  而每三年,都要根据每年的吏部政绩评比,撤下一批最差官员,相应的决定公举录取人数,防止官员过多情况发生。每个官位,有多少官员,都要规定清楚。”
  “公考?”众人都是一愣。
  刘备一笑,然后把后世的科举解说了一遍,包括武举。
  “第一届的科举,就定在明年四月初。朕此举,也是为钧田做准备,给那些豪门一个接受过程,敲响警钟,给他们一次机会。
  到时,如果他们在跟朕过不去,可别怪朕心狠。”
  刘备虽然说的很淡,但是诸葛亮几人,却能感觉到刘备的决心。
  尤其是法正,已经额头在冒冷汗了,他和张松还有孟达,虽然之前,在益州地位并不是很高,但也有几百亩良田,得来的手段并不光彩。
  他已经暗下决心,以后一定第一个献出土地,否则以刘备的手腕,他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此时诸葛亮道:“陛下之策,虽是良策,但是却骇人听闻。百姓愚钝,恐怕不解,反被有心人利用,引起动荡。
  亮建议,锦衣卫和四季剑,应当配合宣传此事,这样才能让百姓通达。”
  刘备点点头道:“孔明说的不错,这许多事,做之前都必须要有一个过程,要让百姓明白为何而做。
  这样吧,除了扬和元直配合宣传外,朕在让宪和在巡宣府,成立一报邸,用士把此事写成一片章。
  在各地印刷,然后除张贴在显眼位置外,也可以在各个私塾附近,低价售卖,这样识字的百姓自然会买来阅读,士多好谈,经过他们的嘴,才能广为传播,把百姓的舆论,控制我们手里。”
  “主公此计甚妙。”诸葛亮一听,惊喜道。
  其他人也都纷纷拜服,这点确实不错。现在有了廉价的纸张和印刷术,做这些又有锦衣卫和四季剑配合,很是简单。
  诸事商定后,众人就下去准备了。
  刘备也开始亲自着手,建立学院之事,在汉附近,建了两座无比宽广的学院。
  这里有宿舍的地方,还有学交流处。至于教师只能慢慢找,暂时可以请朝大臣,轮番教导,包括各个将军。
  为了防止学员爆满,刘备也定下了规矩,除了有一定知识外,还要身家清白,有各地官员保举当地优秀者。
  当然,刘备也开了后门,那就是自己手下臣武将,优先进入学习。
  这样以来,各地的私塾也会兴起,包括鹿门书院,大批学有所成的弟,涌进这座,具有皇家学院之称的圣地。
  因为这座学院,随时可能被各大官员看,或保举,或被军队特殊看,更可积累人脉。
  连续一个月,忙完这些事情,刘备又找上了诸葛均,准备钢铁的大批量运用于军队。


 第八章 明光铠、马镫

  ps:关于司马徽,肉包写成司马懿、我写成了民部的事情,郑重向大家道歉,以后肉包必定改。
  另外,又书友反应军队编制的事情,太过扎眼,我当初也只是随机一想,既然大家在书友群,反应如此激烈,肉包考虑一下,会做出调整。
  最后,希望大家有票别吝啬啊,砸上你所有的票票,肉包感激不尽。
  皇宫内,刘备御书房内,刘备正在批示一个个奏章。“哎,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放下最后一个奏章后,刘备就示意刘贤拿下去,在分发给上奏章的人。
  心里却在暗思,等朝廷彻底稳定后,很多事情,可以教给军机府和内阁做,碰上大事在拿到朝廷商议。
  否则,事事亲为,恐怕自己要成累死的皇帝了。
  “让谯道士来见朕。”最后刘备,对旁边守卫的红卫说了一声。
  本来,刘备是直接想找诸葛均,不过临时想起一事,得先解决了。
  话音落,没多久,谯光就到了。
  “拜见陛下。”谯光还是一副道士打扮,很随意。
  朝廷册封,和甄尧一样,没他的份。
  但是,他却和甄尧一起,成为了刘备的神秘影。“平身。不必多礼。”刘备一笑道:“之前。记得朕答应过你,兴百家之言,朕不会食言,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谯光脸上虽然波澜不惊,但是,还是掩饰不住一丝喜意。
  “陛下,你开的学院就是一个好地方,儒家打压百家这么多年,若是冒然兴起恐怕不妥,还会招到剧烈反弹。
  不如。从私塾学院着手,慢慢改变士看法,如此穷极十年之功,到时方能水到渠成。”
  刘备一笑。本来他想跟谯光谈这个问题,没想到他自己说了,也不用自己多费唇舌。
  “孝然思虑周到,说的不错,这件事请必须从长计议。只是,这百家还有多少在世,你可知?还有,孝然可能等到那么长时间。”
  “我当年受墨家、道家、法家、纵横家等多家传人大恩,方学得一身本事,为了此计。就算登上百年又如何,光不才,在活个三四十你不成问题。
  说到传人问题,我一人自是不成,还得陛下帮忙。那诸葛均,如果我没看错,必是墨家传人,还有那鹿门三师,其司马徽是道家、庞德公是纵横家,还有黄承彦却是法家、
  他们开办鹿门。是想趁乱世发展,暗留下余脉传承,却不敢大张旗鼓,连陛下都不敢言明,怕遭到打压。”
  刘备一听。有些惊讶,没想到鹿门三师。还有这个来头。
  “他们年纪大了,自然是想稳妥些,这不为过。你放心,朕答应的事一定会做到,我会让汉兴暗搜罗百家传递,暗助你。”
  刘备开口道,之所以这么帮助谯光,一是因为,刘备曾经许诺过他,不想食言。而且谯光本身是个人才,也是个神秘高手。
  二是因为,刘备不想儒家独大。
  综合来看,儒家是能帮助自己稳固皇权,确立权威,让天下百姓知道,自己是天命所归,传承礼仪廉耻,培养百姓对自己的忠心。
  但是,正因如此,儒学才有了过高的地位,威胁到了皇帝的政令实施。
  往后来看,历史上曾经发生很多,儒家制衡皇权,甚至是儒学太过迂腐,阻拦了一些皇帝的英明决策,阻拦了一些民间人才。
  虽然这时候,程朱理学还没形成,但这是一种必然过程,一旦儒家做大,也会有害处。
  所以,刘备想要百家齐兴,或者给他们一些生存空间。这样,皇权才能均衡势力,为自己所用,随心所欲。
  至于,能不能,让百家的言论,向有利皇权发展,就要看,各代皇帝的手腕了。
  谯道士一笑道:“那就多谢陛下了,不过,我料鹿门三师只是谨慎,才不敢直言,却没想到主公有这一妙招。
  我料,他们会主动找上陛下的。”
  刘备一笑道:“呵呵,也许吧。不过,我今天先带你去找诸葛均,你们现在学院扎根,如果在发现百家传承,你可以自己招揽进来。
  若是司马徽几人找上来,我也自有安排,狡兔三窟,也不能只在学院发展。”
  “诺。”谯光见刘备安排的周到,便不在说了,与刘备一起出了皇宫。
  刘贤备好马车,又调来守卫,跟在后面警戒,便亲自驾驭,带着刘备和谯光,一起向工部的一处公署驶去。
  宫里护卫,总共分成两种,一种是赵云率领的禁卫。还一种是刘贤负责的普通守卫,看守宫门,巡逻开道之用。
  前面三十红卫,骑着骏马,走在前面开口道,并排而行,头戴黑羽头盔,跨着横刀,异常威武。
  百姓知道,是王驾,便纷纷躲避。让刘备一路,顺利来到了工部的一处院落。
  里面隐隐传来打铁声,因为工部负责建造,所以有很多类似作坊的别院,供以使用。
  “不知陛下圣驾,有失远迎,望陛下恕罪。”
  诸葛均是工部侍郎,不过他此时穿着粗布破衫,卷着衣袖,两首还有煤炭的黑色,完全是一个打铁匠人。
  “呵呵,不必多礼,我们进去说。”
  “诺。”
  刘贤在外面,领着护卫把守住庄园,红卫又守在正堂外。
  刘备则跟谯光。跟着诸葛均进了房内。
  请刘备上座后。诸葛均便命仆人小心的上过了茶水。
  刘备不仅不慢的喝了一口水,突然开口道:“诸葛均,你可知罪。”
  诸葛均一愣,脸色一慌道:“啊?陛下,均犯了什么罪。”
  “墨家你可知道?”刘备
  轻轻说了一句。
  诸葛均听此二字,脸色顿时大变,‘噗通’一声跪下了,惊恐道:“诸葛均隐瞒圣上,罪该万死。”
  “那好,既然知罪。就给朕制造两样东西,若制的出来,就免你无罪。否则朕不仅要治你罪,连孔明也一样治罪。”
  “请陛下示下。”诸葛均冷汗直冒。不知道,刘备做的是哪一出。
  刘备这时,拿出两幅图,给了诸葛均,上面还有解说,开口道:“孝然你也看一下。”
  “马镫?”诸葛均先是一愣,最后看到高桥马鞍,更是忍不住惊讶。
  谯光也脸色几变道:“用硫磺、硝石、木炭能配出,可以响炸的东西。”
  刘备一笑道:“呵呵,说到这。你是道家传承应该练汞铅时,遇到过这现象。”
  “确实,只是冒一道光,还有烟熏,响声也不大。陛下要这何用?”谯光以前,确实遇到过类似情况。
  “那是你配的比例不对,钧你起来吧。我给你一年时间,把这些东西研发出来,在给你两年时间,马镫要做够供五万骑兵之用。火罐要有十万个。
  当然,我会着元霸门提督,配合你收集这些材料,要人我给你人,工匠待遇一应提高。还有横刀。也要大批量装备军队。
  但是,你最好分开做。一定要想办法保密。孝然,到时你率部分内卫,配合进行。
  此事关乎重大,除了你我三人,和必要匠人,其他任何人,不能透露,否则株连族。”
  刘备说到最后,更是声严色威,一股威压不自禁散发出来,谯光和诸葛均,都是背脊发毛。
  “诺。”二人晓得了厉害,顿时道。
  刘备见此,展颜一笑,脸上山川如解冻一般,瞬间如沐春风道:“好了,也不必太紧张。钧,你可知孝然是道家传人,跟你们墨家,还有很大渊源。”
  “啊?”诸葛均又是一惊。
  最后,当谯光把他跟刘备所说,转述给诸葛均时,诸葛均顿时大喜起来。
  这才明白,刘备开始只不过是给他施压。
  这时,诸葛均道:“陛下,石广元、崔州平、孟公威三位先生,其实是司马先生三位的私收高徒,均是百家传人。
  若是找司马先生,他们一心淡泊名利,不见得会出山,但是三人若得知陛下有意复苏百家,就一定会来。
  他们三人的身份,就连我兄长也不知晓,只有我因为,幼时得了一个游方之人传承,才知道是墨家,然后三人才找上的我。”
  刘备一愣,石广元名叫石韬、崔州平叫崔均,孟公威叫孟建,历史上石韬是投了魏国,但是没受重用。而崔州平、孟公威则是下落不明。
  在刘备三顾茅庐,还特意请过三人,但是三人不愿意出马。却没想到,三人还有这一重的身份。
  “好,钧,你这两天动身,替朕去拜见鹿门三师,言明朕的意思,若他们不肯,你在想方设法劝石广元三人。
  当然,这件事仅限我们几人知晓,其他人不必多说。”
  诸葛均弯腰道:“诺,陛下。”
  最后,刘备在诸葛均的带领下,有参观了一下别院,里面有刘备发明的高炉练钢,已经逐渐成熟,还有秘密打造的横刀。
  刘备又提点了几句,主要是保密问题,除了让内卫协助外,刘备打算在从虎贲,派一队人马来严守。
  “还有这钢,你尝试打磨成圆镜,加在护甲上。当然在护肩、护膝、裲裆上也可加厚铁,或者加这种钢镜。”
  说着,刘备简介的把明光铠的原理,基本讲了一遍。
  这种明光铠,其实早在历史上北魏,也就是曹丕一代,就有了模糊雏形,就是现在,也有许多将领的铠甲,有意思的向这方面发展。
  不过,肯定的是,还没刘备讲述的先进,而且以现在的工艺水平,完全能承担,尤其是诸葛均这样的能工巧匠。
  明光铠,不仅表现了当时国盔甲技术的优势,而且它是一个机会,如果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国盔甲将长期保持世界领先的地位——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机会并没有被把握住。
  而刘备想做的,不仅是利用这种铠甲配合横刀,产生领先一等的军备,对曹操孙策形成压制。
  而且,他还要完成使命,把明光铠保存下去。
  其实,本来他是想发展唐明光铠甲,在配合陌刀,那么一定会成为敌人的噩梦。
  可惜,唐明光铠的具体工艺,刘备并不清楚,而且以现在的水平,恐怕也生产不出来。
  陌刀,虽然是根据横刀加以改变就可以,但是因为钢铁条件和工艺不成熟,一柄合格陌刀成型后,重量高达四十斤左右。
  古人虽然力大,但是,也只有左虎贲军的,一万精锐羌族士兵,能在战场正常运用作战。如果不是羌族特别精锐,一般士兵也是不行的。
  当初董卓麾下飞熊军,也正是选异族力大者组成,穿重甲,持重刀,威猛无比。
  就连赵云麾下精选的一万禁卫,也只有少数能正常运用,作为起步。其他人还是跟赵云,练习骑战和枪术,平常配横刀,在皇宫护卫。
  “走,跟朕去虎贲军大营。”从别院出来后,刘备又折道去城外。
  一是想顺路去看看,二是也提点下,以后军队训练之事。
  这三年休养生息同时,军队战斗力,也要极大提上去。
  否则,曹操和孙策都在进步,自己要是退步了,那可就丢人了。
  同时也给马超黄忠打声招呼,嘱咐他们辅佐诸葛均,制造马镫和火药罐。
  将来,这可是除明光铠和横刀外,对付曹操和孙策的终极武器。


 第九章 虎贲军

  汉城,在西面五十里,有处武乡,这里是一个小型城镇。
  虎贲军的营盘,就在镇外不远十里处,穿过一片茂盛丛林就到了。
  不过,这里戒备森严,没经过允许,根本没人能靠近。
  但这时,有几十骑兵,却穿过树林,踏过一处高坡。看在高坡上可以看见,高坡下营盘壁垒,仿佛一处古老的城堡。
  营内大旗迎风招展,来回甲士巡查,还有斥候在附近游弋。
  就算隔得老远,还能感到一股肃杀之气。刘备满意的点点头,这是从各军挑选出的精锐,理应有此态。
  因为这处军营,离汉还有一段距离,刘备不想耽误时间,便让刘贤驾马车和护卫先回皇宫。
  自己和三十卫以及谯光,骑马来了虎贲军营。
  刘备是虎贲军的最高统领,所以,一见到刘备到来,立即参拜,不用在通报。
  等刘备带着人马,进营后,就发现,营盘庞,还有军士在训练,所以就避开了,直接去了帅营。
  刚一靠近,刘备就听见兵器碰撞之声,刘备示意后面人噤声,远远一看,却见马超在和黄忠激战,而且,赵云也在旁边观战。
  黄忠的火云刀,对上马超的虎盘枪,丝毫不显弱,激斗了百十多回合,最后黄忠体力不支,才略输一筹。
  “孟起果然虎勇,占的痛快。哈哈。”黄忠虽然老迈。快五十了,但是依然豪爽威猛。
  马超也笑了:“老将军过奖了,若是马上对战,将军当体力更长,而且将军的一手出神入化的箭术,超佩服。”
  马超英俊锐气,但是有一说一,也不会凭白占人便宜。只是马超有点西凉人的粗野,言行不甚懂礼。
  不过,黄忠和赵云。都是沙场战将,对此也不在意,反而倾心相交。
  “二位将军武艺,当如当世绝顶之列。”赵云在旁边温和笑道。
  黄忠摇摇头:“哎。天下能人何其多,三将军和二将军都是当世绝才。”
  “哈哈,翼德武艺确实凶猛,我最多跟他战个平手,二将军我还没挑战过呢,有时间一定试试。倒是龙你,武艺当属天下顶尖。”马超豪笑道。
  刘备听到这,也不在躲避,而是走上前来道:“你们都不用谦虚,全乃吾之肱骨。”
  众人一惊。忽然见是刘备,顿时齐声拜道:“吾等拜见陛下。”
  “这里是军营,我是最高主帅,以后在虎贲军营,我首先是你们的将军,其次才是皇帝。”刘备神情一怔道。
  三人一听,顿时以军礼拜见,昂首道:“参见将军。”
  “起来,今天我来是跟孟起和汉升,商量些军务。龙你也在,正好。”刘备说着话,就先走进帅帐。
  众人一进来,赵云就道:“回将军,今天是刑道荣当值。我就来与此,想与二位将军切磋。”
  “呵呵。这点小事不用介意,这才本将军来,是有要务通知你们。”刘备摆摆手懂啊。
  “请将军示下。”三人道。
  刘备开口道:“汉升,你派一队人马,去找诸葛均,不要问为什么,一切听他调遣。若是他有需要,向你求助,你也要答应。”
  黄忠听后,没有丝毫犹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