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保安团-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前日军进攻时这两门宝贝一直藏着没用。因为日军的散兵攻击线拉得很开,一枚榴弹就算打准了,也往往只能干掉一两个鬼子。要是连发,大部分榴弹甚至只能落到空处。所以战士们一直忍着,等日军败退时再用。
不出所料,日军撤退时虽然也很注重队形和间距,但毕竟不能跟进攻的时候相比。特别是很多新兵被吓晕了头,只知道跟在老兵屁股后头乱跑。这一条弹链下去,少说也能炸死十几个。
正在匆忙撤退的日军遭受这种打击,显得更加慌乱,一个个恨不得爹娘多生了两条腿,亡命地朝己方阵地逃去。
此时日军跑的已经比较远了,除了各级狙击手们和少数对自己枪法极为自信的士兵还在开火,大部分士兵都放下枪开始欢呼起来。
“噢,赢了赢了!”
“小鬼子,有本事别跑,咱们再战三百回合!”
……
轰隆隆……几架日机突然从高空猛扑下来,丢下一大串炸弹。担负防空任务的高射机枪连立即开火,四挺德什卡大口径机枪凶猛地喷射出一阵阵弹雨,吓得日军慌忙拉高逃窜。
“打得好,就这么打!”营长用力拍了拍阵地,欢喜地眉开眼笑。
“报告!”一名通讯员急匆匆地跑了过来,累得一脑门子的汗,气喘嘘嘘地说:“王营长,上级让俺来传达紧急命令!”
营长奇道:“有命令干嘛不在话匣子里说,看把你累的!”
通讯员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封已经被汗水浸湿的信件递了过来,解释道:“首长说这个命令是高度机密。担心被小鬼子的无线电设备侦听。”
“唔!”营长点点头,有些恼火地朝日军阵地上瞅了一眼。之前大伙儿已经习惯通过电台明语喊话,特别是团营两级联系。日军刚开始使用这种设备时,着实让各部队吃了不少苦头。幸亏发现的早才没有造成太大损失。
“啥,撤退?”王营长打开密件才看了一眼,立马就炸了毛,不禁恼火地嚷道:“为啥要撤退,没看到我们刚把小鬼子给赶回去了吗?为了这块阵地,咱们流了多少血啊,就这么扔给鬼子怎么向死去的弟兄们交待!”
教导员正在指挥战士们往后方抢送伤员。闻声忙赶了过来。问道:“怎么回事,老王?”
王营长气呼呼地把密件往教导员手里一塞,嚷道:“你看看这命令,竟然让我们撤退。打得好好的。干嘛让我们撤?”
教导员面色凝重地把密件看了一遍。又对通讯员问道:“小李子,这封密令上没有写明是给那支部队的,确定是给我们营的吗。会不会搞错了?”
小李子忙道:“肯定不会错的!”又解释说:“没有注明接令部队是怕密件中途被敌伪便衣截获。”
教导员又强调道:“这块阵地对我们很重要,一旦丢失日军就会长驱直入,与西线的日军汇合。到时候从石家庄到德州这数百公里都将被日军控制,冀中和冀南将被彻底切成两半。要是你误传命令,可是要杀头的!”
小李子显得有些紧张,不过还是肯定地回答说:“请吴教导员放心!要是俺错了,甘受军法。”
教导员想了一下,只好对王营长说:“我再用电台确认一下,你马上做好撤离准备,一旦属实,我们马上行动。”
王营长无奈,点头道:“好吧!”
没过多久,教导员一脸晦气地走了回来,命令道:“确认过了,命令无误,团长让我们马上撤离。”
军令如山!
尽管将士们心里一百个不乐意,但还是不得不阵地上撤了下来。根据命令,部队是悄悄转移,没有让对面的日军查觉。由于担心日军会尾随追击,王营长还特意了留了十几名狙击手在阵地上掩护。
回到营地,王营长拿起一口缸子就咕噜咕噜喝了个底朝天,突然把帽子一摔,一把捏在手里,边往外走边对教导员说:“老吴,你在家里看着,我去趟团部。”
吴教导员忙上前几步,追问道:“唉,老王,你干啥去啊?”
王营长把眼珠子瞪得跟水牛似的,气呼呼地说:“俺得找团长问个明白,干嘛要让俺们营退出阵地。”
“你胡闹!”吴教导员忙拦住道:“这是在打仗,是你耍小性子的地儿吗?上级自然有上级的考虑,哪儿轮得你指手划脚!”
王营长怒道:“俺就是想不通,死也得让俺死个明白!”
吴教导员头痛道:“你这个家伙怎么就死心眼呢!”话音未落,王营长已经甩手向院外走去了。吴教导员心里连连叫苦,怎么就摊上你这么一根筋的搭档?不过一想,不管怎么说也不能让他去团部闹事儿,忙拔腿去追。
走在前面的王营长刚出院子就跟人撞了个满怀。来人正是一分区主力第三团团长于权伸。三团也是第一军分区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也正因为如此,防守西大门的重任才落到了他们肩上。
于团长被王营长撞胸口生疼,一个趔趄差点儿摔倒,不禁怒道:“哎,你这王驴子,走路没带眼睛啊!”
俗话说得好,一物降一物。见到团长亲临,王营长火气顿时迭落万丈,忙道:“团,团长,你咋来了?”
于团长眼睛一瞪,说:“我要不来,你还不反天了吗?”
王营长四下一看,怒道:“那个狗娘样的又打老子的小报告!”
“你少骂娘!”于团长斥责道:“我隔着二里地就听见你瞎嚷嚷了。说吧,到底怎么回事!”
王营长嘟囔了一句,说:“团长,俺不服,打得好好的。为啥要撤退?”
于团长没好气地说:“我也不知道!上级有命令,你执行就是了,哪有那么多为什么?”
“哎,可是……”
“可是什么?身为军人,就得服从命令。难道上级每个指示都要向你解释一边!”于团长恼火地说了几句,远处突然传来了一阵密集的炮火,把众人吓了一跳。
“怎么回事?”
“走,快去看看!”
众人忙走到村口一垄高地上,抬头往炮声传来的方向看去。只见远处硝烟弥漫,正是王营长他们防守的那块阵地。只不过此时已经被日军重炮覆盖性轰炸。猛烈的炮火不时将阵地上的工事掀上半空。什么麻袋、木料、铁线网什么的,中间还夹间不少残肢断臂,甚至人的躯干。
于团长猛得放下望远镜,怒道:“阵地上怎么还有人!不是叫你们全撤下来吗?”
王营长脸色一白。忙找了一个传令兵问道:“狙击手们都撤下来了吗?”
传令兵还没来得及回答。前面已经跑过来了一队士兵。正是王营长之前布置的那队狙击手。
“营长,俺们都撤下来了,阵地上都是小鬼子。”
“邪性!那小鬼子怎么朝自己人轰起来了。还炸得这么狠!”
于团长咳嗽一声,分析道:“小鬼子肯定是打算先派部队冲击我军阵地,然后用重炮轰击,但他们没想到我军已经撤出了阵地,结果这炮全轰在自己人身上了。”
哈哈哈……战士们一听,都大肆地嘲笑起鬼子来。
王营长眼睛一亮,忙道:“原来团长是这个意思啊,那咱们赶快去夺回阵地,晚了可就真被鬼子抢走了。”
于团长翻了个白眼,没好气地说:“夺什么夺!上级有命令,让我们放弃德石公路,让开大道,占领两边!”
“啥?”众人一听,顿时愣住了。
……
衡水,二战区指挥部正在紧急搬家。周参谋长对郑卫国说:“总司令,此次放弃德石线,大伙儿的意见都很大啊!很多部队都在闹情绪呢!”
郑卫国无奈道:“意见再大也要执行!闹情绪的家伙送到禁闭室里冷静冷静!”
周参谋长点头说:“是啊,现在弹药消耗实在太大了,通往平安县兵工厂的道路又被日军重兵封锁。日军的补给却从东北和国内源源不断地送来,每天都是不要钱一样的打。照这样打下去,不出半个月,咱们就要面临后勤枯竭的窘况。”
供给处长熊大缜忙低头道:“都怪我们供给处准备不足,请首长处罚!”
郑卫国摆了摆手,安慰道:“这是战略上的劣势,责任不在你们。”
周参谋长也说:“总座说的对,事实上你们的工作已经很出色了,用不着内疚。”
从39年开始,供给处就在有意识地向冀中转移兵工设备。现在冀中的各兵工厂已经能够复装子弹,还能够造手榴弹、地雷、迫击炮弹,甚至是马克沁砰砰炮用的榴弹。不过技术含量较高和产能较大的军工还是放在平安县。
这是因为平安县距离原料产地比较紧,设备齐全,生产效率高。如果全部搬到冀中来,反而会影响产能,而且一旦让日军查觉,也没法保证安全。
所以依靠冀中的军工,小打小闹还成,像现在进行的这种大规模、长时间、高烈度的战争,后勤就有些接济不上了。别的不说,光是每挺重机枪的日耗弹量就在五千发以上,冀中各部队一天打出去的子弹,赶得上平行空间里的八路军用两年。这不,才打了半个多月,根据地的军需仓库很快就折了一半儿。
由于冀中方面的主动放弃,日军很快占据了德石公路全境。不过日军的胃口显然不只这么一点儿,受到一连串“胜利”的刺激,大本营又命令冈村宁次把平大公路也一并拿下。平大公路之前介绍过,从是北平到河北大名,等于把冀中和冀南再次切割成东西两块。
反正后勤上有日本国内大力支持,冈村宁次立马行动起来。还是老办法,拉着冀中拼消耗,看谁耗得过谁!
深县,郑卫国气恼地一拍桌子,喝道:“好你个冈村,还没完没了是吧!哼,老虎不发威,你当老子是病猫!”
周参谋长忙问道:“总座,你打算怎么打?咱们的弹药储备可不够啊!”
第四百六十八章 用间
“那你们说怎么办!”郑卫国恼火地在屋里走来走去,焦虑地说:“现在冈村宁次就跟疯狗似的咬住咱们不放,平安县兵工厂的物资又运不过来。照这样打下去,根据地迟早得让小鬼子分割成碎片,然后一块块吃掉!”
周参谋长面色沉重地点点头,说:“是啊,没想到日军竟然不惜花费这么大的代价!唉,要是平安县兵工厂新造的武器弹药能运过来就好了。”
“平安县!”郑卫国愣了一下,在那儿喃喃自语。
周参谋长疑惑道:“总座,你是不是想到了什么?”
郑卫国反问道:“老周,你说如果我们在冀中坚持抗战的话,能坚持多久?”
周参谋长想了一下,说:“唉,这要看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战斗了。要是将部队化整为零,各县搞两面政权,那坚持到抗战胜利也不成问题啊!”
郑卫国摆手道:“那跟沦陷了有什么区别?”
周参谋长点头说:“是啊,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走这一步,但照现在这种打法,弹药是绝对供应不起的,就算靠缴获恐怕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郑卫国赞同道:“嗯,而且玉石俱焚,一仗打下来根据地只怕要元气大伤。咱们军人为国流血牺牲没什么好说的,可是这里还有两千万老百姓呢!虽说宁次不当亡国奴,可不到最后关头能少死一些还是要少死一些。”
周参谋长终于听出点儿意思来了,忙问道:“这么说总座是打算把鬼子引开?然后另选战场?”
程政委笑道:“哈哈。总座跟我是英雄所见略同,我早就是这么想的!”
周参谋长却摇了摇头,反对说:“老程你的想法是好,就怕效果不理想。”
程政委一听急了,忙反问道:“为啥不理想?现在冈村宁次是步步紧逼,绳索都套到我们脖子上了。主力再不行动,迟早得被日军给围死!”
周参谋长解释说:“还是那句话,时机不对!”
若是一般情况,主力跳到外线作战,地方部队和民兵在内线坚持。等到日军给养消耗得差不多的时候。主力部队再返回根据地。汇同留守部队反击。到那个时候,日军已经被拖得筋疲力尽,粮弹两缺,自然只能逃走了事。
但现在不同。日军给养充足得很。倒是主力部队离开根据地之后恐怕缺吃少穿。坚持不了多久。而且日军在几条要道上都堆积了大量的部队,主力能不能通过还得两说。就算杀出一条血路,到了冀南或者晋察冀还得跟在当地“围剿”的日军作战。现在日军在两地都占据了主动权和绝对优势。完全可以以逸待劳地攻击我军主力。反观我军主力,不仅要长途跋涉,一路上还得跟日军作战,在后勤给养都没法保证的情况下,如何能够调动敌人?被敌人调动还差不多。
程政委一听,不禁皱眉道:“这?之前我就说主力部队要转移,可你们非说敌强我弱,要想办法转化敌我力量。现在倒好,敌人的实力越来越强!”
郑卫国点头说:“我们确实对日军的实力和决心估计不足。不过跳到外线作战也确实存困难。我仔细想过了,主动跳到外线是不可能的,得设个套让日本人自己钻进去?”
众人一愣,都疑惑道:“这怎么可能?冈村宁次又不是傻子!”
郑卫国笑道:“所以这个饵要足够香,足够大,让冈村宁次的狗鼻子一闻到就流口水,无法抑制进攻的**。”
程政委奇道:“呵呵,司令员真会开玩笑,我们跟日本人一比,穷得都快当裤子了,拿什么来引诱冈村宁次这只老狐狸?”
蔡文治处长也笑道:“是啊!除了兵工厂,我们还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东西!”说完眼睛一瞪,忙问道:“总座,您不会是想用兵工厂作诱饵吧?”
周参谋长呵呵一笑,说:“这怎么可能,兵工厂的重要性大家还不知道吗?我说定武,你的脑子也转得也太快了吧!”
大伙儿都哄笑一声,却见郑卫国一脸严肃。
程政委忍不住嚷道:“司令员,您不会真拿兵工厂当诱饵吧?”
郑卫国点点头,沉声道:“嗯,定武说得没错,我就是这么想的!”
周参谋长忙反驳道:“总座,这,这怎么行呢!兵工厂的价值您不是不清楚,这五年来花了咱们多少心血啊!丢啥也不能丢兵工厂啊!”
其他人也纷纷出声附喝,表示坚决反对。甚至表示宁愿暂时放弃冀中也不愿意丢掉这个厂。用程政委的话说,冀中丢了还可夺回来,兵工厂要是被破坏了,没三五年的时间可重建不起来。
郑卫国沉声道:“好了,大家先别激动,我说我的理由!”
“第一,从地利上讲,冀中一马平川,难以防守,而冀西山高林密,易守难攻;第二,冀中武器补给困难,冀西有兵工厂,可以边打仗边生产,火线补给;第三,日军要打平安县兵工厂,必须得进入太行山区,后勤补给难度将增加十倍以上,而我军有足够的存粮。”
“而且以兵工厂为饵并不是说就要放弃兵工厂,而是要通过诱敌深入来对敌军进行打击。现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日本需要顾及的方面很多,不可能一直盯着我们华北。所以,只要我们坚持几个月就能取得胜利。退一万步讲,就算兵工厂沦陷也不是天塌了,人员可以从小路转移,机器可以掩埋。等小鬼子一撤,咱们还可以继续生产嘛!”
“好了,我的理由就是这些,你们还有意见没有?”
……
众人面面相觑。犹豫了一阵子之后,程政委首先站出来说:“我看行,照小鬼子这个架势,不跟他们拼一场是不可能了。反正都是拼,为啥不选在对我们有利的地方呢?”
周参谋长点了点头,说:“嗯,确实有几分道理。只是如何让日军发现这个诱饵呢?”
郑卫国挥挥手,说:“各处处长以下人员先出去!”
很快,作战室内空处一大片。剩下的人都是二战区的核心层,叛变的可能性极小。郑卫国扫视了一眼。接着说道:“我打算派一名军官假装叛变。直接把情报送到冈村宁次面前。”
众人一愣,都不由得心想,乖乖隆咚锵,这个计策也太疯狂了吧!
郑卫国见大伙一个个把嘴巴张得能塞进去一只蛤蟆。便打趣道:“你们觉得这个方案如何?有没有主动报名的?”
“总座。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话音刚落就有人站出来了。郑卫国一看,却是供给部长熊大缜。其实郑卫国是开玩笑的,在座这些人哪个不是手握冀中核心机密。怎么敢让他们去卧倒,万一被日军查觉岂不是损失惨重。
郑卫国欣慰地看了一眼,却摇头说:“你不行,再说供给处的事情也离不开。”
熊大缜急得满脸通红,忙道:“我咋不行了?总座,就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以前经常去北平和天津,出入敌占区我有经验。而且我还会几句日语。”
周参谋长笑道:“大缜啊,你确实不合适,就不要争了。”
程政委也安慰道:“供给处的事情更重要,你还是安心本职工作吧!”
熊大缜却道:“不瞒各位长官,现在物资能调运的都调运了,供给处的仓库里空的能饿死耗子。我这个供给处长这几天也是干吃饭不干活儿,我不去谁去?”
说着突然想到一个主意,眼睛一亮,笑道:“哎,我还想到一个借口呢!就说因为物资供给不力,受了上级处罚,不得不逃走,结果不小心被日军巡罗队俘虏!哈哈,这个理由怎么样?”
众人听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郑卫国又好气又好笑地说:“你这套理由能骗倒冈村宁次就是真有鬼了。算了,各位有没有推荐的人选?”
大伙儿想了一下,一下子提出了好几个人选,但郑卫国仔细询问考虑了一下,觉得都不太合适。
程政委托着下巴想了一阵,突然一拍巴掌,笑道:“我倒是想到了一个人,挺合适的,就看总座敢不敢用他!”
郑卫国忙问道:“谁?”
程政委答道:“第三军分区原七团团长朱占魁!”
“他?”众人一听,纷纷低头议论起来。
朱占魁确实是冀中军区的一个争议人物,用跟他共事的老八路讲,他这个人不大像个党员,更有点儿像水泊梁山一类好汉豪杰。
在平行空间里,他曾担任过冀中五分区(后改为十分区)司令员,具体位置就跟现在的第三军分区差不多。作战十分勇敢,立过很多功劳,不过在41年的扫荡中,他不幸被捕,后来好不容易才逃跑。
据说被俘之后,当时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还亲自召见了他,并通过华北政务委员会启新院对他进行了约两个月的怀柔工作。按他自己的说法,这个逃跑过程还很有趣。日军先是“过堂”吓唬他,结果被他痛骂了一顿,然后又用“美人计”,又被他拒绝,最后没办法,只好把他送往北平,坐的是火车。
要说日本人对押送这样一个“大人物”的事情,还是比较上心的,特别配置了一个警备班。没想到中间还是出了问题。车快要开进北平的时候,朱占魁就说要上厕所。考虑到他级别不低(当时是旅级),日本人也真就解开手拷让他进去了。
结果这一去就是半个钟头,等日本人发觉不对头的时候,冲进厕所一看,哪里还有人影?押运的警备班都傻眼了。日军还是头一回活捉这么高级别的军官,这跑了算是怎么回事?怎么跟上级交待?
正如老老舍先生在《四世同堂》里写的,日本人是十分信任专家的。他们很快请来了一名相关方面的专家。结果专家一计算,认为当时的火车时速非常快(可能是专用的武装列车),此人跳车99%死亡, 剩下1%的可能性也是重伤。虽然没有找到尸体,但日军方面是按照此人跳车身亡结案的。人都死了,还能怎么样呢?这件事情最后就不了了之。
但让日军抓狂的是,没过多久就得到消息,这个人没死。人家又回去了,还是八路的干活。证据还很确凿!前线日军就把电话打到旅团情报室核室,日本人也是死要面子。死活不承认那个人就是朱占魁。答复说:“那个朱占魁早就在去北平的路上摔死了,你们得到的情报是八路故意作的虚假宣传,不要上当!”
其实不光日军抓狂,八路这边也是乱了套。因为他跳车逃跑的事儿。日本人觉得不可思议。八路也觉得不可思议!那么多日本兵看着。你是咋逃回来的,是不是日本人派回来的卧底?
而且他在被捕期间,很多事情说不清楚。特别是他被捕之后当即承认了自己的身份,引起了组织的怀疑。
再加上他的把兄弟柴恩波(本时空第八团团长),好友王凤岗都先后叛变投敌,不能不影响组织上对他的看法。因此在延安受到了较长时间的审查,中间一度被逼得跳崖自杀,直到1944年底才基本确认了他没有投敌。这也是其下半辈子悲剧的源头。
在这个时空里,他还是遭了此难。在三分区反扫荡时,第七团被日军重兵合围,遭受重创,他本人也伤重被俘。日军得知他是冀中的高级军官,如获至宝,忙送到保定抢救。伤愈之后又秘密押往北平,没想到中途还是让他给逃了。
郑卫国执掌冀中以来,政审没有那么严格,但像这种情况肯定是要调查清楚的。不然要真混进一大堆日伪间谍可就糟了。所以朱占魁一回来,还是得接受审查。
据他本人交待,具体逃跑过程是这样的。他先假装上厕所,趁看守不备将其打倒,然后从窗户爬了出去,躲在列车顶上。当时火车车速是很快,但快进站的时候不得减速吗?他就趁这个空档跳车逃回来了。
政治部的人一听,感觉也不是说不过去,但事情真相还有待进一步确认。郑卫国考虑再三,决定暂时停止对他的审查,但同时也调离原部队,到冀中民兵训练处担任处长。
程政委见郑卫国还有些犹豫,就劝道:“司令员,这个朱占魁是个义气汉子!而且我们这次任务主要是向冈村宁次传递消息,忠不忠心还在其次。”
周参谋长赞同道:“老程说的不错!就算这个朱占魁真的变节了,只要冈村宁次知道我们兵工厂的位置,我就不相信他不动心!”
郑卫国点头说:“好,那是他了。等下麻烦老程亲自跟他谈谈,当然,卧底不是一般的工作,得让他自己愿意。”
程政委点了点头,说:“请司令员放心,我一定说服他!”
周参谋长又问道:“既然总座已经决定将敌军引往平安县,那冀中怎么办?日军眼下又要打通平大公路,我们打还是不打?”
郑卫国想了一下,说:“不要硬拼!还是老办法,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冀中不比别的地方,数百公里长的公路上没有坚固的据点,日军想要掌握在手里就得派大量的部队驻防。我就不相信他们能撑多久。”
众人闻言都点头说好。
程政委又问道:“万一日军占领平大公路之后继续切割我根据地呢?”
郑卫国叹了口气,说:“那就要看朱占魁这一趟顺不顺利了!”
……
北平,督战官山下奉文急匆匆赶到了华北方面军司令部。走进作战室,只见司令官冈村宁次正笑眯眯的,不时跟手下几名参谋军官说笑。
山下奉文忙上前敬礼道:“司令官阁下,您找我?”
冈村宁次兴奋地说:“哟西,山下君,你来的正好,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想必军部和天皇听到这个消息也会很高兴的!”
“哟西!”山下奉文忙问道:“不知是何消息,是前线的捷报吗?”
冈村宁次得意洋洋地说:“这可比一百次胜利都管用!郑胡子手下一个军官向我们投降了,而且是主动投降!”
山下奉文惊讶地说:“纳尼?主动投降,这可不多见!”
冈村宁次点头说:“是啊,从多田君和山下君的那次围剿之后,冀中方面对于部队的控制就更加严密了,能拉拢到这种级别的军官是很不容易的。”
山下奉文又问道:“司令官阁下,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级别的军官?”
冈村宁次呵呵一笑,说:“级别倒是不高,以前在大清河以北当主力团长,现在在冀中担任处长。”
山下奉文显得有些失望,点头说:“唔,是不太高,不过也是很难得的。”
冈村宁次不以为意,点头说:“是啊,像这种级别的军官我们总共也没有拉拢到几个。而且这名军官最大的价值不在于他的级别,而是他带来的情报。”
山下奉文忙问道:“索多斯内,不知道他提供的是什么情报?”
冈村宁次故意卖了个关子,反问道:“山下君还记得特高课曾经追查过的冀中兵工厂一事吗?”
“当然记得!”山下奉文遗憾地说:“只可惜那群蠢货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查到具体的位置,不然我们早就将捣毁了。”说着眼睛一亮,惊喜地问道:“难道是?”
冈村宁次微笑地点了点头,说:“不错!”
山下奉文闻言大喜,忙问道:“将军阁下,不知兵工厂的具体位置在究竟在哪里?我请求亲自率部去摧毁它,请将军阁下成全!”
第四百六十九章 手指归葬
一晃,时间到了1941年秋。这中间发生了不少事儿,其中对世界影响最大的就是小胡子终于向苏联发起了凶猛地进攻。托郑卫国的福,这个时空里的汉斯远比平行空间里面要强大。无论是战术、装备,还是战争潜力(青霉素变相增加人力,石油增强工业基础)。
历史上,由于极度缺乏石油,汉斯们只好办了一大堆合成油工厂,虽然提炼了不少燃油,却极大的消耗了德国宝贵的工业产能。要知道德国的工业规模本来就不如美国,甚至还比不上苏联(虽然技术落后,但是摊子大,经得起折腾)。
在这个时空里,由于在本土找到了大量油田,自然不需要把精力都放在炼油上。节省下来的工业产能,战争狂人小胡子造了更多的坦克、飞机、大炮,不仅数量庞大,质量也比历史上要好。而苏联方面由于拒绝跟郑胡子全面合作,基本上还是老样子,结果一开战就被小胡子的闪电战给打蒙了。
德军一路长驱直入,在短短10天之内,竟然向苏联境内突进700公里(比历史上多一百公里)。仅第一天的战斗,苏联红军损失1500架飞机,其中800架还未起飞就被炸毁。
随后,德军兵分三路,分头突进。北路,以列宁格勒为目标;中路,以莫斯科为目标;南路,以斯大林格勒为目标。由于战术落后、准备不足,和长年肃反带来的恶劣影响。苏军简直是不堪一击,一路丢盔弃甲。开战前四个月(6月到9月),苏军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损失高达330万人(比历史上多50万)。
不过苏联到底是地方大,在蒙受惨重损失之后,终于在德国的第一波攻击中缓过神来了。眼下,苏军正在列宁格勒与德军激战。同时小胡子又在莫斯科集结兵力,共计100个师约120万人,在2500辆坦克,15000门火炮支援下准备攻打莫斯科。虽然德军比历史上要强大不少。但能不能拿下莫斯科还是殊难预料。唯一能肯定的是。汉斯和毛熊将在这里流下更多的血。
说完了国外,再说国内。华北的战事还在激烈进行,不过交战地点已经转移到了平安县及周边地带。自打成功地将日军的眼球吸引到了平安县之后,双方已经在此激战达半年之久了。这也是迄今为止。中日之间打得最长的也是最激烈的一次战役。
平安县东部。二龙山。
一队装备精良的骑兵正向县城方向急驰而来。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部队中间军官出奇得多,不到两百人的队伍里面,仅佐级军官就有十余人。剩下还有尉级军官七八人。
一名少佐抱怨道:“华北方面军真是的,竟然连几辆轿车都筹措不了,害得我们得骑马进山。”
旁边一名中佐幸灾乐祸得说:“哈哈,永田君,我记得你是习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