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保安团-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主地、兵站主地和兵站地等梯次衔接的兵站部署。
“集积主地”位于占领区的主要港口或交通枢纽,属于战略层次的兵站,像华北的天津和大同就是,本来石家庄也是,但被郑胡子给打残了。只能当成兵站主地使用。在“集积主地”。日军会开设野战炮兵本厂、野战工兵本厂、野战汽车厂、野战本仓库、以及其他必要机关,负责囤积管理和分配由本土运来的军需品卫生材料,并向“兵站主地”输送这些物资。同时接收、保管和修理“兵站的主地”送还的缴获、回收物品,将其整理后或送还本土。或再供补给。
“兵站主地”相当于基地兵站。是方面军设在战役后方纵深交通便给之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兵站,是方面军驻屯期间的主要补给基地,也是方面军战役期间的“兵站地”的依托。一般设有:野战炮兵厂。野战汽车厂,野战卫生材料厂,野战瓦斯厂,野战航空厂,野战工兵厂,野战衣粮厂等等其它必要机关。主要负责接收修理,存储,整理前送。
“兵站地”则属于临时性质,主要为前线输物资。
依目前的情况看,日军的物资堆放地即有“集积主地”,又有“兵站主地”,说明还在调度当中,但也具备了发动局部会战的能力。因为由“兵站主地”向“兵站地”调度是很快的,如果日军要打,最多一个星期就能完成部署。
“参座,我有话讲!”周参谋长刚介绍完基本情况,正待详细解说,没想到台下一名年轻军官突然举手叫道。众人转过头看去,却是冀察战区参谋处处长文强。
这个文强可不是后世某位副局长,而是民国时期一位奇人。他是文天祥的后人(跟孔胖子那种西贝货不同,他们家是有族谱的),太祖的舅表兄弟(皇考大大是他的亲舅舅),周公的学生(黄埔四期),朱老总的部下(南昌起义),林飙的上级(黄埔时期他是林的班长),刘绍奇的老乡(据说相隔不到20里地)。
南昌起义失败后,他与部队和党组织失散,辗转来到四川,先后担任过红一师师长兼政委、中g四川省委常委、军委书记、川东省委书记。因为叛徒出卖,蹲过国民政府的监狱,险些小命不保。好不容易经同志营救出狱,之后却又遭受不公正待遇,被迫和妻子千里迢迢跑到上海找周公主持公道。
可惜那时候刚好撞上顾顺章叛变,上海的地下党纷纷隐蔽转移,文强夫妇滴溜儿一圈一个熟人也没找着,只好回老家种地。随后又被他的另一位黄埔同学戴老板给揪了出来,无奈之下只好改换门庭,加入了军统。据说历史上军统得出“日军将进攻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结论”就是在他老人家的主持下完成的。
这次鹿钟麟倒台,各方势力趁机重新划分蛋糕,军统当然也不例外,硬是抢下这么一个重要的位置。文强明面上是冀察战区参谋处处长,实际上还有一个职务,就是军统局华北办事处少将处长。郑卫国明知道这个人有问题,但最后还是不得不答应下来,只是始终不肯给他实权。目前的战区参谋处实际是个摆设,实际工作均由第四十一集团军参谋处来完成的。
见文强突然打断自己的发言,周参谋长有些不满地问道:“文处长,你有什么话讲?”
文强拧着脖子质问道:“参谋长,为什么这些情况我堂堂参谋处长竟然毫不知情?这是对军委会任命的公然违背。我要抗议!”
周参谋长哂笑道:“这种事情你还好意思问我?你每天只顾着军统的那一摊子事儿,参谋处的工作我只能交给别人来完成!总不能因为你一个人影响全局的工作吧!”
文强脸色微红,强辩道:“从来没有人向我汇报工作,两眼一抹黑,叫我怎么去搞?郑总司令,趁着今天大伙儿都在,您得给我主持公道。”
郑卫国问道:“你想要什么公道?”
文强不顾张文白跟他使眼色,径直说道:“现在的战区参谋处就是一个空架子,我要求恢复参谋处的功能和权威,下属各集团军、军区、师管区必须直接向我处汇报工作。接受我部的命令!”
郑卫国回答说:“我也不妨告诉你。这不可能。”又解释说:“原因有两个,第一,冀察战区还轮不到军统来指手画脚;第二,你已经有近十年没有在军队工作过了。战区参谋处长位高权重。我得向三十多万弟兄负责。不能让你胡来!”
文强是什么人,在功德林关了二十多年也没低过头,坚决不肯写悔过书。还叫嚣道:“我曾任红一师师长兼政委,毛zd是我表哥,朱d是我上级,周el是我老师和入党介绍人,林飙是我部下,刘绍奇家离我家不到20里路。如果说我错了,那也是他们没有把我教好,要写悔过书应该他们写,我不写!”
这样的人哪里是三言两语能说服的?听郑卫国这么直白地回绝,文强是又羞又恼,竟然一把推开椅子,直接摔门而去,就连张文白副总司令和康泽主任在后面连声叫唤也没搭理。
张文白恼火了一阵,又不得不圆场道:“总座,您别生气!明天我让念观(文强的字)亲自来向您赔罪!”
郑卫国笑道:“我生什么气?你回去告诉文念观,以后的军事会议他就不用来了!”又问道:“参谋处副处长蔡文治到了吗?”
蔡文治唰得一声站了起来,双正靠拢,立正道:“卑职在!”
这位副处长字定武,是常凯申布下的另一枚棋子,同时也是**中少有的人才。他是湖北黄冈人,林飙的老乡,出身于一个书宦世家。祖父为清末举人,所以家里颇富有,接受过完整的中小学教育。
在武汉第二中学毕业后,蔡文治到鄂军夏斗寅(就是发动马日事变的那个家伙)部任文书,后奉派陪夏公子读书远赴东瀛,就读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入学没多久,恰逢“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侵入东北,乃愤而回国。国民政府为优待这批归国学生,特批可以不经考试,直接插班进入黄埔军校第九期就读,毕业后分派在陆军第十三师,先后任初、中级军官。
1935年,蔡文治由十三师选送,进入由由常凯申兼任校长的陆军大学第十三期学习。1937年毕业后,因为成绩优异,被越级选任大本营(后改称军事委员会)第一部上校科长。一听就知道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工作岗位。虽官职不高,但是身在中枢,经常有机会出席那些由常凯申亲自主持的军事会议。
在几次会议中,因其见解独到,说理分明为常凯申所注意,并破格提升他为少将科长,后又升任处长。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蔡文治作为具体业务的负责者,做出的建议和计划,得到常凯申重视,因而成为黄埔同学中崭露头角的人物。
更为难得的是蔡文治还是那种“学习型”的将领。这一类人开始可能限于所受教育以及眼界等原因,才能一般,不算太引人瞩目,但随着不断地自我学习和提升,其能力和水平还会继续上涨,后劲十足。
历史上蔡文治就自学一口流利的英语,在当时的中美关系协调和高层军事交流中起到了极为重要作用,为常凯申所宠信。1943年,美、中、英三大国在开罗召开会议,蔡文治就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与会。后又带职进入美国参谋大学受训一年,结业后调任中国陆军总司令部三处处长,参与中、英、美、法四国联合参谋部在华盛顿召开的亚洲对日作战计划的制定。后经美方推荐。升任陆军总部中将副参谋长。看起来是前途一片光明。
不过这样的实干型将领在裙带关系复杂的**是很施展自身才华的,哪怕有最高领袖赏识也没用。所谓亲贤而不能用,远的有卫立煌,近的就是这位蔡文治了。他最后因为与汤恩伯就守上海和守长江之战略问题发生严重争吵,愤而离职,避居香港。
蔡文治当时说的一番话,很能体现当时**内部一些真正有才华将领的悲哀。他说:“我判断共军行动无一不准确,可是指挥作战的人毫不采纳。那我这个幕僚还有什么当头?作为作战厅长,真是愧对自己,愧对祖宗。愧对总理、总裁!这个军人我不再当了!”
郑卫国此时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牛b的人物。只是觉得此人不凡,就命令道:“蔡副处长,文处长因为自身原因不能视事,我现在命令你担任参谋处代理处长。等下散会后就去找周参谋长报到!”
蔡文治大吃一惊。小心翼翼地说:“总座。您是说由属下代理处长?”
郑卫国点头道:“正是。定武,你有没有信心?”
蔡文治忙立正道:“总座若对属下有信心,属下也有信心完成好本职工作。”
郑卫国心知他是在委婉地向自己要权。笑道:“想得到我的信任光靠耍嘴皮子可不行,我会给你一个月的时间来适应。干得好,我亲自向委座申请给你扶正。干不好,你就自己滚蛋,我这里养不起那么闲人!”
蔡文治心中暗喜,忙大声道:“是,总座!”
郑卫国摆手说:“嗯,坐吧!诸位,已经耽搁很长时间了,我们继续开会。参谋长,请你接着讲,其他人若有什么事稍后再谈!”
周参谋长咳嗽一声,又接着讲道:“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日军在近一个月内的时间里虽然做出了一些调整,但补充的兵力并不多,主要是将骑兵第四旅团从河南调回了绥远,同时新组建了第1、第9、第10三个独立混成旅团。看起来似乎增加了不少部队,但原骑兵第一旅团几乎全军覆灭,曾参与围攻冀中三分区的关东军第9师团又已归建。其整体实力可以说与战前相差无几。”
张文白眉头微皱,问道:“参谋长,这么说华北日军在近期不会有大动作?”又看了郑卫国一眼,心想你白天不是说情况不妙吗?
周参谋长摇头说:“一个月之内或许不会,但种种迹象却让人感到非常忧虑。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长期化,要塞化,现代化。”
“长期化很好理解,日军以前只追求军事胜利不重视管理,但现在却大肆组建守备部队,并利用宪兵、伪警察、伪警备队加强沦陷区的统治。一些地方的秩序甚至比战前还要好,经济形势也开始好转。这意味着日军的殖民统治已经基本成形,华北有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的危险。所以长期化也可以称作殖民化。”
“要塞化主要集中在四大区域,最先是冀东地区开始的,随着一批批钢筋水泥工事和大量火炮、机枪的入驻,目前冀东的形势已经急剧恶化。”
“然后就是冀中、绥远和中条山外围,如果说冀东的工事还只能称为‘水泥墩子’,那后面这三大区域内修筑的就是真正的要塞了。日军不仅修筑了极为坚固的碉堡群,还将240毫米重榴弹炮与105毫米加农炮搬了进去。其中绥远与外蒙的边界上甚至还放置了口径、威力更为惊人的海军退役重炮。”
“第三个方面是现代化,主要体现在日军的装备,特别是交通工具上。其中最为明显的是第10师团、第26师团以及正在重建的骑兵集团。其中第10师团新添了两百多辆1。5吨的卡车,加上原有车辆和方面军直辖兵站部几乎可以将上万人的部队投送到任何一个地点。第26师团干脆是全摩托化了,日军内部称其为机动师团。”
“更让人担心的是,重建中的骑兵集团第一旅团竟然没有马!”
第四十一集团军副总司令缪澄流听得有些入神,忍不住插嘴道:“没有马?难道是因为马匹不够,都改成步兵了?”
周参谋长无奈地笑道:“改成步兵有什么好怕的,华北二三十个师旅团,也不多这一个!”
缪副总司令讪讪地说:“哪是什么缘故?”
周参谋长叹了一口气说:“唉,小鬼子把战马全换成战车了!”
“啊!”众人都惊呼一声,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在座的高级将领都是见识过铁甲战车的威力的,可是整个师团都换成战车还是闻所未闻。
张文白疑惑道:“小鬼子哪来这么多战车?”
周参谋长解释说:“都是从东北调过来的,目前已经有一个战车联队了,后续的坦克、装甲车还在源源不断地运往绥远。照这样下去,最多半年就能满编。”
“更为可怕的还在物资调度上,日军明明具备了反击能力,却还在不停地准备着。如果任由日军这样疯狂地储备物资,到时候必然是雷霆一击!”
众人一听,脸色都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张文白问道:“那参谋部的意思是?”
周参谋长建议道:“我们推演了一下,一致认为不能等日军部署完成。而是要抢先动手,打乱敌人的部署!”
张文白满意地点了点头,欣慰地说:“嗯,这个思路与我和总座不谋而合。原则上我是支持的,只是你们打算具体以何处为突破口,来打破这个僵局?”
ps: 更晚了,骚蕊,明天争取早点儿!
第四百二十一章 实验炮弹
散会后众将领先后辞去,程政委却借故留了下来。郑卫国知道他有话讲,笑问道:“在会上就看到你一个劲儿地使眼色,就知道你肯定有事儿。说吧,到底是什么事儿?别是想给我张罗娶老婆吧?”
程政委没好气地说:“哼,谁有心思给你扯淡!我问你,参谋部怎么把具体行动方案拿到会议上来说了?**将领的保密意识你又不是不知道!这里面还有军统和中统的人,万一泄密了怎么办?”
郑卫国笑道:“就这事儿?”
程政委着急地说:“这事儿还算小吗?万一行动失败,不知道要牺牲多少同志!”话刚出口,猛然醒悟过来,说:“你们在设圈套?”
郑卫国随手递上一封密件,解释说:“这是参谋部制定的方案,我也是刚才在会议上才知道的。”
程政委接过看了看,不高兴地嘟囔道:“这个周益民,怎么连我们都瞒着,害得我白担心一场。嗯,他们怀疑军区也有敌伪特务?乱弹琴,这怎么可能呢!简直是胡说八道嘛!”
郑卫国面色凝重地说:“你先别忙着否认,依我看这件事情很有可能是真的!你见过这个东西没有?”说着,将一个造型很怪的小玩艺递了过来。
程政委忙伸手接过来,翻来覆去地看了几遍,最后不确定地问道:“这,好像是一支铅笔?”
郑卫国点头说:“不错!不过这不是一般的铅笔,而是一种速记工具。可以将手放在裤兜里记录重要的数据。”说着还饶有兴趣地给程政委演示了一遍。在郑卫国穿越之前,这种老套的窃取情报的方式早就被更先进的技术淘汰了。不过郑卫国恰好对这些东西有过研究,所以很快就找了其中的窍门儿。
程政委吃了一惊,忙问道:“这是在哪里发现的?”
郑卫国说:“就在五天前,有在村口玩耍的小孩发现的。这个村的儿童团长认为是我们掉的,就主动缴了上来。后勤的同志也没在意,一连搁了几天,幸亏被周参谋长发现。”
程政委脸色微变,皱起眉头说:“五天前,也就是我们刚搬到这个段家庄的时候?”
第四十一集团军的指挥部本来设在城内。因为蠡县县城非常坚固。城内比城外的安全性要好。而且城内物资丰富,采购补给也很方便。集总司令部、冀中行政公署、冀中银行等几个单位还能挤在一起,还能节省办公时间。
但是张文白他们到来之后,继续呆在城里确实不太合适。郑卫国就下令移屯南郊段家庄。进行封闭式管理。个人物品也要登记检查。不这样做的话。司令部安全没法保证。
“正是!”郑卫国点了点头,面色凝重地说:“我怀疑有日本特务混进了我们司令部,而且是从我们的途径来的!”
程政委一时没搞明白。疑惑地说:“凭什么认定是我们这边出了问题呢?而且我觉得也不一定是日本特务,很有可能是**那边的,比如中统或者军统的可能性更大。”
郑卫国摇头说:“如果是中统或者军统的内部人员,根本就没有必要把这支笔扔掉。如果是打入我们内部的军统特务根本没必要冒险带上这种东西,因为他们的华北办事处少将处长就在村内,犯不着暴露珍贵的卧底。”
程政委喃喃道:“这倒是。”他越想越觉得事情不对,一拍大腿说:“不行,我得立即回去让保卫处着手调查。狗日的小鬼子,竟然摸我们眼皮子底下了,这还了得!”
郑卫国忙拦住说:“嘿,老程,别莽撞!我们的人员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能通过我们的审查,说明这个人的反侦查能力极强。一般的审讯很难取得效果,反而会打草惊蛇,甚至搞得人心惶惶。”
程政委懊恼地叹了一口气,面色惭愧地说:“唉,这件事情我要向组织检讨。若不是突然搬到段家庄来,只怕我们到现在还蒙在鼓里!”
郑卫国点点头说:“嗯,确实大意了。不过现在还没调查清楚,也许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严重。就算有问题,也未必出在我们这里,说不定是西安那边捅了篓子!”
程政委摆手说:“你就别安慰我了,我记得你曾经说过一个什么墨菲定律。既然证据表明这里可能潜藏着日军特务,那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又问道:“幸亏周参谋长机敏,那这么说来,晚上公布的作战计划都是假的啰?”
郑卫国意味深长地笑道:“假的怎么可能瞒得住狡猾的小鬼子呢?”
程政委大吃一惊,说:“啊,这份东西竟然是真的?我说怎么部署如此周密!”又试探道:“应该不全是真的吧?”
郑卫国呵呵一笑,说:“不愧是火眼金睛,什么都瞒不过你。”
程政委没好气地说:“去,你才是孙猴子呢!我想想,别的东西都不好做假,多半是时间上做了调整,对不对?具体是什么时间行动?”
郑卫国四下看了看,面容一整,指了指墙边的座钟说:“就是今晚!”
程政委一愣,随即抚掌笑道:“哈哈,真有你的,就算日军获取情报也来不及调整。”说着眉头一皱,又道:“不过129师那边的行动恐怕要受些影响了。”
郑卫国忙问道:“怎么,他们也有行动?”
程政委点头说:“嗯,刘师长打算集中一个旅的部队,攻击从石家庄到邯郸的铁路,干掉敌人的军列。”
石家庄是日军的“兵站主地”,负责向周边各个“兵站地”输送物资。其中邯郸恰好新组了独立混成第1旅团。所以这一段铁路也是日军的重要补给线。
郑卫国又问道:“什么时间?”
程政委回答说:“也真巧了,他们就安排在明天。因为按日军惯例。明天华北方面军会给邯郸的独立混成第1旅团运送给养。而且据八路观察,敌人似乎有将邯郸也升格为兵站主地,因此物资很多。所以……”
郑卫国笑着接口说:“所以刘师长他们就动心了?嗯,方案还是很不错的,只是为什么没有向我们通报呢!”
程政委有些尴尬地解释说:“129师担心**方面会泄密,所以要求我只向您暗中转达。”
郑卫国眉头微皱,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虽然官升了一级,但是掣肘更多,就连指挥部也多了不少乱七八糟的人。八路方面信不过也可以理解,不过这样一些协同作战就不好搞了。
正胡思乱想着。一名通讯员匆匆赶来。报告道:“总座,有紧急电报!”
郑卫国忙接了过来,眉头先是一皱,然后突然高高挑起。显得极为兴奋。
程政委疑惑道:“怎么啦。司令员?”
郑卫国高兴地说:“老程。兵工厂那边有了重大突破,一项重要的武器发明就差最后一步了!”突然,墙边的座钟发出当的一声。郑卫国看了过去,沉声道:“不行,时不我待!这个实验必须马上开始。通知前线部队,炮兵各部抵达炮位后暂缓行动!”
程政委忙道:“司令员,你想干什么?”
郑卫国说:“我决定了,今天晚上的炮击就使用这种实验炮弹!”
程政委惊讶地说:“万一实验失败呢,难道这个实验比摧毁敌人的兵站主地还重要?”
郑卫国得意地说:“如果这种武器能够成功,我们就有了战略性的威慑力量!哼哼,到时候可就不是一两座兵站主地的事情了!”
河北,石家庄。一队队穿着夜行服的身影悄然出现在市区西郊。日军在石家庄的“兵站主地”就设在这里。为什么要设在郊区呢?因为军火仓库一般是不会放在市中心的,而石家庄又没有城墙,放在市区和郊区区别不大。
石家庄最初是由两个小村子发展起来的,只有市,没有城。日军占领石家庄以后才开始大肆修筑城墙,但还没来得及完全修好,就被郑胡子和129师联手攻破。尚未完工的城墙大部分也被爆破摧毁。日军无奈,只好在西郊修筑了一个小城,专门当兵站使用,并把原本设在东郊的仓库搬到了西郊。缘由很简单,因为东边就是郑胡子的地盘,不得不防啊!可是日军万万没想到,放到西边还是防不住。
“嘴巴,嘴巴,我是眼睛!”
“眼睛,这里是嘴巴,你们都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
“好,那我们可要喷了,你们躲远点,可别伤着!”
……
集总参谋部本来打算派特种部队偷袭日军军火库的,但是实地勘察之后才发现那座小城实在太坚固了,外围还有碉堡群环绕,简直就是一处要塞。特种兵虽然厉害,但是连靠近军火库都很困难。除非是空降或者打地道。空降目前还没有那么好的条件,挖地道速度太慢,等挖好黄花菜都凉了。
几经考虑,大家最后决定使用火炮远程摧毁这个目标,纵然不能全灭,也要给日军一点颜色瞧瞧,看他们以后敢不敢将在大量物资堆积在一起。
“各炮班注意,赋予射向!前方敌军火库,表尺675,方向向左009,高低+2,1号装药,延期引信!装填!”
“报告!”重炮旅旅长兼冀中军校炮兵科总教官郑新潮此次担任炮兵最高指挥官。他正在下达命令,没想到突然被传令兵打断。
郑新潮恼火地斥责道:“搞什么名堂,没看到我们正在准备炮击?”
传令兵委屈地说:“报告指挥官,是上级紧急命令!”
郑新潮疑惑道:“什么情况?行动取消?”
传令兵忙道:“不是,上级要求我们试验一种新式炮弹,行动暂缓!”
“啊!”郑新潮生气地说:“这不是瞎胡闹吗?咱们这是在打仗!”
传令兵嘟囔着嘴说:“那您看着办吧。反正命令我是带到了。”
郑新潮没办法,只好说:“炮弹呢?先抬上来,我要求和总座直接联系。”
作为冀察战区仅有的重炮旅旅长,他是有这个权力的。对于眼下这种不合理的要求,他表示坚决抵制,所以希望郑卫国能出面制止。然而,集总很快回电要求他们服从兵工厂两名“总工程师”的安排。一切以实验为重,炮击任务暂时退居第二。
“敢问哪位是郑指挥官?”一群西装革履的人匆匆赶到了炮兵阵地,中间还夹杂着几个老外,让战士们纷纷侧目。
郑新潮眉头微皱。迎上前来。说:“我就是!你们就是兵工厂的工程师?搞什么名堂嘛!”
一名军官突然上前一步,介绍道:“郑指挥官,我是集总保卫科副科长李富贵,奉命协调此次实验。按照集总的要求。你们原先的炮击任务取消。改为全力支持此次实验。”
郑新潮恼火地说:“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搞实验?这不是影响我军作战吗?”
“小伙子。可别小看这次实验,真要是搞成了,可比一次炮战的胜利重要得多!”西装革履中。一位半百的老头儿突然说了一句。
李副科长也强调说:“郑指挥官,这是总座亲自下达的命令,有意见可以保留,但是命令必须执行。”
郑新潮无奈,只好点头道:“我坚决服从总座的命令!”又对那几位工程师说:“诸位,有什么指教的,请吧!”
那几位西装男也不着恼,相视一眼,呵呵笑了起来。郑新潮觉得这笑声似乎有几分嘲弄和藐视的味道,心中更为恼火。
“郑指挥官请过目!这就是我们研发的新式炮弹,跟以前的炮弹不同的是,这种炮弹本身没有什么威力,只能是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再用燃烧弹引爆!”几名士兵很快搬来了几箱炮弹,远处马车上还有,至少也得有上百发。
郑新潮疑惑道:“那什么时候才能满足引爆的条件呢?”
那个半百老头儿笑道:“我们只是大概取得了一些数据,在炮弹爆炸的情况下,究竟如何满足,还有待于实验。而这,正是我们前来的目的!”
郑新潮顿时翻了个白眼儿,心中好不着恼,在他看来,这次炮击任务肯定是泡汤了。事实上,他也没把这次炮击当成一次普通的任务,而是希望借此机会锻炼出一大批炮兵骨干来。但现在上面要求一切优先考虑实验,新手肯定是没机会实地操作了。
“各炮班注意,取消装填!”郑新潮一边下达命令,一边问道:“你们这回来的是哪种口径的炮弹?”
“哦,有两种,一种是日制150毫米榴弹炮,另一种是斯柯达105毫米榴弹炮的炮弹!”
郑新潮点头道:“好吧,你们说,现在怎么打?”
一名西装男拿出一份图表来,说:“我们都准备好了,按照这个上面的来就行了。”
郑新潮打开手电一看,发现是按梯次递增来的,也就是先打几发实验炮弹,再打一枚燃烧弹,观察引爆效果。如果未能引爆,或者威力不足,就增加实验炮弹。以此类推,直到找出最合适的比例来!
一名西装男见他眉头频频皱起,开口问道:“郑指挥官,有难度吗?”
郑新潮摇头说:“难倒不难,只是这样打,无法形成炮击的突发效果,还有可能被日军反击。你们确定要这么打?”
另一名西装男用脚踢了踢火炮阵地前的掩体,笑道:“郑指挥官是看不起我们这些人啊!都准备得这么妥当了,还怕被敌人反击吗?”
确实,为了这次炮战。重炮旅和工程兵部队花费了大量心思。像这个炮位前方就有非常坚固的掩体,就算是240毫米重炮炮弹直接命中,也无法将其完全摧毁。由于射角的原因,火炮躲在掩体后方开火非常安全,而且还能有效地隐蔽炮口焰,让敌军短时间类无法准确判断方位。
郑新潮没想到这些“文化人”也懂这个,脸上不禁微微发烫,不过还是辩解了一句,说:“战场之上,不能不谨慎!不过既然总座有命令,我们执行就是了!”
那名西装男笑道:“放心吧,小伙子,你亏不了!”
郑新潮不以为然地耸了耸肩膀,重新命令道:“各炮班立即到弹药存储点领取新式炮弹!”
将士们一听有新东西来,都很兴奋,很快赶来将炮弹搬走。兵工厂方面也准备得很充分,足足有一个基数。
“各炮班注意,赋予射向!前方敌军火库,表尺675,方向向左009,高低+2,1号装药,延期引信!装填!”
“一班装填完毕!”
“二班装填完毕!”
……
“开火!”随着令旗一下,六门斯柯达105毫米榴弹炮一起咆哮起来。几发炮弹从炮口急速窜出,迅速飞向日军的西郊仓库。
轰!轰!六发炮弹几乎同时落在仓库之内。之所打得这么准,是因为上次短暂占领石家庄时,郑卫国就命令各炮兵部队测算好射击诸元。西郊仓库虽然是后来才修筑的,但是只要利用附近的参考点很快就能调整好。
“嘴巴,嘴巴,我是眼睛!”
“眼睛,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