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抗日保安团-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三百九十九章 筱冢捕鲸
冯柳村,那六门150毫米重榴弹炮以及牵引车队还静静地停在公路中间。第347团三营和348团一营在得到348团补充增援之后,形势一度有所好转。他们利用照明弹和月光清除了隐藏在黑暗中的绝大多数日军,甚至差一点儿就能带着那六门重炮南下与348团汇合了。
可惜日军也不是善茬,从上到下,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杉山元,第10师团师团长筱冢义男中将,步兵第33旅团旅团长濑谷启少将,步兵第10联队联队长毛利末广大佐,一个比一个拼命,在层层督促之下,日军接连袭占了冯柳村南面的王家堡和南柳村,彻底切断了那两个营的南下通道。
日军各部援兵在步兵第10联队联队长毛利末广大佐的指挥下,从东、南、北三个方向大举袭来,向冯柳村阵地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攻势。这种疲劳打法给守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由于兵力不足,他们与347团的联系也被切断了,成了一只名副其实的孤军。
激战大半夜,幸存的将士们早已精疲力竭,只是靠着意志在苦苦坚持。三营长重伤,三营副营长牺牲,一营长也在刚才的战斗中阵亡。现在两个营只能由348团一营副营长来指挥了。
“弟兄们,都别乱,给我顶住!”副营长沙哑着嗓子喊道,不时挥舞着驳壳枪向敌阵猛扫。
毛利末广大佐很快发现了对方的虚弱,兴奋说:“哟西。支那人快撑不住了!命令各部不许停止攻击,每个攻击面都要小队为单位反复冲击,不能给支那人喘气的机会!”
“哈依!”
一名连长慌慌张张地跑了回来,哭喊道:“副座,小鬼子三面不要命地打,弟兄苦战了大半夜,实在是顶不住了!”
另一名军官也哀求道:“别管这些炮了,副座,给咱们两个营留点儿种子吧!”
副营长厉声反对道:“不行!现在敌人压得这么猛,撤退不是找死吗?”
连长哭丧着脸说:“不撤退弟兄们就全完了。撤退兴许还能跑出几个呢!”
副营长怒道:“被小鬼子追着屁股像射兔子一样打?老子丢不起这个人!要撤你们撤。老子今天就是死也要死在这里!”
这时,趟在旁边的一名伤员呻吟了一声,吃力地说:“孔副营长,你们还是想办法突出去吧。都拼光了以后还怎么抗日?你们不撤。师部和346团、348团都不会撤的。到时候,到时候,咳。咳……”
孔副营长回头一看,却是347团三营营长李国安,忙道:“老李,我们这一撤,347团岂不是也走不了了?”
李国安苦笑道:“总比一起完蛋的好,团座那边他们会想办法的!”
“唉!”孔副营长低着头痛苦地拍打着战壕,良久,他终于抬起头来,命令道:“二连长!”
“到!”
“我命令你立即带着347团和348团的伤员向东撤离,马上,速度要快,我会请师部派兵接应!”
二连长一愣,忙道:“那您呢?”
副营长看了看身后的那些大铁疙瘩,轻描淡写地说:“你给我留下一个班,我得炸掉这些家伙再撤!”
二连长吃了一惊,说:“不行!副座,这太危险了。您率领伤员转移,我来掩护!”
副营长怒道:“服从命令!”
连长感到大势已去,心中绝望至极。他气恼地把帽子一摔,疯狂地叫道:“弟兄们,今天反正都是个死,再拉一个小鬼子垫背,别他娘的便宜了小鬼子!”说着跳出战壕,操起一挺捷式就是一通猛扫。
副营长大吃一惊,正待将他一把拽回来,远处胜芳镇方向突然传来一阵阵巨响。还没等大家明白是怎么回事,一发发炮弹已经飞速掠过上空直扑东面的日军炮兵阵地。
日军的野炮大队、联队炮中队之前完全是压着116师的山炮团打,正虐得过瘾。各分队火炮为了取得良好的射击效果,不断地向前推进。为了贪图方便,甚至连炮兵阵地都不用心修筑了。反正打不了几炮又要向前推进,而116师的火炮又对他们毫无威胁,省得麻烦。
可日军的指挥官们万万没有想到冀中军区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调来一支援兵,而且装备甚至不亚于他们的普通师团。
李良荣在接到增援命令之后,立即制定了以炮兵为主的作战方案。他不仅把自己师直辖的12门斯柯达山炮全部拖了过来,还向山炮旅借了12门炮。虽然这些大炮和相应的炮弹足足占用了五百多人的载重,但李良荣并不觉得可惜,因为他打得就是用火力取胜的主意。
炮兵们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火速布置好炮兵阵地之后立即判定了敌军炮兵阵地准确位置。然后经过精确计算,每门火炮都使用了“三发同时着弹技术。”
轰轰轰……仅仅是这一轮轰击,日军炮兵阵上就挨了72发炮弹。这相当于两个三单位制师团的直属炮兵齐射,威力可想而知。日军那个野炮大队顿时就被打懵了,再加上一些弹药违规放置引起了殉爆,几乎整个阵地都陷入了一遍火海。
步兵第10联队联队长毛利末广大佐正准备给冯柳村守军致命一击,突然发现有些不对劲儿。他向后方看了一眼,只见远处腾起一大片火光,惊恐地说:“什么情况?为什么后方会突然传来这么剧烈的爆炸?”
参谋长也是吓得脸色苍白,慌乱道:“阁下,好像是从炮兵阵地上传来的!支那胜芳阵地上也有炮声和火光,我怀疑他们是在用集团火力轰击我们的阵地!”
“纳尼?集团火力!”毛利末广大佐摇头说:“索嘎。这怎么可能!支那人哪儿来的这么多大炮,难道他们已经把那8门炮运到胜芳镇去了?”
参谋长分析说:“不,这不像是150毫米重炮的声音。我怀疑他们是在平汉线缴获的我军武器,天知道他们在110师团那里缴获了多少装备。”
毛利末广大佐也很快认同了这种看法,恼怒地说:“八嘎,肯定是这样,第110师团糟糕的表现真是让我们姬路人丢尽了颜面!”
第110师团是由第10师团的预备役部队组成的,二者的兵源都来自日本姬路,所以110师团前段时间的惨败让毛利大佐也感到有些脸红。不过,事实上第10师团在中国战场上的表现也很一般。可能是这支部队太狂妄了。每次会战都吃了不少亏。到后来连日军大本营都有些看不下去了。39年的时候干脆调回国内。40年又重新派到东北,一直呆到44年才去菲律宾,结果被美军在吕宋岛狠揍一顿,几乎全军覆灭。
参谋长试着联系了一下野炮大队。果然没有回音。不禁担心地说:“联队长阁下。支那军现在占据了炮火优势,肯定会再次试图打破我军封锁,抢走那八门重炮。您看我们要不要?”
毛利末广犹豫了一下说:“还是请示一下旅团长阁下吧!”
“哈依!”
日军对于火炮极为重视。所以一般的指挥官都不敢轻易下令摧毁火炮。最搞笑的有两个例子,一个是39年9月的陈庄之战。日军在偷袭根据地时被八路军第120师伏击,吃了大亏。因为火炮不好携带,所以日军在逃窜之前偷偷把炮埋了起来,并且特意埋在尸体下面。八路军还真就上当了,见埋的是尸体就没再往下挖,结果一门火炮也没找到,还以为是日军带走了。
当然,这个故事被很多人嗤之以鼻,认为是假的,甚至据此认定陈庄大捷也是虚构的。可是在40年5月发生的随枣会战中也发生了相同的一幕,不知道是不是陈庄那伙儿鬼子传授的经验。反正在**反击时,日军也是将火炮埋在尸体之下。不过那一次却被**识破了。
为什么**能识破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可以用小鬼子的尸体去领赏钱,所以就算埋的是尸体也要重新挖出来。这一挖不打紧,有名战士可能太兴奋了,一铲子下去铲得太深,恰好铲在下面的火炮上。看来仓促之间日军也不可能埋得太深。
带队的长官一听,不对,有情况!于是立即让战士们接着往下挖。好家伙,一下子就起出两门山炮来!这两个战例一方面可以说明日军确实是很狡猾,另一方面也能够说明他们对火炮的看重。哪怕是大败亏输,首先想到的也是保住火炮。
当然,也幸亏如此。要是换作财大气粗的美军,早就把那八门重炮炸成废铁了,哪里轮得到两个被打得半残的营守到现在?
步兵第33旅团旅团长濑谷启少将接到毛利末广大佐的请示电之后也很是郁闷了一阵,用北京人的话说就是你丫的要炸就炸,问我干嘛,你这不是把责任全推到我头上了吗?郁闷归郁闷,濑谷启少将还得把这份责任扛起来。思前想后,他决定再派部队去争取一下,实在不行再炸。
此时348团一营已经跟348团取得了联系,知道援兵已到,立即着手布置。事实上,第33师一部已经在向南柳村以东的牛百万村隐蔽机动。按李良荣的意思,好不容易来一趟不能就抢几门大炮回去。机会难得,还得在小鬼子的伤口上撒把盐。
当然,濑谷启少将也不是傻子。胜芳镇方向一下子出现这么多火炮,肯定是来了援军,他一面小心翼翼地派部队向东南试探性进攻,一面立即向师团长筱冢义男中将求援。
“纳尼?七八十门大炮!” 筱冢义男中将一听就傻眼了,着急地说:“濑谷君,你的是不是弄错了?支那军怎么可能有这么多重炮!不,这是根本不可能的!”
濑谷启少将忙道:“师团长阁下。您难道忘了,这支部队前段时间可是把保定和石家庄洗劫一空!天知道他们抢到了多少火炮!”
石家庄是日军在华北第二重要的兵站基地,保定也是重要的水陆码头,曾经还是河北省首府。按照日军的惯例,特别喜欢在这些地方屯积物资。所以濑谷启和毛利末广他们想当然的就认为郑胡子的火炮都是从兵站仓库里缴获的。
“索多斯内!” 筱冢义男中将确实更大多数日军将领有所有不同。得知野炮大炮遭受重创丧失战斗力之后,不仅没有发火,反而迅速冷静下来。
“阁下!”濑谷启少将迟迟没有听见回音,忙喊了一声。
筱冢义男中将筹划已定,突然开口问道:“濑谷君,你手上还有多少门火炮。能确保摧毁那八门重炮吗?”
濑谷启少将迟疑了一下。说:“阁下,我还是想夺回属于帝国的武器,希望您再给一些战术指导。”
筱冢义男中将叹了一口气说:“这种不切实际的念头还是不要再想了。”
濑谷启少将尴尬地说:“可是,阁下。支那军究竟来了多少援军我们并不清楚。如果您不多给一些指导。职部也没有绝对的把握摧毁那些重炮。”
面对这种“非武士”的说法。筱冢义男中将居然没有生气。而是赞赏地说:“是啊,我们本来是想钓一条鲨鱼,没想到咬钩的却是一条鲸鱼!濑谷君。你知道怎么捕获鲸鱼吗?”
濑谷启少将一愣,无奈地说:“很抱歉,阁下,还要请您指点!”
“嗯!”筱冢义男中将满意地哼了一声,接着讲解道:“对付鲨鱼用渔叉就够了,对付鲸鱼这样的庞然大物可不行。小小的渔叉最多让它流一点血,却并不致命。所以我们必须要用捕鲸枪把空木桶射在它的身上,让它没法逃走!”
“索多思内!”濑谷启少将忙拍马屁说:“阁下的比喻真是太形象了!”
筱冢义男中将语气一变,命令道:“濑谷君,从现在起你就要变成一只空木桶,死死拖住支那军的主力,直到我们消灭它为止,明白吗?”
濑谷启少将赶紧双腿一靠,低头道:“哈依!”尽管只是打电话,这些动作却做得一丝不苟。他想了一下又试探地问道:“阁下,那些重炮……”
筱冢义男中将点拨道:“濑谷君,你难道还不明白吗?那些重炮就是栓在鲸鱼身上的绳子啊!所以你不能炸掉这些重炮,却也不能够让支那军拖走!”
“哈依!”濑谷启少将心悦诚服地敬了一礼。他这回是真的明白了。筱冢义男中将这个老奸巨滑的家伙就是想以重炮为饵,继续拖着增援的中**队主力。然后从更大范围抽调部队进行包围。这种大范围合击战术是日本的拿手好戏。
胜芳镇,李良荣和廖耀湘两位师长正准备率部迎头痛击来犯的日军,没想到敌人只是轻轻试探就退回去了。
廖耀湘问道:“李良荣,要不咱们直接进攻?”
李良荣有些恼火地瞪了他一眼,说:“跟你说过多少次了,让你不要直接叫我的名字!”
廖耀湘不以为意,伸手搭在李良荣的肩膀上,呵呵笑道:“咱们谁跟谁嘛,那些繁文缛节不必理会!”
李良荣无奈地摇了摇头,懒得跟他多讲。
廖耀湘又问道:“哎,你还没说你的意见呢!”
李良荣有些困惑地说:“我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儿,但具体又说不上来。不过进攻是必须的,咱们两支部队被困多时,必须把他们营救出来!”
半个小时之后,116师师部汇同第346团再次向王家堡一带的日军发起了进攻。李良荣和廖耀湘把主力调到胜芳镇以北潜伏,准备侧击日军的援兵。没想到等了半晌日军竟然没派援军。倒是王家堡一带的日军稀稀拉拉撤了下来。
331团团长乔明礼忙请示道:“师座,小鬼子从王家堡撤下来了,要不要动手?”
李良荣一愣,说:“东路的日军没有增援吗?”
乔明礼忙道:“一个也没有!”
正说着野战电话里面突然响起了枪炮声,李良荣忙问道:“怎么回事?”
乔明礼回答说:“敌军援兵直奔冯柳村去了,我这就赶去增援!”
李良荣点头说:“好,事不宜迟,你们马上行动!”
331团的战士们大老远赶来,起床气还没消呢!一个个就像下山虎似的,三下二除二就消灭从王家堡退下来的残兵败将,然后又迅速朝敌援军扑去。没想到他们刚刚与348团一营会师,日军居然又撤了。
乔明礼忙指挥部队抢送伤员,又向一营的副营长了解情况。
副营长苦笑着摇了摇头,指着牵引车说:“别的也没什么损失,就是这玩艺儿又被炸坏了三台。依我看小鬼子就是冲这个来的!”
乔明礼这才发现所有的牵引车都被平射炮火炸坏了,但近在咫尺的炮车和弹药车却完好无损!这是什么情况?
天津,武藤商社的地下室里突然响起了滴滴答答的声音。一名机要电讯员匆匆把电报译完,脸色骤变,慌忙跑来向郑卫国报告。
郑卫国沉声问道:“何事惊慌?”
机要电讯员忙回答道:“报告总座,零零七启用了紧急联络电台!”
第四百章 谋算成败
胜芳镇,第33师指挥部,李良荣、廖耀湘、夏时等长官正围在一副地图前。电讯员拿着一封电报念道:“第53军、第3军分区、第33师、装甲骑兵师并转所隶各部:据可靠情报,敌华北方面军已拟定所谓渔网计划,准备以第9师团、第10师团为先导,以第21师团、第27师团、第110师团为后继,在东起天津、西至平汉线、北迄北平、廊坊,南抵大清河的广大区域围歼我大清河以北的主力部队。”
“目前形势极度险恶,日军第27师团已经开始在天津城内集结,内有火艇部队一支随时可以溯大清河而上,其大部队亦将执行沿河道封锁的任务。敌第110师团也在筹集船只,有向我白洋淀进犯的迹象。”(注:火艇是日本叫法,即武装快艇)
“南线敌第14师团与三个独立混成旅团亦调动频繁,其小股部队四处入侵。一、二、四分区所受压力极大,故第63军短时间内无法北上……此情报系绝密,各部长官阅后即焚,来源不得向下传达——第四十一集团军总司令部郑”
砰!李良荣师长一拳捶在桌子,面目狰狞,一脸愤恨地说:“竟然想一口把我们全部吃掉,这个杉山元真是好大的胃口,也不怕把肚皮撑破啰!”
廖耀湘却收起了嬉皮笑脸的神情,正色道:“老李,还有诸位,你们可千万别小看了敌军。依我看日军确实有这样的实力。特别是这个第27师团,如果溯大清河北上将对我们构成极大的威胁。”说着顺手拿起铅笔在地图上从天津向胜芳以南划出一道触目惊心的箭头。
李良荣师长摇头说:“无妨,若是我们没有得到这个情报,说不定还真会被日军打个措手不及。现在既然已经提前知道,哼,说不得,非给杉山元一个教训不可!”
廖耀湘眉头微皱,说:“知道了又能怎么样?我们只有几条改装过的汽艇,日军的火艇部队一旦冲进来如何抵挡?还有第27师团的大部队,我们主力部队都在这儿了。第63军又不可能插上翅膀飞过来。拿什么去挡?”
李良荣笑道:“建楚,这几个月你只顾着练兵,有些事情可能不清楚。总座很早之前就考虑过日军舰艇部队的问题,早在各河流下游做了布置。敌人的火艇部队虽然厉害。但想直接冲进来却也不容易。”
廖耀湘微微松了口气。又问道:“那第27师团怎么办?咱们在大清河南岸可是修了公路的。日军只要让工兵部队稍稍疏通一下,摩托化部队就能顺着公路冲进来!”
李良荣摆手说:“这个也有准备,敌人想沿着公路快速推进是不可能的。不过敌军势大。光靠文安、大城的地方部队只怕阻击不了多久。所以我们必须抢在敌军合围之前在这张网上撕开一道口子,然后尽快撤到大清河以南。”
廖耀湘又追问道:“你打算怎么撕?”
李良荣笑了笑,对廖耀湘说:“这就要拜托建楚老弟你了!”
廖耀湘略显得意,又有些为难地说:“依我们现在的实力打败当面的日军不难,就怕他们像牛皮糖一样粘住我们不放,毕竟拖得越久,对我们越不利!”
李良荣点头说:“嗯,英雄所见略同!所以啊,这一仗能不能赢,甚至我大部队能否转危为安,就全靠你了!”
廖耀湘一愣,疑惑道:“啥意思啊?”
李良荣师长说:“你怎么还不明白呢?总座不是让你们训练过机械化集群推进战术吗?咱们步兵进攻,小鬼子边打边撤,不可能予以重创。你们就不同了,安全可以利用机械化优势一举摧毁当面的日军!”
廖耀湘摆手说:“这恐怕不行!那个集群推进战术只有德国一些人在提,并没有得到其它主要军事强国的认可,就连德军内部也有分歧,究竟行不行还得两说!再说了,我才几辆坦克,有个屁的装甲集群?”
李良荣解释说:“菜园村那边缴获了十二辆坦克,两辆94式豆战车,十辆89式乙型坦克。再加上你的装甲团也是一支不小的装甲力量了!”
廖耀湘心中一动,但还是有些发虚,犹豫着说:“这,这个,我没有十足把握啊!坦克这个东西历来都是配合步兵进攻的,单独拉出来没有先例啊!万一……”
要说廖耀湘这个人绝对是一位难得的将才,但是决断力明显不够,这可能跟他的性格有关系。历史上辽沈决战时廖耀湘手握十万重兵,却被上级的命令给搅糊涂了,在西进,东返和南下三种选择中犹豫不决,结果被东野围歼于黑山、大虎山。事实上随便选择哪个方案也比呆着不动要好啊!
李良荣见他还是犹豫不定,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反问道:“那你还有更好的方案吗?如果不能尽快击溃当面的日军,我们和第53军各部就有被日军重兵集团合击的危险!在这股敌军的牵制下,就算现在想要撤回大清河以南也不容易吧!”
廖耀湘思索片刻,终于默默地点了点头,又赶紧说:“那我还要请示一下总座!”
河北蠡县,第四十一集团军指挥部内正在井然有序列地忙碌着。不得不承认日军这个“渔网行动”非常厉害。他们不顾损耗地合围推进,给郑卫国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是继续增援还是放弃?
随着日军的不断增兵,战局已经不仅仅是三分区的事情了,而是把整个冀中都牵扯了进来。这对冀中军区非常不利,但日军掌握了主动权,一味避战是行不通的。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淹!
电讯员匆匆赶来报告道:“总座,廖耀湘师长请求集中装甲部队击破当面之敌!”
郑卫国双眉一挑,惊讶地说:“哦?”忙伸手接了过来。果然,廖耀湘在电文表示打算集中装甲团和新缴获的坦克向当面日军发起突袭,打掉至少重创这一路敌军。
周参谋长也感到有些奇怪,质疑道:“为什么要集中装甲部队单干呢,不是还有33师和116师的步兵吗?那个装甲集群的想法听起来是不错,可从来没人用处,是不是太冒险了?”
郑卫国肯定地说:“装甲集群推进在战术上肯定是行得通的。而且现在形势对我方不利,也不得不冒一次险了。不用这种办法。只怕很难在日军合围之前打破敌人的封锁!”
前文曾说过。日军这一回进攻三分区非同寻常,乃是分五路合击。116师面对的不过是其中一路而已。那么其它四路呢?为了让大家对全局有个大致了解,这里再简单地介绍一下。
首先要说明的是三分区部队的构成和发展。虽然在之前的战斗中提到过几次,但冀中军区前后多次调整。比较复杂。这里就再啰嗦一遍。
在段双虎担任第三军分区司令员之前。永定河、大清河一线的抗日武装多如牛毛。规模较大的有八支。其中河北游击军有六支之多,成份复杂,互不统属。内部甚至还有矛盾。包括:
河北游击军第四路,总指挥王烈军,以前跟郑胡子是同行,任丘县保安团长。这支部队大约有三千余人,活动在安新县和白洋淀东南部地区。
河北游击军第五路,总指挥高士一,是任丘县大地主,爱国士绅,人称高四爷,在当地很有威望。该部队由四十八庄联庄会组成,实际上是高家的私军,约五千余人,长期驻守在任丘东南部,以高家场为中心的区域。
河北游击军第六路,总指挥郭梅村(gc党),有五百多人,活动在高阳、蠡县一带。在前期的高阳战斗损失很大,幸被段双虎营救。
河北游击军第八路,总指挥刘克忠,旧军队出身,很有本事。部队后来发展到四千人,在白洋淀以北的安新、容城两县活动。历史上刘克忠也是白洋淀抗日武装的主要领袖。
河北游击军第十二路,总指挥柴恩波,也是郑胡子的同行,新镇保安团团长,因不满县长当汉奸,率部兵变。部队有三千余人,活动在大清河、天津西南部。
河北游击军第十三路,总指挥江东升,河北雄县人,原**53军某团三营七连一排排长。当时部队奉命南撤,江东升与司务长左清臣不愿离开河北,于是发动兵变杀了连长,从此脱离了第53军。后来被孟庆山收服,编入河北游击军序列。
此外还有华北人民抗日联军第二十七支队和人民自卫军独立第一支队。华北人民抗日联军是天津地下党组织的抗日武装,其中仅第二十七支队就有四千多人。司令员魏大光,河北霸县人,搬运工人出身。
人民自卫军独立第一支队,是由人民自卫军三营发展而来。支队长朱占魁,河北安次人。他在从军以前是个江湖人物,吹鼓手出身,但是组织能力很强,历史上曾担任过冀中八分区司令员。
段双虎担任三分区司令员以后,根据军区统一部署,将以上部队进行了精简,并统一整编成十二个团。随后军区主力部队和地方部队又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十二个团被改编为一个独立旅和三个支队。
独立旅是军分区的主力部队,下设七、八、九三个步兵团,由段双虎兼任旅长。三个主力团分别由朱占魁、柴恩波、江东升部改编。郭梅村部兵力很少,与段双虎的嫡系合编成一个警卫营。
三个支队各辖三个地区队。不过后来因为历史原因和三分区的实际情况,又调整为四个支队。
即王烈军支队,下辖两个地区队,驻防在平汉线北段,新城、容城一带;刘克忠支队,下辖两个地区队,驻防在安新县、白洋淀地区;高士一支队,下辖在两个地区队。驻防在新镇、文安、大城地区;魏大光支队,下辖三个地区队,驻防在武清、安次、永清一带。
战斗打响之后,王烈军支队奉命阻击由徐水、高碑店两路进犯的日本关东军第9师团。该部汇同新城县大队、容城县大队等民兵部队与敌军激战整整一天。他们的战斗力虽然远远赶不上日军,但是战术非常灵活,采取边打边撤,节节抵抗,反复袭扰的策略,也给日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加上第9师团是大本营从关东军调来增援的,与华北方面军各部在配合上比较勉强。进攻**也不是很强烈。所以最终只向前推进20公里。拿下新城、容城之后就停止了前进。
不过下半夜杉山元大将命令各部连夜出击,第9师团又重新组织兵力向东南方向发起了进攻,企图连夜合击雄县。目前王烈军支队正与敌军激战于雄县以西10公里外的大河镇。虽然该部打得非常顽强,但看情形最多坚持到天亮就要被迫撤退。
这还是在第9师团没有发力的情况下。有人可能会感到奇怪。日军怎么会 “磨洋工”呢?事实上这种事情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只是不像**搞得那么明显。毕竟部队都是由人构成的。有利益纠纷,也有私心杂念。只是强弱程度不同而已。
像日军第10师团就不一样,从前面116师的战斗中就知道该部队的实力非常强大。进攻**也很强烈。可能是想替第110师团报仇。
第10师团步兵第39联队从南苑出发,急行军三十公里,在三分区第九团的阻击下强渡永定河,然后直扑距南岸五公里处的固安县城。第九团和固安县大队与敌军激战一天之后,跳到永定河以北,并在晚上偷袭了该路日军一处临时兵站。具体情况前文介绍过,这里就不多说了。
日军第四路是由廊坊出发的第10师团步兵第40联队。这支部队和第三路日军均属步兵第8旅团。相互间协同较好,又配有强大的炮兵和装甲部队。在各路日军中打得最为凶猛。
三分区司令员段双虎指挥主力第七团、第八团,还有魏大光支队在永定河南岸节节阻击。但日军来势汹汹,竟然连克安次、永清,仅一个白天就深入根据地30公里,直接威胁到了三分区首府霸县。
晚上三分区调动第七团、第八团先后袭击配属该路日军的两支伪军部队,也就是前文中提到的韩村镇战斗和大站村战斗,各歼灭伪军500余人,算是稍稍扳回一局。但半夜过后,这一路日军不顾后路不稳,竟然又向南猛攻20公里,直扑霸州城下,逼得53军周福成军长紧急抽调第130师回援。
除了这几路与敌酣战的部队以外,高士一支队在大清河以南的文安、大城地区防备第27师团;刘克忠支队在保定以西的白洋淀防备第110师团。
这就是三分区目前的大致战况。可以预计的是,天亮之后日军必然还会加大攻击力度。以雄县、霸县为核心的三分区能否再撑上一天还真不好说。如果堂堂一个军分区仅仅两天的时间就被日军占领,那冀中可就出大洋相了。所以郑胡子宁愿冒点儿险也要发动一次反击,非打掉日军的气焰不可。
周参谋长遗憾地说:“总座,咱们为组建这样一支装甲骑兵师耗费了多少心血啊!要是这次在战斗中损耗太大,以后再想组建可就难了。”
郑卫国明白他的意思,坦克以后或许还可以弄到,但损失掉这批骨干,想再训练一支装甲部队就不容易了。
“唉!”想到这里,郑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