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天的那场战斗就像是梦魇一样不断的浮现在他们的眼前,那样短的时辰,号称西夏精锐的右厢朝顺军司麾下七千人马,不敌金兵四五千人,且一个时辰左右,就死伤近三千,这是什么样的战绩,敌人怎么会这么强悍,本来还依仗人数众多颇是自豪的西夏将领,这一刻都隐隐开始担忧。
尤其是兀刺海城失守,让他们对于坚守住克夷门心有惶惶,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住。
弥漫在军中的恐怖气息,作为主帅的高良惠自然早已经体会到了,但是现在,不是勒令军纪的时候,目前重中之重,是如何退敌。
克夷门右厢朝顺军司指挥使节堂之内,高良惠,赵梁栋,田一龙,刘其昌面色寒冷的坐在各自位置上,尤其是白天遭受了一场大败的赵梁栋,脸上更是青黑一片,白天的战事,对他来说,确实太窝火了,一直让敌人压着打,更可耻的是敌人比自己的人马少,想到这些,赵梁栋不由得猛地一拍桌椅,就想继续带领兵马,连夜去挑战,以挽回颜面。
“赵将军,不得鲁莽。”见赵梁栋一脸怒气,高良惠立刻就知道这厮是要去做什么,不过在没有摸清楚敌人虚实之前,他是不打算在大规模的派士兵出战了。
“白天的战事,暂且不提了,不是我军无能,而是敌人委实狡猾了些。”三言两语,高良惠就将白天战事一笔带过,为了顾及赵梁栋,高良惠却也不得不如此去做。
环首看了一下右厢朝顺军司步营统领刘其昌和骑兵营统领田一龙一眼,高良惠沉吟道:“目前敌人战志高昂,我们适当做防守姿态,不过敌人的手段肯定很多,所以我要诸位从即刻起加强克夷门防务,防止敌人潜入城中,你们要明白,克夷门一旦失守,中兴府则直接暴露在了敌人的刀枪之下,那样的结果,你我任何一人都承担不起。”
高良惠所言,赵梁栋等焉能不明白?
“指挥使,我看应该在加强防守的同时,立即向中兴府大都督府和朝廷进报兀刺海城失守和敌人已经到达克夷门外的事实,让朝廷尽快调动省嵬城、摊粮城和白马强镇军司的军队合围顾同军队,哼,到了那个时候,咱们十数万大军合围,我就不信他是三头六臂,能够逃脱的出去。”刘其昌对于白天的战事很是气恼,在他看来,顾同的军队之所以得胜就是打法太过猥琐,一点风度都没有,是以他觉得,只要自己几路大军十几万人马合围五虎山顾同答应的话,就是不战,困也能把顾同困死在那里。
“其昌所言甚是在理,上报朝廷,也好让大督主全盘统筹,早做决断,我看顾同这厮花花肠子多着呢,防不胜防,还是稳妥应对的好。”骑营都统田一龙知道顾同的军队并不好对付,是以也同意刘其昌所言。
高良惠本不想立刻向朝廷上报此间军事,无他,大督主高逸是他的父亲,他想在战胜顾同之后在上报,如此也能让高逸对他刮目相看,但是现在,在看到手下两员大将均建议向朝廷先上报,再谋对敌之策,高良惠也只好点头答应。
“好,过一会儿我就起草文书,向朝廷报告此间军事。”落座停顿,带着几分不甘心,高良惠又说道:“白天让顾同的军队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哼,晚上我们也要让他们尝一尝被人偷袭是个什么样的感觉,其昌,一龙,你们两过一会儿抽选精锐之士,组建战队,一龙带队,晚上,晚上我们去袭营,顺道探一探金兵到底有多少!”
直到现在,高良惠还是不相信顾同手底下只有五千兵马,在他看来,这一定是顾同的障眼法,明着四五千人,暗中还不知道隐藏着多少人呢,是以,他觉得晚上的偷袭,在报白天之仇的同时,恰好也能摸一摸敌人的虚实。
“大人所言在理,末将也觉得这可能又是顾同那厮的障眼法,五千人,怎么能拿下兀刺海城,暗中一定藏着更多人呢,晚上,末将去袭营,一定要将他的虚实探查个清楚呢。”田一龙搓了搓手,显然对晚上的战斗很是期待。
看着高良惠和刘其昌、田一龙旁若无人的商量晚上的战事,克夷门镇守将军赵梁栋没来由就一阵生气。
“哼,老子不就是白天败了场仗嘛,至于这么排挤我吗?晚上偷袭,我看你们能打得有多好,说不定也是铩羽而返。”赵梁栋的心中,不断地腹诽,对于晚间的战斗,也有几分希望自己人失败的念头了。

   

第260章 偷袭失败
初秋的夜,在塞北的山野之间,异常的清冷。
顾同处理了几件军务,为了能让完颜永浩切实配合自己的行动,又亲笔写了封信给完颜永浩。做完这一切,才抽出时间,来到了嵬儿、默娘和乌兰三女居住的军帐。
因为三女住到了一起的缘故,顾同和默娘自从上次大床同眠之后,就再也没有在一起恩爱过了,不过因为这个月来,不是赶路,就是攻城,顾同就算有心,却也没有空闲。
顾同到来,嵬儿和默娘连忙起身,等坐下来一看,才发现两人在教乌兰学习汉字。
看着小乌兰红着脸蛋歪歪曲曲的在之上写写画画,顾同不禁一阵莞尔。
他知道这是嵬儿和默娘无聊才会有此举,不过却也非常赞同让乌兰多学一些知识,看着乌兰有些紧张得不知道怎样下笔,顾同鼓励的说道:“勤能补拙,虽然你学的晚一些,但只要肯努力,一定能学出成就出来,我看日后,不仅府上的丫鬟和仆人要学习,你们也要鼓励更多的人学习,学习知识虽然不能让人富贵,但是多学习总是能涨一些见识,中原百姓和塞外牧人之所以征战不休,就是做不到相互的了解,如果百姓都能倾心教化,那么将来咱们也就不用打仗了。”
顾同一时兴起,就从乌兰学字的事情上,多谈了一些。
来到这个世界上,他有很多的抱负,不只是江山一统那么简单,统一江山,容易,但是要把这个国家治理的兴兴向荣,能让本民族立于世界之巅,长久不衰,那么就还的鼓励知识。再者,北地百姓脱离汉家统治久矣,有些人已经忘了自己的民族血统,如果不能申明民族性,那么将来对于江山统一来说也是一个妨碍。
听着顾同一时感慨,乌兰小手握得紧紧的,双目游动,心中更加坚定了多学汉家知识的想法。
默娘轻轻一笑,嗔怪道:“你啊你,白天当你的大将军,晚上还要来我们这里耍威风,我看啊,以后你就走到哪里,威风到哪里,嘿嘿。”
没有外人,顾同也就放下身段,笑着附和道:“晚上不来你这里耍威风,那你让我去哪里?”
顾同一语双关,只把默娘说了一个大红脸,羞得狠狠地在顾同腰间抓了一把,再也不说话了。
嵬儿就在身旁,初始的时候还不明白,可她和等聪明,坐着一想,就知道顾同话里面的隐藏之意了,也不由得羞红了脸,跑到默娘的身边,嘀嘀咕咕的说了一大堆,到最后,两人均是大笑不已,让一旁的乌兰不明所以。
顾同也被两人的悄悄话弄得坐立难安,咳咳了两声,显示了自己这个家主的威严之后,顾大人忍不住好奇问道:“有什么话就说出来嘛,嘀嘀咕咕,成何体统!”
“哈哈‘‘‘‘”嵬儿和默娘相顾一笑,装作没听到,任着顾同内心痒痒,就是不说给他听。
顾同兴趣越浓,抓起二女的手,厚着脸皮说道:“谁要说给为夫听,今夜为夫‘‘‘‘‘嘿嘿!”
见顾同越来越没个正形了,尤其是当着乌兰的面,二女不由得同时啐了他一口,嘟起小嘴,做不理会状。
二女如此,却显得更加的可爱,也让顾同心中不由得一阵心猿意马,恨不得立刻将二女压倒‘法办’,不过当着乌兰的面,他又不好做得太过分,只要压下**,凑在默娘耳边,轻声说道:“好娘子,晚上,我等你,嘿嘿。”
默娘含羞看了眼嵬儿,见她没有异状,以为嵬儿没有听到,故而轻轻点头,算是答应了下来。
顾同见今夜自己终于可以开开荤,放松放松了,不由得更加欣喜,只是没有注意到,在他和默娘脉脉含情,彼此对视的时候,嵬儿的眼神之中,明显流露出来的一丝失望和期待。
几人聊的正开怀的时候,忽的,一阵喊杀声隐隐约约的从克夷门的方向传了过来。
顾同目光一凝,松开嵬儿和默娘的手,站起了身,就往营外走去,一边走,一边说道:“敌人可能袭营,你们留在这里,那里也不许去。”走到帐外,又对守卫吩咐道:“做好守卫,不得有半点疏忽。”
又往前走了几步,何方、陈平带着一大队人马就围了过来。
“怎么回事儿?”顾同急忙问道。
“敌人袭营,不过哲别将军早已经在山下设伏,等的就是他们,大人且请放心,一切都在掌握之中。”何方捻着胡须,看到山下战火已经燃起,不由得负手一笑。
听到是敌人袭营,顾同面色冷寒,要不是傍晚的时候,何方提醒的及时,只怕现在夏军早已经冲到了五虎山大营了。
“何人领兵?来了多少人马?”顾同犹自不放心,虽然哲别早已经设伏,但是毕竟西夏军队人多,他还是怕有个闪失。
“夜色太暗,暂时还没有查清楚。”负责情报侦探的萧成有些羞愧的拱手答道。
敌人来的突然,就算是顾同,也不可能事事都料到,是以也就没有说什么,只吩咐道:“命杜谦和三娃子随时做好接应的准备,山下战况一旦有变,立刻救援哲别将军。”
~~~~~~~~~~~~
五虎山下,田一龙一马当先,率领麾下精兵一路疾驰,就往五虎山腰的西京军大营冲了上去。
高良惠则遥遥缀在先锋部队之后,目光闪动,看着就连营地都布置的让人难以轻易偷袭的西京军大营,心中更加觉得顾同这个人难以对付。
但这显然只是开始,高良惠心中的感叹还没有结束,忽的,五虎山下通往顾同大营的必经之地上,火光大盛,在所有西夏将士还没有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一员猛将,手提长枪,猛地就是一喝。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奉命在五虎山下防止敌人偷袭大营的哲别。
哲别也没有想到居然守株待兔,真的能把敌人等到,是以在西夏军队行到一半的时候,他就率兵突然出现。
本来计划得好好的偷袭,没想到反过来竟然成了别个偷袭自己,不管是高良惠还是已经被西京军截断退路的田一龙都觉得相当的郁闷。
田一龙一看回路被金兵截断,本能的就想回撤,可是心中的忽的一想,敌人是想打自己埋伏,让自己放弃偷袭金兵大本营,如果自己不去管身后的伏兵,只管冲击山腰的金兵大本营,岂不是埋伏自解?
田一龙心中如此一想,也不做任何迟疑,立刻命令手下将士不要管身后的敌人,只向山腰冲去。
哲别看着自作聪明的田一龙居然放弃退路,破釜沉舟直奔山腰大营,不由得冷笑连连。
“不作不会死,哼,不要去管夏军前锋部队,给我攻击夏军后方部队。”
哲别借着火光,看到后方的夏军之中,有一人身穿金光明凯甲,气度非凡,猜测此人可能是夏军中极有分量的一人,是以也立刻下了决断,让部队不管偷袭大本营的西夏军队,只管猛攻山下的夏军就是。
田一龙的本意是自己围魏救赵,让金兵伏兵应接不暇,没有想到,人家根本不鸟自己,这个时候,他反而踌躇了起来,因为山下带兵的正是右厢朝顺军司指挥使高良惠,这是不敢有任何差池的。
田一龙一踌躇不决,更让哲别觉得山下的西夏将领身份极高,也更加得坚定了只打高良惠部的决定。
高良惠也没有想到哲别居然会放着大本营不管,猛地只攻打自己,对于顾同军中的这员猛将也更加得重视了。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别看田一龙和哲别各下决断费了不少时间,黑沉沉的夜里,不管是西京军和西夏军队可不管这些,他们只看到敌人就杀,战场瞬时间变得混乱不堪。
不过哲别的目光一直都在高良惠的身上放着,当他看到高良惠有回撤的意向的时候,二话不说,取下背上的弓箭,弯弓松弦,长箭直射高良惠。
哲别的箭法,乃是举世无双,不然金庸先生也不会在小说里面那样的盛赞此人武艺。
即使是在黑夜之中,可是哲别射出去的箭就像是长了眼睛一样,端端的就把高良惠来射。
回撤中的高良惠听到身后有箭矢破空之声,连忙低头躲避,可还是慢了半拍。
长箭本来要射的是高良惠的左背,但是因为高良惠低头一躲,却只射到了高良惠的肩胛骨上。
随着一声微不可闻的咔嚓声,高良惠被长箭所带的惯力直接从马背上射了下去。
紧紧护卫在高良惠身边的亲兵,一看主帅被敌人射中掉下马去,立刻跳下马去,将高良惠一抱,并在其他人的帮助之下,重新上马,往克夷门逃了回去。
从哲别搭箭,到高良惠落地,不过瞬息之间,犹自破釜沉舟,攻打顾同大营的田一龙到现在还没有察觉到高良惠受伤的事情。
不过注定是田一龙倒霉,随着山下高良惠部夏军被哲别打的逃命,杜谦和三娃子带领西京军由高向下,和哲别的军队上下配合,只把田一龙部打的死伤无数,而田一龙本人,也被杜谦一刀砍到马下,成为克夷门攻坚战战死的第一个西夏将领。

   

第261章 朝野震动
高良惠战败受伤,田一龙战死五虎山下,克夷门内,西夏军队大惊。
所幸的是高良惠只是肩胛骨破损,左手暂时不能使力,休息了一日之后,就又能够主持克夷门军务了。
暂时恢复的高良惠,眼见自己的军队将无斗志,兵无战意,不由得感叹大势已去。
是以连上三书,向西夏朝廷汇报克夷门战事和顾同军队的厉害。
八百里加急,三封战报几乎不分前后的就来到了中兴府。
大都督府内,大督主高逸接到儿子高良惠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战报,初始的时候还有些不相信,可是三封战报,催命一样的送达,这才让他意识到克夷门危矣,中兴府危矣。
回合了齐王李遵顼,二人联袂就来到西夏皇宫,求见西夏国主李安全,当面向李安全呈报克夷门战况。
高逸和李遵顼到达皇宫之时,李安全正在陪着爱妃品酒赏月,当听到宦官呈报大督主和齐王紧急求见的时候,遂连呼扫兴,并暗暗决心,如果两人上报的不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的话,他一定要把两人打发到沙洲去陪吐蕃人玩。
不过,李安全失望了,或者说再见到高逸二人之后,他除了震惊就是恐惧了,哪里还有其他的什么心思?
“两位爱卿,金兵到达克夷门,这不是在开玩笑吧?”李安全坐在龙椅之上,只觉得如坐针毡一样,他这个皇帝做了才几个月的时间,先是完颜永浩率大军攻打东部诸州,让他焦头烂额,现在又出了这样一件比完颜永浩更加棘手的事情,李安全的第一个反面就是这是高逸、李遵顼和他在开玩笑。
看着李安全一脸的惶恐不安,李遵顼暗暗叹了口气,躬身答道:“战报乃是右厢朝顺军司指挥使高良惠联合克夷门镇守将军赵梁栋等将领呈报,一连三封八百里加急,应该错不了。”
李遵顼说完,又连忙建议道:“皇叔,克夷门乃是中兴府门户,不容有失,臣下建议,应该立刻聚集白马强镇军司、摊粮城、省嵬城军队紧急向克夷门汇合,并着定州刺史加强防卫,一定要将金兵阻隔在克夷门外,不然,克夷门失守,金兵将长驱直入,直达中兴府城下,到那个时候,到那个时候‘‘‘‘‘‘”
李遵顼没敢继续再说下去,因为他看到李安全已经慌了,没有一点的主意,如果再说下去,只怕李安全就要弃城而逃了。
现今外敌当前,朝廷不能再有丝毫****,不然江山社稷危在旦夕。
李安全这个时候哪里还有其他注意,听到李遵顼的建议,立刻就说道:“就按遵顼你说的去做,不能让金兵过了克夷门。”
大督主高逸见到李安全终于能听进去建议了,是以心头大松一口气,不过几路大军聚集克夷门,不能没有统一指挥,是以高逸进言道:“陛下,金兵来势凶猛,统兵之将顾同更是金国翘楚,他能一路从兀刺海城打到克夷门,足以见其本领非凡,如果没有一个统一指挥,只怕几路大军聚集到克夷门下,也是铩羽而归,臣建议,请陛下择一大将,前往克夷门,居中指挥协调,唯有如此,方能退敌。”
李安全渐渐地也镇定了下来,既然有了对策,他也不再着急,此时听到高逸建议派大将前往克夷门,他也是心有所动的,只是听到高逸盛赞敌将,而贬低自己的军队,故而不高兴道:“大督主怎么能涨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呢?顾同小儿,寡人听都不曾听过,谅来也没什么了不起,哼,我三路大军齐聚克夷门,还能有他立足之地?不过大督主说的也是,大军在外,不能没有一个指挥,依大督主意见,何人可为将?”
高逸不假思索,回答道:“右厢朝顺军司指挥使高良惠可以为将。”
“高良惠?那不是大督主之子吗?”李安全面带疑惑,看着高逸,内心之中,隐隐有些戒备。
高逸不知道李安全已经有了戒心,他本着一颗公心答道:“举贤不避亲,高良惠虽是老臣之子,但他更是克夷门主将,由他做指挥,是因为他已经和顾同交了几次手,对于敌人熟悉,任他为将,再是合适不过!”
“难道我堂堂大夏在没有可用之将了吗?”李安全脸色一黑,倒不是说他不同意高逸的话,只是在他看来,高良惠已经掌握了右厢朝顺军司两万多人,如果再将白马强镇军司、摊粮城、省嵬城三路大军交给高良惠的话,那高良惠手中岂不就有了十余万的大军?再加上高逸这个军中威望极高的大督主坐镇中兴府,这父子俩一旦有异心,自己岂不会死的很惨?
李安全是篡夺了桓宗李纯佑的位置,是以一直都对高逸、高良惠这些老臣怀有戒心,现在让他再给这些桓宗旧臣增加实力,他怎么能不担心?
高逸看着李安全脸色不断变幻,就知道这个主子在想什么,不由得重重的叹了口气,也不再说话了,只把目光投向李遵顼,让李遵顼利用宗室的身份,向李安全进谏。
李遵顼比高逸更加知道自己这个叔叔内心的敏感,不过这个时候了,他也顾及不上叔侄有别,君臣有序,带着几分强势,对李安全说道:“皇叔,克夷门军情紧急,且朝中将领多在杀牛岭前线和完颜永浩对阵,如果不能早早下定决断,只怕克夷门破了,就为时晚矣了。”
不得不说李安全还是很看重自己这个侄子的话的,高逸是外臣,但李遵顼不仅是宗室,更是他亲兄长的孩子,也就是说李遵顼是他的亲侄子,亲侄子的话总比外臣的话更中听,所以当李遵顼说完之后,李安全也不得不深思熟虑一下了。
左思右想一番之后,李安全最终决定还是听从高逸的话得了,因为他发现,诺大个朝廷,他居然无将可用了。
甯子宁坐镇杀牛岭,聂子述统兵韦州,二人相辅相成,是以才能阻挡完颜永浩十几万军队的攻击。这两人不能调动,也不敢调动,至于其他人,都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李安全也知道,高良惠确实有能力。
不过就在李安全打算下诏命高良惠为将,坐镇克夷门,统率右厢朝顺军司、白马强镇军司、省嵬城、摊粮城几路兵马共计十余万人的时候,忽然,他把目光放到了李遵顼身上。
李安全觉得自己很聪明,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比高良惠更合适的人选。
“遵顼侄儿,你是我兄长之子,是我的亲侄儿,现在国难当头,金兵攻势凶猛,你可愿意帮助寡人统兵御敌,将金兵击退?”
李遵顼没有想到这个关键档口李安全居然自作聪明的任命自己做大军统帅,心中也不知道是该拒绝还是该答应。
任命高良惠做主帅是他和高逸在来皇宫的路上商议出来的结果,如果自己此时答应李安全的任命,岂不是破坏了和高逸的关系?
但若是不答应?
李遵顼抬头看了眼李安全,见他一脸的不容置疑,就知道自己不管事愿意不愿意,这个命令都得接。
“金兵来犯,保家卫国,乃是每一个臣子的职责,陛下有命,臣下安敢不从?臣‘‘‘‘‘‘”李遵顼正要表一番忠心给李安全听时,忽的宫内钟楼钟声大响,中兴府每一个角落里都听到了那尊意味着国难到来的钟声。
“何人击钟?”李安全才安下心,没有想到宫内用来示警的钟声居然响了起来,不由得大怒,这不是添乱吗?“内官,速去调查,看看是谁敢不经寡人的旨令就把警钟敲响!”李安全沉声说道。
“父皇,是我让人敲响警钟的。”李安全话音才落,就有一人从宫门外走了进来,一边走,一边向李安全回答。
来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安全之子,西夏皇太子李承祯。
“太子,警钟非是国难,不可敲响,难道你忘了祖宗的遗旨了吗?”看到是自己的儿子敲响的警钟,李安全眉头一松,脸色也缓和了几分。
高逸和李遵顼见到李承祯,连忙行了一礼,礼毕之后,高逸皱着眉头向李承祯问道:“敢问太子,鸣钟示警是为何意?”
到这一刻,不管是高逸还是李遵顼,都想不懂李承祯这厮鸣钟示警到底是要做什么。
李承祯一脸焦急,往日的气度,这个时候只剩下气急败坏了。
听到高逸询问,他也不敢拖延,连忙对李安全呈报道:“杀牛岭紧急军情,七月十四日,金国关陇诸路兵马节度使完颜永浩统兵十万,围攻韦州,翌日,韦州城破,韦州刺史聂子述战死,右路元帅甯子宁退保西平府,金兵一路攻城破寨,已形成围攻西平府的架势了。”
李承祯话音才落,李安全直接惊得从龙椅上掉了下来。
韦州城破,聂子述战死,金兵围攻西平府,一连串的消息,让李安全近乎于绝望了。
西平府,那可是中兴府东南方向的唯一一座屏障,失去了西平府,中兴府也就近乎于灭亡了。
是日,李安全紧急召集群臣商讨军情,当听到北方金兵抵达克夷门前,东方完颜永浩围攻西平府的时候,西夏朝野震动,民心惶惶,商贾权贵,纷纷整顿家财,准备逃命。

   

第262章 择将
西夏王宫,承庆殿内,西夏群臣云集,皇位之上,李安全高高在上,不过此时此日,往日的皇帝威严早已不见,冠冕堂皇之下,李安全脸上更多的是惶恐和忧虑。
“诸位爱卿,金兵侵犯我国,先有金国西京留守顾同犯我克夷门,后有有完颜永浩围攻西平府,克夷门,中兴府东北门户,西平府,皇都东南屏障,两者不容有失,可金兵来势凶猛,势如破竹,诸位爱卿,谁有妙计,可助寡人退敌?”李安全斜倚在龙椅上,长吁短叹,目光横扫殿内群臣,渴望能有一个声音,能帮助自己解决目前的困境。
金兵势大,东到西平府,北临克夷门,都这个时候了,才来问计,岂不为时晚矣?
西夏群臣尤其是那些在李安全继位之后被多次打压的桓宗旧臣,这个时候心中均是一阵冷笑。
在这些人看来,要不是李安全一意倒行逆施,违背自开国皇帝元昊时期就指定的联金之策,得罪金主完颜璟,现在却也不至于被金兵这样压着打。
李安全也从这些人的脸上读出了一些鄙夷和不屑,不由得心火大怒,不过这个时候,他也没有精力和这些人扯皮,只把这些人记在脑海之中,想着日后算账。
“高爱卿,你是大都督府督主,负责朝廷兵事,现在大敌兵锋如水,难以阻挡,爱卿可有良策,请快快说来。”看着满朝文武没人搭理自己,李安全只好将目光放到高逸身上。
被李安全当着群臣的面点将,高逸心中不由的一阵苦笑。
其实解决目前困境最好的办法就是李安全立刻向金主完颜璟上书称臣,恢复往日两国关系,伯侄相称,高逸心想,如果李安全真的能做到这些的话,完颜璟一定会勒令完颜永浩和顾同退兵。
但是这个话,满朝文武都知道,不能说给李安全听,不然依着李安全的性子,只怕又要大动肝火,反而不利于退兵制敌。
左思右想一番,在排除了和平解决这件事的前提之后,高逸沉声说道:“陛下,金兵势大,西平府和克夷门情势危急,军情如火,不能有丝毫的推移。”顿了一顿,见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到了他的身上,高逸心中满是压力的继续说道:“西平府乃我中兴府东方屏障,一旦金兵击破西平府守兵,拿下灵州城,那么东方一片平坦,女真铁骑不日将到达中兴府城下,且完颜永浩携兵十万,势力极大,我以为,东线军情比克夷门还要紧急,臣下建议,应该立刻调动宥州嘉宁军司、石州祥佑军司兵马向灵州城集结,于西平府和完颜永浩摆开阵势,阻止其锋芒,与此同时,急令左厢神勇军司出兵金国的庆原府,围魏救赵,金国关陇诸路此次兵马尽出,只要神勇军拿下庆原路几座城池,相信到时候完颜永浩一定投鼠忌器,不敢继续深入,说不定可以让其迅速退兵!”
不得不说高逸眼光毒辣,如果说调集嘉宁军司、祥佑军司兵马聚集西平府阻止完颜永浩继续进兵是为缓兵之计,那么在东线,让左厢神勇军司以攻为守,出兵金国庆原府,那就绝对是一步妙计。
高逸话音才落,承庆店内立刻一片吵杂,有人附和,有人觉得太过冒险,总之一语惊破千层浪,之前的噤若寒蝉,这个时候分明是话唠一个个。
看着滚滚朝臣皆都如此,高逸不由得失望的连连摇头,这个时候了,还有兴致扯皮,这让他对于朝中文武更加的不屑。
“咳咳。”龙椅之上,李安全眼见得吵吵声越来越多,连忙出声制止,这个时候,他还是知道一些轻重的,是以心中稍的一想,就咬牙说道:“就依大督主之策,调集宥州、石州兵马,救援西平府,命令神勇军出兵金国庆原路。”
金口玉言,李安全说完,自有制置使已经将圣旨拟好,李安全看一看,摇摇头又说道:“大军云集,不能不有大将居中指挥,大督主年事已高,就留在皇都协调各方,遵顼侄儿,寡人任命你为护国大将军,前往西平府,指挥大军,让右路元帅甯子宁给你做副手,你看如何?”
李遵顼明白,李安全这是不放心将那么多的兵马放到甯子宁这个外臣手中,更不愿意让高逸继续统兵,毕竟现在西夏国内各种传言都有,李安全能有这般心思,也不怪他。
李遵顼毕竟是西夏宗室,在这个时候,他也得为自家江山考虑,况且他又极为自负,自比管仲乐毅,是以稍稍思虑之后,就躬身领命道:“陛下有旨,臣侄自当肝脑涂地为我皇分忧,臣侄朝会之后,立即就往西平府去,军情如火,战事如水,丝毫不能拖延啊!”
“遵顼侄儿,你不愧是寡人的好侄儿,这个时候,你我叔侄同心,何愁外敌不退?”李安全眼见李遵顼应承了下来,不由得大笑连连,对于李遵顼这个侄子,他是相当的看好的。
只是,就在李安全不吝言语的夸赞李遵顼能替他分忧的时候,皇太子李承祯却一脸的阴鹫,目光闪动,也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东线西平府战事现在有了李遵顼,李安全相信只要几路大军一到,李遵顼一定能够力挽狂澜,御敌致胜,但是东边日落西边雨,西平府完颜永浩算是有了对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