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从这一刻开始吧!”
望着头顶一轮明月,顾同胸中凌云之志顿生。
第166章 王氏有女
顾同并没有打算将票号总部再继续北迁,虽然西京大同府在自己治下,管理起来也更加的方便,可是大同比之太原,总还有诸般的欠缺和不如。不论是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程度还是商业发展状况乃至长远的功效,太原府更适合作为票号的总部。
晋人天生的商业头脑,宽松愉快的商业氛围也更适合票号,这里,应该是票号壮大的土壤所在。
嘱托杨旭光在太原府寻找合适地点,开辟余庆堂票号总部北迁太原诸般事宜,顾同就把票号这摊子事情放心的交给了他去做。对于杨旭光的能力和信任,顾同已经有了相当的认可。单只从杨旭光肯放下几年间的利益,就选择跟着自己下这盘大棋,顾同觉得自己就应该放开手给杨旭光这片天地。
毕竟在他的规划中,未来的中国,商业经济将是最为重要的经济主流,而为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就必须从现在开始,从这一刻开始,选择性的去培养具有高远目光以及高超管理理念的商人去迎接这个潮流的到来。
票号的事宜,有杨旭光,有柳师师,顾同也就放下了心,因为太原府不能久留,第二日,顾同就去了太原王氏王中立的府邸,进行拜访。
何方说的很清楚,如果自己的势力未来几年真的要顺势南下,那么太原王家的支持就必须取得,也只有在这个三晋大地土生土长的一方豪霸的支持下,自己好多事情才会得心应手的完成。
顾同也不想给自己将来的计划制造出什么隐患,再者,太原王氏也和他没有什么交恶,相反,自己前次搭救了太原王氏一族,王氏一族算来也是盛着他的恩情呢,如此天时地利人和,若是不加以运用,那么自己可就真的太小白了。
来到王中立府上,尚不用去通报,王中立率领府上老小就迎了出来,如此隆重,不仅是让顾同觉得诧异,就是连路过王府的行路人也是交头接耳,纷纷议论是何人能够让王中立这样的恭迎。
“王老先生,晚生前来拜访,怎么能够承担得起您老人家举家来迎?老先生真的是折煞小子了。”顾同不敢怠慢,连忙上前,先是向王中立行了一礼,然后又如此言道。此一番动作言语,看似平常,却是让王家老小脸上的尴尬消失一尽。毕竟这些人都是被王中立强行聚集起来的,要是按着他们本来的性子,顾同就算是实职的西京留守,那也得通报名帖之后,才能进府,不然,那就门外待着去。
王中立也知道家人心思,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雀都有,他也不好意思说什么,只是怒眼看了下自己最为乖戾的三子,递了一记警告的眼神,这才拉着顾同的手,一边将他往府里面迎,一边悄声的说道:“前番长安的事情,顾大人给了我们王家一族活命的机会,如此恩情,我怎么能视若无睹?大人活命之恩,老小儿就算是当牛做马也不能报答,此番阖府来迎,又有什么?日后顾大人就是我王家最重要的贵客,要是前来,一定要从牌坊处迎接。”后面一句话,却是王中立对着自己的大儿子王显说的。
王显听了自己父亲的吩咐,满脸和煦的点头答应,又向顾同再次行了一礼。只不过这番动作,落到王中立三子王振的眼中,却是别样的恶心。
主客一番表述,再次寒暄,然后这才坐定。
看得出来王家对于顾同的到来也是相当的重视,不仅庭院洒扫干净,就连接待客人的厅堂也是焕然一新,由里到外,都透露着王家人的好客和热心。
再加上王中立有意无意的放低姿态,顾同心中多多少少的都对王家生出了几分亲近。
在他看来,这样一个即会做事,又会做人的世家豪族,没有理由不兴旺发达。
正当王中立和顾同就顾同即将去主政的大同府的风土人情聊得开心的时候,有一个不和谐的声音突然的加了进来。
“原来顾兄弟这是要去大同府做官啊,哈哈,刚好,王家的商铺在大同府的都归我管,日后顾兄弟有什么事情,就且请来找我,我一定帮你摆的妥妥的!”
顾同放眼看去,原来说话那人正是王中立第三子王振。
“顾兄弟?有什么话且来找我帮忙?”自打进了王府,顾同一路都是被人高高抬举着,就是连王氏家主王中立见到自己,都要叫一声顾大人,此番被突然叫了一声顾兄弟,而且又是那么拿大,顾同心里面突地就有了几分不爽。
不过由于想来修身养性,顾同对于内心情绪的控制已经绝然到了很高的一个境界,远不是随便就能被人一句话给影响到的。
压着心头的几分不爽,顾同清声问道:“敢问阁下是?”
虽然顾同已经把心头的微怒控制的很好了,可是王中立这样的老人精还是从他的语气之中听出了几分不满。
为了不破坏方才和顾同建立起来的和谐气氛,王中立一边满脸的恼色的看了眼小儿子,一边忙对顾同赔礼道歉道:“这是犬子王振,年纪最小,却也最是无赖,做人做事样样稀松,没有哪一件让人省心,刚才这孩子说话冲了点,还望顾大人能够多多的包含,莫要往心里去,等回过头,老夫一定再去教育。”
赔完礼,道完歉,王中立又对着王振说道:“竖子,这是尊贵的顾大人,切莫冒犯失礼了,方才的话,老爹给你已经说过情了,想必顾大人也不会放在心上,你啊,还不过来给顾大人说句赔礼的话?”
看到王振眉眼之间还有几分不情愿,王中立当即一声重“哼”。
王振别的人不怕,可是对于自己的父亲,却是打自内心的带着几分惧意,此刻见父亲面带怒色,虽然心中极为不情愿,可是还是从脸上挤出了几分笑意,起身来到顾同身前,做了一揖,拱手说道:“王振不经人事,冒犯了大人,还请大人莫要怪罪。”
“呵呵,那里的事,老先生见外了。”顾同谦谨的谢过王中立,然后又对王振说道:“大家都是年轻人,王振大哥年纪也比我长,叫一声兄弟也是应该,呵呵。”
看着顾同脸上虚假的笑容,王振心中没来由的就更加来气,回到自己座位后,就冰着脸,再也不说话,也不知道心中在盘算着什么。
顾同却也没有心思去理会这些,毕竟自己入主西京在即,好多事情还得多多请教王中立这个地方豪杰呢。
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王中立对于顾同的这番供职,决然的超脱出了对于其他官员,不仅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把西京大小局势对顾同说了一个遍,就是连一些隐秘或者说是西京路官场上的龌龊也尽是交代,如果外人不知道他们的身份,只怕还会以为王中立这是在向顾同表忠心呢。
对于王中立谈话间透露出来的辛密,顾同尽可能的全部记在了心中,虽然现在还不知道西京路的官场到底是如何局势,可是有备无患,多多记上一些,日后上任,再去仔细的观察,那么对于自己尽快的掌握住西京路一定会是有利无弊的好事一桩。
交谈完毕,天色已经黯淡了下来,饶是顾同也没有想到自己一次礼节性的拜访竟然会交谈这么长的时间。
可是对于今天的收获,他也是倍感丰富。
要知道王中立对他讲的可不仅仅是西京各府各州的事情,交谈之中,更是将河东南北二路,乃至更南边的南京路的大小情况都有说到。
在王中立有意无意的说完这些后,顾同心中忽然生出了一丝“荒诞”的感觉,他感觉到王中立似乎是在引导自己不要把目光只放在西京路,而是在立足于西京路的基础上,再大胆的往下看,往南看、、、
不清楚这个老狐狸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药,顾同也不去问,反正不管怎么样,他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因势利导,在这样的气氛中掌握最大的主动权。
说完话,辞不了王家老小的盛情,顾同就留在王家吃了晚餐。
坚决的拒绝了王中立要送他出门的想法和请求,顾同就像来时一般,一个人施施然就往回走。
“大人且慢行。”
正当他快要走出王家的大门的时候,突然一个女子声音从后面传了过来。
定下足,顾同转身,看到一位窈窕淑女,一脸娇羞的正在朝自己这边赶。
“姑娘是?”顾同回想方才在王家宴会上见到的王家家人,可是最终也没有想到有这样的一个人。
“小女子王蓉,家父正是王中立。”女子因为赶路的缘故,面色带着几分潮红,额头之上,已然生出几分晶莹,虽然月夜朦胧,可是在灯光的照耀下,却也能看得出,这是一个绝佳的美人胚子。
“原来是大小姐,不知道您叫住顾某是为了?”顾同施身行礼道。
“方才听丫鬟说,我那三哥无端顶撞到了大人,三哥不懂事,还请大人不要往心里面去,小女子这就代三哥给大人道歉了。”看得出来,王蓉一番诚心,确实由内而发。
“不打紧,不打紧。”美人说话,杀伤力果然够大,顾同这个时候哪里还敢有气,心中的不爽早已经消散到云头去了。
“嘻嘻,那就好,时间晚了,蓉儿不好送达人出门,还望路上大人小心些。”说着话,王蓉就将自己手中的灯笼递给顾同,自己则一脸欢笑的小跑回了闺房。
望着王蓉远去的背影,顾同不由觉得一阵温暖。
寒冷的秋夜里面,或许女子的笑容和关心才是最暖人心的吧。
第167章 入主西京
和王中立的一番交谈,其实对于顾同来说,最大的收获还在于对于西京路乃至河东南北二路以及南京路几地局势的了解之上。
这些东西不是从书面上得到的,也不是从官面文章中可以分析得出的,他是王家商队、士子、族人以及依附于王家的大小士绅一五一十的呈报上来的,可是这样说,即使顾同出动锦衣卫的所有力量,可能也不能得到这么详尽的情报。
不过这件事情也给他提了一个醒,那就是再次扩大锦衣卫力量的必要,如果想要在几年之后,南宋北伐的时候,啃下一块肉,那么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尽大可能的向大金国的方方面面渗透。
对于后话,这里且先不表,自从王中立府上回来后,顾同就开始收拾行装,准备再次出发,一鼓作气,到达大同府,尽快的入主西京,早一天进入,早一天打下根基,自己也就可以早一天的放心了。
出了太原城,过忻州,再到代州,从代州出雁门关,这才算是进入到了西京路的界面。
和后世主官主政,进入到辖地会有下官迎接不一样的是,古代主官就算是深入辖地百多里也不会也有给你搞迎接那一套。
不过这样也好,一路简简单单,也没有人来打扰,正好可以闲下心思来整理一些东西。
首先是西京路的一些主要概况。
西京路的开始,始于辽朝西京道改置,治所在大同府(今山西省大同市)。辖境约相当后世河北省张家口市、山西省大同市和内蒙古自治区乌加河、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以东,多伦县以西地区。
西京路府治正是大同府,大同城是在秦汉平城县地、北魏京城和唐代云州(又称大同军)故城原址上营建的,城周长(辽时)10公里,建有敌楼、棚橹等守御设施,设迎春、朝阳、定西、拱极四门。有同文等宫殿。设西京留守司衙,西京留守司兼大同府尹是西京路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
其实西京路的历史如果再往前推的话,还要从唐朝末年,五代十国的纷乱说起。
公元936年11月,后唐大将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今河北、山西北部地区)地区割让给契丹,契丹支持石敬瑭称帝建立后晋(历史上第一个儿皇帝)。从此,云州(大同)被划归辽地。辽兴宗重熙十三年(公元1044年),将云州升为西京大同府。大同府统二州七县:弘州(河北阳原县)、德州(内蒙丰镇西北岱海边),大同县、云中具、天成县(今天镇)、长青县(今阳高县东南)、奉义县(今大同市东北)、怀仁县(今怀仁东,大同南30公里)、怀安县(今河北怀安镇东南)。至此,大同就成为辽代五京(上京临潢府、东京辽阳府、南京幽都府、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之一。
早在辽太宗接受后晋所奉的“幽云十六州”时,便于“会同元年(938年)十一月,升幽州为南京”,在最重要的汉人聚集地设立陪都,以加强对南境的控制。而与幽州并立的军事重镇云州,由于当时西部的相对平静,以及经济和人口发展水平较为逊色等原因,并未引起辽统治者的足够重视。但到了兴宗时期,随着辽夏关系的恶化,以及经济发展、人口增加等原因,方使统治者感到了加强西境统治的重要性,设立西京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除了汉族外,位于云州西部的一些臣属部族也被划入新建立的西京道中,受到西京的节制。
从本身的防卫来说,云州城周地形也具备一定的固守能力。大同地区是一个小盆地,周围有白登、采凉等山环绕,但北部地形总体较为平坦。南部恒山、宁武诸山高大,是守卫西京的天险。具有如此地形的西京便是易守难攻之地。因此,有许多边防军的府衙亦建于西京城内,如西南路招讨司、西南安抚使司、西南巡察司、山北路都部署司等。城的北半部是政治和军事的中心,官衙和军营多建于此。同时,云州紧接北方草原,而北部地势较为平衍,无大山阻隔,很利于游牧民族的进出。而南部的大山阻隔,可以起到防御中原王朝进攻的作用。辽选择这里建立陪都,可以兼顾塞外草原和中原统治区。
根据中国历代建都的原则,首都或陪都所在地应尽量与经济重心重合,至少应接近,这样才能满足建都所需的物质需求,同时便于行政管理。作为农牧带过渡的区域,以云州城为中心,周围分布了大量的州县城市,如幽云十六州中的武(今神武)、朔(今朔州)、应(今应县)、蔚(今蔚县)以及弘(今阳原)、德(今凉城)、丰州(今丰镇)、云内(无考)、奉圣(今涿鹿)、归化州(今宣化)、浑源(今浑源)、广陵(今广灵)等州县,共同构成了一个城市圈。这一圈内集中了大量人口,交通便利,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可以为中心城市(云州)提供所需的大量人力和物资,保证都城的正常运转。西京的设立正是这一建都原则的体现。
随着陪都地位的确立,西京大同府不仅成为代北的区域政治中心,更上升为辽国最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之一。有力的推动了这一地区的社会进步,加快了契丹族的封建化进程。
及至完颜阿骨打立国,辽末天祚帝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大同为金兵攻陷。金悉辽制,大同仍为西京大同府,设立西京路,之后经过几代皇帝的发展,西京路就有了今天的规模。
现今西京留守府治下辖有2府:大同府、德兴府;14州:丰、弘州、净州、桓州、抚州、昌州、宣德州、朔州、武州、应州、蔚州、云内州、宁边州、东胜州;另外计有部族节度使9部:乌昆神鲁、乌古里、石塁、助鲁、孛特本、计鲁、部罗火扎石合、土鲁浑扎石合;详穏9部:咩仭⒛镜鋪‘、骨典仭⑻乒艁‘、耶剌都仭⒁频鋪‘、苏木典仭⒑紒‘、霞马仭
部族节度使和详稳都是对于边疆少数民族的一种行政管辖区划,类似后世土司制度,仍用少数民族的首领出任边臣,管理本部族,然后负责向国家收缴税赋和牛羊等物资,战争之时,则悉数出动,以为附庸。
将西京路和大同府的概况再次回顾了下,顾同这下也算是对于西京路诸般情况了然于胸。对于入主大同府也算是信心倍增,再一想起自己先前关于主政西京路的一些想法,顾同有理由相信自己,一定可以依托西京路的天时地利人和,打造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出来。
第168章 开府七件事(上)
西京大同府是在秦汉平城县地、北魏京城和唐代云州(又称大同军)故城原址上营建的,城周长10公里,建有敌楼、棚橹等守御设施,设迎春、朝阳、定西、拱极四门。有同文等宫殿。
站在大同城南城之外,仔仔细细的打量这所城池,顾同心中由不得不豪迈。
未来几年,这里都将是他的治所所在,也是他励精图治,挥洒汗水的舞台,即使城池比不得长安、太原那样的大城,可是却也有一种英雄之气。
西京路转运使路伯达在几天之前就从顾同派遣的杜谦一行人那里得到了消息,几天之中,他也将西京路各府各州各部族节度使各详稳的主官全部聚集起来,在迎春门外恭候顾同仪仗的到来。
三里开外,顾同也收起目光,嘱托卫士升起西京留守的一套仪仗,雄赳赳、气昂昂的就向城门开进。
来到城门前,先是焚香诰天,宣读圣旨,然后一番繁缛的礼仪之后,这才是真正宣告,顾同成为了西京路副留守兼大同府尹,虽然是个副字,可是凡参加迎接仪式的官场中人,谁都明白,这只不过是暂时,凭着顾同那压倒性的年龄优势,只要不犯错,几年之内,肯定会再次擢升,而朝廷没有再谈安排正留守下来,却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件事情。
路伯达看着顾同一丝不苟,满脸肃然的躬身行礼,祭拜天地,脸上一丝的骄傲和志得意满都没有,仍不住的就为这派少年老成点头称赞不已。
虽然之前对于顾同担任大金几乎是辖地最多,境况最为复杂的西京路留守有所担心,可是一想到右丞仆散揆对这个年轻人的器重,他就将自己心头的这点心思掩了起来。
有些人是天命所在,少年便的恩宠,路伯达看来,顾同就是这样的人。
“顾大人终于来了,这下子西京路上上下下就有了主心骨了,有顾大人的带领,相信咱们西京路一定可以发展的越加的好!”
路伯达作为迎接使,一番冠冕堂皇的说辞之后,也是代表西京路本土势力,欢迎顾同这位新主官的到任。
“哪里那里,顾某少不更事,承蒙朝廷诸位大人的错爱,这才担任了这一方父母官,一路上,一直是兢兢战战,不知道该怎样行事,现在看到了诸位大人,我终于释放下了心,有诸位大人的帮助,相信本官一定可以在这里扎下根,为西京路的发展,贡献出我应有的力量。”顾同先是谦虚的表了下态,不过目光,却是一直都在注视着路伯达身后,西京路各府各州各部族节度使各详稳的官员。
那十几个部族节度使和详稳显然没有听懂自己和路伯达的对话,所以安然若素,一脸好奇的再向身边的汉人官员询问对话的内容,可是那些听得懂自己两人对话的女真和汉人官员、将领却是各个表情不一,有的人坦然,有的人目光闪烁,有的人闪闪躲躲,在人群中左言右语,将这些人的表情记在心中,顾同装作什么也没看见,就在路伯达的陪伴之下,缓缓进城。
顾同心中装着心事,刚才的一幕,可以看得出来,西京路下辖的地方官员,对于自己上任,态度各一,虽然不知道这些人心中都在想着什么,可是心思玲珑的他,还是能够猜的出几分。
“顾大人,顾大人?”
路伯达自打进了迎春门就给顾同解说城中格局,不过没有想到,顾同一直出神在外,所以悄声叫醒了他。
“哦?路大人不好意思,方才想到了点事情,你且继续说。”止住心中心思,顾同打算过一会儿再来探究探究。
路伯达似乎也是猜到了顾同心中所想,不过他在西京路有着超然的地位,并不愿意去牵扯到这些事情中间,所以也没有在意顾同方才的失礼,而是热心的再次为他介绍起大同城。
“大人请看,这里是南城的集市,也是大同城开辟出来的商业区,凡是商旅,皆在此交易货物,其间各族生意人都有,平常也很是繁华,不过因为前两天才下过一场雪的缘故,所以今日才显得有些冷清,等来日天气放晴,大人若有兴趣,我在陪着大人前来观赏一番。”
“如此甚好。”顾同仔细看着和长安、太原城市布局大同小异的南城集市,虽然瞧着小了很多,不过却也看见了好多异域的商贩往来其中,心思也就活泛了起来,即使来日路伯达不来邀请,他自己也要前来瞧一个究竟出来。
路过集市,眼前一排排的府衙有映入眼帘,看着门前卫士如虎,旌旗林立,一派肃然的景象,顾同不由的问道:“这里是?”
“这几处,乃是我大金边防军的几处衙门所在,西南路招讨司、西南安抚使司、西南巡察司、山北路都部署司,因为都在城中建立衙门,所以日后都在大人的节制之下,等过一会儿,我再给大人一一引见。”
穿过南城,等到了城北,却又是另外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如果说南城显得乱却又生机,那么北城则尽然是一副肃然的模样。
北城乃是大同府乃至整个西京路的政治军事中心所在,这里不仅布有西京留守司,还有大同府府衙,大同军军营,此三处建筑又像是众星拱月一样环卫着大金皇帝在西京的行宫同文宫等宫殿,布局整齐,守卫森严,即使今天是迎接顾同这样的喜庆日子,也丝毫没有一丝的凌乱。
来到西京留守司衙门,顾同遣罗通将同行的骁骑营将士安顿进大同军军营之中,又命管家薛勇带着芸娘和师师等一众女眷前往府衙后院安顿,毕竟未来几年都要在这里安顿,所以还是仔细清扫一番的好。
进到府衙,众人直奔议事的大堂,和长安城的关陇诸路兵马节度使的节堂布局一样,此处的议事厅也显得古朴、肃然,一看便是将帅所居之处。
顾同当众在帅位坐定,路伯达等各府各州各部族节度使各详稳的官员则以品级大小,一一落座,等待着顾同这位新上任的留守大人训话。
顾同如同往时讲话前一样,现实习惯性的横扫众人一眼,然后才开口说话到:“就请路大人替我点个卯,看看那些官员没有来。”
一句话,说的虽是轻飘飘,可是不怒自威,让之前对这位比自己小很多岁的留守大人再也不敢小瞧。
路伯达却不觉得这是顾同在劳役他,相反,倒还觉得顾同此举英名,至于英名在什么地方,似乎只有他一个人知晓。
西京留守府治下辖有2府:大同府、德兴府;14州:丰、弘州、净州、桓州、抚州、昌州、宣德州、朔州、武州、应州、蔚州、云内州、宁边州、东胜州;另外计有部族节度使9部:乌昆神鲁、乌古里、石塁、助鲁、孛特本、计鲁、部罗火扎石合、土鲁浑扎石合;详穏9部:咩仭⒛镜鋪‘、骨典仭⑻乒艁‘、耶剌都仭⒁频鋪‘、苏木典仭⒑紒‘、霞马仭
路伯达一个不差的按照名册,一一点唱,凡是念到一处名字,自然就有一个官员站出来,这么做,像极了将军升帐,可是顾同本来就是军人出身,也是靠着军功做到的西京留守,如此做派,虽然有几个儒士出身的官员不适应,可是都应声答应,不敢有所拖延。
在路伯达点唱名册的时候,顾同却是在想着自己上任的三把火该怎样的烧。
之所以让路伯达替自己点名,那么就是在告诉西京路的大小官员,自己是军人出身,一不小心就会按着军中的惯例处置事情,不过这不是他上任的第一把火,只不过是一道开胃的小菜而已。
甚至想要尽快的掌控住西京路,将这诺大的一块宝地变成自己的根据地,那么就必须用最快的的时间,最雷霆的手段,将这些骁勇的将领还有管治一方的刺史们降服,不然的话,自己到最后别说掌控,就是想要实行一道政令,只怕是也不会有几个人相应自己,作为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顾同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按着之前的盘算,自己在短时间内拿下西京路的政治和军事大权,利用自己一方主官的威仪尽快的聚集起来一派能够听从自己、为自己所用的力量,然后慢慢扩大局势,和柳师师、杨旭光掌握的经济力量一明一暗,相互协作着,将西京路的局势彻彻底底的巩固下来。
可是想法是美好的,实行起来,总会有一些波澜。
路伯达点完名,将名册递与顾同,说了句人员全部到齐,就请示顾同训话。
顾同也不推脱,接过话,清了清声,一脸威严的看着堂下众将说道:“承蒙圣上恩典,承蒙右丞大人厚爱,本官此次出任西京留守,乃是为了做事而来,本官的规矩也很简单,但凡是能做事,会做事的人,本官一律为他向朝廷请功,可是但凡是破坏我西京大好局势,扰乱本官施政的大小官员,不管你是谁,顾某人一定亲自将你拿了,去找右丞大人!”
顾同一番话说完,就饶有兴趣的看向众人,等待着他们表态。
第169章 开府七件事(下)
饶是路伯达浸染官场多年,可是犹为顾同这一句话说的像是掉进了三九寒冬的雪地里一样。
“可怕,可怕,如此年纪,便有这番城府、这番心机,日后此子,定然不凡!”
路伯达心头感叹着,可是因为他已经抱定了心思,不卷入到这场西京路新旧权力交替过程中的血腥中来,所以也就用不着害怕什么,可是场中别的官员可就不能像他一样的超然。
抬头看着这位新来的留守大人,此刻正在一脸兴趣盎然着打量着自己这些人,西京路各府各州、各边防军的指挥使还有统将这个时候如坐针毡,心中难受不已。
他们本来还想着这位新大人就算是想要吸纳自己的势力圈,也要等些时日,可是没有想到,人家一到任,升堂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逼着下官表态。
表态表态,无非是拥护或者反对,就算是中间力量,你也得亮出自己的旗帜,不然,只怕是第一个被拿下的就是那些摇摆不定的人。
有的人不知道该怎样表态,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想的。
顾同话才一说完,就在西京路其他的大小官员还在纷纷攘攘的议论不休的时候,桓州刺史燕宁、西南路招讨使完颜伯嘉、山北路都部署司部署使廖勇强三人当先站了出来,表示完全赞同顾大人的讲话,并且说道:“吾等皆愿追随大人的脚步,唯大人马首是詹,外御敌寇,内治百姓,劳心劳力,共同为西京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智力。”
有了燕宁、完颜伯嘉、廖勇强三人的表态,事情一下子就变得好多。
三人之后,又有七八个愿意做事,并且想要做事的官员站了出来,向顾同表示愿意归附,并希望在顾同的带领下,能够建功立业。
打眼一看,这些个愿意归附的人,都是西京路辖下的各州刺史,虽然权力不大,但是却也是构成整个西京路的关键所在,有了这些个人,自己日后颁布政令,施行政策,也就方便了好多。
“怎么,难道你们这些人不愿意为本官做事,不愿意为右丞大人做事,不愿意我皇做事?不愿意为了西京境内百姓过上安康的生活而贡献自己的力量吗?”
有道是大树底下好乘凉,为了尽快的掌握局势,顾同此时甚至不惜将仆散揆搬了出来,虽然他并不算是仆散揆的人,可是这个时候却也想着借助仆散揆的权力外衣,狐假虎威,尽快的将西京的局势稳定下来。
顾同一声冷哼,像是要将那些不同意他的说法的人拿下一样,如此威严,又使十几个处在中间的官员站了出来,表态支持。
这十几个人往出来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