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主宰江山-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和天下所有的父亲母亲一样,当听到自己的儿子可以进入到中原最好的书院之中学习的时候,段智祥甚至感慨的落下了几滴眼泪,他这辈子,已经给不了儿子皇权高位,但是,却也无时无刻不盼望着,儿子能够成才有用,做一个被人尊重的人,而且有着眼前耶律楚材这个现实的例子,对于西山书院的教学质量,他是一点担不担心了。只是,突然想到儿子要离开自己,想着,也是一种悲伤。
“总督大人莫要担心,公子到了长安城后,不管是王爷还是楚材,都会尽心代为照顾的,而且王爷家的世子,也要进入书院学习的,所以,总督大人大可放心,说不定,日后公子和世子还可以成为一对好朋友呢。”耶律楚材微微一笑,不过想到顾同长子——顾长生那个聪明伶俐劲儿,他的心中,就默默为段智祥的独子段祥兴祈祷,希望自家的小主公不要把人家段家的独苗苗给弄残废了。
段智祥不知道顾家嫡长子顾长生顾大少爷是个近乎于妖孽的人儿,他只听到了耶律楚材的最后一句话,那就是儿子很可能和晋王世子一起读书,想着儿子能够和世子成为同窗,甚至挚交,段智祥心中就是一热,此前他还有些担心,害怕自己那一天去世了,顾同会突然反悔,撸了他段家云南总督的职位,不过现在听到儿子可以和下一任晋王甚至是‘‘‘‘打上交道,他就安心了许多,朝中有人好做官,只要将来顾长生能够和自己的儿子结下友谊,那么儿子的总督之位,就是绝对跑不掉的。
当然,段智祥万般考虑,就是忘了考虑一点,任着顾大少爷的魔王劲儿,要不是不玩死他家的独苗苗,两人自然有可能成为挚友,可是,万一给玩死了呢?
身处大理皇宫深处的下任云南总督段祥兴,不知道自己的老子就这样的把自己卖了出去,当他日后进了书院,结识了那个决定他未来的人之后,他才知道,什么叫玩死人不偿命‘‘‘‘‘
后话此处且先不叙,只说遣子为质,又打着诸般算盘的段智祥,见到心头最关心的几件事情都已经敲定,长出一口气的同时,也连忙督促耶律楚材公布他的决定,让那些臣服于他的城池和部落尽快投降,免得给晋军造成麻烦,引来大理血流遍地的凄惨。
为了让高氏一脉尽早覆灭,也是为了早早的平定大理局势,段智祥甚至不惜派出自己的堂弟段兴国作为使者,跟着耶律楚材,前往苍山营地,秘密联络弥勒、师宗诸部,引这些部落反水。
就在耶律楚材敲定大力未来的时候,苍山阵地,战事也是一触即发,真正决定大理未来的一战,注定了,是要打响的。

   

第401章 反间制敌
进入初夏,云贵高原天气越到闷热,眼看着雨季将要到来,主持南征一切事宜的陈季常,心中也开始紧张。
本来拿下大理城,俘虏大理皇帝,万事皆顺,只要在和高观音政以及三十七部蛮兵决一死战,分个胜负,那么大理的局势将会彻底的稳定下来,但是谁能料到,高观音政居然仗着地形优势,按兵不动,战事一拖再拖,粮草储备只足够坚持半月,若是不能早早结束这场战争,只怕是不用高观音政来战,粮草一物,就可以将进军拖垮。
主持大军后勤工作的李好义,此时也正在为了此事和陈季常商量,“元帅,三军未动,粮草先行,目前我军粮草只足够用半个月,若是不早早结束战事,只怕‘‘‘‘‘‘”
李好义没有往下说,虽然他是因为冒失攻大理城被罚去管后勤,但是对于后勤粮草的重要性,他还是相当的清楚的。
陈季常也注意到了近来军中的一些不利消息,担心大军之中,有人造谣,从而煽动兵士动‘乱,是以陈季常说道:“粮草一物,殊为重要,高观音政占据地形之险,他不出兵来攻,我方要是攻山,势必死亡会更多,但是也不能就这样拖着,我会尽快找机会诱蛮兵主力出战,你也要精打细算,努力坚持一段时间,至少,也要把军中粮草往后拖上一个月,这样,长安那边的军粮也能运过来了。”
李好义明白,这种情形之下,军队是没有办法取得补给的,尤其是那些蛮寨,在敌我战况不明的情况之下,更是不会有人给晋军出售粮草。叹了口气,李好义只好将这个担子继续担了起来,当然,短短的后勤官的任务,也让他明白了,做一方主帅,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
李好义起身离开营帐,准备盘点后勤粮草,看看有没有办法可以省些用度,以坚持到长安城里的军粮输送到,才走了出来,就看到陈季常的亲兵带着耶律楚材往这边走来。细细在一看,却发现耶律楚材的身后,跟着一个身穿大理朝服的人,看其模样,非尊即贵,身份也不会一般。
耶律楚材见到李好义,上前就打了个招呼,寒暄了几句,就向李好义问道:“元帅可在帐中?段智祥签了举国投降的国书,大理局势,定了。”
明知道大理局势能否定下来,关键还是要看苍山一战,结局到底如何,可是,听到段智祥投降的消息,李好义还是禁不住的笑了起来,要不是看到耶律楚材身后的大理官员一脸黑色,恐怕这厮,还要跳起来呢。
猜测到此人可能是段智祥派过来与陈季常面谈的,李好义也不敢大意,连忙回身,掀起帐门,邀请耶律楚材和段兴国进入。
陈季常还在处理军务,也没有抬头,以为是李好义又有事回来,就直接问道:“好义,可还有什么事?”
李好义看了眼耶律楚材,示意他先说,后者也没有客气,朗声对陈季常说道:“元帅,是我,楚材!”
听到是耶律楚材的声音,陈季常激动的抬起头,然后,眸中闪过一丝喜色,直直问道:“事情成了?”
“成了。”耶律楚材矜持的满含笑意说道:“此乃段智祥之弟昔日大理南平王段兴国,这是国书。”说着,耶律楚材一面介绍段兴国,一面将那份标志着大理皇室投降的国书递与陈季常。
陈季常颤抖着双手接过国书,一面吩咐众人落座,一面就急不可耐的当众打开国书,细细阅览了起来。
看到国书之上的内容,大抵都是顾同先前要求过的,原则性问题,一点都没有触犯到,而且,还对于控制大理故地十分有用,看到这些,陈季常不由的满是欣慰的看了一眼耶律楚材,他知道,这份国书之中,耶律楚材的功劳,绝对不小。
耶律楚材倒是不怎么注重这些,况且段兴国就在跟前,也不好就段智祥投降的具体经过说什么,是以直接岔开话题,说道:“元帅,段大人此来,是奉了云南总督的命令,帮助咱们策反听命于段氏的几个部落,我想,若是有办法能够让段大人见一见那几个部落的首领,不要说全部策反成功,只要有一个部落答应,以为内应,那么我军就可以借此机会,直攻高观音政了。”
正愁着怎样找机会决战呢,没有想到耶律楚材就给自己把机会送过来了,陈季常禁不住欣喜,连忙向段兴国问道:“段大人,可否告知,你想要联系那几个部落,若是方便,我可以帮你联系到他们,不过帮忙说服的事情,还是要看您的了。”
段智祥都投降了,段兴国这个从王爷宝座之上掉落下来的段氏宗亲,更是不敢对于手握重兵的陈季常有什么无礼的举动,听到陈季常的话,段兴国说道:“与我段氏交往甚密者,弥勒、师宗诸部,这些部落,散布在滇东一带,此次高观音政召集诸部之兵,弥勒、师宗二部,也是因为我兄长的诏谕才出兵的,不过现在我兄长已经归降了晋王,那么弥勒、师宗二部,到底还会不会听命于我家兄长,这个臣也不敢保证,但是元帅能帮我约到弥勒部的头人阿谢的话,那么只要说服他,师宗等几个部落,自然而然就可以成为内应,帮助元帅打击高氏军队。”
和段智祥一样,吃尽了高氏之苦的段兴国,是巴不得高氏尽快被铲除,是以说完之后,就等着陈季常的答复,脸上的焦急,比之陈季常更甚。
陈季常也知道,那些蛮人部落之所以跟着高氏抵抗晋军,是因为这些人怕晋军伤害到他们的权益,想了一想,陈季常就对段兴国说道:“段大人见到弥勒部首领之时,可以告知他,就说晋王无意伤害他们的权利,只要他们能够听命王化,不胡作非为,那么,他们的一切还是和过往一样!”
有了陈季常的承诺,段兴国更加觉得说服阿谢有望,因此也不耽搁时间,就央请陈季常尽快把阿谢找出来叙话。
秘密潜入敌人军营,拉拢敌方主帅,这种勾当,做起来的话,绝对是非锦衣卫莫属。
有了这些上天入地,乔装潜行的高手的存在,段兴国欲见阿谢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后者的耳中。
一直都和大理段氏交好的弥勒部头人阿谢,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就明白了大理段氏已经投降了,他本意是不想去见段兴国,因为晋军南下,极有可能伤害到他这样的部落酋长的利益,而且他这些日子,也联络了六七个部落,打算在滇东一带,自立为国,自己称王。不过转念又一想,段兴国此来,怕是不仅仅是说想那么简单,可能还带着晋军开出来的筹码,想到这里,阿谢就命人按照锦衣卫留下的联络方式,回信段兴国,约好次日凌晨时分,在崇圣寺会面。
收到了阿谢的回信,陈季常、段兴国都知道,反间诱降能否成功,关键就在此一举。
次日凌晨时分,段兴国在李好古和耶律楚材的陪同下,进入了崇圣寺,因为不想造成宗教战争,是以不管是高观音政还是陈季常,都将战场选择到了离崇圣寺相对较远的区域,是以,此时段兴国夜会阿谢之事,几乎没有什么人知晓。
段兴国来的有些早了,不过心中怀着大事,便都也没有人着急,而是耐心等待阿谢的到来。
半个时辰之后,阿谢终于姗姗来迟,不过看其样子,也不是故意迟到的。
见到阿谢,段兴国执白族之礼,与其寒暄了一阵之后,就直接对阿谢说道:“阿谢,不瞒你,我兄已经归降晋王,现在高观音政聚集诸部兵马,抵抗天朝军队,实在是不自量力,我兄希望你能够识明大义,帮助晋军攻打高观音政。”
阿谢不着痕迹的一丝冷笑,想着你段氏已经投降了,已经不是大理皇帝了,你还对我这样趾高气扬的说话,实在是‘‘‘‘不过阿谢还是想要听一听段兴国以及他身后的晋军开出来的筹码。
“段王爷,如果我帮着晋军反攻高观音政,却不知道,我弥勒部有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啊?”
段兴国回答道:“陈元帅说,只要你能够举义兵,那么你弥勒部的权益,一切照旧,部落里面的事情,晋军不会插手!”
“就这么一点吗?”阿谢面色不满,显然对于这个筹码,不是很满意。
站在一旁的耶律楚材,冷眼看着阿谢的举动,心中鄙夷的嗤笑一声,不过,脸上却不动声色的说道:“阿谢头人,答应了我们的条件,你还是你的头人,若是不然,自然会有其他人和我们合作,不过那个时候,呵呵,相信其他头人,也会对你的领地感兴趣的!”
耶律楚材没有用大兵围剿弥勒部做威胁,而是以毒攻毒,扬言用其他部落来攻打弥勒部,此招,不可谓不厉害,且是一击就中阿谢的软肋。
担心真的有其他部落和晋军勾结,战胜高观音政之后,又去清剿他的寨子,在利益面前,阿谢不得不低下头,答应了段兴国的说辞,以充作内应,帮助晋军攻打高观音政。
有了阿谢作为内应,陈季常也不打算继续陪高观音政耗着了,直接定下三日之后进攻的命令后,就让大军准备大理的最后一战。有了弥勒部作为内应,此战胜负,已然不需要担心了。

   

第402章 激战苍山(上)
弥勒部的头人阿谢,在段兴国和耶律楚材的黑脸红脸的说动下,怀着一颗不安之心,匆匆就星夜回到了山麓之上的蛮兵营寨。
夜色黑漆漆的,四周一片静谧,但是阿谢一丝睡意都没说,想到帮着晋军作内应这么大的一件事情,自己一家来做,定然风险多多,左思右想之下,阿谢命人找来了和弥勒部关系最为亲密的师宗部头人阿宗,甫一碰头,阿谢就悄声细语的将段兴国的话说给了阿宗,到底如何来做,他还需要一个坚定的声音来作为帮衬。
阿宗听罢,稍微一想,就低声对阿谢答道:“段皇爷弃国而降,亲近段氏的几个府州,定然也会放弃抵抗,如此,在加上晋军攻下的建昌、丽水、鹤庆三府,晋军至少控制了大理国一半以上的府县,有了这些府县作为支撑,高观音政想要依托苍山上的屯粮,将晋军耗死在苍山之下的计划必然作废,相反,段皇爷归降,对于我诸部落之兵马,定然会造成不小的打击,此消彼减之下,晋军本就强大的战斗力,难道就不能一战而摧毁我三十七部营寨?所以,和晋军继续对抗,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阿谢头人,你觉得呢?”
阿宗的话,阿谢自然也考虑过,不过他还是有些担心晋军会在战后强势的将他们的寨落歼灭,“阿宗,你说,万一晋军不讲信用,让我们帮了忙,却又反过来灭了我们的寨落,那该怎么办呢?”
“不会的。”阿宗自信满满的说道:“汉人素来讲什么‘仁义礼智信’,况且他又是外来,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站住脚,必然要多多依靠我们这些本土势力,呵呵,既然他都答应了让我们保持大理国时期的一应权利,那么就肯定不会撕破盟约的。万一他要是真的敢毁约的话,那么我诸部兵马、寨子里的民众,可不是那么好惹的!”
回想历史,阿谢也觉得阿宗说得在理,不管是汉武帝时候的唐蒙出使西南夷,还是唐朝时候对于南诏政权的扶持,莫不说明,汉人想要在这片土地上统治,那么就必须联合本土势力‘‘‘‘‘晋军,自然比不上汉唐军队厉害吧?
阿谢心中一笑,担心之处,已然放下,心思一断,他就拉拢师宗部和他一道反水,在晋军与高观音政决战的时候,倒戈一击,弃高氏而迎晋军。
阿谢的邀约,阿宗想也没想就答应了下来,这中间,不仅仅是因为师宗部和弥勒部世代友好,还有对于晋军战斗力忌惮的因素在里面。不过不管怎么说,有了师宗部的加入,势必,高观音政将会败得更惨。
暗流涌动,时间一点点的流逝,就在弥勒部和师宗部的人准备倒戈的事情的时候,定下三日后决战苍山的陈季常和晋军兵马也没有闲着。
段智祥的国书,被印发成多份,分别送到长安城和大理诸州县,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打击高观音政以及各蛮部的士气,第二日,他就命人,朝苍山山麓喊话,把段智祥的国书,一字不落的全部读给山麓的高氏兵马听,一直被晋军围堵在山麓上闭营不出的高氏本部兵马以及诸部落蛮兵,听到大理城失陷后,段智祥举国投降,瞬间,士气跌落无限,尤其是高氏本部兵马,很多人的家眷就在大理城中,想到家人生死未卜,士气低迷,可想而知。诸部落蛮兵,虽说不怎么担心自家营寨出事,可是大理段氏,数百年来的威望,到底来说,对于他们还是有着不小的影响的,听到段氏皇帝都投降晋军,做起了云南总督,这些人的心中,想法也越来越多。总而言之,不管是高氏本部兵马,还是诸部蛮兵,战气,都受到了空前的打击,尤其是一夜之后,这种情况,越到严重。
高观音政有心去挽回士气,但是奈何多般努力,都是没用,即使他拿出了高氏一脉,几百年来的财富作为诱饵,也丝毫作用都没有起到。
时间,或许是最好的消解剂,但是,明显陈季常是不会给高观音政那么多的时间的。
就在与弥勒部头人阿谢会盟之后的第三日,晋军四方大营,营门洞开,锣鼓喧嚣,大军尽出,旗帜高扬,迎风招展,观其模样,就知道今日乃是决定胜败的最后一战了。
正在营帐之中,思虑如何挽回士气的高观音政,听到山下晋军营寨的锣鼓声后,就大抵明白了,不管是自己愿不愿意,这一战,都将难以避免了。
被晋军逼到悬崖处的高观音政,把心一狠,觉得凭借自己手中的兵力,与晋军一战,却未尝是没有胜算的。
是以,不用陈季常派人通知,高观音政就下令本部兵马和三十七处蛮兵,起兵迎战。
惶惶不安之中的高氏兵马,在顶头上司的威胁之下,不得已拿起武器,集结出营,缓缓向晋军迎去,不过打眼一看,就能清楚的看到晋军和高氏兵马在士气上的差距,一方是战志高昂,怀有必胜的信心,一方是担心妻儿老小,无心战斗‘‘‘‘‘
比之高氏本部兵马的士气低沉,高观音政总算是在诸部蛮兵的身上,寻回到了一丝自信,看着诸部蛮兵,一个个昂头挺胸,手里面拿着他从自己家族的武库之中分发出来的精良武器,乍看一眼,就知道绝对是虎贲之士,更不用说,蛮人凶横,战场之上,往往两三个汉人才能敌得住一个蛮兵呢。
不过为了提一提士气,高观音政不忘临时磨刀,对着身后的兵马说道:“诸位,我大理国生死存亡的一战到来了,胜了,我们可以回到家园,和妻子父母团聚,败了,则将永眠苍山,与冰雪为伴,这不仅是为国,也是为家,为了每一个人自己的战斗,我高观音政答应你们,只要此战胜了,人人官升一级,赏金十两,如有讳言,则入无穷地狱!”
功名利禄的作用,终究还是有一些的,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个亘古难破的道理之下,还是有那么多的人握紧了武器,期翼马上博取金银与官禄。
看到士气提升,高观音政心中一喜,又想到自己居高临下,未尝是没有一战之力的,是以,立即吹号鸣鼓,勒令三军出战。
山下晋军阵前,陈季常冷眼观望着高观音政的动作,嘴角,不由得浮现出一丝不屑,如果是宋军,或许面对这样的境况,高观音政会胜,但是此时此刻,高观音政面对的却是他所率领下的晋军,远非是羸弱的宋军所能比的。
“是该给他一些威风看看了!”
陈季常挥了挥右手,就命传令官给身后的炮兵方阵传令,无差别攻击,将所有炮弹轰完。
旗令一扬,炮兵方阵中的二十余门火炮顿时掀去了盖在身上的红布,露出了他们狰狞的真实面目,不过,真正狰狞可怕的不是火炮本身,而是当炮弹射发出去之后所爆发出来的璀璨。
一声清晰的口令声中,几十名炮兵,按照平常的练习,熟练的填弹,点火,然后,就看到在引信的催动下,已经被数次改良过的新式**裹在弹壳之中,冲着正往山下奔来的高氏兵马射去。
“轰隆”一声,恰似天崩地裂一般,第一波的十余枚炮弹,就将覆盖区域的高氏兵马连着地皮轰炸上天,土块四飞之中,不难看到被炸的残破不全的尸体。
可是这还没有完,第一波的炮弹才炸开,第二波的十几枚炮弹照样轰炸而来,几乎不用做什么瞄准,就落到了密密麻麻的高氏兵马阵列之中,瞬间,又是百余名高氏的将士,死于非命。
“那是什么?”
高氏兵马和诸部蛮兵,看着眼前火花四溢之中,无数条生命顷刻之间就被掠夺而去,瞬间,心中就是一寒。
对于未知的事物,人的心中,总难免会怀有敬畏之心,更何况是在威力如此巨大的武器面前呢?
有人以为是雷公发怒,也有人以为是晋军从佛国借来了天神的武器,总而言之,没有人相信,这是人可以操控的力量。
但是,晋军的炮兵以及威力渐显的火炮,注定要在苍山之下,给这些不服王化的蛮兵留下几生几世都难以忘却的映象。
第三波、第四波,采用轮射式的攻击方式,虽然只有二十余门火炮,但是却依旧做到了紧密性攻击,几轮轰炸之下,高氏兵马本部就露出来了一个巨大的缺口,短短时间之中,就有将近千人死在了炮火之中。
高观音政也被突如其来的炮弹吓得一跳,他是了解晋军的这一秘密武器的,战前就通过情报系统了解过了潼关一战的时候,金兵失守城池的关键,没有想到,晋军南征,竟然也把这个魔物也带了过来‘‘‘‘‘‘
高观音政的心头,止不住的开始害怕了起来,山下晋军阵地,相距不过一里,可是,在他看来,这条路却像是死亡之路一样,无白骨铺垫,鲜血装饰,终难走到尽头!

   

第403章 激战苍山(下)
一条死亡之路,在高观音政面前无情的展开,一声声炮火,勾勒着朵朵血花绽放,生命,被无情的收割,支离破碎,昔日袍泽,死相之残,当真是惨不忍睹。
好在炮弹终有尽时,当最后一轮火炮向着高氏兵马挥泄出自己的无敌和强大的时候,弓弩手开始取代火炮兵的地位,继续,对高氏兵马,展开远程打击。
“最有效的制胜之法,就是将你的敌人,消耗在路途之上!”
陈季常还有晋军所有将领,都不会忘记,在讲武堂上专门由顾同讲的远程打击的精义,是以,在这个冷兵器为主的年代里面,晋军在战略之上,已经跨越了同时代的各国‘军队。
一架架神臂弩被推了出来,然后,在高氏兵马还沉浸在火炮的威能中的时候,第一轮箭雨,已经射出。在拿下巴蜀之后,收编了以前的宋朝军队,一直都渴望着组建一支弩军的顾同,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下令从以前的宋军中抽调出善于弩射的好手,组建了这支一千多人的神弩营。此次南征,为了加大对蛮夷部落的震慑力度,是以就让陈季常全部带了出来,不过这中间也不乏检验这支新式军队能力的意思。
虽然比不上晋军之中另外一支同样以远射闻名的——神机营(注:装备了新式火铳的热武部队,人数两千),但是神弩营好歹也配备的是这个时代属于顶尖的武器——神臂弩,其威力,自然不容小觑。
几轮箭雨之后,高氏兵马,也算是反应了过来,眼见着敌人的阵地上又出现了神臂弩军团,代替了之前的火炮阵地,高氏兵马,心中即喜又悲。喜的是终于不用受火炮的肆虐了,悲的是,虽然威力没有火炮厉害的神臂弩,但是规模和射杀人数,却远比火炮要多得多。
此时,两军已经相距四百米左右,却也正是神臂弩所能发挥出来的最大射程。
处在亲兵包裹中的高观音政,没有想到才走出火炮的阴影,此刻又陷入到了弩箭的覆盖之下,心中的那个悲凉啊,比之点苍山颠的冰雪也差不多了。
不过眼见着就剩下四百米就可以和晋军接触了,高观音政也只好催动三军,硬着头皮往前冲。
高氏兵马以及诸部蛮兵都在想着,只要冲过了这四百米,只要和晋军段距离接手之后,那么,己方优势,必然能够显现出来。
想法虽好,可是短短的四百米,没有上万人的生命铺垫,谁又能完整的走下来呢?
身处在高氏兵马之后的弥勒部、师宗部,遥遥看着一具具尸体倒在了前进的路上,心中不由得庆幸万分,好在,自己的部落,已经和晋军有了盟约。
“阿宗,不能再等了,我们该出手了。”弥勒部的头人阿谢,左右一看,见到诸部兵马都在忘我的投入到前进之中,立刻就对身旁的师宗部头人阿宗说道。
阿宗点了点头,然后,二人立即就勒令已经收到密令的部落兵马,从高氏兵马的身后,进行攻击。
高观音政始终没有想到,真正的危险居然是来自于自己的身后,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明显已经迟了。
蛮人嗜血,弥勒、师宗二部,更是如此,这些人没有什么是非观念,更不会怜悯这些片刻之前还是自己‘袍泽’的战友,头人的话,就是圣旨,头人让他们进攻高氏兵马,他们就如同饿狼一样,扑了上去。
眼见弥勒、师宗二部,此时此刻,已经展露出獠牙,其余部落的蛮兵,一时间也都愣了,不知道该怎么去做。
别的部落的头人们,心中暗骂阿谢、阿宗二人的卑鄙无耻,投降居然也不叫他们一起,可是,暗骂之余,也和自己麾下的战士一样,不知道是因该继续跟着高观音政送死呢还是应该果断的识时务投降晋军?
陈季常也看到了前方敌阵之中的变化,看到那些首鼠两端的部落兵马,他冷冷一笑,“现在想要投降,晚了!”,陈季常将手中宝剑一扬,对着身后的将士喊道:“苍山一战,有我无敌,杀!”,原来,陈季常根本是没想着让那些蛮人部落投降,此时,是杀尽其精锐的好时机,若是不抓住,只怕日后还要浪费更多的兵力呢。
神弩营后撤,骑兵四出,步军战士也手执长矛或者战刀,尾随在骑兵之后,向挡在他们身前的敌人发动起凶横的攻击。他们的目标,似乎也不是眼前的敌人一样,反正,此战,除开弥勒、师宗二部的人之外,他们接到的任务是,杀尽眼前之敌,直抵苍山之巅!
骑兵的机动性,在狭小的距离之中,是难以展现出来的,不过此时,这些已然都不重要了,骑兵的任务,就是将敌人的阵型撕裂,给身后的步兵创造杀敌的机会。
一个个尖锥阵型,好似利箭,破弦而出,然后,切豆腐一样的,将高氏兵马以及诸部蛮兵的方块阵型撕开一道道口子,不等愈合,晋军的步兵就拿着大刀和长矛来到了身前,二话不说,一刀撂倒一个,在看,却已经向下一个目标走去。
战场之上,这样的情景四处都在上演,陈季常观望着军队的进击速度,以及杀敌情况,满意的不断点头,蛮兵,他是没有打算留下来的,弥勒、师宗二部,是个例外,是战争所需,其他的部落,能够削弱,就必须削弱。
领兵作战的杨巨源、李好义、李好古三人,清楚陈季常的这一心思,所以只带着精锐兵马,找蛮兵厮杀,至于高观音政和他的本部兵马,完全交给弥勒、师宗二部的人去对付,反正高观音政的那点人马,他们也没放在眼中。
战争,几乎是呈现着一面倒的情况,晋军所到之处,兵扬马翻,血流成河,尸体布满了苍山的每一处。纵然蛮兵战力非凡,但是面对比他们更加有战斗力的晋军,所有蛮军心中都是恐惧无限。
潮水一样的大军,汇合在了一起,然后,整个战场,乱如一锅粥一样,除开从装备和盔甲上面可以区分敌我之外,其余,再难辨认。
可是这样的混乱之中,随着陈季常出战的晋军老兵,却还能保持一定的阵型杀敌,不可谓不厉害,就算是心中一直拿巴蜀兵马和晋军老兵作比较的李好义,这个时候,也不得不承认,比之随着顾同起家的老兵,宋朝的军队,实在是相差太远了。
耶律楚材激动的看着战场上血肉横飞的场面,心中的激动远非语言可以形容,要不是陈季常一直拦着,只怕他早已经像是个脱了缰的小马驹跑了出去。
“这次回去,一定要给元好问好好说道说道,哈哈,他可是没有上过战场的,让他知道,怕是要羡慕死!”
耶律楚材仰着青嫩的脸庞,一边看,心中一边笑,和元好问一直存着竞争之心的他,此时,犹不忘怎样打击对方。
陈季常不知道耶律楚材的小心思,不过见他痴迷于战场厮杀,作为过来人,陈季常不得不提醒他说道:“楚材,你可要明白,没有人喜欢战争,战争,总是要死人的,对于那些普通百姓之家,死了一个男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