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超级远东帝国-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聪蛟劂憔狭艘还
载沣内心抽搐了一下,什么叫欧洲紧张没空支持我们纯粹就是屁话,你们还巴不得我们再乱点,虽然这样想,但载沣也不敢表现什么不满,只能苦笑道:“虽然这样,但是我们还是很感谢大英帝国的关心,我们很快就会像以前一样把那些造反分子清除掉的。”
伊集院彦吉却一脸的鄙视说:“你们还能镇压他们吗?现在可是有一半以上的省份脱离了你们的统治,在南边还有两个强势的势力在大肆的行动着,袁世凯也没能出兵灭了他们,现在可是三足鼎立,而且好像你们还不能调动那些北洋军呢,你们拿什么镇压?”
载沣立即站起来大声地说:“南方的都是些跳梁小丑,只要我们一出兵就能打败他们的,至于那些独立的省份只是暂时被那些人掌控一段时间罢了,我们一定会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哼,袁世凯敢不听我们的调遣我就撤了他的职,治他死罪。”
伊集院彦吉:“是吗,现在可是除了袁世凯你们已经没有人可用了,不要自大了,如果袁世凯也叛变的话你们就只有死路一条,想想现在的汉人对你们地仇恨,到时候你们统统滴死啦死啦滴。”
载沣听了之后也是满身的冷汗,这个他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他可不认为袁世凯会叛变,现在一想还真的会有,到时候整个北京城的大清贵族都会被遭到劫难,自己就是罪人了。
伊集院彦吉看到有效果后就继续说:“现在的你们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北京城等死另一个是搬迁到东北,也就是你们当年兴起的地方,慢慢恢复实力然后再如你的先祖一样入关打败汉人。”
载沣听到要回那个鸟不拉屎的东北就一阵泛苦,他们当年的祖先就是受不了东北的贫穷和寒冷才拼了命地入关的,现在自己又要回到那里真是对不起祖先啊。但是载沣也不想在北京等死,况且要回去也不是自己一人决定,恐怕整个大清的贵族没有几个人会回去,毕竟享受了几百年的荣华富贵,他们都已经适应了现在的腐败生活,有谁会跟着去东北吃苦。
朱尔典和伊集院彦吉:“你们搬去那里的话,我们都会给予你们经济和军事上的支持,我想要不了几年那里就会富裕起来,这次借给你们的钱可以收少点利息,算是我们对这次内乱的补偿。”
载沣听到这里两眼爆发出一道强光,很快又没了,他只能说:“这个我不能做主,要和大家商量一下才行。”
两人听到后就知道成功了,所以再劝一下就走了,而载沣却急忙进宫去和那些贵族商量去了。
出了摄政王府朱尔典两人觉得等满清决定了之后再去搞定袁世凯,所以就回去休息了。
载沣来到皇宫后就以自己摄政王的名义把这些什么亲王大臣都叫来宫里开会,一群满清贵族在不情愿中匆匆地赶来了宫里。
在金銮殿的大殿上小屁孩皇帝溥仪正在裕隆皇太后的怀里玩耍,底下一群满清贵族都在细声讨论为什么这么晚把他们召进宫,这时载沣说了一声肃静,顿时整个大殿都静了下来。
载沣跪着给裕隆和溥仪请安后就开始说出了今天朱尔典和伊集院彦吉所说的那些话,说完后大臣们轰的一声就热闹了起来,都在大声讨论着。
裕隆皇太后拍了一下手掌,顿时又静了下来,裕隆:“袁世凯应该也有异心了,朝廷催了这么多次他出兵去平叛,但是他老用理由来拒绝,汉人就是信不过的,可是要搬迁到东北哀家还是不愿意的。”
载沣:“再呆在北京城的话与等死无异,我们还不如搬回东北,既然祖先能够在那里兴起那么我们有了英美日等国的帮助很快又会兴起的,等到那个时候我们就能再次入关,请您三思啊,您要为我们数百万的满人着想啊!”
庆亲王奕劻:“皇太后,臣赞同摄政王的说法,请您为我们大清着想啊!”
支持他们的有不少,但还是有超过了一半的人不想回去,他们的理由是现在的江山还是他们的,他们不能就这样就撤回东北,而且他们也相信就算没有袁世凯他们八旗兵也能打败那些叛乱分子的,所以他们不想回去,他们的腐败生活过多了,还觉得谁会回到一个荒凉的地方去,这简直就是耻辱,丢脸。
现在的满清还是那样的爱面子,载沣再次建议把一部分的人先送回东北,让他们现在哪里弄好他们再回去,即使他们真的挂了也能为大清留下种子。
载沣这样说他们也非常地赞同,让一帮人去建好,即使北京不能呆了,到时候他们带着家产再去东北享受也是可以的,毕竟多了一条路谁不愿意啊。
就这样,他们又讨论让哪些人先去,争论了很久后就决定了先把底层的满清贵族派去,而自己的家人象征性派几个去就行了,毕竟没有他们带头底下的人也不会去的,而时间则定为半个月后,要知道说服那些人可不是难么容易的,况且还要把那些财产什么的整理好带走。
很快那些满清贵族就散了各回各家去了,只留下载沣、裕隆、溥仪、奕劻等核心人物在那里,载沣感叹道:“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现在的大清已经不同以往了,自从慈禧太后她老人家去世后就开始不稳定了。”
裕隆:“我还是觉得回东北的好,总感觉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奕劻:“不说这个了,我们还是看紧点袁世凯吧,希望他不要让我们失望才好。”
又聊了一会儿溥仪吵着要睡觉就散了,他们殊不知他们的行动只会加速清朝的灭亡,本来秦宇已经改变了历史,在三足鼎立的今天或许袁世凯还不会那么快就对他们下手,载沣这一系列动作很快就被传到了袁世凯那里,虽然不知道载沣他们在干嘛,但是接见了英国和日本的大使,然后就火急召集贵族入宫,袁世凯不怀疑才是假的,而且这些还是背着他袁某人的,他疑心又起了。
再想了一夜后袁世凯就觉得满清很可能正在算计他,而且情报部门的人一夜间发现了很多满人在袁世凯家的周围晃悠,袁世凯就觉得满清绝对在算计他,所以他也对满清多留了些心眼。
才一早上就有袁世凯安排在满清的人来说满清正在秘密迁往东北,这下袁世凯再傻也知道满清要跑了,他可不想满清迁往东北,那可是张作霖的地盘,而张作霖又是北洋军的人,满清到了那里张作霖怎么办,这不是在逼袁世凯的北洋军闹内乱吗?再说了他们走了他刮谁的油水去,所以他想阻止但是又没有好的理由,也不想被满清骂为叛徒。




第二十九章  两大巨头的电报谈话
秦宇在弄完后就回去洗洗睡了,已经很晚了;秦宇想等到明天再和袁世凯谈一下,他一定要粉碎日本人的阴谋。
第二天,秦宇在吃过早餐后就和蒋方震来到电报房,准备发电报给袁世凯。他们发的当然是修改过之后的电报,他和德国的关系还是不能让袁世凯知道的,情报部门已经把袁世凯的电报码拿到了,现在秦宇发过去可以了。
秦宇把汉斯的电报删去一些后又加了一些进去,他就以私人的形式发给袁世凯,大意是这样的:我是华东晚辈秦宇,昨天晚辈获通过情报得知日本人想用阴谋把中国陷入无休止的内战之中,而且英法俄日等国还想把满清搬迁到东北去,好让我华东和武汉、北洋三方内战,然后再让满清回来接管中国,而日本把满清迁往东北还能够在内部击垮袁公。一旦公和张都督战起来日本就会出兵东北,然后再进一步进攻你袁公的北洋军,最后再把武汉和我华东一起灭掉,到了那个时候日本就能够独吞中国了。公也知道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就已经有了亡我中国的野心,到了现在日本已经开始他们所谓的大陆政策了,第一步就是出兵东北,所以望袁公能够从国家和民族大义出发,不要让满清成为日本侵略我国的棋子,那就让满清成为过去吧,晚辈将会在电报房亲等袁公的回复。
发出后秦宇就一边和蒋方震聊天一边等袁世凯回电报,秦宇开玩笑的说:“百里兄你说袁世凯会怎样回复我,我很是期待他的回复,现在他肯定正在头痛呢。”
蒋方震会心地笑了笑:“他怎么回复我不知道,不过在你的添油加醋中袁世凯最后八成会答应我们的请求。”
秦宇这边在聊天,而袁世凯那边的电报员翻译完这封电报后,很是惊讶也很怀疑这是不是谁做的恶作剧,不过看到是南京发来的后就觉得有可能是真的,所以就火急地赶去送电报给袁世凯。
袁世凯现在真的在家里头痛呢,他被满清的动作给弄得头痛了,因为他的情报发现只有底层的满清贵族部分地准备去东北,而高层的却没有准备,满清这是啥意思。最后他怀疑这只是满清的障眼法,其实就是满清底层先走让自己麻痹后就可以轻松的搬走了,没有了底层的拖累会走的更快。更好笑的是自己现在不知道怎么办了,是反还是跟随啊,想反又没有理由说服自己。
就在袁世凯不断纠结的时候,电报员把秦宇的电报拿给了他,袁世凯看到电报中自称秦宇先是震惊接着又怀疑起来,震惊是秦宇竟然会发电报给他而怀疑则是认为这不是秦宇,不过在看到后面的内容他就觉得真的是秦宇了,因为上面说的在昨晚已经证实了,再问了一下是不是南京发来的,电报员告知是从南京发来的他就百分百信了。
袁世凯觉得秦宇上面说的很有可能就是真的,那么他就不妙了,满清的出关竟然得到了英法美日等国的支持,如果自己不快点下手的话等满清缓过来后第一个就是收拾自己。毕竟北洋军本来就是满清的,而自己又抓住不放,并且已经威胁到满清的统治了,所以一定不能让满清迁往东北,更何况现在北洋军还不能内乱,张作霖的东北军还是很强的,现在袁世凯决定对满清下手了,毕竟权利谁不喜欢,特别是像袁世凯这样的老人。
袁世凯马上开始让人叫杨度过来和他一起去电报房,准备和秦宇好好谈谈。
袁世凯到了电报房就让电报员发了一封电报给秦宇,其意为秦宇能够在国家和民族的大义之下放下成见来帮助他感到很欣慰,日本人狼子野心,绝对不能让这个计划成功,所以他会反清,如果能把北京城的皇族迁往南京的话他会感激不尽,以后还要加强交流云云的一大堆,打电报的都快哭了,太多了不好发啊。
秦宇和蒋方震在收到电报后就开始看起来,一会儿后秦宇对蒋方震说:“袁世凯打的好算盘,竟然想把满清的皇室推给我,那就是一个麻烦,我才不要呢。”
蒋方震笑了笑说:“这下山西的老同学该头痛了。”
秦宇很快就让电报员发电报:
山西的阎锡山现在很闲,袁公可以去和阎锡山聊聊,还望袁公保护好紫禁城里面的东西,那些文物很重要,千万不要弄坏和流失了。还望公能够允许晚辈派出一支五百人的军队去保护文物,那支队伍无论何时绝对不先攻击袁公的北洋军,希望袁公能够让路给他们去北京。
袁世凯看到这个后,马上就清楚了秦宇的意思,他也觉得把满清的皇室弄给阎锡山不错,让他阎锡山老是打擦边球,这下有得头痛了吧。不过秦宇所说的让华东的军队来北京保护文物,别开玩笑了谁知道秦宇安的什么心思,他是不会让秦宇的军队来北京的。至于秦宇说的保护好文物这个他可以答应,但是肯定不会花太多的心来保护的。
袁世凯又发给秦宇:
希望到时候秦主席能够和宫保一起去给山西都督施压,让他接受安排,在废掉满清皇帝的时候希望秦主席能够给武汉施压,文物宫保会保护的不捞秦主席挂心了,我北洋军会保护好紫禁城里的文物的。
秦宇看了之后一阵恼火,他想:要我帮这么多竟然不给我的军队去维护文物,你当老子是什么啊。
秦宇直接让电报员回到:
要晚辈的帮忙可以,但是要让华东的五百士兵进北京保护文物,晚辈保证自己的士兵不会先攻击,而且一直都是呆在紫金城附近,只要袁公提供后勤而已,晚辈还可以付钱购买那些物资,为了表示诚意晚辈会送一批军火给公。
袁世凯看到后就开始考虑了起来,杨度这时却说:“袁公让他们的士兵进来也行,但是我们也会派五百人对紫禁城进行保护,不能让他自己一人拿了这个荣誉,还有军火要多点,钱也要多点,军火就要可以武装五千人的装备,钱要每个月五十万大洋,这样的话他们要么不来,来了我们也不会吃亏,公要明白士兵在北京也是要子弹的,到时候禁止他运子弹来京城,我们也不发给他们,没有子弹的士兵还能逆天不成。”
袁世凯想想也是,只是觉得秦宇应该答应而已,如果秦宇不答应的话自己也有台阶下了,很快他就把杨度说的要求发给了秦宇。
秦宇收到后一看,又是大火,想不到袁世凯脸皮如此之厚,竟然讹诈到他的头上来;蒋方震拿电报来看完后就说:“答应他吧,这点武器和钱我们不在乎,至于子弹不是还有空军吗,到时候在阴他袁世凯一把。”
秦宇想了一下:“我怎么就忘了空军,嘿嘿,到时候叫他们配合陈凯他们三人,我们再来个内外夹击,看我不阴死你,让你讹诈我。”
最后秦宇和袁世凯达成了协议,两人的协议把小日本的计划给破灭了。




第三十章  宣统退位
求推荐和收藏!!!
1912年2月11日,袁世凯命令他的嫡系部队进驻北京城郊,并派人把守住北京的城门防止满清贵族逃走,向清廷的王公大臣施压。
一时间满京城都沸腾了,满清的贵族惊慌不已奔走相告,那些王公大臣大骂袁世凯反贼、不得好死等等,载沣等人则再次齐聚皇宫。
载沣愤怒地说:“我早就说袁世凯已有反心早点迁往东北,现在可好,都被堵在北京了,到底是谁透露消息的?”
底下的王公大臣都不敢说话,当时他们可是拒绝了北迁的,现在真的是后悔死了,怎么当时就没有想到这个呢?
裕隆:“看来大清就要败在哀家的手里了,你们倒是想个办法啊?”
这时有一大臣提出建议:“去找英国和日本的大使,他们肯定有办法的啊。”
载沣一拍脑袋说:“对了我怎么把他们给忘了啊,快派人去找两位大使。”
裕隆赶紧派人去叫两位大使,接着他们就开始琢磨着怎么办,大家都是你一言我一言的,有用的根本就没一个。
很快派出去的人回来了,只见他们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其中一人说:“袁世凯把东郊民巷给围了起来了,我们的人根本进不去。”原来是袁世凯害怕他们去找那些驻华大使,就把东郊民巷以革命党人员混进了北京城怕其会攻击各国大使的蹩脚理由给保护了起来。
载沣和裕隆都一脸的悲戚,到了现在他们都是绝望了,底下一群的王公大臣都在嚎嚎大哭,他们大清没救了,他们的好日子到头了,还不知道袁世凯会怎么对他们呢。想到这里他们都想快点回去把自己家产弄清楚,然后弄一些给袁世凯让他好好得对待自己。
溥仪看着这些王宫大臣在哭自己也哭了起来,裕隆看到溥仪在哭就拍了一下他的头,严肃地说:“皇上你是一国之主怎么可以在群臣的面前哭呢,不许哭。”溥仪被吓了一下只能轻轻地啜泣着。
底下的王公大臣看着裕隆都不敢哭了,谁敢哭说不定就拿你出气了,裕隆看到都停了下来就悲戚地哀叹道:“我们还是派人去和袁世凯谈谈吧,让他看在这些年的份上优待我们,现在谁去?”
众人都没有说话,最后一人说道要派重要的大臣去才能显示诚意,所以载沣就在不情愿中被裕隆给派去了。
就在载沣他们齐聚皇宫时,袁世凯给阎锡山发了一封电报,电报上说他准备反清让小阎把皇室接去山西享福。当阎锡山看了之后直接跳起来骂袁世凯无耻,怎么能这样对他,逼急了他就投靠武汉政府去,他的一群手下看了之后也是一阵苦笑,看吧,让你当初选一个加进去你不听现在后悔了吧。
要他去为袁世凯擦屁股,打死他不干,他想着到底去投靠秦宇还是孙大炮时,突然接到手下说北洋军正在大量屯兵山西边境,阎锡山立马就想联系武汉政府,接着马上又有一人拿着电报说华东的秦宇给他来电,一看之下阎锡山就马上哭了,秦宇也说要他善待满清皇室,因为袁世凯这样做是为了防止满清北迁,所以就委屈一下他,过段时间给他送一批军火来安慰一下。阎锡山这时才发觉袁世凯和秦宇在暗算他,得罪了两大势力就算他投靠武汉也死定了。很快他又收到在武汉的老同学说秦宇突然大量调兵前往湖北的鄂州和黄石以及两湖边境,这吓死他了,要是北洋进攻他,而秦宇又进攻武汉政府那么他就算投靠武汉也不会得到支援,只有死路一条,所以他只得捏着鼻子接受了,不过他也要袁世凯付出代价才行。
最后袁世凯答应给予阎锡山一个月五十万大洋用来优待皇室,给予一些淘汰的军火,而阎锡山也得接受了,蚊子腿再小也是肉,不然说不定什么也不得。
再说秦宇在发了一封电报给阎锡山后就马上大量调兵前往两湖边境,吓得武汉也马上调兵两湖边境,以为秦宇就要打他们了,结果几天后秦宇根本也没有进攻的动作,顿时孙大炮就松了一下。
载沣不要一会就硬着头皮来到了袁世凯的家,在见到袁世凯后就直接问到:“袁宫保你派兵到京郊和把守城门干嘛?”
袁世凯只是淡淡地说:“我得到情报说有革命军混进了北京城,所做的这些只是防范革命军而已。”
载沣:“那为什么不让八旗子弟出城啊?你是想造反吗?”
袁世凯知道既然已经准备好对满清动手了,没什么好说的,直接就说:“你们和英日两国大使所做的那些你以为我袁某人不知道吗,本来我还是能忍耐你们的,可是你们想和日本想陷我于民族大义不顾,日后我怎么面对逝去的先人?”
载沣:“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小人,我们大清对你可不薄,你竟然这样对我们。”
袁世凯:“我可是为你们大清付出了不少啊,到头来还被闲置在家,要不是这次你们还会拿我出来吗?哼,要怪就怪你们无能,不用说了,明天就让你家的那位退位吧。”
载沣一脸气愤地说:“能不能不要这么快,我们还没有准备好呢,但是你能看在我们这些年待你不薄的份上给予我们优待啊?”
“我会给予你们优待的,不过你们不能呆在北京城了,就去山西吧,那里会有人厚待你们的,警告你们千万不要想着逃跑。”
两人又谈了一会儿就达成了许多的协议,最后还是强势地在明天退位,袁世凯还警告他们不要动皇宫里的东西,明天会有人去看管的。”
秦宇的五百人队伍已经到了直隶了,第二天就到了北京城,在秦宇的士兵到了之后袁世凯就开始进宫逼宫。
在金銮殿袁世凯装模作样地弄了个最后的跪拜,满朝的王公大臣都在沉默,只有小溥仪一人在哭泣着,最后一个太监拿出了一封圣旨读到:
奉旨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天下三分,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国体应由国民全体决定。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读完后金銮殿中哭声一片,至此计自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后金国,至清帝溥仪退位,大清凡国运297年。
很快袁世凯就通电全国清帝溥仪退位,至此清朝不再存在,满清皇室将会在不久迁往山西,自己会优待满清皇室。还有自己建立北洋政府,自认北洋政府大总统,北洋政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希望武汉和南京能够从国家和民族大义出发并入北洋政府。
在接到袁世凯的通电后,全国沸腾,统治了中国两百多年的清皇朝就这样完了,汉人再次崛起。而秦宇的士兵也开始保护紫禁城,期间还抓了一大堆偷偷把那些文物带出去的太监宫女和一些皇族。
武汉方面接到后就马上跳出来说袁世凯在盗取革命的果实,中华民国才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应该北洋加入中华民国,只有中华民国才是真正的民主。
秦宇在看到两个奇葩又闹起来了就在一旁看戏,至于那个什么合法政府秦宇才不稀罕,这年头只有拳头大的才是老大,自己加紧发展让他们闹去吧。




第三十一章  三方会谈
北洋和武汉的争吵已经持续一个月了,期间小战不停,谁也不服谁,但是他们就是不敢去和秦宇战,而秦宇只是慢慢地加大对四省的建设,现在的资金还是充足的,只是资金回笼会很慢。
就在武汉和北洋打闹的这个月里,国内的民众都开始希望有一个统一的政府,所以民间统一的声音现在非常的大,而且很多的国家都把驻华大使召回国,因为现在没有一个统一的政府。
民间希望三方停止对峙进行谈判,鉴于此武汉和北洋都开始消停了下来,毕竟他们的战争只会便宜了秦宇,继续的话还会失去民心。现在就连华东四省也有很多的百姓开始要求华东政府和平统一,秦宇不得不考虑民间的想法,所以他发电报给袁世凯和孙大炮希望他们能够来南京一趟商谈和平统一大事,并且发的还是明码,全国皆知的那种。
秦宇的电报发出后被全国民众一致称赞,说秦宇能够放下成见进行这种商谈是举国之福,同时也催促武汉和北洋两方快点去南京商谈。
这时阎锡山也出来捣乱,通电说他急切盼望全国统一,希望三方能够拿出个方案来,到时候他也会派代表去南京。
对于他的捣乱秦宇到是无所谓,孙大炮和袁世凯就有意见了,你一个小小的墙头草也敢来捣乱,还真把自己当一回事。
武汉的孙大炮和北京的袁世凯接到秦宇的通电后很是郁闷,为什么是去南京而不是武汉(北京)呢,这样不是把他们放低了吗?但是又不得不去,全国都知道了你不去不是明着说你自己不想统一要和全国百姓作反吗?
孙大炮和袁世凯都通电说会派人去参加但是他们由于事情繁忙就不亲自去了,他们可不会去那里,一不小心就会被秦宇干掉,至于时间秦宇也没有说明,所以他们能延迟就延迟。
秦宇没有说明时间也是在推而已,现在这个情况要成立什么国体还真是头痛,有了秦宇这个变数民主共和制还是联邦制都不清楚呢,不过秦宇压根就没有想过要和武汉以及北洋成立统一的政府,想到要和他们钩心斗角他就头大,他可没有精力去和这些人干这些。
就在三方都开始推迟的时候,阎锡山又出来闹了,他通电要三方都确定一个时间下来,不然要到什么时候才能统一。全国也开始呼唤三方要付诸行动,要他们确定时间来商谈国事。
秦宇现在像是吃了苍蝇似的,商谈是他自己说的,现在又被阎锡山给阴了一把,袁世凯也知道这是小阎在报复他,他也没办法啊,至于孙大炮无缘无故被阴更是郁闷,也是恨上了小阎,阎锡山也是一时神经大条才发了这个,现在可是很后悔啊。
迫不得已秦宇和袁世凯决定在1912年3月21日在南京商谈,至于武汉则被他们忽略了,他们两个都去了孙大炮敢不派人去吗,全国人民的口水都能淹死他。
秦宇和袁世凯都同时通电说确定时间在3月21日开始会谈,同时拒绝阎锡山派人来,其实阎锡山得罪了三方也不敢再派人来了,至于孙大炮在看到通电后很是生气,你们两还把我算回事吗?但他也必须通电说到时候准时派人去,不然他苦心营造的良好形象就没有了。
那一天,秦宇为了表示对商谈会的重视让人开着车去接那些代表,还对南京城进行戒严,街上的巡逻队伍明显多了,换防也变得频繁了,一大堆的小混混什么的都被警告了。
袁世凯一方以杨度带头足足有三十多人,孙大炮一方以宋教仁带头也有三十多人,秦宇则以秦三为首的四省省长来和他们谈。
在南京政府的一处会议室里,一百多号人在那里开会,其中有很多是各省派来打酱油的,真正在谈的是三方的代表。
宋教仁最先发言:“我们民国政府认为应该成立民主制的国家,我国之前就是因为没有自由和民主才会如此之落后,美国推翻殖民统治和黑奴制度崛起、法国推翻波旁王朝而走向强大,纵观列强的崛起无不是开放民主而起,现在阻碍我国发展的就是封建制度,我们要民主,解放人民的思想。”
接着是杨度发言:“我北洋政府觉得应该实行君主立宪制,日本的君主立宪让日本一个弹丸小国区区几十年就有现在的成就,而我国无论国土还是人口都是日本的几十倍,我们几年就可以赶上日本,还有英国也是弹丸之地却有今天只世界第一,靠的也是君主立宪制。”
最后才是秦三:“华东政府认为实行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就像美国一样,美国一个没有文明传承的国家能够在如此之短的时间成为世界前三的强国就是实行了联邦制,先如今我国之状况最适合实行联邦制,而且我国民族种类之多、地域差异也非常大,所以实行联邦制。”
宋教仁认为应该是民主制,杨度认为应该是君主立宪制,秦三则认为是像美国一样的联邦制,至于秦三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完全是秦宇在他来之前就准好的打酱油的说辞,总不能没有自己的意见吧,从现在的三方鼎立的情况来看联邦制也不错啊。
三方的观点在报纸公布后在民间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只是革命党的民主制由于人多而呼声相对的比令两方的大,杨度的君主立宪也很符合立宪派的思想,所以呼声也不小,至于秦三的联邦制由于民间了解的人少,所以呼声不大,但是联邦制很是符合这些军阀的想法,就连孙大炮和袁世凯都不得不承认这是现阶段最好的想法。
三方不断地交锋,口水满天飞,三方谁都不服谁,就一直在拖延时间。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三方都在不断地疯狂练兵,武汉和北洋也在疯狂购买武器,那些西方的军火商笑得很是开心,秦宇则在疯狂培训政府管理人员,安庆大学、中华第一军事学院、中华蓝翔技术学院都在大规模地招收人才。
三方会谈一直进行了十天也没有任何的进展,天天都在打口水仗,民间也分成了三派,也都一直在互喷口水。最后在各省的都督的干预下联邦制的呼声开始逐渐上涨,一直都在飙升,很快民间都出现了一种为了减少士兵的伤亡和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