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远东帝国-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原本在知识分子之间的民主与帝制争论被扩散到了农村,全国的农民沸腾了,在城市附近的农民开始大批的涌入城市,他们要去支持帝制。
两千多年封建帝制思想下的农民已经习惯了有皇帝的日子,俗话就说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这也是绝大部分农民的想法。
原本他们以为清政府解散后就会有新的皇朝诞生,他们期盼着新皇朝的到来,因为按照他们世代总结而来的经验每一个新的皇朝都会实施有利于农民的政策,他们就会进入一段非常长的温饱日子。
但是清政府的解散后就是各大军阀的战争,农民反而变得不如满清时期,军阀大肆征收他们赖以生活的粮食,还把他们的劳动力拉去当,这让他们心中很是渴望能有一个英雄人物来建立新的皇朝让他们过上好的生活。
华夏政府一统华夏之后废除各种苛捐杂税,还在前不久的土改中分给他们土地,而且之前的政策也落实在他们的身上,这让他们无比的感动,因为他们祖祖辈辈都没有获得属于自己的土地。
农民在看到民国党大肆抵制帝制的时候非常的愤怒,竟然有人反对主席当皇帝,在他们认为华夏就应该有皇帝,主席不但是汉人,而且还拥有着这么大的功绩,已经足以成为一国之君。
成群结队的农民在遇到游行的民主人士后就对峙了起来,他们谩骂着所谓的民主人士,有的甚至还亮出自己的肌肉,有些还带着锄头扁担等“高级”武器。
“一群王八犊子,你们懂什么,狗屁的民主制,拥护主席做皇帝。”
“吃了点墨水就搞来搞去的,你们没事干的吗?”
“你看看现在的一切是谁给的,俺们的土地是政府和主席给的,你们什么也没有,你们有什么资格和主席比?”
“俺们从来只知道皇上,哪来的什么统的,那什么统能给俺们土地和尊严吗?”
“你们就是一群王八蛋,主席辛苦打下的江山凭什么要和你们分,你们什么也没做也想欺负到政府的头上,比俺们这些农民都不如。”
“……”
民国党的人不服了,他们认为做的这些是为了全国的民主,但是现在他们帮助的人反而来声讨他们,这让他们很是悲愤,但是他们还是要劝这些农民放行并支持民主。
“相亲们,我们所做的这些都是为了你们的民主,你们还想被帝皇压制吗?你们还想做奴才吗?我们都是为了全民众的民主才进行的游行,希望你们……”这批游行队伍里民国党的代表很是诚恳地说道。
“俺们不知道你们说的民主是什么,也不想知道,俺们不需要你们的民主。现在的政府对俺们非常好,主席做皇帝的话也不会像大清一样地对待俺们,而且你们凭什么代表俺们,又经过俺们的同意吗?你们就是一群见不得俺们好的小人,俺们刚有好的生活你们就出来乱搞,还针对俺们的主席,俺们不要你们的民主。”
“对……”“对……”农民的队伍传出一阵阵附和声。
这回民国党的人彻底地无语了,因为他们发现他们竟然斗不过这些农民,不过人家说得也对,你们民国党凭什么代表全国的民众,又凭什么去和政府斗,民众根本就不领你的情意。
一阵踏踏的声音传来,只见一支多达上千人的军队跑了过来,这些士兵都是拿着简易的木盾牌和一根黑色的棍子,他们在农民和游行民众的惊愕之下迅速地把两方给间隔开。
一位军装上挂着少校军衔的中年人站在两群人中间大声说道:“我们在执行政府下达的命令,为了防止大规模械斗的发生现在实行戒严,不允许携带攻击性武器进行游行。还有希望双方能够克制自己,不要进行打斗,否则统统抓回去。”
少校说完之后士兵纷纷进入两群人进行缴械,数十把的锄头、扁担、镰刀之类被收缴,刚开始农民配合,在少校保证他们回去的时候可以领回的时候就都交出来了。至于游行的民众那里找到了很多的石头和臭鸡蛋,还有一些老旧的汉阳造枪支,这让在场的士兵很是警惕。
弄好武器的问题之后士兵们开始后撤到旁边,农民们和游行的民众继续进行争论。
在其他的地方因为军队没有及时到来阻止而发生了大规模的拼斗,甚至还出现了大量的伤亡,一些民国党的人员身上带着枪支,他们在失去理智之后拔出枪对农民进行了射击。
大量农民被打伤打死的消息一经报纸的曝光就轰动了全国,全国的农民彻底的愤怒了,他们纷纷聚集起来恳求政府找出凶手并遏制民国党的这种行为。
为了反对民主支持帝制,农民们在一些老人的建议下纷纷联名要求秦宇当皇帝,全国各地的联名书被农民的代表送到北京,尤其是华东的农民,他们都是直接咬破自己的手指血书要求秦宇当皇帝。
全国大量的民众开始纷纷支持帝制,在他们看来帝制也能够让华夏崛起,如果秦宇不当皇帝的话在他去逝的时候华夏很可能又会进入动乱状态。因为没有秦宇的约束这些野心家就会群魔乱舞,这种事情在历史并不少见,所以他们认为还是帝制的好。
第一百零一章 帝制的确立
君宪党对于民国党发生的事情可是非常的开心,他们竭尽全力地趁机拉拢人开始反击民国党,他们在报纸上大肆批评民国党对农民的伤害,说这是暴行,要求民国党解散。
就连光复会的陶成章等人也公开指责民国党的行为,他们开始正式支持帝制,在他们认为既然现在帝制是民心所向,即使君主立宪也比所谓的民主好。
宋教仁等人看到登报纸没有什么效果之后就立即召开会议商讨怎么解决这些事情,这已经关乎到民国党生死存亡了。
南京的民国党总部里宋教仁等人再次聚集在一起,不过这次蔡元培没有来,因为他在北京有事情脱不了身。
“最近的事情你们也知道了,现在已经是我党生死存亡的时刻了,我们必须做出自己的决定了,是继续下去还是现在就收手。
想不到农民大众竟然不领我们的情,还和我们作对,最终还弄出了这么件事情,党员的那些枪支到是怎么一回事?”宋教仁拿着那些描写民国党员对农民进行射击的报纸猛地敲着桌面。
蒋翊武站起来一脸愧疚地说道:“党员带枪的事情是我和宋卿决定的,这是为了保护党员的安全,而且我们也是只是分配给部分的党员而已,剩下的应该是他们自己想办法弄到的。
你们也知道游行的话很可能会遭到其他反对势力的暗中打击之类,我们的党员原本就不多,如果党员受到伤害的话以后就不会有人加入我们党。
发生这样的事情是我们俩的错,现在我们正式向在场的各位道歉,是我们给党造成了如此严重的后果,我们接受党的处分。”
蒋翊武说完之后黎元洪也站起来向着在场的众人深深地鞠了一躬,然后开口道:“这确实是我两的错,所以请处罚我们吧。”
“你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今天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你们造成的,所以过后我们会对你们进行党内的处罚。现在我们要处理的是农民的事情,经过这次的事情我们已经失去了农民的支持了,还引起了农民的反感,这对党的影响非常之大。
按照现在的情况帝制已经阻止不了了,农民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除了政府以外没有任何的势力能够对抗得了全国的农民,所以我们应该停下来了,不然就会面临解散的危机。”宋教仁一脸悲伤地说道。
“怎么可以这样,难道我们之前所做的一切都白费了吗?为什么民主还是战胜不了帝制,没有皇帝有怎么样?倒行逆施,就算人心所向也会被世界抛弃。”陶成章声嘶揭底地咆哮道。
廖仲恺站起来说道:“我们情况非常的严重,稍不小心就会面灭亡,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党派绝对不能就这么灭亡了。我们还是妥协吧,现在已经容不得我们拖延了,政府的态度你们还不知道吗,这是要实行帝制的征兆,可笑我们竟然螳臂挡车,放弃吧。为今之计只有保存实力留待以后的反击,不然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不行,我们要进行反击,我们还有军队里的民主人士没有用到,现在就到了他们做出贡献的时候了。只要我们能够控制军队去把中南海给围了,然后再逼迫主席实行民主的话就能抵制帝制了。”失去理智的蒋翊武大声地说道。
宋教仁猛地拍了一下桌子,“够了伯夔,现在已经失败了,你这是要把党推向灭亡吗?中南海是这么容易包围的吗,你认为过后还会有我党的藏身之地吗,全国民众的唾液就能把我们淹死。
不要逼政府对民主人士下手,军队也不是我们想调动就能调动的,放弃这个念头吧。还是让他们继续在国防军里面发展吧,只有他们的军职越大对我们以后就越有作用……”
突然一个人撞开大门闯了进来,这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党魁,北京的电报…刚刚…刚…军队对我们在军队的人进行了…抓捕,大批的民主军人被调查……”
在场的人听了之后全都惊愕地站了起来,这实在是惊天霹雳,政府已经要对他们下手了,就连军人都被抓捕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军队的事情政府不应该这么快暴露的,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宋教仁紧急地问道。
缓过气的人很是愤怒地说:“是我们在军队的部分党员叛变了,他们在看到农民被射杀的消息之后就已经叛变了。他们亲自向政府的情报部门举报我们的人会造反,还将会发动暴乱去包围中南海的事情,那位知道之后就亲自下达了逮捕的命令,就连君宪党的人也被清理了。我们在军队的势力被连根拔起了,所有投靠我们的士兵都被清理了。”
宋教仁听了之后差点就气得吐血,就连最后一点实力都被清理了,民国党此时已经没有什么选择了,一旦造反的消息暴露他们将会成为罪人。
而蒋翊武听了之后就瘫坐在地上,脸色苍白无力,放佛整个人都被抽空了一样,他呆呆地望着天花板喃喃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我真是该死。”
宋教仁他们看着蒋翊武这个样子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他们现在心里非常的愤怒,现在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
“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马上赞同帝制,希望主席能够就这样放过我们,事到如今只有听天由命了。”宋教仁两眼无神地说道。
这时廖仲恺对着宋教仁说:“我们还有机会,赶快去让鹤卿去向蔡将军和蒋总参谋长求情,只有他们能够救我们。”
宋教仁听了之后精神一下就恢复了过来,在日本他和这两人都见过面,也探讨过民主在华夏的可行,所以印象非常之深。
“对,我去报纸声明支持帝制你去联络鹤卿,现在就靠诸位的努力了。”说着就出去了,众人也各去忙各的了。
当天宋教仁在报纸上再次向伤亡的农民道歉,并公开表示民国党尊重全国民众的选择,不管是帝制还是民主制民国党都会接受,而且还委婉地承认秦宇的功绩,如果帝制的话只有秦宇能够成为皇帝。
蔡元培接到电报之后就知道情况的严重性,他立即去找蔡锷和蒋方震二人聊了很久,蔡锷和蒋方震都表示会尽量地劝秦宇手下留情。
蒋方震和蔡锷两人紧急去面见秦宇,他们之前也不知道民国党的疯狂,难怪秦宇会绕过他们直接下达逮捕的命令。
他们在中南海如愿地见到了秦宇,秦宇此时正在喝茶,见他们两来了就为他们到了杯茶,这让两人很是惶恐。
“说吧,你们两人放下手中的事情来干嘛?”秦宇捧起茶杯轻轻地尝了一口茶水。
两人对看了一下后,蒋方震说道:“主席,难道真的要实行帝制吗,现在不是很好吗?”
“帝制是集中全国权力最快最有效的途径,这样我们才能把资源集中起来让华夏在短时间之内崛起,我已做了决定,你们不要再劝。”
蔡锷想了一下说道:“主席,我们并不反对帝制,但是我们也应该给予国民更多的民主,现在已经不是以前了,所以请主席三思。”
“君主立宪制,君主制下也是有民主的,你们放心我不会死死抓住大权不放,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等国家进入正轨之后我就会慢慢地放权的,如果以后我没有做到的话你们可以随时推翻我。
至于民国党我会放他们一马,这次军队事件就当做政府的秘密档案保存起来暂时不对外公布,百年后再解开。但是他们应得的处罚是逃不了的,所以让他们做好准备吧。”
其实不是秦宇不想借此机会一举把民国党干掉,但是有第一个民国党就会有第二个民国党,按照如今的现况是解决不了的。更何况在建国后还是会有党派的存在,与其这样还不如放他们一马,让他们感恩戴德的,而且还有一个君宪党的存在,如果复兴党一党独大的话就会容易造成很多麻烦。
秦宇想实行的是君主立宪制,但是在皇帝之下再想英国一样进行多党竞选制度,就算如此复兴党也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占据绝对的优势,这些时间够他把华夏改造成一个强国了。
第二天华夏政府正式公布决定尊重国民的选择实行君主立宪制度,秦主席将会成为皇帝,不久之后就进行正式的建国,具体时间未定。同时还就民国党造成的恶劣影响勒令民国党进行整顿,宣布民国党十年内不得参与政事。
还通报全国各个党派把党员名单上交政府进行报备,今后凡是要建立党派的必须经过政府的报备和同意。
第一百零二章 春节闲谈
华夏政府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时候,世界各国除了德国等同盟国外都是一片哗然,他们想不到华夏竟然这么快就确定实行帝制,还以为民主能够和帝制斗上个几年呢。
华夏农民的态度实在是出乎他们的意料,没想到土地改革会让农民死心踏地的拥护秦宇,而且还出现了民主党的人对农民出手的情况,太戏剧了。
德国等国很是兴奋,他们的朋友就要当皇帝了,以后就会有一个远东的大国来帮助他们,而且华夏的实力比欧洲的三流国家还强,俄国在远东的力量就会被拖住,这对他们非常的有利。
英国和法国等国看着华夏实行君主立宪制很不是滋味,松散的华夏再次集中在一起所爆发的潜力不是一般的可怕,他们在亚洲的殖民地又要增派军队了,不然再来一次华英战争的话他们也折腾不起。
至于日本则是咬牙切齿的,本来他们故意让人去假扮海外的热心人士捐钱给民主派的人就是为了让他们去和政府对抗的,还指望能够拖延华夏崛起的时间,把华夏弄进党派的斗争之中,没想到却是这么一出。
政府公布的消息让全国的农民都欢呼了起来,烧鞭炮来庆贺政府的帝制,虽然还有几天就过年了,但是这些民众仿佛比春节还高兴,甚至想把春节给提前过了。
民国党此时正在舔着自己的伤口,大量的党员退出,还有一部分的高层的离去,这让民国党上下非常的沮丧,只有那些海外的人员还是一如既往地捐钱给他们,宋教仁他们还亲自去感谢了这些人,也让华夏的情报部门注意到了这个事情。
临近年关,全国都开始回复了平静,大家都忙着准备过年,这是华夏推翻满清之后过的第一个新年,当然得弄得红红火火的,这样才是新的一年新的开始。
华夏政府的官员也开始忙绿了起来,一大堆的事情等着他们干,建国的准备、阅兵式的准备、邀请外国嘉宾等等一系事情让他们忙得晕头转向的,为了很好的完成这次的建国大事,秦宇只给了所有官员春节三天假而已。
政府的官员对于只有三天假并没有什么抱怨,这是一段非常重要的日子,能够参与建国等事情已经是他们无比的荣耀,他们将会见证一个强国的升起。
1913年2月6日是农历正月初一也就是春节,华夏各地张灯结彩地庆祝新年,这次的新年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热烈,各地的鞭炮商人都数钱数到手抽筋,即使是寒冷的天气也不能减消人们的热情。
秦宇家一大早上就有很多的人来拜访,蔡锷、蒋方震、陈富等华夏政府的核心都来到了秦宇的家,至于其他的官员原本也想来的,但是在过年之前政府就下了个内部的文件,规定所有的官员在没有得到秦宇的允许不许去给秦宇拜年,禁止官员趁机拉帮结派和收受贿赂。
现在在北京的政府官员可是非常的多,上上下下多大数千人,每个人都来给秦宇拜年的话他会疯掉的,所以只有政府的核心人物才能来秦宇家拜年。
秦宇现在暂时居住在中南海里面,也就是以前袁世凯住的地方,秦家是在北京的一个亲王府里,而秦夫人和艾琳等人也在中南海的住所,至于外面的则是他们平时去居住的。
自从确定要实行君主立宪制之后为了秦宇的安全着想陈富等人竭力要求他在中南海暂住,而秦宇也同意了。
十几人坐在秦宇家的旁厅里的位子上,他们一边吃着年糕等零食,一边有说有笑的聊着天,完全没有平时上下级别的压抑感。
“今天没有那么多的礼节问题,我们是一群朋友而已,有什么就说不用介意,就是在聊家常一样。”秦宇拿着一块年糕一边吃一边说道。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接着都笑了起来,是啊,现在是过年,好朋友之间的聊天而已不用那么死板,看来秦宇并没有因为就要当皇帝而摆半点架子。
陈富也拿起一块年糕水说道:“少爷,好久没有这么聚过了,平时要是一聚的话都是有什么大事才集中到一块商讨,真怀念在德国的时候啊。”
秦三等几人也是一阵感慨,想当年他们跟着少爷去德国,还让他们进军事学院学习,不然就不是有今天的他们,这一切都是秦宇给予他们的。
秦宇想起德国的日子也是非常的怀念,“是啊,一晃这么多年就过去了,想不到我们会有今天的这一切,有的时候都像一场梦一样。就连我都身为人父了,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直到今天肩负整个国家的兴衰,真不容易啊!”
“主席,这次的阅兵要不要把日本人请来看一下我们的实力,我很想看到他们那时候的表情,我想一定会非常的精彩。”蔡锷有点坏坏地说道。
在场的众人都已经知道了阅兵的内容,虽然在平时的训练中也会训练这些东西,但是秦宇所要求的阅兵是在是太严格了,而且气势非常地强大,世界上还没有那个国家举行这样的阅兵,这肯定会被记录下来,成为人类历史上浓重的一笔。
“哼,我已经叫人去给他们的大使送了邀请函,他们肯定会来的,说不定还会趁机为难我们,所以在那天你们都要慎言,不要丢脸,一丢就是丢国家的脸。我也想看这些人的脸色,希望不要把他们吓到了,这可不是一次简单的阅兵式那么简单,我要整个世界都记住这一天。”
众人都是一愣,难道秦宇还要在那天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不成?虽然众人心中很是疑惑但是也没有去问,到了那天自然就会明白。
蒋方震想了一下就说道:“德国的大使汉米曾说德皇会在我们建国的时候送我们一份大礼,不知道会是什么大礼,真是让人好奇啊。”
“能有什么,现在德国在远东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我想应该是青岛吧,毕竟他们想要和我们继续合作的话就得把青岛交出来,不然他们不会安心地和我们合作的。我国现在的实力也是远东数一数二的强国了,他们要拉拢我们就得付出代价,而青岛的存在会让我们和他们产生隔阂,这样就不好发展了。”蔡锷拿着一块年糕一边吃一边说道。
众人听了之后愣愣地看着蔡锷,在他们看来德国最有可能的是送一些老旧的战舰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没有想过青岛的问题,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德国现在是华夏的重要合作伙伴,华夏还不能失去这个伙伴,而德国也想要华夏的资源,两国的关系非常地好,至于青岛就是一个插在两国身上的一根刺。
华夏是不会为了青岛而和德国大战,德国也需要这个远东的港口,所以两者的利益冲突了。这也是秦宇一直不想去讨论的,因为他现在还不能和德国翻脸,而且后续的一系列计划都需要到德国的帮助,他是想在一战的时候再向德国要回的。
蔡锷的话让秦宇也是一愣,如果德皇真的送这个大礼物给他的话他会感激威廉二世一辈子的,只是他也觉得这是不可能的,除非华夏能够在短时间内超越日本,不然想要青岛的话或许还得和日本人大战一场。
“不你要开玩笑了,德皇威廉还没有老呢,所以你自己想想就好了,我看啊还得要一两年才能够解决请的问题。我还真的有点期待这份礼物,不知道威廉是在搞什么。”秦宇摸了摸下巴道。
众人也会是一阵摇头,表示不赞同这个说法,而蔡锷此时并没有说什么而好似在不停地吃着年糕,倒是旁边的蒋方震想了一下之后就说道;“主席思想实行英国还是德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提前透露一下,好让我们准好心里准备。”
秦宇刚好吃完一块年糕就拍拍手道:“前期是实行德国的那种模式吧,这有这种模式可以在短时间内让我们崛起,慢慢地我就会放权,直到成为英国那样的模式。但是其中有一点是要坚持的就是帝皇拥有三军大权,部分的政权和经济权,就是这些,至于其他的都是可以放手。但是前期是要全部抓住,不能让其他的势力有机可乘,只要我们附近的环境稳定之后我就会放权,毕竟我一个人忙那么多也忙不过来,这还要你们的帮助呢。”
蒋方震他们听了之后没有太大的反应,现在华夏看上去是欣欣向荣,很是强势,但是还面临着外部的威胁,有外蒙的沙俄,也有隔海相望的日本,这两个国家都不弱。在国际上华夏还要面临着英法等国带来的压力,华夏的崛起已经严重威胁到了他们在亚洲的利益,他们肯定会给华夏下绊子的。
国内还有一大堆前清留下的烂摊子等着他们去处理,所以现在就应该把全国的资源集中在一起尽力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之内发展起来然后打破这些压力。
“春节过后大家要尽力搞好自己的工作,尤其是关于建国和阅兵式的事情,这些事情耽搁不得。”秦宇接着说道。
众人纷纷点头,他们这知道这些事情的严重,但是现在又不是办公时间,所以就没有仔细地和秦宇探讨这些事情,不一会儿一群人就东聊西聊去了。
第一百零三章 建国前夕
撒旦对于昨天的断更很是抱歉,因为昨天很忙,没时间码字,今天补上,谢谢大家!还有感谢初之叶的打赏,非常感谢!!!
春节的几天假期很快就过了,政府的官员又开始进入繁忙的工作之中,一封封邀请函被送到各国在华的大使馆,一些和华夏比较友好的国家如德国等国还会收到秦宇个人的邀请电报,其他的则是华夏政府的一个官方电报而已。
对于华夏政府的邀请各国都没有什么好奇的,但是那个建国日期倒是让他们惊奇,竟然是3月5号,要知道那时的北京可是相当的冷,这个季节确实不宜进行大型的户外活动尤其是建国这种大事。
上面说到届时会进行盛大的阅兵式,对于这个有些国家很是不屑,就像日俄两国,他们认为华夏这点实力还要举行阅兵式,真是滑稽。但是他们还会派人去看的,毕竟华夏的实力他们也要了解的,更多的是想去看华夏丢脸顺便羞辱一下华夏政府。
德皇威廉二世收到秦宇的私人邀请函后非常地高兴,私人身份和代表国家的身份是不同的,这在他的眼中是秦宇很在意他们的关系。
但是一看到上面的日期就是一阵无奈,如果是坐船去的话估计赶不及,看来只有从俄国进入,然后通过俄国的远东铁路才能及时地参与,但是为了维持好华夏的这个关系,他决定派小毛奇代表他去参加这个盛典顺便再去和华夏商谈接下来的合作。
英法等国对这件事也是保持了相当高的关注,但是却没有派国内的人去,英国把正在印度训练军队的斯密夫前去,斯密夫并没有因为西藏战争的失败而被撤职,只是留职查看,这也是因为海军的失败,海陆双方都没有对他们进行很大的处罚。
法国只是让驻华的使者去参加,骄傲的他们可不认为华夏除了那些坦克和新式的战舰之外还有什么是他们值得一看的。
还有一个月不到的机会让华夏政府很是吃力,不但要弄建国的事情还要把华夏实行君主立宪之后的相关法律规定,虽然很多是仿照德国的,但是还要进行修改,直到符合华夏的情况才行。
军队也忙的不亦乐乎,参加阅兵式的士兵整天都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即使再累再苦也没有人退出,能够参与帝国的第一次阅兵式是他们毕生的荣耀,他们不能让帝国丢脸。
2月10日,华夏政府在秦宇的授意下正式就帝国的国旗展开了全国性的图纸征稿,政府会从中选出五张候选图纸,再认定其中一张作为帝国的国旗,截止日期是3月1日。
征集国旗图纸的消息一公布就轰动全国,国旗啊,要是能够被选中的话就会光宗耀祖、流芳万年,这是无上的荣耀啊。
全国上下凡是知道消息都在绞尽脑汁地想着该用什么国旗,上至秦宇,下至市井流氓都在画图纸,各地的图纸纷纷被寄到各省的政府,然后由省政府选出最好的前一千份送到中南海进行角逐。
就在图纸的事情公布不久后君宪党提出要秦宇搬进皇宫,因为秦宇即将成为华夏的帝皇,按照传统的做法皇宫是帝皇的,但是现在华夏政府已经把皇宫给封了,所以他们要求解封,让秦宇和家人入住皇宫。
君宪党的要求得到了大批民众的支持,在他们看来秦宇即将成为皇帝,提前入住也是合情合理的,呼吁政府解封,还表示故宫的一切属于未来的皇室。
这个让华夏政府的官员很是无奈,之前的那份关于故宫的文件是秦宇下达的,现在解封的话就是要推翻前面的文件,而且他们也不敢在没有获得秦宇同意的情况之下进行解封。
鉴于国民的呼声陈富等人再次去劝秦宇,希望秦宇能够把前面的故宫文件给撤销了,他们也是很期待秦宇的入住。
“主席把前面关于故宫的文件撤销了吧,全国的民众都希望主席能够入住皇宫,只有这样才配合您帝皇的身份。而且帝国成立以后也是要确立皇宫的,与其新建还不如入住故宫,这样就免去了一系列的麻烦。”陈富大着胆子说道。
“不要说了,这个文件不会撤销,他将会被贯彻到底,我不会入住那里的,在京郊再建一个小型的皇宫即可。这件事情我会对国民解释的,之前颁布的文件和律法在帝国建立后继续实行,只是在某些文件进行部分的修改就行。”秦宇板着脸说道。
陈富等人见劝没有效果之后就放弃了,他们不知道秦宇为什么会这么反对入住皇宫,皇宫本来就是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秦宇入住是合乎礼法的。
当天的华夏日报刊载了秦宇撰写的一份文章,文章指出华夏建立帝国之后故宫的文件将不会更改,依然按照之前的文件进行处理。还指明故宫是全国人民的而不是他一个人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