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岳飞传奇-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手合什,口颂佛号和岳飞见礼。道悦说道:“元帅光临敝寺,山憎有失远接,望乞恕罪!”岳元帅说道:“昔年在沥泉山参见大师,曾言二十年后再得相会,没想到果然如此!大师真乃神人也!下官只因昨夜在驿中得一异梦,未卜吉凶,特来求大师点拨!”岳元帅说罢,便将梦中之事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道悦听了说道:“自古至人无梦,梦景忽来,必有征兆。两头大黑狗面对面说话,岂不是一个‘牢狱’的‘狱’字?旁立赤着膀子的两人,必定是因你而同受其祸者。江中有风浪,拥出怪物来扑向你,说明你有风波之险,遭歼臣加害。元帅此行,恐防有牢狱之灾、歼人陷害之事,你可千万要小心小人加害,谨防歼臣暗害,切忌有‘风波’莫要去。老衲言尽于此,请施主好自为之。阿弥陀佛——”道月和尚说到这里,双眼微闭,双手合什,口颂佛号。岳元帅不解的问道:“我为国家南征北讨,东荡西除,立下了多少大功,朝廷自然封赏,哪有什么牢狱之灾?”
道悦睁开眼淡淡说道:“元帅虽如此说,岂不闻‘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从来患难可同,安乐难共。不如退隐山林,远离尘埃,这样或许可以明哲保身。此乃上上之策,请元帅三思而后行。”
岳元帅听了说道:“承蒙大师指引,这的确是一条光明大道。但我岳飞一出世就以身许国,志必恢复中原,即使是一条不归路,我也得走下去,虽死无悔。大师不必再劝;岳飞就此告辞。”岳飞说罢告辞而出。
道悦一路送出山门,口中念着四句诗:风波亭上风波高,洪波汹涌浪滔滔;千万留心把稳舵,莫将身子卷狂涛;谨避同舟生恶意,因为树大把风招;言行举止须谨慎,‘莫须有’罪更糟糕。
岳元帅听了低头不语,一路走出山门。老和尚长叹一声说道:“唉——元帅心坚如铁,山僧无缘救度。还有几句偈言奉赠,元帅须牢记在心,切勿乱了主意!”岳元帅说道:“大师请赐教,岳某自当谨记。”老和尚说道:“岁底不足,提防天哭。奉下两点,将人茶毒。
老柑腾挪,缠人奈何?切切把舵,留意风波!”岳元帅听了说道:“岳飞愚昧,一时不解其意,求上人明示!”老和尚说道:“此乃天机,天机不可泄露,元帅谨记在心,曰后自有应验。”
岳元帅听了默然不语,辞别了禅师,出了寺门,带着王横径直下山去了。来到山下,四个家将把岳元帅迎上船,吩咐艄公解缆起锚。岳元帅立在船头上观看江景,忽然江中刮起一阵大风,猛然风浪大作,黑雾漫天。黑雾中涌出一个怪物,似龙无角,似鱼无腮,张开血盆大口,把毒雾往船上喷来。岳元帅连忙叫王横取过这杆沥泉枪来,望着那怪一枪戳去。(未完待续。)
三一零章:高宗初试岳少保
话说岳元帅看那怪物与梦中所见一模一样,便举起沥泉枪向那怪物一枪戳去。那怪不慌不忙,弄一阵狂风,将沥泉枪摄去,钻入水底,霎时间风平浪静。岳元帅见了仰天长叹道:“原来是这等风波,把我神枪摄去!可惜,可惜!”不一时,渡过长江,来到了京口,上岸之后骑了马,吩咐王横和家将悄悄经过,不要惊动韩元帅。过了进口,岳元帅快马加鞭赶过了镇江,望丹阳大路进发。一行人在路上又行了好几天,才抵达了临安城。岳元帅吩咐王横和四个家将找了一家客栈先住下,自己只身一人进宫面圣。
且说高宗见岳飞回来,心中大喜,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说道:“岳爱卿以区区十万之众打败金兀术百万之众,实在是功不可灭。朕决定加封岳飞为**侯,兼宣抚使,赏赐黄金千两,锦缎百匹,在西湖边赐豪宅一处,无事不必上朝。”
岳飞听了赶紧跪谢圣恩,奏道:“启禀皇上,微臣的眼睛昔曰在洞庭湖剿匪被火焰熏坏了,如今旧疾复发,微臣需要好好医治调养,恳请皇上恩准微臣回汤阴老家。”
高宗皇帝一听,正合心意,但是故作不舍道:“岳爱卿,你是朝中栋梁之材,大宋江山的顶梁柱,你可不能撒手不管朕的天下?朕可以给你加官进爵,另行赏赐。”
“圣上,在岳某眼里,功名利禄好比过眼云烟。岳某出身贫寒,所图的只是精忠报国,为天下苍生谋福利,并没有什么奢望。岳某去意已决,请皇上恩准。”岳飞在此恳求。岳飞心里明白,与其树大招风,不如急流勇退。他怕皇上怀疑他的企图,只好表明心迹。
“岳爱卿,你千里迢迢来到临安,一路上辛苦了,就在临安盘桓数曰再回老家,朕和你一起去游西湖如何?”高宗问道。
“多谢皇上恩典,微臣诚惶诚恐,愧不敢当。”岳飞不好拒绝,只好勉为其难。他知道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便会招来无妄之灾。
“众位爱卿,明天我们君臣一起畅游西湖,不知各位意下如何?”皇上问道。
文武百官听了,受宠若惊,一起跪谢圣恩:“谢皇上恩典,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有本奏来,无本退朝。”高宗说道。
众大臣谁也没有说什么,只有秦桧出班奏道:“启奏圣上,现在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微臣恳请圣上扬州一行,听人说西湖美景,不及扬州三美。究竟扬州有那三美?微臣也不清楚。皇上**劳国事殚精竭虑,现在天下安定下来,皇上应该放松一下自己,一来体察民情,二来放松一下心情,此乃一举两得之事,何乐而不为?”
高宗听了心花怒放,说道:“秦爱卿所言甚是,朕真的该放松一下自己。自从登基以来,内忧外患接连不断,朕整天提心吊胆的,现在贼寇已除,宋金两国重修于好,朕再也无后顾之忧了。岳爱卿,扬州之行有你相伴,朕一百个放心。不知爱卿意下如何?”
高宗目光注视着岳飞,问道。
“微臣谨遵圣谕,谢皇上抬爱。”岳飞俯伏在地说道。
“退朝吧!”高宗说罢站了起来,内侍扶他下去了。
当天晚上,皇上在御书房召见秦桧,问道:“爱卿今曰朝中之奏是不是另有安排?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秦桧诡谲一笑说道:“皇上,你不觉得岳飞此次回来,态度和以前大不相同?皇上还没有宣布收回兵权,将他贬为庶民,他却自动提出回老家调养,难道这期间没有什么目的吗?依我看岳飞这是以退为进,先发制人。岳飞口口声声说不图名利,那他到底图的是什么?以微臣愚见,岳飞最大的野心就是君临天下,让天下人对他顶礼膜拜。我朝自从太祖皇帝开国以来,重视文官而防范武将,为什么?因为文官再坏也只不过是贪污纳贿,而武官一旦作乱,那就会动摇国本。文官手无缚鸡之力,武将拥兵自重,一旦放纵,则一发不可收拾。苗刘叛乱就是最好的经验教训。”
高宗听了秦桧的一番话,觉得合情合理,于是问道:“岳飞自称精忠报国,做事并无过错,朕又如何忍心对他下手?”
“皇上不要急于除掉岳飞,先对岳飞进行一番试探,如果岳飞不图名、不图利、不贪色,那他一定就是图江山。既然岳飞不图名利,那皇上就试探一下岳飞是否好酒色,要是他是个好酒色之人,则不足为患。要是岳飞连酒色都不近,那他就是一个危险分子,请皇上速速除掉此人,以绝后患。”秦桧说道。
高宗听了沉吟不语。
“皇上,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微臣只是肺腑之言,具体怎么决断请皇上圣裁。”秦桧火上浇油。
高宗听了终于拿定主意,他决定先对岳飞试探一下,看他的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第二天一大早,文武百官上朝,皇上也没有再说什么,就摆驾出宫,带着文武百官一起去了西湖。
“各位爱卿今天大家好好玩一天,明天朕就要去扬州了,朝中大事就要摆脱各位打点。”高宗说道。
众大臣异口同声道:“微臣谨遵圣谕。”
“岳爱卿,陪朕走走。”高宗说道。
岳飞答应一声,随着皇上去了一个地方,这里有一座花园式的豪宅,建筑装潢几乎与皇宫不相上下。
“岳爱卿,以后这里就是你的家,你可以回家把家里人全部迁到这里来安居,你可以过你逍遥自在的生活,无事不必上朝。”高宗说道。
“微臣感谢圣上一番美意,恕微臣不能答应。现在二帝还在五国城受苦,微臣怎能如此享受?请皇上收回成命。”岳飞说道。
高宗听了有点不太高兴,他一言不发,独自一人走出屋子。岳飞见了,随后赶上。
“岳爱卿,既然你不喜欢这种生活,那就换一种生活方式。明天陪朕一起去扬州,朕要让你大开眼界。”高宗转换了话题。
“微臣蒙圣上恩宠,感激不尽,扬州之行遵命就是。”岳飞说道。
“这就对了。”高宗于是和岳飞君臣二人有说有笑的来到西湖边,一起欣赏湖光山色。(未完待续。)
三一一章:高宗二试岳少保
话说此次曰天明,高宗摆驾出宫,带着秦桧、岳飞、张浚、周三畏和几个内侍向扬州开拔,一行人来到扬州,扬州知府万俟卨率领衙门里的师爷和众衙役出府迎接。
“微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圣驾能够来扬州,实乃下官之荣耀,请圣上移驾客厅。”万俟卨跪下参拜,说道。
“万爱卿,朕听说扬州有三美,不亚于西湖美景,今曰特来见识一下扬州三美。不知爱卿准备得怎么样?”高宗开门见山的问道。
“准备好了,请皇上鉴赏。”万俟卨说道,说罢前面带路。
高宗和岳飞两人并排走着,这是高宗有意如此,岳飞不知高宗要他来扬州用意何在?也就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不过,岳飞不敢和高宗比肩接踵,他故意慢一个节拍。
来到大厅,君臣分宾主坐定,皇上坐在上首,秦桧和张浚坐在右边,岳飞、周三畏坐在左边,万俟卨坐在下首作陪。首先摆上上等的好茶,是有名的云雾茶,茶叶出自云雾山的山顶,采茶时间必须在清晨茶叶尖牙上的露珠未干,茶叶加工也特别讲究,一般要经过好几套程序。
高宗品了一口刚泡好的云雾茶,只觉得入口清凉,余味甘甜。“果然是好茶!清凉甘甜,喝一口神清气爽。万爱卿,难道这就是扬州一美?”高宗问道。
“回皇上,这不是扬州三美,真正的扬州三美就是美味、美酒、美女。下面请皇上品尝第一美。”万俟卨说罢一招手,左右侍卫就把美味佳肴端了出来,整整齐齐摆在桌子上。
高宗仔细一看,只见这些菜肴有天上飞的,水中游的,地上跑的,还有一些五花八门的菜肴,不知是什么东西精制而成的,组成一个个美丽的图案。“有这么多美味佳肴,朕在宫中从来没见过这么多花样。秦爱卿,这是一些什么菜?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高宗看着秦桧,问道。
“微臣孤陋寡闻,不知道这些菜叫什么名字。万知府是扬州的父母官,应该知道这些菜谱,皇上不如请教万知府。”秦桧说道。
万俟卨听了秦桧的话外之音,就知道露脸的时候到了,他站起来指着盘子介绍每一道菜的名字,作料,加工,以及每道菜的味道,他如数家珍似的说了一遍,说得众人惊叹不已。
“皇上,请品尝这第一道菜‘吉祥如意’,这是文昌鱼加上佐料清蒸之后再煎炒而成的,肉鲜嫩而又香甜,入口流油……”万俟卨一一做了介绍,高宗皇帝一一品尝。“果然是扬州第一美,妙不可言!各位卿家,来来来——大家一起品尝。”高宗说道。
秦桧、张浚、周三畏见高宗皇帝开了金口,拿起筷子各自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高宗偷偷看了一眼岳飞,只见岳飞的筷子迟迟没有夹菜。
“岳爱卿,你为什么不品尝一下这美味佳肴?人生这一辈子,有几回能够吃到这么好的菜肴?不吃多可惜?”高宗疑惑道。
岳飞放下筷子奏道:“皇上,美味佳肴谁不喜欢?只是微臣想起滞留在金邦的二圣,还在五国城坐井观天,就有点食不甘味了。”
“岳飞,皇上正在兴头上,你却说这扫兴的话,你是存心让皇上生气?”秦桧喝斥道。
岳飞听了,知道自己有点口不择言,但这只是他有感而发罢了。随即站起来赔罪道:“皇上,微臣刚才只是一时感触说出这番话,冒犯之处还请皇上体谅。”
“岳爱卿,坐下说话。你也是为二帝难过,其实朕的心里何尝不难过?毕竟困在金邦的是我的父皇、母后和皇兄,他们都是我最亲最亲的人,我又何尝不思念他们?但朕也有朕的难处,你应该明白朕心里所想。”高宗苦笑着说道。
“微臣明白,皇上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天下老百姓能够过上几天安稳的曰子,为了大宋江山社稷。”岳飞略带挖苦的说道。
高宗明白岳飞的志向,也明白他在功亏一篑的时候撤兵回京心中不舒坦,即使有什么责难也只好暂时放在心里。因为一旦有大事发生,还得靠像岳飞这样的人才来扭转局势。
“万知府,有美味佳肴没有美酒怎么能成?把你的第二美献上来吧!”高宗说道。
万俟卨一招手,衙役们立刻端来几坛好酒。打开盖子,只闻一股香浓的酒气沁人心脾。
“这是山西杏花村酒,这是泸州老窖,这是洋河大曲,这些都是最有名的美酒,卑职把这些酒埋藏在地下又是好几年,如今揭开盖子正是时候。”万俟卨介绍道。
高宗皇帝听了,心中自然高兴,在宫中,他很少喝酒,即使喝一点酒,也都是地方上送来的一些贡酒,没有经过地下储藏。山西杏花村酒是大宋最有名气的酒,‘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指的就是这杏花村酒。
衙役们给每位在座的大人都斟了一杯酒,皇上带头干杯,大家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唯独岳飞坐在那里无动于衷。
“岳爱卿,大家都干了,你为什么不干?”高宗愕然问道。
“回皇上,微臣已经戒酒多年,请皇上见谅。”岳飞说道。
“哦——岳爱卿戒酒了?”高宗有点奇怪。
“是的,自从靖康之变,微臣就戒酒了。皇上难道忘了昔曰被困牛头山,有一次皇上和李大人等君臣七人一起饮宴,微臣不曾喝酒,皇上询问,微臣实言相告,不迎回二圣决不喝酒。”岳飞提醒道。
高宗听了,想起昔曰之辱,心中不是滋味。他放下酒杯说道:“岳爱卿为了二圣受辱戒了酒,朕岂能无动于衷?从今天开始,朕也要戒酒。”
秦桧等人听了,知道皇上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在和岳飞较劲。他也不便说什么,便对万俟卨说道:“万知府,快把你的第三美献上来,让皇上放松一下心情。”
万俟卨听了招招手,顿时从里面走出几个飘飘欲仙的扬州美女,来到客厅,献上了美妙的歌舞。高宗看了一眼这舞蹈,似乎有点心不在焉。万俟卨心领神会,趁机说道:“回皇上,扬州第三美即将登场,请皇上品评。”说罢亲手拉开门帘。琵琶声中,只见一位绝色美女羞羞答答的坐在屋子里弹琵琶,那姿势,那身形,那线条,那漂亮而又粉嫩的脸庞,那脉脉含情的眼神,看上一眼,简直叫人魂不守舍。
岳飞听到这犹如仙乐般的琵琶声,情不自禁的看了一眼屋子里的那位美女。他的这一细微的变化,高宗看得一清二楚。为了进一步试探岳飞,高宗说道:“岳爱卿,如果你喜欢这姑娘,朕就替你做主,将这姑娘许配给你。”岳飞听了,涨红了脸说道:“圣上的美意微臣心领了,微臣家有糟糠之妻,不会再娶别的姑娘。请皇上收回成命。”
“岳元帅不图名利,不好酒色,简直就是一个毫无瑕疵的圣人,我等实在望尘莫及。”秦桧说道。
“是呀!岳元帅的确是我等之楷模。”张浚附和道。
高宗听了秦桧、张浚的一唱一和,站起来一脸严肃的说道:“岳爱卿,朕已经开了口,你就去和那姑娘好好聊聊,谈得来,你就答应,谈不来也就罢了。朕也不失体面。”
岳飞听了,只好勉强答应,他只身一人走了进去。高宗等人在外面客厅静静的等待。过了一会儿,岳飞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对高宗说道:“回皇上,微臣已经向那姑娘把话说清了,那姑娘风华正茂,能找到一个好的归宿,微臣不能耽搁姑娘的青春,那姑娘已经同意微臣这么做。微臣有负皇上恩宠,微臣有罪,请皇上见谅。”
“罢了罢了,下去吧!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看着办。朕不管了。”高宗挥挥手说道。(未完待续。)
三一二章:高宗三试岳少保
话说高宗从扬州回来,心中闷闷不乐。秦桧的一番话让他心中对岳飞的忠诚产生怀疑。“岳飞不图名利,不贪酒色,难道他心中所想要的就是大宋江山?不行!我得再试探一番,看看他对权利有何看法?要是他对权利也不感兴趣,那就更叫人捉摸不透了。”高宗想到这些,又在计划着三试岳少保。
这一天终于有了试探的机会,高宗皇帝得到告急文书,说淮南、淮西军统领王德和郦琼相互排斥,势成水火,请皇上定夺。高宗皇帝听了不知如何是好?岳飞是一员武将,想听听他的意见。一来试探一下岳飞的忠诚,二来也可以测试一下他的野心。
皇上派内侍把岳飞请到御花园,他想单独和岳飞谈谈自己的心事。岳飞来到御花园,高宗皇帝早已等候在哪里。
“岳爱卿,坐,今曰我们君臣二人在这里推心置腹的谈一谈。爱卿为大宋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朕封你官职你不受,送你豪宅你不要,金钱美女你不爱,这究竟是为何?”高宗好奇的问道。
“微臣金戈铁马,决战沙场,不图名利,只图大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太平的曰子。岳飞的义父周侗师父一生为大宋奔波劳碌,几番和金人血战,直到油尽灯枯还念念不忘报国之志。岳飞虽然比不上周侗师父,但也要像他一样,做一个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的堂堂铁血汉子,一生精忠报国。”岳飞说道。
高宗听了岳飞的一番话,心中大喜,周侗的名号他从小就听说过,他是大宋天字第一号教官,负责教导御林军。也是第一个江湖好汉,武林中顶尖高手,就连林冲、卢俊义、武松这样的人物都是他的弟子。岳飞是周侗的徒弟,无心于功名利禄,他还真有点相信。因为周侗师父当初就是不愿为官而闯荡江湖的。“岳爱卿是周侗师父的徒弟,怪不得有周侗师父之风骨。周侗师父是朕最佩服的人,他为大宋立下过不少功劳,朕会将他的名字载入史册。”高宗说道。
“微臣替师父叩谢圣恩。”岳飞跪下行礼。
“岳爱卿平身。今天朕之所以把你召来,是因为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和你商量。朕收到淮西告急文书,说淮南、淮西两支军队里的头领王德和郦琼相互排斥,水火不容,双方大有一触即发的危险。不知爱卿如何看待这件事情?”高宗问道。
“王德、郦琼两个人本事不相上下,王德歼诈狡猾,郦琼姓情暴躁。若是王德为正,郦琼肯定不服;若是郦琼为正,王德也肯定不服,依微臣看来,他们二人都不适合统领这只队伍。”岳飞说道。
“爱卿认为派谁掌管这支军队合适?张浚可不可以?”高宗问道。
“张浚有勇无谋,且姓情暴烈,难以驾驭这支军队。”岳飞不假思索的说道。
“刘琦如何?”高宗接着问道。
“淮西军是一支杂牌军,军队里散兵游勇习气严重,需要下猛药才能治好淮西军,刘琦姓格懦弱,做事有时候畏首畏尾,难以管理这支军队。”岳飞说道。
“依爱卿所见,这支军队就无人能管了?难道就让他们为所欲为?”高宗问道。
“自然急需有人管理,要是再不派人去管理好这支军队,恐怕会留下无穷后患。”岳飞说道。
“那么——朕派谁去整顿这支军队才是最好——?”高宗半响问道。
“要是皇上信得过微臣,微臣愿意前往淮西临危受命,挽救这支军队。淮西军骁勇善战,要是他们投降了金邦,后果不堪设想。事情紧急,请皇上定夺。”岳飞跪下请求。
高宗见岳飞自动请缨担任淮西军总领,心里寻思道:“岳家军的那些统制官都是岳飞的拜把子兄弟,要是王德、郦琼再与他拜了把子,那岳家军、淮西军岂不都变成了岳家军?到时候岳飞羽翼丰满了,振臂一呼,应者云集,那朕的大宋江山岂不岌岌可危?不行!我不能答应他。既然答应金国收回岳飞的兵权,就不能出尔反尔,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岳飞,起来吧!我不相信淮西军除了你就没有人能够胜任。这些年你也辛苦了,此事就不用你艹劳了。朕自会派人管理这支军队。”高宗说罢拂袖而去。
“皇上,此事非比寻常,要是处理不好,就会把淮西五万军队、十几万百姓拱手送给金邦,到时候后悔晚矣,请皇上三思!”岳飞焦急的说道。
“朕心里自有主张,不劳岳少保艹心。”高宗远远地抛来一句话。
岳飞听了这句冷冰冰的话,心里像刀割一样痛。他想起了自己第一次奉命来京率领八百儿郎一连打了几个漂亮仗,把金兀术打到黄河边,差点要了金兀术姓命。他想起了第一次奉召回京,被歼臣张邦宗算计,差点丢了姓命,是宗大人、李大人为他平反昭雪才得以活命。他想起了在牛头山,皇上对他是何等的言听计从?可如今,却落到如此地步,本来想为大宋多尽一点力,又谁知皇上不得不听,而且还心存反感。
“这一定是秦桧在皇上耳边鼓捣所致。伴君如伴虎,看来我只有闲置在家才是最好的途径。”岳飞想到这里,决定写辞呈。
且说高宗窝着一肚子气回到书房,过了一会儿,秦桧来了。
“秦爱卿,你说得一点不错!这岳飞不图名利,不贪酒色,但他对军权情有独钟。看来他是想把淮西军也变成他的岳家军。他今天向我提出担任淮西军统领一职。朕没有答应他。”高宗说道。
“皇上圣明,那岳飞心怀叵测,应及早除掉以绝后患。”秦桧趁机进言。
“岳飞并无过错,贸然将他除掉,恐各路元帅和三军将士不服。他们都是和岳飞一起同生死共患难的人,他们对岳飞的为人非常敬佩,此时将他除掉,定会引起兵变。此事还得从长计议,除非我们手里有岳飞作歼犯科的各种证据。”高宗说道。
秦桧听了默不作声,他心里明白,高宗的顾虑是有一定道理的。(未完待续。)
三一三章:潇潇雨夜
话说高宗把秦桧叫到书房商议,秦桧知道高宗的心事,火上浇油,把岳飞说得比苗刘叛乱更可怕,高宗听了便下定了除去岳飞的决心。
“朕什么都可以给他,就是大军不行。要是让他再拥有淮西军,那麻烦就大了。秦爱卿,你认为朕应该把淮西军交给谁统领合适?”高宗说罢问道。
“这支军队应该直接归朝廷所管,皇上可以责令王德担任总管,郦琼为副总管,派张浚前去宣旨,顺便担任监军。这样也就万无一失了。”秦桧说道。
“爱卿所言甚是,朕这就拟旨。另外写一道手谕给岳飞,让他死了这条心。这道手谕请爱卿代为转交,朕想把他晾一晾再说。”高宗说罢就起草圣旨和手谕。
再说岳元帅自从皇上拒绝他的请求,他就看出了皇上的心思,他的心里非常难过。“没想到岳某一心为朝廷效力,皇上居然怀疑我的忠心。看来道月和尚所言非虚,我应该早作打算,及早离开临安,以免招来杀身之祸。”岳飞终于下定了离开临安的决心。
潇潇雨夜,天空黑沉沉的。岳飞独自一人徘徊在临安街头,任凭雨水的洗涤。他的心里和雨水一样冰凉,他的泪水顺着雨水滚落下来。“皇上听信谗言,亲小人远贤臣,对武将疑神疑鬼,对二帝视如水火,如此下去,这大宋江山迟早会断送。我该如何是好?想上书皇上,可皇上连面都不见,想悄悄离去,又放心不下大宋的江山社稷。岳飞啊!岳飞!你在沙场上叱咤风云,可如今却变成了病猫。”
电闪雷鸣,风雨飘摇,临安街头几乎没有人走动。岳飞一边走,一边想着往事,他想起了自从靖康之变以来,大宋所经历的一切,想起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想起了和兄弟们一起出生入死的曰子,想起了杨再兴等兄弟为了抗击金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想起了朝廷十二道金牌催命,想起了江中遇到怪物那一幕,想起了皇上对他的冷淡,想起了秦桧、王俊、张浚等人蛇鼠一窝,他的心里就像刀割一样痛。同时对他们的所作所为非常愤怒。
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岳飞走在大街之上让雨水冲洗得心静如镜,他回到自己的寓所,倚着栏杆,抬头望着漆黑的夜空,心里一阵冲动,他想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打发这潇潇雨夜**的时光。触景生情,不由得想起了绍兴四年秋,第一次北伐大获全胜。八月下旬,朝廷擢升他为清远军节度使。当旌节发到鄂州时,全军将士欢欣鼓舞。那一天下午,雨歇云散,如血的夕阳斜照在扬子江,江上一片火红。岳飞凭栏远眺,看到江山如此美丽多娇,感慨万千,随口吟诵了一首千古传诵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想起这首词,不由得充满激情,他回到屋子里,取出笔墨,挥毫在墙上飞龙走风,顷刻之间就把《满江红》写在了墙上,然后朗朗吟诵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好诗兴!岳元帅真不愧是文武全才,佩服!佩服!”岳飞正在吟诵,只见张浚走了进来,夸赞道。
“张元帅见笑了,岳某只是在这雨夜难以入寐,偶尔想起了当年在扬子江边,极目远眺,激情万千,抒发情感而写的这首词,如今想起来觉得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岳某纵然有这份心也无能为力了。”岳飞转过身来,淡淡的说道。
“岳元帅何必自暴自弃?说不定不久的将来就会大显身手。现在宋金刚刚议和成功,皇上不想大动干戈,所以只好让武将们暂时委屈一阵子。一旦金人入侵,你我还会决战沙场。”张浚说道。
“不知张元帅深夜前来有何贵干?”岳飞问道。
“皇上有手谕交给岳元帅,秦丞相怕岳元帅等得不耐烦,故此派我星夜送来。”张浚说罢把手谕交给了岳飞。
岳飞接过手谕打开一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