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真派传人-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明真派传人》作者:彩凤之王

起点2015…04…06完结 

  一个纯朴善良又天资极高的东北农家男孩,被神秘的绝世高手选中做了徒弟,成了明真派传人。在高人指点下,经过十几年的勤学苦练,练就了一身好武功。在经历了一番从北到南的奇遇之后,会有怎样的一场正邪大战呢?面对功力深厚、凶残阴险的黑社会头子,年纪轻轻、涉世未深的他用什么方法取胜呢? 
更想不到的是美好的姻缘竟然是前世早就注定的,在决战中助阵的美丽姑娘也是明真派传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支持原创:http:///Book/ShowBook。php?bookid=3438945

 引子
  传说中普通人也有传奇故事,英雄都是诞生在民间。也许就在我们身边,如果没发现,请仔细观察。还没发现,那就再仔细些……

  第一章、乞丐与男孩
  2000年的辽西大地,夕阳西坠,彩霞满天。村庄里炊烟袅袅,一群孩子在村边的大树下玩耍,有的追打嬉闹,有的打口袋,有的跳格子,小一点儿的玩捉迷藏。
  这时,从村外的小路上走来一个中年乞丐,身材瘦小,蓬头垢面,破衣烂衫,背着许多破袋子。他慢悠悠的走着,脚步有点拖沓。孩子们看见了,一下子围上去,小一点儿的孩子拽着乞丐的袖子,纷纷嚷着:“老金来了,老金来了!”“跳舞!跳舞!”“画画!画画!”被称呼为老金的乞丐咧开嘴傻笑着,将袋子放在树下,找了一个宽敞点儿的地方转了一个大圈,紧挨着的孩子一下散开,将乞丐围在中间。他们知道老金要表演了,渐渐安静下来。一个5、6岁的小男孩递给乞丐一根小木棍,说:“老金,你画一个老山羊,我给你糖吃。”老金嘻嘻傻笑着,接过小木棍,用脚擦掉刚才孩子们玩耍的脚印,低头在地上画起来。
  这个乞丐真有天分,画什么几乎一笔就成,转眼间一个活灵活现的老山羊出现在地上。那个小孩高兴极了,从衣服口袋里拿出几颗糖给了老金。另一个7、8岁的小女孩刚从家里跑回来,手里拿着铅笔和一张白纸,气喘吁吁的说:“老金,你给我画一个仙女,我给你苹果。”老金接过纸和笔,从袋子里拿出一个硬纸壳儿垫在白纸下面,席地而坐,手都很少抬,一会儿功夫,“仙女散花图”出现在白纸上,仙女神态庄严美丽,裙带飘扬。小女孩很珍惜的将白纸收起来,伸手将一个大苹果递给乞丐。老金张嘴要吃,一低头看见有个3、4岁的小孩羡慕的看着,口水都快流出来了,就把苹果凑到那个小孩嘴边,让他先咬了一口,然后自己才吃。
  喧闹间,一个大一点的孩子分开众人站到老金面前,命令道:“老金,你跳个舞,我也给你糖吃。”说完嘻嘻而笑。别的孩子一看有更好看的节目了,兴奋极了。老金刚吃完苹果,整整衣服,满脸笑容,开始扭腰摆胯的跳舞,越跳越来劲。一边跳一边说:“迪斯科,迪斯科!”围着的孩子有的跟着蹦跳起来,有的鼓掌欢呼。其实老金并不会跳舞,只是和小孩在一起很开心,模仿着乱跳罢了。跳了一阵,有点累了,停了下来,眼望着让他跳舞的孩子,显然等着给糖。那个孩子坏笑着,一边倒退一边大声说:“傻子,谁给你糖啊?!做梦吧!哈哈哈!”老金本来满脸笑容,一下僵住了,慢慢变成了哭丧脸。那个孩子觉得不够,又嚷道:“傻子!臭要饭的!”抓起一把石子朝老金扔过来,再抓第二把的时候边扔边跑;声音远远传来“回家吃饭喽!”石子落在老金的头上、身上,老金象孩子一样哭了起来,鼻涕一把泪一把,本来脸上满是尘土,用手背一抹,成了花脸。
  这时暮色四合,各家父母呼唤孩子们回家吃饭的声音传来,孩子们纷纷跑回家。很快,村边的大树下只剩老金一个人孤零零的站着。
  这时,一个虎头虎脑、很可爱的小男孩从大树后面转出来,大约5、6岁的样子,走到老金面前,拉着他的手说:“老金,别哭了,一会儿我回家给你拿好吃的。”老金还在哭,这个孩子又说:“要不你跟我回家,我妈今天烙馅饼,可好吃了。”老金眼睛一下亮了,含糊的问:“真的吗?馅饼?”那孩子说:“是啊,走吧。”两个人一高一矮,背影被夕阳拖的长长的,走向村里。
  走到一户农家,门口一个老太太正在张望,看见小男孩,说:“小明,正要去找你,快进来!饭早就做好了。”一看老金跟着,背着几个破袋子,脏乎乎的。问道:“你怎么把他带来了?”小明说:“奶奶,他被人欺负,哭了,我想让他来咱家吃饭。”老太太犹豫了一会儿,像是自言自语的说:“不知你爷爷会不会生气。”小明说:“如果不够吃,我的给他吧。”老太太说“不是不够吃……唉,算了,进来吧。”三个人走进院子。
  农村家家都有院子,房子建在中间略靠后的位置,房子前面种地、养家畜,后面一般建仓房、储存东西,院门离房屋有一段甬路。普通人家的院子用砖墙围起来,大门是高大的铁门;穷人家是栅栏门、土坯矮墙。有钱人门口建大门楼,雕梁画栋,可以遮风避雨。但是无论穷富,每家门口都有块大石头供歇息用。男孩家是新砌的红砖墙、铁栅栏门,院子里有菜地、猪圈、鸡舍、马棚,收拾得很干净,一看就是勤快人家。四间平房崭新宽敞,铝合金门窗,采光很好。老太太看起来很和善,平时看见要饭的也会施舍饭菜,宝贝孙子将乞丐带回家,她没什么想法,老爷子脾气不好,只是怕他会不高兴。
  此时正值初夏,全家人将桌子板凳搬到院子里,围坐一圈。小明的爷爷叫肇忠义,50多岁,胡须浓密,背有些驼,农村生活的劳累使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正站在院子里抽烟。小明胆怯的喊了声:“爷爷!”老人面无表情的“嗯”了一声,然后看看老金,问:“怎么回事?”小明说:“我想带老金来咱家吃饭,他被坏孩子欺负。”老人点点头。小明知道爷爷同意了,开心的笑起来。
  其实老人外严内慈,很善良。小明的妈妈正忙着摆碗筷、盛饭,老太太赶紧让小明的爸爸打一盆清水,让老金洗手。小明的爸爸叫肇鹏程,28岁,身材高大,相貌憨厚。老金咧着嘴傻笑着,听话的将手洗干净。六个人围坐在饭桌旁,铝盆里的馅饼香喷喷的冒着热气,老金毫不客气,一连吃了12个。然后摸着圆鼓鼓的肚子,到一边去剔牙。小明的奶奶笑呵呵的看着,回头催促小明多吃。
  夜幕降临,小明的妈妈犹豫了:老金怎么办呢?让他上炕吧,他太脏了;不让住炕上,那他住哪里呀?这时老金把随身带的破袋子打开,里面是破被褥,拿着拖到门外要睡,想来是习惯了。小明的奶奶说:“别住外面呀。”肇鹏程一拍脑门,说:“咱有个折叠床闲着呢,我去拿来。”说着走出去,到院子的仓库里拿出一张很结实的折叠床,摆在外屋地上,铺上老金的破被褥。老金满意的躺在上面,很快发出了鼾声。
  小明和爷爷奶奶住东边的屋子,小明的父母住西边的屋子,农村有干不完的活儿,忙碌了一天,几个人都累了,很快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小明被奶奶叫醒,伸个懒腰,穿上衣服出来找老金玩耍,哪知老金不见了。
  妈妈正做早饭,爸爸打扫院子,奶奶忙着喂猪、喂鸡,爷爷筛草喂马,都忙碌着。小明跑出大门,看见不远处老金在比比划划的,好像学别人锻炼身体,看起来很可笑。于是追出去,也跟着比划,两个人相对而笑,玩的不亦乐乎。过了一会儿,小明的妈妈喊他们回去吃早饭。快乐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老金好像一会儿都呆不住,除了吃饭,一整天都在外面和小孩子们玩儿。他整天笑呵呵的,和小孩子在一起时更是笑容满面,格外开心。虽然偶尔有坏孩子,但是大多数人都很喜欢老金,如果有大人看见欺负老金的小孩,都会管一管。
  老金不象别的乞丐,他从不敲门要饭或要钱,但是只要他出现,总会有好心人主动给他吃的、穿的。他的衣服虽然脏,但每个季节都能穿上应季的衣服。有时候他也捡些塑料瓶子、纸壳、报纸之类的,装到破袋子里,攒多了就拿去卖掉,换一点钱。如果老金很长时间没出现,村里人都会互相问:“看见老金了吗?”“是啊,好久不见他了。”
  不知不觉过了8、9天,老金好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小明整天缠着他,像个小跟班。老金看起来傻乎乎,行事却很有分寸,吃饭前都乖乖的洗手,从不弄乱家里的东西,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如果别人给他吃的,他就不回来吃饭了。
  第十天早上,小明醒来,找老金,又不见了,连破袋子都不见了。出门去找,整个村子都没有,不由得哭了起来。其实老金一直行踪不定,到处漂泊,有时几个月不见人影。只是小明习惯了和他玩耍,一时无法接受。
  小明回到家,见到爷爷和奶奶,瘪瘪小嘴又想哭,爷爷忽然拿着一叠图画纸问小明:“这是老金画的吗?”只见纸上画的都是武术基本功的动作,有马步冲拳、弓步冲拳,有站桩,还有拳、掌、钩的图形,画得栩栩如生。爷爷问:“老金什么时候画的?图画纸哪来的?”小明说:“我不知道。我只是和他玩儿。有一次他给小慧画画,不要吃的,只要一叠图画纸,可能是这些。”小明的奶奶也凑过来看,称赞道:“画的还真不错呢。他怎么会画武术动作?”爷爷沉吟片刻,说:“我们的先祖曾经留下过拳谱,可惜丢失了,到后辈,武艺也失传了。但是,我想这些应该是正宗武术的入门动作,说不定老金见过别人练习。他是画画天才,所以很快记下了动作,画了出来。”奶奶说:“为什么画的都是小明呢?”爷爷仔细一看,可不是吗,图上画的都是小明。回头一看,小明正按照图形比划马步,还真有几分样子。爷爷想了一会儿,忽然问小明:“你喜欢图上的这些动作吗?”小明点点头。爷爷说:“那好,你就按这些图形练习吧,我和你奶奶对照图形,看你练的对不对。练武没有坏处,最起码有个好身体。你今年6岁,可以了,咱祖上也是6岁习武,练得一身好武功。”
  晚上,小明的父母从地里回来,看见小明没有象往常一样在外面疯跑,却在院子里练习马步,很奇怪。肇忠义说了图画的事,肇鹏程说:“会不会老金本身就会武功呢?也许受过什么刺激失忆了,但是武功动作还存在记忆中也说不定。”
  一家人猜来猜去,觉得老金像个迷一样。



第二章、拜师
更新时间2015…3…17 13:23:19  字数:3790

 肇明对练武很感兴趣,乐此不疲,爷爷奶奶对照图形纠正动作,不知不觉过了半个月。
  这一天,老金背着几个破袋子又出现在村子里,肇明正和别的小孩儿玩耍。一个叫小涵的小孩儿拿来一辆遥控车,是墨绿色吉普车的造型。他很得意的把车放在地上,嘴里嚷着:“让开!都让开!”孩子们都没见过这个新奇的东西,很好奇的让开一条路。小涵手里摆弄着遥控器,吉普车飞快的跑起来。一群孩子欢叫着跟在车后面跑,肇明也在其中。车突然向右转向,大家也跟着向右。看见大家新奇的样子,小涵很得意。他操控吉普车突然倒车,肇明正跟在车后面,一下躲闪不及,吉普车径直撞向他。车轱辘挺高,压过肇明的脚面,撞到腿上,翻了,四个车轱辘“飕飕”的空转。
  小涵生气了,奔过去一边推肇明一边骂道:“你是瞎子吗?凭什么撞坏我的车?我要你赔!”肇明急忙说:“我不是故意的。对不起!”小涵不依不饶,继续推打肇明。另一个孩子拿起吉普车,平放在地上,对小涵说:“你试试,看坏没坏?”小涵不试,只说:“一定坏了,我要他赔!不赔就得挨打。”说着拿手里的遥控器向肇明脸上打过去。肇明侧头想躲,没躲过,脸上被遥控器重重的打了一下,眼泪流了出来。由于用力大,小涵手里的遥控器也脱手而出,落在地上。别的孩子捡起来,按了一下前进键,吉普车迅速的跑起来。小涵一把夺过遥控器,试遥控器的孩子说:“车没事。”小涵略带尴尬,拿起车就走。别的小孩围过来安慰肇明。主张试车的孩子说:“小明,我们陪你回家,告诉你爸爸。小涵太欺负人了。”肇明泪痕未干,摇摇头。那个孩子问:“为啥?”
  恰好此时,肇明看见了老金,破涕为笑,急忙跑过去,拉住老金的袖子径直带回家去了。
  路上,老金问肇明:“你为啥不让他们告诉大人呢?”肇明缓缓的说:“小涵的爸爸爱喝酒,脾气坏,如果知道了小涵一定会挨打的。”老金摸摸肇明的小脸,又问:“那你不疼吗?”肇明仰脸看着老金,说:“疼,但是过几天就不疼了。小涵没有妈妈,很可怜。他叔叔在外面上班,一年回来一次,这车是他叔叔给他买的,被我碰翻了,他才生气的。”老金没说话,慈爱的摸摸肇明的头。
  晚上吃饭,小明的妈妈先发现他的脸肿了,急忙问原因。肇明不肯说谎,又怕连累小涵,干脆闭口,一字不说。大人们气得没办法。
  吃完饭,老金看见炕上的图画纸,拿过来,指指图画,又指指肇明,好像在问他练没练。肇明马上学着图画上的动作练习起来,马步蹲的很稳,小拳头握的紧紧的。老金嘻嘻傻笑着过来纠正肇明的动作,好像很高兴的样子。肇忠义在旁边仔细观察。
  过了几天,肇忠义渐渐起了疑心:老金好像真会武呀!一天晚上,肇忠义问老金:“老金,你会武吗?”老金笑着点点头。肇忠义又问:“你是失忆了还是遇到什么难处变成这样?”老金嘿嘿笑,然后说:“徒弟难找,好徒弟真难找。”肇忠义更加疑惑:“你说你在找徒弟?”老金说:“好武艺要传给好徒弟,没有好徒弟就带棺材里。”肇忠义一听,惊讶极了,看来老金真会武啊,好像还想找个好徒弟才传授的意思,那他也不傻呀。赶紧问:“那你疯疯傻傻不是真的?”老金点点头,“装疯卖傻20年,只为找个好徒弟。”
  话一出口,肇明的爷爷奶奶都傻了,没想到老金竟是装傻!他在这里出现怎么也有十几年了,虽然行踪不定,但是每年都会出现几个月,竟然是为了找徒弟!肇忠义说:“徒弟还不好找吗?看哪个小孩喜欢练武就教他,为什么装傻呢?吃了多少苦啊。”老金说:“练武首先要讲武德,徒弟心地要善良,不然习武后恃强凌弱,我就作孽了,不如不传。表面的善良可以装,真正的善良需要考察。其次得是练武的材料,身体素质要好。”接着说:“每个人身体周围都有一圈光芒,大部分是微弱的白光,身体有病或体质较差的人是灰色的光,而小明竟然是淡淡的金光,这是我在他3、4岁时就发现的。所以我一直在观察小明,也在观察你们。我发现这孩子忠厚仁义、善良宽容。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让着别人,从不骂人、不说脏话,也从来不打架,有人欺负他从不还手,心里也不记恨。你们一家都很好。”
  肇忠义一听,看来小明遇到好师父了,真是好命呢,就说:“小明从小就厚道,我还怕他将来吃亏。不瞒你说,我们肇家是满族正黄旗的后裔,祖上本居住在沈阳城东郊,大宅大院,民国末年,为躲避战乱,弃家跑到这里,划成分时成了贫农,才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运动。辽西是贫困区,汉、回、蒙古族等多民族杂居,这里没有人知道我们的来历,邻居们互相帮助,就此稳定下来。祖上是大内高手,武艺超群。曾做过康熙大帝的贴身护卫,在皇宫里呆了8年,多次保护康熙脱险。可惜我们都没学到本事,一直深为遗憾。如果小明能习武,那最好不过了。”老金说:“没想到你们有这样的身世,我师爷当年对我师父说中国要出大事,后来就去了香港。过了几年就发动了特殊时期,多少人遭难。你家还算好命,但听说你们祖上的坟墓可没保住,被掘开了。”肇忠义眼里闪着泪光:“我们无力保护祖宗的安宁,连家谱也没保住。唉!”说着长叹一声。老金劝道:“算了,都过去了。那个年代谁家也保不住。我看小明骨脉清奇,是个练武的好材料。”肇忠义忽然想起什么,抬起头说:“小明出生前,我梦见一团明亮的金光从天而降,穿过屋顶落入我家,然后小明就出生了,所以我给他取名肇明。”老金听了,很高兴,说:“好,有来头的孩子。明天晚上正式拜师,我开始教小明武功。”
  第二天,老金又在外面与村子里的孩子玩一整天,晚上跟着小明回家。饭后,肇鹏程在屋子里摆上桌子和椅子,请老金坐在椅子上,小明跪下磕了三个头,恭敬的叩拜:“弟子拜见师父。”老金笑呵呵的点点头,说:“起来吧。”然后小明奉上一杯热茶,老金喝了一口,让小明站在身前,严肃的说:“从现在起,我就是你的师父。要传授你武功,更要教你做人的道理。练武是为强身健体、锻炼意志,也可以惩恶扬善,保家卫国。但决不能好勇斗狠、恃强凌弱,更不可趋炎附势、助纣为虐。这就是武德,是练武之人首先要注重的。如果做不到,就不要习武。”小明恭恭敬敬的听着,老金问:“懂了吗?”小明说:“懂了。”老金点点头,又重复讲了一次,小明背了下来,原样重复一遍。
  小明正式拜师,第一天传授的全部内容就是“武德”。同时老金嘱咐肇家不要将此事宣扬出去,肇家全家真的守口如瓶。
  从这以后,老金开始正式教授小明武功。白天,小明的父母忙地里的农活,爷爷奶奶在家料理家务。师徒俩白天还会出去和孩子们玩耍,老金仍然疯疯癫癫,谁也不知道他的本事。
  但是大部分时间老金和肇明在家练武。老金先从入门知识开始教:“传统武术都是有门派的,我们这一派叫明真派,奉明真道人为祖师。明真道人是秦朝时的修道人,最后得道成仙、白日飞升。他给弟子留下了这套拳法,在此后的几千年里秘密流传,从未显露于世,所以没有人知道我们。将来你也要像我一样寻找根基好的徒弟,把本门武功传下去。”肇明认真的听着,郑重的点点头。
  老金接着说:“明真派包括明真拳、明德拳、伏魔掌,还有一套混元剑。我们不学点穴、暗器,因为暗器不磊落、点穴功夫容易致人死命,而我们这一门是要修己救人的,以后你会知道,我们这一门医术是非常高明的;也没有算命、看风水,因为泄漏天机是要付出代价的。但是大道不在繁琐而在于高深,这三套拳和一套剑就够你练一辈子的了。明真拳是至刚的拳法,别人打在你身上就象打在铁板上;明德拳是至柔的拳法,别人打在你身上就象打在棉花上;练到伏魔掌,身体刚柔相济、随心所欲。剑是上古神兵,是道家常用的法器,混元剑古朴浑厚、威力无穷。而且我们有内功练习,练到中层时,一提气身体就能起空,所以飞檐走壁对我们是很容易的事,轻功不需单独练习。练到更高层次,能控制各个穴位的开合,此时点穴法对我们已经完全无用。”肇明的表情无限神往,赞叹的说道:“那简直像神仙一样了。”老金不自禁的笑了,说:“我先教你明真拳。这套拳是本门入门拳法,但对别人来说也很厉害了。这套拳气走皮下,不入丹田,练到一定程度,你一运劲,全身如钢铁一般。来,你先看我演示一遍。”
  说着,老金打了一套明真拳。只见老金动作迅速,宛如旋风般纵横奔突、瞬乎往来,看得肇明眼花缭乱。老金收势,立刻站定,气都不喘。他指点肇明:“我们这一门起源于河北,属于北方拳法,所以气势雄劲,大开大合。人们常说,南拳北腿。我们的拳法里的确用腿较多,但是拳的功夫也不弱。现在你先练习基本功,然后再学拳法。”
  于是老金教肇明压腿抻筋,苦练基本功。这里的农村都喜欢大院子,肇家也不例外,院子里有个棚子,冬天用于存放东西和柴禾,夏天就空着。老金和肇明在这个棚子里练武,外人也不知道。老金行乞多年,知道哪些地方僻静,有的时候带小明出去练习。晚上讲授心法口诀,或者回答小明的疑问。
  练武是很苦的,有时小明疼得掉泪,但他从不叫苦,硬是坚持了下来,并且提高很快。过了几个月,老金开始正式教授明真拳。他将动作分解,一点一点教,肇明用心学。老金说:“你学会后,不到万不得已,不可显露。”小明牢记在心。从此以后,师徒二人一个用心教、一个努力学,不知不觉,又半年过去了。小明打一套拳下来已经有点样子了。
  有些事不是努力就可以的,要讲天份。有人天生就能画,例如老金;有人天生就能唱,而有的人一唱歌就跑调;练武更要天份,老金惊喜的发现,小明正是武学奇才,他不但学的快、能吃苦,而且身体柔韧有力、天资弥高。老金是越教越爱教,小明是越学越爱学。
  转眼到了冬天。因为农村农活多,从春到秋都很忙,冬天严寒,都在家“猫冬”。老金嘱咐小明好好练功,自己去山东了。

第三章、上学
更新时间2015…3…18 12:32:57  字数:3570

 学武需要时间,所以后来称为“功夫”。师父教一套功法,需要几天时间,但徒弟需要很长时间才可以领悟,所以小明每天都要重复练习。这个冬天,小明从比划动作,到气、力、神合一,不停的练、慢慢的悟,很多东西要练到一定程度,才能领悟到一些东西。不练到那个程度,根本领悟不到。老金给的正是这段时间,同时也考验一下肇明的自制力,看他在没有师父监督的情况下是否能始终如一。
  转眼到了第二年春天,老金回来了。考察一下肇明的进展,知道这个冬天他没有偷懒,虽然心中喜悦,但是表面不动声色,继续严格指导。
  妈妈告诉肇明,他要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了,肇明满心欢喜,期待着一个小妹妹的到来。
  夏天到了,妈妈生了一个小弟弟,顺着肇明排下来,取名肇亮。小明见到弟弟粉嫩可爱的模样,忘了自己盼望的是妹妹,喜欢的不得了,总去逗他。爷爷奶奶喜欢男孩,又有了小孙子,高兴得合不拢嘴。
  家里多了一个孩子,忙碌了很多。秋天来临,7岁的小明该上学了。因为本村没有小学,大人又都忙,所以全村的孩子由大孩子带着一起走,互相照应。这样一来,肇明练武的时间少了很多,但是他晚上练得更勤奋了。
  老金还是住在肇家,师徒二人避开众人,教授武功。这样过了4、5年,肇明已经能将明真拳练得精熟,老金开始教授明德拳。道家功夫是内外兼修的,“内”指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和气血运行,“外”即手、眼、身、步等形体活动。学到明德拳的时候,同时要修炼内功,需要盘腿打坐,静心养性。小孩子本性单纯,加之肇明比别的小孩更少杂念,很快就能静下来,非常难得。老金边指导边告诉他:“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武功也是如此,人的道德符合了天道,人体才能与宇宙贯通,能量才会源源不断。”肇明似懂非懂,但是将这个道理深深的印在了脑海里。
  肇明虽然悟性好,毕竟是小孩儿,所以老金也会讲其他门派的故事。
  肇明从老金那里,知道张三丰是明朝武当道士,相貌雄伟特异,不论寒暑只穿一件道袍、一件蓑衣;有时一餐吃很多,有时几天才吃一餐。读书过目不忘,日行千里,出没无常。张三丰北赴汴京途中的一个夜晚,梦见真武神君降临,向他传授拳法。次日黎明,张三丰被一群拦路抢劫的强盗围住,便运用神授拳技打败了这群强盗。这就是闻名于世的太极拳,原本十三式。太极拳自张三丰传出后,到清朝分流,形成现在的以陈、杨、武、吴、孙、赵堡、八卦太极等各派,拳架风格各个门派既有共同点又有各自的独特风格。古时道士学道,往往伴以练习武功,张三丰集其大成,经过几百年的流传发展,武当武术的影响已经波及世界。
  而少林武术的起源,当推禅宗始祖达摩。达摩是天竺僧人,南朝时来到中国,具有大神通,曾经折一只芦苇渡江北上洛阳,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创十八罗汉拳。《易筋经》留存少林,为镇寺之宝,后世僧人由此创七十二绝技。隋朝末年,少林十三棍僧帮助唐太宗李世民打败王世充,少林武术名动天下。少林拳和少林棍在武术史上占有重要一页。千佛殿是当年少林寺的练功房,现在还留有当年僧人练功踏踩的脚印。
  所以,无论是武当武功还是少林武功,都源自修炼。
  老金还经常给肇明讲本门历任传人的真事。例如肇明的师爷喜欢游历大川幽谷,一路上奇事极多。有一次,遇见一个彪悍的匪首,上来就打。但是无论怎么打都打不到;就改用脚踢,还是无法碰到师爷的身体。最后累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气得哇哇大叫。这时师爷说:“你把衣服脱下来。”那人不明所以,他的喽罗小声说:“大哥,你后背上有两个脚印、屁股上有两个脚印。”匪首脱下一看,真的四个脚印,自己竟然一点感觉都没有,马上跪下磕头,感谢不杀之恩。这时师爷早已哈哈大笑着走远了。
  过去人比武比现在精彩得多。一次师爷到一个山东武林高手家里做客,赶上一个人来踢馆。那人上来就拆房子、拆墙,师爷让朋友将他带进客厅,取出两只玻璃杯,倒满水。那人上来一只手用力一握,杯子碎了,水洒一地。师爷微微一笑,将手掌平放在杯口上,向上一提,高过头顶,杯子里的水跟着上来,再向下一落,水又回到杯子里,一滴没撒。踢馆的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只这一次较量,胜负分明。师爷具有高深的内家功夫,现在也叫气功。其实练的就是能量,身体的经络气血都要运行的非常完好,达到很高的境界。听得肇明目瞪口呆,对师爷佩服至极,暗下决心,一定苦练武功,也达到这种水平。老金告诉他,要达到这种状态,必须大脑思维要入静,使内在的思维、人体的能量,气和外界身体的运行合而为一,此时能量很高,从而达到出神入化。也就是说,每个宗师都要找到使内心平静的方式。
  老金告诉他:真正的武德是每个人内心深处自我的提高、自我的涵养和修炼,会通过一言一行表现出来,所以要时时处处严格的约束自己。道德对于习武之人是极为重要的,是贯穿武术、气功、中医养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