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决战苍龙-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来后赶忙吃了饭,就躺下了。一觉醒来,三更的梆子又响起来了,子时练武的时间到了。
  穿上衣服走出房门一看:外面鹅毛大雪,铺天盖地,把个天空笼罩得一片模糊。
  院里的雪已有二尺多厚,推门都很困难。
  但他心里知道:尽管天气这样,可是杏儿哥也会准时出来练武的,因为他对杏儿哥的要求是风雪不误。
  踏着没膝深的雪地,推开院门,果然不出所料,沿着院门口开始,一条雪中开好的小道,蜿蜒曲折直通私塾馆。
  七叔心里乐了:真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大半夜的,竟然给我雪中的路都开好了。
  想到这里,他高兴地大步走向私塾馆。
  等推开私塾馆的大门,只见院里已经打扫好了一片空地。
  此刻,顶着大雪,杏儿哥正在练习童子功。
  看到七叔来了,赶忙停下练习,跑向前去,边拉住七叔的胳膊,便向七叔问好:“七叔好!我寻思七叔白天出去赶集,太辛苦。今天不会来了,我就自己先练上了。”
  “好小子,真会说话了啊。给我的路都扫好了,我还敢不来?”七叔开玩笑地说。
  “不是啊!我不是那么想的呀!……”杏儿哥急得脸都红了,还想争辩。
  七叔一把将他搂在怀里,在他的背上轻轻拍着说:“七叔知道,七叔知道,俺杏儿不会那么想的。是七叔开个玩笑。好了,开始练功了。”
  七叔说完,二人就开始练功。按照惯例:还是先由杏儿哥演练一遍童子功,七叔在旁边观察指导着。
  然后再由七叔演练一遍童子功,杏儿哥在一边观察着。
  说实在的,现在,杏儿哥童子功的动作质量,已经远远超过了七叔,他所欠缺的只是功力。
  通过观察和向七叔提问,七叔可以把一些自己获得的心法,传授给杏儿哥。
  练任何功夫都是这样:你学会了动作,这只不过是学了功夫的皮毛。
  这些动作对身体到底有什么影响?练到一个什么规格才算合适?
  练这些动作时身体有些什么感觉?甚至练这些动作会产生一些什么功能?
  只有功力达到了一定程度时,才能回答这些问题。
  没有师傅传授,你只能靠自己去摸索积累,得很长时间。
  有了师傅,这些就好办了,特别像只专心钻研两种功夫,已经有了八年功力的七叔这样,在实践中得出的心法极其重要,倾囊传授,无疑是等于给了杏儿哥八年功力。
  等到七叔练完童子功后,杏儿哥悄悄地问了几个问题,七叔都做了认真的解答。
  接着,就是杏儿哥演练达摩杖了。
  雪花纷飞中,只见他右手持杖倒背,站好后,左手变刁钩手,在身前一个画弧,伴随着一声沉闷的震脚,杖就像一道彩虹一样,向前连连击出,这一招叫做“拨云望月”。
  接着身体一扭,杖往后一拉,右脚一脚踢出,第二招“蒙头鸳鸯”也接踵而来。
  再往后:“迎面通天”、“开门见山”、“玉女采桑”、 ……,一招接一招,接连不断,动作也越来越快。
  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
  从第二趟“金蝉脱壳”开始,杏儿哥向前的每一步,似乎都有五尺多远。
  手中杖的力道好像也增强了几倍,挥在空中“呼呼”作响。
  以至于向前或转身时,堆在墙边的雪都被身体和杖子带起,整个院子被笼罩在一片雪雾之中。
  原来打扫出来的半个院子,像这样风扫落叶般的演练,显然已经不够用了,七叔只好赶快退到院墙边上,继续观察。
  七叔惊讶了:这达摩杖竟然可练到这种程度?
  自己已经练了八年了,为什么也没练到这种程度呢?
  转念又一想: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
  一来这杏儿生来就不是一般的人,天赋灵根。
  二来这少林功夫,都是至刚至阳的功夫,这杏儿是纯阳之体,处子之身,当然进步是神速了。
  三来从开始练功,就从子丑时开始,这子丑时,正是阴气消退,阳气生成之时。
  阳体,阳功,阳时操练,三者正符和了这套功法的运行规律。
  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全部具备,无意中培育了这根灵根。
  想到这里,七叔高兴了。真是“有心栽树树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呀。这不是天助我刘家吗?
  一想到宝儿、红儿因此可以得救了,七叔的心又开始了剧烈的跳动。
  随着最后一招“回头棒子”的打出,这达摩杖就算演练完毕,杏儿哥开始收势。
  七叔向前紧走几步,不动声色地问杏儿哥:“杏儿,今天这一遍练习,你有什么感觉?”
  “七叔,我有点儿奇怪。好像今天我特别有力气,浑身发热,有点儿没法控制自己的动作,所以跑了满院子。”杏儿哥回答。
  “杏儿,这是好事,说明你进步了。现在,还有没有力气?如果还有力气,不用控制自己的动作,你就再练一遍,给七叔看看。”七叔说。
  “七叔,今天我一点也不累,现在我就再练一遍。”说罢,拿起枣木杖,就在院子了练了起来。
  因为有了七叔的鼓励,这一遍演练,杏儿哥完全把动作放开了。
  雪花中,只见他:上下翻飞,腾起能有三尺多高。
  左闪右打,迈步可有五尺之遥。
  手中的杖子神出鬼没:钩、挂、抱、架、拨、撩、崩、点、击、戳、劈、扫,十二技法一应俱全。
  舞动的拳脚轻灵风响:好像蝴蝶翩翩,也如天女散花,更似猛虎下山。
  带起的风雪早已弥漫全院,发出的罡风足可伤人。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竟然在院里二尺多厚的雪地上,行走如飞,杖法不衰。
  一根杖子挥舞的呼呼山响,真是阵阵龙吟虎啸。
  可看脚下,却只溅起了些许雪花。
  这不是“踏雪无痕”吗?七叔真的惊呆了!###第二十章 喜鹊饶舌   杏哥心犯疑
  其实,直到今天,人对大自然的认识也很肤浅,就像这踏雪无痕吧,可能多数人不能相信。
  觉得这不是神话吗?地球上的重力难道可以消失吗?实际上,可以肯定的说:人是可以做到的。
  就像杏儿哥那样,山里的孩子,生性单纯,内气充盈。
  天天习《少林童子功》,日日练《少林达摩杖》。不求多,只求精。
  要讲练内气,这比练什么气功都有作用。练到一定的时候,内气与外气结合,就可以形成一个场。
  自然就可以克服地球的引力,达到踏雪无痕的境界。
  那么,现在为什么没有这样的人了?
  那是因为现在人们都贪图安逸,再也没有像杏儿哥那样刻苦练功的人了。
  待到杏儿哥练完这一遍,七叔禁不住为他鼓起掌来了。“杏儿,练得好!”七叔赞扬道。
  接着又说:“今后再练习,就照这样练。常言说:“拳打千遍,功夫自见;杖法常练,灵活善变。”你今天的杖法,已有长足的进步。
  已经初步有了“灵活善变”的境界。注意今后要更加强练习。尤其要注意童子功的练习,它会给你更深厚的功力。”
  由于刚才动作过大,过快,杏儿哥的功力还没达到那种程度,所以,现在有些气喘。
  但是,他对自己刚才的练习是满意的。听到七叔表扬了自己,而且还指点了自己今后练功的注意事项,心里非常高兴。
  走到七叔的面前恭恭敬敬的对七叔说:“七叔,我记住了。刚才练完,我觉得有点累,就是因为功力不足。今后我会好好的练习的。”
  “好小子,好好的练习吧。如今,你已超过了七叔,你会成为大英雄的。”七叔爱护地摸着杏儿哥那、也不知是雪水还是汗水淋漓的头,满含深意地说。
  爷俩又练了一会儿,这时鸡叫头遍,丑时已过,天快亮了。雪也渐渐的小了,二人各自扑打一下粘在身上的雪,回家休息去了。
  说也凑巧,就在这天上午又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丑时刚过,练完功后,杏儿哥回到家里。也许今晨练得有些疲劳,躺在炕上不一会儿他就睡着了,也是三嫂心疼杏儿哥,天亮了,也没叫醒自己的儿子。
  这一觉醒来,已经是日上三竿了,好在因为要过年了,私塾里开始放假,早晨不用去上学。
  眼看着就要到中午了,杏儿哥急忙从炕上爬了起来。
  为给儿子增加营养,三嫂给儿子已经冲好了两个鸡蛋,让儿子喝上,又叫儿子吃一点干粮,可杏儿哥把干粮往衣兜里一塞,就拿着一把铁锹跑出门去。
  因为昨天晚上练功时,他知道天下大雪,今天早晨他要把院里的雪打扫干净,不让娘受累。
  可是,推开门一看,雪早就停了,只有满院里的阳光,雪又让娘扫完了。
  放下铁锹,回到屋里心疼地责怪娘:“娘,你就不能叫醒我嘛?昨夜那么大的雪,你竟然自己把院子打扫干净了,你要累坏了身体,杏儿怎么办?”
  听着儿子的责怪,三嫂的心里热乎乎的:儿子终于长大了,知道疼爱娘了。
  赶忙笑着对儿子说:“好儿子,娘累不坏。我的杏儿又要念书,又要练武,那才累呢!
  就要过年了,说点好听的吧,我还要看我的杏儿长大,给娘讨来个好媳妇哪。”
  看着儿子还不高兴,就又说:“杏儿,你爷爷、奶奶那里是不是雪还没扫完?你不去看看?还有你七叔家。”
  听到这里,杏儿哥才有点高兴了,重新拿起铁锹,低声告诉了娘一声:“娘,那你就歇一会儿吧,我去爷爷家了。”说完,就推门走了出去。
  看着儿子的背影,三嫂的泪水夺眶而出了:多么懂事的孩子呀?现在终于长大了。
  自从三哥死后,娘已经十多年了,没听到过一个人那么真心地体贴过自己了。
  尽管,儿子是在责怪自己,可是,娘知道儿子的心呀!娘的心里有多高兴呀?
  儿子疼娘,儿子怕娘累坏了。那可是一片赤子之心呀!
  儿子啊:你真成了娘的依靠了,娘再也不觉得孤单,娘再也不觉得寂寞,娘再也不是一个无人疼、无人爱的老婆子了。
  我有了一个好儿子,我的儿子就是我的命呀!……
  杏儿哥扛着锹,先路过七叔的门口,一看院子里已经扫得干干净净。
  来到爷爷、奶奶家的门前,碰到了叔叔、大爷们家的那些哥哥、姐姐,他们刚打扫完爷爷、奶奶院里的雪,正说说笑笑地走出院门。
  真扫兴呀:都怨娘没有及时叫醒我!杏儿哥还在生娘的气呢。
  百无聊赖,他连爷爷、奶奶的家也没进,独自扛着个铁锹朝庄外走去。
  不顾雪深没膝,不管雪后阳光耀眼,一步一步的向庄外走着。
  走到庄外,找了块儿平坦的地方,用锹拂去表面的冰雪,找到了一块大石头,不顾冰冷刺骨,一屁股就坐了下去。
  他学了很多知识,应该说他还有点早熟。
  他生娘的气,更生自己的气:七叔说自己还能成为大英雄,自己连娘都不会侍奉,光知道整天享受娘给自己的疼爱,就不知道帮娘做一点什么。
  连下雪了,院里的雪还要娘来扫。还能成为什么大英雄?简直就是个白吃饱的大狗熊。……
  越想就越生自己的气。后来,干脆就不呆坐了,几乎是跳起身来,用力将铁锹往石头上磕了几下,等磕下铁锹头以后,拿着铁锹把就猛烈地挥舞起来。
  因为心浮气躁,这时练出来的达摩杖,就不是子时时练得那样挥洒自如了。
  步伐呆滞,杖走笨拙,尽管狂挥乱舞,也不闻半点杖气生出。
  甚至足陷雪中拔不出来。气得他在雪中哇哇大叫,最后,干脆扔掉锹把,又重新一屁股坐回到原来的大石头上,继续生他的闷气。
  就在这时,一阵风从山上吹过来,风挟雪来,雪粉落了杏儿哥一头一身,他竟然纹丝没动。
  忽然,传来了一阵喜鹊的叫声,因为声音来得太近,杏儿哥只得扭头去看。
  只见就在他坐着的大石头的旁边,一棵大槐树上站着两只老喜鹊,羽毛已经灰白,头上的毛发已经稀疏,连尾巴都快掉光了,正对着他在叫。
  看着这两只老喜鹊,他心里的气已消了一半:已经这么老的两只喜鹊,他们没有孩子吗?怎么?这样大雪的天,它们还要出来呢?
  哦,我知道了:一定是它们的孩子没在身边,今天在漫天的大雪里找不到东西吃,太饿了,才飞出来的。
  我得为它们找一点吃的东西。可是,到哪里找呢?
  忽然,他想起来了:临出门时,娘给了自己一块儿干粮,装在衣兜里还没吃,干脆就给两只喜鹊吃了吧。
  想到这里,他伸手从兜里掏出干粮,对着喜鹊说:“这块干粮给你们吃吧,雪太深了,我不能放在雪里。
  我把干粮分成两半,你们就到我的手里来拿吧。”
  说也奇怪,这两只喜鹊像是能听懂人话似的,“呼拉拉”竟然一起飞到杏儿哥的手上,一鸟一块儿干粮,叼起来又飞回到树上吃了起来。
  看着两个鸟儿在吃东西,杏儿哥又有了一些感触:书上说: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
  可怜这一对鸟儿,没有儿女照料,在冰天雪地之中还要自己出来找吃的,它的儿女真是不孝呀!
  联想到自己,遇到一点小事还生娘的气,这不也是不孝吗?
  从小到大,自己不知惹娘生过多少气,娘却照样疼爱自己,而自己却因为生娘的气,跑到野地里发脾气,要是娘知道了,不知会怎样伤娘的心啊?
  想到这里,他的气完全消了,心中反而对娘充满了深深地内疚和歉意。
  蹲下身去,心平气和地捡起被自己磕掉的铁锹头,认真小心的重新装到铁锹把上,把铁锹扛在肩上,就准备回家去。
  正当他转身的时候,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在叫他:“杏儿哥!杏儿哥!”
  回头一看:一片白茫茫的雪地,只有正午的阳光照到山岗上,反射着刺眼的雪光,哪有一个人影?
  接着往回走,这时,声音却越来越清楚了:“杏儿哥!杏儿哥!”
  转回身去,顺着声音望去,这下子发现了:原来叫他的,是那两只刚吃完干粮的喜鹊。
  这么以来,一下子就激起了杏儿哥强烈的好奇心:难道鸟儿也会说人话?
  这样想着,他也忘了怕惊走两只喜鹊,竟然在雪地里,连跑带跳地向前紧赶了几步,来到了喜鹊所在的大槐树下。
  树上的喜鹊也没被惊走,两只鸟儿反而圆睁着两双小眼睛,从容地看着赶过来的杏儿哥。
  等仰起头来,看到这两只喜鹊,杏儿哥才想起来:别吓跑了鸟儿。
  赶紧将铁锹轻轻地放在地上,抬头对着两个鸟儿说:“喜鹊:你们认识我吗?”
  “哦,哦。”令人惊奇的是:两只喜鹊竟然一边点着头,一边高兴地扑打着翅子欢叫着。
  看着两个鸟儿真的是懂人话,杏儿哥太高兴了。就笑着对喜鹊说:“喜鹊: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是的,是的。”两只喜鹊又同时回答。
  “那就告诉我吧。”杏儿哥接着又说。
  “救你的姐姐,”其中一只喜鹊说。
  “红儿姐姐。”另一只补充说。
  “什么?什么?”杏儿哥顿时迷糊了:“什么救姐姐”?什么“红儿姐姐”?这都是哪来的什么事情呀?
  于是,他连续的一口气问了两个“什么?”“什么?”。
  可是,回答杏儿哥的还是那两句:“救你的姐姐,”“红儿姐姐。”
  还是一只鸟儿说上半句,另一只鸟儿说下半句。
  说完,两只喜鹊就一前一后展开翅膀飞走了。
  急得杏儿哥在后面大喊:“喜鹊:你再说一遍!”
  随着山风传来的还是那么两句:“救你的姐姐——”“红儿——姐姐。”
  此刻的杏儿哥,完全是惊呆了。
  望着四下里白茫茫的山野,看着消失在群山中的两只喜鹊,听着山风掠过林梢的呼啸,他在回味着两只喜鹊的话语。###第二十一章 娘说隐情   爷爷述苍龙
  杏儿哥弄不懂了:这个世界太庞大,也太复杂了!
  只知道我是娘唯一的儿子,可现在,我怎么又有了个红儿姐姐?她在哪里?叫我如何去救她?……
  今天,这到底怎么了?书上说,见到喜鹊是个吉兆。
  因此,画中常画:两只鹊儿面对面,那叫“喜相逢”;
  双鹊中加一枚古钱那叫“喜在眼前”;
  一只獾和一只鹊在树上树下对望着,那叫“欢天喜地”。
  流传最广的,则是鹊登梅枝报喜图,那叫“喜上眉梢”。
  可是,我今天碰到了这两只喜鹊,尽管它们还会说人话,却没给我带来任何吉兆,反而增添了我一肚子的烦恼。这是为什么?
  对了,回去问娘。娘一定知道!
  想到这里,扛起铁锹,杏儿哥急忙向家里赶去。
  杏儿哥回到家里的时候,已经过了晌午。
  三嫂看杏儿哥没回来吃饭,此刻,正站在院门口向外张望呢。
  远远地看见杏儿哥往家走来,就紧走几步赶上前去,摸着杏儿哥被风吹红的脸蛋儿,顺手接过铁锹,关切地问道:“杏儿,到哪去了?怎么现在才回来?娘还等着你吃饭呢。”
  “娘,我现在还不想吃饭,我要向娘问一个问题。”杏儿哥一本正经地对娘说道。
  看着儿子一脸的严肃样,三嫂心里暗暗笑着,寻思道:是不是儿子因为早晨没叫他起来扫雪,还在生自己的气呢?小孩子就是这样,不知娘心疼他。
  于是,就笑着对杏儿哥说:“哦,儿子想问娘什么问题呀?还这么严重,连饭都不想吃了?”
  “娘,请你告诉我:我是不是有一个姐姐,她叫红儿?”
  儿子就这轻轻地一句话,犹如晴空霹雳一般,一下子,把娘问住了。
  原是满脸带着笑容的三嫂,此刻,开始严肃起来了,停下了行走的脚步。
  眼睛直直地看着杏儿哥的脸,停了片刻,才声音中带着几分严厉地问道:“杏儿,告诉娘:这是谁告诉你的?”
  看见娘好像生气了,杏儿哥也停下了脚步,赶快低下了头,声音怯怯地说:“娘,你别生气,是两只喜鹊告诉我的。”
  听到这里,三嫂真的是火了。声音提高了说:“杏儿,你真的想惹娘生气是不是?难道喜鹊会说人话,它们叫唤你也能听懂?”
  “娘,这是真的!你不要生气。那喜鹊真的会说人话,它们还认识我呐。”听着儿子越说越神奇,可是,又一脸无辜的望着娘。
  “知儿莫过于娘”,三嫂这时断定:儿子没有胡说,也许他说的都是实情,不要再冤枉孩子了。
  可是,这件事情不能在外面说,以免别人听见引起猜疑。
  于是,就对杏儿哥说:“杏儿,那咱俩回家去吧,到家里再和娘好好的说。”
  边说着,边伸出一只手抚摸着杏儿哥的头,脸上也开始和气了许多。
  说完,娘俩就继续朝家里走去。
  到了家里,还没等娘问,也没顾得上吃饭,坐到炕上,杏儿哥就将今天上午发生的事情,从头到尾,详详细细的对娘说了一遍。
  三嫂听得很沉着,也没有插话,更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奇。
  因为这些年来,她经历过的令人惊奇的事太多了。
  能够生下杏儿哥,这本身就是众多的惊奇事中最大的惊奇了。
  除此以外,还会有哪件事能比这件事更惊奇的呢?
  听着儿子的述说,她更多的是考虑应当怎样回答儿子。
  杏儿哥的爷爷,已经在几个知道内情的人面前说过:不到杏儿哥长大成人,谁也不许和他说这件事情。
  可是如今,由于两只喜鹊饶舌,杏儿哥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情。
  对于喜鹊饶舌之事,根本就不要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了:这两只鸟儿,就是当年,自己在山上破庙前遇见的那两只。
  没想到啊,真是两只神鸟,事隔九年了,它还会回来给杏儿送信儿。
  这,也许就是天意吧!
  既然天机已经泄露,早晚他也要知道,索性今日就让他知道全部事情的真相吧!
  至于他该怎么办?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想到这里,针对儿子的追问,三嫂就将杏儿有个姐姐叫红儿、还有个七叔家的堂兄叫宝儿、以及红儿与宝儿如何被恶龙掠去——
  和八年来,由于他年龄小,爷爷不让告诉他的原因等等事情的详细经过,就像对待一个成年人那样的,一五一十、具体详细的、从头到尾地对杏儿哥说了一遍。
  有所保留的只有:一是关于杏儿哥的身世:是由于吃下一颗杏儿生了他。
  二是红儿姐被恶龙掠去时,让弟弟救她的喊叫声。
  因为在三嫂看来:杏儿还太小,不理解,不能给儿子太多的压力,就没告诉他。
  等听完了娘的述说。杏儿哥好像突然长大了一样,长长地叹一口气,生气地从炕上跳到地下。
  气愤填膺地说道:“娘,这恶龙太可恶了。幸亏今天两只喜鹊告诉了我,要不,我还不知道呢!”
  停了一下,他又问娘:“娘,你说已经九年了,姐姐和堂兄他们还在吗?应该在哪里?”
  想了一下,三嫂推断道:“杏儿,从今天两只喜鹊给你报信看来,你的姐姐和堂兄现在应该都在。
  否则,鸟儿就不会让你去救他们了。只是,只是他们现在在哪里?娘可说不上来了,那天,只看见那恶龙是往东面奔去了。”
  “这条可恶的恶龙,它就是藏到天涯海角,我也要把它找出来,救回我的姐姐和堂兄。”
  像是发誓,又像是自言自语,杏儿哥在嘴里小声地嘟哝着。
  听到自己的儿子要去找恶龙,三嫂的心里一惊:尽管这是天意,可是才八岁的孩子,要对付这么凶恶的一条龙,这怎么能让当娘的放心呢?
  急忙阻止说:“杏儿,尽管喜鹊让你去救你的姐姐。
  但是,事情已经过去九年了,也不急在这一朝一夕。还是等你长大一些再说吧。”
  “娘,不能再等了。已经九年了,姐姐、堂兄现在还不知受了多少苦呢?
  既然喜鹊让我去救他们,我是连一天也等不下去的。”杏儿哥着急地对娘说。
  “可是,杏儿:那龙,可是凶恶异常呀!要去,你也要做一些准备呀。”三嫂说。
  “娘,我已做了一些准备了。七叔已经教会我《少林童子功》和《少林达摩杖》了,见到恶龙我也不怕它了。”杏儿哥坚定地说。
  “杏儿,那也不行。你对那条龙了解吗?它会乘风驾雾,它会在空中张牙舞爪、飞来飞去。而你只能在地上,你能打过它吗?”三嫂又急着说。
  “那……?我们还能不救了吗?”杏儿哥有些语塞,但还是坚持着。
  看着儿子把语气放缓了,三嫂才有些平静地说:“杏儿,不是娘不让你去救你姐姐、堂兄,只是与那条恶龙相斗太凶险了。
  你不是学过吗?那兵书上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我提议:你去问问爷爷,听他说怎样制服那条恶龙。
  何况现在还是腊月,龙也属于一种虫子,它现在正藏在洞里。
  不到惊蛰,它不会爬出洞口,你也找不到它的。”
  听了娘的话,杏儿哥觉得有些道理。
  抬腿就要往爷爷家里跑,三嫂赶快一把拉住杏儿哥,说:“杏儿,已经过了晌午了。就算你不吃饭了,可是爷爷每天下午都要躺下休息一会儿。难道你也不让爷爷休息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呀:为了疼爱孩子,做娘的总会找到留下孩子的理由。
  没有办法,杏儿哥只得安静地坐了下来,心里面还在想着心事,有一口、没一口的胡乱吃了几口娘做的饭,告诉娘一声,就向爷爷家里走去。
  到了爷爷家里,爷爷奶奶正坐在炕上说话。
  见到杏儿哥来了,爷爷赶快招呼他:“杏儿来了,我怎么上午没看见我的杏儿呢?”
  “爷爷,奶奶,杏儿上午没来给爷爷奶奶扫雪。”杏儿歌没精打采地回答道。
  看着杏儿哥没有精神的样子,奶奶发话了:“杏儿,地下怪冷。
  快到炕上奶奶这个地方,和奶奶说说:是谁惹俺的大孙子不高兴了?”
  听到奶奶的招呼,杏儿哥脱下鞋子,上了炕,挪到奶奶的身旁,亲热地倚着奶奶坐下了:“奶奶,没有人惹我。是我想请教爷爷一个问题。”
  听到孙子一本正经的回答,先捋了一下自己的白胡子,爷爷乐了:“杏儿,快说,又是什么问题?趁着爷爷还没瞌睡,爷爷告诉你。”
  “爷爷,就是关于龙的问题。”杏儿哥回答道。
  “哦,我的杏儿开始研究龙了?你想具体知道龙的什么问题?”爷爷问道。
  “爷爷,我想知道龙是怎么来的?”
  “这龙吗?其实在远古之时,它就是一种普通的动物,那时,可以说是遍地都是。
  到了后来,不知为何,就越来越少了。
  终于到了还剩下最后一条龙时,玉帝看到地面上马上就没有龙了。
  于是,就把这最后的一条龙招到天庭,在自己的家里把它养活起来。
  以后,这条龙就生下了很多的孩子,其中有九个儿子。这就是“龙有九子”的传说。”
  停了一下,爷爷接着又讲:“这龙的九个儿子吗:老大叫“囚牛”,它喜欢音乐,后来人们就让它蹲立在琴头上;
  老二叫“睚眦”,好嗜杀喜斗,后来人们就把它刻镂于刀环、剑柄吞口上;
  老三叫狴犴,形似虎,有威力,生平好打官司,后来人们就把它镶嵌在牢门之上,震慑囚犯;
  老四叫做狻猊,形如狮,喜烟好坐,后来人们就让它倚立于香炉足上,随之吞烟吐雾;
  老五叫做饕餮,为有首无身的狰狞猛兽,嘴馋身懒,好吃好喝,后来人们就把它雕刻在烹饪鼎器上;
  老六叫做椒图,形似螺蚌,性情温顺,后来人们把它镶嵌于大门上,衔环守夜,阻拦小人;
  老七叫做赑屃,龟形有齿,气大好负重,后来人们就让它背负石碑于宫殿中,保佑长寿吉祥;
  老八叫做螭吻,好张望,后来人们就让它常站立于建筑物屋脊,作张口吞脊状,是宅院守护神;
  老九叫做貔貅,又叫辟邪,生性凶猛,专吞金银,肚大无肛,只进不出。后来人们就让它守护在家,招财进宝。
  这就是“龙有九子,各有不同”。”
  杏儿哥听得很仔细,当听爷爷讲完这一段后,他瞪着好奇的眼睛又问:“爷爷:我们要真的碰到一条恶龙时,应该怎样对付它呢?”###第二十二章 杏要救姐   奶奶助功力
  杏儿哥的这句话,引起了爷爷和奶奶的怀疑:杏儿今天来问关于龙的事情,是不是他已知道了什么?
  两个老人目光对视了一下,爷爷才不动声色地说:“古有屠龙术,曾有人专门屠龙。
  可是,因为后来龙越来越少了,这项技艺就没有人再学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