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决战苍龙-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小孩用尾巴打到水里,看着小孩在水里挣扎,再伸出爪子把小孩一个一个抓上来,这时它会特别快乐。
  不高兴的时候:咆哮着把潭里的水,用爪子击打成细雨,把两个孩子吓得“嗷嗷”直哭。
  看着孩子倒霉的样子,它才觉得开心。
  甚至情绪来了,它还要两个孩子给它做一顿人吃得饭,它要尝尝。
  在两个孩子面前,它完全是霸主,它可以为所欲为,无恶不作。
  两个孩子完全变成了它的玩具,它可以随便扔来抛去,任意玩耍,随意取乐。
  可是,现在,它却被杏儿哥用金唢呐给震住了,沉到潭底。
  自己的好日子从此结束了,它真得有些不甘心。
  想到以后,一切都得自己动手,不能享受了,也没有办法取乐了,心里就觉得难过。
  它完全不理解人的感情,觉得两个孩子在我身边已经九年了,就是我的了。
  你们干嘛还要找回去?
  何况那个叫杏儿的小孩能够制服我,胜之不武,全凭着他手中的那把唢呐。
  想到唢呐,这恶龙眼珠子一转,一种恶毒的想法在它的心里萌生出来:
  “我何不趁着黑夜就要来临之际,在谷中悄悄地跟着他们。
  一有机会,我想办法把那个小孩的金唢呐抢过来。
  他失去唢呐,就打不过我,我甚至都可以把他也抓在我的身边,让三个小孩同时来伺候我,岂不更好吗?”
  想到这里,“咕噜”一声,它从水底下钻了出来。
  驾起黑云,就在谷中悄悄地跟着几个孩子。
  起先,太阳还没下山,它只能远远地跟着。
  等到太阳已经下山,山谷中进入夜晚时,它就来到了杏儿哥他们上崖的地方。
  只不过被它掠过的那两个孩子,不住地回头朝谷底看,它还得小心的藏身。
  等到杏儿哥准备往回走时,杏儿哥此时戒心也有所松懈。
  那龙就借着夜色,从山谷中爬到了崖边,准备伺机发动突然的进攻。
  正在蠢蠢欲动时,竟然让红儿发现了,这才使得杏儿哥躲过了这一劫。
  要讲起来呀,一个畜生何以这么多的鬼心眼儿呀?
  说到这里,我们就不得不说一下这恶龙的渊源:
  原来这恶龙原来根本就不是什么龙。
  它出生在东海,就是一条整天与鱼鳖虾蟹为伍的寄居蟹,就是常说的“干住房”,又叫“虾怪”。
  有一天,它从海螺壳里出来了,也许玩得太高兴,竟然远离了它所居住的海螺壳。
  这时,东海龙王敖广的一个孙子,正在海里游玩,就看见了它。
  因为寄居蟹平常老是在壳里,不怎么出来,所以小龙孙子从来也没有看见过。
  这一次,冷不丁让它看到了,小龙很高兴,就把它带回到龙宫里去玩,这寄居蟹就成了小龙的一个玩具。
  因为东西难得,这寄居蟹又很乖巧,浑身柔软,深得小龙的喜爱。
  这小龙就把它放在自己衣袋里,随身带着,随时都可以玩到。
  小龙孙子有人伺候着,当然,这寄居蟹也有人伺候着的。
  有吃有喝的,比住在海里的海螺壳里可舒服多了。
  久而久之,这寄居蟹几乎忘了自己的身份了,学会了在龙宫里的每一种享受,不再想它那海螺壳里。
  与此同时,它还学会了一身臭毛病:虽然它在小龙的面前百依百顺,拼命讨小龙的宠爱。
  可是,对着伺候小龙的人,它也学会了刁难和欺负人家了:
  有时故意打破喂它食物的盆或碗,让人家挨打或挨骂;
  有时伸出自己的大螯,故意刺伤或夹伤人家的手,看到人家痛苦,自己却高兴得手舞足蹈。
  更有甚者,到了后来,为它准备的食物,如果与小龙的不一样,它竟然不吃,逼着人家给它换来与小龙同样的食物。
  就这样,它在龙宫里呆了好多年,完全是享受龙的待遇,基本忘记了自己还只不过是一只寄居蟹。
  每年三月三日,为西王母的诞辰日。
  当天,西王母在天庭要大开盛会,以蟠桃为主食,宴请众仙,众仙要从四面八方赶来为她祝寿,这就被称为蟠桃会。
  这一年,东海龙王敖广也接到邀请,老龙王非常高兴。
  精心准备好了送给王母娘娘的生日礼品后,就准备动身前去。
  可是,这时候,就是捉着寄居蟹的那个小孙子,哭着闹着,非得要与爷爷一起到天庭去看一看。
  这个小孙子是老龙王最小的一个孙子,也是老龙王最疼爱的一个孙子。
  平常对小孙子宠爱有加,这时,可就为了难。
  西王母的蟠桃会,从来就是盛大而庄严的,低层次神仙们,在蟠桃会上都要格外注意行为举止。
  否则,很容易因为出轨而被严厉惩罚。
  例如:当年的天庭卷帘大将,仅仅因为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破一个琉璃盏。
  什么是琉璃盏?就是琉璃制的盛东西的器皿。
  其实,卷帘大将当时打破的就是一个尿壶。
  结果,就被罚落入凡间,成了盘踞在流沙河,以吃人为业的妖怪。
  后来,成了沙和尚,跟着唐憎去受苦受难。
  而玉皇大帝的天蓬元帅,则因为酒后乱性,骚扰了天宫头号交际花——蟾宫的嫦娥小姐。
  被罚转世到凡间,又因操作失误转为猪身,成了云栈洞里的妖怪。
  后来成了猪八戒,也跟着唐憎走了。
  那齐天大圣,就曾经因为地位过低,而得不到参加蟠桃会的资格。
  由此,引起他一时的愤怒,搅乱了一届蟠桃会。
  结果,被擒获后判处了死刑。
  幸亏他自己的命大,最后,也跟随了唐憎。
  就连这东海的老龙王,虽然资格很老,官品也位列王位。
  可是,在蟠桃会上也得老老实实,循规蹈矩。
  现在,没有王母的邀请,是万万不敢擅自带着孙子去赴蟠桃会呀!
  可是,这小孙子实在令人怜惜。
  反正他早晚都要到天庭,领他去一趟恐怕也不要紧吧?
  但是,一旦让王母知道了又怎么办呢?
  思来想去,他突然想到:龙宫里曾有几个宫女,那一年被王母看好了,被带到蟠桃园里看护水果。
  我何不把孙儿带到天庭后,暂时让她们帮我照看着。
  等我参加完王母蟠桃会以后,再带着孙儿在天庭转一圈,然后再回来。
  这样既满足了我孙子的要求,又不太违反天条,岂不很好吗?###第三十八章 恶龙毙命   原是寄居蟹
  想到这里,老龙王眉头开始舒展开了。
  拿着礼物,驾起祥云,带上他的孙子一同去天庭,去参加王母娘娘的蟠桃盛会。
  到了天庭,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孙儿托付给看蟠桃园的宫女们。
  宫女们见老主人来了,也痛快地接受了小龙孙子。
  龙王又嘱咐孙儿就在园里玩耍,不准走出蟠桃园,等着爷爷回来。
  都是自己在龙宫里认识的宫女,彼此都熟悉,小龙孙子也痛痛快快地答应了。
  老龙王这才高兴地赴宴去了。
  事情似乎进展得都很顺利。
  等到老龙王宴会结束后,酒酣腮红,哼着小曲走到蟠桃园后,向园中宫女道一声谢,领着孙儿就想到天庭各处走上一走。
  就在这时,事情发生了:
  在路过蟠桃园墙外时,墙里有一颗红杏,竟然从墙里将头探出了墙外,显得那么娇艳可爱。
  禁不住好奇心的驱使,老龙王手里拉着的小孙子。
  突然,挣脱了爷爷的手,跑到墙边蹦得老高,去摘那颗杏子。
  也合该出事,那小龙孙子一贯是把他的寄居蟹装在衣袋里,就是来天庭也没拿出来。
  今天在蟠桃园里,那些宫女看到他在玩寄居蟹时,都在嘱咐他,可千万不要让那只蟹子逃跑了。
  在天庭里跑了就跑了,最多遭王母的责罚。
  但是,它若要逃到下界,那可就麻烦了:什么东西只要到过天庭,到了下界就会成精。
  等到成了精,祸害众生,危害百姓时,玉帝就会知道的。
  到那时,责罚起来可就重了。
  当时,小龙孙子嘴上答应着,心里其实也没在意。
  这不:他去摘那颗红杏,往上一跳时,那寄居蟹就从他的衣袋里被撺了出来。
  在天庭里都是驾的云,这寄居蟹还没学会驾云,一脱离了小龙孙子的衣袋,就直奔下界落了下去。
  小龙孙子这时可慌了手脚,他想起蟠桃园里的宫女们告诉他的话。
  一紧张,赶忙将摘在手里的红杏,一撒手也扔到了下界。
  这时,这一切,恰巧被参加完蟠桃会归来的南海观世音看见了。
  心说:不好!这小娃娃要闯大祸了:
  一个寄居蟹掉下去不说,现在,又增加了一颗小红杏儿。
  那寄居蟹本生在下界,登过天庭,再落回下界,可能要变龙的呀!
  这,我可以不管,这是龙王家里管的事。
  但是,这颗红杏,可是天庭上的东西呀!
  何况这颗杏儿在天庭已经不守本份,在蟠桃园里已不满足,竟然把头好奇地伸出了园外。
  这要是到了下界,有谁又能管得了他呀?
  想到此,观世音用眼瞅了一下老龙王,老龙王此刻醉态可掬,还在那里哼小曲呢。
  完全没有发现他孙儿所做的事,也没有感觉到事态的严重。
  观世音叹了一口气:“惯子如同杀子呀。
  这老龙王老糊涂了,竟敢带着孙儿上天庭。
  这孙儿现在已经铸成大错,他还在那里哼小曲呢。
  也罢,不用告诉他了,我就帮他了断了这件事吧。”
  那么,怎么了断呢?想了一想,观世音说了一句:“那就让他们相生相克吧!”
  说完,口诵六字真言:“嗡嘛呢呗咪吽”。
  将手中的杨柳枝在净瓶中蘸了一蘸,向刘家庄的方向点了一点,那颗杏儿就向刘家庄落了下去。
  这时的观世音,已有意要把那颗杏儿,造就成下界一个杰出的人物。
  不过,在他成人以前,首先得严格约束住他的心性,因此,观世音这就选择了书香气十足的刘家庄。
  然而,让他将来能战胜那寄居蟹?
  还得有一把趁手的兵器呀,神仙也不能给他什么刀呀、枪呀之类的东西。
  正走在蟠桃园的墙外,在墙根底下,有一棵喇叭花开得正艳。
  观世音就一弯腰摘下一朵,用手指轻轻地一弹,这喇叭花也飘飘悠悠的向下界飘落下去。
  这就是今天杏儿哥手中制服恶龙的法宝——金唢呐。
  事发突然,做事匆忙,那喇叭花的茎上带了两片叶子,观世音没来得及摘下,这就成了日后的那两只喜鹊。
  做完了这一切,观世音悄悄地回南海了。
  这老龙王什么事也不知道。
  他那宝贝龙孙子,心里虽然心疼自己丢失了一件心爱的宝贝,可是祸已经闯下了,心里忐忑不安,也不敢对爷爷说。
  只能默默地跟着爷爷在天庭里闲逛了一会,就没精打采地回东海了。
  这真是:“天上神仙设个局,地下众生忙断肠”呀。
  这就可以解释:那恶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坏心眼和毛病了。
  话说那天,那寄居蟹从天上掉了下来,飘飘忽忽的到了半空,忽然,觉得自己变得又长又大起来。
  后来,在接近地面时,竟然会驾着云雾飞行了。
  此时,那寄居蟹心里高兴极了:我竟然也变成龙了!
  可是,等落到地上以后,它又高兴不起来了:
  只见自己所落之地,只是一潭清水,那是没法与东海之水相比的。
  好在潭里也有些许小鱼小虾,暂时可以勉强混饱肚子。
  但从长远来看,自己的身体已经这么大了,食量也在增加,要想吃饱还要吃好,就需要到远处去寻找食物了。
  但是,自己实际上还是一个寄居蟹。
  它试验了一下,自己最多可以飞行五十里,再远的话就飞不动了。
  在这五十里的范围内,一片穷乡僻壤。
  一片汪洋是找不到了,小潭小水倒还有几处。
  小鱼小虾吃不饱,那只有偷盗,所以,也干了不少偷鸡摸狗的勾当。
  直到青云峰的老道,来警告它:让它别伤害周围的百姓,以免引起众怒。
  它虽然一怒之下抓坏了老道的道观,可是,回来细想一下,老道说得不无道理。
  要想长期生长在这个地方,引起众怒毕竟不是什么好事。
  因此,在以后的日子里,它多少约束了一下自己的行为,只抓一些狼虫虎豹,野鸡飞鸭之类的东西充饥。
  有时,它也安慰自己:既然到了这里,也别多想了,毕竟自己会飞了,也做了一回龙,只要吃饱肚子也就万事大吉了。
  但是,与小龙在龙宫里住了好几年,那过得真是荣华富贵、冠冕堂皇。
  已经给它养成了骄横奢侈的习气,又怎能长期过得惯这单调寂寞的生活呢?
  于是,在进了青龙潭的第四年,它就抢来了童男童女。
  尽管青云峰的老道,三番五次地劝它把孩子送还给人家。
  可是,它怎么能舍得呢?
  就这样,它过起了有人伺候的帝王生活。
  这真是:“昨是鱼鳖虾蟹,今为魑魅魍魉”。
  这与世间的一些小人是一样的:
  本是“鱼鳖虾蟹”之流,靠着会讨好和拍马。
  一旦巴结上了哪个权贵或首长,就是说沾了一点“仙气”,有的马上就会鸡犬升天。
  对于这样的一些人,他们一旦有了一些既得利益,或掌握了一点权利,至死都不会轻易放弃的。
  而且使用起这一切来,恐怕远远的要超过了他们的主子。
  那真是: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所以,孔子就说过:“巧言令色,鲜矣仁”。
  就是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人们可要警惕呀!
  其实,人们对待这样的一批人,也是有经验的。
  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叫做“阎王好见,小鬼难求”。这小鬼就是指的这一批人。
  这寄居蟹,也是这样,到了天庭沾了一点仙气,身体有了一点变化,它就真得把自己当作龙了。
  直到杏儿哥把它逼到潭底,它还不舍得放弃本不该自己所得的一切。
  这不,就白白地送了自己的一条性命。……
  那杏儿哥,吃了老道的长白大补丸后,精力大增,一天的困饥之感全无。
  就坐在这悬崖边,精力充沛地吹着唢呐。
  老道静静地坐在杏儿哥的旁边,双手搂着宝剑,担任起护法来了。
  七叔瘸着腿,拄着枣木杖子过来看了杏儿哥几回。
  看也没机会同杏儿哥讲话,只朝着老道点了一下头。
  看杏儿哥此刻很安全,也就放心的找了一块避风的地方,让两个孩子先睡下,自己坐在旁边看着。
  山谷里的夜,原本是静悄悄的,只有呼呼的风,在山谷里穿行。
  可是,今夜的山谷,显得是那样的不和谐:
  除了山谷里的风,再加上这高昂的唢呐声。
  还有恶龙跳动时发出的沙沙声,间或还穿插着恶龙的喘息声和嚎叫声,完全扰乱了山谷里的宁静。
  在黑漆漆的夜里,这一切声音拌和在一起,给山谷平添了几分诡异。
  几个人坐在那里,虽然,表面上都很平静。
  可是,心里面是十分紧张,因为这毕竟是人与恶兽之间的搏斗。
  尽管现在杏儿哥有了制服恶龙的利器,可是谁知在这诡异的夜晚,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怕杏儿哥吹着、吹着睡着了,每过大约半个时辰,老道都会对着杏儿哥说几句话,让他精神振作起来。
  这夜好长呀!这夜也好冷呀!
  幸亏都是些能吃苦的人,苦熬一夜,终于盼来了黎明。
  谢天谢地,总算一夜平安无事!
  当早晨第一线光明映亮山谷中时,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站在崖边看山谷中的恶龙。
  已经好长时间听不到恶龙的动静了,直到此时,杏儿哥还没敢停下嘴边的唢呐。
  只是吹了一宿,累得杏儿哥吹那唢呐,现在,只是不住地出声,早已没有了那优美的旋律了。
  众目所见:此刻,山谷里的恶龙,一扫往日的那种霸气,现在只是一动也不动地,胡乱把自己堆成一堆,瘫在地上。
  只是在它的周围,还可以看到几只蛤蟆在随着唢呐的曲调跳动着。
  两个刚被救出来的孩子,休息了一宿,精神头好了许多。
  随手捡起两块石头向恶龙扔了过去,打在恶龙身上,恶龙也一动没动。
  看到这里,老道一摆手,让杏儿哥先停下嘴中的唢呐。
  杏儿哥这才把吹了一宿的唢呐,从嘴边拿在手里。
  不顾嘴肿脸疼,静静地站起身来,向谷中的恶龙望去。
  过了约有一刻钟的功夫,没有看到恶龙再动弹一下。
  老道说:“看来,这恶龙确实是累死了。我下去看看!”
  说着,不由分说,弯腰拿起杏儿哥身旁的绳索,一头套在树上,把宝剑斜插在身后,双手抓过绳索,瞬间溜到了崖底。
  走到那恶龙的面前,手持宝剑向那恶龙的身体猛刺一剑,那恶龙还是没有动静。
  这时,大家才断定:这恶龙确实是死了。
  随后,杏儿哥也下到了谷底。###第三十九章 了却因缘   道长施妙手
  见杏儿哥也下到了谷底,老道对杏儿哥说:“小娃娃,现在这龙已经死了。
  “五爪为龙,四爪为蟒”,这龙是四爪,原来是一个级别很低的龙。
  你现在想怎样处理这龙的尸首?”
  杏儿哥答道:“道长爷爷,我也不知怎么处理。
  我现在就想做一件事:想让道长爷爷用剑帮我割下一些龙肉来。
  我好答谢那些因为被我吹唢呐,而跳舞累坏了的虫子们,这是我已经答应它们的!”
  老道听到杏儿哥的这个请求,心里说:真是一个重信用的好娃子呀。
  于是,说道:“好吧,那贫道就给你割些龙肉下来。
  不过,贫道也有一个请求:那龙的胆,是不是可以给贫道做一味药材呀?”
  “道长爷爷,你就不用客气了,要用什么,你只管拿去就得了。”
  “好吧,贫道也就不客气了。这件事情,等我上崖后再向你七叔说明吧,”
  老道说完,拿着宝剑,先为杏儿哥割下很大的一块龙肉。
  杏儿哥高兴地拿着那块龙肉,跑到了他藏身的那个岩洞跟前,将龙肉塞进洞口。
  还鞠了一躬,说了一声谢谢,这才重新跑了回来。
  这时,老道已经把龙胆割下,用一块布包好,正站在那里等着杏儿哥回来。
  杏儿哥回到崖下,他又看见被恶龙抓倒的那棵树。
  就走到老道的面前,指着那棵倒在地上的大树,不好意思地又提出了一个请求:
  “道长爷爷,那棵大树是因为我,而被恶龙抓倒的。
  我想请道长爷爷帮我把它重新栽活。”
  “好主意呀,小娃娃,世间的一切因缘,该了断时一定要及时了断,这才是做人的聪明。”
  这老道越发佩服这小娃娃做事的厚道了。
  说着,老道先把龙胆放在地上,然后,走到那树被拔出去后留下的树坑前,先用宝剑把它挖得更深一点。
  然后,与杏儿哥一起,把大树从山溪中拖了出来,把根部挪到坑里,把树干扶正,用手把泥填到坑里,用脚踩实。
  看大树栽好了,二人才满意地走到那龙的面前。
  对着那龙庞大的身体,老道又说话了:“小娃娃,这龙的身体太过庞大,我们无法就这样把它弄回家。
  虽然,民间有“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之说。
  是说它的肉异常鲜美,可是,天下又有谁真正尝过龙肉的滋味呢?
  道家有三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我们就不要开这个吃龙肉的先例了!
  不如这样:这龙在这山谷里已经为害十几年,山谷里的众生们吃尽了它的苦头。
  我们就把这龙肉赏给山谷里的众生,这也算了却了这份因缘。不知你答不答应?”
  “道长爷爷,这样做是最好的。
  干脆这龙皮和龙骨我们都不要了,一并都赏给山谷里的众生算了。”杏儿哥说道。
  “不行!这冤有头,债有主。
  你刘家庄的上上下下,老老少少,让这恶龙害的九年来,牵肠挂肚,寝食不安。
  这恶龙理应报偿你们,这也叫因缘。
  说起来呀,这龙浑身都是宝。这龙角:你们可以做成犁,用来耕地又省力又快速;
  这龙头:可以竖在你们家的房脊上,天上打雷的神仙就会看到,雷电就永不会再打到你们庄里;
  那龙皮和龙鳞:是最好的防水材料,盖在你们家的房上,就会永不再漏雨。
  那龙骨:异常结实而永不腐烂,可以做你们家的房梁。
  至于四个龙爪么,可以当做四个齿耙,平整土地和整理场院中的粮食异常轻快。
  所以,除了龙肉以外,其它的全归你们刘家。”
  这道长说完,就挥动起宝剑,只一刻的功夫,就将龙肉全部剔除干净。
  然后,老少两人,分别拿了一些龙肉洒到谷中各处。
  最后,回到崖底。老道先到山溪中清洗了一下双手和宝剑。
  然后,将宝剑入了鞘,拿起放在地上的龙胆,先上到崖上面去了。
  放下绳索,让杏儿哥把剩下的龙皮、龙头、龙骨之类,用绳索捆绑结实了,让崖上面的人拉了上去。
  杏儿哥这才到溪水里清洗干净了双手,拉着绳子上了山崖。
  到了崖顶,老道首先把处理龙肉的经过和原因,告诉了七叔。
  七叔听后连连点头,夸赞老道与杏儿想得周到。
  但是,七叔提了一个要求:就是要割下一块龙皮,给老道修理被恶龙损坏的三清殿的屋顶。
  老道坚决的拒绝了,老道说道:“你们的心意我领了,可是那样做,是万万不可的!
  我三清殿是什么地方?那里供养的,可全是我道家的祖师爷,那污秽不堪的恶龙哪里有资格上到房顶?
  就是今天这恶龙的尸首,也难进我的三宝之地呀!”
  听到老道这样说了,七叔赶快向老道道歉。
  这老道也没在意,只说了一声:“不知者不怪也。”也就过去了。
  这时,老道从布袋里拿出刚刚得到的龙胆,对着七叔笑了笑说:
  “其实,贫道在这场因缘中,已经得到好处了。
  那恶龙抓坏了我的道观,我却得到了它的龙胆,两下里不仅扯平了,我好像还多占了一些。
  现在,就让我试试它的疗效吧。”
  说着,让七叔坐在地上,他把七叔脚上的膏药解下来。
  然后,拿出一个小药勺,在龙胆上挖了一下子,挖出了一小勺龙的胆汁。
  滴到七叔的脚上,又伸手在上面来回摩擦了几下。
  最后,找了一块布将脚包上。
  这龙胆的消炎作用真是非同小可,擦上不一会儿,七叔就觉得整个脚清凉一片,那痛感在逐渐消失。
  不到一顿饭的功夫,就觉得整个脚,像有无数只小虫在里面来回奔走,又过了一会儿,痛感竟然全无。
  打开包脚的布一看,肿全消了,整只脚就像从来也没发生什么事一样,连伤得痕迹都找不到一点儿。
  七叔非常高兴,连忙站了起来在地上来回走了几趟,又站到地上向上跳了几下。
  确实觉得没有任何问题后,才对老道说道:“道长,真是谢谢你!
  没想到,我的伤竟然这么快就被你给治好了。”
  老道听后,哈哈大笑,说道:“小哥儿,你可不要谢我,要谢也得谢你的小侄儿。
  没有他整死了恶龙,哪有什么龙胆疗伤。
  全天下恐怕只有我有这福气了:可以用真正的龙胆来治病。
  没想到呀,这龙胆的疗效竟是这么好!”
  看到七叔的脚已经全好了,一行人都非常高兴。
  经过一宿的磨合,众人之间已经完全失去了陌生感,换之而来的,是一种十分融洽的亲近感。
  特别是刚救回来的两个孩子,脱离了魔掌,吃了一点东西,又在自己亲人面前睡了一觉。
  尤其是看到恶龙已经死了,他们就像换了一个人那样,精神好多了,话语也多了起来。
  尽管他们由于在恶龙那里长期很少讲话,有些话,让人一时听不明白。
  但是,可以看出来,他们已经明显的活泼起来了。
  此刻,宝儿拉着七叔的手,连叫“爹爹”;
  红儿也来到杏儿哥的身旁,为杏儿哥整理昨夜被恶龙抓碎的上衣。
  一旁的老道看着,高兴地抿着嘴“嘿嘿”的直笑。
  在他们亲热之际,老道拿过如意车来,将那龙的身子折了几下,绑到车上。
  将宝剑插到身后,对众人说一声:“好了,我们该回去吃早饭了!”
  听到老道的话,大家这才赶忙整理一下自己,七叔与杏儿哥还是各持枣木杖,一行人就拉着如意车往道观走去。
  心情愉快,轻车熟路,不到一个时辰,众人就来到了青云观的山门前。
  因为老道有话在先:不准这恶龙进他的道观,以免玷污了他道观的清静。
  所以,走到道观山门前时,七叔找了一棵大树,把龙和车子一道紧紧地捆在大树上。
  老道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引导众人走进了道观。
  进了道观以后,七叔帮着老道做好了早饭。
  等到一行人吃完了早饭,已经是好到晌午了。
  在做饭的时候,老道就跟七叔说出了今天的安排:
  因为昨夜一宿没睡觉,今天就不要动身回家了。
  在道观中好好休息一晚,养精蓄力,明天一早再出发。
  另外,两个刚救出的孩子,在恶龙的洞里,与恶龙呆得时间太久,瘴毒已侵入身体。
  在观中,今天可以用药汤浸泡身体,把毒素排出体外。
  再吃两粒长白大补丸,以后好生保养,身体便无大碍了。
  盛情难却,七叔觉得也确实需要休息一晚,特别是两个刚救回的孩子,也发现他俩脸色特别差,原来想回家养活几天就会好的。
  可是,老道已看出这是瘴毒的侵入,如果发了病,那可怎么办?
  所以,七叔就答应再住一晚,不过,只是太麻烦道长老人家了!
  七叔决定:由道长帮两个孩子排毒,他自己和杏儿哥,来帮老道修理三清殿的屋顶。
  老道知道自己拗不过这叔侄俩,也就答应了。
  按照计划,吃完了早饭,老道先为七叔和杏儿哥准备好了修房的材料和工具。
  那材料是捣碎了的糯米和生石灰,将这两种东西混合在一起,一加上水,那生石灰就放出高热。
  然后,烧熟糯米面,这时又粘又稠的石灰泥,就成了上瓦的绝好材料。
  连秦始皇当年修造万里长城时,砌砖都是用的这个材料。
  至于瓦吗,在当初修造道观时,还存了不少,就在道观后面的山坡上。
  叔侄俩用的工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