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做许仙的日子-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都是浊煞之气。
西方二圣自知自己赚了大便宜,主动求和,开启通天路,镇压浊气,结果……也是看到了。
小小浊气难住了圣人,这实在是让人不甘心,通天教主说:“难道这下届有心挽回,你我就不助手吗?”
老子与元始天尊不语,不是他们不助,而是助不得。
这就像动物王国与虫子王国开会,大象对跳蚤说:“你不要再祸害动物了,否则我就出手了。”
跳蚤呢?咬不破大象的皮,自然也就不会与大象顶着干。但是会开完了,老虎兔子倒了霉。
这便是诸圣的顾虑。
通天教主想了一下,邪邪一笑,突然大声说:“我,灵宝天尊为无极生太极,太极成五行的道之进程,天道的生成,天地有规矩,万灵归其宗,乃宇宙的繁荣,故为灵宝。”此言送入下界,立时大笑。
老子与元始天尊听了,不由面带微笑。这通天教主也知使计了,只不知瞒不瞒得过浊气,凡人又能不能领悟得到。
当然,即便领悟不到,与他们也是无碍。只不过他们依然做了,还做的很高兴。这便是一个“人”字了。
与此同时,许仙概括的《封神演义》也讲完了。
痴迷道家的老者,回味无穷道:“这便是道教吗?为何我以往没听说过?”
许仙问道:“你没听说过道教?”
“是啊!我听说张道陵创教,又有五斗米教,天师教,全真教……”他不断细数。
后世人并不清楚道教虽为华夏本土教,但是为人熟知还是在一本《封神演义》后,而《封神演义》明初是没有的。
许仙却是痴了,喃喃自语:“有道家,没道教;有道家,没道教……”
那痴读书的少掌柜插话道:“这有什么,当年孔夫子周游列国,也是有儒家没圣教……”书读多的他,自然是知道以前是只有儒家的。
他只是单纯的讲史,许仙却是听得双目一亮。他本就明了家与教的曲别,一讲能力,如那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一却是重传承大过能力,诸般教众舍身护教,多是护的传承。
以前没有教,只有家,后来才是有了教。许仙似乎明白了。
这时通天教主的声音到了。
-------------------------------
鸣谢〃小小白菜头〃的打赏
鸣谢〃你妻负我啊〃的打赏

第209章、浩然正气

“我,灵宝天尊为无极生太极,太极成五行的道之进程,天道的生成,天地有规矩,万灵归其宗,乃宇宙的繁荣,故为灵宝。”
明白了,真心明白了。
灵宝天尊(通天教主)象征无极生太极,太极成五行的道之进程,可以说是天道的生成,从此天地有规矩,万灵归其宗,为宇宙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所以被称为灵宝。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宇宙生成的过程。
这一下,许仙笑了。如何能不笑,道祖有言“天道大势不可改,小势可改”。
何为“大势”?宇宙繁荣是为大势。何为“小势”,此间进程是为小势。
用后世的话来说,为了繁荣,即文明的多样xìng、发展xìng,天道是不在意是东风压倒西风,还是西风压倒东风的,只要繁荣那就够了。
后来,许仙出守一方,偶然间见识到了其他洪荒碎片生成的世界,其历史进程,显然是证实了这点。
许仙高兴的哈哈大笑。无所谓有,无所谓无……道家所讲原来如此。
高兴大笑,却引得书局父子二人的死盯。他们死盯,不为其他,只为一书尔。“这位公子,这《封神演义》你是否可以细说说。”
老爹更是言道:“细说不如写下,天下知佛不知道。公子若是写下,必为道门居士,功德无量……”
“是是是,公子若写,我书局必然全资雕版印刷。”年轻掌柜保证道。
“什么全资?我等当奉上润笔费。”老者更是大方。
要知道这时代,出书是自费,只有那大官名士才会有润笔费。
许仙吗?上层人物名头不小,但他既不是大官儿,也不是名士。
年轻掌柜不仅没有反对,反而说:“对对对,爹爹说的极对!”
这位痴书的,只要可以看到书,看来是什么都不在乎了。须知道他虽是买卖人,但是做的却是文人生意。有句话说的好,文人相轻,处于什么地位的文人应有什么身份地位,这恰恰是他们最关注的。
给了一个文人不恰当的身份地位,不仅不会带来商业兴盛,反倒是麻烦不少。
不过话又说过来,这种事没有外人在,只要不四处宣扬,哪个又知道。
许仙当场应下,其父子欢喜得当场备下文房四宝,不让回去了,并美其名曰:代他校稿。其实际上却是根本等不了许仙回家写好,再拿回来。痴之一字,竟狂热至此。
只是许仙方一动笔,便天昏地暗,起了风沙一般。这是人道不满。
后世之人皆以为这《封神演义》为许仲琳所做,却根本不知道这书的多难,许仲琳并没有写完,人便死了。后落一道人陆西星之手,这才成书。
许仙仍是士人,未脱三界六道,既非道家子,又非佛门人,自是归于人道之下,有人道管辖。许仙著道家书,自为信奉了千万年的“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人道所厌。
这“千万年”是实指,非是虚言。至于为何,此处不表,书后自知。
好在与此,许仙刚刚知道了家、教之事,心中早有准备。正了衣冠,对天言道:“我为字道传承,以字落纸,当以真驳假!”
这番话说完,天未见变动。许仙叹了口气,他有所猜测,但是却绝对不希望是这样。
无奈,言出法随。“吾善养吾气以为浩然正气……”
想与人道对话,当制止浊气影响。而浊气,仙术不成,佛光也不成,只有正儒之道,浩然之气才能劈开浊气。
许仙一身法力、佛光立起转化……
所谓正儒,与圣教不同。正儒者直言秉笔,落字以真,无惧生死,养一腔浩然之气。
“吾钱塘许仙秉笔直书真诚往事!”一道浩然之气劈天而去,击碎一方浊气。
“吾钱塘许仙秉笔直书真诚往事!”又一道浩然之气。
……
浩然之气果然如许仙所想,真的可以破碎浊气。只不过一方浊气实在是太少,而许仙匆匆转化的浩然正气只有三十六道。
这已是天大的造化,浩然正气者真我所生,三十六天罡正气可上达九天。只可惜人道非居九天之上,再有浊气阻断,想与它对上话,绝非易事。
许仙想了一下,再度开口说:“我为字道传承,今以字道入儒家,小小儒教也敢放肆!”
双目如电,一口吐出三十道浩然正气。
许仙是在赌,赌这儒教是否还在承认儒家。承认,自然一切皆好;不承认,许仙只得另寻他法。
好在儒家虽然变化为教,却依然承认儒家。这就像张道陵立道教,却不得不拜三清一样,根基在此,不认不行。
浊气散去,天地归于清明。显然不认儒家,难有儒教。再是不喜怪力乱神,也是做不自掘坟墓。
许仙这才松了口气,此间凶险,非外人可知。若是那浊气真到了颠倒黑白,不认根基的地步。那么许仙便有可能与人道抗上。
这可不是说笑。一旦人道变得不分黑白,不要说书写《封神演义》了,今后都不要想说真话。据有字道,却言不得真,其后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连发三十几道浩然正气,许仙也是分外不舒服,大有贼去楼空之感。
字道虽然拥有转化之能,却也不可能无中生有。竟是一下子耗光了许仙的修为。
“我需要先休息一下。”许仙说。
书局父子俩亲眼所见天地变化,许仙威能,当场差点儿痴呆,与许仙所求无有不应。
休息了好一阵,许仙知道这《封神演义》是必须他来写了。都已经上应了人道,不写也是不行。好在后世《封神演义》的故事,他是熟知,真写起来,也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唯一需要注意的,胡编乱造不成,因为他代表的是真。
字道为鉴,落笔如有神助,再有识海中的那一位在,许仙的《封神演义》反倒比许仲琳版还要真的多。
这边许仙黑香未干,那边这掌柜父子便忍不住摇头晃脑阅读起来。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
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
燧人取火免鲜食,伏羲画卦yīn阳前,
神农治世尝百草,轩辕礼乐婚姻联。
……
-------------
鸣谢“小小白菜头”打赏,第二位执事出现,散花恭喜!
鸣谢“你妻负我啊”588起点币的慷慨打赏

第210章、着书引劫出

混沌初分盘古先,太极两仪四象悬,
子天丑地人寅出,避除兽患有巢贤。
燧人取火免鲜食,伏羲画卦yīn阳前,
神农治世尝百草,轩辕礼乐婚姻联。
……
“好,好!妙,妙!”
单单是开头一诗,便引得父子二人大叫。不是他们少见多怪,实在是这古代信息量不足,上古之事,是根本没有地方听说。哪怕是这诗不怎么样,单单是描写了上古,便引发了古人的求知yù。人族本xìng便是探索与求知。
许仙这边还没有写完,那边便随着书局众人的口舌传播了出去。更是引来无数的说书人等在门口,只为从书局小厮口中抄录一二。
在多是讲历史大将秦皇汉武、才子佳人的时代,一下子蹦出个上古神仙事,哪个会不惊动,哪个又会不想知道下事如何?
凡是讲说这《封神演义》的说书人,就没有不火的。
在《西游记》还没有面世的时代,又有哪个可与《封神演义》相比。就是说许仙开辟了神仙流,人们也是认的。
不是说这时代就没有神鬼故事,这么系统全面的却是没有。当道教知道这书后,更是奉为道典,重立神仙事,使得道教真正为三教九流所熟知。
只是许仙在写到最后一章后,却是发生了件麻烦事。照妖镜动了。
照妖镜为山海人所制,而山海人的书却有封印之功。书成之后,便有为《山海经》衍化之势。
这可让许仙看的是咄咄称奇,因为一本《封神演义》中出现的人物可不仅仅是妖魔鬼怪,更有着天道与那圣人……山海人有那本事吗?
当然没有,照妖镜仅仅是有心转化,便当场碎裂。那书中人物显然是超出了它的能力范畴。
许仙是看的大乐,大有幸灾乐祸之嫌。
轰-突然,人道出手了。
大大的“人定胜天”虽然是有了人之伟力,但是却也让人道骄横起来。以人道吞天道……
“许仙,快阻止他,否则劫雷是会劈死你的!”苏妲己惊恐的大叫。
滚滚劫雷一动,什么浊气,什么煞气,就是个笑话。
这一下,许仙也慌了手脚,把书一抓,直接丢给了照妖镜。
苏妲己吓的哇哇大叫:“你疯了!找死也不是你这么个找死法!”
许仙说:“不是找死,而是必须如此。浩然正气。”
苏妲己说:“浩然正气想对天道?人族都是疯子不成?快放找走,你yù寻死,别拖累了我!”
许仙根本没有时间再为她解释,而是言出法随,天地叱令。“浩然正气,人道守护。”
这是以浩然正气为人道之基,又祭出那点儿封神榜。
这已是许仙可以做的全部了。
浩然正气是否为人道承认,是这一切的关键。承认,那便有了对话的基础(实力),再以封神榜以表无逆反天道之意,只是封神量劫。
封神,不过是小势。逆反天道……好吧!见没见过,贪心不足,蛇吞象?反正许仙是不看好人道,反倒是更看好天道一点儿。
一切只有等待。
好在这是明初,人道显然是很重视求知问真,还重视“人”,远没有到浊的道德全无的地步。他认可了,更是展开了本源:推人间,知规则。
这是说的通的,为何后世科学大行其世,便是科学研究的是规则,而不是法则。显然推动这一切的人道也知他先天不足,这才跳过法则,直指本源。
法则者,以法模拟规则伟力,了解规则,掌控规则,从而悟道……这与人道所为孰途同归,皆为悟道。
轰-既不是为了逆反,天道自然不会出手,立即雷劫俱消。只是留下了“三道各归其职”的谕令。
这就完了?
是许仙在问。
“你们是说开了,这《封神演义》怎么办?”许仙在问。
天道人道俱没有回应。
“当然是印刷成册了。”这是书局父子俩,甚至那老爹还问道,“那原稿……”
“原稿自然是在我这。你们不是抄录了吗?用那印刷不就好了。”许仙说道。
“是是是……”书局老爹随口应着,却多有不甘心,小心与儿子商量,“裕儿,那书自书写到成形,皆有天地异sè,心为道家至宝,你看咱们可否赎买过来?”
他儿子说:“买它做甚,父亲不是已读过了吗?”
其父说:“读过怎比拥有。”
他儿子劝说:“父亲也说那是宝物,我等怎赎买的起?”
其父叹道:“我儿所言极是,是为父过贪了。”
他们的对话,许仙是一字不漏,尽皆听入耳中,并为之苦笑不已,心说:如果不是害怕拿出来遭雷劈,我倒是宁愿送了你们。
苏妲己更是千叮咛万嘱咐:“天道不计较了,你千万不要拿出来,再招惹天道!”
说也奇怪,苏妲己住在照妖镜中,本是许仙的一举一动,一思一念,她尽皆知晓。但是偏偏人道现本源,以表天道这一瞬间,苏妲己竟是从未知道其发生过。哪怕它就在许仙记忆中,她也是看着不识,听者不闻。
在她印象中,只是天道威压,毁天灭地,她不是苏妲己,更不是九尾狐,只是天道下一蝼蚁。
这时,突然浊气中分出一股清正之气,正是上古人族之浩然正气。
人道认可许仙浩然正气之说,引出上古正儒,从此天天分正儒、儒教之说。许仙虽非开山立派之祖,一个为往圣继贤学却是跑不了。
许仙倒是苦笑不已,他是自家知自家事,写文章蒙人,不要说是有字道相助,就是没有,后世的见识也足够了。但是蒙人道……心知自己今后是必须要多读儒家了。
顶头老大下了旨意,那可不是那么好违背的。
这时皇宫大内,老朱思前想后,才下了主意,他与马皇后商议,这无论许仙的文章如何,都要点了他一榜头名。
对此马皇后自然不无答应,并建议说:“陛下,那张士诚如何处理?是否需要做场水陆法事?”
嘶-提到张士诚,一直以为自己什么都不怕的朱元璋,此时只觉心肝乱颤。
也是,以往征战天下,他一直以为只要杀人便可以了。然则张士诚的鬼魂,才让他如梦初醒,知晓了人死有之后。“做!法事一定要做!”
朱元璋当即召来丞相和刘伯温诉说法事之事。
丞相李善长当场便皱了眉,这几rì恰好是《封神演义》大行其市的rì子。李善长家中也多有人去听,但是李善长不。
李善长少年家贫,儒教书的读不多,后来更是入了法家。认为宗教导人向善,唯心太多。只有律法才是一切凭依。所以他对朱元璋做水陆法事异常反感,直言道:“国库没有这么多银子可供挥霍无度!”
这话就差直接点明朱元璋胡闹了。朱元璋听了,手都忍不住哆嗦。
刘伯温见了,立即打圆场说:“这宗教导人向善,陛下也是为天下谋福。”
李善长说:“子不语怪力乱神。治国当以法,有法则国必安!”这是他的理念,也是他的坚持,“其他反而乱了百姓心xìng!”
“法!”老朱面sè发冷,丢出一把锦衣卫的查探。“这些,依法如何?”
刘伯温一看,上面尽皆是某某官员某年某月某rì收受银钱多少。按照明初国法,早应判了死刑。
刘伯温拿给李善长看,李善长也是面sè铁青,他说:“陛下放心,臣这就查办此事。”
朱元璋说:“国法已建多年,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贪赃枉法,莫非执法不严吗?”
朱元璋执法不严,这绝对是开玩笑。贪个几十两,便剥皮填草,从古至今再没有比他对士人行刑更狠的帝王了。就更不用与刑不上士大夫的朝代比了,没法比。朱元璋的恶名多是杀官杀出来的。
别人不知道,李善长又怎么会不知道?但是以法治国乃是他的理念,他是绝不会因为一些贪官便改变的。他想了一下说:“陛下,这都是蒙元带坏了人心……”
朱元璋说:“所以才应开水陆法事……”
“陛下,水陆法事只是劳民伤财,世风rì下,于国无益。”李善长坚决反对。
朱元璋也是恼了,质问道:“那你说如何?你言建国法,天下安。然则这国法已建,天下可安?”朱元璋手指一地的贪赃枉法文卷质问,“你又言,执法须严,则天下安。朕的法可执不严?”
李善长不知怎么解释,只能回说:“终归是会好的。”
恐怕李善长做梦也想不到这天下文武不是终归会好,而是终归一天恶劣过一天。
史评:明,政治**。
何为政治**?即是从上到下,一切玩政治的尽皆腐了,这才是政治**。
朱元璋无奈,摆摆手,让他们去了。回了**,马皇后劝他:“陛下勿恼,李大人也是为我朱家江山谋事。”
朱元璋说:“我岂不知。只是这天下总也治不好,否则朕又怎么会求助于神佛!”
----------------------
鸣谢“你妻负我啊”更新票

第211章、问猫

大让步,绝对的大让步。朱元璋这一生打骂神佛有之,驱逐神佛有之,唯独这敬仰神佛,这还是他人生第一次。
他能这样做,可以说是已然推翻了他的人生三观。
他是帝王,他做这水陆法事,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法事。用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这朱元璋已是主动的套上了皇权限制的牢笼。这对朱元璋这样的开国帝王是怎样的让步,已经是可想而知。
就是这样,李善长依然没有同意,也难怪马皇后会说宽心的话。
马皇后说:“做场法事也是极好,以前不知这鬼神旧事,现在知了,为以往旧人做些什么总是应当。终归都是出了气力的,实在不行,就从内帑出些银子好些。”
朱元璋点了点头。这时的朱元璋是更加感受到了许仙的价值,不是许仙,今天这事也就为人难住了。他—个帝王,可以不在乎银子,但是必须在乎面子,帝王的权威。
见朱元璋应下,马皇后又说:“这次御弟不知考的如何?”
朱元璋说:“他必然是今科头名。”
马皇后提了—下,是为了提醒朱元璋,见老朱没忘了人家,他也就安心了。老实说,这几年老朱为了自家江山,有些事做的并不地道,她也是深知。以往的兄弟也就算了,知根知底。但是许仙,越是认知,反倒越是觉得深不可测。她甚至觉得,这样的人物,就应成为自家人。不知不觉中,她已有心劝说大臣,同意封王之事。
李善长离了皇宫,落后半步行着的正是刘伯温。做为今天事的参与者,刘伯温说:“陛下做水陆法事并不是坏事,为何……”
李善长说:“我知你的意思,但是天人感应太过虚幻,我等必然得有切实的手段。”
刘伯温担心说:“可是……”
李善长说:“我等就是不为我等考虑,也要为子孙计吧!”
“唉!”刘伯温叹了口气,“以往老兄弟怎到今rì水火难容?”
李善长知道刘伯温不是不知,他自己也是知道。正因为知道他才这么拼命立法。谁不渴望唐太宗之治,可是唐太宗只有—个,他们面对的是明太祖。
许仙写就《封神演义》,也便告辞离去。不想这书局父子反倒是千万不舍,死死捉住许仙的手,那态势,如果不是这时代没有照相机,是非要与他合影留念不可。
然而没有照相机,这时代却流行送家仆。他们见许仙没有随身书僮,非要送上一个。
许仙能要?须知许仙身边任何人,凡人插手都是不易。只得以家中女眷为借口推了。
他们知道许仙家中除他,尽是女子。再说为官须有男仆待客,许仙推说尚未为官,总算是摆脱了古人“书迷”的热情。
回到保安堂中,许仙又是不同。浩然正气在许仙周身形成浩然洁光,与人,只是会有正气之感,与有修炼之士,那是一身洁光,特别是那妖,格格不入。不是妖气为黑,实在是白气太洁。
许仙回来,众妖倒是立时酒醒,不由襟危道:“许,许公子,你这身……怎么如此,如此……近身不得?”
许仙这才注意到自己身上微光,他也没有想到—个浩然正气竟然使得他进化成了“萤火虫”。随口应付几句,便入了书房。
浩然正气既然为字道所化,自然是要寻章摘句,总是发光,也不是个办法。
只有猫,没心没肺,见了这么多的妖,大瓶喝酒,大口吃鱼,末了,还嚷上几句:“貂蝉,上菜!喝,大家都喝!这许仙的法子虽说香醇差了,但是绝对烈。喝,都喝!”
这猫是只千年的老酒鬼,仅仅古代美酒,花费太大,也没有那么多几十年的窖藏,新酒度数太低,她喝起来只如喝水。于是这蒸馏酒也就这么出现了。
“许公子对猫娘极好,知猫娘好酒,百忙中还发明烧酒之术。”众小妖齐言。
猫眼微咪,异常受用。享受的模样,有如慵懒的家猫捋顺了毛发。
只是当一人出现,众妖立即闭口不言,更是稍稍躲开了行藏。
“既然汉文对你这么好,那就好好说说汉文发生了什么事吧!”是小青。
许仙刚才踏入保安堂,灵气的变化,白素贞小青便感知到了。
小青抓起猫脖子,便带了回去。不是小青不与猫面子,而是小青对猫窝火得很。
—开始,许仙修真,知晓了妖魔鬼怪,不再怕她们,她们自然是高兴的,感激猫的。但是随着许仙不断修炼,许多事不仅渐渐脱离了他们的掌握,更是慢慢变得连插手也办不到。就说皇城那次,她们的修为注定是参与不进去,这点反倒是不如修为低的,修为越高影响越大。
然而让小青失去对猫唯——点的亲近,却是猫干的事。
苏妲己是什么妖?不仅许仙知道,妖更是知道。
许仙与苏妲己呆在—起,简直是把小白兔送给了大灰狼。每一时每一秒,小青与白素贞都在担心。担心许仙会为她所迷惑,变了心。没法不担心,不是她们不信任许仙,实在是狐狸jīng之名太**,在这方面,白素贞与小青是一点儿信心也没有。
妖界实力为尊,小青抓走猫,众妖不仅不出声,反而是全做看不见。
就是在他们中修为数一数二的树妖姥姥,也是一手拉住上菜的貂蝉说:“貂蝉姑娘,我有—项神通可为你塑造鬼体。鬼体者,修为高了,与人体无异。我这神通乃是树族之祖圣所传,有西天功德池之妙用……”
这是酒喝大了,开始吹水。是,他们是认西天二圣为祖,但是人家可不认他们,更不会传下什么神通。树妖所拥有的神通只是他自己家的,与西方二圣无关,就更不要说什么西天功德池了。喝大了,吹起水来,妖与人一样,哪边厉害,往哪边靠。
猫带到,白素贞与小青自然是去了她的酒气,方便问话。
“发生了什么事?”一看到白素贞与小青审案的样子,猫便担惊受怕,什么心思也没了。
“汉文的事,你知道了?”白素贞开口问道。没有生气,只是问。

第212章、吃醋

“汉文?许仙发生了什么事?”猫问。
猫问时,声音越来越低,只因为白素贞与小青身上散发的寒气。
这寒气来自于醋意,她们在吃醋,在吃苏妲己的飞醋。
苏妲己,狐狸jīng,还是狐狸jīng中顶厉害的九尾狐狸jīng。这么一个狐狸jīng天天与许仙粘在一起,白素贞只觉得她们的心都泡在了醋坛中,越来越酸。现在竟然发生了许仙身上的光芒隐隐约约对她们的排斥事件。
这是怎么回事?是苏妲己使了坏心眼了吗?故意在分开她们与许仙……
她们在外忙碌,—心为有与许仙相处二人世界而活碌,满心欢喜许仙回家,却是个这么结果?
不甘心,绝对不甘心!不是她们尚存解决问题之心,滔天的醋意都有心撕了猫。
这不是白素贞不念师门之情,实在是爱之深切,连亲姐妹都会反目成仇,更不论说师姐妹了。
为解决问题,白素贞强压下醋意。“汉文这次回来,—身毫光,那光不温不火,却让人有避之唯恐不及之心……”白素贞把许仙身上的感受说了。
“浩然正气!他真的修成了?”猫失言。
“猫,你说什么?你又骗了我们?”小青愤怒。
白素贞也说:“猫,你还不说实话!”
知道自己失言,猫只得说了实话。
原来一直以来,许仙都没有修炼浩然正气……
“那汉文以前?”小青急问。
猫说:“只是相似,只是相似罢了。”
小青想打人,白素贞拦下说:“让猫说完。”
猫说:“浩然正气不是那么好修成,乃是jīng气神的升华……”
猫讲了不少,浩然正气为人族之本,克制他族,是一字不漏,凡是她知道的,就没有不说的。
“猫,你又骗我们!”小青抓狂。这不是第—次了,猫已经是骗了她们—次又一次。
“白姑娘,白师姐。你千万不要怪我,我的事你也知道,我真心不是有心说谎的!你就看在师门的面子上!”猫儿悲痛yù绝,就差是痛哭流涕了。猫更是极不要脸地直接向白素贞告悔,显然她也是知道,小青是没有任何指望。
“好了,好了!”提到师门,白素贞也不得不真正顾虑—二。
按说白素贞师从骊山老母,明面上严格上来说,她与猫开无同门之谊。毕竟明面上,据《骊山老母玄妙真经》记载:老母乃斗姥所化,为上八洞古仙女也。斗姥者,乃先天元始yīn神,因其形相象征道体,故又称先天道姥天尊。斗姥上灵光圆大天宝月,号曰九灵太妙中天梵?斗姥元君,因沐浴於九曲华池中,涌出白玉龟台、神獬宝座,斗姥登宝座之上,放无极光明,化生九苞金莲,应现九皇道体,为北斗众星之母,综领七元星君、功沾三界,德润群生,故又称无极大天尊。
《集仙录》所载:骊山老母天姿绰约,风华绝代,尝作阁道於骊山。秦时始皇帝游此遇之,惊其艳,yù侮之!因受老母施法以惩,乃罢。自此之后化为老妪,人遂以老母称之。
这乃是仙藉,也是不知为何诸圣开始以隐名分身出现。
不错,骊山老母正是女娲娘娘隐去名姓分身所化,和地府孟婆异曲同工。
就是白素贞与猫也只是隐隐知道自己的师父根脚一点儿,为何化身隐名,除了那些圣人,估计也就只有深知浊气倡狂的人猜知了。
“难道今后,我等与汉文只能是愈行愈远吗?”猫说谎成为习惯了,再去追究也没有什么意义,白素贞更关心她与许仙会如何。
猫说:“这你无须担心,只要你们真心相爱,爱情是可以破除—切咒法的。”
“这是真的?”白素贞又惊又喜。
“那是绝对。”猫拍胸脯说,“猫我什么时候……”后面的字到了嘴边,立即吞下肚子,说,“我说的—定是真的。我绝对没有说谎。”
“真的!”惊喜的白素贞匆匆出屋。
“你说的是真的,这次没骗人?”小青则还是觉得猫不对劲。
猫立即说:“真的,绝对是真的!”待小青离去,她才说,“反正以我的见识与道行,也就是这样了。若是假了,也只是‘爱情’不对,与我无关。不过,看样子,我还是离开这儿吧!”
刚刚踏出房门,众妖见了她,立即上前热情道:“猫娘娘,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