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说英雄谁是英雄之01温柔一刀-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手段堪称神出鬼没,防不胜防日王小石的身子本正向雷恨逼去,现在却像一颗飞石般,向后弹起,急拔而去。

    雷动天虽然分神,但他的“五雷天心”,仍及时向王小石发了出去。

    王小石一看这“五雷天心”的声势,就知道他今天不能不被逼做一件事了:

    他只好真的拔剑。

    ※※※

    他刚才拔的是刀。

    剑柄上的小巧弯刀。

    现在拔的才是剑。

    剑若无柄,如何拔剑

    

正文 廿七、拔剑

    

    能。

    剑仍是剑,没有柄的剑也是剑。

    王小石的剑,柄是刀,剑本身没有柄。

    这道理就跟没有尾巴的猴子仍是猴子,没有头发的人也是人一样,我们不能说不结果的树就不是树。

    王小石拔剑。

    剑刺雷动天。

    投有人能形容这一剑。

    用语言、用图画、用文字,都没有办法形容那一刺,因为那不是快,也不是奇,更不是绝,亦不只是优美,而是这一切的结合,再加三分惊艳,三分潇洒、三分惆怅、一分不可一世。

    一种惊艳的、潇洒的、惆怅的、而且还不可一世的剑法。

    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创造出这样一套只应天上有、不应世间无的剑法这究竟是剑法,还是仙法?

    是人间的剑,还是仙剑~

    ※※※

    王小石拔剑出剑的同时,雷动天的“五雷天心”已发了出去。

    两人各换一招。

    日雷动天飞跃过墙,墙后已无人,只剩下一把木剑的柄,兀自摇晃。

    剑身已刺入墙里。

    雷动天知道剑锋已嵌在自己兄弟的胸膛里,而下手的人去得还未远,因为剑柄仍有征温。

    但他却不想追赶。

    因为他惊魂未定他的衣衫,自腋下开始,已裂开一个大圈,由胸前至背心,横切成两段,只没伤口肌肤。

    他暗自惊惧的是:那笑嘻嘻的年轻人向他身前出剑,却能将他背后的衣衫也划破,这是那一门子的剑法?

    如果自己不是有“大雷神法”护身,这一剑岂不是要了自己的命~更可怕的是,雷动天知道,以那年轻人的剑势,如果能同时施展他手中小巧玲珑的弯刀,同自己追击,恐怕就连自己的“五雷天心”,也末必能克制得住口这年轻人到底是谁?

    他练的是什么剑法?

    他使的是什縻刀法?

    究竟是什么人在墙后,居然在自己和一众高手的伏击下,仍能轻易地杀了雷恨,然后从容地逃去?

    雷动天觉得心头如同吞了块沈甸甸的铅铁,这是他出道成名以来,前所末有的感觉。

    六分半堂有这样的敌手,恐怕得要重估敌人的阵容了山金风细雨楼有这样的强助,实在不容忽视口

    ※※※

    雷动天正在这样疑惧的时候,王小石也觉得心惊肉跳。

    雷动天那一击,确令人心惊胆战。

    他奔出十里开外,才发现有一片衣衫落了下来。

    那是一片刚好是一个手掌型的衣衫,完全灼焦,自胸瞠落下,而他左额的边地、驿马处,脱落了好一些头发,好像被剑削去一样,但却要过了好一段时候,头发才忽然失去生机,像被雷殛过一般的掉落下来,使他左额顶少了一大片头发。

    好一记“五雷天心”更可惊的是雷动天并没有专心全神的打出“五雷天心”。

    那时候,雷动天已不得不分神。

    王小石也正好觅准那一个绝好时机闯出去。

    如果是全力一击,威力会不会更大?

    王小石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的“销魂剑法”,已斩中了对方,但对方竟有”大雷神功”体,那一剑,竟伤不了雷动天日如果他同时施展“相思刀法”,也许可以克敌制胜,但若雷动天集中全力一击,他又可否接得下对力的一记“五雷天心”叮所以王小石这般想看,不免也有些惊心。

    幸亏苏梦枕策划得好,否则自己真要坠入六分半堂四大高手的合击里,只怕决难全身而退。

    想到这里,他不禁又好奇起来了:

    郭东神到底是谁臼怎么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潜入六分牛堂的重地里,一击得手?

    他只觉得苏梦枕安排的事情,除了他自己每一步每一记每一看每一圜节都洞若视火、透彻清楚之外,别人都加在五里雾中,像被一只命运之手推动者,去面对和接受连自己都可能不知道是什么的挑战。

    ※※※

    王小石当然没忘记一件事。

    事成之后,立即赶去“三合楼”。

    所以他立刻赶赴“三合楼”。

    他要去赴这个约。

    这到底是个怎么样的约会?

    ※※※

    日人生里,总会有些约会,是你意想不到,而且也无法控制、无可预测的。

    王小石去只感到好奇、有趣,并没有因而觉得沉重、负担,因为他并没有把成败看得太重,把冒险看得太严重。!”

    不把得失看得太重,对自己而言,总是件好事。放轻松点,但全力以赴,绝对是可以并行。

    所以王小石一路行去,居然还有点心情,去观看这条热闹的街上的热闹。

    市肆上有一个老人,一位少女正在卖艺,那老人睑上的沧桑,眼里流露出对少女的关注,那少女微笑时的风情,发上青山袅动时的风姿,王小石就想:单只这个情景,这对江湖卖解的叉女,就足够令人写一部书,来描述他们的遭遇和身世……

    何况,还有那些刚把一顶奢豪大骄子置放在大宅石狮子前的四名中年轿夫,如果说他们只是中年,但他们弯折的腰脊和常年经受日晒雨淋的皮肤,令人不敢相信这不是年老的乞丐,但他们赤膊上身的肌肉,又显得扎实强劲,跟年轻人并没有什么两样。

    也许,在江湖上挣饭吃的穷哈哈儿,都有副强劲的体魄,但充满沧桑的心灵。

    市肆依然热闹,卖针线的小开跟一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小丫鬟正在打情骂俏,一个穿红戴绿、穿金戴银、还镶看几颗金牙的阔太太,正在骂她那个一向被宠坏了所以不听话的小孩子,不该满街乱跑,跟这些穷人沾在一起。一名家丁正在替公子哥儿的主人卸下马鞍,另一名正在清洗下马石。

    卖鹞的正在跟买鸡的讲价钱,大概忘了那些竹篱里的士鸡、竹丝、山鸡并不同意,所以咯咯的乱叫得分外厉害,跟马房里的马匹,因饲料不甚满意,也长嘶起来,交织成一片。

    那个脸肉横生、敞开肚皮、露出一丛丛黑毛的猪肉佬,显然十分不满意那个又乾又瘦提右个大菜篮、篮里尽是在菜摊里趁人不觉捞上一把莞茜、、子羌的胖妇人,不住的跟他讨价还价。他想不卖了,也不想卖了,因为他和他的猪肉都有尊严的,不想那么贱价就把它卖出去,所以瞪若眼睛用猪肉刀把猪骨肉得登格价响,想吓唬那个胖太太,偏偏胖太太一点也不怕,一副应付他这种人已司空见惯、视作家常的样子,依旧哪王小石觉得很好玩。

    他一面付去三合楼,一面想出个好玩的点子:如果在市肆中的这些人,都如一位武侠前的武林纪事里所记述事件一般,忽然全变成了经过严格训练的杀手,来对付自己,那自己会怎样呢?

    他这样想看,就觉得很好玩。

    连对那个蹲在地上坐若小砖卖莲子百合红豆沙的老婆婆和小泵娘,都觉得很好玩,还有对那个在三台楼下,嗅看酒味就起馋流口水的小乞,也觉得极好玩。

    更好玩的是三合楼下,在饭堂里,有一个人。

    酒楼里当然有人,一点也不出奇。

    没有人的酒楼便不能维持了,对酒楼饭馆而言,自是人越多越好。

    酒楼里的客人不是人,那才是奇事。

    这个人当然也是个人。

    只不过,这个人,在王小石一眼看去的感觉,便不感觉得他是个人。

    不是人,而是饭桶。

    ※※※

    这个人的桌上,已吃了三十一个海碗的饭,三十一个空碗,堆在一起,已叠得比人头还高。

    但这人还在吃饭。

    只吃饭,没有菜。

    他桌子上还摆看十七碗饭。

    看那人吃饭吃得不亦乐乎,不亦快哉,只羡吃饭不羡仙的样子,仿佛这眼前的饭,是颜如玉,是黄金屋,不但香喷喷,而且热辣辣,简直接近活色生香了口也不知他不喜欢吃菜,还是因为饭叫得大多,所以叫不起菜,他只吃饭,不吃菜,仿佛这些盛在不同碗里的饭,就是他的山珍海味、美妙佳肴。

    不但没有菜,同时也没有酒。

    这种顾客,店家当然不甚欢迎。

    因为只要客人叫上几道菜肴,便可以名正言顺的收他收得油润一些,如果客人问起,店家可以说,这道菜色是特别的,因为下了点鲍丝、鱼翅、羚羊肉还有什么的,这些珍贵的配料,正合乎客人的身分。

    客人这般一听,多半就含看枝牙签,负看双手怪满意的离开,也忘了去欢一下,刚才菜肴里是不是真的有到这几道“珍肴”。

    不过,你对只叫白饭的人,除了按碗算账,又有什么办法“取”他的银子?

    何况,一个人连菜也叫不起,光吃饭,又怎能期盼他会付出可观的小账?

    通常,很多人在看不见银子的时候,也看不见人了,所以,这个又胖又白又可爱的“饭桶”,伸手、扬手十几乎要手舞足蹈、振臂高呼,店小二都似视而不见,不肯去为他加菜添饭。

    店小二也难得有此“特权”,“奉旨”对客入不揪不睬:事关掌柜和店家,对这样光吃饭不点菜的“客人”,也一向谈不上“欢迎”。

    那位胖嘟嘟的客人只好“贵客自理”。可是,看他对吃饭的样子,不但对碗中的剩饭流露出尊敬的神情,简直是对这粒粒的白饭有一种衷心的虔诚,他必定把碗里的最后一粒饭也吃净,把筷子一撮,拨入嘴里,咕噜一声吞下肚,瞪看眼怔了一会,似是为饭粒哀悼已落人了他的胃墓里,又似是在欢饭下肚的美妙,隔了一阵子,才左手捧碗,右手持筷,再第二碗饭,完全自得其乐、乐在其中的样子…这仿佛就似是痴于剑的人,对待他的剑;也像痴于昼的人,对待他的画一般。

    只不过这人眼前的不是剑和画笔。

    只是饭。

    王小石笑了。

    他觉得这人不能算是个“饭桶”。

    最多不过是个“米缸”。

    因为他又在扬手叫饭。

    这次店小二不能再不理他了。

    因为他已成为了“奇迹”。

    一个人能吃得下这么多饭而不被胀死,绝对要算是个“奇迹”。

    人们对待付不起菜钱的人和一个“奇迹”,总是会有些分别的。

    所以店小二马上送来了五碗饭。

    因为这位圆眼睛、圆鼻子、圆脸圆耳圆嘴巴,连眉毛都是圆的(肚子和身材当然更加圆了)的客人,一上来就已经说走:“每加一次饭,以五碗计算。”看来,这位“客人”,当一碗“饭”不是“饭”。

    至少要五碗,才能算是“有东西下肚”。

    ※※※

    王小石觉得这人很好玩,几乎要比他自己还要好玩的时候,突然遇上了袭击。

    狙击他的不是那江湖卖解的父女,也不是卖针线的小开和小丫环,不是公子哥儿,不是小孩,不是轿夫,不是辟太太,也不是胖妇人,更不是卖猪肉和卖的,不是洗马卸鞍的家丁,也不是讨酒喝的乞丐和卖糖水的祖孙,而是三个不相干、毫不起眼的人。

    因为这三个人太不相千、太不起眼了,任谁经过,都不会注意到他们。

    他们实在太平凡了。

    他们只是三个行人。

    至名过路人。

    一个穿淡灰色的衣服,一个穿深灰色的长衫,一个穿灰得发自的袍子,从三个不同的方向,因为不同而十分正常的事故和目的,同王小石走了过来,就在离王小石身前尺距离的时候,猝然间,同时出手口一出手就是杀手二这三下杀手,把王小石的退路都封绝。

    王小石既无退路,也来不及招架。

    这三人的出手.不但一无都不平凡,就算是洛阳精研各家各派的武术名家刘是之和顾佛影见了,也得禁不住叫一声:“好土”

    ※※※

    王小石就脱口叫了一声:“好:”他乍逢那么精彩的杀看,一时也忘了是攻向自己,竟成了评鉴者,失声叫好。

    不过好归好,一个人要是失去了性命,那就不好得很,甚至也没有什么好不好了。

    他也是在敌人出手的刹那间,才知道对方是“敌人”,而且正在“出手”。

    通常,在这种时候,先机尽失,要闪躲、封架,都已来不及了:高手间的对敌,“先机”本来就是决定性的关键。

    王小石不能退。

    三面遇敌,有时比四面受敌更可怕因为敌人留给你的那一面“退路”,很可能就是“死路”。

    王小石也不想硬拚。

    因为街上行人太多,王小石不肯也不忍伤及无辜。

    侠道与魔道之拚,侠道往往失利,多是因为魔道可以不择手段、不顾道义,而侠道不能罔顾道义,因而诸多掣肘。

    不过王小石却自有他应付的方法。

    他冲天而起。

    

正文 廿八、刀还是剑

    

    他冲霄而起。

    他身法之快和妙、潇脱和优美使人里全“哗”了一声。

    他再落下来的时候,已在丈外落到一个在市肆道旁打草鞋老人的身边。

    他早已把距离算好,这样一来他大可有充分的时间去应付那三个灰衣人的攻击。

    不料,他人才落地,一个白衣已到了他的身前,几乎就跟他面对面的站看王小石这才在心里吃了一惊。

    他只好拔剑。

    刚才,那三名灰衣人同时出手乍然狙,他仍可不拔剑,可是这白衣人才闪现,他使知道非要拔剑不可了。

    他这次拔的是刀,还是剑

    ※※※

    没有拔。

    因为白衣人即道:“是我。”

    王小石笑了。

    来人是白愁飞。

    再看人丛里的至名灰衣人,全都倒在地上。白愁飞的“惊神指”,在他们第二击还末发出之前,已让他们失去了发招的能力。

    既然来的是白愁飞,王小石当然便不拔剑了。

    可是白愁飞的脸容却充满了惋惜。

    他低声道:“我来的时候,只说“是我口,并没有叫你“别动手口,你为何不拔剑?”

    王小石微笑道:“既然是你,又何需拔剑。”

    “你不拔剑,我便一直没有机会领教你的剑招;”白愁飞望定他道,“这是一件极为可惜的事情,我不想让这个遗憾继续下去。”

    王小石道:“我从来不对朋友拔剑的。”

    白愁飞道:“你拔剑的时候,可以不当我是朋友。”

    “你不只是我的朋友,而且还是我的兄弟,”王小石坚持而坚定的道:“大侠萧秋水曾说过:“一朝是兄弟,一生是手足。

    口只有王八蛋龟孙子才对自己的兄弟背后下毒手、身前拔刀剑。”

    白愁飞特地望了他一眼,道:“早知道如此,我等我们交过手后才跟你结义。”

    王小石淡淡地道:“交过手后,恐怕就不一定能结义了。”

    白愁飞冷笑道:“你输不起?”

    王小石摇头。

    白愁飞有点忿怒地道:“你怕我输?”

    王小石还是摇头。

    “不是输得起输不起的问题,也不是谁赢谁输的事,只怕我们一动手,不止定胜负,还判生死,”他道,“死人怎能跟活人结义?”

    白愁飞这才恢复了微笑:“也许是两个死人一齐到阴曹地府去结义。”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场中又发生了一些事。

    几个官差似的人物,沉默而沈看、完全不动声色地把地上那三名灰衣人押走,却并不走过来向白愁飞和王小石查问。

    街上的人又恢复了热闹,熙来攘往,人们照旧营营役役,也还有小部分的人忍不住向王小石和白愁飞投来狐疑的目光,有的仰慕,有的敬畏,但很快的又因手边上忙看活儿而不再留意他俩。

    在大城里、大街上所发生的事情,就像一叶孤全都不剩。

    人在时间之流里也岂非如此?

    既然如此,什么丰功伟业,什么盖世功名,与历史的长阿相比,宇宙的浩森相较,不如沧海一粟、微弱无依?不过,人在世间却不惜互相倾轧、分毫不让,来攫取一些可悲复可怜的“成就”?

    可是,你难道能为了存在的渺小,而放弃尽一己之力、不再努力么?

    不能。

    千古功过唯一笑,即是流萤也燃。这句自拟的话,便是王小石的观念。

    白愁飞的看法呢?

    ※※※

    不知道白愁飞有什么看法,但他却看见白愁飞在看看一个人。

    一个无论站到那里、跟什么人站在一起,都能够显得鹤立鸡群的人。

    甚至这人生下来的时候,也比别人高大豪壮,笑的时候要比人发怒还威武。

    这个人,正负手宽步,走向三合楼。

    他只是随意迈步,但整个街子里的人们,都忍不住看他,忙看干活的苦哈哈,看了他一眼,竟似忘了自己背上的重担;替主人马的少年家丁,看见了这个人,觉得自己神威凛凛,变成了马上的主人;铢锱必较、暗扣秤头的小贩们,忽瞥见了这个人,就像苍蝇被蜜糖吸引,竟忘了我还碎钱;街上的女孩于,看见了这个人,就想起了自己夜夜在梦中出现的情人,仿佛正如眼前的人,雄姿英发,日光这回像苍蝇黏上了蜜汁;而小孩子看见了这位豪迈威风的大哥哥,幻想将来也要长得跟他一般英挺好看。心里邪的人不敢对他正视,性直的人看了也自形秽陋,而这个人本身,像心知肚明人人都在注视他似的,大摇大摆的走过大街,走向三合楼。

    敢情是那大汉太过引人注目,街上的人才忘了再看王小石和白愁飞,而注意力都集中在大汉的身上。那个人走过的时候,有一辆马车,本来正急急赶路,赶车的人抖控绳,正纵勒闪避街上的行人,但忽瞥见路上横过这么一位高大威猛的人,给他侧睨一眼,只觉蓝电也似的眼神射来,如同遭了一殛,一失神下,眼看马车就要践踏上一个正在路心傻楞楞地看看这威武大汉的幼童|。

    那高大威猛的大汉从容的横跨一步,一手按住马头,马车就戛然而止,赶车的人几乎被陡然的急止挫飞出车外,大汉的另一只大手,却似麻鹰捉小般的,把小孩子揪到路旁,并温和的话诫他道:“小孩子,以后要是没大人带看,不许满街乱跑。”那小孩子早就已吓楞了、看疯了,赶车的人也呆在辔上,连马也不敢乱奔乱窜了。那大汉说完这句话后,又继缤走向三合楼。每一步随随便便迈出,都似常人四步之宽;每一步都龙行虎跨,像跨一步就在地上烙列了个铁印章一般。

    王小石因白愁飞注目而望去。

    他比白愁飞看得迟一些,所以始终未曾看清楚那大汉的脸貌。

    ※※※

    那名大汉走入了店门。

    一时间,店里的伙计都当他为上宾,连店里的客人都自形猥陋,自觉比这人低上三级,巴不得吃饱就走,不敢与此人平起平坐。

    世间懂得看人内心的人,一向不多,但识得看人衣饰的人,所在多有,单凭这大汉身上穿的似丝非丝、似缎非缎、既有棉布之暖而又兼得绸布之凉爽的布料,明而显之是敦煌道上“家和堂”的贵重货色,单只这件衣料,可能就要比自己家里所有衣服加起来都昂贵一些,所以就算不看那名大汉的堂堂相貌,心里也早就矮了一截。

    一大截。

    伙计当这名“贵宾”莅临,是无上的光荣,忙把雅座腾出,座位向阳,还江近街,伙计更呼殷勤,捧巾奉茶的一如许多酒楼茶居,把名人、京官千方百计的请来作“活招牌”一般连这样出色的人都入咱这家店来,足见这家店子是如何的高尚,怎样的与众不同了。

    所以难怪有人认为:上馆子不再是为了吃好菜,而是为了“名气”;穿衣服不再是为了保暖,而是为了“显气派”。

    可能是因为这个缘故罢,那胖嘟嘟的“饭桶”忽然叹了一口气,道:“人人干活,都是为了吃饭充,怎么现在的人,都光吃菜而不吃饭?”他呷了一口茶又道:“何况现在连菜都不是拿来吃了,只拿来看,酒也不是拿来喝的,却拿来光浪费、显排场。”

    这时候,那名大汉刚叫了一子高粱。

    他一手提看酒口往嘴里就倒,一半倒在嘴里,另一半自嘴边溢出,弄湿了衫子,他倒一点也没有在意,豪态依然。

    可是,那“饭桶”这么一说,分明是针对他而发言。

    那大汉怔了一怔。

    店里的人都知道不好了,心里暗忖:那“饭桶”不自量力,竟敢得罪那名气宇非凡的猛客会有苦头了。

    果然那猛汉放下了酒。

    他缓缓的转头,望向那“饭桶”。

    他一跨入三合楼的时候,就知道三合楼这底层里里外外只要是活看的人,不管是掌柜还是伙计、客人还是乞丐,都看看他,只有一个人是例外。

    ——便是这个吃饭的人

    

正文 廿九、饭桶与猪

    

    他打从一进店门,就注意这个只埋首吃饭的人。

    原因他很清楚,很少人“敢”不看他,“能”不看他,“可以”不看他。

    可是他也看不见这“饭桶”。

    因为这吃饭的人已被饭碗挡住。

    总共有五十五个空琬,就堆在那人的桌上,分配排堆放,完全遮住了那人的头脸,也不知他是怎么吃的,也不知他还是不是仍在吃看?

    现在那猛汉纽过头去看他,依然看不见他,只看见碗,以及听见扒饭和吃饭的声音。

    那猛汉笑了。

    他笑看问那伙计:“什么声音?”

    那小眉小眼的伙计一呆,道:“客官,您说什么?”

    猛汉笑道:“你听这是什么声音?”

    伙计实在不知他指的是那一种声音,因为街市、酒楼,什么声音鄱,交织出一十人间的乐谱,所以也不知如何回答。

    那威猛大汉却道:“你听不见嬷?那是猪吃饭的声音。”

    那店伙立知大汉的话是针对那胖嘟嘟的客人而发的,只敢点头,不敢相应。

    不料那“饭桶”却应道:“不对不对。”然后又说:“错了锗了。”

    威猛大汉对店伙笑道:“你这次该听清楚了罢?猪不止会吃饭,还会说人话呢。”

    “饭桶”却认真的道:“猪吃的不是饭,饭是给人吃的,怎么你连这热都不懂,难道脑笋儿生得跟猪一样?”

    威武大汉冷笑道:“阁下说话,最好放尊重一些。”

    “饭桶”只说:“人对人应说要尊重,人对牛不妨弹琴,人对猪吓,只秤秤看分量够不够重,不必尊重。”

    威猛大汉脸色一变,寻常人一看,只见他煞气肃然,早已吓得双腿打颤,只听他沉声道:“你在说我?”

    “饭桶”道:“不,我在说猪。”

    威武大汉再也按捺不住,大手往桌上一拍,怒叱:“你再说一次!”“”的一声,桌子上的酒鳗子碎裂,酒溅洒一地,更可怕的是位那一声喝,犹如在各人耳畔打了一道雷,震得人人耳里都嗡嗡不已,待定过神来后,店里的客人全鄱在这两人还没打起来前,悄悄的结账开溜。

    那“饭桶”却好声好气的说了一句:“唉,猪生气,酒糟蹋,可惜啊可惜,真是牛嚼牡丹,不辨花草:”威武大汉忍无可忍,长身站了起来。

    桌上的酒粮子已碎,王小石这才看清楚他的神容:

    只见他,头发和胡子,全交缠在一起,分不清胳,但黑而不乱,光洁有力,双肩如两把黑色关刀,大日有神,蓝电似光射数尺,空颔丰颈,额角峥嵘,鼻宽伏庠,锦服华袍,熊背蜂腰,一站起来,寻常人只及他胸腹间,身上的肌鼻硬朗结实,似树根结痂,蟠贲空露,十指屈伸间,发出如炒栗子时的轻之声,太阳穴高高鼓起,颊斜青筋,跟手背上的静脉一般蠕动如蚓,神态凶恶,但依然有一股华贵的气派,如霸王再世,叱即起风云。

    好一条汉子!

    王小石不禁暗喝了一声来:

    好一个天神般的壮汉!

    ※※※

    那大汉大步踱向“饭桶”,一步一雷霆。

    那“饭桶”不知在饭碗之后做什么?大概是仍在吃饭罢?

    威武大汉一字一句地道:“我不打弱者。你只要跟我道歉,我便饶了你。”

    “饭桶”大概还扒了几口饭,才道:“我为什縻要向猪道歉,”然后他立即补充.“不过,这么巨大的猪,通常都不是猪,而是叫做:牛。”

    威武大汉大吼一声,一掌拍在“饭桶”的饭桌上。

    他刚才随意一拍桌子,桌上的碗筷立即像豆子般跳了起来,而且上好“裕泰隆堂”的酒粮子立即碎了。

    更何况他现在是在盛怒下拍桌子。

    店伙、奉茶、胞堂、厨子、伙头、堂柜、老板……这酒楼里的人全鄱在耽心一件事情。

    那桌上的碗。

    他们有时也会打碎碗碟,但像今天这种五十五个空碗一齐碎裂的情形,只怕也空前纯后,难逢难遇。

    他们几乎已“听到”这五十五只碗同时碎裂的声音

    ※※※

    碗没有碎。

    就在那长相堂皇威武的巨汉大手和捏蓍的两只铁胆就要拍在桌面上的刹那,那“饭桶”两手一分,五十五只碗,连同他刚吃完的那一个空碗,各分十八只,全成两条直线,溜托在双腕上,一眨眼间,又全叠成一线,就顶在他的头上。

    五十六只空碗,叠起来最上面的一只碗刚好可以触及二楼的地板。

    “饭桶”用头这样顶看,一点也不觉辛苦,神情轻松自如,仿佛那不是碗,而是他另一只手,只不过长长在他的头顶上。

    店里店外的人,全都看得呆住了。

    连威武大汉也直了眼。

    王小石忽然想起一个人。

    一个在传闻中的人。

    就在这时,那神武大汉已叫了出来:“你是“饭王”,你是张炭!”

    ※※※

    江湖上,饭量好、胃口佳的人当然不少,几经艰苦、流血流汗,才不过为了三餐,只要有得吃、还能吃,谁都希望能大吃特吃、痛痛快快的吃、尽情尽兴的吃。

    不过,像这样一口气吃了五十六碗饭的人,还是十分罕见没有人能一口气吃五十六碗饭,这饭他到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