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风云录之兵锋残剑-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母叹道:“大奎如今还在昏睡,你去了也不济事的。”

  黄莺抬起头看着母亲,流泪问道:“他在那里啊?”

  黄母这才道:“他在隔壁房内,有道长在身边。”

  黄莺闻言起身便走,岂料一阵天晕地转,黄莺噗通一声扑倒在地。黄母惊慌失措,连忙来扶,黄莺喘息良久咬牙站起身来,仍是走向门口。黄母陪在身边却是担心女儿再次摔倒。

  黄莺到了隔壁推门进去,见到灵慧上人坐在床榻前望着大奎,见到黄莺进来这才笑道:“我这师侄真乃福寿之人,身受如此劫难仍可活命真乃奇事啊。”

  黄莺闻言一呆,不由问道:“前辈说我的夫君是您的师侄?”

  灵慧上人点点头道:“张大奎是我师兄灵智上人的关门弟子,所以也便是贫道的师侄。”

  黄莺闻言这才心中了然,却不禁问道:“他现在怎么样了?”

  灵慧上人沉吟道:“我已暂时保住了他的性命,至于能否恢复如初却还要看他的造化。”

  黄莺不由得惊问:“那还要怎样?”

  灵慧上人道:“他体内之毒尚未排除体外,所以要以泻药助力。可大奎如今身虚体弱,却如何能当泻药之力?”

  黄莺闻言热泪早已夺眶而出,屈膝跪到地上哭求道:“前辈,请一定要医好他,求求您,求求您。”说罢磕下头去,灵慧上人连忙过来将黄莺搀扶起来,黄母在一旁长吁短叹不已。

  黄莺起身时,脸上已是泪流满面。她不知道大奎如果没有了,自己还能不能有勇气活下去。大奎在黄莺心目中便犹如是房中的梁,体内的骨一般。

  灵慧上人缓缓言道:“大奎是贫道的师侄,贫道岂有不尽力之理。你且回去休息,这里一切自有贫道料理。”对灵慧上人的规劝,黄莺却是充耳不闻,踉跄着步伐走到大奎床前。看着大奎的面容不由一阵心酸。

  短短几日,大奎虽是恢复了面貌但比从前却是瘦了很多,灵慧上人的疗毒之法无异于洗骨伐髓。若是换了一般人早已脱力而死,晓是大奎体魄健壮也落得骨瘦如材的下场。

  在灵慧上人与黄母的规劝下,黄莺出了房间回到自己的房内。黄母命丫鬟送来了莲子羹,黄莺也只是尝了几口便再不肯就食……。

  当晚黄莺再去大奎房里时,灵慧上人道:“从明日开始,贫道将施以泻药助力大奎排毒,一连三日须有人照顾,你看何人来此为好?”

  黄莺不假思索道:“我来。”

  灵慧上人点点头道:“多日以来你不眠少食却是体力难支,既要来照顾大奎你却尚需饱食安睡方可。”

  黄莺闻言道:“多谢前辈指点,我这就回去。”

  黄莺说罢转身出了房间,黄母紧跟其后。黄莺边走边道:“母亲,我要吃饭。”

  黄母闻言便去叫下人准备了饭菜,等到饭菜端进了黄莺房内,黄莺命人将饭菜置于桌上便坐到桌边吃了起来。

  黄莺心中虽是难过,担心。身上虽是劳累,伤痛。但黄莺依然一口一口的吃,吃的很勉强,但为了大奎,她依然不停的吃,眼泪和着饭菜下咽却不知是何味道。

  第二天黄莺便去了大奎房内,灵慧上人给大奎为了汤药,不多时大奎便一脸痛苦之色,接下来竟是噗噗之声不绝于耳,房内顿时恶臭扑鼻。

  大奎身不能动,排泄的污秽之物尽皆泄在床榻上。黄莺却是不嫌脏臭,端来水盆汗巾给大奎收拾干净再擦拭了身体。等到黄莺收拾完毕便转身冲出房门来到院子外一通翻江倒海般的呕吐,吐完喘息平静了便毅然转身再次回到大奎房内。

  如此三日,大奎的排泄物已由乌黑转为黄色,灵慧上人这才放下心来。

  
 第一百零六章:患难见真情 '本章字数:2023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24 00:19:13。0'
  当晚,黄莺便留在大奎房内,一直守在床边痴痴的看着大奎。想到从前的恩爱,再到如今的物是人非,黄莺心焦无比。无奈痛已麻木,泪已流干。

  大奎经历了洗髓疗毒与泻药排毒,此刻已是形如枯槁气息奄奄。说穿了,大奎现在只比死人多口气,而这气息却若游丝一般。亏是张府不缺银子,有参茸等大补之物续命,大奎方能撑到现在。

  时近夜半,黄莺靠在床边已是恍惚入梦,她太累了!多日的牵挂忧心,食不甘味夜不能寐,令她身心俱疲,此刻更被劳累拿走了身上最后的力气。

  黄莺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在一片原野上,四周百花芬芳绿草如茵。如此良辰美景,自己与大奎相偎相依坐在河边,二人望着潺潺流水甜蜜私语。黄莺在梦中问:“傻子,你会爱我一生一世吗?”大奎温柔的答道:“不会,不过它会!”说着竟拿出一只老鼠来,自己从小便怕老鼠,顿时吓得跳起身便跑。大奎在身后嬉笑着追逐,手中的老鼠变成了一束很美很美的花。二个人一前一后的跑,黄莺回头看到身后大奎手里的花便等下脚步等着他,谁知突然大奎失足摔倒在地上就此消失在百草花丛中……。

  “傻子!”黄莺惊醒了,环目茫然的看了看四周方知是一场梦。就在这时,一直昏睡的大奎竟然喃喃说话了,声音却如蚊呐一般。黄莺惊喜的扑到大奎身前附耳细听。大奎在说“水…水…。”

  见到大奎醒了,能说话了。黄莺仿佛周身都有了力气,连忙起身奔出房门大喊道:“来人啊,快来人啊。”此时三更半夜四周寂静,黄莺突如其来的喊声未落。两侧厢房的门大开,奔出几人个个拿刀提剑,杨小虎更是手上提着铁枪破窗而出。

  随之迎面的廊道由门外奔来数十兵卫,带兵的校尉奔到院中急问:“贼人在哪里?”

  黄莺喜极而泣道:“我夫君醒了。”……

  大奎从受伤到现在却一直在吴县县衙的后宅,张府可谓大搬家。除了几名仆役,所有人都来了这里。大家听到黄莺说大奎醒了,尽皆齐声欢呼雀跃不止。

  灵慧上人分开众人来到黄莺身前扬声道:“大家稍安勿躁,”说着又对黄莺道:“且随我进去看看吧。”说着当先走向房门。黄莺紧跟其后进房,回身关了房门。

  灵慧上人来到大奎床前,给大奎把了把脉,半响才道:“大奎脉象虚弱,但已无大碍。将养一段时日便无事了。”

  黄莺闻言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地,屈膝跪倒地上哽咽道:“谢谢前辈救命之恩。”说着已是泣不成声。

  灵慧上人呵呵笑道:“大奎能有你为伴,真乃几世的造化。孩子,起来吧。”

  黄莺这才慢慢起身,灵慧上人沉吟道:“大奎体虚,须得徐徐补之,且不能操之过急。”黄莺应了,灵慧上人这才道:“此间事了,贫道就此告辞。”

  黄莺闻言大惊,疑惑的问道:“前辈要走?”

  灵慧上人点头笑道:“贫道还要去访一位老友,就不多打扰了。”说着举步向门外行去。

  黄莺一直将灵慧上人送到门外,灵慧上人向着大家扬声道:“大家切放宽心,大奎如今已无大碍,”说着回身向黄莺再次说道:“告辞。”黄莺命人取了金银盘缠,灵慧上人却不收受,自去打点行装出了衙门。

  黄莺等人跟在灵慧上人身后一直送到衙门外,直到灵慧上人骑上毛驴慢慢走远这才各自回了衙门后宅。灵慧上人是大奎的师叔,若是平日黄莺自会礼遇有加,但如今黄莺记挂大奎病情,却也顾不上许多,只能等到大奎伤愈再去答谢救命之恩了。

  此后,黄莺每日伺候在大奎身边,每每喂水喂饭只能以口渡之,在黄莺的如此悉心照料下又过了数日大奎方才悠悠醒转。入眼的黄莺面容憔悴清减尤甚,大奎不禁大是心疼。大奎此时还不能说话,但大奎的眼神黄莺能读懂……。

  大奎身体既然已经无碍了,众人便张罗着回到了张府。随时短短半月时间,可把这吴县的县令闹腾坏了。张府的人住在衙门后宅,这县令大人只能带着家小另觅住处。等到张府的人走了,这才搬了回来。黄莺临走时,给这吴县的县令留下了二百两银子,毕竟叨扰了这么长时间也算一种补救。

  大奎回到张府,心中恍若隔世。每日在病榻上将养,虽不说话但他无时无刻不在反思自己。自己到底是什么地方做错了?大奎身遭劫难九死一生,但他心中并不后悔,他知道自己没有做错什么。唯一的错处就是自己太善良了,为什么邪恶与善良相遇,受伤害的总是善良?古人云:穷则变,变则通。看来自己是该有所改变了。

  这日,黄莺叫人端了枸杞粥来,并亲手喂给大奎吃。大奎虽是在一口口的吃,但心思却不知道想些什么。

  黄莺劝道:“夫君不要胡思乱想了,人各有命富贵在天。夫君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说着黄莺轻轻的笑了。她实在是开心,大奎没事比什么都重要,她可以舍却锦衣玉食富贵荣华,可以舍去自己的所有,但却不能没有大奎。

  大奎闻言也笑了,能有黄莺为伴今生不寂寞。哪怕再多的血雨腥风明刀冷箭,黄莺的笑便是大奎严冬的暖阳,逼风的港湾。

  “这些日子苦了你了。”大奎张口言道。

  黄莺闻言一惊,转瞬喜道:“你能说话了?”

  大奎笑道:“昨日开始我便感觉已经无碍了,只是周身无力不能活动。”

  黄莺流泪道:“会好的,不用多少时日你就能恢复如初了。”

  大奎怜惜的伸手要去擦黄莺的泪水,可刚抬起手臂便无力的垂落在榻上。身子虽不能动,但大奎依然笑道:“不要哭,你再哭我也不起来。来,给大爷笑一个!”

  黄莺闻言真的笑了,笑的很勉强……。

  
 第一百零七章:南辕北辙 '本章字数:2153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28 18:25:33。0'
  大奎问及出事时的情景,黄莺劝大奎安心养病,但在大奎的追问下,黄莺只能一五一十的说了。当时来犯的匪人刀手足有数十人之多,张府猝不及防下竟有几名下人被杀,其中盘步也身中三刀。亏是杨小虎与孟歌拼死带人守在通往后宅的门前,才不至匪人进入后宅。后来官府派兵来援,方才解除危难。

  黄莺虽是简单的说出经过,但大奎却知道个中的凶险。那些匪人个个皆是亡命之徒,且又人数众多,要不是官兵来得及时后果不堪设想,此番劫难可说凶险万分。

  当下大奎便要去看望盘步,黄莺劝道:“夫君身体未复,不能乱动。”

  大奎叹道:“盘步虽是我义子,却是因我张大奎而受伤。我没事,叫下人将我抬去。”

  黄莺再劝,大奎已是不耐喝道:“快去叫人来抬我!”黄莺无奈只得出门叫了人来。

  四名仆役用滑竿将大奎抬去了前宅,当大奎见到盘步时,盘步却是与杨小虎正坐在桌边大吃。两名仆役站在身边服侍着,桌子上摆满了荤菜肉食。

  盘步与杨小虎见到大奎进门不由各自起身见礼,盘步身上有伤,却由两名仆役搀扶着起身。大奎弱弱的挥手道:“都坐下吧。”

  盘步坐下后,杨小虎却有些手足无措,大奎看向杨小虎问道:“盘步伤了,你伤在哪里?”

  杨小虎支支吾吾道:“快近午时了,我来与盘步作伴!”说着伸手挠了挠头。

  大奎轻笑道:“算来还有三日即到了比武初试之日,你不勤加练功却来偷嘴。你自己说该怎么罚你?”大奎一口气说了这一大段话,不由得轻轻咳了两声。

  杨小虎闻言笑道:“我的枪术已经很厉害了,当日我亲手杀了五六名匪人,不信你问盘步。”言语间一派得色。盘步嘴里有肉,只能在一边不住的点头表示杨小虎所言不虚。

  大奎轻笑道:“为将者若论勇猛,千军中亦可来去自如。你胜过三五人便这般得意,若是上了战场又当如何?杀敌三五人之后便引颈就戮,闭目等死?”

  杨小虎顿时哑口无言,大奎歇了一阵才道:“去,拎一只石锁到县城再回来,快去快回不得有误。”

  杨小虎闻言惊得目瞪口呆,须知一只石锁便是一百斤,此去县城三十余里,这要是拎着石锁跑去岂不要吐血?

  大奎见到杨小虎如此表情不由轻笑问道:“怎么?为父的话你没听见?”

  杨小虎苦着脸道:“义父,此去县城来回六十余里,我若拎了石锁跑个来回,哪里还有命在啊?”

  大奎呵呵笑道:“那好吧,既如此我们再打个商量。”杨小虎听到可以商量,心中直乐。

  大奎随即肃容道:“拎两只石锁去县城再回来,限你傍晚回来。若不然你就不要吃饭了。”

  “啊?”杨小虎闻言嘴巴里能塞个馒头,大奎厉喝一声:“还不去?”杨小虎不敢怠慢连忙绕过桌椅奔出门去。

  等到杨小虎出去了,大奎才关切的问盘步:“伤到哪里了?”

  盘步嘿嘿笑道:“腿上一刀,背上两刀。不过义父不用担心,没伤到骨头,只是划破点皮,嘿嘿嘿嘿!”盘步憨厚,大奎心知肚明。

  大奎接着问道:“郎中怎么说?”这话却不是问盘步,盘步身后的仆役拱手道:“郎中说刀伤不及要害,但却因失血过多须得滋补。”

  大奎点点头道:“既如此想吃什么就说。”大奎顿了顿对盘步身后的仆役道:“你等小心侍候,如有所需即去告知冯师爷。”两名仆役躬身领命。

  大奎现在见到盘步没有大碍便叫人将自己抬回去,出门的时候见到了孟歌,大奎即跟孟歌交代了几句。孟歌领命,大奎这才回到了后宅。

  再说杨小虎拎了两个石锁奔出张府,跑了三里路便累的双臂酸麻浑身见汗。实在跑不动了就在路边放下石锁,坐在石锁上歇息。只等歇够了再拎着石锁跑,如此停停歇歇直到天将黑才跑到县城。

  杨小虎望望天色不早了,想要往回跑却犯了难。拎着两个石锁回去,到家岂不是要半夜?正在犯愁的时候,迎面恰巧来了一辆平板马车,杨小虎连忙伸手拦住。赶车的老汉见到杨小虎伸手拦路不由在路边停了车马,跳下马车问道:“这位小官为何拦路啊?”因为杨小虎穿着侍卫服侍,故此老汉有此一问。

  杨小虎笑道:“大叔所去的方向恰与我同路,不妨捎我一程。”

  老汉见杨小虎年纪轻轻也不像坏人,便呵呵笑道:“也好,小老儿正愁着回家的时候没个说话的,上车吧。”

  杨小虎闻言十分高兴的将两只石锁拎到了马车上,随之也跳上了马车。老汉坐到板车边上回头笑道:“小伙子,坐稳啦!驾。”说着一甩马鞭 ‘啪‘的一声脆响。马儿便拉着板车轻快的向前跑去。

  杨小虎双手枕到头下仰面躺到了马车上,觉得身上这个累啊。

  赶车的老汉赶着马车走了一程,回头见到杨小虎竟然倒在车上睡了,不由呵呵笑道:“年纪轻就是好,这两个石头嘎达也能拎着跑。”说完赶着马车转了个弯一路向南而去。

  杨小虎一觉睡醒却见到满天星辰,不由急忙起身。发觉自己竟还坐在马车上,而马车仍在跑。杨小虎不由得急了:“大叔,这是到哪里了?”

  老汉回头见杨小虎醒了,这才笑道:“再走就出隆平地界了,我家是庆元的,你是哪里的?”

  杨小虎哪还有心思说闲话,不由急忙叫道:“停车!”他这一声大喊,把老汉惊了一跳,连忙勒住马缰让马车停了下来。

  杨小虎跳下车来急问道:“我们走了多久?走了多远啊?”

  老汉想了想道:“总有两个多时辰了吧。应该走了一百五十余里路”

  杨小虎仰天长叹:“哎呀,你怎么不叫醒我?”

  老汉这才道:“我看小官睡的正香所以不敢叫醒你。”

  杨小虎气急败坏道:“那你再把我拉回去。”

  老汉连忙摆手道:“这可使不得,小老儿连夜赶路就是为了早些回去,小官还是另想办法吧。”老汉说着下了车将杨小虎的两个石锁一只只拎下车来放到路边。之后再不耽搁上了马车赶车便走了。

  杨小虎环目看着黑漆漆的四野不由狠狠一跺脚:“他大爷~!”

  
 第一百零八章:吃得苦中苦 '本章字数:1915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28 18:25:36。0'
  杨小虎回到张府已经是第二日的午时,一进门所有人都十分惊异地看着他。短短一天时间,杨小虎已经是蓬头垢面衣衫不整,走进门来时两腿直打晃。

  孟歌见到杨小虎不禁问道:“小虎,石锁那?”

  杨小虎苦着脸道:“孟叔,石锁回来我就回不来了,我把石锁扔了……。”说着一屁股坐到地上,孟歌详细的问清楚了事情经过不由的摇了摇头。

  “你惨了,大人要我监督你,若是不见石锁便叫你再去吴县石匠那里作两个回来。”孟歌说完这番话便去了前厅,因为这个时候开饭的时辰到了。

  杨小虎坐在地上喘息良久,不由想道:‘再作两个总比一百多里拎两个回来好,先吃了饭再说。’杨小虎勉力站起身走向前厅,进了大厅见到大家都在,便寻了个没人的地方挨了桌边坐了。谁知刚拿起筷子,孟歌在对面道:“张大人吩咐,你不能用饭。”

  杨小虎闻言差点哭了:“孟叔,昨日到现在我便没吃饭,你就让我吃了饭再去吧。”

  孟歌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杨小虎不由得丧气的起身出了大厅。望着庭院深深,杨小虎不由得流下泪来,自己的命真苦啊。杨小虎越想越悲,走到无人处蹲在墙根开始吧嗒吧嗒掉眼泪。这时有人走到了杨小虎身前,杨小虎抬头一看竟是义父。

  大奎是在家人的搀扶下走到了这里,看着杨小虎一身狼狈样大奎叹道:“我听人说你一晚上没回来?去哪里了?”

  杨小虎流着泪说了自己的遭遇,大奎嗤笑着问道:“就为这个你就哭?”

  杨小虎低下头并不说话,大奎转头吩咐下人拿了把椅子来坐了,这才语重心长的对杨小虎道:“当年我与你父亲共同守卫安丰城池,历经四年血战。你可知道我们是怎么过来的吗?”

  杨小虎闻言抬头怔怔的望着大奎,大奎续道:“当时安丰城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百姓为了支援军队便将自家的存粮全数拿了出来。”大奎眼望远处又道:“当时我和你父亲每两天才能吃一顿饱饭,平日里都是靠吃草根树皮充饥。即使这样每日也是与敌兵苦战不休,四年里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

  杨小虎闻言惊呆在原地,大奎又道:“安丰百姓宁肯自己挨饿也要支援红巾将士,到后来百姓竟是以死人为食,观音土充饥。四年里,安丰百姓饿死的不计其数。身为红巾将领,我们怎么能让百姓的期望付之流水?”

  大奎不理杨小虎,只管说道:“后来粮草尽了,城里已经没有可食之物,眼看城破在即,丞相刘福通便叫我等护送小明王突围,我与你父亲带领两万精骑杀出重围。到了安全地带时,只有我与小明王及数十将士幸存,带出的大部分人马尽皆战死,也包括你父亲。”

  大奎说到这里,脸上流下两行浊泪。但依然言道:“人之杰者,总是尝尽千般苦身受万般磨难。往往是在极端困苦的时候仍要奋力拼搏,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啊。”大奎顿了一顿又道:“我希望你能像你父亲一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好男儿,你懂我的苦心吗?”

  杨小虎此时已是泪如泉涌哽咽不能言,大奎再次叹了一口气道:“你若是饿了便去吃饭吧。”说着在家人的搀扶下慢慢的回了后宅。

  杨小虎伏在地上良久这才起身,他没有去前厅而是大步出门向着来时的路一路奔跑。身上不知哪里来的力气,直到把这力气耗光扑倒在地上。

  现下正是春暖花开之际,路边河沟里是清澈的河水。杨小虎挨到河沟边喝了水,当冰凉的河水流进腹中,杨小虎顿时觉得浑身舒泰。等到喘息匀了便爬起身继续奔跑,为了跑的久一些,杨小虎并不全力以赴,却是中速而行。

  跑到天黑,杨小虎虽是头晕身疲仍是咬牙坚持,直到月上中天才赶到当时丢弃石锁的地方。一百五十余里,杨小虎足足跑了五个半时辰(11个小时)。

  当初石锁被杨小虎丢在了路边的草丛里,当时又没做什么标记。无奈之下杨小虎踉跄着步伐在路边细细查找,好歹花了小半个时辰才找到。待杨小虎将石锁拎到路上已是浑身无力疲惫欲死。这样怎么才能回去啊?需找些吃的东西,不然决然没有体力支撑着回去。

  举目四望,一片黑漆漆黑一片。但借着月色却能见到远处似有庄家,既有庄家必有人家。杨小虎拖着步子向庄稼地的方向走去,好待离得近了才发现这竟是一块菜地。

  春季里农户刚刚播种,地垄上秧苗只有寸许。杨小虎极目远望却不见人烟,无奈之下只能将地垄上的秧苗摘来生吃了。四周黑漆麻乌的,杨小虎可不敢吃草地里的草茎,万一有毒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地垄上种的什么杨小虎虽不认得,但却知道绝没有毒。此刻杨小虎腹中饥火正盛,哪里还管好吃不好吃,吃的是什么?这一通胡摘乱塞,直吃了近半个时辰才将饥火压住。

  杨小虎回到路上,拎起两个石锁再向回走,两个石锁便如同有千斤重一般。没走百步,杨小虎便已经是大汗淋漓。就好似刚刚吃的东西,喝的水都随着浑身大汗流出体外一般。一定要回去,不能让义父失望。这是杨小虎心中的想法,虽是步步维艰但杨小虎依然步履坚定,一步步的向回走时,杨小虎嘴上不停的念叨:“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义父说得对,不吃苦中苦难为人上人……。”

  
 第一百零九章:隆平擂台 '本章字数:2218 最新更新时间:2013…11…28 18:26:06。0'
  杨小虎再次回到张府时,直如行尸走肉一般的晃近了宅院。两只石锁用外衣串起挂在脖子上,就这样走了回来。当孟歌见到杨小虎这般模样不禁一惊,随之就见杨小虎颓然扑倒,竟就此昏厥。幸而孟歌眼疾手快冲过去扶住杨小虎,替他解下了石锁……。

  有人行刺朝廷命官未果的事,早已闹得满城风雨。隆平府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府尹王西元早已八百里加急上报了应天府。当时衙役赶到李员外家里时,只见到厅堂中杂乱无章杯盘满地及数具尸体。王西元命人厚葬了许元董虎,并张贴海捕文书四处缉拿涉案人员及其党羽,但此举无异于亡羊补牢海底捞针一般。

  虽是一波未平,但王命难违。隆平府于一月底就在城正中的街心搭设擂台,积极准备比武事宜。开试这天,闻讯而来的各乡镇青壮及看热闹的百姓将隆平街心塞得水泄不通。官府早有明告,但凡身强体健者,好习武艺者皆可报名应试。比武以抽签决定对手,以车轮制逐一淘汰,直到剩下最后的十名应试者为止。

  比武这天可真是热闹,街心处人山人海。为了维护秩序,官府派出数百名官兵前来协助。报名的还真不少,足有近百人之多。

  杨小虎是和孟歌一起来的,临行前大奎曾道:“以疲惫之身尚能夺取前十,方才有希望进应天决赛。”此刻的杨小虎一脸苦瓜相。莫说是比武了,现在浑身酸疼站都站不稳,却叫他如何比武?

  二人下了马,杨小虎竟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孟歌呵呵笑问:“怎么了?我们还要走到擂台下,你这般模样如何使得?”

  杨小虎勉力站起身来唉声叹气道:“孟叔,就劳烦你将马匹牵去衙门保管吧,我先在这里歇会。”说着走到墙角一块石头上便坐了下来。

  孟歌笑了笑也不以为意,过来将杨小虎的马匹一并牵了便向衙门走去。这里距比武的街口还有整整一条街,杨小虎不由有些犯愁。若在平日这点路不算什么,但如今这么一大段路走过去可真真是活受罪。

  杨小虎靠在墙上一直等到孟歌回来,刚要站起身却是双腿发软。孟歌无奈只得上前扶着杨小虎起身,杨小虎就此耍赖道:“孟叔你是好人,过会就要比武了,我此刻周身无力,你便将我扶到擂台下吧。”

  孟歌笑道:“好,谁叫你今天是唱主角儿哪。”说着扶着杨小虎慢慢的向远处街心擂台走去。一路走一边道:“你需打起精神来,王大人给我看了一下报名者的名单,听说其中却有几名好手,现在你这样子莫说比武了,随便来个壮汉都能把你砸趴下。”

  杨小虎闻言呵呵笑道:“就是被人砸趴下也要打,义父说宁可叫人打死也不能叫人吓死。”

  孟歌呵呵笑道:“恩,男子汉处事便当由此气节,我们走吧。”杨小虎由孟歌扶着徐徐走着,可到了街口便走不过去了,前面人山人海接肩挨肘,哪里还能挤得过去?

  杨小虎不由犯愁的问道:“孟叔,这么多人我们怎么过去?”孟歌也不禁挠头起来。

  杨小虎看看天色道:“许是再有半个时辰比武即要开始了,须得想个法子才好。”

  突然杨小虎一拍额头道:“我有个主意,须得孟叔受累了。”

  孟歌不由问道:“你有什么主意?”杨小虎在孟歌耳边轻轻说了几句。

  孟歌闻言不禁看着杨小虎道:“这样的馊主意你也能想到?我不去!”说着便不再搭理杨小虎,只顾踮起脚来向人群里张望。

  杨小虎只得央求道:“孟叔,你不去的话,我们岂不是要站在这里空等?”

  孟歌闻言左右看看,见没人注意这才没好气道:“如此一来恐惹人笑话啊。”

  杨小虎嘿嘿笑道:“你把我送进去再将东西拎出来便是,一旦出什么事我顶着!”

  孟歌指点着杨小虎道:“你小子就坏吧,小心长大娶不到媳妇。为了你,我便辛苦一回。记着啊,回头请我喝酒。”

  杨小虎呵呵笑道:“那是自然。”孟歌这才转身走了。

  杨小虎站在人群外不由得嘿嘿直乐,反正无事所幸走到一边的石阶上坐下来等着。

  过了好一会,才见孟歌拎了两只木桶来,离着老远便可闻一股恶臭扑鼻,孟歌脸上蒙着一块布以抵挡异味,一路小跑着来到人群外吆喝道:“都让让啊,大粪粘到身上不好洗啊!”人群里顿时传来一片谩骂声,今日堪称隆平府的盛会,大多数人都是穿的干净整齐前来,遇到这种情况自然是骂归骂却都唯恐避之不及。

  趁着人群一分之际,已被孟歌冲进了人群中。杨小虎此时也顾不得再歇着了,起身紧随孟歌身后向人群里闯去。别说,这一招还真灵。两人一先一后直闯到擂台下都没人拦着,这下到了地头杨小虎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