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吴三桂的发迹史 (1-3册)-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恐惧。

  等和尚领着吴三桂走出了繁华的街市,来到了荒郊野外之时,吴三桂心里这种恐惧加剧了,因此,他不得不问和尚:“你为什么不把我哥哥也带来?”

  和尚反问:“你是怕将来一个人不好玩么?”

  吴三桂说:“不是!”

  和尚又问:“那你是想你哥哥了?”

  吴三桂说“也不是!”

  和尚说:“那你为何突然问起你哥来呢?”

  吴三桂说:“我想不明白你为何愿意带我来,而没有带我哥来?”和尚说:“那是你哥不愿意呀!”吴三桂说:“我哥并不是不愿意。如果你强迫他来,他便会来的。他做什么事都是这样的。”和尚说:“我不会强迫他来的。因为我根本就不会带他来呢!”吴三桂问:“那是为何?”和尚说:“因为我也要过他取鸡蛋,他说他别无办法,只有等鸡产下蛋。”吴三桂问:“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和尚说:“关系大着呢!说明他不是我所需要的可造之材。”

  吴三桂问:“我和哥哥有什么不同呢?”

  和尚说:“从你和你哥对取鸡蛋这回事之中可以看出,你和你哥其实根本不同:

  杀鸡取卵,是帝王之态;等鸡产卵,是宰相之能。

  你们一个可以做帝王,一个只能做到宰相,你说区别大不大?”

  吴三桂便露出了笑脸,这是一张娃娃的笑脸。吴三桂说:“你是说我将来可以做帝王?”和尚说:“如果时势允许的话,你将来可能会做帝王的。”吴三桂问:“你怎么知道呢?”和尚说:“就是从你杀鸡取卵的做法得知的。”吴三桂说:“怎么会晓得杀鸡取卵就会当帝王呢?”和尚说:“因为只有帝王才不会顾忌小百姓的利益,只凭自己的好恶做事;也只有帝王才会有如此大的杀气!”

  吴三桂迷惑了,他实在想不明白这之间会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他突然又问:“你为何又说我哥哥只能当宰相呢?”

  和尚说:“凡事都任其自然水到渠成,绝不干有违天意的事,其目的是为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便是天下做宰相的人的处世方法。”

  吴三桂更是难懂了,忍不住地说:“我弄不明白你的意思!”

  和尚说:“你现在是难以明白这些高深的道理的!但你将来肯定会明白的!”

  吴三桂便觉得面前的和尚无所不知,心想要是他做自己的师傅,该多好啊!于是便问:“是你教我做王的办法么?”

  和尚说:“不是我!”

  吴三桂有些失望,很不情愿地说:“不是你?他比你厉害么?”

  和尚说:“厉害!比我厉害一百倍!因为他是我的师傅。”

  吴三桂听说是和尚的师傅,心里便激动起来。和尚就这么厉害了,那师傅该多厉害啊!我要是跟了和尚的师傅,不知要学好多东西呢。于是,他小心翼翼地问:“他愿意教我本领么?”

  和尚说:“现在还不晓得。”

  吴三桂有些急了,问和尚:“你不是带我去见你师傅么?”

  和尚说:“现在还不能!”

  吴三桂问:“为何?”

  和尚说:“因为我师傅让我给你出三个题目,如果这三个题目你都答出来了,才让我带你去拜师学艺。”

  吴三桂一下子便气馁了。他没有想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多道道的。要不,他才不会来呢!但现在放弃,他又心有不甘。便问:“你师傅让你给我出哪三个题目?你就全让我考考吧!如果我全考对了,你就带我去见你的师傅。如果我答错了,也让我好早点回家。”

  和尚说:“其实第一个题目你已经做过了。”

  吴三桂说:“就是那个取蛋的方法么?”说到这里,吴三桂思索起来,然后好像恍然大悟一般的说:“我明白了,就是因为我第一道题目答得好,你就带我来了是不是?”

  和尚不得不点头说:“正是。”心想,这小子真聪明啊!想到这,便不由自主地认真多看了吴三桂几眼。

  吴三桂一点也不在乎和尚看着自己的眼神,他在想着自己心里的事。突然,他问:“你师傅住在哪里?”

  和尚一怔,他没有想到小孩子突然会问起这个问题,让他一时不好回答。因为师傅交待过,如果他寻找到的人没有过三关,便不能对那人泄漏自己的住处。于是,和尚只好说:“那是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

  吴三桂问:“那我们不要走很长的时间才能到么?”和尚说:“你是怕你娘着急么?”吴三桂点点头又摇摇头说:“我娘为我爹着急呢!”至于他娘会不会为他着急,他却不知道。

  和尚便不说话,只是默默地带着吴三桂走。不知不觉中,他们来到一处幽静的山谷。他们在深谷之中的弯弯曲曲的山径上走着。四周静谧极了,不时传出来的鸟叫声使宁静的山谷显得更加的幽静,而间或从树桠上飞出的小鸟,在空中拍打着翅膀,使人油然而生恐惧感。

  吴三桂悄悄地捱近了和尚。

  和尚问:“你害怕了么?”

  吴三桂摇摇头说:“不是!”吴三桂依然紧跟着和尚的步伐走。四周又安静下来,只有他俩的脚步在敲响着冷寂而幽深的山谷。吴三桂又想说话,因为他怕这种幽静。他问:“那里有鸟么?”他在想象着和尚师傅住处的景致。

  和尚说:“那里是山,有树林,当然也有鸟!”

  吴三桂又问:“那里有云么?好看好看的云?”

  和尚说:“那里不仅有云,而且能看到远处的雪山。”

  吴三桂问:“什么是雪山?”

  和尚说:“就是雪遮的山峰。”

  吴三桂问:“好看么?”

  和尚说:“好看呢!那雪山白白的,晶莹透亮。远远看去,与天上的云连成一片,看不出哪是雪山,哪是云彩呢!”

  吴三桂突然兴奋起来,他的头脑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遐想。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说:“你可得带我去呵!”

  和尚说:“那得看你能不能回答其他两个问题。”

  三、和尚的师傅交给和尚考吴三桂的三个题目

  吴三桂便立即拽住和尚说:“那你就赶快出题目给我来答吧!”吴三桂一想起那神奇的雪山,便有股抑制不住的冲动。

  和尚说:“那也不是随便就能说的,也得随缘而定。”

  吴三桂自然不知随缘而定是什么意思,但是有一点他是明白的,那就是和尚现在不愿意告诉他。于是他变得有些猴急了。他问:“那你能不能告诉我你师傅要考我什么呢?”

  和尚认真地想了想,似乎在考虑能否告诉吴三桂一些什么,然后,和尚说:“我师傅其实是从三个方面来考你的。”

  吴三桂激动起来,急切地问:“哪三个方面?”

  和尚说:“勇气、智慧、品性。”

  吴三桂问:“那要我取鸡蛋是考我什么呢?”

  和尚说:“是考你的品性。”

  吴三桂说:“那就还要考我的智慧和勇气么?”

  和尚说:“正是。”

  吴三桂说:“那什么时候考我呢?”

  和尚说:“今天晚上考你第二道题目。”

  吴三桂说:“为何要等今天晚上呢?”

  和尚说:“这都是师傅的意思。”

  吴三桂问:“你师傅的意思?”

  和尚说:“师傅将三个问题写好分别装在三个锦囊里,然后让我依次拆开来考你的。”

  吴三桂便不再说话,默默地跟着和尚走。不久,两人就来到一个山间小庙。也许是因为天近黄昏的缘故,小庙越发显得有些破败。和尚带着吴三桂向朱红色的大门走去。

  大门上的朱红色漆因为岁久月深的缘故,已经被风雨侵蚀得斑斑驳驳。还有大门上的两个兽头铜门环上也生了青绿色的铜色。和尚与吴三桂在大门边站了一阵。和尚像是在推测这庙里是否有人。然而和尚终于还是举起了手,轻轻地叩击三下。青绿色的铜门环撞击朱红色的大门的脆响在幽静苍茫的山间回响,然后便空空荡荡向远处飘去。那响声让人以为不是门上发出来的而是山间空谷之中发出来的。等了许久,庙里没有任何动静。

  吴三桂忍不住问:“这庙里会有人吗?”

  和尚没有任何表示。正在这时,庙里嘀嘀哒哒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向门边靠近,最后在门边停住了。门吱呀一声开了半边,从庙里冒出一张满脸皱纹的老和尚的脸。

  和尚立即双掌合十地说:“天色已晚,贫僧想借贵处住宿一晚。”

  也许是天色太暗的原因,老和尚费了很大的劲才看清他俩的容貌。然后才把一边门尽力打开,自己站到一边,像是等吴三桂他俩进去的样子。

  和尚便道了谢,带吴三桂进去了。

  之后和尚与吴三桂吃了一些老和尚拿出来的干粮。和尚便问老和尚庙里为何如此破败。老和尚告诉他因为战争的缘故,山下的香民根本就无钱给庙里供奉,因此庙里的香火越发衰败了。所以,庙里的和尚们便无法维持生计,都跑下山去化缘了。老和尚说完就招呼他俩早点休息,然后转身就走了。

  吴三桂便要和尚拿第二道题目考他。和尚看了看天色说:“还早着呢,你别急。”于是,吴三桂只好陪和尚在僧房里坐着。

  等到月光映照到窗纸上,投射到他与和尚身上来时,和尚才站起来说,走吧,现在该考你了。吴三桂疑惑地看了和尚一眼,心想,为何要出去考呢!可是他想归想,却不敢问,只是跟着和尚。

  和尚又带他走出了庙门,来到庙门前一块小坪里,然后站定。和尚又朝四周看了看。此时明亮的月亮已经高高地悬在东边。银子似的月光如水般的向大地四周倾泻,在大地上溅起了隐隐约约朦朦胧胧的光芒,似霜非霜,似雾非雾,使得小庙四周远处的山峦和山谷绰绰约约的像在透出着某种神秘。尤其是当四周夜风乍起之时,野兽的嘶鸣和林涛声挟裹在夜风之中空空荡荡地向吴三桂与和尚身边飘来,叫人不寒而栗。

  和尚让吴三桂站在一块平坦的空地上,和尚说,现在月亮在天空的东边,月光自东向西照来,因此你的身影倒向西边。现在,我要你面朝东边站着,那么你的身影就在你的身后了。如果让你站着别动,也没有其他东西能帮你,问你能不能看到自己的身影,如何看?说完,和尚就站到了吴三桂的身后边。

  于是,吴三桂便站在空旷的地上沉思起来,然而怎么样也没有个结果。因此,他有些着急了,再加上四周也是空荡荡的令人恐怖。于是吴三桂便四下寻找和尚的身影。可是他仍不见和尚的身影,便回头去看。这一下他不仅看到了和尚,而且看到了自己在地上的身影。也许是福至心灵吧!吴三桂大叫,我知道了。

  和尚连忙问:“你能不能看到自己的身影?”

  吴三桂说:“能够!”

  和尚又问:“用什么办法?”

  吴三桂说:“回头即是。”

  和尚一下子怔住了。想当年师傅考自己时,自己苦思了三天三夜也没有个结果,最后自己只好放弃,还是师傅把这个结果告诉自己。然而眼前的小三桂,如此小的年纪,对这个问题几乎是不假思索就回答出来了。难道这真是什么天意么?

  吴三桂见和尚迟迟不开言,以为是自己答错了,于是便谨慎地问:“我说错了么?”

  和尚一惊,醒悟过来,连忙说没错没错。说着就走近吴三桂,十分爱怜地抚摸吴三桂的头来。吴三桂又问,没错,你刚才为何不理我?和尚的脸便涨红起来,幸亏是夜晚,吴三桂看不到和尚的脸,和尚期期艾艾地说:“我没有想到这么复杂的问题,你能一口就说出答案来呢!”

  吴三桂说:“这个问题还复杂么?你师傅就是用这个问题来考我的智慧?”

  和尚说:“正是。可你不能小看它,当年我是想三天三夜也没有想出来呢。”

  吴三桂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会回答不出来?”吴三桂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和尚说:“你说简单,我可是觉得很复杂呢!”

  吴三桂便问:“你这么大的年纪了,经历的事又多,你却觉得它复杂;我这么小,经历的也很少,怎么反而觉得它简单呢?”

  和尚想了想,然后说:“我想,也许是因为:复杂的人会把简单的问题看复杂,而简单的人却会把复杂的问题看简单。”

  吴三桂听完和尚的话之后,觉得自己一点也不明白,于是他说,你说的话,我不懂。

  和尚笑着说,这样跟你说吧,对于这个问题,由于我头脑复杂,因此,我总是朝复杂的方向思考。我越想越复杂,越想就离那个答案越远。而你呢,头脑本来简单,因此,你会朝简单的方向想,所以,你能很快地想出答案的。

  吴三桂说,这样说来,我的头脑不聪明么?和尚摇头晃脑地说:“非也,非也,这正说明你是大智大慧之人呢?”

  吴三桂问:“我怎么会是大智大慧之人?”

  和尚说:“因陋就简是大智;蓦然回头是大慧,所以说,你是大智大慧之人。”

  吴三桂说:“我想不通,只要一回头就能解决的问题,怎么可以称得上大智大慧呢?”

  和尚叹口气说:“世上的事,难就难在要人回头。你道世上的人都如你这般能够轻易回头么?”

  吴三桂听不懂和尚的话,只好两眼茫然地望着浩瀚而深邃的天空。

  天空中繁星点点。

  四、要战胜强大的对手的关键不在于本领而在于勇气

  吴三桂尾随和尚走出那破庙,外面已是晴空万里。清风习习,如绸缎般的拂过人的皮肤,让人舒服极了。树上的小鸟也叽叽喳喳地叫着,清脆的声音此起彼伏,使人如走在画中。

  和尚好像走在世外桃源里,周围再也不见战争的烟火和血腥,再加上师傅交给自己的使命,自己即将完成,因此心情极为舒畅。

  吴三桂走在和尚后面。由于他身材矮小,他的身体刚好被和尚投下的阴影笼罩着。他感觉到不舒服。于是,他便想赶到和尚前面去,或者至少要与和尚齐头并进。由于路太窄,而和尚的身体又太大,吴三桂无法走到前面去。

  于是,吴三桂便叫住了和尚,然后便绕过和尚的身体,走到和尚的前面去了,和尚问他何事?吴三桂稍一思索,便问:“你师傅考我的第三个题目是什么呢?”和尚一下没有反应过来,随意地说:“我也不知道。”吴三桂便笑了,“你怎么会不知道?”

  和尚突然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于是,他让吴三桂走前面一点,然后拿出第三个锦囊来。他把锦囊里的纸抽出来看,只见纸上画两只牛在打架。和尚心想:师傅画两只牛斗架是什么意思呢?然而他百思不得其解,但是有一点他是明白的,这是师傅出给吴三桂的考题,只是这考题叫自己如何去考吴三桂呢?

  吴三桂见和尚低头沉思不言不语,便喊道:“你师傅出什么题目考我呢?”和尚摇摇头。吴三桂又喊道:“你连题目也看了,怎么会不知道呢?”和尚说我确实还不明白。吴三桂便抑制不住心中的好奇,要走过来看,和尚连忙收起来塞进袋子里。他在思考着,看来,自己只有见机行事了。于是,和尚又带着吴三桂继续朝师傅的住处方向走。和尚师傅是住在千山上。可是,他们离千山是越来越近了,然而和尚仍然没有完成师傅交给的任务。他变得有些急不可待了。吴三桂又不时催促出第三个题目,使得他更加不知所措。

  这时,他们到了鞍山附近,不用半天工夫就能到千山了。和尚想,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自己是无法完成师傅的使命的。然而由于自己没有破译出师傅的意图,不知如何来测试吴三桂。

  不知不觉,他们来到了一片田野上,田埂上坐着三三两两的农夫在休息,耕田的牛已被解放出来在山坡上随意地吃着草。

  和尚看到牛便联想到师傅的画,他心想,如果有两头牛打架便好了,他不知自己为何有了这般怪念头,也不知这两头牛真的打架与自己有什么关系。正当他胡思乱想时,果然,有两头牛因争吃一块草而打起架来。

  坐在田埂上休息的农夫立刻站起来向两头斗架的牛拢去。他们心里着急啊!因为牛是他们的宝贝,现在又正是农忙季节。如果自己的牛要打出致命的创伤来,那会比他们自己受伤还要令人伤心的。

  两头牛打红了眼睛,越打越凶。牛脚蹬处的泥土被蹂得稀烂,牛角相撞所发出的巨响刺激着农夫们。虽然周围的人是越来越多,但他们除了随着牛移动着位置而东倒西歪之外,却别无办法。

  和尚心里也急!他急的是现今果有两只牛打架了,自己却仍然不知如何考吴三桂。突然,他脑中划过一道灵光,对,就这样做!然而当他注意到吴三桂弱小的身体时,他又不得不怪自己太糊涂!不过当他看到吴三桂那种专注,激动,毫不畏惧的目光时,他又心动了。于是他把吴三桂拽到一边问:“如果我要你把这两头打架的牛拉开,你敢不敢?”

  吴三桂面无惧色地说:“有什么不敢!”他略一思索,又说:“只是不知用什么法子使这两头牛分开?”

  和尚说:“如果我教你一个法子呢?”

  吴三桂说:“只要法子管用,我一定能使它们分开!”吴三桂说得斩钉截铁。

  和尚见吴三桂一脸坚毅之色,眼睛里流出了赞许的目光。然后他附着吴三桂的耳朵如此这般的说了一遍。吴三桂迷惑地问这样行吗?和尚说行。吴三桂便说那我听你的。

  和尚就地捡了些茅草,扎成一捆,点燃之后便递给吴三桂。吴三桂接过火把之后,毫不犹豫地朝人群里冲。

  人们自动地退开一条路来,吴三桂沿着这条路冲进了人围的圈子里。当人们发现是个小孩时,不由自主地骚动起来。有人喊道,这是谁家的小孩,不要命啊!有人想去拉他,可眨眼间吴三桂已在眼前消失了。

  周围的人惊诧地看着这个拿着火把的小孩。

  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吴三桂靠近斗架的牛时,略定了定神。他瞄个空隙钻到了两牛相夹的空处,突然,一只牛因力气小而被推得向后退。而此时的吴三桂却正在此牛的肚子下面,眼看着要被这牛的蹄子踏中,围观的人吓得不由自主地惊呼起来。如果真要被牛踏中,这小孩哪还有命在!和尚更是急得挠耳抓腮不知所措,他在后悔自己不该让小孩冒此奇险。

  然而,却见吴三桂就地一滚,就从那牛的肚子下面脱了出来,然后伸出火把,刚好烧到两牛的头上。牛头上的毛立刻被烧得“嗤嗤”的响,一股恶臭向四周弥漫开来,牛头上腾起一股青烟。那两只牛经此一烧,便陡然分开,各向一方奔去。

  四周的人尚没完全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全都哑然地立着,等一个先明白的人叫好时,大家便跟着轰然叫好。于是,人们从四面八方向吴三桂靠拢来,都想看看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孩是否长着三头六臂。等他们都看仔细发现他仅仅是一个与一般小孩无异的孩子时,无不惊奇!

  当大家发现他是自己并不认识的孩子时,便议论纷纷起来。你问我,我问你,谁都说他不是自己的孩子也不是自己的亲戚,大家便奇怪了。正当大家迷惑不解时,和尚走进了人圈,牵起吴三桂的手就往外走。

  人们又自动地让开条路。

  和尚牵着吴三桂离开了人群,向千山方向走去。他们的身后是一片唏嘘感叹之声。和尚心里非常激动,他终于完成了师傅交给自己的使命,他必须尽快地将吴三桂交给师傅。

  吴三桂跟着和尚走,一直没开言,但他的心里却有许多话想问和尚。等他们远离了人群之后,吴三桂终于忍不住地问起来:“你为什么不让我多在那里呆一会儿?”

  和尚说:“你是想听听人们是如何赞扬你么?”

  吴三桂的脸腾地红了,因为和尚说中了他的心病,使他很不好意思。他沉默了一会儿,便有意地岔开话题:“你先就晓得我能把斗架的牛拆开么?”

  和尚实事求是地说:“不知道!”

  吴三桂心中便有了股委屈。如果自己万一不慎,此时哪有命在。于是他心里有了后怕,同时也怪和尚让自己太冒险。他说:“你既不知道,为何让我去呢?那两只牛力气那么大,连大人也不敢靠近,你却为何敢让我去冒险呢?”

  和尚认真地看着吴三桂说:“因为我知道,要战胜强大的对手的关键不在于本领而在于勇气。你想想看我的话是否有道理。”

  吴三桂装着思索的样子,之后,仍摇摇头说:“我还是不明白!”和尚说:“不要紧,你以后会明白的!”

  吴三桂走了一阵之后又突然问:“这么说,我的考试通过了。你就要带我去见你的师傅了?”和尚说:“是的。”吴三桂问:“你师傅在哪里?”

  和尚指着远处的一座山说:“就在那里。”

  吴三桂看到的是一座薄雾笼罩着的山。

  五、和尚的师傅不让吴三桂行拜师之礼

  原来和尚的师傅并没有住在五佛顶,而是住在仙人台。这两座山峰虽然都在千山之上,但仙人台却比五佛顶还要高,是千山的最高峰。

  和尚的师傅就在仙人台的峰腰上搭了个简易茅房。吴三桂随和尚来到茅房前面时,心想,和尚的师傅怎么会住这种房子呢?和尚在门前喊道,师傅,我已按你的要求将小孩带来了。

  那茅房便传来一个颤颤巍巍的声音说,那你就把他带进来吧!那声音听起来是断断续续的,其实并非底气不足,而是因为咳嗽的缘故。

  走进茅房时,才发现这并不只是个茅房,而是一个洞穴。这茅房盖在洞穴口,却把洞穴掩藏在里面了。洞穴里有许多明亮的石钟乳,石笋。阳光从茅房的空隙处射到石钟乳石笋上面,经它们一反射就光芒四射了,洞穴里因此而变得亮亮堂堂的。

  吴三桂站立在和尚身边打量着和尚的师傅。

  和尚师傅盘腿坐在一块突出的岩石上,那岩石是水中的石灰质沉积而成,岩石上还有像莲花一般的花纹,远看就像一个莲花座。

  和尚师傅灰眉白发,五官端正。下巴的胡须已经到了胸部。也许是因为太久没见阳光的原因,他的脸部极苍白,就像一张打皱的纸。

  和尚对吴三桂说:“现在见到师傅了,你就向他老人家行拜师之礼吧!”吴三桂便依言要跪下去。

  和尚师傅略招招手,止住他说:“且慢,你先过来让我看看再说。”

  和尚便把吴三桂送到师傅面前。

  师傅就着从茅房外透进的阳光仔细端详着吴三桂。先看头型,再看额头、脸、眼睛、鼻子、耳朵。师傅就像在检验一件文物是真品还是赝品,看得非常认真,生怕漏过蛛丝马迹。师傅始终一言不发,让吴三桂忍受不了。他几乎想从师傅的手掌之中脱出来,然而当他看到师傅那副令人望而生畏的面孔时,他又不敢了。

  师傅终于看完了,手掌从吴三桂头顶上落下来,然后长叹一声,便再没言语。

  和尚说:“师傅,那就让他行礼吧!”

  师傅说:“不可!看来我与他难有师徒之缘分!”

  和尚便急道:“师傅这是为何?”

  师傅声色俱厉地说:“慧智,不可多言!”

  到此时,吴三桂才知道与自己同餐同宿这么长时间的和尚叫慧智。他想过后,我一定得叫他慧智过过瘾,还要问他慧智这名字的来历。吴三桂天真地看看慧智,又看看师傅。他虽然不知道他们两人在为何事争执,但隐隐约约可感觉到他们的争执与自己有关。

  慧智便问:“难道又要我将他带下山么?”

  师傅说:“也不!”

  慧智说:“既不让他拜师,又不让他下山。师傅,你真把我搞糊涂了。”

  师傅又长长地叹了口气后说:“我岂有不想收他为徒之理!像他这等上等佳玉,随意雕饰便能成大器的。”说到这里,语气一顿,隔了一会儿之后接着说:“只是从他的长相判断,他这人个性太强,恐怕不服我的修正。到时,不仅不成器,只怕还得累及为师一生英名啊!”

  听师傅说到这里,慧智也不知所措了。

  倒是站在一边的吴三桂听懂了他俩的谈话,便大大咧咧地对师傅说:“不做徒弟便不做徒弟,何必为此事烦恼!”

  慧智便眉开眼笑地对师傅说:“我看就这样吧!您与三桂有师徒之实,无师徒之名。这样,既可让三桂学到本领,又不怕三桂将来的行为不当,累及师傅的英名。”不知为什么,慧智觉得自己与吴三桂挺投缘。尤其是经历了这段时间的相处,慧智已经对吴三桂产生了感情。要不,他绝不会为一个人在师傅面前大费周折的。

  师傅沉默了一会儿,才叹息说:“看来,也只好这样了。”

  慧智便赶忙拉了拉吴三桂的手说:“还不赶快谢谢我师傅。”

  吴三桂机警异常,知道自己不能说错话,便朝师傅作个揖,细声细语地说:“多谢老爷爷教诲啦!”说得慧智和师傅相视大笑。

  之后,师傅便问慧智一路经过。慧智便把吴三桂如何杀鸡取卵、如何月夜寻影、如何勇敢驱牛等过程一一说给师傅听。师傅越听越有兴趣,越听越惊奇,不由自主地用目光瞟了吴三桂几眼,目光中充满了爱怜和赞赏。等慧智对他叙说完了之后,师傅才对慧智和吴三桂说:“今日天色已晏,你们二人到外去弄些吃的来吧!”

  慧智拉着吴三桂躬身退去出茅房。

  吴三桂退出茅房以后,便长长地舒了口气说:“憋在里面真难受!”慧智瞪他一眼,怒道:“不可乱说!”吓得吴三桂伸了伸舌头。

  吴三桂耐不住寂寞,走不了几步又问:“我们弄些什么东西吃呢?”慧智说:“这山上到处都是鲜蘑菇,随便在哪里都能采摘很多,往开水里一冲便能果腹。”吴三桂说:“我看这山上野兔山鸡也不少,为什么不打一两只来,那味道不比蘑菇强么?”慧智骂道:“不可胡说!出家人岂能随便杀生?”吓得吴三桂赶忙噤声。

  突然,吴三桂又记起自己刚才在茅房里想问慧智的问题来。吴三桂偷偷地看了慧智一眼,见慧智脸色平板,没有怒容,便大胆地问他:“是师傅厉害,还是你厉害?”

  慧智看他一眼,觉得他提的问题挺奇怪也挺有趣的。他回答:“当然是师傅厉害!”

  吴三桂说:“可是我觉得师傅没有你厉害!”

  慧智横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