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炼金大中华-第3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自以为稳妥的藏身之地,在龙灏的眼里,不过是个笑话罢了。

军事演习的结果。彻底终结了澳大利亚的军事图谋,从此,澳大利亚对女王复仇联盟来说,已经是不设防的了。

不过,根据女王和龙灏的协议,太平洋舰队并未对澳大利亚进行进一步的进攻。

他们只是派人到澳大利亚的陆地上,与三分势力的代言人开了个会,重新划清了澳大利亚的利益分配后,就离开了。

这样的利益分配自然是有利于白鲸能源集团的,慑于巨舰大炮的威力,澳大利亚政府和英国代言人也只能吞下不满的口水,无奈地答应了这个不公平的‘分配’。

至此,澳大利亚东面的出海口,几乎全部由白鲸能源集团控制,从这里出口到北美、南美等国的商品,也都要经过白鲸能源集团的点头。

也就是说,白鲸能源集团涉及的‘业务范围’,已经不仅仅局限在运输矿石了。

爱德华七世看到自己属意的‘小盟友’澳大利亚还没有与自己搞基,就被女王先人一步给去了势,心中的那份悲痛就甭提了。

于是乎,英国国王震怒,巴拿马运河的开凿进度再次提升!

到了十二月上旬,这条与苏伊士运河齐名,完成了沟通地球海洋使命的著名运河,竟然就要通航了!

为此,美国和英国在欢欣庆祝的同时,也在摩拳擦掌。

据《圣何塞信使报》在某日发行的秘闻刊物里(注,秘刊是只对信使报会员发售的,而会员制度,也开了传媒界的先河)写道,在巴拿马附近海域集合的英美战列舰,总数接近八十艘!

而且还有逐渐递增之势!

这是磨刀霍霍向女王的架势,其司马昭之心,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

可以想见,一旦巴拿马运河开通,这个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的两个联盟就要碰头交火!

这场大战是宿命的,谁也无法躲开。谁也不能去躲开!

谈到军事,就要说一说欧洲,三皇同盟战争也持续了快两年,从上半年开始,奥匈帝国面对两大盟友的背叛,便是摇摇欲坠。可不知为何,奥匈帝国明明就剩最后一口气了,但却好像不死的小强,始终不肯老老实实地咽下那口能让英国放下担心的气!

这是为何?

有很多原因,比如德皇威廉二世的不尽全力,比如奥匈帝国的战士英勇善战,比如英国王室内讧造成的英军士兵士气不振等等。

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现代战争打的是补给,是后勤。是辎重!

奥匈帝国得到了c罗家族的支持,武器和弹药神马的,一点都不愁。

不仅如此,一批批标记着‘魅好’字样的木箱也源源不绝地从苏伊士运河方向运来,那些木箱里的药品被奥匈帝国的战士视为神药,只要你没断气,总能在这些不起眼的木箱里找到救命的药剂。

没错,这就是魅好化工厂量产的弱化版炼金药剂。

有了炼金生物做原料。加上小李比希的锐意进取,魅好化工厂一年的药物产量。已经足以支持三个奥匈帝国这样规模的国家发动一场十年战争。

只不过现在苏伊士运河还是由英国人控制,这些救命的箱子能运过来,也是经历了不少考验。

幸亏有埃及公主杰玛。安德里尔的协助,这条奥匈帝国战士的生命通道才没有被彻底掐死。

关于杰玛公主在埃及的故事,我们先略过,总之。这位拥有着‘汲血人’体质的公主,在得到了龙灏的赞助,回国之后,发展的着实不错。

有了武器和药品,再加上英军士兵开始怀疑起这场战争的正义性。所以,不知不觉,奥匈帝国竟然撑到了年底!

对这个局面,在外界看来,约瑟夫一世绝对是应该满意的。

想你奥匈帝国一个二流国家,在英法德俄和其它欧洲小国的围攻下能支撑这么久,简直就是一个不亚于‘奇迹岛黄金山’的奇迹了!

但是,如果走进约瑟夫一世的世界,仔细听他自言自语,那么你就会明白,他对现在的局面可是相当不满。

约瑟夫一世不满的理由是:自己被可恶的龙灏当成棋子了!

如果他现在能与龙灏碰面,那么这位皇帝绝对会喷对方一脸:我的孙女,不嫁给你了!你这孙女婿的良心,大大的坏!

好吧,不是约瑟夫一世被日本天皇灵魂附体,而是龙灏的作为和意图,实在有点露骨了。

明明有先进的武器和神奇的药品,但这些供给却好像用天平和量杯精确地掐拿过,只是堪堪可供奥匈帝国守住防线,想要反击,却是力有不逮。

好在约瑟夫一世也就是敢在心里吐槽,假如他将不把艾世丽嫁给龙灏的话当众说出来,那么,第一个要跟他离婚的就是茜茜皇后。

茜茜皇后和维多利亚女王一样,都是不老药剂的‘俘虏者’。

尤其是茜茜皇后,现在的她就跟一名三十多岁的花样贵妇一般,既有美丽的容貌,又有卓绝的风姿,把约瑟夫一世可是迷得每天都下不了床,如果不是龙灏留给他的龙虎药剂帮忙,只怕这位君主,没有死在沙场上,就得先死在自家皇后的断魂沟里了!

假若那样,开句玩笑,是否也算名句‘阴沟里翻船’的又一个例证?

不老药剂被龙灏宣传得十分稀少,物以稀为贵嘛,所以从苏伊士运河运送来的药品木箱里,不老药剂的数量也是少的可怜。

其数量,大概只堪堪维持茜茜皇后的容颜,每个月的自然衰老还是看得见的,不过越是如此,越是加重了茜茜公主对不老药剂的依赖,这大概也是奥匈帝国面对三线战场还能苦苦支撑的一个源动力吧!

时间来到维多利亚女王奇迹般地从英国逃脱那个节点,约瑟夫一世便迎来了这一年里最艰苦的时刻。

嗯,不是妻子如狼似虎,而是爱德华七世跟打了亢奋素一般,亲自跑到前线鼓舞英军士气,要求在十二月底,攻陷维也纳。

另外,德皇威廉二世似乎也终于想明白了,继续在英国和奥匈帝国间摇摆、出工不出力的做法是行不通的,只有站好队,将另外一方迅速灭亡才是获得战争红利的正途。

于是乎,奥匈帝国两线战场的压力猛增,纵使有c罗家族同步的武器增援,但也眼看就要抵挡不住了!

就在约瑟夫一世做好了放弃维也纳,逃离国土的时候,一个转机出现了。

据后世不被官方承认的野史记载,十一月十八日,维多利亚女王出现在了柏林。

二十日,德皇威廉二世和女王,瞒过了所有人的耳目,神奇地出现在了维也纳。

英、德、奥匈,三国曾经或现任的最高领袖,碰面了。

野史的能量终究有限,对他们碰面商谈的内容没法再进一步,进行记载。

不过,商谈的结果却在随后被全世界都看到了。

十一月二十八日,德军忽然倒戈,向位于邻侧三百公里的英军发动突袭。(未完待续

【566】巴拿马大爆炸

英军猝不及防,损失了四个殖民师团。

二十九日,德皇宣布重新缔结三皇同盟,并且与远在太平洋的女王复辟联盟达成合作关系。

威廉二世要求英国立即停止对奥匈帝国的侵略,并且严正声明,爱德华七世必须逊位,否则,英德之间的友好关系将画上句号!

听闻这一消息,爱德华七世差点没吐血而亡:侵略?谁侵略谁了?我是为了广大欧洲国家,在抵抗奥匈帝国的野蛮侵略好不好?还有,威廉你这个王八蛋,你好意思说你和我之间的友好关系?如果不是你当初愿意退出三皇联盟,与我合作,我的海军第一个就把你的公海舰队给灭了!现在是你反复摇摆,朝秦暮楚,还有脸跟我谈画句号?我TM要先画死你!!

爱德华七世的牢骚对战局毫无裨益,随着德国的‘叛变’,欧洲大陆上的战局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大颠倒。

德国的陆军,自从拿破仑时代过去,就一直是欧洲大陆的最强音。

这样一股力量倒向任何一方,并且是不再保留地倒向,那么,战局的‘天平’不仅会倾斜,而且极有可能把整个‘天平’都给扯垮掉!

事实也确然如此,德军在揍了一顿英军之后,大约是感觉无趣,便放弃了追赶。

因为对方打不过就往海上逃,对这种脚底抹油的怂包,总是揍不痛快的。

于是,德军撇开落荒而逃的英军,径自闯入法国国境。

德国和法国乃是世仇,这次有了出兵的借口,德国哪还不摩拳擦掌。把没有准备的法国一通吊打?

话说法国也是真倒霉,三皇同盟大战发生在欧洲大陆,而它作为欧罗巴上经济军事实力最强的敌对国家,一开始就遭受了奥匈帝国和德国的猛烈夹攻。

被揍了个快灭国时,好容易拨开云雾见青天。等到了德国与英国结成同盟,法国以为总算有机会喘息一下。

所以,在这之前的三路围攻奥匈帝国的勾当里,法国忙着休养,倒也没派多少兵参加。

可浪漫的法国人实在没有想到,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居然如此无耻。不声不吭地,随便喊一句就又倒戈了回去!!

这下子,法国还真就坐了蜡,靠近法德边境的重要城市接二连三地失守,军队连连败退,巴黎已经告急!

法国总统卡诺气得破口大骂:德国人朝三暮四。跟他结盟的人都要小心被他从后边捅菊花!你们不来救法国,我警告你们,法国的今天就是你们的明天!

话说这位卡诺总统历史上这会儿本来已经遇刺身亡,可是由于三皇同盟战争的爆发,法国在遭受外部危机时,内部的矛盾就识趣地缩了起来,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德国可能还算是卡诺总统的‘救命恩人’。

卡诺总统在‘忘恩负义’地斥责‘恩人’,威廉二世给予的回应则是无比强硬,且道理坚定:谁说我朝三暮四了?我一直在与英国同盟,只不过,英女王既然宣布了爱德华七世的王位不合法,那么,我代表德意志,自然要改弦易张,与正统合法的英国首脑合作了!

正统的英国?

TM的。如果是正统的英国就不会打我**兰西,我们是多少年的好基友,威廉小儿,你知道么?

卡诺总统听完后,步爱德华七世的后尘。也是一口血喷在名贵的地毯上。

英法的两位首脑都吐血了,士兵的士气自然也一落万丈!

不到两个星期,巴黎就被二十万德军围困,眼看着这座欧洲名城就要在日耳曼的炮火下陷落。

德军这么给力,奥匈帝国自然也不愿意落后。

缔结完新的‘三皇盟约’(维多利亚、约瑟夫、威廉三皇),按照既定计划,奥匈帝国的主力从已无战事的南部前线撤离,转而跨过喀尔巴阡山脉,进入了俄军势力范围。

喀尔巴阡山脉东北,便是波多尔高地,那里驻守的俄军,根本不是‘困兽笼’中放出来的奥匈军队的对手。

仅仅三日,波多尔高地即告失守,奥匈军队已经可以直接威胁到俄国领土!

欧洲闹的这么欢腾,奥匈帝国一下子从挨打的受气包,变成了绝地反击的武士,英殖民军乘船撤回北非,德国将法国吊起来鞭挞……一时间,大家都惊呼这场战争恐怕有向着英法百年战争发展的趋势,至少在未来五年,看不到和平的希望!

欧洲越乱,其它被欧洲列强压制了许久的势力就越是蠢蠢欲动。

爱德华七世被迫返回伦敦,巩固王位,所以,巴拿马运河附近的英**舰,骤然少了许多!

他们接到了国王的命令,赶回英伦三岛护驾。

原因很简单,巴黎若是沦陷,德军就能直接威胁到英国本土,而公海里那支从诞生之日起就瞄着英国海军的‘受气包’舰队,也会随之而出。

如果呆在加勒比海的英军战舰还不回防,只怕一个闪失,英国本土就要有史以来第一次被日耳曼人登陆了!

那,绝对是大灾难!

英国人走了,美国人也没太伤心,甚至反而有点暗自欢喜。

反正在英国工程师的协助下,巴拿马运河通航的最困难瓶颈已经解决了,这条美洲最伟大的运河通航,只是时间问题。

少了英国人,问题并不大。

美国这一年多可没闲着,东海岸的造船厂百分之九十都被海军征用了,全在紧锣密鼓地建造战列舰。

如今,再加上英国无偿给予的‘反潜巡逻艇’的技术支持,美国海军可以昂起头地说:我们不会怕潜水艇了!龙灏在大洋里对联邦的威胁已经降到零点!

美国海军为何如此自信?

自然不是因为用了‘丽人公司’出品的畅销‘飘柔洗发水’,他们都剃了光头,算是削发明志,不打败龙灏决不罢休。

他们自信的来源在于:克莱豪尔的反潜巡逻艇部队的确击溃了龙灏的潜水艇主力。这一点,是被多家报社用照片证实了的。

所以,排除了潜水艇的威胁,在巴拿马运河被凿通之后,美国海军唯一要正视的敌人。就是女王复辟联盟的太平洋舰队。

太平洋舰队是很强大,但美国海军也不是没有机会,这个机会嘛,天机不可泄露……两个约翰和克利夫兰总统都将其默默地藏在心里,只等时机到了,再拿出来给英女王致命一击。

他们要让伟大的维多利亚女王知道。你们英国人可以在世界各处撒野,但唯独在我美利坚面前不能猖狂。

太平洋,终究是美利坚联邦的太平洋,只有美国这样辽阔的国土,才配得上如此广袤多姿的太平洋!

时间推进到一**五年的一月二日,这是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的日子。

运河两岸。架满了大口径的陆地炮台,炮管森森,为的就是防止太平洋舰队前来攻击。

巴拿马运河通航之前,其实各家报纸都对其做了详细报导,美国白宫在恼火之余也无可奈何,所以只能动用大笔资金,在运河两岸修建了本不在计划当中的陆地炮台。

为此。增加了预算不说,还拖延了运河不少工期。

不过现在看来,美国海军的这番防御作为似乎是白费了,一月二日这一整天,都在平静中度过。

这不仅让整装备战的美国炮兵有种一拳打空了的无力感,也让旁边很多看热闹的人大呼无趣。

比方说,远在美国的股票市场,就有很多投机客提前下了物资多单,只等巴拿马海战掀起,就大赚一笔。

当然。结果很明显,这些投机客这一天基本上是亏的血本无归。

虽然不知为何女王的太平洋舰队没有动静,但美国海军可不会放过这一天赐良机。

运河开通后,美国的舰队就没有歇息,一艘艘新建造的战列舰排着队伍。逐一过闸,欲要完成从大西洋穿入到太平洋的壮举。

巴拿马运河全长85公里,比原本历史的略长,那是因为要绕过曾经被挖‘烂’的地带。

不过,区区85公里,在这些速度都在25节以上的战列舰面前,还是小菜一碟。

一艘战列舰全速前进的话,大约三个小时就能通过运河,而若是以均速前行,四个半小时也是足够的!

不过,美国海军心里终究还是忌惮着对面不知道藏在太平洋哪个角落里的女王太平洋舰队,所以,他们恨不得把一共四十八艘战列舰一口气地‘吹’过巴拿马运河。

好像唯有那样,才会心安,才会确保这些耗尽了美国政府全部积蓄的新海军的安全。

因此,美国海军最高领袖不顾马汉的劝说,愣是在一月二日晚上八点一刻开始,命令四十八艘战列舰列队通航,由于战舰的间隔太紧,所以,每艘战列舰的速度都降到了10节左右,也就是说,一艘战列舰要通过巴拿马运河,时间将延长到六个小时以上!

做一道简单的算术题,六个小时,也就是说,最快得到一月三日凌晨两点半,第一艘美军战列舰才能出现在巴拿马运河在太平洋的出海口!

漫漫长夜,算是美国海军的全部家当,就这么‘挤’在了刚刚‘诞生’的巴拿马运河河道里。

时值一月三日凌晨零点十三分,蜿蜒曲折的巴拿马运河中,承载着黑漆漆、无光无色的四十八艘钢铁战列舰。

这个时点,恰值美国海军最后一艘战列舰也已进入了运河河道,而‘长蛇’队伍最前方的‘华盛顿号’战列舰,距离出海口还有两个多小时的航程。

一月三日凌晨一点四十分,被认为是安全有保障,戒备森严无死角的巴拿马运河发生大爆炸!

爆炸是连环性的,而且最先起爆的地点是河道两侧的山壁。

巨大的爆炸将山壁炸碎,无数的山石砸进了运河。

与此同时,河道底部也有爆炸声传来,激起水柱无数。

与山壁上的爆炸不太相同。这些个河道底部的爆炸好像是专门冲着战列舰来的。

仅仅是第一分钟的八个爆炸,就将六艘战列舰的底舱给炸穿了!!

大爆炸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总共只有六分钟而已。

不过,就是这么短短的六分钟,美国海军一共有二十一艘战列舰被炸破了底舱。河水灌入战舰,逼迫得船上的将士不得不跳入运河当中。

不得不说,这些连环爆炸是有预谋的,可是美国的防御力量也使得这些爆炸的数量不会太大。

六分钟内,已经是极限了。

可是,怪就怪这是深夜。二十一艘战列舰进水,连带着超过一半的美国海军官兵的脑袋也进了水!

黑暗中号令不齐,人心不定,不少跳入运河中的士兵不是被淹死,反而是被其余战舰上的同伴当做偷袭的敌人给击毙的!

战列舰进水,必然得停在原地。可那些幸运的没有遭到爆炸袭击的战列舰可没有全部停下。

很多没有经验的美国船长忘了下达紧急停船的命令,或者下达之后,由于混乱中的各种原因没有传达到动力舱……因此,这些一艘接一艘的战列舰,追尾了!

追尾的后果相当严重,船体损伤不说,同时也延误了救人的时间……要知道。这个时候,河道两侧的山体很多地方都崩塌了,有那么几艘倒霉的战列舰就被大块大块的石头压住,很多船员在大火中无路可逃,只能在舰船里面活活被烧死、闷死……

灾难发生的太快,美国海军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应对。

整条巴拿马运河,就在通航还不到一天的时候,陷入到了烟与火的环绕、血与泪的哀嚎当中。

直到天色渐明,运河里的混乱才被基本控制。

马汉在两岸的炮兵部队陪同下,看着运河里硝烟不绝、火场遍地的惨景。眼泪忍不住就流了下来。

饶马汉是一条铁汉,这时也没法忍住不心痛!

这些或沉毁,或受创,或还在浓烟里苦苦‘挣扎’的战列舰,可是美国近十年积攒下来的全部家当啊!

其中有三分之一。还是向英国贷款建造的。

它们,本来是被美国海军寄予厚望,准备去跟太平洋舰队掰一掰手腕的,可是,这支舰队,还没进入太平洋,就在这条运河里载了大跟头!

马汉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他的心一边滴血,一边对着旁边的炮兵怒吼:“怎么会有爆炸的!?你们是怎么检查运河的?联邦出钱养了你们,难道就是供着你们在这里玩忽职守的吗?混账!”

的确,巴拿马运河被美国控制超过了一年,从前法国公司留下的烂摊子也被他们摸索了个遍。

尤其是最近三个月,运河的开凿在日夜赶工,两岸的炮兵除了要观测沿海敌情,还要三班倒地在两岸巡逻,防止敌人的间谍过来搞破坏,影响运河通航。

可没想到,千防万防,此前一直表现良好,实现了开凿期间‘零破坏’的炮兵巡逻队,居然在这最最关键的时刻掉了链子!

这么多、威力这么巨大的爆炸,那得是有多少**被间谍运送了进来啊……可直到现在惨剧已成,这些炮兵居然还一脸无辜,完全摸不到头绪!

如果不是联邦有法律,马汉简直恨不得化身独裁的凯撒,先把眼前这些‘尸位素餐’的狗东西枪毙了几个泄愤!

愤怒归愤怒,救人的工作还是要进行的。

更何况,运河河道里还有很多‘捞出来’仍然能一用的战列舰,它们每艘都是数以百十万的美元啊,可不能就这么眼巴巴地看着毁掉。

在检查清楚了运河周围没有敌人的二次埋伏后,美国人开始投入到边干边流泪的抢救工作中去。

其时,运河边有很多记者,他们都是来观礼运河通航剪彩没走的人。

本以为第二天可以拍下浩浩荡荡的美**舰进入太平洋的历史性时刻,却不曾想,欢庆会临时变成了哀悼会,雄壮的出征仪式一转眼变成了美国海军的安魂葬礼!

喜事变白事,总是让人黯然神伤。

不过这种情感与记者绝缘,他们是一群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其实从凌晨开始,当听到了响彻方圆十公里的连环爆炸声后,他们就激动万分地来到了现场。

虽然碍于光线,没法看清,但也有很多机灵的记者,找到有利位置,借助运河里燃烧的大火,倒也拍下了不少不晓得清不清楚的照片。

反正这么多照片,只要有一两张是清晰的,他们就算是赚了!

等到天空放晴,这些记者们更是像围向‘死亡昆虫’的蚂蚁,汇聚在两边沿岸,冲着运河里哀嚎一片的美国海军一顿猛拍。

这种堪称‘见死不救’,还阻塞救援通道的行为,激怒了被马汉训斥了一顿、正一肚子邪火没处发的美国驻巴拿马炮兵。

‘哒哒哒’,步枪响起,很多记者中弹,一头栽向了运河中,用自己的鲜血给今日的伤亡人数再做一分贡献。

【567】明斯克绞肉机

等到马汉以及后续赶来的美国海军最高长官出面制止时,已有十几名记者丢掉了性命。

这一幕,毫无疑问又被其他无所畏惧的记者们拍了下来。

可以想见,明天、或者后天的报纸上,巴拿马运河大爆炸的惨案里,必定少不了美军屠杀无辜记者的一笔控诉。

于是,马汉等海军将官的工作更加繁重了。

不但要救人,还要安抚这些同仇敌忾的记者……直到一月三日下午,运河里的伤亡数字才总算被控制住。

到得一月十日最后的伤亡统计数字出炉,其损失的清单,令得克利夫兰总统当场就晕厥了过去,多亏了一旁的幕僚随身携带了一瓶魅好化工厂出品的‘特效救命药水’,才将总统阁下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这倒也算冥冥中,克利夫兰总统欠了龙灏一个人情吧!

损失清单具体如下。

二十三艘战列舰进水,不经大修绝对无法继续参战,其中还有三艘特别倒霉,船上的火药库爆炸,使得整艘战列舰与一团废铁也差不多,修理的费用比回炉重造还要高昂!

四十八艘战列舰全部带伤,死亡和失踪的士兵总计3838名,负伤的士兵9166名。

其中,十二名船长遇难,中校级别以上的将官,有166人重伤,很多人在医院里因为医治无效而陆续咽气!

另外,四十八艘战列舰上损失的弹药和物资,加起来也超过了百万美元……

这是一张触目惊心的损失清单,也难怪克利夫兰总统会被气的差点殒命。

这样的结果,的确是生不如死啊!

要知道。这可是美国过去十年财政累积下来的全部家当,四十八艘战列舰啊,那可是个个都比镇远、定远要先进几个档次的一等钢铁战列舰,单论造价,随便抽出一艘来。都可以抵得上半支北洋水师!

这是美国工业能力和财富积累的大喷发,这是美国海军跃跃欲试与英国舰队扳手腕的信心来源!

这样一批战列舰,承载了美国白宫、两个约翰、海军军部……的全部希望,然而,这个希望居然在一晚就全部破灭了!

这让美国人情何以堪?

这让美国人如何不愤怒得抓狂?

美国人发起火来也是很可怕的,比方说一月三日当天。他们拒绝对被炮兵队打死的无辜记者道歉,并且还封锁了巴拿马运河方圆一百公里,展开了为期一周的严密调查。

这么做的原因是因为马汉坚决地认定,巴拿马运河大爆炸惨案的发动者一定还在巴拿马运河附近,因为……他们要想制造出这么一起骇人听闻的连环爆炸,所需的**绝对不是小数目!

而要将这么大数量的**运进巴拿马运河。必定会留下很多的蛛丝马迹!

只要顺着蛛丝马迹,就能将这起惨案的发动者揪出来,马汉发誓,一旦找到了这批‘始作俑者’,一定要他们尝一尝什么叫做美国十大酷刑!

马汉的提议得到了白宫和军部的全权认可,毕竟,发生了这么大的事件。如果连罪犯还抓不到,那么美国的面子就算是彻底丢光了!

还想去太平洋跟英国争霸?

趁早挖个坑把自己埋了吧,省得丢人现眼!

就这样,一**五年的一月三日到一月十日,美国人一边统计伤亡结果,一边对巴拿马运河周围展开了地毯式搜索,对这段时间凡在运河周遭呆过的人,进行了无死角的盘查。

地毯式的搜索除了抓到几个巴拿马本地偷猎的人之外,可以说是一无所获。

而对大爆炸发生时盘亘在运河附近之人的盘查,也没有任何效果。

因为这些逗留的人大部分是记者。其时记者被军队枪杀的悲剧还未过去,这些悲恸的记者当中有很多人拒绝合作。

美**方对此也没有太过为难这些记者,他们当中虽然有龙灏作为后台的《圣何塞信使报》的记者,但当他们进入巴拿马时,都经过了严格的搜查。想带进来能够炸毁一条八十多公里运河河道的**……根本是天方夜谭。

对记者进行的所谓盘查,其实说成是美国人发泄自己怒火的渠道更为恰当一些。

时间熬过一个星期,美国终于是抵不住国际舆论的压力,将这些被扣押的记者无罪释放。

然而,就连马汉也没想到,这场爆破案的凶手,其实就藏在这批看似无害的记者当中。

没错,想来各位看官都已猜到,这场巴拿马爆炸惨案的‘罪魁祸首’就是龙灏,还记得否,龙灏当初寻找海底沉船时,就在这条巴拿马运河底部安置了LT作为埋伏。

此次前来巴拿马报导运河通航剪彩的一名《信使报》的记者,便是炼金国情报部门的一名职员。

他的任务很简单,只需要在美国人的战列舰全部进入河道,且行驶到中央河段时,按下共振发射器上的一个按钮就行。

这个发射器,是炼金产品,会发出特定的金属共振频率,由这个频率,将河道里隐藏的LT集体引爆!

说实话,这名情报小职员对自己造成的爆炸场面也非常吃惊,几乎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切只是来源于自己的轻轻一按!

一时间,连他自己都催眠自己:这场运河大爆炸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所以心思坦荡的他,没有任何波折地就过了美国人的盘查。

发生在巴拿马运河的大爆炸,除了在新闻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令得无数份相关报纸脱销,并且引领了一段赶来巴拿马看史上最短命的运河的风潮之外,还有一个较为深远的影响。

那就是,短时间内,美国海军元气大伤。无法再对太平洋内的女王舰队构成威胁。

关于这场巴拿马爆炸惨案的凶手,一直是个历史悬案,直到几十年后,大家才从蛛丝马迹中基本猜到了这场悬案应该是龙灏策划的。

可在当下,虽然美国人也怀疑过龙灏。但却没有半点证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