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椒房独宠-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么一想,谢锦言坐不住了。把碧绮唤来,让她熬一锅姜汤,准备点小食。
  本来到了冬日可以吃羊肉,去了腥味,奶白的汤喝上一碗,浑身都暖和了。偏偏云嬷嬷说有孕的人不能多吃,谢锦言也就馋一馋。
  什么都预备好了,萧慎却姗姗来迟,那个时辰谢锦言已经靠在软椅上打起了瞌睡。
  “下回不用等我,你自去歇息。”话虽这么说,但他眼里带笑的样子,明显是欢喜她一直等着她。
  眼看要入十一月,京城天色一直不见好,各地的事务要做结算,不少官员任期满了回京述职,空缺怎么填补,萧慎皆要过问,弄完了一系列事情,才发现天黑透了。
  他惦记着谢锦言,连忙赶了过来,到底误了时辰。
  谢锦言掩嘴打了个秀气的哈欠,帮萧慎脱下鹤氅,换上舒适的长袍,先让他喝了一碗姜汤暖暖,又问他是否用过饭食,待知道他是申正的时候夕食,扭着让他又用了膳。
  盯着他用饭的时候,谢锦言困得不行,不自不觉靠着他的肩睡着了。
  她细细的呼吸拂过,他持箸的手便不动了,就这么靠了一会儿,整个神经都放松了,他贪恋此刻的感觉,却担心她这样睡着不舒服,犹豫了下,还是命人撤了桌子,打横抱起她入了内室歇息。
  绣有并蒂莲花的帐子垂了下来,挂钩上银制的香薰珠“啪”的一声打在帐子上,宫女们把床前的两盏灯挑暗,菱纱罩子放上,鱼贯地退到屏风外头。
  昏暗的纱帐内,只剩下他们两个人。谢锦言睡得脸颊泛起桃红,看起来秀色可餐,萧慎碰了碰她的脸,心里竟没有什么绮念,平静得他自己都觉得诧异。
  “锦言。”他喃喃,唇放在她的脖子上蹭了蹭,眷恋不去。
  她似乎感应到了,轻轻“嗯”了一声。叫声都跟小猫似的,软糯极了。萧慎顿时柔肠百结,没再闹她,挨着她安然睡熟了。
  回到熟悉的地方,这一觉他睡得格外香甜。谢锦言却做了噩梦,半夜惊醒过来,才发现不知什么时候萧慎把脑袋靠在她的胸,大手圈着了她的臀,呼吸绵长。
  简直吃尽了她的豆腐,谢锦言往下缩了缩,让他的手离了尴尬的位置,抬头正对上他安睡的脸。
  金碗银盆养大的帝王,皮肤像细瓷似得,昏黄的烛光下,闪着一层温润的光,映照着他的表情柔和无比。或许是做了什么美梦?
  害她做噩梦的罪魁祸首,自己反倒安逸。谢锦言戳了戳他的脸,他没皱眉,嘴角弯着像是在笑,宛如个稚童。这家伙还有多少面,她没见过。谢锦言心头一软,又挪了挪位置,在他的唇上亲了一下。
  睡到次日醒来,不管是萧慎还是谢锦言精神皆好极了。
  两人一块吃了朝食,谢锦言送人送到门口,才回来穿正式的衣裳准备去慈安宫。梳妆镜台前,香巧盯着她的锁骨瞧了瞧,找了件高领的短襦上衣给她穿在里头,这样即使进了屋脱了厚重的大衣裳也不会露出点什么。
  云嬷嬷还在外面没来,香巧压住笑意,“待会回来,奴婢给娘娘擦擦软玉膏。”
  “呀!”谢锦言后知后觉地掩了掩领口。
  香巧促狭一笑。时间长了,她被碧绮感染,在主子面前也不再是一板一眼的了。
  “你们一个二个,都反了天了。”谢锦言哭笑不得。
  云嬷嬷这时进了屋,看着两人笑笑的模样,好奇道:“香巧还会说笑了?”
  “她们一个二个呀,哪个不是鬼精灵。”谢锦言叹了一句。
  过后几天萧慎都来了玉华宫,有时候是正大光明的来,有时候却是悄悄来的。谢锦言心情不错,胃口又开了些。
  她享受现在的日子,觉得她和萧慎就像平常的夫妻一般。
  连续几天都在慈安宫碰见了惠敏,谢锦言有心问谢太后给惠敏挑什么样的夫婿,但谢太后不在明面上说这件事,她也就无从问起。这日惠敏来了玉华宫,进门先叹了口气,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我最近想绣一幅炕屏,你帮我描个新鲜的花样子吧。”
  谢锦言闲来无事画了不少花样子,她一口应承下来,把最近新得的拿出来,让惠敏挑。
  “画的真好。”惠敏打起精神赞了一句,挑好两个让宫女收起来。谢锦言问起她的婚事,她只怏怏的:“事情没定下,但无非是那些人,由不得我做主。”

  ☆、第60章 岭南

  “娘娘,这惠敏公主怎么这几天来得这般勤快?说她与娘娘投缘吧,但她每次来了又不怎么说话,坐一会儿就走,弄不明白她要做什么。”映雪收拾堆在桌上的花样子,发现惠敏竟把谢锦言昨天随手勾勒的白描样子拿走了,便知惠敏不是真心来选花样的。
  “你呀,就是心眼太多了。”谢锦言摇头,眼看进了十一月,天愈发冷了,人们都躲在房中,她也闷得慌,有个人来陪着也不错,“太后最近在给惠敏相看夫婿,这是她的大事,心绪不宁也是有的。”
  “公主嫁的都是大家公子,嫁了还照样去别人家里做姑奶奶作威作福,还用愁吗?”碧绮把刚冲好的果茶端上来,热气沿着杯沿上升,果子的清香闻着舒缓极了。为了将就谢锦言最近的口味没搁蜂蜜和白糖,吃进嘴里只有一股果子本身的清甜味,一点不腻人。
  谢锦言只觉满口香甜,她放下杯子,“这茶好,明天还冲这个喝。”
  碧绮眉开眼笑,作了个揖:“娘娘喜欢就好。”谢锦言最近口味怪得很,一会儿甜一会儿辣一会儿酸的,她为这伤了不少脑筋,整日琢磨食谱。
  谢锦言也知道自己折腾人,但控制不住自己的嘴,馋一样东西的时候挖空心思想吃,没胃口的时候,一桌子菜不带动一下的。她冲碧绮柔声道:“辛苦你了。”
  “奴婢做的都是份内事,哪算得上辛苦?”碧绮摆出几样小点心让谢锦言配着茶吃,见谢锦言今天胃口不错,又细细思量起来,“今天有新鲜的小黄鱼,奴婢去处理了,今晚给娘娘做鱼汤和鱼丸子。”说着福了一福,便退下去了。
  “这丫头真是风风火火的性子。”谢锦言叹道,回头便对红绣说,“宫里发来的份例那些胭脂水粉我用不上,你们几个拿去分了吧。”都是青春少艾的女子,打扮得好看些也是赏心悦目,“到了冬至,准你和碧绮归家探望父母。”至于映雪和香巧倒是没去处,到时一块去雪地里烤烤鹿肉,倒也雅致。
  父母……也快有一年多没见着了。红绣屈膝谢恩,“娘娘仁厚。奴婢给您做的与百花裙配套的鞋子也快好了,整好冬至您能穿出去。”
  “听说你夜里还熬油灯做绣活?不差这点子工夫,别把眼睛熬坏了。”谢锦言浅浅笑道。红绣做的那条百花裙不知道耗费了她多少工夫,用的最细的细线,配色都是用各种深浅不一的湘妃色,在檀色的裙摆上绣了大朵大朵的芍药,颜色用的巧,布料一动,那花朵竟跟活的似得慢慢绽开。
  想象得到这样的裙子在雪地里有多漂亮了,她惊叹于红绣的女红,虽然十分喜欢,但也怕红绣伤了眼睛。好好的一个大姑娘,以后要眯着眼睛看人,那多亏啊。
  “慢工出细活,鞋子奴婢会慢慢做的。”红绣恭顺地垂着头,瞅着谢锦言鞋头缀着的明珠,一闪一闪的,分外好看,她抿紧了嘴。
  冬至是大节日,不论是寻常百姓还是王侯将相,这天都是要祭祖的,前朝皇帝还要祭天,到了如今祭天仪式已经渐渐废弃,但到太庙拜祭每年是不间断的。
  能和皇帝同去的只有正宫,皇后未立,这次约莫是太后和萧慎同去了。谢锦言身子不便,只能留在玉华宫了。她倒把这天想象成放假的日子,期待得很。
  萧慎见她提起来没一点不舍,还刮她鼻子,道她是个“小没良心的”。
  “不过一两日工夫,我与阿慎有一辈子要过呢,不差这一两天。”谢锦言渐渐学会如何应对萧慎,一句话又把他哄高兴了,
  若说开始她还对萧慎有几分拘谨,时日久了,对着同床共枕、温柔体贴的丈夫,不知不觉她就把生疏丢开了。
  日子过得太顺,谢锦言却觉得宫里的气氛诡异,平静得让人心慌。尤其是见到那些名义上属于阿慎的女人们,一个个比谁都安份,就连淑妃和谢昭仪也没再针锋相对,彼此客客气气的,违和感太强了。谢锦言叹了口气,要是阿慎不是皇帝,倒少了许多框框条条。她边想着边把千层酥对撕开,挑了最外层酥软的一层皮来吃。
  映雪有心凑趣,“目下皇上不在,娘娘只把皮吃了,馅就赏给婢子如何?”
  谢锦言有几分不好意思。映雪顺杆子往上爬,笑着轻拍自己的脸,“瞧我这张嘴,竟拿自己与陛下相提并论了,着实不该。”
  “得了得了,嘴馋了直说,都赏给你们。”谢锦言摇摇头。
  天凉下来,夏日里生机勃勃的寒竹轩终于符合了自己的名字,百花凋敝,东风瑟瑟。
  惠敏皱眉看了看枯萎的一盆兰草,转头进了母亲的禅房。宫女忙进去通禀小主子回来,过了一会儿良太妃才从里头出来。她刚念完一段经,心境平和得很,见女儿神情不虞,只是温和一笑,引她到了暖阁坐下。屋里点的是安心凝神的檀香,如此吃了一盏茶,惠敏神情有所放松,良太妃才殷切问道:“如何?今天你与谢昭容说了没?”
  “母妃!”惠敏颦眉,“你让我说的那些话太羞人,我是说不出口。”
  良太妃略有些失望,却没勉强,温和道:“平时天不怕地不怕,这会儿知道羞啦?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不过是请谢昭容帮你到皇上那里说和婚事,有什么不能说的?”
  “母妃~你说的那些人,我影子都没见过,只知道是偏僻地方出来的,即便是民风开放,对女子约束小了些,但也不至于非要让我嫁过去。”惠敏不情不愿,放着太后挑的名门之后不要,偏去杂七杂八的小地方,说出去,不是丢死人。
  “敏儿,母妃岂会害你?那些人选都是我托你秋蝉姑姑细细打听过,文采人品堪与你相配。”良太妃耐着性子劝道。“要不?让母妃亲自去玉华宫和谢昭容说?”
  惠敏却不领情,她虽对自己的婚事从来没多少期望,亦不愿屈就,委身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吏,她也有身为公主的骄傲。母妃怎就不明白?“秋蝉不过深宫中的一个宫女,在寒竹轩这点大的地方说说话,她能去哪里打听?不过是道听途说,不足采信。”
  “去哪听来的你就别管了,总之这些消息千真万确。”良太妃含糊过去,瞧着惠敏气嘟嘟的样子,心里又怜又哀,不由叹了口气,语重心长起来,“不是母妃不想你选个出彩的郎君,实在是我娘家无靠,你嫁到京中勋贵,身后无人撑腰,也是去伏低做小。”千宠万宠长大的女儿,怎舍得她去看人眼色,“选些门第低一等的,凭着公主身份,到了夫家才无人敢小觑你。”
  “我是父皇最小的女儿,他最疼我了。在父皇临终前,太后亲口答应要善待于我。”惠敏认真地辩解,“从小到大,您都是这么说的。虽然慈安宫那位不喜欢我,但为了她的好名声,从不曾亏待我。就是她的亲侄女进了宫,对我亦是相让。我就不信谁敢欺负我……”
  “傻丫头,你不懂,京城虽然繁华,但不是什么好地方,豪门大族里面,肮脏的事情,你怎么想得到呢?”良太妃眼圈一红,她一心想把女儿教成进度有度的大家闺秀,但她自己是个没本事的,便让宫里的嬷嬷教导,怎知教来教去,女儿的性子越养越跋扈。本性虽好,但性子直爽,单纯得简直不像是这宫里长起来的。
  过往的事情便是她造了孽,但女儿是无辜的,“敏儿,就当母妃求你,这次就听母妃的话,乖乖嫁去外地,好不好?”
  良太妃的语气柔和下来,如泣如诉,惠敏再也端不住,她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姑娘,心里又是委屈又是不解,相依为命的母亲为何要把自己远远推开。她扑倒良太妃怀里,撒娇道:“娘,女儿不想离开您,我走了,你一个人念佛种花多寂寞,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了。”
  良太妃摸了摸她的头,如果女儿能离了这泥潭,她就是立即死了,也是甘愿的。这么多年,她的日子本就是捡来的。
  如当年宠冠后宫的丽美人,早早地香消玉殒,清清白白的去了,亦是好事。
  惠敏第二天到底支支吾吾把想嫁到岭南一带的话给谢锦言说了。
  “我说她这么多天,欲言又止的。”谢锦言笑道,“岭南?那是什么地方?”
  贤妃正巧也在,笑吟吟地道:“听说是个民风彪悍之地,妇道人家一样抛头露面,在外头跑生意地都有。”
  “哦,那却不错。”谢锦言点头。
  云华从宫外回来,听见里头的说笑声,拉了守门打帘子的乐儿悄声问道:“屋里的是谁?”
  乐儿黑白分明的大眼转了转,她们新提拨上来的四个小宫女,便是云华亲自挑的,送到云嬷嬷面前过了目,才混到近身伺候的资格,因此她对云华有些怕,乖乖地答了:“是贤妃娘娘。”
  “又是贤妃娘娘,她最近常来吗?”云华问道。
  乐儿点了点头,怯生生地望着她。
  “你得了娘娘的亲睐留在身边,走出去也代表玉华宫的脸面,别一副小家子气。”云华低声喝道。
  乐儿受教,对她福了一下,继续当差去了。
  云华凝神想了会儿事情,直到贤妃从暖阁出来,她才命人通传,进去向谢锦言问安。
  “禀娘娘,咱们这新置的冬衣都发了下去,各处的煤炭亦补齐来了。”云华照例说起了各处的份例,“娘娘可要过目?”
  “这些事你和云嬷嬷拿出注意就好。”谢锦言不耐烦去对那些数字,刚才她和贤妃的话题还没说尽,此时看了看云华,忽然道,“云华今年已是双十年华了吧?”
  云华的声音低下去,“回娘娘,奴婢二十五。”
  “正好是出宫嫁人的岁数了。”谢锦言道。云华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了好几岁,如果此时出宫,她人又聪明能干,或许能择一佳婿也说不定。
  云华心里一惊,急急道:“娘娘说笑了,奴婢的身份……是出不得宫的。”她是犯官之女,和普通宫女自然不一样。
  “这却不难,我想法子为你换了户籍,让你做回良家女子。”谢锦言道。
  “娘娘今日怎么忽然说起这些?奴婢在宫中女官做的好好的,并无出宫之意。”云华屈膝一福道。
  谢锦言见她神色不似作伪,也不勉强。各人有各人的想法,出宫与否,端看云华自己的想法。“惠敏想让我帮忙说项,使她嫁个岭南一带的世家子弟,我正看单子发愁呢。”
  “岭南?”云华讶异,“那地方荒芜贫瘠,多是彪悍的蛮族杂居,自古便是流放之地,公主怎么会想嫁到那去?”
  流放之地?谢锦言吃了一惊,她本以为这是个小忙,现在看来,却是不好相帮了。
  云华打起圆场:“太后娘娘做媒的本事不差,公主小孩心性思虑过了,娘娘可不要真信了她去。”
  这件事被她定性为一桩玩笑,谢锦言不再提及,而是好奇道:“太后她老人家以前还为谁做过媒?”先皇只有两位公主,其中一位几年前就疫了。难道谢太后还给宗室指过婚?
  “历来为伺候太后娘娘的贴身大宫女,皆是不满二十五就被她发嫁了。”云华笑着道。“嫁的人选虽不显赫,却是军中顶顶好的好儿郎。说来令人羡慕,太后慧眼,挑中的都是有前途的郎君,过了些年升了职,宫女也改头换面做起来管家太太,穿得平头正脸,到了年尾常常进宫陪伴太后叙旧说话。”
  谢锦言回想起这位姑母的眼神,可不像是这么热心的人啊。
  “听说一位叫灵犀的,最得太后娘娘喜爱,她也最有造化,夫君在禁军中做了宿卫的头目,大小也算是个将军。”云华继续道。
  宿卫在宫禁中值宿,负责皇帝的安全,谢锦言脑中模糊闪过一个念头,她的笑容淡了下来,“宿卫的职衔还算不得将军呢。”
  “奴婢不熟悉这些,让娘娘见笑了。”云华躬身认错。
  “明天你随我去向太后请安吧。”谢锦言盯着她,淡淡地说。
  “是。”阴影遮蔽处,云华勾了勾嘴角。

  ☆、第61章 临行

  大雪覆盖下皇宫,总显得有几分空旷寥落。檐角下的风铃轻轻晃动,几片雪花飞进窗,落在炕桌上,刚一落定,便悄然无息的融化掉了,只余下一点点凉意。
  手里的小暖炉煨得手心发汗,谢锦言摩挲着上面的丝线,轻叹了口气。夏天虽热,易一头一脸的汗水,好歹能出去走走。到了冬天,便是走出这个院子也难了,上回散步,她脚下一打滑,险些摔了个跟头,把云嬷嬷等人吓坏了,现在除非天晴,路上的积雪都扫干净了,不然一堆人劝着不许出去,生怕她有什么闪失。
  屋里一角,抚琴的云华手一停,“娘娘累了?要不要歇一歇?”
  “只是听你弹琴,哪里会累?整日躺着,非把骨头都躺酥了。”谢锦言说,“继续弹吧,今儿这曲子不弹完,可不许你躲懒跑了。”
  “娘娘喜欢这曲子,是奴婢的福气。”云华恭维一句,平心静气继续拨动琴弦。
  耳房里,云嬷嬷坐在炕沿上闭目养神,听见里头的声音断了又续,只抿了抿唇。映雪掀帘子进来,把点心盒子交给喜儿,让她把东西送进去。自己抖了抖身上的残雪,到火炉边暖暖手脚,她刚从外面进来,身上的寒气不褪尽,是不能往里屋闯的。
  喜儿一会儿就出来报:“娘娘听琴呢,没顾上吃点心。”
  映雪跺了跺脚,贤妃和惠敏公主来陪娘娘说话,那是主子,她不能说道。但这个云华不过比她虚长几岁,不仅做了玉华宫掌事女官,还待娘娘格外殷勤,都快把她给挤到没边了。
  “嬷嬷本是娘娘最看重的人,如今却样样被个云华占先。”映雪眼珠一转,走到炕边,给云嬷嬷添了茶水,嘴里一阵嘀嘀咕咕,“要婢子说,嬷嬷也该拿出气势来,给那个玉华一点颜色瞧瞧。我们几个大宫女,可都是唯您马首是瞻啊。”
  “她们几个可安份得很,没像你一样,尽说些有的没的。”云嬷嬷眼皮都没掀一下,“做好份内事,只要你对娘娘忠心,焉知日后运道……”她说到这就闭口不言了。
  映雪眼前一亮,云华年纪虽轻,却因为是太后指派下来的,谁也罢不了她的职,做事无端比别人多了三分底气。依照宫中现在的形势,离她家娘娘入主中宫的日子也不远了,到时候她身为娘娘的贴身宫女,差不到哪里去。
  别人不知道,玉华宫近身伺候的可都晓得谢锦言无比信任云嬷嬷。云嬷嬷既然这般明说,肯定不会是捕风捉影的空话。这样想着,映雪脸上的笑容也真诚起来,欠身一福,道:“遵嬷嬷教诲。”
  映雪换了心情去当差,喜儿拉了拉云嬷嬷衣角,黑白分明的大眼眨着,“嬷嬷不高兴了吗?”
  云嬷嬷低头看她,摇了摇头,“你也去当差吧。”
  眼见无人了,云嬷嬷才舒了口气,叹道:“都是一群不省心的。”
  夜里萧慎回来,谢锦言把惠敏的事情与他说了,“岭南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她不是偏听偏信之人,自然要听听萧慎的意见。
  萧慎划了划她修得圆润的指甲,只觉粉嫩可爱,回答时语气漫不经心,“那是个好地方,但惠敏去不得。”谢太后也不可能让她嫁过去的。“这事你别操心,母后亲自料理婚事,不会出纰漏。”
  “我瞧太后她老人家对惠敏多有纵容,实质却是面子情。”谢锦言道,惠敏不解世事,在外人面前刁钻得很,未尝不是谢太后特意养成的。“难怪论起女儿婚事,良太妃慌成这样,竟然琢磨着远远把惠敏嫁出去,不过她怎么不挑个繁华之地,令人费解。”
  “良太妃……一向不是个伶俐的。”萧慎眼底幽光浮动。想起金福徒弟王鸣传回来的话,他简直要笑出来,良太妃窝在寒竹轩修身养性多年,如今看来是一点长进也无,到底是个上不了台面的蠢货。
  虽然觉得那对母女有些奇怪,但谢锦言提过了也就放下不提,转而说起萧慎的事情,“你过几天就要去太庙,拜祭要耽误个好几天。这次是带金福公公去吗?”
  “金福留守,我带得禄去就是了。”萧慎挑了挑眉,“要不是你身子不便,真想把你揣在兜里一同带了去。”
  谢锦言捶了捶他的肩头,却因手指被他牵着,使不上劲,那力道不像是打人,倒像一下一下的撩拨他,她面若桃红,“你身子瞧着才好转了些,我怕你去太庙又不把自己身体当回事。得禄比不上金福细心周到,怎么带他去?太庙那地方也不知道有没有地龙……”
  萧慎眉目柔和,“你且宽心。”她担心他,他何尝不是一样不放心她一个人留在宫里,“待我走后,你回谢家去小住几天,等我归来,自去接你。”
  谢锦言闻言有几分欣喜,但转念一想,没听说妃子在冬至这样的大日子还回娘家的,又犹豫起来,“这……方便吗?”
  “没什么不便的,只要不摆昭容仪仗,轻装简从不会有事的。”萧慎顺了顺她的发丝,“我走了你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岂不是要把你闷坏了?”
  谢锦言意动,笑笑的回了他一句:“臭美!”
  精雕荷花鎏金香炉青烟袅袅,舒缓地香气萦绕不绝。青花白瓷的茶盏被一双手执起,谢太后瞧了瞧自己保养得宜的手上青筋隐现,抿了一口茶,心思不定起来,“这几天跟在谢昭容身边那个宫女,哀家怎么瞧着分外眼熟?”
  碧瑶给她捶着腿,闻言忙答道:“回太后,那宫女名曰云华,原先是慈安宫当差,给您打过帘子的,后来被您派到玉华宫做了掌事女官的助手,今年刚接替了原来的女官。”
  “哦?”谢太后眉头动了动,“锦言把她带在身边,可见很看重啊。”
  “咱们宫里出去的,目睹过您的风姿,怎么也学到两三成,哪还会差?”碧瑶不轻不重恭维了句,又笑道,“听她说,陛下对昭容很上心,不像是做戏的,隔几日就要亲自到玉华宫看一看。”
  “哀家的两个侄女,都能得了皇儿的青眼,做长辈的,也很欣慰呀。”谢太后笑道。
  “娘娘只等享清福便是。”碧瑶下意识地道。却不知她这句话触了谢太后的霉头,“哀家乏了,要养养神,你下去吧。”
  等碧瑶出去,谢太后才对屋里坐着的妇人叹道:“自你离了慈安宫,过后的宫女竟没一个比得上你。个个愚笨的紧,让哀家想叫她们办事都不放心托付。”
  那穿着鹦哥绿潞缎褙子的妇人屈膝一福,诚惶诚恐道:“您这话可折煞卑妾了,让几位妹妹听见,可要怪罪了。”
  “行了行了,哀家还不知道你是个滑头。”谢太后招招手,“过来给哀家按按头,这两天歇不好觉,闹头疼了。”
  妇人净了手,坐到谢太后身边的小凳上,先是用玉梳给通了头,这才不急不缓按了起来。
  她动作娴熟,谢太后很是受用,“还是你手艺好。”
  “卑妾天天念着娘娘,日盼夜盼总算能来给您磕头奉茶,可不能生疏了惹你生气。”妇人抿嘴带出笑意,“毕竟卑妾今天的一切都是您给的,吃水还不忘了挖井人,更别提您对我的恩德远远不止这些。”
  “你这小蹄子,就会说好听来哄哀家。”谢太后笑道。
  “给卑妾十个胆子,卑妾也不敢对您胡说八道呀。”妇人说,“这宫里有什么能瞒过您?人与人之间的缘法,端是奇妙。还记得卑妾未出宫的时候,昱王殿下来求您把谢昭容指给他。时过境迁,她能进宫,还不是得了您的准许,如今昭容颇得圣宠,这一切呀,还不在您的掌控之中。”
  “哦?三皇儿还曾求过锦言……哀家都不记得了,难得你细心。”谢太后瞌上眼,陷入沉思。
  妇人便不言语了,垂下头,明丽的脸庞被阴影遮住,她的样子模糊不清起来。
  谢太后当然不记得当年昱王求娶之事,因为她当时根本没有把体弱多病的小儿子放在心上。为昱王找出生显赫的伴读进宫,也不过是为了拉拢那两位伴读身后的势力。
  后宫的女子清清白白的进来,呆的久了,白纸一张也被划得乱七八糟。宫里啊,就没个干净地方!
  等谢昭容生下皇子,恍惚不定的日子应该就能安定了。
  从前慈安宫的大宫女灵犀,低头瞥见谢太后缓缓安睡过去的脸,想到家中幼儿,提起的心又慢慢沉下去。
  不急,很快就能见分晓了。

  ☆、第62章 两地

  安南侯府爵位世袭罔替,源于祖上乃是开国之初的一员大将。只可惜谢家门庭显赫一时,却不过三代就败落得只剩一个空架子。在谢家女成为荣登后位,成为外戚之后才又复起。
  但随着谢玮被撤去中书令之位后,侯府大门紧锁,一向爱出风头的谢老太君也深居简出,虽免于外人奚落,到底不复之前的盛景,总显出两三分破败的味道来。
  侯府位于朱雀大街,这一带住的都是有功于朝廷的勋贵,离皇宫很近,而且道上没什么闲杂人等,来来往往都是有身份的人。谢锦言头靠在马车内壁上,掀开帘子往外看了看,道两边都是高门大户,眼看快到冬至,倒有许多衣着讲究的侍者在一户人家门前上拜帖,有的被客客气气地迎了进去,有的则被挡在门外。
  不管是什么人,门子都是笑脸相待,很是和气。那些被挡在门外的客人也不生气,作揖尽了礼数才告辞离去。因为顾忌谢锦言的身体,马夫为求稳当,走得并不快,她瞅着那户人家看了一会儿,放下帘子便问:“那边府上住的是什么人?”
  这次回谢家,谢锦言本打算带红绣和碧绮,但云嬷嬷没同意,说让红绣留下来帮忙,让她只带了香巧和碧绮。香巧是深宫里呆惯了的,她答不上来,碧绮也疑惑:“那宅子空了好多年,想是新搬进去的人家吧。”
  能住进这里的,可不是普通人。谢锦言正欲说话,车就停了,她朝外头问:“是到了?”
  “娘娘别急,还没进二门呢。”碧绮笑嘻嘻地道。香巧抿嘴跟着笑,侧身把一旁叠好的大红牡丹团花披风拿出来,给主子披上。
  披风是放在暖炉边的,穿在身上什么寒意都被挡住了,谢锦言淡笑道:“我这忽然回来了,不知道有没有把母亲吓着?”
  “皇上提起派人通知过了,二夫人肯定已经等着您了。”碧绮眉眼弯弯,帮着香巧一块把谢锦言的衣角理顺,欢喜劲藏都藏不住。回到谢府最高兴的就属她了,唯一遗憾的就是红绣没能一块回来,她心里又有些不好意思,琢磨着下次还有这样的机会,肯定让给红绣,自己就不回来了。一年多发生了太多事,她自觉见了世面,已非吴下阿蒙,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