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军火帝国-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河山哦了一声,不吭声了。
还没有到辽南,每天准时接收总部电报的黄炜下分队,就接收到了令人吃惊的消息,齐齐哈尔失守了,北满的东北军余部已被歼灭大半,有建制的只剩下哈尔滨的一部分了。
更大的刺激消息还在后头,在张学良的授意下,猬集在锦州的东北军不思防御罢了,居然还抛出了所谓的锦州中立案,希望日军停止向锦州进攻,锦州也绝不向占据东三省的关东军发起挑衅行为。
实在是太荒唐了,收报员翻译密文后,以为自己记错电文了,擅自向铜佛寺发电要求重新发送一遍刚才的电文。
再后来,收报员用难以置信地表情将电报译稿递给黄炜,结果让黄炜和凑上来看电文的王河山直接就傻眼了。
老家都被鬼子烧了,居然还客气地请鬼子不要生气,这究竟是玩得哪出折子戏呀?难道是抽大烟将脑子抽坏了?
黄炜小分队跑到盘山附近的时候,缩在锦州的东北军再一次作出了惊人举动。
在盟友南京政府的强烈反对下,锦州中立案半途夭折。但是实有不甘的张学良,居然致电驻守锦州的东北军第二军司令部,“当最近日本进攻锦州之时,我军驻关外部队理应防范,但若现政府方针未定时,自然不用锦州部队进行防守,因而撤至关内”。
锦州东北军接到电报后,丝毫不顾南京政府的连番电报,继续执行不抵抗政策,连夜部署从锦州撤往关内。
日本人为了击溃东北军主力,不仅将刚攻克齐齐哈尔的精锐第二师团用铁路紧急调往锦州前线,同时从朝鲜调来的第二十师团主动开始进攻。结果两个师团的庞大力量,一圈都打在棉花糖上了,东北军不战而撤,关东军兵不血刃占领了锦州。
锦州东北军自己是跑得精光,却彻底打消了东三省其余还在抵抗的东北军官兵士气。齐齐哈尔失守后,北撤的东北军黑龙江部队残部,听到锦州被主动放弃后,居然半路上就这么溃散了。
而哈尔滨守军更是惶惶不可终日,士气已经低落到极点,其高层分裂成三派,一派要投降,一派要抵抗,还有一派则提出退入北方军地盘,整日里争吵不休,全乱了套了。最搞笑的是,坚持不抵抗政策将锦州拱手让给日本人的东北军总司令部,居然下令哈尔滨驻军要做好抵抗准备,为总部和日本人和谈创造更有利的形势,于是哈尔滨守军的思想更混乱了。
除了北满的东北军余部被无情抛弃之外,还有一支部队也被过河拆桥了,这就是流窜在盘海营三地的盖老大等人组成的辽南抗日义军。
第八十四章 沿河对峙
台安位于盘山东北,要到盘山必然先经过台安,这里是胡子张海天的地盘。
还没到张海天的庄子,就见大批的百姓拖家带口往黑山方向撤,几名年轻的胡子跑前跑后就差急的嗓子冒烟了。东北的胡子和其他地方有所不同,很多是要收据点四周村庄的保护费,而且收了以后也会承担一定的保境职责。
看到其中一个胡子是认识的,黄炜利索地从藏身处钻了出来,一把扯住对方,“我是大石桥黄炜,这里怎么了?张老大在哪里?”
对方忽然见到一个人影窜出来扯住他,差点吓住了,直接就掏向怀里的驳壳枪。黄炜连忙伸手按住,再说了一遍说辞。
旁边其他几名胡子,动作很快,马上也围了上来,眼看就要冲突起来。
被扯住的胡子镇定下来,仔细一瞧才欣然大喜,“兄弟们,不要慌,是自己人。”转过来问黄炜,“黄老大,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快帮我们张老大一把。”
黄炜一愣,真的出大事了?
对方焦急地说道,“我们的兄弟大部分都到了田庄台一带,跟着盖老大打小鬼子去了,留守台安的不过二十几个人。结果不知怎的,被小日本知道,估计又是汉奸告的密。二百多号鬼子在路上,被我们的斥候发现了。张老大只好带着十个人去挡一挡,我们几个拼命将附近乡亲送到黑山去。”
十个人?二百多号鬼子?黄炜也急了,“张老大他们在什么位置?”
“往南走十几里的沿河一带,”对方话还没有说完,黄炜扭头对后面大吼一声,“河山,跟着我赶紧去救人。”
十几个穿着东北军装饰的人影忽然从黑暗的角落钻了出来,索米冲锋枪、大八粒半自动步枪、勃朗宁轻机枪,一色的精锐装备,浑身煞气。
胡子们和老百姓一下子就被惊呆了,这是什么队伍?原本嘈杂的现场立即沉寂了。
说话的胡子惊恐地看着这一支神出鬼没的小分队,艰难地咽下了一口唾沫,“黄老大,刚才他们就在那里?”
黄炜接过小个子递过来的背囊,没来得及答复这个问题,而是急匆匆地说,“河山,留三个人看守行礼,其他人只带必要的弹药。”转过来对胡子说,“兄弟,你留下两个人,再叫上几个民夫,帮我们行礼放到安全地方去,我们去救张老大。”
胡子很干脆,“黄老大,没问题。”马上开始叫人了。
卸下不必要的装备后,黄炜带着十五名假扮土匪的北方军官兵,快速向南移动。
不用向导了,刚出发一段路,前方已经传来了清脆的枪声,那是水连珠的声音,小日本可没有装备这种货色。随后又响起了噼里啪啦的三八大盖还击声,歪把子轻机枪也很快开始发威了。
轰的一声,一颗掷弹筒发射的榴弹就落在张老大刚才的位置,溅起漫天尘土。“什么鬼东西,这么准?”张老大胆战心惊之余,只好大骂几声壮壮胆子了。要不是为了瞄准另外一个露头的鬼子,他被迫移动了位置,说不定现在已经去见如来佛祖了。
想到这里,张老大对着自己寥寥几人的手下大喊,“不要在同一个地方开两枪以上,对方有掷弹筒高手。”已经和鬼子干了几场,知道这种要命的家伙叫掷弹筒。
要不是前面就是一条颇深的趟水河,这边又有不少可以藏身的土丘,小日本早就冲过来了,才十个人的张老大一伙,哪里是整整一个中队关东军的对手。也许是看到张老大人手并不多,狂妄的日军居然放弃了最为擅长的包抄战术,骄纵地选择对射和短暂突击。
拉开枪栓,一股脑塞进去五颗子弹,张老大换了一个位置,喘着粗气给自己的莫辛纳干步枪上弹。虽然盖老大那里送来过一批当初奇袭凌印清搞到的三八大盖,但是张老大嫌那玩意杀伤力不够劲,依然喜欢使用老式的莫辛纳干步枪。
张老大是一名神枪手,打驳壳枪都是看哪打哪,莫辛纳干步枪在他手上更是催命的使者,几下子下来就让前面的鬼子倒下好几个。结果,张老大也马上被对方死死盯上了,不是歪把子找过来,就是一阵排枪扫到,甚至干脆就是一连数发榴弹。
无奈张老大也就是一名,所有手下也不过九人。损失了十几个人之后,暴跳如雷的日军中队长,终于把进攻的小队移动到了河边,眼看就冲过去了。顿时,后方负责火力压制的日军另外两个小队,也开始运动,准备一举发起全线进攻。
张老大的一名亲信连滚带爬地到了身边,“老大,挡不住呀。小日本一旦过了河,我们连逃都来不及的。”
红着眼的张老大一脚将亲信踹到一边,“我说过要拖半个小时,就一定要做到。要逃,也只能半个小时后再说。”半个小时,是张老大向那些村庄的承诺,给大家尽可能争取逃难的时间。
亲信抹了一把脸上和着泥土的汗水,没有继续说话,拿起手中的步枪,扑到了土丘一角,沉闷地不停拉栓开枪。
换了一个新的阵位,张老大抬起步枪,将准星牢牢对住一个冒头的军曹,沉稳地一扣扳机,莫辛纳干步枪狠狠往后一坐,但是准星中的那个军曹闷头栽倒了。
马上就是一连串的机枪子弹扫了过来,将张老大藏身的土丘打得千疮百孔,根本动弹不了。
张老大大惊失色,一旦被机枪封锁住左右,马上就会有榴弹轰过来的,到时候就真麻烦了,死了还好说,万一缺胳膊缺腿的该如何是好。
来不及细想,张老大干脆直接往后狂奔,连跑带跳,纵身窜进一个土坳里。耳朵只是觉得一声巨大的轰鸣,满天的碎泥巴就直直地砸落在了张老大的身上。有个地方肯定被弹片砸中了,只是现在浑身都疼的张老大一时半会也分不清到底是什么地方倒大霉了。
吐出嘴里的泥巴,张老大骂了一句“狗日的,”转头溜回来,找他那支心爱的莫辛纳干步枪了。
只有半截了,前半截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张老大傻乎乎地看着手中的莫辛纳干步枪后半部分。
“老大,给你步枪。”亲信刚才差点被吓死了,看到老大没事才松了一口气,直接就把自己的步枪扔了过来。张老大的枪法远超过他,自然是优先保障主要战力。
第八十五章 孤悬敌后
张老大手忙脚乱地接过抛过来的步枪,大怒道,“他妈的,你不会打几枪,掩护我溜到你那里去?把枪扔给我,是不是想让小日本知道我没死成呀?”
被一顿臭骂的亲信差点被骂哭了,“老大,我没这个意思。”有些急了,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亲信掏出怀中的驳壳枪,疯子一般地站起来扣住扳机就是一梭子。
张老大顿时大惊失色,怒不可遏地说道,“小子,你不要命了,”再也顾不得掩藏身形,直接冲了过去,一把将站起来的亲信狠狠扯到了地上。有效射程只有五十米的驳壳枪,在步枪机枪火力对射的时候,根本就打不到对方,却是对方最好的攻击目标。
猛一摔到地上,两人都是吃了一嘴的泥巴,却来不及吐出来,张老大抓着亲信的领子,手脚并用飞快地往边上爬去,鬼子的火力肯定马上就追来了。
刚想狠狠踹一脚这个有些傻帽的手下,鬼子不停扫射的机枪声中,忽然传来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机枪开火声音。张老大立马魂飞魄散,该死的,居然又来了鬼子援军,还要不要我们活呀。
哪知道,当即传来耳朵的却是鬼子的阵阵惨叫,张老大和亲信面面相觑,这演的是哪出戏目呀?
更多的枪声响了起来,显然是非常密集的,而且这回张老大听清楚了,是侧翼的射击,不是正面鬼子的队伍中。
飞快地爬上土丘一侧,定睛一看,张老大简直大喜过望,鬼子的右边忽然出现了十几挺机枪火力,将猝不及防的鬼子队伍打得人仰马翻。
士气大振的张老大,放平手上的步枪就是一发子弹打了出去,然后大吼一声,“兄弟们,我们的援军来了,狠狠地打呀。”
有力地机枪子弹狠狠几梭子过去,和正面的张老大他们形成了夹击火力,逼迫日本人仓惶地缩回了原本的出发阵地。
兴奋地张老大一口气打光了手中步枪的弹仓子弹,赶紧溜了下来上子弹,现在日本人对付侧翼火力都来不及,显然是顾不上压制他了。
侧翼援军的火力忽然之间也稀疏了一些,张老大连忙对亲信说,“驳壳枪打不到也要给我打,援军机枪正在换弹匣,一定要掩护。”
刚给驳壳枪上满子弹的亲信应了一声,爬起来就要去打乱枪。令张老大等人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原本以为就要停下射击换弹匣的侧翼火力,确实有几支机枪火力削弱了一些,但另外几支却始终在狂吼着不停。
这种持续不断的火力,断断不是轻机枪上所能提供的。交战的张老大和日本人,马上就是如此判断。
我的老天,竟然直接架上了至少四五挺重机枪?张老大眼睛瞪的大大的,这是哪路援军队伍呀。东北军的部队,也算是国内装备精良的军阀势力呀,如果一次性集中四五挺重机枪,也需要调集营级以上部队了。
不是说东北军那些兔崽子都逃光了吗?
不止是张老大,被突然两面夹击的日军中队长也是面如土色,该死的,居然被东北军一个营围上了,怎么都没有得到情报消息。
虽然那些骄纵的关东军参谋们,向上提交的报告说,战无不胜的大日本皇军和懦弱的东北军战力相比,可以达到一比七的巨大优势。但是基层作战的指挥官却没有这么乐观,如果是懦弱的东北军战力很差不错,碰上决死作战的东北军至多是一比三罢了,战力相差没有那么悬乎。
虽然有把握拼掉这股突袭的敌军,但是自己的中队估计也剩不下几个人来,这和最初来这里的目的完全不符合,日军中队长权衡一番后,立即下令撤退。
日本人三个小队相互交叉掩护,几次排枪火力压制之后,抛下了近三十具尸体,狼狈不堪地脱离了作战区域。
张老大没敢追击,日本人虽说有些狼狈,但阵型完整,主力犹在,根本不是可以轻易啃下的,自己的手下也不知道还活下来几个,也没有力量去追击呀。至于东北军,能够出手救下他已经非常不错了,不敢奢望可以追击日军,不见绝大部分东北军都作了兔子吗。
安排亲信去看看手下还剩下几个囫囵的,张老大自己猫着腰,一溜烟跑向侧翼。
刚绕过一个土坎,就见黄炜缩在一边,笑眯眯地对他说,“张老大,别来无恙呀?”
还没有寒暄,看到正在收拾家伙的小分队成员,张老大一个踉跄,差点就摔倒在地,黄炜手下就那么十几人,哪里有一个营的影踪呀。
“就你们几个人?”向黄炜抱拳之后,没有客套话,张老大只是一句,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黄炜卸下索米冲锋枪的七十发弹鼓,几下摆弄后,一颗一颗往弹鼓里补充,刚才打得欢快,七十发子弹居然只剩下两三颗了。
也幸好使用了七十发大弹鼓,让不明真相的日本人判断出了错,以为受到了拥有较多重机枪的大规模部队夹击,否则哪能这么轻松就击退了日本兵。
几番追问之下,才知道所谓的重机枪,是这种不起眼的索米冲锋枪,张老大大为叹服。当初大个子也使用过索米冲锋枪,但是使用的是二十发弹匣,并不是很显眼。如今换上了经典的七十发弹鼓,张老大终于忍不住了,围着黄炜不停地转圈,叽里呱啦地说着好话,只差动手抢枪了。
黄炜把上好子弹的索米冲锋枪利索地背在了后头,稍微轧一点也无所谓了,“张老大,不是我不肯借你玩几天,而是这枪的子弹是9毫米口径,国内根本找不到,日本人也没有,你拿去了也没几枪打呀。”
知道事不可为的张老大,狠狠奚落了一阵子黄炜,才悻悻然罢了。
“盖老大把你们的好手,都集中在一起干什么?”回到安全地带,黄炜总算问起这个敏感问题。
张老大叮嘱了几句手下,继续收拾家伙,日本人既然来了一次,难保不会来第二次,还是需要转移了。
安排妥当后,张老大才拉过黄炜,脸色凝重,“听说东北军不准备守锦州了,我们义军队伍还傻不拉几地死扛着小鬼子。为了保存实力,盖老大决定将义军队伍也撤到关内,就决定抽调我们几个老家伙的好手,组成殿后力量,争取在东北军开溜前将三千主力撤下来。”
黄炜手一抖,将张老大递过来的香烟就掉在了地上,愕然说道,“东北军已经放弃锦州了呀!”
“什么?!”张老大惊恐地听到这个消息,整个义军不就成了孤军了。
第八十六章 溃散的胡子
“见鬼,又来了,撤,撤,撤。”王河山大吼一声,将手中的冲锋枪子弹全部扫了出去,压制住对方持续冲锋的势头。
几名队员赶紧往后撤退,更远处是黄炜几个人用轻机枪不停的火力掩护。
左右两翼已经出现了日军的包抄部队,正面进攻的日军也开始不断加强火力,阻滞王河山等人的脱离。
追击、阻敌、包抄、后退,黄炜等人和日军大部队不停地在田庄台附近周旋,黄炜始终没有摆脱日军部队的追击,而日本人也始终没有真正咬住黄炜这股彪悍的胡子,两帮人马都搞得筋疲力尽。
形势显然对黄炜不利,日本人的增援部队还在持续不断地赶来,黄炜等人的弹药却消耗实在太快了,估计没到晚上就要告罄了。
额头上被一颗子弹划过侥幸未死的张老大,脸上黑土红血混在一起,滴下来的血水不时遮住他的眼睛,“黄老大,不要说冲进去,就是靠都靠不过去呀?”
阴沉着脸的黄炜,大声招呼瘦削男,“老二,埋好没有?”瘦削男正在轻巧地往一个土坑上覆土,满头大汗地回答,“大哥,十个全埋下去了,会不会炸到我们自己的兄弟?”
“管不了那么多了,”黄炜应了一声瘦削男,然后才转头对趴在地上射击的张老大说,“田庄台被围死了,我们进去也出不来,走吧。”
满嘴的苦涩,不知道是嘴里的泥土还是额头上的血水,张老大满眼通红,“我们三千兄弟都在田庄台呀,狗日的东北军,让我们阻敌,自己竟然跑了。”
大个子的勃朗宁轻机枪再一次发出怒吼,刚露头冲锋的日军士兵只好又停了下来,王河山等人趁机狂奔了回来。
瘦削男紧张地大喊,“跑中间,跑中间。”两边有地雷,千万不要踩上呀。
王河山听到了瘦削男的喊声,立即选择了相信,不管不顾地跑起了直线,结果耳朵边都是嗖嗖而过的子弹,轻微一声叮当作响,只觉得腰间一撞,水壶被打穿了。一个纵身跃进黄炜身边的沟堑后,才感到后怕的王河山,赶紧去摸自己的腰间,居然只是擦破了一块皮而已,实在是太幸运了。
另外几名队员也狂跑了过来,其中一名忽然栽倒,后背鲜血染红了衣服。殿后的队员,直接抓住刚到地队员的胳膊,准备扛着队友冲过去,但是一个踉跄过后,扑倒在了左侧的地上,抽搐几下后就没了声息。无数的机枪子弹,瞬间覆盖了这个小小的区域。
黄炜一把按住狂喊着要起身扑过去的王河山,“走,走,他们阵亡了。”
片刻之后,追击的日军士兵冲到了这里,为了避开有可能的子弹,都散到了两侧有掩护的地方展开队形。
轰然几声巨响,四五名日军士兵被炸得摔向了半空,然后滚落到阵亡的北方军士兵周围,地雷被引爆了。
骄狂的日军依然没有停下冲锋的步伐,结果又踩上另外几颗地雷,好几名冲前的日军士兵毙命当场,追击的势头马上缓了下来,谁也不知道前面还有多少地雷。
黄炜等人终于摆脱了日军的追击。
远处的田庄台依然炮声隆隆,日本人在小镇的废墟中被纠缠了良久,苦攻不下,马上调集野炮部队进行定点清除,直接摧毁有辽南义勇军顽抗的民宅。
每一刻都有简陋的房屋在炮火声中倒塌燃烧,但是随后进攻的日本士兵却仍然被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胡子兄弟用破枪打了回去,丝毫没有进展。
一个小小的镇子,半天时间居然没有被攻克,日军指挥官抓狂了,呼叫轰炸机部队给予重磅炸弹轰炸。
逃到西边山区的黄炜等人,躲在一个角落里喘口气,包扎一下伤口,清点弹药。
王河山提着轻了很多的背囊,找到黄炜,“教官,我们的子弹不多了,尤其是9毫米手枪弹。”索米冲锋枪打起来非常过瘾,但是子弹消耗实在太大了。
正盯着一张地图看的黄炜,沉稳地说,“我们往热河撤,找到安全地区后,发电报给总部,让漠南驻军派飞机空降弹药。”
“要进关吗?”王河山问,原来计划是在锦州附近打游击的,现在锦州丢了,不知道下一步去什么地方。
“锦州已经被第二十师团占领了,要进关,就要在二十师团的眼皮底下绕过去,没必要冒险。况且到关内,还不如到热河更方便补给。”黄炜摇了摇头。
正说着,警戒的队员忽然一阵骚动,黄炜马上警觉地拎起一侧的冲锋枪。
小个子从右侧出现了,身上还背着一个昏迷不醒的汉子。
张老大的兄弟马上围了上去,“这是海城蔡老大的手下,”有人眼尖,很快认出这个重伤昏迷的汉子也是义勇军中的一员。
既然确认了身份,王河山的队员拿着急救包就上来了。
小个子耸耸肩,看到大家都望向他,就开口说道,“我从一个山沟里发现的,居然没有死,就背过来了。幸好当时他已经昏过去了,手上的手榴弹没有来得及拉绳,估计是准备见到有人来抓时引爆的。”
黄炜马上说道,“弄醒他。”为什么他会出现在这里?田庄台里面到底怎么了?都需要这名重伤的胡子醒过来询问一二。
没有什么好手段,就从旁边的浑水坑里捧出冰冷的脏水,直接泼到重伤胡子的脸上。
“张老大?!”刚醒过来的重伤胡子,睁开眼就看到几个大脑袋围着他,幸好认出了辽南的名人张老大。
重伤胡子断断续续的说了一段,黄炜没待全部听完,又下令换个地方躲藏,日本人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这附近,现在他们没有精力和日本人持续交战了。
还没到新的休息点,地面忽然传来一阵轻微的晃荡,巨大的爆炸声和滚滚的浓烟,接连不断地在东面响起,几架日本人的飞机在田庄台上空不停盘旋。
张老大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呆呆地看着远方的浓烟,半响之后才低低地说,“盖老大他们完了,田庄台彻底毁了。”
田庄台中并没有辽南义勇军的主力,而是盖老大和蔡老大带着一百二十敢死队员在拼命,为三千主力撤出日本人的包围圈争取最后的时间。
盖老大是自己坚持要殿后的,而蔡老大则是赎罪。就是因为蔡老大的提议,辽南义勇军才和缩在锦州的东北军合作的,结果最后却被东北军给彻底坑了。蔡老大绝望之余,带着几个亲信主动参加了敢死队,为诸多战死的弟兄讨个道义。
重伤的胡子跟着主力一路溃散,抢在日军合围之前撤出了田庄台。盖老大等人的拼死抵抗,让合围的日军以为义勇军的主力依然还在小镇里。
只是失去了各自老大约束的义勇军主力很快表露出了胡子的本性,对蔡老大心有不满的一干胡子,不愿意浪费人力背着重伤员逃亡。重伤的胡子,自己讨了一枚手榴弹,就待在了沟底准备拉上几个日本人垫背了。
田庄台在上次就被烧毁了半个庄子,这回后半个庄子不是毁于炮火,就是被空中投下的重磅炸弹彻底炸成了灰烬。除了一堆堆的废墟,看不出这里就是曾经繁华的小镇。
第八十七章 紧急补给
回首最后望了一眼已成废墟的田庄台方向,黄炜和张老大的人手缀着辽南义勇军西撤的痕迹追踪而去。
盖老大他们已经为国殉难,腾出手来的日本军肯定会调集部队,对周围失散的义勇军残部进行追歼,尤其是当他们发现田庄台中阵亡的胡子不过上百人的时候。
几天之后,锦州和热河交界一处无名山区里,张老大等人总算是找到了辽南义勇军的主力部队。只是现场的惨境实在太令人失望了,三千人的部队,在热河依然收拢起来的不足一千人。
除了当初张老大赶回盘山组织自己庄子撤退,没有参加突围之战外,起事的数名胡子首脑中盖老大和蔡老大失陷在了田庄台,沙岭项老大在突围途中被一支日本部队咬上不知所终。
辽南义勇军士气低落,不仅主要头脑战死了,最能战的精锐人手也是基本消耗殆尽了,马上就分裂成大大小小无数的团队,失去了再战的能力。
何去何从在辽南义勇军中引起了激烈争论。
几十名大小头目或站或坐,神情沮丧地围在一起,商议今后的方向。本来就是由无数胡子组成的辽南义勇军,显然被大败仗打回了原形。
“张老大,不是我们不相信你,只是弟兄们人困马乏,如何还能继续打下去呀?”一名胡子头目不客气地拒绝了张老大的游说。
“是啊,日本人有飞机大炮,还有该死的伪军,我们根本挡不住呀,不能再白白送死了。”其他胡子头目忙不迭的应和着,都被日本人强大的火力给打没了信心。
张老大只好苦笑了,他费尽了心思,说干了口沫,也只是说服了百余人加入他的部队,准备继续前往辽南抗战。
辽南义勇军扩大的时候,黄炜并不在其中,认识的人手却多陷没在了几次大的战斗之中,陪着张老大费了很多口舌的黄炜,无奈地放弃了最后的努力。绝大部分义勇军,决定留在热河,如果热河也遭到攻击,则继续撤往关内。
东三省大势已去,撤往关内,来日再打回来,这是为了配合东北军守卫锦州,在盘海营三地打了几个月苦战,付出了重大伤亡辽南义勇军大部分人的想法。
黄炜没有苛责,只有深深的敬意。
这批以胡子为主力、连步枪都不足的杂牌军,所作所为已经非常优秀了,他们为了白山黑水奉献了自己的鲜血和头颅。
而真正享受着军饷的东北军,除了不战而逃之外名扬世界之外,只有极少数几支部队站了出来勇敢地抗击过日寇。甚至在锦州的东北军驻军,干脆就是把辽南义勇军当成了炮灰使用,毫无廉耻地将这支部队抛弃在了敌人的包围圈中。
撤退下来的辽南义勇军,还带着一封盖老大请人写的通电,只是盖老大已经没有机会亲自将其发出了。
黄炜拿走了这封匆匆草就的通电,让王河山用小分队的电台将其一字一句地发出去。辽南义勇军的血战田庄台是一次伟大的壮举,应该让全国人民都记住辽南有这么一批有血性的胡子,甚至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留下他们的名字。
“……东北者,全国人民之东北,非仅东北三千万民众之东北也……我三千万民众,决以此满腔热血,溅于白山黑水之间,以灌溉中华民族自由之花,敌氛末靖,誓不生存。呜呼,敌人之炮发矣,杀敌之声起矣,谨先同胞,杀敌赴难,临电迫切,无泪可挥矣。东北民众自卫义勇军叩世……”
长长的通电,激愤不已的王河山忽然将其大声读了出来,很多人都在现场,听着听着不少人就潸然泪下。
“无泪可挥矣,”闻者不禁涕泪。
这是九一八事变以后全国最早的义勇军抗日通电,也是极其悲壮的战斗号角。
一石激起千层浪,辽南义勇军的通电震惊了全国,也正式因为通电,自诩为中央政府的南京政权才知道锦州已经被东北军秘密放弃。
这回不仅是国人怒斥东北军不战而退了,就连东北军少帅的拜把子大哥蒋光头都深表不满,宣称自己是国父门徒的汪精卫更是大放厥词全面攻击东北军的怯懦。北方军、救世军、和南京政府难得齐心反对同一件事情。
在巨大的压力下,少帅张学良宣布辞职下野。
但是心有不甘的张学良,指示亲信手下荣臻向外界抱怨,“中央不拨一分粮饷,不发一枪一弹,只在发命抗敌,显然有意徒令东北军牺牲,故置东北军于死地。”
此言一出,更是激起国民的愤慨,难道东北军反而撤退有理了。
后来又被曝出九一八当夜的不抵抗命令,就是时任东北军参谋长的荣臻下达的,荣臻顿时成了国民笔伐口诛的对象,饱受各方诟病不已。惶惶不可终日的荣臻,抵不住庞大的压力,再加上后来东北军分崩离析,几年之后居然选择参加了汪伪政权,成为了可耻的汉奸。
显然是王河山宣读通电的神来之笔,取得了难以置信的效果,等到义勇军正式分裂成两部分的时候,张老大这边准备重新回到辽南打游击的人手居然有三百多人,比最初答应留下来的多了近两倍。
这些留下来的好汉,都是准备置之生死与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