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军火帝国-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缺陷,又可以覆盖步枪子弹所不能射击的死角,简直是一举两得。
正想着入神的时候,虎子有急匆匆走了进来,“少爷,迪化急电。”
陈安奇怪地看了虎子一眼,怎么好像有些焦急了,真是难得呀。才看了一眼急电,陈安自己急了,勃然大怒地说了一句,“毛子欺人太甚。”
急电中的内容只有一个,外蒙古军忽然再次大举入侵新疆,察罕通古驻守的新疆省军竟然叛变投敌了。
扔掉急电,陈安马上站了起来,直接拉开身后的地图,脸色难看起来。
完全是一次内外勾结的有预谋叛变。驻守察罕通古的新疆省军指挥官樊耀南,趁着外蒙古军第三次大规模进攻察罕通古,忽然声称要反对北方军政府的压迫统治,恢复新疆自治,率领手下将近二十个营一万多人的新疆省军投降外蒙古军队。
陈安冷笑不已,樊耀南好像就是一个汉人,竟然也要喧哗什么新疆自治?但是形势实在太险恶了,北方军进疆部队大量兵力都被抽调到南疆不能动弹,第十七混成旅也还没有来得及返回迪化休整,驻守在察罕通古以南交通枢纽的古城子北方军只有一个营的兵力。
叛变的新疆省军就有一万多人,外蒙古军估计也不会小于一万人,一个步兵营七百多号人是不可能挡住两万敌军的疯狂进攻的。
陈安脑子转的飞快,眼睛也眯了起来。
第十七混成旅需要补充兵员和弹药辎重,甚至连汽油都不足,又是刚打了大战,一时半会调不回迪化,那只能从甘肃或者北疆抽调兵力支援古城子。只要坚守半个月,第十七混成旅就可以从哈密得到大量补给,恢复进攻力量。
这件事情背后,肯定是不甘心的俄国人搞鬼,陈安心中狂怒。
第一二四章 三区暴乱
北方军的参谋总部,陈安临时客串参谋长,指挥一大批年轻的参谋军官,立即谋划增援迪化方案。大老板亲自坐镇,让这些年轻军官几乎是有些狂热地投入工作,不敢有一丝懈怠。
陈安轻轻敲了敲桌子,所有参谋军官马上立正肃静。
“增援计划,我提三个要点,一是就近增援要快,二是至少要抽调两个旅以上兵力赴援,三是战役最后应该尽可能吃掉敌军全部或是主力。”陈安淡淡地说出了要求。
一片整齐划一地“是”,所有人坚决应道。
半个小时后,第一份援助计划初稿就呈递给了陈安。
只是一个框架,字数不多,陈安很快就翻完了。眯着眼想了一下,陈安问道,“最近的增援兵力是塔城和伊犁?”
分管驻军位置的参谋马上回答,“是的,长官,迪化附近包括哈密,都已经只剩下一二个营兵力,根本不能动弹。除了塔城两地,必须从甘肃省抽调兵力增援,最后一支援兵就是第十七混成旅了。”
“第十七混成旅为什么不能第一时间增援?”陈安有些不解。
另一名参谋站出来回复,“长官,他们的汽油不足,只能缩在阿克苏,需要哈密驻军派出送油部队。”
陈安摸了摸鼻子,“其他地方都没有汽油吗?”
“我们在新疆,暂时只有哈密储备了大批汽油,按计划下半年才开始兴建迪化与焉耆油库。因此目前所有新疆部队一旦汽油匮乏,就必须由哈密驻军派出步兵连进行护卫送油。”同一名参谋再次接口。
陈安怔了一下,看来自己以前疏忽这个问题了。
“甘肃增援步兵如何出动?”陈安干脆问起了另外一个问题。
其他参谋军官马上回应,“长官,我们的火车线路已经到古浪了,增援部队一律坐火车到古浪,然后使用汽车机动到哈密,接受补给后,再奔赴古城子。”
沉默了一下,陈安作出了修改,“从塔城和伊犁驻军中,各抽出两个步兵连,把汽车都集中起来,由胡景翼带着经迪化先期增援古城子,负责指挥这一次战役。同时,让情报署和杨增新立即安排人手对察罕通古叛变省军中进行渗透。我不相信,这么多省军都是心甘情愿投降自己曾经苦战过的外蒙古入侵者。”
命令稍作修改,马上就发出去了。
末了,陈安对虎子说,“军械署还是要恢复直辖的汽车运输部队,不过任务不是送人,而是专门负责输送军火油料粮食等补给,那些储备仓库也归军械署负责和管理,形成完整的后勤系统。”
虎子点点头,“好的,少爷。”
“向尼森伯姆发电报,让他跟英法两国交涉,我们需要采购斯托克斯战壕迫击炮和菠萝手榴弹,以及最新型号的飞机。”陈安忽然想起前面看到的资料,赶紧加了一句。
军情紧急,甘肃各地抽调的兵力,组成一个临时混成旅,立即快速在古浪进行集结,由高桂滋指挥,准备向西增援。
接到电报的胡景翼,当即和伊犁的董振堂取得联系,两地驻军将大量运火炮的汽车腾空,满载士兵连夜赶赴乌苏会合。一昼夜之内,满脸疲惫的胡景翼带着四个步兵连开进了迪化城里。
稍作休整之后,重新加满了油料的胡景翼支队,立即出发,四个小时后已经出现在古城子守军的视线之内。
古城子早已人心惶惶,不少居民正在收拾行囊,准备避往迪化。
驻守古城子的步兵营,没有浪费这二天的宝贵时间,将北面的城墙进行了及时加固。胡景翼带着四个步兵连冲进城池后,全城人心马上平稳下来。援兵来得太快了,而且一连串长长车队的场景让不少古城子居民欢呼起来。
地方政府本来好不容易才动员了二三百名青壮帮助守军连夜加固城防,第一批援兵到达后不久,大量男女老少主动接受地方政府安排,协助加强各地工事。
第十七混成旅的徐永昌也没有在阿克苏干等,而是直接将仅剩的油料集中起来,灌满了一个步兵营的车辆,先期出发奔赴北方增援。其他兵力则继续等待哈密守军的油料送抵。
胡景翼进驻古城子二天后,外蒙古军的哨骑部队就出现在古城子外围。
刚躺下歇了片刻的胡景翼,听到副官的紧急通报,马上冲了出来,在城墙垛口观察在外面耀武扬威的敌军骑兵。
“炮兵观察哨的呢?”胡景翼马上追问。
一名少尉军官赶紧挤了过来,“胡长官,我是。”
胡景翼一指远方,“给你三炮的机会,如果不能炸死十个敌人,你就去当步兵班班长。”
少尉军官冷汗顿时冒了出来,赶紧比划了一下,估算了一下地图,这一带都已经被定位了,“没问题,胡长官。”
半分钟不到,三发突然而至的炮弹落在了外蒙古哨骑之中,砸出一个漂亮的三角形,将周边的骑兵几乎一扫而光。少尉军官居然不选择试射,而是直接三门火炮进行围射,结果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战果。
外蒙古军一个排的骑兵部队,三发炮弹将这个小部队围住了,呼啦一下就倒下了至少一半的人马,剩下的人马惊愕地看着一地的伤亡,然后就四散狂奔逃亡了。
古城子的守军一阵欢呼,士气马上高涨了。
“你叫什么名字?”大喜过望的胡景翼看着这个立了大功的少尉。
“报告胡长官,我叫刘文伯。”年轻少尉马上回答。
胡景翼记下了这个名字。
很快,外蒙古军的大部队出现在古城子的北方。但是,这个时候,古城子又爆发出了一阵更大的欢呼声,让刚刚到达的外蒙古军一阵面面相觑。
外蒙古军的斥候飞快地将南面的情报送到了指挥部,所有指挥官官都沉默了。又一个步兵营卷起滚滚黄沙冲进了古城子,这是日夜兼程从阿克苏赶来的援军。
至少有三个营二千多人北方军集中在这个小小的古城子,只有万余的外蒙古军要想顺利攻下已经成了奢想。当年面对缺乏重火力的新疆省军,尚且无法啃下察罕通古,北方军从来都是火力制胜,外蒙古军十打一还有点希望,如今五打一实在太艰难了。
察罕通古的投降省军倒是还有几门火炮,可他们内部纷争不断,樊耀南根本不能彻底控制,迟迟不能尽快南进。
在外蒙古军犹疑不定的时候,又二天过去了。外蒙古军终于承受不住了外部的巨大压力,决定不顾一切进攻一次再作打算。
可惜宝贵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就在外蒙古军准备合围古城子的时候,游荡在外围的斥候给他们带来一个魂飞魄散的消息。哈密方向满天风沙,绵延数里之长,一支至少五六千人的庞大军队正疾驶而来。
最后一丝勇气终于消散殆尽,外蒙古军的第一反应不是迎敌,而是立即组织撤退。这已经不是当年成吉思汗时代驰骋欧亚大陆的蒙古军队了。
高桂滋的临时混成旅赶到了古城子。
眼看反击外蒙古军的时机已经来到,第十七混成旅的其余部队也即将赶来,新疆布政司在情报署的布置下,进行了一次成功的策反活动。
察罕通古被收复了。
还在察罕通古扯皮的新疆省军叛变部队,在地方政府首脑金树仁的牵线下,串联了省军内部不愿投降的势力,忽然起兵冲进樊耀南自封的都督府,将樊耀南一派势力杀得干干净净。当时,樊耀南连连下令调集其他部队救援,结果除了一二个死忠分子,没有部队愿意来援。
樊耀南被击毙后,其他部队马上派人接洽反正部队,听从金树仁指挥,封闭了察罕通古,全城围剿外蒙古军留守部队。
外蒙古军的后路实际上被截断了,但是此时他们尚不知道察罕通古发生的巨变。北进的北方军和据守的新疆省军顺利取得联系,吃掉被围住的外蒙古军,几乎是顺理成章了。
可惜天有不测风云,这一场盛宴被搅和了。
塔城、阿尔泰、伊犁三个地区同时发生暴乱事件,乌孜别克人艾力汗在俄国人的支持下煽动当地牧民,以汉人要进行大屠杀为由,串联三地同时举行了暴动。大批军火沿着伊犁河,从阿拉木图运抵伊犁附近,已经彻底失败的民族军被重新组建,新的指挥官叫马尔果夫,彻头彻尾的斯拉夫味道。
借尸还魂的民族军利用塔城和伊犁驻军不足的弱点,几乎在暴动后不久就彻底占领三个地区的绝大部分城镇。民族军在马尔果夫指挥下,兵分三路进攻伊犁城和霍尔果斯。驻守伊犁的董振堂起先不知道还有部队进攻府城,派出一个步兵连准备支援霍尔果斯,结果遭到大批装备精良、受过正规训练的民族军围歼。
随后伊犁马上就遭受了攻击,城里的绿教分裂分子突然发动,在各处引发骚乱,致使守军据守伊犁的计划无法实现。
董振堂当机立断,立即下令收缩兵力,尽可能护住城内汉人一同撤往城郊的飞机场。那里还有一个护卫飞机场的步兵营,也有完善的防御阵地,集中在一起就有近三个营的兵力。
第一二五章 救援伊犁
等陈安接到准确消息的时候,整个塔城道、伊犁道和阿山道都除了塔城和伊犁、乌苏两机场之外,都被民族军占领,并且在北方军放弃的伊犁城内,匆忙成立了*****共和国。艾力汗被推选为所谓的伊犁共和国政府主席,马尔果夫担任民族军指挥官。
塔城是因为当年的战火至少清洁了一遍城内的居民,暴动分子潜入后并没有形成声势,被守军迅速镇压,两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云集在城内,也成了难以啃下的硬骨头。
霍尔果斯却只有两个步兵连驻守,结果被明显不是临时征集的精锐军队突袭,伤亡殆尽之后,城池失陷。
乌苏机场则是因为刚好两个步兵连寻找油田而临时驻扎,加上驻守机场的一个步兵连,合力守住了机场防线,这也是乌苏地处迪化附近,民族军主力都在伊犁附近,其他民族军难以一时攻克而已。
民族军攻克伊犁后,立即在伊犁一带进行了大规模的民族屠杀,还留在伊犁城的汉人几乎被杀绝,一昼夜间至少死了数万人。
沙俄的动作很快。俄国大使赶到北京外交部,又开始大放厥词,说北疆发生了三区革命事业,伊犁共和国已经得到沙俄帝国承认,要求北方军立即撤出北疆。
陈安一封几乎是震怒的电报发给了大总统府。
袁世凯也是勃然大怒,数万汉人就这么被屠杀了,而且陈安认为是沙俄军队直接换装成了所谓民族军的主力,悍然进攻驻守北疆的北方军部队。
北京外交部官员很快得知了消息,几乎是粗暴地打断了俄国大使的发言,直接将手中刚拿到的大总统命令读给大使听,“北疆三区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数万汉人被屠杀事件,大总统已授权北方军政府,可以采取一切手段追剿参与叛乱的任何人士。”
俄国大使一愣,大屠杀?随即马上反应过来,大呼小叫,“这是可耻的诬蔑,就像当年是你们老佛爷自愿将海参崴送给我们,你们却硬说它是被侵占的。”
没有人理会他了,所有中方人士都离开了会议室,连送茶水的都走掉了。
过了一会,悻悻然的俄国大使只好自己回了大使馆,反正沙皇的声明已经宣读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军方人士的问题了。
在伊犁民族军的临时指挥部,几名斯拉夫人正在激烈的争吵当中,指挥官马尔果夫像个乖小孩一般,坐在一旁,不时站起来殷勤给这几位名义上的属下添茶加水。
“你这是怯懦的表现。”沙俄军队驻阿拉木图指挥官阿连阔夫中校大骂,现在已经是中校团长了。
后台硬得很的伊万诺夫上尉顿时怒不可歇,“我的一个营加上民族军总共有两千人,围攻霍尔果斯两个步兵连,他们还没有火炮支持。结果我的步兵营只剩下六百人不到,那一千民族军根本就打残废了。现在伊犁机场上,有三个营将近二千人,你要多少斯拉夫人的鲜血去填满窟窿?”
阿连阔夫中校恼怒地说,“巴奇赤上校的步兵旅已经从斜米巴拉丁斯克出发,很快就会占领塔城,然后南下支援我们了。”
伊万诺夫上尉听不下去了,站起来就走,“见鬼,塔城到我们这里有多远,走路要多少时间?何况塔城没有守军吧,现在都攻不下来。”
阿连阔夫中校没了吵架对象,心中火气更盛,直接把手中的杯子扔到了马尔果夫脸上,“他妈的你这个杂种,命令你的手下,将街上看到的汉人都干掉。”
马尔果夫委屈地双手一摊,“中校,不仅是街上,就连这一带都没有汉人了,附近还有汉人的只有机场了。”
“那就拿下飞机场,干掉所有人。”阿连阔夫中校也站了起来,一脚踢翻了凑上来的马尔果夫。
伊犁机场,董振堂心中滴着血,看着远处的伊犁城,里面的浩劫一点一滴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发生,而身为北方军指挥官却没有任何办法。机场周边至少有三万多民族军暴徒在围着,甚至有三四千人怀疑是真正的沙俄军队。
幸好机场铁丝网、壕沟、地堡都有,死死的挡住了民族军进攻的步伐,阵地四周零零散散都已经击毙了上千民族军士兵。
民族军的炮兵打得很准,根本不是所谓的新手操炮,只能是沙俄军队的职业炮兵,所幸撤到机场的炮兵营是105毫米加农炮,几次互射后,狠狠压制了对方炮兵的嚣张气焰。民族军的炮兵部队被迫仓皇后撤,失去了用炮火封锁机场的机会。
刚被填平的机场跑道上,十八架高式侦察机正陆续起飞,准备借助还没有失陷的乌苏机场转场后,飞赴迪化。
起飞前,董振堂铁青着脸告诉飞行员,“我不管你什么汽油消耗,也不管你们能不能飞起来,但是只要飞机还能飞,就帮我带一些炮弹回来,越多越好。”
第二天,再一次击退了民族军进攻的董振堂,看到天上密密麻麻的的高式侦察机正在等待降落。
驻扎迪化的空军西部集群指挥官杜保铭,亲自带领迪化和伊犁两个飞行中队四十八架飞机,连续转场赶赴伊犁机场。
飞行员们冒险在飞机后座上装载了六枚105毫米炮弹,一股脑就从空中航线运来了二百八十八枚,让守军顿时信心倍增。
董振堂亲自在跑道边上迎接杜保铭,寒暄几句后,马上让人带着这些空军精英到机场驻地暗堡中休息。
早上飞机从乌苏出发,董振堂就接到了电报,第十七混成旅已经转向东进,打通了迪化至乌苏的通道,乌苏已经重新回到北方军控制范围,伊犁和塔城已经不再孤单。
从乌苏出发空中航线到伊犁机场,不过两小时不到,来回也仅四个小时。虽然每架飞机只是可以使用一个空座的分量载运物资,但是架不住二个中队的飞机疯狂轮番运输,子弹、炮弹、铁丝网,甚至粮食,都被源源不断的从乌苏运抵伊犁。
还有一个飞行中队在拼命向塔城紧急铺设的临时机场运输军火物资,空军西部集群三个中队已经全部出动了。陈安的命令是不在乎汽油的消耗,守住伊犁和塔城就是胜利。
但是单凭一个第十七混成旅,并不能彻底歼灭围困伊犁的大约三四万民族军主力,而且在塔城方向和阿尔泰方向各有万余暴乱分子,北方军大本营正在紧急策划新的作战方案。
徐永昌被调回大本营,参谋本部无法长时间缺失参谋长。孙岳调任第十七混成旅指挥官,情报署长林玉山紧急授命担任了喀什道混成旅指挥官,真实的任务却是指挥喀什道与和田道所有驻军,彻底清剿南疆分裂分子。
杨增新在新疆的治理有些软弱了,只顾团结,忽视了融合,这也是南疆叛乱不断,北疆又出三区革命这种恶劣事件的根源。陈安直接安排林玉山进入南疆,就是希望用林玉山的铁血手段,彻底摧毁分裂分子的滋生土壤。但是这也造成了日后林玉山恶魔左手的外号,整个南疆北疆都在他的控制下颤抖不已。
高桂滋的临时混成旅被正式赋予番号第十八混成旅,步步为营,稳步推进,继续向北进发。察罕通古的反正省军刚经历了一场大混乱,守城可以,出击不行。而第十八混成旅又无力独自吃下外蒙古军二十多营一万多人的骑兵部队。
外蒙古军入侵部队抓住机会,兵分两路,从察罕通古绕了过去,在被围住的情况下,侥幸全身而退。第十八混成旅进驻察罕通古后,只能无奈选择首先控制住反正部队,而不是进攻外蒙古军入侵部队。
第十八混成旅占领察罕通古后,古城子的胡景翼马上坐不住了,连夜跑到乌苏,乘坐向塔城运送弹药的飞机,返回塔城接过了指挥权,他是驻守的塔城道混成旅指挥官呀。
徐永昌回到大本营,马上就着手策划北方军大规模的进疆援助方案,这次已经不是两个旅就能轻易解决的问题了。
参谋本部的紧急方案只有一个,从兵力充足的东部三道混成旅中抽调至少二个旅的兵力,组建第十九混成旅和第二十混成旅,兵进乌苏,会合第十七混成旅,在伊犁方向同民族军主力进行决战。不仅如此,还要在今年上半年整训完毕的新兵中,抽调至少五个营的兵力,从乌苏北方援助塔城。
“为什么我们总是出现兵力不足的问题,老是要到处抽调,补了东墙,又空了西墙。”陈安放下手中的报告,对徐永昌说。
徐永昌沉思了一阵子,开口说道,“我们北方军都是职业军队,需要大量金钱和训练,六年整训一百八十个营的计划实在太漫长了,而且从现在看,要想掌控两省之地是远远不够的。”
陈安摇摇头,“扩大招兵员额,增加整训营数是一个办法,可我没有这么多钱用来支撑极其庞大的军费开支。”
职业军人吗,徐永昌若有所思,“德国军队的核心是职业军人,但是基础却是动员兵的,这是法定义务,必须服从征集命令,而且通过降低服役年限实现低薪酬征集。”
陈安一怔,忽然明白自己似乎有些轻视了当初分军制略的真实底蕴。
第一二六章 军事潜力
当年实行分军制略的时候,是按照常备军、续备军、后备军分别服役三年、三年、四年的方案执行的。后来因为战事频繁,北方军下令暂时修改条例,执行续备军也服现役的规定,使得现役时间延长到六年。
实际上分军制略的本意是义务兵和招募兵相结合,但是陈安当时没有取得合法的政权,加上兵力不多,全部实行了招募职业军人队伍,从而忽略了动员义务兵的事情。
很快,徐永昌从甘肃、新疆的布政司搜集了一些简要数据。
“老板,按照两个布政司的估计,截止民国三年末,我们北方军政府管辖的人口大约是八百四十多万,其中新移民大约十来万。预计到今年底能够完成近三百万的移民任务,主要是沿着铁路线安置。加上人口自然增长,估计总人口超过一千一百万人。”徐永昌翻看着文件夹里的数据,清楚地念了出来。
一千一百多万人?!陈安只觉得左右眼皮都在跳,当年在辽东时吆喝陈家庄几百号人就觉得很得意了,哪想到如今地盘上竟然管辖着千万人口。
“参照德法等国军事动员体系,我们认为总人口的二十分之一是动员的底线,再过就彻底影响地方生产了。但是如果遇到外敌大规模入侵,动员的极限是十分之一。”徐永昌心里盘算了一下,继续说道。
陈安吓了一跳,一脸不可思议,“也就是说,我们北方军政府动员的潜力是五十五万士兵。”
徐永昌点头肯定,“是的,老板。”
“现在的北方军人数好像只有八万多人吧?”陈安很敏感,毕竟要他付饷银。
“连上新兵十五个营,大约是八万一千多人。”徐永昌接口。
陈安纠结了,就这么八万多人都耗费了他四千多万银元军费,如果真动员五十万士兵,天知道要多少军费了。
“参谋本部拟定了一个修改分军制略的意见,认为要求在全区域范围动员义务兵,三年现役后退役。动员义务兵的饷银是常备军的一半。服役期满后,可选择签订服役职业军人,当然也可以在动员直接签订六年职业军人合同。除非有特殊情况,没有服完现役的人,不得享受土地安置。”徐永昌继续放出一个大炮仗。
为了平衡原来甘肃新疆居民和新移民的待遇,北方军政府对移民实边政策进行了微调,只要愿意报名,都可以参加移民实边分配土地享受,但是原有不动产一律归军政府所有,且必须服从分配。不仅有了只享受一次的细则,而且明确原本两省居民家庭中,人均土地超过十亩的也不能享受。
如果按照参谋本部的意见,那就要大范围修改移民实边条例,这就是一次非常大的调整了,足以改变今后北方军政府的大势。
陈安默算良久,忽然问道,“彭英甲和杨增新他们对今后移民的人数有没有预测?”
徐永昌一愣,连忙翻起了资料,“有的,他们说只是预测,不能作数。嗯,估计今后三年大约每年三百万人左右。以后布政司的财力上来了,可以更大规模安置,再五年估计可以达到五百万人每年。再往后五年,他们认为愿意移民的人就会减少,大约每年二百多万就差不多了。”
苦笑了一下,陈安说道,“我们如果实行这个服役前提,估计愿意移民的人数至少要降低一半。”徐永昌无语。
仰着头看向窗外的天空,陈安静静地看了很长时间。
“不管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能永远只是享受,没有付出。参谋本部的方案修改一下,从今年起移入我们辖区的,以及民国元年以后出生的人,今后都必须强制性动员服现役,其他百姓按老规定执行。”陈安毅然作出决定。
徐永昌倒是一怔,“那就是说动员义务兵暂时是以移民为主了?”分军制略以十六岁至二十五岁为服役年限,那么原本两省人至少要到民国十七年才满足强制性服役的要求。
陈安摆摆手,“这算是我们给自己地盘的优惠而已。即使因为服兵役的问题,降低了一半移民,至少今年还是有近七万的动员潜力,足够用了。”
“那么今年已近移民的家庭中,不愿服兵役的人怎么办?”徐永昌又问了一个棘手的问题。
“让他们自己选择,不服兵役的青壮男子就不再分土地,要么靠着妻儿的土地过日子,要么滚出我们的地盘。”陈安有些冷漠了,家园需要大家一起建设的,并不是只是北方军的事情。
徐永昌没有废话,收起文件夹,“行,我马上就去修改。”
“等一下,再修改几点。服兵役由军政府安排分批进行,否则军费上吃不消。应该服兵役,而拒绝的,不得担任军政府中一切公职,不得参加任何北方集团的招聘。现役期限也改为两年,移民都是为了找好日子,不能服役时间太长。”陈安忽然又叫住了徐永昌,又增加了几个条款,真要逃避兵役的损失就更大了。
新修订的移民实边条款在北方日报上一公布,顿时引起渲染大波。国内所有政治团体都在奋笔疾挥,在各种报纸和会议上攻击北方军政府穷兵黩武。北京政府虽然没有严词叱喝的电文,但是各部门之间私下里都说陈安是个大傻冒。
唯有大总统袁世凯在家中认认真真地看完所有条款,最后长叹一句,“众人皆说我独裁,实际远不如陈安呀。”
自称帝师的杨度乘机呈送《君宪救国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立宪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乃圣君英辟建立大功大业之极好机会。”袁世凯看得怦然心动,大为赞许,称之为“至理名言”。
但是从此以后,北方军的动员体系开始初步建立。常备军也就有了职业军人和动员义务兵之分,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服完常备、续备、后备军十年役期后,可以直接转为军政府官吏,而动员义务兵只有两年时间的半饷役期。
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已经签订移民条款,甚至不少已经拿到地头的农户,为了逃避服兵役,选择了退出甘肃新疆。上半年中,彭英甲的甘肃布政司准备安置的上百万移民,最后仍旧愿意移入的只有七十多万。
要不是即使降低了一半饷银,北方军义务兵的饷银仍然和国内其他势力士兵的饷银水平差不多,否则移民会降至更低水准。
但是即使只有七十多万移民,至少两年内的义务兵兵源都已经足够了。参谋本部制定的动员兵训练计划中,民国四年也不过是要求军务署训练三十个营二万多人而已。
而从民国五年起,北方军将每年整训六十个营的兵力规模,其中三十个营是安排六年役期的职业士兵。
赵四的军务署在接到大本营命令后,第一时间打来报告,表示现有的北寨训练大营是根本不能满足同时整训三十个营规模要求的,不仅如此,士官生队伍也将明显不足。
陈安苦笑着看着这份报告,牵一发而动全身呀。
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巧妙,本来只是一个心急如火的救援计划,结果整出一个新的分军制略,然后被迫修改了移民条款,最后发觉连训练大营甚至参训军官都要被牵扯进去了。
几天思考之后,陈安给军务署下达新的命令,新兵训练营从此迁往阶州,另觅新址重建,而且要至少满足同时整训六十个营规模。
至于北寨训练大营,则转交给武备学堂使用。陈安在武备学堂中,正式分成高级班和士官生班两个层次,仍旧由自己担任总办,高级班的主讲就是徐永昌,士官生班的主讲仍是各战斗营中选拔优秀人才担任。
为了弥补基层军官的不足,士官生班再一次扩编,从原来的十五个排左右,正式扩招到三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