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军火帝国-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一个十人的棚,连带轻伤的李虎臣在内只剩下三个还能战的官兵了。
哨官运气不好,马贼突然一阵密集的乱枪,乱窜的流弹竟然将他和刚好跑来受领任务的一排长打成了重伤。而二排长刚好带着部队返回县城,紧急运输更多的弹药去了。
刚打了一场狠仗的李虎臣,马上被众人推举担任临时指挥。
李虎臣干得第一件事情,就是命令各棚就地构筑战壕,省得又出现被流弹击中的倒霉鬼了。
几次攻防打下来,布置上了重机枪的简单战线,不是只有汉阳造的马贼所能撼动的,很快就打成了僵持的局面。
后来的二排长和三排长,见李虎臣指挥得非常出色,自然不愿胡乱干涉,直接表态听从指挥。
对方可是三百多人的大部队,虽然打扮成马贼,但那进攻的气势和人手一杆的汉阳造就摆明了真实身份。李虎臣当然不敢贸然出击,干脆打起了扼守待援的主意。
三个排被安排轮流作战,轮流休整,始终保持一个排阻敌,一个排运送补给,一个排防守县城,原来哨官直辖的棚,被补充进了损失最大的一排。山那边还有一条小路通县城,非常崎岖难行,但是也不能不防。
两天下来,即使拥有重机枪火力的明显优势,但是抵不住对方人多,西固哨阵亡和重伤的还是有将近二十人,也让对方损失了四十多人。
至于歼敌的重任,自然是交给阶州的援军了,西固守军第一时间就将消息传给了阶州。西固离阶州不过一百五十多里,拥有北字营两哨马军之一的后营,肯定是马军出动支援,最多不过两天就会到达。
实际上李虎臣也在纳闷,按道理林玉山管带应该赶到了,但是现在却始终不见踪影。如果集合两哨的兵力,彻底打垮这群所谓的马贼完全是可行的。
耗子飞快地溜了回来,很是奇怪地告诉李虎臣,“我看到二排他们了,好像三排也来了?”
三排?没通知他们参战呀?李虎臣有些摸不着头脑。
忽然灵光一闪,李虎臣兴奋起来,压低了声音,“林玉山管带来了,他竟然想一次性吃掉所有马贼。”
果然,二排长带来了林玉山的命令,直接任命李虎臣为代理哨官,指挥部队从南向北进攻,援军已经弃马走路绕到敌人后方由北向南进攻,林玉山指挥营属75毫米野炮,在进攻开始前进行二十发速射。
很快,李虎臣按照计划展开兵力部署,只等炮火轰击快要结束时,三个排就马上相互掩护,交叉向前攻击。
轰的一声巨响,散落在道路两侧,正等着中午开饭的马贼队伍中忽然爆出一股巨大的火团,几个附近的马贼当场就被炸飞了。
已经吃尽了李虎臣重机枪苦头的马贼众人,愕然看着这股浓烟,有些茫然,有些无措。
马贼首领豁然站了起来,面无血色,全身发冷,大惊失色地说,“火炮?”
顷刻间,又是一声巨响,火光在稍远处同样迸发,山石碎块混杂着马贼的残肢断臂砸得到处都是,哀鸣声不断响起。
终于惊醒过来的马贼彻底乱了,更多的炮弹陆续砸下来。
火炮还有最后几发的时候,李虎臣提前指挥部队开始了进攻,以尽可能将打击效果最大化。六挺重机枪抬高了枪口,凑合着还在轰鸣的火炮,将弹雨直接砸在了到处乱窜的马贼队伍之中,很多马贼直接就被密集的子弹打成了筛子。
几乎是同时,马贼后面也是响起了重机枪的疯狂射击声。
炮火刚停,南北对进的两个哨已经进入各自步枪的射程之中,噼里啪啦的密集枪声不断响起,更多的马贼一头栽倒在地。
马贼首领疯狂组织了最后的反击,悍勇地冲向后方,企图打开缺口逃回北方,最后直接被击毙当场。
失去了指挥的马贼仍然选择负隅顽抗,依然精准无比的射击,以及凶悍的战斗风格,也确证了这批马贼的不简单和强悍战斗力。
不少官兵倒在了马贼最后的疯狂之中。
北字营的官兵,自然就没有人去傻乎乎地喊什么缴械投降之类,接着机枪火力的掩护,耐心地,缓慢地逐个逐个进行清除。
最后几处难以清除的火力点,林玉山眼见难以靠步兵消灭,马上将后方的火炮小组调了上来,一对一直瞄射击,直接炸干净了事。
派了两个排的兵力清理战场,其他人手赶紧抢救伤员。林玉山看着仅有的十几名俘虏,对他们的战斗力亦是心惊不已。已经审讯出来了,这是镇南军三个旗中的一个,准备冒充马贼袭击阶州,结果才刚进地界就被彻底全歼了。
看来要重新估计镇南军的实力了,上次马家护卫队的战力好像没有这么强悍,林玉山背着手站在战死的对方首领旁边,静静地看了一会儿。
马家护卫队虽然号称与镇南军实力相差无几,但是确实是相差了,不是无几,而是一大截。在对方没有火炮,没有机枪,又是被突袭和被合围的情况下,仍然顽抗到底,而且还造成了北字营巨大的损失,可见镇南军的极强战力,不愧为甘军精锐呀。
林玉山原以为至多损失三四十人,但实际上这次突袭的伤亡竟然接近六十人,其中阵亡二十多人,都是远超一般战损的估算。
连同前两天的伤亡,北字营虽然干净利落地干掉了镇南军一个旗,但是自己也损失了将近一个哨的兵力。
捷报和战场评估马上发回了陈家庄,其中一条建议就是如果不是没办法,北字营与镇南军作战时,官兵人数不能少于对方。
陈安看着这份报告,有些失神,他妈的,我培养一个精锐士兵容易吗,竟然就这么损失掉一个哨了,马安良,我跟你没完。
        
第四十八章 独立成军
西固一战,震惊了陕甘上下。
知情的人恍然发觉,北字营已经可以力压镇南军,成长为甘肃最精锐部队了。甘肃内部哪有如此大股的彪悍马贼呀,自然只能是驻扎在西固北边的镇南军了。
只用两个哨的兵力,采用正面进攻的办法,干净利落地全歼了镇南军整整一个旗,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战果。这和当时陈安用同样比例的人手,歼灭缺乏战术配合又被马廷勷瞎指挥的马家护卫队显然是两码事。
陈安急电总督衙门,怒斥马家的疯狂入侵,并提请总督大人批准北字营出兵全歼已成匪患的镇南军,还附上了林玉山审讯的口供。
总督衙门一阵鸡飞狗跳。陕甘总督大人升允当场指桑骂槐,大骂河州知府,境内匪患如此严重,竟然毫不知情。私下里却对师爷说,甘肃总算有了一支可以抗衡马家的军队,也省得马家人太飞扬跋扈了。
总督大人一接到陈安的急电,就知道北字营并不想真的进攻镇南军,心里反而落下了一块大石头,既然不会出现手下两支精锐互掐的丑剧,一切就好说了,不外乎要些好处吗。
不是陈安不想打,而是手上的兵力实际并不宽裕,河州是马家的老巢,天知道还有多少马家暗中布下的势力,只要认真估算一下,就知道北字营并没有吞下镇南军的实力。
和手上几员大将沟通以后,陈安下令北字营内部对两次作战进行总结分析,不仅要巩固同仇敌忾的作战意志,更要进一步改进实际战术应用。
至于在西固战斗中突然大放异彩的李虎臣,陈安很是搞笑的给了一个候补代理哨官的头衔,在下发全营的嘉奖令中规定只要李虎臣考试通过士官生选拔,就拥有代理哨官资格,士官生毕业自然就是正式哨官。
看到这古怪的嘉奖令,代理还可以候补吗?林玉山等人瞠目结舌。
李虎臣本人倒是兴奋地手舞足蹈,不是所谓的候补代理,而是这份嘉奖令赫然是北字营向全营发放的第一份嘉奖令,看到那个零零一的号码,他都有些晕乎乎了。这可是真正的传家宝呀。
河州马家,暴怒的马安良朝天就是一口鲜血,一气之下砸毁了书房里的所有瓶瓶罐罐,还杖毙了两个不开眼的小厮。马安良心头血都要滴出来了,整整一个旗的精锐呀,没有三年以上的辛苦训练根本无法成军。
都是该死的廷勷,没有他惹事,怎么会出现这种明明是交好,却瞬间变成交恶的荒唐事情。但是内心,马安良却起了更浓厚的杀心,不能有比镇南军还强大的势力,否则会危及我们马家在甘肃的权势。
本来只是准备让手下扮成马贼,到阶州腹地去打劫捣乱一番,然后用境内马贼横行的借口上折子告陈安一状,能够板倒自然最好,不能也要恶心一下。孰料竟然直接就被挡在了西固外围,这下就坐实了马家的罪名,而且丧失了整整一个旗的精锐,弄巧成拙了,弄巧成拙了呀。
看到总督大人申斥的电报,马安良阴沉着脸,直接就用治下不严的说法搪塞过去,回头叫人直接将上次发还的十万两银子送给总督衙门,还是要大出血才行。
收了银子的升允,自然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随便用了一个失职的名义罚了马安良一年俸禄就算过去了。
至于阶州这一边,总督大人和陈安几次电报往来,明里说暗着来的讨价还价。
总督大人首先答应将北字营升格为军,陈安欣然赞同,但是在名号上又是一番争论。总督衙门先是给出陇南军的名号,陈安心想我是陇南军,马安良是镇南军,不就给他压住了吗,立马就不同意了。后来又干脆给了北字军的名号,陈安又嫌不好听,马上提出了北方军的建议,升允一番思量之后还是同意了。
营升格为军是一件大事,北字营的管带和哨官是需要总督衙门直接任命才有效的,而北方军则可以自行任命管带和哨官,事后报备总督衙门即可。
既然升格为北方军了,那么驻扎在徽县、两当一带的河池营也就被总督衙门调走了,让陈安自行组建新营派驻。
河池营的管带听闻要调离的消息,竟然呼朋唤友在酒楼里喝得酊酊大醉,连呼总算是脱离苦海了。可不是吗,现在陕甘官场都已经传开了,只要是陈安的手下,绝对是会主动碰上霉神的。当初北字营成立时的四个管带,一死一伤,一个免职,而且更加诡异的是,都是陈安还来不及找你麻烦,麻烦却会主动找上门。仅剩下河池营的管带,自然是心惊肉跳不已。
随后总督衙门又明确表示,甘肃、陕西也要组建新军了,所用的军火一律从陈安那里按市价购买。意思是既然名头给了,再给点实惠的,这下你总该满足了吧。
陈安仍觉的亏大了,还是跟总督衙门磨磨蹭蹭。
升允被他也是搞得头大,最好干脆发了一封稀奇古怪的电报,“陈安,不要这么婆婆妈妈的,一句话,知道你想修铁路,再给你一个陇南铁路督办,要不就拿去,不要就一拍两散。”
看到这份总督大人明显火气上来的电报,陈安也有些吓住了,抹抹额头上根本没有的冷汗,赶紧回电同意。冬天天气冷得很,哪有什么汗水呀。
总算是暂时平息了西固之战的后遗症,重新调配兵力进行驻防。先是补充了林玉山后营的损失,赵四的左营被调往阶州东北部驻防,陈家庄的本部只有不满编的中营和虎子的右营,还要驻防碧口,实力有些偏薄了。陈安决定明年入夏,再招收第三批新兵七百人,除了新建一个营和补充战损外,还要建立一个补充营。
倒是陈老爷子听了西固之战的情形后,向陈安提出每个哨都要加配医官,以减少人员死亡的建议。当年的甘军,每个五百人左右的小营,至少都是配有两名以上的医官。高医师就是陈老爷子营里当年的医官之一。
陈安在上海见识过洋人医师的水平,高医师也曾说过,治伤是西医厉害,治病则是中医高明。看来需要请洋人医师来帮助北方军培训医务人员了,陈安心里合计。这次西固之战,充分显示了今后战争中,过于犀利的火炮和机枪,必然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确实需要建立单独的医疗体系了。
不过请洋人医师的事情不急一时,几个办事处在这段时间都是停止运作的。现在即将过年,克劳泽等人都选择回到陈家庄过年,因为这里热闹。甚至最早聘请过来的三名洋人技师将家眷都迁移了过来,都有些中国化的倾向了。
人多了,小孩子就多,私塾也要扩大,医务司也要扩大,年后要干得事情多着呢。
令陈安惊奇的是,尹维俊小姑娘也随着克劳泽来到了陈家庄,只是不知道是来看林玉山的,还是来找陈安办正事的。
看来是两者皆有。尹维俊找到陈安,递交了徐伯荪大哥的密信,又和月儿疯了一天以后,大方的跟着林玉山派来接送的人员,欣欣然溜到阶州去了。
为了以防万一,也为了给全体北方军官兵树立一个榜样,陈安下令三个分驻外地的管带一律就地过年,手下的官兵只允许按十分之一的比例轮流放假回家。
陈安对帮他收拾书房的月儿说,“看来你的弟媳妇是可以敲定了。”
月儿白了他一眼,不甘心地说,“那我们什么时候成亲呀?”陈安目瞪口呆,要小心提防尹维俊把月儿带坏了。
干咳几声,陈安呵呵地傻笑了几下,“要不,我们明年挑个好日子吧?”
月儿顿时扑上来,兴奋地抱着陈安就亲了一口。
看着高兴劲的月儿,陈安不禁莞尔。马上眼珠一转,又开了一个新的话题,“月儿,好像维俊姑娘是革命党呀,你老爹会不会同意?”
林月儿狠狠瞪了陈安一眼,“你也不是什么保皇党。”
陈安只好嘿嘿地笑了几声,也是,自己貌似还是光复会的暗桩呀,虽然从来没有听过他们的什么指示。
等月儿出去了,陈安掏出徐伯荪的密信,仔细地看了起来。
萍浏醴起义革命军的失败,对革命党人是一次重大的打击,不仅数千参与起义的群众士兵被杀,更是有不少同盟会成员在朝廷的疯狂追捕中牺牲。
光复会高层在分析革命军起义失败的原因时,认为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军械不足和弹药缺乏。
徐伯荪为此特地写了一封密信,派尹维俊亲自上门送来,希望陈安秘密帮助光复会再收罗一千支步枪和相应的弹药,陶成章已经再次赶赴南洋筹款。为了防止密信泄漏,徐伯荪写的是既没有抬头,也没有落款,非常含糊。
看完了密信,陈安静静的将其点燃烧毁。
要军火当然很简单,只是你要给钱才行,送几十支是小事,但是多了就容易给别人当成羊羔了。运输军火更是简单,克劳泽几次大红包砸下去后,英国人的长江运输公司差点将北方工业公司当成了祖宗来供奉,甚至还调动了在长江上耀武扬威的英国军舰来护送。
一千支汉阳造,加上十万发子弹,至少要三万七千两银子,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筹到如此大的款项,陈安念叨了几句。
        
第四十九章 泡妞公司
光绪三十三年新年刚过,徐士远就向陈安辞行。
“陈大人,京张铁路建设任务非常繁重,詹大人亦是分身乏术,急需人手帮忙,我已经完成了陈家庄至碧口一段的铁路线勘测和设计工作,必须回去工作了,请大人见谅。”徐士远诚恳地说。
陈安有些发怔,“你走了,我这里的铁路线怎么办,如今总督大人刚任命我担任陇南铁路督办,实际上已经同意阶州的铁路建设了。”
徐士远笑了起来,“陈大人,估计你能在两年内完成陈家庄至碧口190里铁路线,就非常了不起了。这几个月,徐总办和钢厂几个技师一直在和我进行交流,按照图纸线路进行建设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如果陈大人以后,还要启动陈家庄至阶州的铁路建设,我必然应召而至。”
“对了,陈大人,陇南地形十分复杂,尤其是处于易震区,铁路建设标准需要提高,因此非常耗钱。据我估算,不会比京张铁路造价低多少了,是不能用平原地带造价来衡量的。”徐士远给陈安打了一针预防针。
陈安马上追问,“你们京张铁路造价是多少?”
徐士远想了一下,“据詹大人最初估算,京张铁路四百多里山路多,地形复杂,需要七百万两。但是后来建设过程中,我们吸取了很多当地老农的经验,对线路和工艺进行了修正,认为大概可省下五分之一左右的预算。”
眨了眨眼睛,有些不敢相信,陈安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七百万两,才四百多里?那就是说每里铁路至少要一万七千两银子,陈家庄到碧口不足二百里预算就是三百二十多万两银子了?
吃钱吗?陈安差点晕掉。
感觉自己似乎做了一件大傻事,难怪总督衙门对自己修铁路,从来既不反对,也不赞成,原来是在准备看笑话呀。
有三百多万两银子,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摆平,何必要修什么铁路来保持军队的机动性呢?陈安不由的泪流满面。
送走了徐士远,陈安长叹一口气,算了,还是先将白龙江铁桥建起来再说吧。
自己有钢厂也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德国技师说,最起码白龙江铁桥不仅可以节省六万两材料费,而且就近锻造可以压缩工期六个月以上,总算是一个利好消息了。
德商泰来洋行的几名洋人技师,只留了一名驻守白龙江工地,其余的都调到兰州去了,那里的黄河铁桥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
兰州建桥不比白龙江上建设铁桥,升允受到的阻力远远大于陈安,尤其是朝廷上有人故意和升允过不去,上报请批是绝对通不过的。彭英甲给升允出了一个主意,陕甘总督衙门和德商泰来洋行签订协议,工地正式开工后,再行上报。朝廷顾忌会破坏中外友好关系,必然只好捏着鼻子认了。
升允依计而行,果然只是被朝廷训斥一顿,协议却没有被否定。但是,这也埋下了一个巨大的隐患,朝廷最高层和升允这名封疆大吏有了一定隔阂。
按照协议,德商泰来洋行要在两年半的工期内完成兰州黄河铁桥建设,其铁桥全长七十丈,宽二又四分之一丈,泰来洋行预计要花费规银四十五万两,远比陈建设白龙江铁桥要贵得多了。
造成这样的原因,不外乎兰州官府上下对陈安的钢厂并不信任,尽管彭英甲竭力推荐,最终还是决定采用汉阳铁厂的产品,不仅运费增加,很多铸件还需要另行定制,甚至被迫到国外采购,自然增加了巨额成本。
当然还有另外一个不能明说的原因,这些官员一看洋人就自动矮了三截,泰来洋行也欺负兰州根本没有识货的技师,狮子大开口罢了。只是没想到兰州根本没有讨价还价就同意了,让洋行负责人懊恼了好一阵,早知道就再加两成了。
听闻兰州那边不相信自己钢厂的产品,陈安嗤之以鼻,你不想要,我还不想卖呢。就是自己工地上用不了,运去陈家庄制造军火可是只嫌少不嫌多呀。
陈安已经发觉,用好钢材可以比用铁料省电能,而铁料又比矿石省电能。提炼材料的耗电越少,可用于制造军火的电能就多,生产速度自然就上去了。他都巴不得将所有生产出来的钢材都送到军火库去。
只是像钨矿、镍矿、铬矿之类的金属,国内能够提炼的也不多,陈安只好一边购买国外金属材质,一边大量收购原矿了。还有就是枪托所用的木料,西洋人传统用胡桃木,国内则多用桦木和核桃木,沙俄用的又是橡木为主。陈安反正是材料单上的木头,统统收购,越多越好。
只是他也很好奇,那些矿石的碎末,以及木头的碎屑都到哪里去了,反正他是没有清理过。难道都被用在了所谓的持续强化上面,当然这只是陈安猜测而已。
春暖花开的季节,陈安组织人手在白水江一侧回湾处修筑一条宽阔的引水渠道,利用充足的水源,将新购买的两组一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正式启用发电。连绵不断的电力线路,一路南下输送到北方工业公司,一路北上输送到陈家庄军火库。
陈安满怀希望地走进军火库,却发现没有收到升级的提示,但是仍然收获一份惊喜,生产所需的能源需求倒是满足了,单位时间产量顿时翻了一番,只是这样一来原料供应又非常紧张了。
如今,碧口码头有一半的船只都是为北方工业公司收购原料服务,却依然不能充分满足陈安所期望的运输量。最大的瓶颈就是碧口到昭化这一段水运航道,过于险急导致不能通行较大吨位的船只。
实际上即使疏通了碧口到昭化这一段,还有昭化到重庆这一段航道的问题。同样是河道险滩急流过多的问题,昭化到重庆航道也只能依靠纤夫拉行较大吨位船只,而不能使用小火轮上下。大批北方工业公司订购的货物,堆满了重庆办事处买下的几个大型码头仓库,无法及时运抵碧口。
等到白龙江铁桥竣工再去考虑疏通河道,那就太迟了,很多事情都是可以一并实施的,陈安终于下定决心,彻底整治一下碧口到重庆的航道了。
牵涉两个省份,甚至两个国家的利益,明面上是肯定走不出来的,只好去搞张虎皮来,弄个洋人公司偷偷摸摸地干了。英国人号称长江流域是他们的地盘,更是几乎垄断了长江航运。
思考了很长一段时间后,陈安找来了莱恩。
莱恩自从北方银行卷发行成功以后,就一直无所事事,因为他只会玩印刷。而陈安最多还有一些教育书卷要印制,也根本用不到他这位大才。
“莱恩,不要整天在那里搞油画了,中国人不懂那玩意,卖不掉的,还是帮我做点正事吧。”陈安示意莱恩自己泡茶。
莱恩耸耸肩,“老板,可我除了印刷,就只会画画了。”
“什么事都可以学吗。你去上海,让克劳泽给你物色一个英国人,或者干脆你泡上一个英国妞也行,实在不行,你加入英国籍都成。反正就是要用英国人的名义,给我开一间小小的航运公司,只负责我们公司内部的运输,但是一定要挂靠在英国人的长江航运名下,而且要得到他们的有力保护。”陈安给出了任务目标。
“可我从来没有干过呀?”莱恩说道。
陈安笑了起来,“除了那个英国人的名义,其他的事,我都会派人帮你的。你只要站在前面,耍嘴皮子,扔大红包,能让英国人帮我们开路就是了。”
莱恩也不推辞了,稍微犹豫了片刻,就答应了。真没事干也是非常无聊的,尤其是现在又是薪水多得没地方花的情况下。
克劳泽很是诧异,莱恩能被老板一起放到上海,当初可是明说了只能轮流来的,但是也没有说什么,拍了拍莱恩的肩膀,“莱恩,上帝给我们找了个好老板。”
莱恩大笑不已,“当初可是你带我去骗他的。”
“悼念逝去的Mr张,如果不是他在上海码头骗我们说,朝廷官员都是蠢笨如驴,胆小如鼠,我们也不会去甘肃不是?”克劳泽突然有些感激,那个狂妄而又好色的中国同伙了。
“他命不好,指谁不好,要指老板夫人,唉。”莱恩亦是祷告了一番。
两人一阵嘀咕,很快定下来将来行事的计策。
自然是选择中策泡英国妞了,莱恩在这一点上坚决赞同。为了方便行事,他干脆把自己重新包装成一个曾经在西欧大陆上四处谋生的英国移民。这个也是可能的,莱恩祖上确实具有英国人的血统。
不过既然大老板要避讳,莱恩准备成立的公司当然不能带有北方的名号了,这让他为之惋惜不已。
游荡的时间有些久了。不比当初刚到上海举目无亲,现在的两人也算是有公司的人了。见惯了老板的胆大包天,两人知道在中国已经是可以安心生活,而不用担心有什么狗屁追捕令。自然而然,克劳泽和莱恩都有点想成立一个家庭了。
        
第五十章 英国商人
初夏时分,随着几声汽笛,上海码头徐徐靠来一艘英国远洋客轮。喧哗的人群中,拎着皮箱,戴着文明帽的莱恩,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奋力挤出了码头。重新整了整身上已经有些皱褶的西服,莱恩走向一旁的人力车夫。
几个经验老道的车夫飞快拥了过来,几句半生不熟的哈罗。
莱恩非常有兴趣的用自己刚学的英语,努力跟车夫们交流,顿时让本来就只会说哈罗哈罗的车夫们茫然不知所措。
一个车夫很机灵,马上举起一个手指,大声说,“一块鹰洋,随便你去什么地方?”
刚好有一个专门在码头帮人做临时翻译赚几块钱的中年人跑了过来,马上对车夫说,“一块鹰洋给你,其他的给我,我来翻译。”车夫大喜,马上点头不迭。
翻译转过头来,用英语对莱恩说,“先生,他说三块鹰洋,就可以帮你送到你想去的任何地方。”
莱恩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他妈的,我难道看上去很好骗吗,上次来也是这样。
“他姥姥的,一块鹰洋值七钱多银子,你还要三块,当我是猪呀?”莱恩突然用中国话破口大骂,他实在忍不住了。
所有人都一瞬间石化了。
假洋鬼子懂中国话?几个想上来蒙一把的人,顷刻间化作鸟兽散了。
气呼呼的莱恩左右一看,所有还待在原地的人力车夫们纷纷避开他的眼神。不怕洋鬼子钱多少,就怕洋鬼子懂中国话,不好蒙呀。
最后,莱恩干脆把实际上是空空如已的手提箱,顺手扔到一个看上去老实的车夫人力车上,也不管对方同意不同意,一屁股坐了上去,“去英国领事馆。”
跑到香港,砸了一叠美元下去,立马就成为了英国籍商人的莱恩,又偷偷在半路上登上英国开往上海的客轮,成功地将自己打扮成英国来华创业的年轻商人。到了上海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去领事馆报备一下,然后借助工部局高层,结识英国长江航运集团,为下一步计划做好准备。
半个月后,一次偶然的舞会,莱恩意外邂逅了刚来上海不久英国姑娘凯特。这位美丽姑娘的父亲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医生,也是应一位亲戚的邀请,携女儿来华发展的。而这位亲戚正好是英国长江航运集团的高层之一。
接下来的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
莱恩很快结识了北方银行的总裁克劳泽,双方相谈甚欢。凯特父亲非常欣赏女儿新结识朋友莱恩,因为他谦卑稳重,而又富有活力朝气。在与凯特父亲的一次下午茶时,莱恩深受启发,决定干些正事施展抱负。
这个时候,克劳泽刚好为了运输货物的事情而烦恼。于是,莱恩决定参与航运业小试牛刀一番。
创业是很艰辛的,屡屡碰壁的莱恩在和凯特交往中大吐苦水。在凯特父亲的引介下,英国长江航运集团的高层很快伸出了援助之手。
英国人集团对这个刚刚注册的小航运公司很感兴趣,提出愿意注资入股,然后帮助承揽有些小型业务。但是莱恩拒绝了。
几经周折和不停的幕后交易之后,莱恩提出的按轮船吨位上交管理费,只承运北方公司货物,必要时还帮助集团运输。高层商议后,很快同意了这个建议,只是对总吨位进行了限制。
私下里,莱恩毫不吝啬地几个大红包就砸了过去,又和集团秘密签订了保护协议,莱恩的公司将受到集团的全力保护,并且必要时可以调动某些正巧在长江上巡弋的英国舰艇解决某些困难,当然也需要向几个高层提供不菲的年费。
诸事已定。莱恩订购了三艘百吨级和一艘千吨级的货轮,总价二三十万两的单子,却被江南制造总局拒绝了,理由是订单太小。这么多年在中国,莱恩第一次在阶州以外看到敢和洋人说不的地方,真是有技术好牛呀。
莱恩只好追加一艘千吨级货轮,才让他们勉强接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