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军火帝国-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安发电报给上海的克劳泽,要他正式通知尼森伯姆,需要采购英式7。7毫米的马克沁重机枪,以及更大口径的左轮手枪。纳甘左轮手枪的威力还是太小了,干脆一并换装。
赵四回程的时候,却带来了一群克劳泽聘请来的德国人。
莱恩被临时叫来当翻译,科瓦尔也陪在一旁充当补充翻译。莱恩的中国话还是经常会夹着一些专业术语德文,让陈安很是听不明白,科瓦尔的德语是自己讲讲还可以,给人翻译就差远了,只好两位兄弟一起上了。
“德国人开的泰来洋行?”陈安很是不解。
“克劳泽说你想在某条江河上筑一条铁桥,于是聘请我们专业人士现场勘查。当然,我们更是完全可以胜任建筑铁桥的工程。”洋行经理如是说。
陈安明白了,当初他经常念叨的要改浮桥为铁桥的事情,克劳泽记住了。
有这么体恤老板的下属真是好呀,陈安马上给克劳泽加上一分了。
今年却是没有什么大事了,除了老爷子拿着银子到处买地,就是下半年可能要再招收第三批兵员而已,钢厂又被财务会议众人声讨不断,只好继续试车始终不能正式开工,银子马上就多出来了。
仔细盘算了一下,今年至少还有近二百万两的收入,填上去年银行卷的亏空也不过十几万两而已,除去保证庄子和公司运转需要近四十万两,老爷子买地六七十万两巨款,再加上粮食储备还要十五万两,剩下的也就是年底上交七万两和北字营养兵四五万两。
有点迷糊了,竟然会有五六十万两银子多出来?难道算错了,陈安摸摸脑袋。
忽然高兴起来,如果有钱了,总不会反对我建设铁桥了吧,陈安自个儿嘀咕了几句。
果然,马上召集一次财务会议,大家被陈安的算法吓了一跳。
林月儿眨了眨眼,有些无奈地说,“这个,好像,要到年底才有这么多吧?”
陈老爷子沉吟了一下,既然有钱了,帮着乡亲们修桥造路是大善事,值得提倡一二,也就没有再反对了。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就是如此,地主为家乡做些好事,比如捐资助学,修桥造路,积点口碑,都还是很正常的。
陈安也不想给大家树立一个乱花钱的形象,马上接茬道,“也不是全部花完的,估计只要一半就足够了,剩下的二三十万两准备兑换成黄金进行储备。”
“就这样吧”,陈老爷子一锤定音,他还是赞同做做善事的。
半个月的勘探后,泰来洋行的德国专家建议,将铁桥建在原来浮桥的位置,这说明当初几位国内水利专家的专业眼光还是非常称道的。
“陈大人,设计图纸是很快就会完成,请你抓紧采购到合适的钢材,或者委托我们泰来洋行采购也行。”德国专家很敬业,毫不隐晦地提出国内钢材不合适的问题。
“汉阳的也不行吗?”陈安想到最近的一个产地就是湖北了。
德国人摇摇头,“汉阳铁厂的钢太脆。”
“要不,我们请徐总办来一下?”柳石提醒陈安。
陈安一拍脑袋,“真是榆木疙瘩,问下徐总办不就是了。”赶紧派人去请徐总办。
半路上听完事情经过的徐总办,来到会议室,眼神怪怪地看着陈安。
陈安有些莫名其妙,赶紧问徐总办,“徐总办,有什么建议赶紧提出来。”
咳嗽了一声,徐总办很是不解的问,“陈大人,我们自己不是有钢厂吗?”
哐当一声,陈安手一抖,茶杯直接掉到了地上。真是糊涂透顶了,竟然忘了自己有个还没有开工的钢厂,陈安很不好意思。
跟着谈判的几个人,马上都转头去看天了,脸红得像猴屁股似的,半年不见开工,大家竟然都忘了自己还有钢厂。
徐总办转回去对德国人说,“汉阳铁厂去年已经完成了技术改造,改用了碱法炼钢,彻底解决了钢脆的问题,制造枪炮都不在话下。至于我们自己的厂子,就是汉阳铁厂一样的技术,钢材质量完全合格。”
陈安大喜,这就又可以省下一笔银子了,而且总算是让钢厂开工了。
德国专家坚持要看原材料。徐总办笑了笑,也不以为意,他来得时候就叫人去拿几块当初试车的成品了。
查验了良久,德国专家认可了钢材的质量,告诉陈安完全可行。
徐总办想了想,又对陈安说,“陈大人,这段时间闲着无事,我们几个技师很是研究了一番那个平炉炼钢技术,总结了一套新的操作工艺,可以提高一倍产能,请大人安排生产的时候切记推广使用。”
妖孽的天才呀,估计鸡蛋拿在手上,他就会告诉你十八种吃法,陈安总算是服了。
很快,大家就商定了协议,陈安出资在白龙江上筑铁桥,泰来洋行负责技术指导,徐总办负责提供合适钢材。
协议签署后,陈安高兴地请德国人到县城酒楼聚餐,并且请来了知县大人作陪。
正吃喝着,一名护卫匆匆从外赶来,将一张信笺递给虎子。虎子马上不动声色地走到陈安面前,请他出来一下。
陈安说了声抱歉,走出了包厢,这才接过信笺仔细看了起来。
情报司传来的消息,阶州营的管带在青楼和一个公子哥争风吃醋打了起来,结果寡不敌众搞了个重伤。驻盐关的祁山营管带接到阶州的私下请求,亲自带兵出去拦截找麻烦,结果被伏击中枪身亡。
出大事了,陈安心中顿起轩然大波。
第四十二章 追踪歼敌
情报司的人不能动用阶州官府的电报,因此等到消息传递到陈安手上,已经是几天后了。陈安脸色铁青,消息传递速度实在太慢了,而且相当不准确。
阶州营管带和他人冲突,为什么是祁山营管带替人出头?要知道阶州离陈家庄不过三百里,而祁山营所驻的地点离阶州至少有五百多里。
但是祁山营管带身亡的消息,却是和阶州营管带重伤,同一时间传到陈安手上。
陈安当即下令,林玉山要加紧整顿情报司,提高信息收集速度和准确率。同时,急报陕甘总督升允阶州事件,又命柳石抽调一哨马军,加上段捕头和稽查司人员,赴阶州查勘。
手下管带一死一生,已经是天大的事情了,陈安必须亲自带队到场。
陇南历来是养马之地,再加上陈家庄等人从辽东带来的大批马匹,陈安倒是非常干脆地组织了两个哨的马军,随时当做机动兵力使用。
刚赶到阶州,情报司更准确的消息总算是到了,也赶紧请罪并解释不准确的原因。当时阶州府衙第一时间封锁了现场,所以情报司的人手并没有亲眼见到,只是从知府衙门内部窥探出了些许痕迹。
脸色稍缓的陈安,还是点头认可了情报司在阶州的努力。
事情的根源,其实是两个管带在一起寻欢作乐而已,只是意外碰到了半路杀出的狠人。阶州营管带落了面子,当场动怒,结果被砸成了重伤。
祁山营管带耍了点小聪明,溜出去找齐了带到阶州的手下,准备聚众报复回来,对方却又已经出城了。
祁山营管带带人连夜追赶,完全没有料到对方竟然是全副武装的上百人马。双方远远地对峙,大骂了一通,也不知道到底是谁的手下突然走火了,剑拔弩张的两边马上各是一阵乱枪。
让人无语的是,毫无准头的乱枪之中,除了几个人轻伤以外,只有一个人被流弹击中当场身亡。这个最倒霉的人,就是准备去找别人霉气的祁山营管带。
一见死了一名管带,两边的人都慌了,马上都作鸟兽散了。
叫苦不迭的阶州知府,只好自己接过了这桩惊天大案,直接封锁了现场和严禁各色人等泄露口风,赶紧报告了总督大人。至于陈安游击大人,知府没有义务通报,反而疏忽了。
大批马军冲进了阶州城里,顿时引起了一阵鸡飞狗跳,刚听闻青楼出了事情的阶州百姓连忙关上大门,唯恐避之不及。
陈安看着前方的知府衙门,和一旁不断退缩的衙役,丝毫没有下马的意思,冷冷地说,“知府大人,我的手下出了事情,就由我自己处理,请将涉及案子的一干人等统统移交给北字营,陈安在此敬谢不敏。”
躲在府里的知府,听了衙役的传话,顿时大怒,“反了,反了,一个武夫也这么无法无天了。”
一旁的师爷赶紧拉了拉知府的袖子,“老爷,这案子交给他也是合理,而且我们更少了无数麻烦。况且,陈大人现在可是甘肃官场的红人呀,实在不易得罪。”
知府呆了半响,颓然地吁了一口气,挥挥手,“就按陈大人说的办吧,我也不出去了。”
衙役们得了命令,如蒙大敕,赶紧将羁押的一众人等全部交给陈安。
阶州营的营房里,据说是有两哨的人官兵,但是陈安只见到了百把号人。柳石直接把这所谓两哨人都收缴了军械,全部都赶到一旁房间里待着。整个大营被马军全部控制了。
陈安站在阶州营管带的病床前,满脸寒霜,毫不客气地说,“你这个管带也当到头了,但是免去你之前,我会帮你把场子找回来。我的手下,无论对错,都只能打赢了再辩。”
说完,陈安转头就走,快要走出门口又停下来,再加了一句,“虎子,给他发一笔足够养老的费用吧,算是同事一场。”
跪在一旁瑟瑟发抖的管带亲属,连忙磕头致谢。
段捕头连夜审问相干人等,很快就知道了这伙人的去向,而且知道了那个狠人姓马。一条大鱼呀,段捕头浑身都热乎了起来。
“犯事的年轻人姓马,是从河州过来的,而且是一个大马队,有好几辆载重颇大的马车。据青楼的伙计交代,他们曾经说过要去文县。最后的动向是他们已经向秦州退回去了。”段捕头向陈安简要汇报审问的情况。
“那就是说他们实际上也走不快。”陈安马上反应过来。
段捕头估算了一下,“马车在山路上跑不起来,尤其是又有重物,我们到阶州是快马,他们应该还没有离开阶州。”
陈安立即站了起来,“柳石,集合队伍,我们连夜往秦州方向追踪,斥候前出五里搜索。同时,派出人手,通知林玉山带上四个哨步军,全面接管阶州以及阶州西北地区防御。”
不趁此机会彻底拿下阶州营和祁山营,还要等到什么时候,陈安马上决断。至于总督大人的猜忌就不管他了,这又不是陈安自己搞出来的事情。
没想到段捕头不仅在破案上有一手,而且在追踪痕迹上丝毫不弱于天生禀赋的赵四,连续追了五天,始终没有被对方丢掉。
盐关已经在后面了,段捕头舔了舔有些干渴的嘴唇,说道,“陈大人,前面就是秦州了,还要不要前进?”
陈安冷笑着说,“继续前进,说不定对方也是这么想着,出了盐关就慢悠悠了。”
真让陈安一语中的,出了阶州地面,虽然还没有翻过山岭,惹事的马队真的就这么嚣张地在大道旁歇息了。
也许是囿于朝廷关于严禁官员走出辖地,也许是仗着自家势力够大,也许是跑了这么长时间终于累了,马队赫然停了下来,就这么松松垮垮地休整了。
柳石亲自带人摸前查探了一番。
“他们有一百五六十号人呀,都配有长枪,不好啃,少爷。”柳石爬到正举着德制原装望远镜观察的陈安身边,轻声说道。
“你没看那几个站着睡觉的哨兵吗,都是罗圈腿,他们是真正的骑兵,但是如果没了马匹,战斗力还不如纯粹的步兵。”陈安冷静地分析。
“三个棚的人,专门打马,尽可能以最快的速度干掉所有马匹,其他人打人。没有马,这些罗圈腿,估计跑步冲锋早就不会了。”陈安直接下令黎明时分动手,先打马。
北字营的官兵提前五里就下了马,因为很多好手即使是在睡梦中,也会察觉到突然迫近的大批马群。柳石悄悄在马队帐篷营地附近,布置了一个围三厥一的阵势。
陈安想动手,但是并不想自己的手下损伤太大,没有带上重机枪,很多战术动作都受到了限制。
柳石看了过去,陈安点点头示意开始。
深吸一口气,柳石端稳了李氏步枪,啪地一声开出了第一枪。
顷刻间,一阵暴雨般的子弹狠扫了营地外围的马群,马匹的哀鸣声持续不断,然后是连续的嘭嘭重物倒地声。
十发子弹几乎马上就射完了,枪声顿时一缓,柳石他们要重新上弹。
被突然打懵了的对方马队,终于反应过来,异常彪悍地拿起步枪就冲了出来,开始了陆陆续续的还击。
陈安的枪响了,一个刚冲出帐篷的汉子猛地往后一仰,额头上涌出一团血液,直接就倒在了地上。
更多的枪声响了起了,瞬间就有五六十个汉子栽倒在地上,北字营的火力实在太猛了。
柳石他们飞快的上完了十发子弹,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射击,更多的马匹哀鸣倒地。
对方终于知道了陈安他们的企图,终于忍不住了,再次组织人手一边还击,一边冲向最近的马群。
但是,这只是让更多的人倒在了地上。
毕竟人手还是不足,又没有重机枪的封锁,在对方护卫的拼死反击下,十几个汉子丝毫不顾身上的伤势,死命护住一个青年人,夺马狂奔而去。
很快,战场沉寂下来,陈安停下了射击,撇了撇枪口的硝烟,吩咐道,“虎子带人上去搜索,有动静都先开枪。柳石,查看一下我们自己有无伤亡。”对方最后的决死冲击,还是有些威力的,不知道弟兄们运气好不好。
不断响起零零碎碎的枪声,很快营地就搜索完毕了。
马队的护卫首领竟然只是身受重伤,虎子将人直接抬到陈安面前。首领无力地抬了抬满是鲜血的手,呢喃着说了几句,陈安没有听懂。
正在一旁的段捕头却马上眼都红了起来,“陈大人,他是说你惊扰了三少爷,镇南军是不会放过你的。又说你不是好汉,三百多号人马围攻他们二百人不到的队伍。”
“三少爷?镇南军?”陈安很是不解。至于以众击寡倒是可以解释,幸好装备了新式的李氏步枪,火力上是彻底压倒对方了。
“三少爷就是马家的三少马廷勷,镇南军就是马家控制的马军。”段捕头飞快地解释。
陈安哦了一声,他妈的,刚才竟然放跑了一条大鱼,不过真打死了更是麻烦。
虎子说道,“少爷,还发现有十万两银子。”
带这么多现银干什么?陈安对段捕头说,“你问一下,他们到阶州干什么?”
段捕头询问以后,也是啼笑不得,原来是马廷勷带着银子陈家庄,准备向陈安买军火。
陈安和虎子面面相觑,竟然还有这种事情?镇南军又是怎么知道陈安手上有军火销售的?
沉吟了良久,陈安下令,带走银子,不留活口,当做剿灭了马贼处理,全部烧掉毁灭证据。段捕头自告奋勇去,亲自去办了。
柳石回报的情况就让人难过了,北字营有五个兄弟很倒霉,出师未捷身先死,陈安下令带回陈家庄安葬。其余倒是还有二三十个受伤不等,赶紧送回去医治。
第四十三章 平淡的后续
回到阶州的时候,带着四个哨步军的林玉山也匆匆赶到了。
在城外一处低矮的小山坡上,刚会面的陈安、柳石和林玉山几人,干脆临时凑在一起商议北字营今后的兵力部署。
“岐山营和阶州营,我准备都撤换掉,都放上我们自己训练出来的人手。但是现在,不仅是兵少,士官生也不足,这个部署如何调整是好?”陈安捞起几块石头,就地摆出了阶州各县位置。
柳石用马鞭点了点盐关,“这里是防御西北的第一线,必须要有一个哨。”
“阶州是府城,还是要保持一个哨的兵力的。徽县的河池营怎么办?”林玉山补充说。
陈安摆摆手,“河池营暂时还不能动他,我们动静太大了,总督会有想法的。倒是西边的西固有些麻烦,不派部队过去,河州那边镇南军有可能会渗透进来。要派兵的话,阶州这边兵力就摊薄了。”
主要是阶州营还要负责一个白马关的守卫,太少了根本就管不过来。陈家庄附近的兵力,已经大多抽调出来了。
一二期的毕业生已经培训满一年了,第二期年龄略小,还是要等明年正式毕业再编入部队,第一期则现在就编入部队,边带兵边轮换完成培训好了,考虑到今后部队的扩编,陈安要仔细斟酌。
陈安琢磨,是不是可以将一期士官生抽出二十四人,组建两个满编但是不满员的巡防营,正式接管中部和西北部防区。
剩下的六个代理排长,加上二期士官生为骨干,招收九百人尽快完成半年期的新兵训练,然后再分配补齐各巡防营。
想到这里,陈安不由念叨到另外一个问题,去年招收的六百名士兵首先考虑忠厚朴实,结果基本上都是文盲。当初规定的满一年副头目才有机会入选士官生,谁料到,选拔出来的几十名副头目,大多因为识字关被卡下了,至今还凑不足开班人数。
鱼与熊掌实在难以兼得呀,识字多了思想就多,就会容易被人煽动起来闹革命,陈安在上海是着实见识了那些文人墨客的犀利嘴皮,自然宁可敬而远之。
“这样吧,第一期士官生中抽二十四人,包括新考核提拔的六个代理哨官,组建阶州营和岐山营,但是士兵只有一半员额。石头担任岐山营管带,玉山担任阶州营管带。西北主要是守住盐关,中部主要是兼顾西固,兵力布置要西重东轻。”陈安最终决策。
士官生没有毕业之前,一律只能代理职务。但是北字营匆忙建立,虽然是代理,也就当正式使用了。而且,除了择优提拔了六名代理哨长,陈安将其他士官生全部按照排长的要求进行培训锻炼。
巡防营的编制中实际上没有排长,但是北洋新军的编制中有排长一职。陈安总觉得辛苦培养起来的士官生拿来当棚长,实在太浪费了,就自己定下北字营设立排长的职位。三个棚纳作一排,一哨官兵就是三个排加一个哨官直辖的棚。
停了一下,反复思考有无遗漏后,陈安继续说,“其余士官生和三个哨直接由我掌控,补充中营和再组建两个新营,负责训练招收九百名新丁,六个月后再分配补齐各营。”
柳石稳重,提议说,“还是不要用阶州、岐山的字号了,直接用前后左右吧,以后可以每年轮换驻地,省得时间长了学了地方的乌烟瘴气。”
陈安仔细一思量,马上称是赞同。
“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一并议一议。今年夏秋准备新招收九百名新丁,是不是多吸收一些会初通文墨的人参军。去年的六百士兵中,不要说普通士兵,就是绝大部分副头目,到现在识字水平还是不合格的,很难选拔出士官生。”陈安直接将这个问题拎了出来。
柳石倒是没有异议。林玉山做情报多了,对这个问题有些敏感,“现在带头作乱的都是这些咬文嚼字的,是不是再慎重些?要不,只招收那些年纪小的私塾或小学堂学生,稍大一点还是不要为好。尤其是那些留日生更是坚决要不得,整天不是口号就是密谋,办不了一点实事。”
陈安轻笑不已,“好像我们认识的几个大才,不是留日的,就是准备要去留日吧?不过玉山说得很对,服从命令和遵守军纪是我们北字营的第一准则。招兵的事,就按玉山说的,加上限制条件吧。更有必要的是,在北字营中,我们要充分学习曾国藩军门治兵的套路。”
大家纷纷点头同意。
两天后,柳石重新带着经过整编的前营北上,虽然也是三个哨步军,兵力仅有一百五十余人,但是重机枪却配上了六门。随军而上的还有大笔的现银,准备拿来遣散旧营用的。
林玉山留在了阶州,手上的后营编有不满编的一个哨马军和两个哨步军,因为防守距离太长,需要更机动的作战兵力。
赵四的哨官也被提升为左营管带,虎子也担任了右营管带,连同陈安自己一直兼任的中营管带,同样编有不满编的两个哨马军和四个哨步军,主要防守南部一线,并负责新兵训练。
新的训练营移到了当年的北帮驻地哈南寨,陈安给取了一个新名,叫做北寨大营,专事新丁训练,并带有防守白水江上游的任务。陈家庄的人手越来越多,用地范围日益扩张,规模更是需要扩大的新兵营,必然要搬迁到另外地点了。
至于陈家庄的护卫任务,柳石已经秘密挑选组成了二百多人的护卫队,加上还有三四十人的稽查司队伍,小范围内是暂时够用了。只是如今,柳石要坐镇盐关,护卫队就由柳管家接手过去。
情报司虽然跟着林玉山将本部迁到了阶州,也便于掌握全州的各类消息。但是,陈安为了避免上次那样的信息滞后,决定先斩后奏直接架设属于北字营的专用电报线路,覆盖阶州北字营驻军各县。电报线路的中心,以及人员都隶属于陈家庄内部的电报中心,由陈安亲自掌握的。
无论情报司,还是北字营,以及其他的商业消息,只要是需要用电报往来,甚至是电话告知,都需要通过电报中心。
一切布置妥当,陈安才准备向总督衙门上折子陈述。突然之间,陈安才发现,这么长时间总督大人竟然一直没有指示下来过。
不仅是陈安,当初阶州知府也是第一时间上报总督衙门,可奇怪的是居然始终没有任何指令到达阶州,阶州知府也没有收到过。
派了一个人通告了一声阶州知府,陈安准备一边发电报,一边派专人送折子过去,总得要总督大人点头认可后续的事项呀。
磨磨蹭蹭过了很长时间,快马奔向兰州总督衙门的驿卒回来后,直接递给陈安一封总督升允的私信。
十分稀罕的拆开这封私信,陈安更加好奇了,总督大人给下属一名小小的游击写信,真的是很不容易呀。
看完信笺,陈安才恍然大悟。
原来整件事情的根源就是陕甘总督升允大人呀。
驻守河州的镇南军统领马安良,经常向总督大人念叨军械缺乏,升允收了好处却拨不出军械,有些不好意思。凑巧知道陈安在帮庆亲王到处走私军火,总督大人计上心来,悄悄告诉马安良可以自己带银子到阶州找陈安。
不料纨绔子弟马廷勷为了外出游玩,主动揽下来这个差事,带着马家护卫一路游山玩水般的走到了阶州。后来的事情就简单了,青楼的争风吃醋越闹越大,管带意外身死,陈安大发雷霆,一口气吃掉了马家护卫一百三十多人。
总督大人闻讯是哭笑不得,头大得不行,赶紧出面好好地做了一通工作,并且还借用了金积堡董老太爷的面子,压制了差点就准备带兵进攻阶州的马安良,却一下子忘了向陈安交待事情,结果被陈安先斩后奏夺取了两个营的直接管辖权。
既然陈安后来报上来是剿灭马贼,总督大人自然也不能说什么,否则光是一个属下两军火拼的由头,就足以让朝廷直接免去陕甘总督的职位了。
错不在陈安,马廷勷又幸运逃脱,总督大人只好默认后来的一切成为事实,但是要求陈安将缴获的十万两现银上交总督衙门。
陈安很是扯皮了一阵,最终还是上交了,毕竟这笔银子就算是贼赃,总督衙门还是有权要求上交的。
收回了十万两银子,升允赶紧将其还给马安良,又陆续答应了若干要求,总算是勉强平息了事端。但是陈安和马家的梁子算是结下了,只是陈安毫不在意。前有段捕头的遭遇,后有岐山营管带身死,加上老一辈对马家的怨气,有梁子就结吧。
事后,陈安还真得到了金积堡董家主的私信,婉转地劝说大家息事宁人。当年,马安良亦曾在董军门手下干过,有一份香火情。但是,马家的人手,却和董军门靠反绿教起家的三个营是水火不容的。
陈安后来从情报司得来消息,据说马安良听闻消息后怒气冲天,当场一脚踢翻了酒席,马上决定举兵来犯,结果没出河州就被紧急赶至的总督衙门特使拦住了。狼狈逃回河州的马廷勷更是直接被马安良禁足六个月。
这件事顿时也让陕甘两地,对陈安新建的北字营强悍战力吃惊不已。
镇南军是甘肃的马军精锐,号称以一敌十完克步军。虽然因为甘军解散,镇南军也跟着被迫削减了规模,只剩下一营三旗,但是其一旗人马仍然有巡防营一个营的规模,而且裁撤下来的都转为了马家护卫队,实际还有近二千人的庞大规模。
陈安的步军只有一百多人,却一举歼灭了与镇南军精锐毫不相差的马家护卫队,足见北字营士兵亦是精锐无比。虽然北字营阵亡了数十人,但是步军对战马军,死伤多一倍都是很正常的,陈安善兵的名声很快就传遍了陕甘各地。
这其实还是刻意隐瞒实际伤亡的结果。如果伤亡太小了,绝对会马上遭来总督衙门嫉恨和压制的,陈安心里非常清楚。
第四十四章 保定精英
此战也证明,李氏步枪的十发弹匣,后端闭锁短行程的旋转式拉栓,两次桥夹装弹的方式,可以让一名训练有素的北字营士兵在一分钟内瞄准射击十五发,是一种非常好的步枪,精确、可靠、火力迅速、操作方便。
而汉阳造之类的毛瑟步枪,即使是最优秀的士兵,最高也只能达到每分钟十发。
这也是盐关以北一战,马家护卫队被彻底压制的根本原因,尤其是视马如命的护卫队员在战马不断哀鸣倒地情况下大失方寸,无奈倒在了李氏步枪的疯狂扫射之下。
北字营名声大噪,导致新一轮的募兵意外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不少陕甘子弟,甚至四川、山西等流民纷纷投靠,让汉中和重庆办事处的人员忙的不可开交。
在陈安的指示下,林玉山第一时间派出情报司的人员,参与招募和甄别新丁,不仅大量剔除了许多具有刀客背景的人物,更是婉拒了好多书生气质的青年。
不过看到这个跪在地上的年轻人,陈安也头疼了。
这可是一个真正的刀客,武艺高强,刚毅勇猛。这名叫李虎臣的年轻人,见汉中办事处不肯收录,竟然拿着一封井岳秀的推荐信,直接跑到陈家庄上门自荐。
刀客多是隶属于陕西各地的侠义组织刀客会。他们通常携带一种临潼关山镇制造的“关山刀子”,大刀长约三尺,宽不到二寸,制形特别,极为锋利,故称之为刀客。刀客组织,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与严密的纪律,分散为各个大小不同的集团,遍布陕西各地。
可惜原来就有说法,不招收刀客,陈安也不好破这个例子,但是井岳秀大哥面子又不能不给呀。
陈安走过去,将李虎臣拉了起来,“你也知道北字营一般是不招收刀客成员的,但是井岳秀大哥既然肯帮你推荐,自是相当看好你。要不这样吧,我派亲卫队长跟你切磋一场,你只要打赢了就直接担任我的亲卫队长,怎么样?”
李虎臣相当有自信,大声说,“没问题,陈大人。”
正在一旁的虎子差点笑出来,董府高手五打一,他都扛过去了,就一个李虎臣如何是他的对手,这不是少爷坑人吗。
果不其然,李虎臣傻乎乎地直冲向虎子,结果被一拳砸倒在地上,差点就起不来。虎子的力道,如今是越发大了。
不信邪的李虎臣有些晕乎乎地站了起来,鼓起勇气又一次扑向虎子。
结果当然悲剧了,几个回合后,被虎子一脚踹到了一边墙根。
李虎臣艰难地爬起来,抹去嘴边的血迹,再一次嗷嗷叫着冲了过去。
很快,陈安亦是震撼了。
砸倒在地多次后,李虎臣明显已经神智有些不清了,嘴巴里甚至不停地涌出鲜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