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军火帝国-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难道要开始一次清洗行动?听多了苏俄红色肃反恐怖的俄罗斯人,自己又亲身体验过共和国秘密警察的残酷,马上就不寒而栗。
中国人赶紧出面了,一口流利的俄语,“先生们,我们和共和国达成协议,雇请你们去我们的船厂工作三年,薪水是你们现在的五倍,记住是五倍。而且,在这三年里,同样的金钱将补偿给你们的政府,所以不用担心你们政府的因素。这点,我旁边就是共和国海军部的官员,完全可以证明。”
更是一阵哗然,天哪,是现在工资的五倍,很多人眼都花了。
半响之后,心动的别里科夫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我可不可以在你们那里多工作几年?”有钱才是硬道理,总不能让自己的老婆孩子跟着挨饿吧。
几个中国人轻轻的对视一眼,抢在面色不善的海军部官员之前开口道,“完全可以,你们可以接受五年雇佣合同。”
才五年?别里科夫有些失望。
“但是,你们可以选择移民,连带着家人一起,我们会支付相当于你的十年薪水价格补偿给共和国。这一条,同样在协议中有规定。”马上,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就被放了出来。
会议室里终于乱套了。
海军部的官员站起来大声怒斥别里科夫,胖乎乎的厂长直接就是目瞪口呆了。但是极度兴奋的别里科夫丝毫没有理会,冲了上来就抢过一张移民表格现场填写起来。有了带头的,几乎所有的技术员,都毫不犹豫地要求移民了。
在海参崴租借区还是采取洽商形式的话,北方军政府在关内收罗造船技工的方式就是千奇百怪了,甚至可以说是肆无忌惮了。
“老师傅,我们是北方军政府的。不是刚收回了葫芦岛吗,北方军要建船厂造军舰,打小日本没有海军不行呀!我们需要您这样的技术师傅,您看?”
“以前是哈尔滨船厂的?就是知道了,才跑过来请您呀!”
“不要工资,只管吃住?不是,不是,打小日本不是您一人的事情,我们高薪聘请。”
“这里是北平,怕出不去?放心了,如果出不去,我们就来不了了。”
“马上就走?这个,这个,你的行李呢?只带上老婆孩子就成?好好好,马上就走,马上就走。”
??????
“是呀,知道您是江南制造局的技师,这才特地跑过来邀请你北上。”
“为了生计欠了东家不少钱?没关系,没关系,没看到我旁边坐着的这位是中统的人员吗?他们会帮你付清款项的。”旁边隶属于洛阳政府的中统特工一脸恶心的样子,妈的,挖人还要别人来扫尾巴?
“到什么地方?辽东湾的葫芦岛。”
“日本人占住的地盘?哪有的事情,我们早就收回来了,就等开工造军舰呢。”
“大哥真利索。收拾了家伙,带上家属,我们马上就走。”
“为什么要带家属?当然是全家搬到我们地盘呀!旁边这位的脸色这么难看?不要管他,大概刚才茶水噎着了。”
??????
“兄弟是金陵制造局的吧?”
“总算是找到你了。我们是北方军政府的,诚挚邀请你去帮我们建造舰船。”
“你眨眼做什么?哦,有些疑惧呀。没关系,这位就是你们诚惶诚恐的军统局特工,他会帮你办好有关手续的。”旁边的南京政府军统局特工脸色铁青,死死盯住受到邀请的技师,却不好说什么。
“留在这里更有作用?狗屁,宜昌以下都封江了,你一个造船的,留在重庆打渔吗?当然是去我们那里去了。”
“不是庙街,也不是海参崴,我们准备在葫芦岛建军港。”
“不敢去?怕什么,我们现在就去接你家属,十分钟之后就有一架运输机起飞,转眼间就到甘肃了。我旁边这位,除了给你看眼色,其他什么都干不了。”
“哎哎哎,你干什么?能不能也把邻居捎上?这个,这个,无亲无故的,总是不怎么好找借口吧?”
“娃娃亲?才怀孕两个月?好像看不出来呀。好吧,好吧,娃娃亲就娃娃亲,算是亲家了,走吧,走吧,我们现在就出发。”
??????
没有办法,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蒋光头和吴子玉大部分的军火弹药,以及全部的油料供应,都来自于北方军政府。当北方军政府决定收罗昔日几大制造局的造船技师,准备在葫芦岛开港建设军用船厂的时候,他们都苦着脸答应了协助的请求,而且有时候被迫还负责擦屁股。
无论是洛阳政权,还是南京政权,现在都是一无港口,二无船厂,海军更是除了少数水雷队伍,基本上都成了海军陆战队了,根本找不出理由阻拦北方军政府挖人呀。
一顶支援抗日的大帽子扣下来,还要仰仗北方军政府供应军火的蒋光头和吴子玉立马就妥协了。
自然了,执行这件事情的,只好是憋屈的中统和军统了。
北方军的情报机构称为情报署。吴子玉的救世军自然也有相应机构,既不想和北方军的情报署雷同,又想抢占所谓的中央大义,居然想出了中央统计局的名号,结果被简称为中统。
蒋光头自然不敢落后,黄埔军事事就喜欢和老北洋的救世军对着干,马上就成立了一个所谓的军事统计局,只好简称军统了。
几个月后,经过数千名建筑工人的日夜施工,葫芦岛军事管制区的基础设施已经基本完成。这个时候,除了上千名海军陆战队徽章的北方军士兵进驻这个包含整个港口的特别军事管制区外,还有近千名的技师开始入驻暂时还是一无所有的葫芦岛制造局。
只是这些技师们很快注意到几个非常奇怪的细节。
就在葫芦岛以北和锦州以南的地区,不仅因势利导地开始大规模建设水力发电站,甚至还在兴建一座大型火力发电厂。
东北煤炭多得很,不少地方简直就是露天大型矿产,搞一座火力发电厂完全没有问题。只是这座火力发电厂的规模,是不是太大了?
不少懂电力的技师,看到从远处拉向军事管制区的粗大电缆,不由咋舌不已,船厂用得着这么大容量的电力吗,貌似大型炼钢厂才需要这么粗的电缆吧。
更稀奇的是,大范围的军事管制区中,船厂只是占了一小块而已,周围一圈的警戒部队驻地将其中非常大的一块不动声色地围了起来,却没有任何说法。
葫芦岛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不冻港,真的如此。
当一支显得有些沉默的守卫部队出现在那个中间区域时候,有几名出身兰州机器局的技师,马上认出来这是直接隶属于陈家庄的特别卫队,大惊之下,赶紧闭口不言。
没错,那支最低都是军士长以上级别组成的精锐卫队,有个非常让人笑话的外号,陈家庄的护庄队,只为保护陈家庄以及陈家的家主而存在,简称家丁。直属长官叫柳石,北方军中将。
第一五二章 近海力量
没有永世的王朝,但我希望能够建立一个传承千年的家族,陈安静静地站在陈家庄自家宅院的后院,看着那个纵深不过二十来米的幽深洞穴,眼神中露出坚毅的神情,手中拎着一个不起眼的手提箱。
不过个把月的时间,后山深不可测的神秘空间缓缓消失了,只留下最后的二十多米洞穴,根本无从猜测手提箱是怎么将这个巨大的蜂巢空间复原的,以及那些无法检验的金属都去了哪里。
矗立良久之后,陈安忽然开口说道,“虎子。”
“在。”虎子神出鬼没地悄然出现在陈安的身后。
“通知柳石,这里是我们陈家庄永远的保留地,我要在这里建一个大大的府邸,退休后就回到这里颐养天年。”陈安沉稳地说道。
“好的,少爷。”虎子有些奇怪,但是回答却很迅速,反正少爷要干什么,他就做什么就是了。
知道虎子有些不明白,陈安摸了摸鼻子,模棱两可地说了一句,“天时地利人和,都可以护佑气运吧。”
说完,陈安提着手提箱走出了陈宅,虎子紧紧跟了上去,贴身护卫队很快就围了过来。
远处的大本营火车站,一列装甲专列早已生火待发,所有第一批迁移的参谋本部幕僚和设备都装在了列车上。徐永昌等人作为最后一批,等陈安他们在葫芦岛完成前期准备后,再行进驻。
这是一次绝密行动。
几乎是遭到所有大本营高层反对的迁移行动。
但是在陈安的坚持下,被强势执行了。
北方军阶州大本营军政分离,政府这一块改驻兰州,而军部这一块却跟随陈安前往葫芦岛这个还处在日军兵锋之下的战区。
没有人能够想通这次莫名其妙的分离和迁移。就是习惯性支持陈安的虎子,也是想不通其中还有什么道理。
陈安根本没有解释,只是在逼急之后,说了一句,你们不去,我自己去。
其他人顿时都没辙了。
最后陈安也做了让步,承诺等大事已定后,将军部重新迁回兰州,完成军政机关统一。在得到这个承诺后,北方军一众军政高层才勉强同意了参谋本部迁往葫芦岛的计划。
至于陈安提出的迁移为了就近指挥东北战事,这种狗屁理由是没有人信服的。还有陈安也再三强调,重建在葫芦岛军事管制区的大本营军火库,将是军政府辖区最安全地区的说法,其他人更是嗤笑一声罢了。
但是,虎子却有些半信半疑了,这也是陈安没有被彻底孤立的原因。
几天之后,装甲军列直接驶进了刚刚完成基础平整的葫芦岛军事管制区核心地块,那是一大片钢架厂棚结构,但是最中间的几幢钢结构平房,无论顶端还是四周,甚至连地下都用装甲进行了防护。
晃了晃自己的脑袋,有些疲惫的北方军政府大都督陈安,穿着一身普通军官服装,拎着一个不起眼的手提箱,在虎子的护卫下,走下了专列。如果不是周边大批的保卫人员,陈安和虎子,看上去也就是两名负责传递机要文件的军官信使罢了。
反反复复的严密检查后,虎子对着陈安做了一个安全的手势。
陈安点点头,独自走进最核心的一幢钢结构平房。
空荡荡的一间房子,里面只有一个简陋的工作台,还有就是几根粗大电缆连接的电力线路,在后面的房子里,还有巨大的变电设备。
一连串的验证程序后,被打开的手提箱翻盖页面上出现一栏提示,“是否重新启动生产车间?”
陈安长吁一口气,看来没有任何问题了,随后选择了是的选项。
一脸的苦涩呀,要不是不知道军火车间迁移,居然是还原成手提箱后才可以移动,陈安就绝对不会选择迁移的选项了,也就不会发生后来大本营极为罕见的众口一词发对大都督的事情了。
既然手提箱都还原了,陈安自然干脆就直接将军火车间迁移到葫芦岛地区了,毕竟葫芦岛是海边。
北方军现在的短板是什么?是缺乏有战斗力的海军,而在阶州大本营的山地环境下,再神奇的军火车间也不能生产出军舰潜艇等军火,没有这个条件呀。
军火车间迁移到海边就势在必行,葫芦岛是唯一的选项,而且是非常不错的选项,除了要面对山海关的日军威胁。
不过,从理论上来说,占领热河和葫芦岛的北方军不去骚扰山海关,华北方面军就已经烧香拜佛了,哪有心思来找北方军的麻烦,即使发起进攻,两百多里的攻防纵深,也不是缺乏装甲力量的日军可以实现的任务。
而葫芦岛的北方,关东军的大规模袭扰战,被锦州给挡住了。
所以在葫芦岛战区,只要击退了日本海军的航母战队,事实上就不存在被日军长驱直入的威胁。
而在葫芦岛起飞的战机,不仅可以威胁大连,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威慑到天津和威海,至于辽东湾的营口更是无力摆脱这种空袭的恐惧了。
深深地看了一眼神秘的手提箱,陈安打开旁边的一道暗门,从另一个房间里,用手推车送进来大量的钢铁物资。
升级需要非常多的电能和钢铁,甚至是很多矿产,初期只能是自己亲力亲为了。到了一定阶段后,手提箱生成的蜂巢状空间,就会自动接管输送原料和军火的步骤,陈安就可以安排人手到特定的库房收取军火或堆入原料就是了。
几天之后,手提箱闪烁着光点,提示将接管一定区域的库区,干了几天苦力的陈安总算苦笑着长长舒了一口气,终于不用再扛钢板了。
看着手提箱新出现的一道提示,甚至再次展现出几个非常奇妙的立体图形,陈安知道,又是选择未来的军火车间结构样式了。
有些腹黑的陈安,自然选择地面上不彰显,地面下却大有乾坤的下蜂巢结构,无论从空中还是地面上看,都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钢架厂房罢了,谁知道地下确实庞然大物来着。
突然之间,陈安忘乎所以地喊了一声,“成功了。”手提箱上,真的出现了通往海洋的船坞结构,而原来是从来没有这个选项的,看来千辛万苦迁移到葫芦岛是完全没有错误的。
“少爷,什么事情?”外面虎子砰砰砰地敲响了房门,大有一不答话就要破门而入的架势。这个薄薄的装甲,真的挡不住简直就是人形坦克的虎子,完全可以当豆腐皮来比喻。
“没事,刚才高兴了一下。”陈安赶紧大声回话,否则虎子就会立即冲进来。
带着满脸的兴奋劲头,陈安走出了这个装甲密室,接下来的事情,就不用他操心了。每天不过是派人来给外围的库房收取填充物资就是了,这个让虎子安排人手就成,再就是隔段时间陈安自己过来确认升级程序罢了。
仔细盘算了一下时间,陈安对虎子说,“十五天之后,命令海军部将U…120潜艇驶入一号船坞,然后全部人手离开船坞回到港口。”
“一号船坞?”虎子有些茫然,港口好像才修好,造船厂只不过才开始建设,哪来的船坞设备?
陈安摸了摸鼻子,不无得意的说,“十天后,你再提醒我,我会派人标出一号船坞的标示。”
虎子耸耸肩,少爷的神神秘秘,也不是第一天,“好的,少爷。”
这段时间,因为军火车间的秘密迁移,北方军的大规模攻势被迫都停了下来,没有足够的后劲支援呀。
非常巧合的是,刚巧处在武汉会战结束后的这段时间,无论是日本人,还是关内的两支抵抗力量,都暂时停了下来,休整部队,补充军火,为下一步的攻防做准备。以至于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都莫名其妙出现了短暂停火的虚假和平。
日本人是力有不逮了。
漫长的战线,广阔的占领区,激烈的反抗,已经远远超过一个岛国所能控制的区域,完成新一轮扩军的大日本皇军,居然尴尬地发现,除了驻扎在武汉的第十一军,竟然在中国已经找不出可以进行机动作战的部队了。
也就是说,武汉战区的华中方面军第十一军成为了进攻中国的三大战略集团中,唯一具有战略进攻能力的机动作战群了。但是即使第十一军是拥有七个师团又两个独立旅团的庞大作战集群,要想一次性摧毁缩在四川腹地的黄埔军主力,或是依托关中腹地抵抗的救世军主力,都是远远不够的。
大东亚共荣圈再次成为日本人的口头禅,诱降方针悄然出现在东京大本营的案头。
民国二十七年最后的几日,抗日战争史上最可耻的一幕出现了。号称国父门徒的南京政府第二号人物汪精卫,潜逃越南,宣布公开投降日本。
举国震惊,遗臭万年,抗日战争形势为之大变。
许多在敌后抗战的部队,闻言士气大泄,居然出现大规模投敌的现象,少数坚持敌后抗战的部队被迫转入山区作战。即使是正面战场,也受到了很大影响,长江南北两支抵抗主力都被迫收缩了阵线,防止军队内部思想混乱导致为敌所趁。
一直到民国二十八年三月,危急的形势才稳定下来,长江南北两条抵抗战线重新开始威胁日军的占领军部队。
没能诱降关内中国军队主力的日本人,终于恼羞成怒,决定调动第十一军发起南昌会战,给中国军队一个颜色看看。
而在这个时候,葫芦岛核心管制区的二号、三号船坞中,两支同样在德国受训但是没有潜艇的预备部队,满脸惊愕地从船坞中开出来两艘崭新的IIB型潜艇。
同样在其边缘的船厂里,一艘紧急赶工试制出来的炮艇,在所有技师狂热的眼神中,缓缓下水了。
北方军海军的进攻力量出现了。
第一五三章 总是有意外
云层过厚的时候,深夜自然是压抑无比,略有起伏的海面更是平添几分晦暗。恍惚之间,几束强光出现在远远的海面上,随之而来的还有沉闷的引擎低鸣声。
两艘炮艇一前一后,打着明亮的灯光,出现在宽阔的渤海。
艇上的水手神情戒备,瞭望哨把着望远镜死死盯着前方,炮手们半蹲在炮位前后,随时准备向火炮阵位上传递弹药,无形的压力显然连空气都迟滞起来了。
满天神佛保佑,不要碰上日本人同样趁着黑夜冒进的驱逐舰战队,否则就悲剧了,船上的水手心中暗自祈祷。
带队的炮艇指挥官倒是够沉稳,虽然艇上的37毫米火炮和20毫米防空炮无法对日本人的驱逐舰起到一丁点威胁,但是身后的海域紧紧跟着的三条大黑鱼却足够给予以威胁了。
葫芦岛军港好不容易制造出来的炮艇,吨位自然不可能很大,武备更是稀少,除了艇首的37毫米火炮,也就是见缝插针设置的20毫米防空炮,更多的是执行警戒、巡逻、以及必要的掩护任务罢了。
原本北方军更多的是采用厄利空20毫米防空炮,只是在东北的犬牙交错战斗中,意外缴获了一门日本陆军新近装备的九八式20毫米防空炮。
在几番试用之后,北方军的军工技师们居然发现,日本人以厄利空20毫米防空炮为蓝本研制的这一款九八式20毫米防空炮,不仅更轻巧,而且射程还略有提高,威力却没有减少。
虽然纳闷日本海军为何顽固使用华而不实的九六式25毫米防空炮,而拒绝陆军研发的九八式20毫米防空炮,北方军军工倒是非常利索地把原本准备装在炮艇上的厄利空防空炮改成了日式防空炮。
日本陆军九八式20毫米防空炮,全重373千克,使用20发弹匣,最远射程5500米,最大射高3500米,射速是300发每分钟。
但是鸡肋般的弹匣装填系统,使得实际射速显然达不到作战需要,加上北方军更习惯弹链系统,因此装在葫芦岛军港炮艇上的20毫米防空炮都是改成了百发弹链供弹的改进款九八式防空炮。
今天夜里没有风浪,真的是航行的好日子。
这种日子,不仅是弱小的北方军海军喜欢,骄狂的日本海军同样喜欢。
当然,在没有探照灯的支持下,黑夜里用20毫米防空炮打击天上目标,还是在不停摇晃的炮艇上,基本上就是抓瞎了,纯粹是为了自我心理安慰而已。
因为掌握了空中优势,渤海内的航线很快就被北方军控制,等到葫芦岛军港制造出来的训练炮艇突然出现在天津以及营口航线上时,气急败坏的日本海军立即下令在大连、青岛以及朝鲜半岛西岸一带构筑一个海军包围圈,彻底封锁了进入渤海的海上通道。
甚至为了给这个限航区寻找理由,日本海军找出一个北方军潜艇部队肆意攻击过路船只影响了航行自由的拙劣借口,私底下赶紧派出几艘潜艇在青岛以外海域趁着夜色胡乱干掉了一批过路的商船,然后栽赃陷害给北方军。
只是还没等外国领事找上门来抗议,东京大本营直接把海军部里负责此项计划的军官骂了个狗血喷头。
无他,且不说日本潜艇部队糟糕的鱼雷命中率,三艘日本伊式潜艇打光了艇艏配备的鱼雷,居然只命中五艘商船,命中率只有一成半而已,实在低的可怜,而且其中还有两艘商船是日本人自己的。
按照大大咧咧的美国军方说法,海军潜艇部队鱼雷攻击商船的命中率不低于三成,如果攻击军舰不低于二成,才算是训练有素了。当然,这种标准针对精锐的德国潜艇部队,说不定已经又是太低劣了。
不管如何,这个黑锅还是架到了北方军头上了,也算是给日本人封锁渤海一个勉强过得去的理由了。
躺着也中枪的北方军,马上作出反应,一边派出代表怒斥日军恶行,一边下令在葫芦岛外海进行训练的潜艇部队伺机出击。
反正都是黑锅,干脆大家一起带好了,这个时候还能够航行在青岛外海的货船,肯定也不是北方军的朋友了,据说大着胆子出海打渔的渔船还多次看到在渤海黄海交界处偷偷摸摸流窜的日本驱逐舰。
渤海是一个平均水深不过十八米的内海,最深处也只是八十五米而已,并不适合排水量数万吨以上的大型舰船驶入。所以日本人的航母舰队,从来没有考虑过进入渤海,最多也只是在大连外海转转而已。
从理论上来说,万吨级的轻型航母吃水较浅,和巡洋舰一样,还是可以在渤海内部航行,但是因为水深的关系,只能固定在一些海域游弋,如果没有制空权的情况,无疑会成为路基航空兵的活靶子。
巡洋舰以及驱逐舰因为吃水不深,在渤海内大部分海域还是可以畅通无阻的。但是藏在水下的潜艇却又不行了。
德国人的潜艇,一般潜望镜高度就有十米,下潜到五十米是正常的战术规避,甚至还会下潜到一两百米以获取逃脱敌军驱逐舰追捕的机会。
这样一来,不仅是渤海,就是平均水深四十四米的黄海,都是不适合潜艇作战的区域了。东海水域平均水深倒是够深,但是大多数地方水深也只有二百米以内,勉强适合潜艇部队的作战需要。
真的要想在渤海,或者是黄海进行潜艇作战,也不是没有办法,关键就是隐藏踪迹了。日本人在黄海海域成功击沉了商船,采取的办法就是趁着夜色半潜航行到足够深度的伏击区域,然后下潜到深处守株待兔就是了。
只要上浮充电换气期间,不被其他人发现,这一招还是非常有用的。
当然,切记就是不要在白天在海上航行了,甚至在海底航行都不行。水深不够的海域,潜的太低了,谁知道海底的前方有没有礁石,潜的太高了,那么一条大黑鱼就是过路飞机上都可以清晰看见了。
因此,有炮艇带路掩护潜艇半浮航行一段,也就非常有必要了,尤其黑夜行动难辨周围的时刻。这也是两艘炮艇连夜驶向渤海海峡的缘由,三艘IIB型近海攻击潜艇半浮在海面上,紧紧跟在炮艇。
要不是北方军掌握了制空权,这些IIB型潜艇甚至连在渤海进行训练的机会都没有,即使如此一般的战术演练也只能放在黑夜进行,否则就完全失去机密性了。
关键是渤海水深不够,只适合航行,不适合潜行。
半夜时分,眼看就快靠近老铁山水道了,引路的炮艇飞快向后方打出信号,然后开始转向掉头。
老铁山水道是渤海海峡中最深的水道,平均水深超过五十米,是进出渤海的主要通道,只是入海的潮流因地形束窄使流速增快,海水湍急,暗流较多,航运条件复杂。
辽东半岛和济州半岛都还在日本人手中,北方军的炮艇就无法再护送前行了,再往前就只能靠潜艇部队自己了,进入黄海南部以后倒是有北方集团秘密租赁的外国货船可以为潜艇部队提供协助。
三艘潜艇飞快的打出几个信号,很快就下潜进入海底,只在黝黑的海面上留下几个小小的漩涡。
德国人的潜艇技术,确实比日本人要先进,无论是柴油机技术,还是潜艇壳体制造技术了。
日本潜艇按照吨位大小划分为两种类型,排水量在1000吨以上的,被称为是“一等潜水舰”,主要是以伊字号带头的远洋潜艇;排水量在500吨至1000吨之间的,被称为是 “二等潜水舰”,主要是以吕字号带头的中型潜艇。
原本还有所谓的三等潜水舰等级,但是很快就被崇尚进攻型海军和舰队决战思想的日本海军所废止,排水量在500吨以下波字号带头的小型潜艇,也被纳入二等范畴。
日本海军列装最多的就是所谓伊字号远洋潜艇,但是即使其最主要的型号海大三型远洋潜艇,其最大潜深也不过是区区的六十米而已。
海大三型潜艇,是日本海军批量生产的型号,水上排水量1635吨,吃水4。84米,水下排水量2300吨。
主动力是二台柴油引擎,水上最大航速20节,水下最大航速8节,最大潜深60米,续航力是水上10节航速时6800海里,水下3节航速时90海里。
武备是艇艏六个鱼雷发射管、艇艉二个鱼雷发射管,各备鱼雷二枚,共十六枚,在艇身上还有一门120毫米火炮和一挺7。7毫米机枪,艇员63人。
北方军好不容易才搞回来的德式IIB型近海潜艇,也就是小型潜艇,最大潜水深度已经达到一百二十米了。
德国后续生产的IIC型以及更大吨位的远洋潜艇,最大潜水深度都达到一百五十米以上,显然远比日本人的潜艇技术先进多了。
一天之后,两艘北方军的IIB潜艇,悄然到达青岛以东外海的预设伏击阵位。还有一艘半路上就返航了,据说是在潜航的时候非常倒霉,撞上了坐沉海底的不明船只,受损严重,却又万分侥幸的逃回了一条性命。
第一五四章 打捞文物
很快,一艘秘密改装了一台柴油引擎的破旧渔船,大着胆子出了海,甚至趁着夜色悄悄从渤海海峡溜到了黄海。
哗啦一声,一大片渔网撒了出去,两名黝黑皮肤的渔民,手脚麻利地进行着捕鱼作业。
破烂的船篷里,一副望远镜正紧张地巡视着四周。
“队长,应该就是这个位置了,不过好像周边没有渔民捕鱼呀?我们是不是太过了?”船篷里面很快传出一个年轻人的声音。
“知道风险太大,还不赶快下水?看了马上就走。”另一个人低声呵斥了一句。
“知道了,队长。”
随后,一声轻微的扑通声,显然是有人悄悄入水了。
“老六,十分钟到了,就把他拽上来,我们赶紧转移。这小子,一下水就没完没了的,搞不定什么时候才上来。”
“好的。”
总算这回下水的年轻人没有闹着玩,才三分钟不到就上来了。
“是大家伙,日本人的驱逐舰。”刚钻出水面,飞快地解开潜水具,年轻人就兴奋地爆出一个大冷门。
有些迟疑了一下,“这里是浅海呀?怎么会有日本人的驱逐舰?又没有在这里打过海战。”队长也糊涂了。
“不会错,是日本人的驱逐舰,那个九六式25毫米防空炮是独一无二的。”下水的年轻人断然肯定。
“九六式?那种最坑人的防空炮?走,我们马上离开,应该不会错了。”队长立即兴奋起来,招呼起来。
两名假扮渔民的汉子,立即拉开船帆,连渔具都不要了,掉头就往回狂赶。
这个位置就是倒霉的北方军潜艇撞破了艇艏的地方。
渔船还没有赶回葫芦岛,战区指挥部,现在已经升格为临时大本营所在的指挥所里,已经得到了更多的详细情报。
能够装备有九六式25毫米防空炮的日本驱逐舰,自然不是日俄战争时期遗留下的,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当初被北方军潜艇趁火打劫击沉的日本波风号驱逐舰了。
为什么会漂流到远离沉没海区的另一处近海,这就无法准确解释了,只能猜测是由于黄海和渤海之间的暗流所致。
临时大本营的参谋本部马上联想到,近段时间不断发现日本驱逐舰在大连外海,甚至趁夜色闯入老铁山水道的事情,估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