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大唐-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平依言轻启朱唇,武清无语,但把一个油炸包子递到嘴边,说道:“咬上一口,尝尝。”
太平依言咬了口,在包子上留下了齿印,还有一抹红色,武清想到床上之时,她嘴那么大,咬个包子却如此之小,摇了摇头,便把剩下的放入自己的嘴中,咀嚼起来,露出满意之色,说道:“很好吃吧。”
太平点头,脸颊有些微红,竟然害羞了。武清依次给宇文素娥和姜出尘喂了包子,可结果都只咬了一口,剩下的全都被武清给吃了。
虽然有些尴尬,但情意缱绻,让四人心中热乎乎的。如此动作也引来了不少青年男女的注目,随即便有样学样,武清大乐,更加肆无忌惮。有年长官员看到后,大呼“世风日下”。
四人来到了面具摊前,武清不禁感叹,要不是这个时代实在没啥好玩的,不然他也不会来面具摊,而且这些面具做工也一般,戴在脸上都不舒服。但女人喜欢,三个女人一一挑选了三个娃娃面具,武清心思一动,便挑选了一个老爷爷的面具。四人戴上之后,武清大叫道:“孩儿们,跟爷爷去吃糖糖!”
三女狠狠地在武清腰间掐了数十团,直到晚上四人开“无遮大会”的时候,武清疯狂地发泄了自己的愤怒。
四人一路游玩,好不快活,到了天津桥头后,却见一张巨幅血色佛像,有些恐怖。
姜出尘指着佛像说道:“阿郎,这佛像真恐怖!”
太平公主若有所思,说道:“听说是薛怀义刺破膝盖而画的,他要向母皇表示忠心。”
武清一愣,一手勾起一旁的宇文素娥的下巴,道:“孩子他妈,你相信吗?反正我是不信的。”
宇文素娥被一声“孩子他妈”弄得一愣,继而感受到武清对自己的宠爱,便笑道:“把佛像用鲜血画之,不管是人血还是什么血,总让人觉得有一种不祥之感。孩子他爹,你说呢?”
宇文素娥调皮地眨了下眼睛。
太平公主想说点什么。便忍住了,恰此时,有人呼喊道:“陛下临明堂了。”
武清笑道:“太平。咱们去看看!”
太平点头,倏忽间却见不远处有一极为俊美少年朝他们望来,太平公主一愣,便说道:“阿郎,你看那少年郎看我们呢?”
武清这才顺着太平的眼光望去,却见一少年郎赶紧转身而去。但惊鸿一瞥间,武清还是看到了那少年郎的美貌。的确,只有用美貌才能称之。
一般情况下,男子过于俊美。就近乎妖了,而那少年郎就是这样的人。
看着太平的模样儿,武清心中骤然一紧,他一直都在防范太平给自己戴顶绿帽子。所以对太平公主可不只是宠爱。而是宠爱异常。历史上的太平公主可是个风流的女人,故事也是非常之多。而且大唐的公主很少有不偷汉子的。这也是名门望族不喜欢娶公主的重要原因。
远的不说,近的如房遗爱,娶了高阳公主,结果高阳公主把房家给玩死了,而且大绿帽子因为太绿而成为历史热议的话题,成为典范。武清可不想自己因为绿帽而被历史记住。特别是太平公主实在是够味道。
武清望着那少年郎的背影,说道:“都怪你们太美貌了。”随即便牵起太平的手。向着端门走去。
与此同时,女皇在明堂。
薛怀义看到女皇进了明堂。打了手势,顿时锣鼓响起,地面一阵颤抖,把女皇吓了一跳,这可是她的明堂啊,可别地震给震毁了。
但是,显然这只是噱头,随着地面的震动之后,在用丝绸搭建的亭子里,地面忽然开裂,不多时,一尊佛像缓缓而出。
薛怀义大笑,而后躬身对女皇说道:“地涌弥勒,佛佑大周。”
其实女皇经过多年的佞佛之事,也有些审美疲劳了,试想想,从革命之前,就什么石头啊,河图啊,弥勒啊,净光天女啊等等,就一直没有断绝。即使再笃信佛教,也有厌烦的时候。但女皇也知道薛怀义是一番好心,便淡淡一笑,说道:“薛师有心了。”
见女皇并没有多高兴,薛怀义有些失望,但他请奏道:“还请圣上移驾天津桥。”
女皇点头微笑,于是御辇向天津桥而去,宫人随行左右。
出了端门,百姓跪伏道旁山呼万岁,女皇扬手示意。
薛怀义躬身道:“圣上,这是微臣刺破膝盖所画的弥勒佛像,以表微臣赤胆忠心。”
看到那巨幅的血色佛像,女皇面色微微一动,但依旧淡淡一笑,却不说话。她心中一叹,如此粗陋不堪的谎言也能说出,她只能微微一笑。
薛怀义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见女皇依旧不喜欢,便说道:“臣在大云寺请万僧为圣上诵《大云经》。”
女皇想返回宫中,侧头一看,见太平公主和武清还有俩女正在谈笑,她不禁为身旁一女的容貌所惊叹。这武清身边何时有一个如此美貌的女子了。就是太平都颇有不如啊。于是便命宫人把太平叫来。
太平公主没想到会被母皇发觉,但既然发现了,便只好暂时告别武清,来到了女皇御辇跟前,欠身道:“女儿见过母皇。”
女皇笑着说道:“来上辇来。”
太平一愣,但被女皇拉上了御辇,随即对薛怀义说道:“薛师,去大云寺吧。”
薛怀义满心欢喜,答应一声,头前带路。
太平公主则是一愣,往常母皇都叫薛怀义为“阿师”,如今称呼都变了,看来薛怀义果然失宠了。
想到薛怀义的飞扬跋扈,每次蹴鞠比赛都要胡搅蛮缠一番,让太平公主很不爽,如今看到薛怀义不再受宠,心中自然多了几分喜悦。
武清看着太平上了御辇,便左右手各牵一个,这时听到有人说道:“哎,为了画这副巨像,主持都杀了十来头牛,可惜了那牛肉了,都被扔进洛水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二章 火烧天堂

武清和宇文素娥相视一愣,原来是杀了牛,用牛血画成的佛像。真不知道薛怀义是怎么想的。
古人有以血书明智,估计薛怀义就想用血画佛来表忠心吧,但显然没有让女皇满意。牵着二女的手,武清随着人流,向着大云寺前进。
御辇到了大云寺之后,大云寺主持领众僧恭迎女皇,薛怀义也换上了御赐的金紫袈裟。
“圣上,请进殿!”薛怀义恭敬地单膝跪地,女皇也很给面子地下了御辇,先在大雄宝殿进香,而后当她出来之后,只见院中坐满了密密麻麻的和尚,一个个光头油光发亮,女皇觉得有点儿好笑,但忍住了。
宫女中有上官婉儿和韦团儿陪侍左右,她们面容肃穆,但依旧被这么多的光头晃了眼,太平陪侍在侧,也觉得没什么意思,更何况她又不信佛。
薛怀义随即大声道:“佛耀大周,诵大云经!”
片刻,薛怀义亲自盘膝坐在了最前面的超大木鱼之前,敲起了木鱼,随着节奏,众僧念起了经文,至于是不是大云经,却是没人知道的,反正也听不清楚。
女皇听了一会,觉得瞌睡都上来了,正要起身摆驾回宫,忽然狂风大作,天空乌云密布。
吧嗒!
一滴雨珠滴落在了女皇的脸上,女皇一愣,这个时节应该是要下雪的,为何会下雨呢?天气反常!
不多时,便下起了瓢泼大雨,万人诵经大会便就此终止。薛怀义呆呆地望着天,而后看着女皇乘着御辇出了大云寺向着皇宫奔去,他流泪了。
武清拉着两个妃子手早就躲进了茶楼,喝着热茶,看着窗外的瓢泼大雨,这个时节下雨真不多见,但事实上确实在下雨。
一杯热茶温暖了心间,三人默默地看着窗外。以及奔走的行人,看样子这个上元节是要在屋中度过了。雨一直下到半夜,宫中饮宴也没有去成,当太平公主回府后,四人开了一场“无遮大会”,尽享男女之欢,好不香艳**。
这一天。薛怀义很悲伤。夜幕降临,他第一次去了万春楼。一个酒肉和尚去了万春楼,是非常少见的,他没有要姐儿,只要了一百多坛酒,他不知道自己喝了多少酒,也不知道醉了多少次,总之他醒了便喝,喝了便醉,醉了便睡。他给足了酒钱。甚至还多出好几倍。所以无人敢问,无人敢说什么。在他的周围只有酒坛,还有呕吐之物。
时至深夜,上元夜取消宵禁。大街上因为下了雨而显得有些冷清,薛怀义摇摇晃晃地出了万春楼,到了大街上,鬼使神差地走向了天津桥。天津桥南的巨幅佛像已经掉落在地上,被行人践踏地不成样子。
忽然间,一股委屈之意袭上心头,让他愤怒不已,为什么会这样,想当初他是何等风光。吴王、梁王给自己牵马拽镫,谁见了自己都要称呼一声“薛师”,就是那朝中宰相,自己也是想打就打,想骂就骂,他是何等风光,何等威风。女皇登基也是他出力最多。他为女皇领兵征讨突厥多次,可到头来却因为一个老不中用的御医而疏远自己。
他,薛怀义,如此雄壮却失宠了。
薛怀义想不明白,他就像一个被遗弃的小媳妇一般,哭了,伤心地哭了,本来还有十几个徒弟陪着他的,可被他赶回了白马寺,因为他知道女皇不喜欢,所以他赶走了。但是女皇依然没有回心转意,依然没有召自己入宫。
但是他不能认输,不能向一个御医认输,既然不召见,那他就自己进宫。于是他进入了端门,朝着则天门而去,路过了明堂,绕过了天堂。望着天堂,他泪如雨下,里面的佛像是按照女皇的容貌塑的,当初女皇不止一次地夸奖他,可如今,他只能在这冷冷的夜风中黯然神伤。
因为薛怀义经常出入禁宫,所以守卫宫城的兵卒也不敢阻拦,但到了女皇的寝殿,则是由梅花内卫守卫,梅花内卫知道薛怀义失宠,所以当薛怀义走近之后,便拦住了。
“禁宫重地,不得乱闯,速速退去!”
听到此话,薛怀义一愣,继而大声笑了起来,指着梅花内卫的鼻子说道:“让开,你们这些奴才,还想挡住我的道。知道我是谁吗?你们皇上都被我枕边之人,你拦住我,就不怕我砍你们的脑袋吗?”
那梅花内卫丝毫不惧,她们早已得到上官婉儿的命令,已经不能让薛怀义进宫了,于是拔出长剑,瞬间指向了薛怀义的咽喉,厉声道:“薛怀义,圣上有命,没有召唤,不得入宫,速速退去。”
薛怀义一愣,怅然若失地缓缓转身,离开了。当他再次来到天堂之下时,顿时,一股怨气直冲脑际,嘴中嘟嚷道:“当初为了讨好你,我白天黑夜地监督大佛塑造,没想到到了今日,竟然是如此待遇。”
随即便推开了天堂的门,走了进去。天堂是礼佛之所,所以蜡烛齐全,青灯长明,薛怀义走到大佛跟前,取过斋案上的巨烛,而后引燃。抬头看向佛像,但大佛实在太高看不清楚。薛怀义冷笑连连,大声说道:“好,好,很好,这是你逼我的,这是我给你建的,既然你不要我了,那我就毁了这里!”
天堂内多有绫罗绸缎装饰,遇火便燃,加之天堂是全木结构,不过多时,火焰直往上窜去,天堂内部烧了起来。
薛怀义置身火海,被炙烤地汗如雨下,不过片刻,便彻底清醒过来,看到整个天堂内部着火了,他看到手中的巨烛,手一哆嗦,扔掉了,而后奔出了天堂,逃出了皇城。
天堂着火,被守卫明堂的兵卒发现,立刻禀告女皇,女皇立刻掀掉了还在龙床上的沈南蓼,命宫女更衣,当她出了丽景殿后,便看到了天堂冒出了火苗,顿时命人赶快抢救。并通知大臣救火,因为火势蔓延。说不定整个皇宫都被烧毁。
武清是在三女身上梅开二度之后,被奴仆打搅的,听到有宫人传话,他亲了亲三女汗淋淋的身子,说道:“这个时候传令,一定有重大之事,你们先休息吧。”
三女在琉璃灯映照下面露无尽春意。有些不舍,却也知道朝中之事重要。
“阿郎快去吧。”太平公主说道。
武清也没叫人伺候。随意穿了常服,便出了府中,这才问道:“到底发生了何事?”
那太监道:“有人放火烧了天堂,圣上请百官商议灭火。”
武清也是大惊,这天堂可是全木结构,一旦烧起来,恐怕差不多是毁了,但要再把明堂烧了,那后果不堪设想。于丢下那太监,骑马向宫城奔去。
很快,武清在天津桥头就看到了燃烧着的天堂,他打马飞奔而去,希望能够救下明堂。当到了明堂之后,发现天堂正在燃烧,还没有蔓延到明堂。数百宫人和兵丁正急得团团转,因为天堂火势太大,根本无法靠近。
武清二话不说,大声吼道:“放弃天堂,保护明堂,吉頊何在!”
众人都被武清气势所摄。吉頊赶紧大声答道:“下官在!”
“带人到右藏搬运木材到此处!”武清吼道。
“下官领命!”吉頊带人领命而去。
武清大吼道:“其他人,给我把沙袋撕开,往火里扔,明白吗?那空地上的沙袋,看到没有!”
武清一边吼着,而后走到沙袋堆旁边,撕开了沙袋。倒出细沙,而后一把夺过一个宫人舀水救火的簸箕,而后挫上细沙,向着天堂泼去。
见武清如此做,宫人们也是有样学样,但簸箕太少,有人取来了施肥用的木锹。
女皇在远远的地方旁观着,看到武清指挥若定,把一群吓得团团转的宫人和百官都带上了救火的轨道,不禁露出了笑容。
这个时候,吉頊带领着仆役兵卒抬来了长约七八丈的檩子,武清大喜,命人浇上水,他双手抱起檩子,便朝着天堂戳去,而后从明堂一侧抵住天堂,希望天堂倒塌之时,不要砸到明堂。一连十余根檩子抵住天堂后,天堂的表面也彻底燃烧起来。
武清大声喝道:“放弃另一边,到这边泼水,扬沙!”
宫人和士兵依令而行,虽有慌乱,但终于还是让众人看到了希望。
这个时候武承嗣和武三思等诸王才赶紧跑来,先跑到远处的女皇跟前问安请罪。
女皇没有说什么,但一直看着武清忙碌的身影。
终于,一阵轰响,天堂倒坍,却是朝着九州池的方向倒去,武清终于安心下来,随即便大声吼道:“取九州池中水,灭火!”
天堂背面就是九州池,所以取水很方便,而且倒塌的明堂,火势顿减,到了此时,已经可以说是控制住了。
当最后一点明火扑灭之后,众人都累趴下了,武清本来在床上消耗了太多的体力,经此一事,终于跌坐在地上,看着满地狼藉,而后望着明堂,明堂保住就好。眼前一黑,就此昏了过去。
女皇一惊,赶紧命人把武清抬入偏殿,让御医诊治。
而此时,天色已经蒙蒙亮了。
翌日一早,当洛阳百姓出了门,便看到了一个冰雕一般的世界,浓雾笼罩着整个神都,地面上结了一层薄薄的冰,树木仿佛冰雕一般,都裹上了一层晶莹的冰晶,整个神都成为了冰的世界。
这是一场冻雨,不知道毁坏了多少已经发芽的植物。也多亏了这场冻雨,不然天堂的焚毁的速度会更快。
不管怎样,女皇的心情都是沉重的,天堂烧没了,好在明堂还在。女皇不禁想到,这是因为她佞佛吗,这是上天的惩罚吗?
望着废墟,天堂一片灰烬,大像也是断为数十段,狼藉一片。女皇招来值夜内卫和宫人,“昨夜天堂着火,可有异样?”
内卫顿了顿,便说道:“昨夜薛师前来,强行入殿,被我等阻止,有宫人见其进了天堂,随后天堂着火,薛师不知去向。”
女皇心中虽然不愿意相信,但还是明白这是薛怀义干的。她不禁对薛怀义深恶痛绝。曾几何时,谁敢以这样的方式对她?但天堂已经烧毁,而且她也不能说是薛怀义烧的天堂的,她不想让天下看到是因为薛怀义妒火而火烧天堂。
但总得有个理由不是,便厉声道:“把负责天堂的宫人工役给朕抓起了,一并斩了。”
梅花内卫高月一愣,但还是躬身执行女皇旨意。
武清是被哭喊声吵醒的。在身侧是上官婉儿,看到上官婉儿。武清一愣,便问道:“我怎么在这里?”
上官婉儿做了个“嘘”的手势,轻声说道:“这是在宫中,殿下昏了过去,女皇命人让殿下暂歇此处。”
武清这才明白,而后起身,迅疾地亲了口上官婉儿,问道:“为何如此吵闹?”
上官婉儿面容一红,低声说道:“都怪那薛怀义。放火烧了天堂,却要那些工匠和宫人顶罪!”
武清一惊,随即问道:“陛下在何处?”
上官婉儿便知道武清要求情,便说道:“还能在哪儿,在摇光殿。”
摇光殿就在一侧,所以武清很快就见到了女皇,女皇心情不好。但对武清还是露出了一丝微笑。
武清见礼后,开门见山说道:“圣上,天堂已毁,如今却要处死工匠和宫人,这有违天和啊,还望圣上三思。”
女皇本来在气头上。被武清这样一说,心中更加愤怒,面色变了变。但武清丝毫不惧,说道:“天堂已毁,天下不久就会知道,若处死那些宫人和工匠恐怕天下人会以为圣上没有慈悲之心,不若宽宥这些人。以显圣上之仁德。”
女皇心中这才稍微平复了许多,本来天堂焚毁,她就有些害怕,如果真是天意,那么赦免这些人,或许会好点。于是点头说道:“好吧,朕就听你的。你昨夜忙了半宿,就回家休息去吧。”
“孩儿遵旨,希望阿母不要太过操劳。”武清躬身施礼,退出了大殿,便出了皇宫,半道上遇到了河内老尼,武清心中冷冷一笑,这个知未来的河内老尼竟然敢在这个时候进宫,真的是找死。既然如此,那么先让人准备好,免得逃脱了老胡人。
听到天堂被焚毁,河内老尼便赶紧进宫,她要继续邀功,但是当河内老尼进了大殿后,女皇劈头便问道:“你为净光如来,知未来,朕待你不薄?竟然不告知朕天堂失火,快滚,滚出去!”
河内老尼没想到女皇竟然如此激动,吓得连连施礼,而后退出了大殿。出了皇宫,赶紧向麟趾寺行去。
武清早有准备,颜元孙进宫面呈女皇,老胡人和河内老尼奸情,女皇大怒,便命颜元孙彻查此事。
于是颜元孙带领洛阳尉唐绍等衙役扑入老胡人宅邸,却不见老胡人,但在老胡人居所搜出金银珠宝十余万贯。颜元孙并没有停留,而是直扑麟趾寺,在麟趾寺禅房内,抓获了老胡人,老胡人正在禅房中正在和两名小尼姑参欢喜禅!让唐绍处理麟趾寺两千多男女信徒,他自己则带人亲自抓捕河内老尼。
在武清的授意下,有人递给了颜元孙河内老尼的行踪,颜元孙不疑有他,便在定鼎门前抓住了河内老尼。
至此河内老尼等人的真面目被揭开,女皇大怒,直接下令把河内老尼和老胡人腰斩。韦什方在岭南被高州刺史孙钱抓获,韦什方自知难逃一死,便在狱中自尽,在颜元孙的审理之下,二千多男女信徒全部籍没为官奴。
三日后,平复了心情的女皇终于开了一次大朝会。
女皇高坐御座,而后缓缓说道:“朕自立国以来,边患不止,但天下相对稳定,百姓安乐,却很少听闻有言官谏言,朕希望从此之后,诸位爱卿能够直言敢谏。”
女皇如此说,但百官大多数谁敢谏言,都知道这是因为天堂被烧毁,女皇做的低姿态罢了。
左史张鼎奏道:“陛下,臣以为这是火流王屋,弥显大周之祥。”
百官一阵窃窃私语,但大多一副就是如此的模样。
通事舍人逄弘敏不甘人后,便奏道:“臣曾读佛经,弥勒成道时有天魔烧宫,七宝台须臾散坏,微臣以为,天堂焚毁,此乃吉兆。”
武清以武官第一位列之首,嘴角抽动了下,却没说什么,这帮人,好不容易遇到女皇请求百官直言,却要说火烧天堂是吉兆,由此可见这些人之低素质,毫无为官者的职责。也从某种方面说明,大周女皇的悲哀,百官都成了溜须拍马的货色,这个王朝还能持续多久呢?
不过即使如此,但毕竟还是有人看不过去了,刘承庆奏道:“火发既从麻主,后及总章,所营佛舍,恐劳无益,微臣请罢之。张鼎和逄弘敏之言,臣不敢苟同,其实谄妄之邪言,非君臣之正论。伏愿陛下乾乾翼翼,无戾天人之心而兴不急之役,则兆人蒙赖,福禄无穷。”
女皇听了三位大臣之言,先喜后抑,但她也是非常人,所以便点头道:“刘爱卿之言,朕记住了。”
随即便说道:“朕将降旨,去‘慈氏越古’尊号,以告太庙,百官还有言者,上疏便可。”
百官称是,就此退朝。
但是,翌日,周允元与司刑少卿皇甫文备奏内史豆卢钦望、同平章事韦巨源、杜景俭、苏味道、陆元方附会李昭德,不能匡正,请求贬斥诸宰相。
女皇也在气头上,所以便同意了,韦巨源贬为麟州刺史,杜景俭贬溱州刺史,苏味道贬集州刺史,陆元方贬绥州刺史。豆卢钦望因为魏王武清,女皇思虑再三后,还是留在了中枢。再说一次性贬斥如此多的中枢宰相,朝廷还运转吗?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大周武院

天堂被火烧毁,女皇去了“慈氏越古”的尊号,并求百官谏言,百官有阿谀奉承者,但也有极少数者上疏言时政利弊。
刘知几上疏谏言,认为自女皇主政以来,边患不止,导致匪患不息的主要原因是逃亡的民夫和兵卒,如果能够重新编入户籍,那么匪患将除。
武清也上疏,谏言三道,一是裁撤冗官,因为自女皇推行试官制度和自荐制度后,给事、补阙、员外等官实在太多,不仅影响朝廷中枢的运转,而且使得国家负担极为沉重。加之宫中用度增加,边患频繁,府库耗竭,那么裁撤冗官可以减轻国家经济负担,也可使得中枢运转通达。
二是改革军制,自永徽以来,边患不断,天灾不断,不管是前朝还是大周,败多胜少,百姓苦不堪言,各折冲府大多名存实亡,而且府兵制已经不适合当前国家形势发展。兵农应该分开,实行募兵制,并在边疆实行世袭军户制度。这样才能使得农民能够安心务农,军人能够得到有效的训练,边疆也不会频繁被外族攻破。
三是奖励科技发明,并阐述了何为科技,而不是士大夫口中的所谓奇巧淫技。并且以实际事实为例,比如抽水机的发明,自来水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等等。这些东西都无不说明科技的重要性。而且武清更是阐明,科技用于军备的制造,能够让大周很轻松地防备边患。
武清的奏疏实际上都是切中时弊的,而且也是治世良方,但第一条让女皇觉得她的施政政策是失败的,这让她受不了,是绝不会同意的。第二条她有些犹豫,但经过这么多年来看,府兵制确实已经崩坏,那么募兵制说不定是一个好方法,但国家养兵。这会给国家很大的负担,这一条也应该谨慎。第三条她却不以为然,奇巧淫技便是玩乐的东西,却要命名科技,这不是让要让她贻笑千古吗,所以第三条不予接纳,任由其发展。
但是女皇又觉得。如此不给武清面子,会让他失去信心。于是便接纳了第二条,但第二条需要好好商议,于是便让武清好好写个章程出来,再慢慢施行。
武清每日思量军制改革办法,他需要考虑很多问题。太平公主则出府频繁起来,也不知道在做什么,好在身边有武清的奴仆在,不然他可真不放心。
太平公主来往于王府和皇宫,自然有事。自薛怀义火烧天堂后。女皇对薛怀义那点情分也彻底变为了愤怒,但是她并没有立刻把薛怀义下了大狱或者立刻砍头了,而是没有理会。
薛怀义在战战兢兢中度过大半月后,终于安心下来,觉得自己犯了这么大的错,女皇都原谅了,看来荣华富贵又可以享受了。如今的他也对女皇死心了。他不求女皇宠爱了,只求能够如此美美地过完下半辈子,反正他这些年积攒的钱财足够他挥霍了。
太平公主很少直接参与政事,女皇与太平偶然说下政事,但太平公主都只是迎合女皇的思路。但这些天,女皇突然跟太平公主说起了政事。心中谨慎。且表面美艳的太平公主猜测母皇一定有什么事情要自己做。
果然,在这一日,太平公主进宫后,女皇说道:“这大周朝,也就咱娘俩最亲了,朕也没所求,就希望你能平平安安的。朕就是百年之后也就安心了。”
太平在有大唐大周以来,享受的宠爱是最多,不仅是与她的美貌有关,更是与她的身份地位有关。女皇只有这么一个女儿,如何不宠爱呢?
“阿母,您有什么烦忧的,就跟女儿说吧,女儿定为阿母分忧。”
看到自己的宝贝女儿如此说,女皇终于露出了一抹严肃,而后挥退左右,只留下太平公主,附耳说了一会。
没人知道女皇跟太平公主说了什么,但太平公主回了王府后,跟乳母张夫人商议了数日。
武清经过一月的思考和推演之后,编写出了改革军制的章程,足足十万字!堪称一部宝典。里面讲解了募兵的目的,就是使得兵和农各司其职。并提出建立武院由女皇担任院长,让成名宿将领担任博士,培养将领。以后凡军中将领必出武院,凡武院所出将领都是皇帝学生。而且提出了兵种分割和多兵种配合的作战方式。总之武清所编著的,实际上是一本军事理论。为后来的理学军事理论原型。
而且,武清提出可先招募万人,以为试行。女皇看过之后,良久不语,她并不是不满意武清这个章程,而是被里面的所表现出的东西所深深震撼。
女皇可以想见,如果按照如此办法施行,那么十年后,军队完全就会听命于皇帝,而且也会非常忠勇。武清能够想到如此军制,不得不让她这个老人感到一阵悸动,她甚至对武清有了一种潜意识的忌惮。
遍观武氏和李氏诸子,谁有此等让人惊悸的治军思路?女皇老了,前段时间还梦想着韦什方能够炼制长生药,可结果是一场梦而已,所以对于长生,她已经不会奢求。那么就按照武清的思路走吧,这个帝国始终是要传给下一代的,至于是谁,她还得考察一番。
这一日,旬休。
薛怀义在白马寺吃饱喝足后,正唱着小曲儿,《十八摸》的那种,唱得非常带劲,其实他如今也就只能自己唱唱淫曲,自我安慰一下,唱着唱着,便泪如雨下了。
但门外传来了一个鸭子般的声音,“薛怀义接旨!”
薛怀义一愣,揉了下大耳朵,赶紧爬出了禅房,看到了一名太监,立马跪伏叩首道:“微臣接旨!”
太监看了眼,而后缓缓说道:“这是圣上的密旨!”
薛怀义便接过黄绢,而后打开后,便看到绢上写着叫自己秘密入宫,切不可张扬。字迹仿似女皇字迹,可在结尾却连一个印章也没有,薛怀义不疑有他,便领旨谢恩。意外地,也是第一次。他给了太监一贯钱。
太监心中奇怪,都说向薛怀义宣旨没有好果子吃,可如今这薛怀义彷佛转了性一般,竟然给自己茶钱,这就有些奇怪了,不过有钱不要才是傻子,所以这个太监也就勉为其难地收下了。
薛怀义接了旨。便骑上马直奔神都,到了皇宫的时候也已经天黑了。他没敢往端门走,便直奔侧门宣正门,由宣正门入走夹城复道,便可直入皇宫。
见到薛怀义,那些守门的兵卒也不敢阻挡,薛怀义很顺利地进入禁宫,而后沿着回廊朝着摇光殿匆匆行去,他实在想不到女皇还会召见自己,他一定要好好表现。一定要在床上伺候好,一定要重新获得恩宠。
砰!
一声巨响,薛怀义直感到脑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