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大唐-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人自有独立的临时帐篷,方便于晚间休息。
当然武清还可以去北门的左羽林卫校场的官舍休息,不过他也想着早日弄完,好跟师姐成亲,便住在了帐篷里。
第一日,便有宫中送来饭食。
武清一看。送饭之人,竟是那个皮肤极为白净的少女韦团儿。她命宫人抬来了饭食,并亲自拿着食盒来到了武清跟前。欠身道:“将军,太后命奴婢给将军送来御膳,请将军就餐。”
武清说道:“好吧,进账吧。”
于是二人进了帐中。放下帐帘。韦团儿把食盒打开,而后小心翼翼地取出一盘盘美食。
武清则不禁盯着韦团儿那粉嫩嫩脸儿,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儿,挺翘翘臀儿,不禁大为感叹,这世间的女子果然是千种姿色、万般妖娆啊,这韦团儿年不过十五。却生得一副好皮囊,纵使自己久经花丛。也竟有些欲念。
随即武清起身走到了正在摆放碗筷的韦团儿身后,双臂从身后搂住了韦团儿,那如铁棍一般的隆起顶在了韦团儿臀缝之间。
韦团儿惊呼一声,而后仿佛呆住了一般,一动不动。
武清的手放在那饱满的胸脯上,轻声说道:“团儿,这儿可曾被人摸过?”
韦团儿不敢反抗,颤抖着身子说道:“大将军饶过奴家吧,要是被宫人看到了,奴家会被打死的。”
武清自然不敢把韦团儿就地正法,他还没那么大的担子,在韦团儿身上摸了一会,他发觉再摸下去,他自己都会忍受不住,于是便停下了手,这才坐下大吃起来。
韦团儿的脸上则是出现了一抹春意,低着头不敢看武清,武清笑道:“明日来时多带些米饭,本将军食量大,不然可是要吃了你当粮食了。”
韦团儿欠身,不敢搭话。直到武清吃完,这才匆匆收拾了碗筷,赶紧走出了大帐。
如此一连数日,武清等三人勘察地理,并最终确定了水车架设位置,而这三日来,武清把韦团儿可是从脚摸到头,从头摸到脚,就连那私密之处都没放过,着实过了一把手瘾。让韦团儿娇喘吁吁,求饶之声虽大,可欲却还迎之势不少。
但武清是何人,他只是觉得这样一个未成年少女实在比那些成年妇人都诱人,故而摸摸而已。
武清自是不知韦团儿把这事告诉了上官婉儿,上官婉儿听说了此事后,心中便有些气愤,武清家中妻妾成群,却没来由欺负一个小宫女,这要让其他宫女看到,告知武太后,不打死韦团儿才怪呢。
“婉儿姐姐,奴婢到底该怎么做啊,明日又要去给武大将军送饭菜,奴婢真的有些害怕了。”韦团儿一脸委屈地轻声说道。
上官婉儿看了看天上的星星,忽然灵机一顿,说道:“你明日到了帐中,若他还要不知廉耻,你便跟他成了好事,他一向自命君子,既然得了你,便不会舍弃你。如果他怕了,你自然无事,可安心在宫中伺候。”
“这能成吗?”韦团儿面露疑色,可心中顿时想到,要是真成了好事,那便进了将军府了。也好过在宫中整日对着那些太监和深宫怨女了。
第二日晚间,武清忙了一天,虽然不是亲自动手,但跑来跑去,确实累了,便回到帐中躺下。
不多时,韦团儿来到,她欠身后,便摆了饭食,武清依旧起身,在其身上上下其手。
忽然韦团儿转身,撩起了长裙,露出那娇嫩嫩粉嘟嘟黑漆漆的私密之处,武清一愣,噌一声,便顶起了帐篷,随即武清抓住韦团儿的手,说道:“今日这么主动,本将军还不摸了!”
韦团儿心中略有失望之色,果然如婉儿姐姐所说,这家伙只是呈手足之欲,并没有那个意思。
看着气苦的韦团儿,武清笑道:“团儿姑娘,本将军既然这么多日来占了些便宜,自然不会亏待于你。”而后从一包袱里取出一个锦盒,说道:“本来想再过几日,等工期结束后再给团儿姑娘,看来今日还必须得给了,免得说本将军不仗义。这些微薄礼,还望笑纳。”
韦团儿是一名普通宫女,因长相极美才被选到武太后跟前伺候,平日里也没多少赏赐,所以接过锦盒,打开一看不禁愣住了,里面是一副翡翠手镯,还有一只步摇簪,两只金耳钉,还有二十两金子。
这是一笔不菲的财富!
韦团儿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如此多的首饰财物,不知道该拿还是不该拿,便放下锦盒,走到武清的跟前,一屁股坐在了武清的腿上,轻声说道:“将军对奴婢这么好,将军若需要,奴婢也愿意。”
反正都被你摸了不知多好遍,把身子给你或许也不亏。
武清赶紧扶起韦团儿,说道:“团儿姑娘,这深宫之中,可不能随便失了身子,若被发觉,轻则没入官妓,重则那是直接打杀的。往后切不可有这样的想法,如果团儿姑娘需要金银钱物,尽管找哥哥要便是,我家殷实,也不差团儿姑娘些许财物。”
韦团儿自幼没了爹娘,被叔父买到了宫中为奴,何曾受过如此亲情般的待遇,恨不得以身相许,任将军从外摸到里,从里摸到外。
“那团儿就谢过将军了,将军便如团儿亲哥哥一般,若将军想要团儿了,团儿随时伺候哥哥。”
武清笑道:“别哭了,哭花了脸,可不好看,你还得回宫伺候,我且先吃完了饭!”
武清心中自然得意,每朝每代,每一个权臣,谁不想再宫中安排个眼线,谁不想能随时随地掌握君王的一举一动呢?无外乎就是皇帝身边的宫女太监们了。
宫女太监们平日里寂寞难耐,便找个太监或宫女对食,他们之间都不能过正常的夫妻生活,便对钱财是格外喜爱。所以往往能够被金钱所收买。
武清自然不会放过任何机会,即使占了韦团儿便宜,但只要不出格,即使事情败露,查验韦团儿身子,也还是完璧,那么武清就可以撇的一干二净。韦团儿掌管武太后饮食起居,自然是十分重要人物。如今被收入囊中,何愁往后不知太后身边之事!
做得了此事,武清是心中大喜。(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四章 娶妻素娥

武清在禁宫中监督工期进展,一晃便是两月。两月里,他把韦团儿果然揉成了面团儿,想怎么捏就怎么捏。
他也从韦团儿口中得知了一些消息。
武三思迁至右卫大将军,左右卫掌禁宫宿卫,于是他一下子便可以住在了禁宫之外,每日里可以随时进出禁宫,接近武太后。也同时在武太后面前搬弄武清和武承嗣的是非。
但不管怎么样,武氏家族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多高官,让朝中一些大臣警惕起来,特别是最近几月,各地献来了不少祥瑞。四方开始争言符瑞,以彰显天意嘉赏太后。
太后自然大喜,封赏献瑞者。
武太后还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徙毕王李上金为泽王,拜苏州刺史。徙葛王李素节为许王,拜绛州刺史。其意不明!这二人都是李治子嗣,不但没有允许到李治灵前祭拜,而且还换了地方。不久便让皇帝李旦扶李治灵驾西还长安,准备于八月葬于乾陵,庙号高宗。
这一天,竹管搭进了武太后的特制浴室,流出水来,武太后亲自观看,露出了微笑,而且按照武清的设计,浴室中的夹层中夏天可以放进冰块降温,冬天可以放入木炭和石炭取暖,通风良好,非常实惠。浴室中,还有用琉璃砌好的超大浴池,浴池下连接着宫中的排水暗沟。所以洗澡十分方便。
武太后看着这奇巧淫技,不禁大喜。命人赏赐了武清不少奇珍异宝。武清拿到家中,都送给了妻妾。
朝中局势不明,武清也不想搅合在其中。于是便潜心研究理学,并同时开始新一轮的造人计划。
七月七日,为乞巧节,也谓之“七夕”。这一天武府张灯结彩,武清迎娶宇文素娥过门,来人除了跟随武清的武氏族人外,便是王勃、卢照邻和番外的博士等人。还有在京弟子学生,齐聚武府。
娶宇文素娥,也只是走个过场。王勃的夫人卢氏作了媒人,花轿从太平公主旧府抬到了武府才拜堂成亲。诸人不禁羡慕武清之艳福,有了洛阳牡丹之称的太平公主,竟然还能娶一妻。由此可见太平公主之肚量是何等宽广了。
要知道。大唐的公主可都不是省油的灯,更何况皇室本就胡风浓厚,北方的主妇主持着家庭内外事务,惧内也成为了北方大多数男人的弱点,可如今武清竟然不惧内,而且还娶了妻。当然要是让他们知道武清还有**名妾室的话,那估计都有想死的心了。
乞巧节,本是女儿家求取心中意中人的日子。这一夜,大唐女子的开放便显现出来。她们热情地向自己的意中人表白,以期能够跟意中人牵手漫步在洛水河岸。
武清则是牵着宇文素娥的手上了房顶,依偎在一起,看着夜空中的牛郎织女星,今夜,这两个星座十分明亮。
“阿郎,今夜你我成亲,你高兴吗?”宇文素娥问道。
武清低下头亲了下,说道:“高兴,从今往后,咱们可就得不离不弃了,你愿意吗?”
宇文素娥笑道:“愿意,再说,你三品大官,周国公的爵位,我也改不了嫁啊。”
武清把手伸进了宇文素娥那鼓鼓的胸脯,入手竟然如此富有弹性,果然是练武之人,不禁笑道:“这才成亲不过半个时辰,就想着改嫁了。不行,怎么得把事情办了再说,不然我一命呜呼,那不是太吃亏了!”
“乌鸦嘴,别说不吉利的话!”宇文素娥捂住了武清的口。
武清一口咬住了宇文素娥的纤纤手指,含在嘴中,吸吮一阵,宇文素娥抽出来,骂道:“你真是。。。。。。不知怎么说你!”
武清笑道:“都看了这么久了,该办事了!”
随即抱起宇文素娥,跳下了屋顶,而后钻进了幽泉院的洞房中。
不过片刻,二人身无寸缕相对站立,宇文素娥看着那昂然巨物,说道:“那么大,能行吗?”
武清一愣,说道:“什么能行吗?”
宇文素娥低声道:“疼不疼?”
“这个,应该不疼吧。”
武清看着宇文素娥的**,当真是鬼斧神工,宛如天成,就连那毛发,疏密到恰到好处,那里仿佛有一只蝴蝶落在了草丛中一般,一张一翕,武清难以自制,双手握住了那白嫩臀瓣儿,缓缓靠近了自己身体,顿时,长枪刺进了蝴蝶,发出一声哀鸣。。。。。。
英雄本色,这话实在正确。
武清一向自诩为英雄人物,所以他便觉得多几个女人也是无妨的,更何况,如今家大业大,也不怕养不活。而老娘武氏更是想让武清为武家开枝散叶,自然也就采取放任的态度。加上太平公主自觉不能满足武清需要,便自觉让他纳妾,也免得去那些秦楼楚馆中,染上一身病回来。
如此纵容之下,便让武清更加放肆了,女人是越娶越多。武府也不得不往周边收买房屋,进行扩充。好在武府给的价钱都是高出一倍的,并不曾亏了那些平民,所以没有造成仗势欺人的后果。甚至整个将军里武府的声誉也是最好的。
武府的奴仆们,对待街坊邻居都是非常谦和,故而走在积善坊的大街上都是受人尊敬的。
所以第二日一早,听说武府昨夜办了喜事,街坊邻居都来道喜,武清也没办法,只好置办了酒席,款待这些平民百姓,丝毫没有大将军的架子。
“大将军乐善好施啊!”
“大将军对待街坊邻居,就如家人一般。”
“大将军府中没有恶奴啊。”
总之,在积善坊这个坊里面,没人不说武清的不好,积善坊中,本来有两座王府和一座太平公主府,为大宅。如今废太子李贤死了,庐陵王也被迁往均州,王府闲置,只有一些官府人员定期打扫除草。太平公主府,朝廷也未收回,也算是太平公主的私产,加上在尚善坊中还有一处占地八百亩的大宅,武府的房产就有三处,都无人居住。本来武清想让给武氏的其他人族人居住,但武玉儿说那些是公主私产,便没那些心思。
不过在修文坊的武三思和武承嗣则不同,他们不仅把宅第扩大了数倍,而且给那些邻里的搬迁费极低,导致名声极为不好,百姓告到洛县衙门,县令一听说是武承嗣和武三思,便压下不敢审理。
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一锅粥,更何况有两颗大老鼠屎,武家的名声不管在朝中还是整个洛阳,都极为不好。
关于这些,身在深宫的武太后自然不知晓。
暂且不表武家名声。
说说武清和宇文素娥第二日。
一早醒来,二人并排躺在胡床之上。
“阿郎,原来很疼的,而且流血了。”
“嗯,可是你后来看起来挺快乐的啊。”
“阿郎,你摸摸看。”
武清伸手,感到那蝴蝶大了些,便笑道:“你今日便休息,让为夫伺候你。”
“阿郎真好。”
“不对你好,我对谁好啊。”武清亲了口,便下了床,命婢女伺候穿衣,昨夜欢好时间不长,所以他精神非常之好,再者养精蓄锐几月,身体极为康健。洗漱之后,便耍了一通枪。
不禁对宇文素娥的身体有了深入了解,只能说妙不可言,对于那传说中极品“名器”,武清第一次算是见识了。真的是妙不可言。
不多时府中奴仆来禀告,“主人,颜姑娘求见。”
武清一愣,这个迷死人不偿命的小妮子,这个时候来可别生事啊。
不多时,武清在书房中接见了颜如玉,如今身为武清的情报头子,不仅姿色上乘,才艺更是一绝,一个眼神都能迷死不少男人。
见了武清,一点也没有学生的样儿,直接一屁股便坐在了武清的怀中,说道:“广州都督路元睿为昆仑奴所杀,那昆仑奴逃亡之后,在海中遇上风浪,正好遇到我们的海船,搭救了下来。十四号问如何处置。”
武清一皱眉,也不管颜如玉不安分的肥臀,便说道:“路元睿虽为一州都督,但敲诈勒索,吸食民脂民膏,无恶不作,那些昆仑奴原本也是真腊、天竺诸国到我大唐贩卖货物,昆仑奴屡受盘剥,看来此昆仑奴武艺极为高强,不然也不能在守备森严的都督府杀了人还能逃跑。此人现在何处?”
颜如玉动了半天屁股,见老师没有反应,便说道:“此人在扬州羁押。”
武清想了想,便说道:“那就跟柔夫人一起回来吧,也好有个遮掩,但记住,不能走漏消息。免得御史找麻烦。那魏元忠不时找我麻烦,最近都烦死了。”
最近魏元忠秘密上疏说,武清妻妾成群,有违祖制,武太后留中不发。而后又秘密弹劾武清钻研奇巧淫技,不适合再担当左羽林卫大将军。几个月前飞骑十几人议论武太后,被其中一人告密,十几人全部被腰斩弃市后,又上疏弹劾武清人在其位不敬其职。
总之,魏元忠是只要想找点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弹劾下武清。概因当年相争薛仁贵兵败大非川之事。
如今自己又娶了宇文素娥,还不知道要出什么幺蛾子。
颜如玉汇报了事情,便寻求抚慰,武清只好从头到脚摸了个遍,颜如玉这才满意离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五章 武太后政改,徐敬业起兵谋反

到了八月,武承嗣被监察御史魏元忠弹劾,弹劾其圈地造宅,使得名怨沸腾,这一下引起了太后注意,遂暗中派梅花内卫查探,不久,武太后以武承嗣不堪为政事堂议事为由,便罢了太常寺卿同中书门下三品,复为礼部尚书,武承嗣气焰为之一弱。
其实这魏元忠弹劾武承嗣圈地建宅,也不过武清命人向魏元忠举报而已,一者打压下武承嗣的嚣张气焰,二者让这两个人慢慢去斗,也好过把精力放在他身上。
九月,除了玉漱,诸女先后怀孕,造人计划遂成。
不久裴柔离开扬州,进了武府。同时还押来的有一个昆仑奴。
当夜跟裴柔温存之后,二人不禁怀想起数年前在同一间屋子里发生的荒唐之事。
“阿郎,还记得当年吗?”裴柔轻声问道。
武清笑道:“那夜我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其实我迷迷糊糊中知道发生了什么,第二日又不敢说。”裴柔轻声说道。
武清有些自责,“要是当日答应了你们,盈姐也不会走了,就不知道这些年她过得如何。”
“请阿郎原谅我吧!”裴柔往武清怀中靠了靠。
武清知道裴柔指的是什么,便说道:“你也没错,咱们的女儿都那么大了。”
裴柔已经是一个熟透的妇人,不过片刻,便把手再次移到了武清那巨物之处,不多时二人又是一番雨打芭蕉。
直到裴柔沉沉睡去。武清则起身出了屋,跳上了屋顶,仰天看着星星。忽然一颗耀眼的星星霎时仿佛被点亮了起来,眨眼间,便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仿佛要横扫夜空一般。
彗星?这居然是彗星!
武清顿时坐起身,这个天文现象可不多见啊,而且还是个扫把星,难道这寓意什么?对于他这个穿越的灵魂来说。这是一件很紧要的事情。所以这些年,每当有天文现象时,他都异常谨慎。如今的他。可真的不想回去了,这里有他的家,有他爱的女人和爱他的女人,有家财过亿。而且还是朝中三品大员。放在前世,那也是军委主席的级别!
更何况如今他功成名就,打死也不回去了。
同时看到这彗星的还有上官婉儿,她看到那扫把星不禁一愣,而后便起身到了贞观殿外,告知武太后。
“禀告太后,夜空出现彗星!”上官婉儿低声道。
武太后正睡着,起身后便听到了这样的消息。不禁大惊,而后赶紧出了寝殿。这才看到,夜空之上,一颗扫把星拖着长长的尾巴,不禁问道:“你刚才说是何星?”
上官婉儿一愣,再次说道:“回太后,奴婢说彗星。”
“好,好,哈哈哈,彗星,不错,就是彗星!”武太后露出了笑容,而后缓缓吩咐道:“命太史局撰文布告天下,此乃彗星!”
凡扫把星出现,一般都代表着水灾、蝗灾、兵灾、饥荒等等,所以这一夜,有百姓看到后,不禁流言四起。
武清看了会彗星之后,没等到要发生的事情,所以便回了屋中。
待到第二日,便看到坊门口,宫城门口等处都贴满了告示,由太史局证明天上出现的奇特星星乃是彗星。
武清不禁对把扫把星称为彗星的人,心中有些佩服。
其实上官婉儿博览群书,便知这“慧”字本意为扫帚之意,且在《左传》中有“慧所以除旧布新也”之句,故而有如此一说。
武太后也曾攻读经史,自然也知道其意。
第二日上朝,武清班列其中。
有监察御史奏道:“昨夜出现怪星,当谨防贼盗、防备边患。”
又有大臣说道:“扫把星出现,是灾祸之兆,还请太后祭祀上天!”
总之,一下子便把矛头指向了武太后把持朝政,他们虽已劝谏的方式进谏,可着实把武太后气恼了。
武太后看向沉默不言的武清,便问道:“远山,你怎么看?”
武清一愣,便躬身答道:“彗星者,天之旗也!”
武太后霍然起身,而后笑道:“尔等文臣,却不及一武夫。《左传》云:慧所以除旧布新也。尔等枉为重臣,却不知上天寓意,便以祸乱人心之言教天下,其心可诛!”
于是,在不欢中散朝。
九月五日,武太后敕令下达中书,改元“光宅”,大赦天下。而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旗帜由白色改为金色,饰以紫,画以杂文;东都改为神都,洛阳宫改名为太初宫;职官和官署也改了名称。如三省,尚书省改为文昌台,左右仆射改为左右相;六部尚书改为天、地、春、夏、秋、冬六官;门下省改为鸾台,长官侍中改为纳言;中书省改为凤阁,长官改为内史;御史台改为改为肃政台,分左右两台等等一系列改革。
这个时候,百官终于明白,太后这是要长期把持朝政的迹象啊,有大臣上疏反对,随即便贬斥了一部分人。
自武清在徐州做下整肃吏治的大事后,大唐也掀起了一股整肃吏治的热潮。恰此时,嗣英国公李敬业坐赃由眉州刺史贬为柳州司马,其弟李敬猷本是县令也因贪腐而被免官,魏思温曾为御史,后便贬为县尉,如今又被免官,给事中唐之奇贬授括苍县令,太子詹事司直杜求仁贬授黔令。
无巧不巧地,诸人便齐聚扬州,都是贬官之人,一时间义愤填膺,酒过三巡,便谈及武太后废立囚禁皇帝,无还政于新皇之意,又杀害废太子李贤,重用武氏子弟。
李敬业更是火大,他父亲李绩乃三朝元老,劳苦功高,他靠父荫入仕,也只是得了个刺史的官职,自太后把持朝政后,他便是一贬再贬,如今还要贬到瘴气横生的柳州去做个司马。故而以他为首,便召集了这些人来商议。
众人觉得武太后的行为已经引起了公愤,一时间声讨声不绝,众人都觉得应该乘时而兴,干一番勤王大业。
众人商议分头准备,李敬业则来了扬州城内城的一处宅院,看似这宅院像是富贵之家,李敬业敲响了门,问道:“贺先生在吗?”而后钻了进去。
不说李敬业和众人密谋造反之事,单说朝廷之中。
自武太后改革之后,虽没有新气象,但却也一片祥和之气,祥瑞时有发生,武太后也乐得高兴。但这一天,润州刺史李思文八百里加急军情羽檄,夏官尚书岑长倩赶紧报知武太后,武太后随即临朝议事,武清为武将之首,所以也在列。
自有殿中御史宣读羽檄,“嗣英国公李敬业纠集党羽于扬州率众二十万杀长史陈敬之谋反,已夺取扬州,攻润州正急。恳请朝廷火速派兵,刺史李思文将与全州将士抵御贼寇,马革裹尸。。。。。。”
顿时,朝堂之上,竟无一人说话,安静地都能听到百官的呼吸声。
武清身为武将,自然得出这个头,此时不为武太后分忧,如何能成,便出列道:“禀太后,扬州所督折冲府不过六七个而已,如今正是各府军农忙之时,李敬业纠集二十万,以末将来看,最多也不过十万乌合之众而已,末将愿领兵一万精锐,剿灭叛贼!”
百官顿时深吸一口气,这武清一万对二十万,好大的口气。
武太后心中大慰,一听有叛乱时,她心中还真的慌了,此时听到武清之言,一颗狂跳的心便安静了下来。关键时刻,还是要靠我武家之人啊,便站起身,说道:“武爱卿,一万太少,本宫封你为扬州道行军大总管,命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听你调遣,命监察御史魏元忠为监军,即日整兵三十万,剿灭叛党!”
武清躬身领命,而后率本部左羽林卫三千人本部人马,从京畿各折冲府紧急抽调府军,并限七日内抵达洛阳校场。
第二日,继续临朝议事,李敬业被剥夺爵位,复其徐姓,并派人把李绩的坟给刨开破棺鞭尸。
而此时,徐敬业勤王檄文传至朝中,武太后拿着檄文,一边念着,一边不断地大笑着,并夸奖着檄文之华美。
武太后问道:“如此佳文,是谁所作?”
有御史道:“此文乃渤海丞骆宾王所作。”
武太后叹息道:“如此之人才,不为朝廷所用,乃宰相之过也!”
百官一阵唏嘘,告罪。
武清心中一叹,当年他邀请骆宾王到清心书院,可惜那人不知是哪根神经错乱了,竟言辞拒绝,而且把他是一顿臭骂,最后听说是辞了临海丞外出游历去了,没想到却跟徐敬业等人搅合在了一起,不知道此次出兵能不能遇到。
但他对于这篇檄文真的是嗤之以鼻,文辞华丽,却言之空洞无物,词意令人费解,也难以让天下人理解。试问一篇宣战檄文,却写成了骈文,华而不实,目标也不明确,这样的檄文谁看得懂。
也难怪百官看了檄文后,也没有多少激动之色,武清心中已经明白,这场仗,自己不用打,那徐敬业也已经败了。
可是当初师父李绩临死前嘱托之事,他也只能爱莫能助了,要是其他的还好,可这是谋反,他也只能看能不能保下一些幼童,也算留下师父李绩的香火。(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六章 扬州平叛(一)

再说说,徐敬业造反之事。
徐敬业等一众人在扬州举事,伪造敕书,称自己改迁扬州司马,随即便使计抓了陈敬之等一干主官,以匡复为名,打开府库,广募兵卒,并打开牢房,裹挟数万扬州囚徒、工匠、仆役等,不到数日,便聚众十五万,附近县城也纷纷响应。
随即,以魏思温和神秘的贺先生为左、右军师,设三府,即“匡复府”、“英公府”、“扬州大都督府”,徐敬业自任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分署诸幕僚。任命唐之奇、杜求仁为左、右长史,李宗臣、薛仲璋为左、右司马,骆宾王为记室,而后又找了个貌似已故废太子“李贤”的人,说是李贤并没有死,而是得他命令起兵勤王。
要知道,李贤在先皇李治在位时,便已经废为庶人,天下皆知。更何况李贤死后,朝廷发丧天下,证明此人已死。如今又冒出一个“李贤”来,实在让很多扬州人费解。
这还不算,徐敬业等人杀了长史陈敬之和录事参军孙处行后,便大肆搜刮民财,扬州富户惨遭洗劫,扬州商铺更是被乱兵给洗劫一空。就连武清在瘦西湖的产业也遭到了洗劫,好在大多数财物都搬运至上元县老宅。不然损失惨重。
而此时楚州司马李崇福率治下三县响应举事,只有盱眙县人刘行举据守不从。徐敬业听从贺先生和杜求仁之言,准备先攻打常润诸州。先夺江东以为王霸之业,遂命长史唐之奇驻守扬州,他则分兵攻打润州。此时润州岌岌可危。
武清整军三日,便亲率十万大军于三日后出了洛阳城,向润州进发,并命李孝逸和魏元忠领军二十万随后向扬州进发。
当然按照武清的意思,他只需要一万精兵就可平定战乱,可惜,武太后要把声势闹大。想要让天下有异心之人看看她武太后之实力,杀杀那帮人的气焰。
三十万大军每日耗费粮草都不是个小数字,更何况还要战后封赏抚恤等等。但武太后一点也不心疼。武清也乐得如此,便率先带领十万大军前去救援润州。
这一次,除了已经逐渐退休在家的武一刀留守武府外,其他护卫都跟随而来。这也是武清有心锻炼这些人。这些人说不定将来会有大用。加上左羽林卫三千将兵,武清的实力是非常雄厚的。当然这一次跟随武清身边的女人只有玉漱一人,这个贴身婢女加夫人,是让武清爱不释手的。
其实女人也如玉,越把玩越是爱不释手。
三日后,武清正在军中巡视,副将马敬臣来报,润州被徐敬业攻陷。武清不禁担忧起上元县老宅和家当,不禁问道:“他们可取上元县没有?”
马敬臣躬身道:“回将军。上元县夜间便被攻破。”
武清的心中骤然一紧,眼眸中闪过一道狠戾之色,命令道:“让密探再探,本将军要随时知道徐贼动向!”
马敬臣赶紧躬身领命出去。
武清只有在心中祈祷了,希望徐小樱能早早地撤出去,就不知道老宅中的数千万两金银能不能保住了,但愿影卫能够聪明些。
随即他击鼓聚将,众将到了帐中,武清环视一眼,说道:“贼寇攻城掠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本将军得到探报,润州已破。我等每日行程不到二百里,如此速度,何时才能到达!命令火头军每日煮肉一顿,行军三百里,日夜兼程,奔赴扬州!若有怠慢,严惩不贷!”
“谨遵将军号令!”诸将都明白武清的手段,自然不敢怠慢。
于是便连夜开拔,奔赴扬州。
李孝逸在监军魏元忠的建议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