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大唐-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少女,开心地笑了,竟然有那么一点点风情,说道:“你既然信我,那就随我来便是!”
武清传来独孤求,叫其暂代中军,他有些许事情,便带领五百骑兵跟在了少女身后。
少女一路步行,出了县城,向东行走,武清一手一提,而后放在了身前的马背上,少女惊叫一声,说道:“男女授受不亲,将军如此,叫小女子如何嫁人。”
武清说道:“你如此走路,何时才能走到,我军情紧急,要不是你说你是药王传人,我怎么可能跟你如此胡闹。”
那少女偏头,差点撞到武清嘴唇,赶紧转头,说道:“我即是胡闹,你还跟来。”
武清说道:“好了,你且指路,我等也快些。”
足足半个时辰,武清一众人才来到一座风景十分秀丽的山脚下,从下往上看去,只见翠绿一片,溪水缓缓流淌而下。溪边结有草庐十多间。
只见少女跳下马,大叫一声,“老黄,我回来了。”
片刻,一头大黄狗飞奔而出,摇尾晃脑地围绕着少女转个不停,少女一脚踢在了大黄狗的屁股上,说道:“没看到有客人,快些让路!”大黄狗这才叫唤两声闪到了屋后。(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章 出征(五)
姜出尘虽然脸上有疤痕,但似乎并没有影响她的快乐,她笑道:“大将军,何不进来?”
武清说道:“你要献给朝廷的东西何在?”
姜出尘道:“你看到那间最大的屋子了吗,就是那里,自己去取吧。”
竟然这么随意?武清心中奇怪,武一刀忙道:“公子,小心有诈!”
鸦九低声道:“没有杀气!”
武清微微一笑,说道:“你看这山清水秀之地,此女虽相貌丑陋,但内心纯洁,毫无心机。我看不似有假。”
说罢,下了马,便直奔中间茅草屋,身后紧跟着几名护卫。
武清进了屋,只见屋中打扫得异常整洁,简易的书架由竹板搭成,上面摆满了一只只卷轴,武清一愣,而后取下一卷,上面书写着“千金要方”四个大字,武清一一数过,竟然有三十卷,再往后看,发现《千金翼方》也是三十卷,武清心中震惊莫名,这些都是无上的宝物啊,孙思邈怎么没在生前献给朝廷呢?武清一一看完后,还发现了数十部医书。
武清抑制住心中狂喜,低声对一名护卫说道:“即刻通知兄弟们,把此处所有的书籍都给我原封不动地搬走,若少了一页,就用脑袋来赔!”
那护卫赶紧躬身行礼,而后打马而去。
武清这才说道:“军情紧急,我等此刻便上路吧。”
这个时候,只见姜出尘背着背篓向山上走去。里面尽是些香烛纸钱。武清一愣,忙问道:“姑娘这是去祭奠谁呢?”
姜出尘说道:“自然是师傅他老人家了。”
武清惊讶,药王一代圣人。是值得去祭拜一下,对那五百士卒命令道:“尔等在此等候,我随出尘姑娘祭拜一番药王!”
姜出尘微微惊讶,看来这位将军倒是一个重情义之人,于是便说道:“师傅坟冢在山上,跟我来吧。”
武清问道:“这山叫什么名?”
“五台山!”
“五台山不是在沂州?这里怎么会有?”武清有些惊讶,如今沂州五台山为佛教圣地。天下闻名。
姜出尘站定后,指着山峦道:“大将军看这五座山峦,不像是无根手指吗?”
武清仔细看去。确实有那么点像,点头道:“确实像,那应该叫做五指山吧。”
姜出尘一笑,说道:“当大将军上了山顶。便会明白的。”
五台山不高。所以二人便很快上到了山顶,放眼望去,只见山顶平如台,武清笑道:“这确实应该叫五台山,药王墓竟在这里。”
武清还看到山顶不远处有一座坟冢,便走近一看,果然墓碑上刻有药王孙思邈之墓。只是坟冢太过简陋,显得有些寒碜。
姜出尘走到墓前。摆好香烛,说道:“今日是师傅的百日。也是我把师傅的所著交给了朝廷。”
武清也跪在了墓前,重重地磕了三个头。孙思邈其人一生行走民间,救助百姓无数,更是为大唐编写《唐新本草》尽了一份大力,如今又把毕生所学所著无私献给朝廷,其医德人品,足以当得起圣人之称。
武清站立山崖,身边是姜出尘,武清问道:“药王仙逝后,是谁人埋葬了药王呢?”
姜出尘说道:“师傅临终之前,便选好了地方,叫村人挖好了墓穴,不久便去世了,都是这一带村民帮忙埋葬的。”
武清大为奇怪,孙思邈的家族没人了吗?武清问道:“药王没有族人吗?”
“师傅自小病魔缠身,自幼家贫,族人遍布各地,而师傅已经一百四十一岁,能有多少亲族?”姜出尘面露悲伤。
武清自是不知道孙思邈是否有妻儿,但见姜出尘如此悲伤,便说道:“姑娘从今往后该往哪儿去呢?”
“行医天下,四海为家。”姜出尘扬起头,眼神中充满了自信。而后唱道:“哥哥你在那山吆妹妹在这山,每日里不见吆让妹心里慌。。。。。。”
“信天游!”
那高亢嘹亮深情的曲调,不就是后世的信天游吗,这个时代已经有信天游了吗?武清心中巨震,他从小听着山歌长大,对这信天游有着天然的好感。听着姜出尘的山歌,武清新潮澎湃。
等姜出尘唱完,武清张开了喉咙,大声唱道:“青线线那个蓝线线蓝个莹莹地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呀实是爱死个人。。。。。。”
那粗狂豪放的声音传到了山下。
武一刀等军士都不禁诧异万分,这大将军果然是才情奔放啊,这么快就跟人家小姑娘对上歌了。
姜出尘不禁深情望向了武清,说道:“将军是哪儿人?”
“并州文水人。”
“啊,果然离我家乡很近,怪不得也能唱出这样的小调儿来。”姜出尘说道,脸上越发热情。
武清一愣,问道:“姑娘是哪儿人呢?”
“我八岁之前生活在银州,后来逃荒到了耀州,便被师傅收留,直到现在,我记得的曲儿也就几首,所以每当师傅外出的时候,我就在这里唱,唱着唱着心情就好多了。”
武清震惊万分,他没想到这个少女是如此纯洁,于是便说道:“姑娘行走天下,一定得小心才是,这是十贯钱,我身上就这么多了。”
姜出尘笑道:“师傅说过,不能轻易拿陌生人的钱。”
“可我不是陌生人啊!”武清辩解。
“除非你当我的情哥哥。”姜出尘笑着说道。
她笑容很美,此时武清看不到她的左脸,觉得这笑容是那么自信,那么阳光,那么深情。武清有些恍惚,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女子,若受到伤害,那将是一件极为残忍的事情吧。
武清顿了顿,说道:“我已有妻了。”
“我不怕,你只是我的情哥哥,又不是要嫁给你。”姜出尘眼中闪过一抹失望。
武清心中煎熬,说实在的,长相有时候很重要,但如此女孩儿若能保护她成长起来,让她专心研究药王医术,总好过她行走天下,被人欺负吧。当下便作出了一个决定,说道:“出尘,若我作了你的情哥哥,你愿意跟我走吗?”
姜出尘笑道:“你是大官,家里一定有很多好吃的,跟着你,我不就可以吃呢?”
武清大笑,而后伸手搭在姜出尘的瘦削的肩膀上,大声唱道:“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一章 出征(六)
一进五月,东都洛阳连日大雨,洛水水位每日上涨,天皇和天后在上阳宫中每日提心吊胆,但长安饥荒蔓延,加之天皇身体时好时坏,所以便只能等待雨停,祈求洛水水位不再上涨。
就在这一日洛水漫过河堤,终于淹了洛阳城。也是这一日,东突厥大军越过长城,攻打云州等地,边疆告急。与此同时,吐蕃集二十万大军攻向河源,西突厥攻打西域诸城。
军情紧急,边疆危急!
武清收到八百里急令后,便加快了行军速度,半月后,便到了朔州境内。此时也已经联系上了薛仁贵大军。得知薛仁贵大军正在马邑驻扎,武清赶紧领军前往。
武清率军出了雁门关,一路北上,到了马邑城外,只见城墙上战旗飘荡,城门前都挖好了陷马坑,摆好了拒马刺,兵卒严阵以待。武清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战前的紧张感。
城墙上,薛讷巡视城头,见到有大军前来,见是打着唐军熊渠旗号和右武卫旗号,让兵卒问话。
“城下来者可是右武卫大将军武清武驸马?”
武清听得城头喊话,气沉丹田,喊道:“正是武某,薛大将军急令,武某率军前来汇合!”
薛讷知道是武清,便大笑一声,喊道:“大将军,薛讷有礼了。城中已无兵营,大将军先把大军驻扎城外,我已派人禀告父亲,还请大将军海涵。”
武清心中虽有些不快。但明白,大敌当前,一切都以守城为重。武清环视一周,再打开手中地图,只见马邑城西有一高岗,高岗下有一小河,便命令道:“独孤求你率前军驻扎于河岸,令狐楚你率后军驻扎岗下保护好粮草,其余大部驻扎山岗。营寨之外布好拒马刺,陷马坑,设六岗明暗双哨。斥候巡视二十里,其余士卒若无允许,不得外出,有违令者。立斩!”
“谨遵大将军之令!”
于是大军一阵骚动。而后各自安营扎寨。
城头薛讷也不禁暗暗赞许,待看到分为三营扎寨,脸上露出了惊叹,便下了城头,打马向城中军中行去。
到了中军大帐,见过礼后,只见一名魁梧老者一身光明铠甲,依旧精神抖擞。问道:“那武清可曾有怨言。”
薛讷说道:“回父亲,武将军并无怨言。而且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开始依三才之阵,安营扎寨。”
薛仁贵若有所思,问道:“他可是看中了城西高岗?在河边安一营,在岗下安一营,在岗上安一营?”
薛讷不由得动容,在父亲面前,他只有崇拜的份,说道:“父亲所言极是!”
薛仁贵叹息道:“武清深得英公兵法,谨慎有余,开拓不足啊。不过后族有如此人物,不知道是福还是祸。”
“父亲?”薛讷有些疑问。
薛仁贵大笑一声,说道:“好了,我们去会会这大唐第一才子,看看他有何高见!”
此时夕阳西下,大营已经基本上安扎完毕,武清站立山岗之上,看着伙头兵们开始埋锅造饭,炊烟袅袅,武清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没想到自己还有一天能够率领大唐的军队出征平叛,若能有一天他能消灭边患,那是不是可以名垂青史呢?
一时间,思潮澎湃。
“报!”有传令兵奔跑前来。
“说!”武清沉声道。
那传令兵单膝跪地,十分有力地喊道:“大将军,岗下来了一队军马,说是薛仁贵大将军!”
武清一愣,说道:“下岗迎接!”
岗下薛仁贵等一众人马等候,见从岗上快马赶下来一队人马,不禁点头道:“武清不愧是儒将!”
待到跟前,武清下马,单膝跪地,拱手道:“末将见过大将军!”
薛仁贵看着这个少年,一股英武之气仿似缠绕其身,难道如传说中一般,握枪英武之气,执笔书卷之气吗?不禁笑道:“武驸马多礼了。”
武清的大将军和行军总管都是临时的,而驸马都尉却是其真正称谓,武清心中苦笑,这薛仁贵也太认真了吧,但依旧说道:“大将军东征西讨,北拒突厥,实在是我辈楷模,武清只有敬仰的份。请大将军上山一叙!”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能被天下第一才子拍下马屁还是很受用的,薛仁贵面露喜色,丝毫没有谦虚的意思,于是众人上马朝着岗上缓缓行去。
武清意外地发现薛仁贵身后竟然有一名女将,英气逼人,身穿铠甲,铠甲合身,十分性感,不禁多看了几眼。
那女将不禁笑道:“驸马爷是看上奴家了吗?”
武清一愣,脸上出现一抹尴尬之色,赶紧拱手道:“是小将唐突将军了,对不住了。”
薛仁贵一听,便哈哈大笑起来,接着其余人也大笑起来,武清尴尬之色更甚。
只听那女将巧笑道:“驸马爷真是有趣,若我年轻十岁,一定得嫁给驸马爷了。当然了要是我家夫君愿意,奴家现在也是可以嫁给驸马爷的。”
武清一愣,脸上尴尬之余,也不得不承认这大唐女子果然不凡,在如此严肃之地都敢打情骂俏。
“梨花,别胡闹了!”说话之人是薛讷。
武清这才明白,原来这女将是薛讷的妻子,忽然,脑海中闪过一个名字,樊梨花!这女将是樊梨花?
那女将说道:“你这木头,哪有驸马爷风流倜傥,我樊梨花是一朵鲜花儿插在了牛粪上了。”
果然是樊梨花,大唐著名的女将之一,但是最为传神的一个。
于是,在这样的打情骂俏中,众人的心情变得愉悦起来,等进了中军大帐,众人坐定后。薛仁贵说道:“突厥之兵不足为患,只是如今军中出现了疫病,薛某不得不停下来。也不敢让驸马你进城啊。”
武清一愣,这里竟然发生了疫情,不由得心中一紧,这个年代一旦发生疫情,那可是成片成片的死去啊。
于是武清问道:“敢问大将军,这疫情可是如何爆发,现在情况又如何?”
薛仁贵见武清问询,本想不回答,可想到,此人乃天后亲侄,便说道:“关中大旱,逃荒到了各州,饿死了不少人,便发生了疫情,到如今虽然有随军郎中,但是有扩散的趋势。”
武清听了这话,知道薛仁贵所说只是往小了说,看来疫情爆发,已经很严重了。于是便拱手道:“大将军,可否让属下进城一观,也好看看,看能否想出一个对策。”
薛仁贵愣了愣,别人一听有疫情,更是躲都不及,这驸马倒是不怕死,捋了捋花白长须,说道:“就怕驸马染上了瘟疫。”
武清笑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怕死武某就不来了。”
樊梨花大声赞道:“驸马爷果然好胆色,真恨奴家早生了十年。”
薛讷气得瞪了几眼樊梨花,樊梨花当做没看见,那薛仁贵和诸将大笑不止。(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二章 出征(七)
翌日一早。
武清来到了姜出尘的帐篷前,喊道:“出尘姑娘,再不起来,太阳晒屁股了。”
听得帐篷里一阵悉悉索索之声,片刻,帐篷布帘撩开,出来一个少女,只见她脸上略有倦容。
武清问道:“出尘姑娘,昨夜可是没睡好?”说着话,便向帐篷里瞧去。
姜出尘噗嗤一笑,说道:“情哥哥是想看我帐篷里藏了男人吗?”
武清略有尴尬,说道:“怎么会呢?昨夜给你说的事情,你可有了办法?”
姜出尘一边到桶中舀水,然后洗脸漱口,而后说道:“今日看过之后才能知道,瘟疫可不好治。”
武清也很清楚,即使是后世,一旦发生洪涝灾害都是优先防疫的。武清命人端来早餐,两个大馒头,加一碗稀饭,还有一碟泡菜。
“军中简陋,出尘姑娘就将就着吃了吧。”武清指了指盘中的早餐。
姜出尘倒是十分欢喜,说道:“早晨饮食,最忌荤腥,这样最是好的。”
武清自然知道这是养生之道,但还是夸赞一番。
等姜出尘吃完之后,二人便领着护卫下了高岗,直奔县城。到了城门,武清早命人缝好了几块十多层的布条,取出后递给姜出尘,说道:“把这个戴在嘴上。”
姜出尘接过,一看,笑道:“这是什么,笼套?”
武清一愣,继而怒道:“你见过给人戴的笼套?”
姜出尘一缩脖子。吐了下舌头。武清心中一动,这个动作不是后世才有的吗?
武清命人把布条罩在口鼻上后,从脑后挽个结。此时城门已经打开。薛讷迎了出来。
薛讷见武清等人如此打扮不禁有些奇怪。武清因为昨日和樊梨花打情骂俏,此时见了薛讷有些尴尬,见薛讷疑惑的样子,便说道:“这是防止瘟疫从口鼻而入。”
薛讷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而后拱手道:“大将军,我父正在军营等候,还请移驾!”
武清拱手道:“请!”
于是在薛讷的带领下。便进入了城中。武清来到城中街道,只见一片萧条,街边有百姓。双目无神地盯着武清等人,武清感受到了这城中弥漫着一股恐慌。这才明白,此时对上突厥,只有败没有胜。他心情瞬间沉了下来。这一仗看来不好打呀。
等到了中军大帐。武清意外地见到了薛楚玉,见了薛楚玉武清倒是有些尴尬,后来他才知道那天蹴鞠比赛是为了太平公主挑选驸马,结果最后成了武清的个人表演了。
“楚玉兄!”武清拱手道。
薛楚玉哈哈一笑,说道:“你很不错!”手掌放在了武清的肩膀上,拍了拍。
薛仁贵看到后,笑道:“原来驸马跟我这不肖子认识啊。”
“父亲,孩儿哪里不肖呢?”薛楚玉争辩道。
薛仁贵指着薛楚玉道:“你做的事情。别以为我不知道。”
这时候樊梨花走进帐中,说道:“五弟。你去岁流连怡红楼一月,你说好的给嫂子带蜀锦,可结果呢?”
“嫂子,这不是请朋友喝酒给喝完了吗?你哪壶不开提哪壶啊。”薛楚玉求救似的对樊梨花挤眉弄眼。
樊梨花笑道:“得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竞选驸马,结果被我清弟弟给抢了先,你才去了那怡红楼吧。”
武清一愣,看来自己娶了太平,那段时间不知有多少纯情少男**妓馆啊,罪过!
“好了,你们几个年轻人的事情是没完没了的,武驸马,既然你来了,就给我说说,这瘟疫该如何治?”薛仁贵适时地阻止了胡闹。
武清说道:“这是我家妹子,她颇懂一些医术,就让她来瞧瞧已经感染瘟疫的士兵吧。”
众人这才发觉,竟有一蒙面少女,樊梨花巧笑道:“我家清弟果然风流。”
武清大感头疼,这个**,在丈夫和公公面前,竟然公然挑逗自己!但武清只有脸现尴尬,不敢搭话。
于是武清和姜出尘先走进了染病的帐篷。
这是一个容纳四名士兵的帐篷,里面四名士兵都躺在帐篷里,随军郎中正在检查,见到薛仁贵来到,急忙起身拜见。
武清对姜出尘道:“出尘,你可看出是何瘟疫?”
姜出尘走到士兵跟前,仔细检查一番,见士兵双目无神,浑身乏力,便摇了摇头,表示已经没救了,众人心下黯然。
一连走了数个帐篷,武清发觉,竟然把患病和没患病的士兵没有分开,心中不禁对薛仁贵有些怒气,是他不懂得隔离吗?
走进中军大帐,武清拱手道:“薛大将军,瘟疫如此严重,应该专门设立一个隔离区域,把患病的士兵放到隔离区域,全力整治,若不隔离,那也会传染给其他士兵,还请大将军三思。”
薛仁贵苦笑道:“驸马的方法我们也想过,但这会引起军中士兵恐慌,那些患病的士兵也会觉得自己被抛弃了,如今突厥大军压境,若士气低迷,如何抵挡?”
武清双目一凝,说道:“大将军说的也有道理,可若不隔离,恐怕不出半月,这数万将士,恐怕都得死于瘟疫。还请大将军定夺!”
薛仁贵显然也想到了,但他没想到的是这瘟疫蔓延实在太快,如今可战之兵不足一半,若此时突厥来攻,那么毫无疑问,形势将会非常严峻。
“驸马,你可有阻止瘟疫蔓延的办法?”
武清沉思片刻,说道:“武某虽不敢确定,但至少一定会有效果!”
薛仁贵仿似做出了决定一般,说道:“那好,我立刻命人设置隔离区,把所有有疫病的士兵隔离,我希望驸马的办法一定有效果,不然这一仗就难了!”
武清拱手领命,带着护卫们来到了已经搭好的帐篷里。
进了帐篷,武清脸色铁青,一掌拍在了书案上,而后说道:“真的是草菅人命!”
“公子不可大声!”武一刀劝道。
武清说道:“给我取来纸笔!”
片刻护卫取来纸笔,放到书案上。
哗啦一声,书案瞬间破裂成碎片,众人惊骇,不禁看向了武清。
武清也是一愣,没想到刚才一掌竟然用上了内劲,武清苦笑了,而后把纸铺在地上,写下了石灰的烧制之法,并且对付瘟疫写下了几条命令。
第一,不得喝生水,所有饮水,都必须烧开后饮用,凡不遵者,斩。第二,不得随地大小便,挖固定茅厕,并远离帐篷和生活区,凡不遵者,斩。第三,一旦发现自己有发热拉稀者一律及时上报,不报者或包容者,皆斩。第四,清扫军营,一律不得乱扔生活垃圾,违令者,斩。第五,隔离区之外二十丈内不经允许,不得靠近,违者,斩!第六,隔离区士兵每日加肉食一顿,若有冒充者,斩。第七,隔离区士卒,应对郎中有信心,才能活命,若消极等死者,立斩!
武清写完后,把石灰烧制方法,交给了武一刀,说道:“立刻去办!”
而后对姜出尘说道:“我知道你有方法是吗?”
张出尘点了点头,而后说道:“这是药方,给你。”(未完待续。。)
第一百八十三章 出征(八)
武清接过药方,便出了帐篷,走进了中军大帐。把七斩条令和药方交给了薛仁贵。
薛仁贵看过之后,没说什么,但面容严肃,而后便交给了薛讷,说道:“即刻执行,不得有误。”
随即,薛仁贵叫道:“把许郎中给我喊进来!”
片刻一个身着军服的郎中走了进来,薛仁贵说道:“按照这上面所说,找到药材,送到药篷,速速照办。”
等郎中出去,薛仁贵这才看向武清,叹了口气,说道:“怕是驸马对我有些意见吧。”
武清一愣,赶紧拱手道:“大将军何出此言?”
“从你的眼神中,我看出了一种良知,一种对生命的良知。”薛仁贵有些伤感,而后继续说道:“其实,在我跟你这般大的时候,家里很穷,穷到都揭不开锅了,我都从来不会去想着抢,去偷,甚至去杀人放火。我每每看到那些因灾荒而逃难的百姓饿死路边,我都会亲手把他们埋了。因为那时的我,心中充满着对生命的良知。”
武清心中巨震,薛仁贵,果然不简单,单单从眼神中就能看出自己对他的不满,但这一番话,是要告诉自己什么呢?
“大将军,晚辈对前辈的做法虽有意见,但晚辈是一直敬佩大将军的。”武清赶紧说道。
薛仁贵摆了摆手,而后说道:“先坐下吧。”
武清依言坐下,双眼看向了薛仁贵。这是一个精神十分矍铄的老人,从他的眼中就能看出,他所经历的。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到的。
薛仁贵感慨一声,说道:“当年,我兵败大非川,是我一生大小数百战中,唯一的败绩。当时满朝文武、天下学子,都上疏要求杀我以正军法。唯公子替我争辩,此情我薛仁贵铭记于心。至今不曾报答。当年公子心胸如此,如今岂会坐视不理这些将士?我还听说,公子为幼童时。便以懂得救危扶难,帮助穷苦百姓,纵使流放他乡,也依旧能够泰然处之。开馆授徒。一举为大唐培养出十八位进士。公子之心胸非常人能及。”
武清苦笑道:“薛公过誉了,晚辈只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罢了。”
“但一将功成万骨枯啊,你以后会明白的。”
与此同时,军营中开始变得乱哄哄起来,人声嘈杂,各兵营都处在了忙碌中。
隔离区域也划了出来,染了瘟疫的士兵被抬到了隔离区内,而且按照武清的要求。隔离区也划分为轻、重两个区域。这样有别于区别和管理,还有救治。
姜出尘则是到了药篷。她亲自配药煎药,武一刀的石灰窑建成到烧制石灰还得两天时间,所以只能先清扫兵营,搞搞卫生。
不过半日,兵营清扫干净,并挖了几十个茅厕。
武清带着护卫走进了隔离区,看到患病士兵双目无神,武清不无担忧。这个时候,一个士兵哭喊道:“瘟疫如此严重,治也治不好,我不活了!”说着话,便举刀抹向自己的脖子。
武清大怒,飞奔过去,出手夺刀,但噗一声,一股血箭飞溅在了武清的身上,慢了半拍。
怔了怔,看着那个还在血泊中抽搐的士兵,隔离区一片安静。
武清没想到这些士兵的意志竟然这么弱,他环视一周,而后招了招手,命人把这死去的士兵抬出去深埋。
“你们,是我大唐的将士,是我大唐守土保家的士兵,我武清如何敢放弃你们?我武清怎么愿意抛弃你们?即使你们身染疫病,只要你们珍惜自己的生命,加强自己的生存信念,如何会不痊愈?若你们都萌了死志,那请你们暂时不要有自杀的念头,大唐士兵,只有战死在沙场上,只能被敌人砍下脑袋。你们还能为妻儿老小挣得一份抚恤,你们这样死了,能有什么意义。你们这样死了,就是一个孬种。”
这个时候,随军郎中和士兵抬着药桶走了进来,姜出尘也跟了进来。
武清走上前问道:“重病和轻病的药是分开的吗?”
姜出尘点头,指了指木桶,武清这才看到桶上有记号,便吩咐道:“你们给重病士兵灌药吧。”
武清大声吼道:“轻病区域的,都过来喝药了!”
“排好队!一个个来,你们要加强自己的生存信念,才能活下去,知道吗?疫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们没有生存的希望。”武清看着这些士兵无言地低着头,但至少他们能够起身来喝药,说明至少有了生存的希望。
忽然间,一阵冲天的战鼓声响彻全城,武清惊讶,便看到有传令兵来到。
“报将军,大将军召集所有将领中军大帐议事!”
武清吩咐姜出尘和行军郎中,说道:“你们且在此先把药给灌完,我先去了!”
等到了中军大帐,武清见到大帐中多了很多不认识的武将,但众人似乎都知道武清,拱手拜见。
武清是检校右武威大将军,云中道行军总管,所以职位上除了薛仁贵这个正牌右威卫大将军之外,就属武清了。
看到武清来到,薛仁贵点头,而后说道:“好了,突厥之兵已到百里之外了,斥候传来消息,此次突厥兵马共计二十余万,是我等数倍。可我军情况,你们也很清楚,可战之兵不足三万,即使加上武大将军之兵,也只有五万,敌军数倍我等,但我大唐之兵,乃精锐之兵,突厥不足为惧。诸将听令!”
“武清,率你部人马为左翼,看中军旗号行事!”
武清拱手沉声道:“末将领命!”
而后便出了军帐,他非常郁闷,本来还想学点薛仁贵是怎么排兵布阵的,结果最先打发的是自己,看来不是一个体系的,还真不受待见,心中郁闷,留下了姜出尘嘱咐一番后,让其继续治瘟疫后,便带着护卫飞马奔出了马邑县城。
刚一踏进中军,武清命人击鼓聚将,这个时候,手下一名身材魁梧的中郎将拱手道:“禀告大将军,突厥离我营寨不足百里。”
武清惊叹一声,“这么快,你叫什么名字!”
“末将程务挺!”那人答道。
武清沉声说道:“好,本将军记住你了,本将军给你三千人马,给我埋伏在这里!”
武清一指地图上位于马邑城以西的一处山谷,说道:“若突厥退,你给我拦腰截断。若我军败,你给我寻找突厥粮草,截断粮道。可明白?”
程务挺拱手道:“末将领命!”
此时众将已经来到中军大帐,武清对于部署作战还是有点没底,但好在多年来闲暇之余总要翻翻兵书,依葫芦画瓢还是能够做的来,等众将见礼后,武清环视一周,沉声说道:“突厥来犯,你等当奋勇杀敌,以报朝廷,谁敢怠慢退缩者,杀无赦!”
“谨遵将军命令!”
武清说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