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大唐-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杯儿和一壶合欢酒。一把秤杆平放在桌边,有两名宫女见武清进了洞房,立刻欠身问安,道:“驸马爷。”
武清看着两名宫女,都是绝色,看来天后还真是心疼女儿啊,而后看向了安静地坐着的太平公主。伸出了手,那宫女会意,取过秤杆。放在了武清手中。
武清笑道:“表妹,我可得挑了。”
太平公主巧笑一声,说道:“表哥就不怕,我变成了妖怪?”
武清说道:“即使是妖怪。也是迷死人的狐狸精。”说着话。便挑起了盖头,只见太平红唇娇艳欲滴,一双美眸望向了武清。
“真美!”武清赞叹一声。
太平笑道:“我看你是猴急了,先喝了合欢酒吧。”自有宫女倒了酒,退到一边。
武清看了看宫女,说道:“你们俩个退下吧。”
宫女一愣,看向了太平公主,太平笑道:“你这流氓。还怕有人见到吗?”武清脸上一红,出现一抹尴尬之色。
“好了。她们退不退下都没关系,那起居郎就在隔壁记述呢,你要不要把他也赶走呢?”太平公主揶揄一笑。
武清大脑有些短路,这怎么回事?自己又不是皇帝,还要起居郎?他看向太平。太平说道:“这是规矩,我也没办法。”
武清很郁闷,但看着太平半抹的酥胸,白净细腻,不禁吞了下口水,取过酒杯,说道:“喝吧!”
太平公主脸现羞红,依言跟武清交杯喝了合欢酒。
放下了杯儿,公主说道:“郎君,今夜属了你,便是你的人了。望你日后怜惜奴家。”
武清一愣,点头道:“日后一定怜惜的。”说着话,便搂住了太平公主,入怀就感到了一种别样的冲动,他像是公牛看到了红布一般,有一种奋不顾身的冲动。也不管隔壁的起居郎了,也不管什么宫女了。武清从衣领之处,往下一拉,一撕到底,瞬间,太平公主那完美白皙的**呈现在了眼前。
宫女取过一方白娟,捧在手中,面容娇羞,低声说道:“请驸马爷验红!”
“验红?居然还有这出?”武清可不管,太平被武清的粗暴有些吓傻了。
而此时另一宫女捧着三个卷轴过来,径自展开,说道:“请驸马爷观赏,再媾合。”
武清震惊无比,只见随着那宫女展开卷轴,一幅幅非常极为不堪入目的春宫图映入了武清的眼睛,画像极为逼真,非常清楚,精微之处是纤毫毕现,这就是皇室御用春宫图?
“这是谁画的?”武清问道,他确实想知道。
那宫女说道:“是已故宰相阎立本所画。”
原来是他,怪不得如此逼真,他就是人物画的高手啊。武清紧紧贴着太平的身体,一边一张张地看着画册。
震惊,兴奋!
太平玉容赤红,呼吸不畅。武清一把扳过太平的身子,说道:“我即是驸马,那你便是那马儿,驸马附马,我当应是在后面。。。。。。”
起居郎大叹,年轻人就是精力旺盛啊,竟然折腾了一宿,直到天亮之后,等了半个时辰,便再也没了动静,这才赶紧顶着黑眼圈,向大明宫驾车而去,他要把昨夜所记交给天皇和天后阅览。
武清自不知道自己的丰功伟绩被岳父和岳母知晓是什么感觉,但他直到半月后,腰椎都还能感到轻微的酸痛。
日上三竿。当一缕阳光照进窗棂,而后照在太平公主白嫩的肌肤上的时候。武清挣开了眼睛,见太平依旧熟睡,忽然想到今日还要给老娘敬茶。
于是啪一巴掌拍在太平的翘臀上,太平睁开朦胧地眼睛,嘟嚷道:“表哥,让我在睡会!”
武清说道:“今日一早得向母亲敬茶。”
太平忽然记起宫中奶妈交待的事情,便立刻起身,不想浑身酸痛,说道:“昨夜你倒快活了,如今我起不了身,该如何才好?”
这时那两名宫女进来伺候起床穿衣。武清下了床,自己穿了衣服,而后说道:“你且先起来,我先去母亲那里问安,你休息一会便是。”
太平忙说道:“郎君,你且等等,我这新妇礼当敬茶,可不能废了。凝香、凝秋,你们伺候我穿衣。”
于是在两名宫女的伺候下,太平公主这才缓缓坐到了梳妆台前。自有宫女梳头打扮。
武清看着太平,说道:“要不我为娘子画眉?”
太平说道:“我这眉毛需要画吗。”说罢兀自咯咯笑了起来,而后说道:“阿郎要是愿意,不如就背我去见娘吧。”
武清一愣,笑道:“嗯,你这想法不错。你都软得像泥一样了,我能不背吗?”(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二章 立家法

(这里先说明下,唐朝婚礼礼服是男服为绯红,女服为青绿,即红男绿女,本书为了符合大众心性,皆为绯红,望见谅。)
等公主梳洗完毕,换了一件青绿色长裙,只见她黛眉弯弯,略施薄粉,朱唇一点,发髻高绾,两朵珠花点缀,一支步摇横插其上。美艳动人。
武清心中一动,蹲下身,说道:“请公主上背!”
太平笑道:“昨夜是谁说马儿来着,今日怎么颠倒过来呢。”
两名宫女昨夜也是一宿没睡,如今虽困顿不堪,脸上也露出了羞红之色,看向武清的目光颇有些不同,想着那旖旎场面,两股间不禁溪水潺潺,赶紧夹紧,生怕被公主和驸马看到。
但太平是何等人,看到这俩宫女窘态,便说道:“你二人昨夜伺候一宿,这便下去歇息吧。”
待宫女走后,太平说道:“别看了,这俩宫女早晚也是你的马儿,过来抱我!”
武清有些尴尬,说道:“有你这马儿,都能让我累死。”而后便蹲下身,伸出手臂,抱起了太平,太平双臂环住武清的脖子,二人这才向武氏的院子走去。
武一刀和鸦九露出笑容,武一刀笑道:“公子尚了公主,苦日子来了。”
鸦九没有说话,身后有人笑道:“那可不一定,你看他们俩多是恩爱,这才一宿便如胶似漆,就连这走路,都要黏糊在一起。真的是令人羡慕啊。”
武一刀一听便知是阿大,阿大是一个直爽性子,家小都在武府为仆。
武一刀笑道:“这就不足为外人道也。今早和尚我打拳之际,看到那起居郎脚步虚浮,摇摇晃晃地出了府,我猜那起居郎定是一宿未睡啊。”
阿大大笑道:“如此看来,那公子和公主岂不是一宿未睡咯?”
说罢众人大笑起来,就连鸦九,嘴角抽动了几下。
在护卫们议论之时。武清抱着太平来到了武氏房中。
只见武氏坐于堂上,身边站着三名少妇打扮的女子,其中一人身怀六甲。显然快要临盆了。
武氏带领三人起身,而后施礼道:“命妇见过公主。”太平挣扎着从武清怀中下来,差点摊到在地,武清连忙扶住。
公主脸色微微一红。而后正色道:“姨娘。你可千万别如此,我虽为公主,可您是长辈。”
说罢,在武清的搀扶下,公主盈盈一拜,说道:“还请姨娘上座。”
太平公主知道武清风流,但不想在自己之前,竟然已有三个。心中有些不悦,但并没有表现出来。
武氏忙说道:“公主礼不可废。您贵为公主,妇人不敢。”
武清则是笑道:“娘,您上座便是。”
看到武清和太平笑吟吟地望着自己,武氏这才走上前,缓缓坐下。
太平和武清齐齐跪下,此时有婢女奉上茶,太平接在手中,端起茶,一拜,说道:“太平恭敬娘用茶。”
武氏有些激动,而后伸手接过,喝了口,放下,说道:“公主快些起来,从今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希望你能够相夫教子,为我武家开枝散叶,百子千孙。”
“谢娘吉言,儿媳会全尽本分,望娘能长命百岁。”
武清没有想到,平日娇贵的公主竟能说出这番话来,难道是武后教的?他只希望以后太平能别给自己添乱就好了。当然对于娶公主这件事情,武清的心理是很复杂的,或许有鲤鱼跃龙门的意思,或许是前世的**丝心理,也或许想有几分报复的心思,反正,武清这段时间以来,内心很疯狂,很复杂,连他都不知道他还是他自己吗。
接下来,就是三个妾室拜见公主这为主妇了。大唐时代,妾跟主妇,也就是妻的地位是没法比的。武清知道这一点,但他知道要改变这种理念,是根本不现实的,除非你把那些士大夫们给杀光了,而后重新建立秩序。但那样跟焚书坑儒、独尊儒术、五胡乱华、蒙古人屠城万里等等破灭文明的举动有什么区别。这是武清完全不能接受的。
文明,只有在继承中,不断的进取和创新,才能延续下来,留下最为宝贵、最为精华的部分。而不应该是去消灭、毁灭。
武氏早已下去。房中只剩下了四个女人和武清。
武清见武玉儿站着辛苦,便说道:“玉儿,你先坐下。”
武玉儿说道:“玉儿站着便是。”
太平白了眼武清,说道:“好了,坐下吧,我不是妒妇,你们尽好自己的本分便是了。至于服侍阿郎,就要看他的身体了,他身体好,你们自然分得雨露。但你们切不可不知分寸,让阿郎耽于享乐,若是那样,可别怪我动了家法,我丑话说前头,免得到时怨恨于我。”
武清嘴角抽动了下,他第一次感受到了娶公主或许真的不是明智之举,这一家之主,竟然不是自己,心下有些不喜。董小宛本是江湖儿女,如今入了豪门,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教,竟安静了下来。但总归要做点什么吧,武清站起了身。
太平一愣,问道:“阿郎有何事?”
武清顿了顿,脸色不愉,盯着太平公主,说道:“你即为主妇,当主内,应以德服众,切不能以你公主权威压人。我也丑话说前头。你我即为夫妻,我敬你爱你,不是因为你是公主,你可明白?”
太平一愣,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眼前的男人,可不是一般的人,他是自己的表哥,也是自己的夫郎,但同时他已名满天下,遭父皇猜忌,但母后极为喜爱。
忽然,太平一对凤眼中,噙着泪水,却不说话,武清一愣,赶紧走到跟前,说道:“太平,我不过是说出了一些该说的话,你若委屈,便打我一下。”
哇!
太平公主径自哭了起来,长这么大,还从来没有人忤过自己的意,不想这才第二天,自己的驸马,竟然丝毫不给自己面子。
一时间三个妾室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身份地位相差悬殊太多,令她们不知道说什么。
武清大怒,说道:“你哭什么,好了好了,以后家里你说了算!”
“谢表哥!”太平忽然破涕为笑。
武清瞬间感到有一种上当的感觉,没想到太平公主还有这一招,但自己已经答应的事情,怎能改变。都怪自己不曾想到太平公主可不是申明善茬啊。
“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武清气愤中,苦笑连连。
太平扬起那张美艳的脸,说道:“我本来就是女子。”
这么一闹,房间里竟然有了几分温馨的气氛,武玉儿等人也逐渐谈笑起来。武清大为感慨,虽说自己一时不察,上了太平的当,可这样也挺好的啊。(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三章 立家法(续)

太平公主的嫁妆之多,所送礼品之多,让武清震惊无比。竟然堆满了整个幽泉院,如小山一般,从最低层次的绫罗绸缎,到最高精美玉器,奇珍异宝,数不胜数。
武清看着这如山一般的贺礼,摇了摇头,这就是公主的婚礼?管家是公主府的管家。大唐公主府一般有邑司令一人,从七品下;丞一人,从八品下;录事一人,从九品下。这些邑司各官各掌公主府财货出入、田园征封之事。像这种清点嫁妆和贺礼的事情,也就自然由这些人来做了。
但这就出现一个问题,如今武清的商业之路逐渐铺成,每日进项不知凡几,而这些虽是公主府家令,但是朝廷所封,属于外人。若让这些人掌管自己的财产,不得不叫武清警惕。
于是武清便出了幽泉院,到了书房。他一路思索,决定还是跟太平商量一番。
为了以示恩宠,天皇把太平公主的实封由大唐以来公主实封最高三百五十户,提到了一千二百户,而且婚礼当日大赦长安城里的囚犯。这些都无不显示着太平公主娘家实力的雄厚。所以若要让公主府司令掌管财物,也就是这两天交接。可如果这样交出去的话,武清是不愿意的。更何况武清商业之路铺开,已经非常之大了,保不准太平会告知天皇李治和天后。
武清越想越觉得有这可能,公主的荣耀是来自皇室身份,自己要建立商业帝国。那毫无疑问是在挖大唐的根基,即使跟太平公主再恩爱,她也不会让武清如此做的。
那么分开掌管。却必须要有一个合适的理由,可这理由该如何解释呢?一时间武清陷入了沉思。
“阿郎!”
一个娇嗲濡软的声音传入武清的耳中,武清苦笑一声,这个时候敢进书房的,也只有太平公主了。
武清站起身,说道:“太平,到书房中可是有事?”
“没事就不能找阿郎吗?”太平公主坐在了书案之后。占据了武清的位置,而后感受了下高背圈椅,说道:“你这坐具倒是舒服。改日给我也做把。”
“这还不简单,秋菊!”武清说着便喊起了秋菊,可半晌没人答应,忽然想到。如今秋菊是妾室。倒也不能随意出入书房了,武清大为不习惯,心中不禁对万恶的旧社会一阵批判。
太平倒是抓住了字眼,说道:“看来秋菊在你心里很重要吗?”
武清说道:“我自小由秋菊照顾,习惯了,很难改过来,你要是伺候我,我也会习惯的。”
太平打娘胎里就是别人伺候的主。如何伺候得了别人,虽说武清是夫郎。可谁有听过公主伺候驸马的,驸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而已。武清虽有些特别,但公主也是不可能去做的,一者皇家公主颜面,二者身子娇贵也做不了,此所谓娇生惯养。
太平白了眼,说道:“阿郎真是会欺负人,明知我不曾伺候过人,便让我做。怕是阿郎心中有事,说吧,有何事,除了伺候你,其他事我都答应。”
武清心中一愣,这太平果然是心思缜密,但此刻若说出来,自己理由也没想好,可又不想放过这个机会。于是便先调笑道:“谁说表妹不会伺候人呢?昨夜红烛夜不熄,总是雨停风更急。玉体香榻颠簸,只闻咿咿呀呀。”
太平瞬间脸色绯红,更加娇艳欲滴,骂道:“色胚!到了现在,你还提。你不说事情,说明你所求之事甚大。既然我已说过答应你,你直说便是了。”
武清走到太平身前,太平起身,武清坐于圈椅中,而后把太平拉入怀中,入怀满香,仿似抱着一团棉花一般,细腻处让人不禁联想那**之时。武清很快收了心情,说道:“你进了我家,我家并不是世家大族,所以没有多少规矩。按例便是你府中司令等掌管我家各项进出财物。可如今,我发觉,那些家令都是朝廷所封,一者家财不易外泄,二者我府中虽小,但还有些仆人和生意,若就此合作一处,怕有些不妥。”
太平秀眉微蹙,便说道:“那依阿郎的意思是?”
武清说道:“我看就家中之事各管各的吧。”
太平眼眸中出现一抹水气,仿佛有些伤心,便说道:“看来表哥与我成了夫妻,也依旧不把我当家人,而当成了外人。若表哥觉得那些家令不妥,我便辞了便是。希望表哥不要再说这样的话,太平也会做好本分,尽自己的职责,打理好这个家的。”
武清心中郁闷到了极点,这算什么事儿,但看太平样子不像作伪,可要是自己那些家财被太平看到了,会怎么样呢?他不敢想象。一时间他竟想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娶公主,他第二次感到了麻烦!
若能退货就好了,但武清只能想想,什么手续都办了,每一道都非常合格,就连最是退货理由的“验红”都办了手续,那张梅花图都已经被收藏在了某个地方。
武清忽然灵光一闪,说道:“令月!”
令月是太平的小名,听到武清叫自己小名,眼眸中闪过一道惊讶之色,问道:“夫郎,怎么呢?”
“我要先定个规矩!”武清沉沉地说道。
“规矩?”太平更加惊讶,从来没有驸马在公主面前如此说话吧。
武清搂着太平的腰肢,紧了紧,说道:“你即为我媳妇,今生相伴到老,也不过几十载而已。但我俩子孙可很长远,今生所作,一者成就自己梦想,二者为子孙攒些家业。你是皇族,你身份尊贵,可你死后,是想入我家祖坟,还是想陪葬皇陵?”
太平公主从来没想过这些,而且也从来没有担心过死后会怎么样,更何况她更是没有想到武清竟然问得如此直接。一时间她心乱如麻,她也明白这或许就是在公主和主妇之间做一个选择吧。她侧身看向了武清,依旧是那双眸子,依旧还是那样让她看不透。太平心中叹息一下,面露绝然之色,说道:“阿郎的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太平也明白。太平即为阿郎的女人,那今生便是阿郎的女人,阿郎宠爱太平,太平心中只有感激,只盼阿郎能够体谅太平。太平发誓,今生我太平爱阿郎,保护阿郎,死后只愿陪伴阿郎,若违此誓,天诛地灭,死后不入轮回。”
武清心中一颤,这个誓言很绝。武后信奉佛教,源自于母亲杨氏,太平虽曾自小出家,取道号太平,可并没有成为道士,而是耳濡目染之下,对佛教有些研究。佛家讲求超脱,相信有来生,人应有彼岸和轮回。如今誓言中“不入轮回”,这是最严厉的惩罚了。
武清含住了太平的红唇,二人久久不分。(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四章 齐家

对于太平公主如此贤德淑惠,武清真的是没有想到。公主身份尊贵,娇生惯养,却能够如此听话。但武清并没有放弃警惕。大唐公主都是风流的主,不得不防,若冷不防给自己戴个绿帽子,那实在是丢人了
武清第三次感到,娶公主真的是一件非常揪心的事情。
与太平商议后,决定还是不辞了那些家令,毕竟在成婚之后先辞家令,不得不让人产生怀疑。说不得别有用心之人会安个谋反的罪名,即使公主是天皇和天后宠爱之女,也会毫不犹豫地杀掉,这就是皇族的残酷,在高贵中渗透着鲜血。
府中进项依然由武家几位管家负责,家令则掌管太平封地食邑等地田地、庄园、佃户,都必须向太平禀告,而武清也需要知道府中各种进出。武氏已把府中诸事交给了太平管理,她自己在佛堂中潜心礼佛。当太平翻开武清的账簿后,也不禁被武府的进项给震惊了,每日里进项就十多万贯,这都赶上大唐的府库税收了。面对太平的震惊,武清也只是在心里惭愧了下,这只是一半不到而已。
看过了账簿,太平说道:“阿郎,如此多的进项,该如何用呢?而且财物放在哪儿呢。”
武清笑道:“大唐,无论是朝廷,还是士大夫们都鄙视商人,认为商人逐利,是惟利是图的小人,是最低贱的营生。可整个大唐的繁荣,若没了商人。粮食如何运到京师?各种货物又如何在市集中出现,那些奇珍异宝、古玩字画,又如何会让人看到?”
太平不知武清何意。便问道:“阿郎的意思是?”
武清这才徐徐而道:“朝廷和士大夫都摒弃商业,而我不行,我有官有爵,却无实封,养家糊口都难,所以家中的生意也得继续下去。太平你食邑虽多,但终究是你一人。等我俩百年之后,我俩子孙又该如何呢?所以家中是不存钱的,所有的钱货都用在了生意上了。”
太平没想到武清竟然想的如此之远。但武清的道理很明确,而且也确实如此,于是便道:“家中生意,我会帮助。还有我把庄园和田地全都交给你。阿郎,你看怎么样?”
武清抱住了太平,啵,亲了下,说道:“我有太平,如有一宝。”
太平脸色绯红,说道:“但你得答应我,往后不得再纳妾了。”
瞬间。武清脑海中闪过师姐宇文素娥的容颜,说道:“我如今可不止三名妾室。”
太平一愣。盯着武清,问道:“你养外室?”
养外室是被朝廷和士大夫所坚决反对的,而且养外室的大臣轻则丢官,重则发配边疆。
武清有些尴尬,在这正妻面前,他实在有些惭愧,但还是说道:“不是,在你之前,本就是。”
太平知道表哥曾经风流浪荡,甚至为了上官婉儿都敢大闹皇城,于是平静了下,问道:“有几个?是谁?”
“有那么四五个吧。”武清低声说道,像一个犯了错的孩子。
太平气得大笑起来,抓起武清的手臂,一口而下,武清本想震开,可想到自己确实不对,任凭太平咬住,也不知有咬了多久,武清忍受着疼痛,直到听得太平低声饮泣,等送开了武清手臂,武清这才看到,太平已是泪流满面。
武清哄道:“好了,不哭了,我发誓,以后再也不会有了,自你之后,再也不会有了。”
太平梨花带雨,娇嗲万分,说道:“这可是你说的,你男子汉大丈夫,说话可不能不算数。”
这小女儿姿态,真撩人,武清大怒,说道:“我说话从来没有不算数过,这是原则!”
而后便在这书房,撩起太平的长裙,来了一套观音坐莲之缠绵动作。
也是这一天,武清执笔,写下了“武氏家训”四个大字。
日子一天天过,武清依旧在书房中笔耕不辍,鹅毛笔加快了书写效率,所以至年关,《论宇宙》和《武氏家训》的初稿算是彻底完成。
这两月中,武清只见了下自己的几名学生,李奉孝如今成了长安城最有名的说书人,天皇欣喜之下,便封为了教坊使,可谓武清弟子中做官第一人,品级也是最高。贺知章到弘文馆校字,张若虚到了太乐署,王忠到了银州做了县丞,其他人等各有去处。武信去了日本再也没回来,这让武清大为失望,也不知道死了还是活着,说好的日本妞也没带回来,这让武清在期待中变得愤怒了很长时间。
武家族人,大多数都跑到了武承嗣和武三思那边去了,这让武清很窝火,武承嗣为宗正卿从三品大员,武三思为兵部侍郎,正四品官。而武清,只有头衔没有品秩。所以跟在武清身边的武氏族人,都是家道中落的旁支。
但不管怎么说,武清都是嫡系子孙,所以祭祖之时,武承嗣和武三思都不得不来到武府。更何况如今太平公主下嫁武清,武清的身份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正月祭祖,武氏族人来到了武府的祠堂,但武承嗣和武三思并没有到来,他们的子嗣也没有到。
司礼说道:“阿郎,时辰到了。”
武清站起身,刚要说话,只听得门外来人大声说道:“堂弟啊,都怪府中有客,耽误了,我来迟了,还没开始吧。”
来人正是武三思,武三思身材微胖,面容倒也清朗,三缕长须飘荡,大踏步走了进来。
紧接着又是一声大喊:“堂弟啊,等等我啊,街上车马如织,我是徒步跑来的啊。”
来人毫无疑问,是那武承嗣,武承嗣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咳嗽不止,满头是汗,像是真的徒步跑来的。但武清知晓武承嗣底细,在流放岭南便染上了痨病,活动剧烈,便是这个样子。
待二人站立身后,武清也不说话,心中冷笑一声,便说道:“开始吧!”
祭拜了祖先,武清让人设宴,族人团聚一下,交流交流感情,但一个个推脱有事,因为武清不算武氏家主,所以武清也丝毫没有办法,但也留下了三十多人,武清命人设宴。
这个时候,有奴婢禀告玉儿要生了。武玉儿十月怀胎,终于要生了,武清大喜。太平脸色不愉,都两个月了,自己还没怀上,她幽怨地看向武清,武清牵着太平的手,低声道:“往后啊,你下我上,就能怀上了。”
太平羞红着脸,狠狠地掐了下这个色胚,但却把这句话记在了心里。(未完待续。。)




 第一七十五章 玉漱

房间里,武玉儿一阵声嘶力竭的尖叫之后,一声婴儿的啼哭声,传出了房间。
焦急等候的武清诸人露出了笑容,片刻,自有稳婆抱出了一个婴儿,笑着说道:“恭喜公子,是一个千金。”
武清欢喜地接过婴儿,只见她脸上有些皱,与那玲珑有些不同,心中嘀咕了下,难道这是要逆生长吗?
太平公主心中一喜,还好是个女儿,但见武清脸上欢喜,不禁大为奇怪,凡是男人不都喜欢男孩儿吗,可驸马为何对女儿也如此欢喜呢?但这话她却不能问。
武清抱着孩子,进入了武玉儿的房间,只见武玉儿脸色苍白,想要起身,武清急忙按住,说道:“好生歇息,我会让人再送些补品过来。”
“对不起,阿郎,是奴家身子不争气。”武玉儿流下了眼泪。
武清知道武玉儿要说什么,但沉着脸说道:“生儿生女,难道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要是没我的种,你什么也生不出来。”
这话极为露骨,让在场诸人震惊之余,不禁为武清心胸之宽广而折服。
自有奴婢报知武氏,武氏一听后,脸上没有表露什么,依旧一脸淡然,待婢女走后,她走到送子观音那里,点上一炷香,跪下磕头,口中念道:“请菩萨保佑,让我武家早日生得男儿,为我武家传宗接代。”
房间内,武清给女儿起名玉珑,
时间飞逝。
二月。太子李哲长子降生,取名重照,三月满月之时。封为皇太孙,改元永淳,大赦天下。
但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车薄率十姓反叛,裴行俭领金牙道行军大总管,分三路进兵,师未行,便死在了家中。
这时。关中旱灾突降,长安粮价一日三涨,出现恐慌。百官叫苦连天,漕运不通,粮食供不应求。一时间长安城笼罩在恐慌中。
天皇天后不得不匆忙领百官到东都洛阳就食,命令太子李哲坐守长安。并监国。关中百姓可到各州县就食。但多年来的灾害加之边患用兵。各地义仓储粮不多。不过几日,长安里坊中,就有饿死之人。不过半月,大街小巷都堆满了尸体。甚至开始出现易子相食的悲惨画面。
武清和太平公主没有来得及跟上天皇和天后的队伍,所以便留在了长安。
看着笼罩在饥荒恐惧气氛中的长安城,武清心中沉甸甸的,这是大唐吗?这是繁荣的大唐吗?一个小小的旱灾就弄得饿殍遍野。若不及早处理,等尸体腐烂。那将是更严重的瘟疫!
这一次,武清没有赈济。一者府中人口众多,特别是太平公主下嫁之后,带来的宫女护卫,足足有三百人,这还不算公主庄园和田地里奴仆和佃户。尽管有些存粮,可也是堪堪够而已。
在隆庆坊一带,多为荒芜之地,并不是没有房屋,但大多都住着平民和一些商贾。故而不乏一些深宅大院。
阳宅。
在隆庆坊里,这是一个姓阳的商贾的宅院,但这只是表面,是给外人看的。这里真正的用途,也只有武清知道。
这一日,武清以巡视庄园为由,骑马向隆庆坊缓缓行去,一路不是死尸,就是县衙仆役们搬运尸体的场面,还有就是双眼无神的难民们。武清无可奈何,只有作了个自私的人。
不多时便踏进了阳宅。进入阳宅,直至后宅坐定之后,武清这才看向了那仆人,笑道:“不错,若能如此,你们当可做一番大事。”
“主上过奖了。如今外面饥荒,我等能有一口饭吃,全赖主上,兄弟们对主上感激不尽,他们希望能够面见主上。”那仆人说道。
武清不为所动,说道:“好了,我今日来,有两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