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权倾大明-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丛云,你生了一个天才,真的。恭喜你。只是,有些事,还是三天之后再说吧!”可道衍还没笑完,身边的人却突然反客为主,帮道衍做出了这样的一个决定!
这让还在大笑的道衍停止了笑声,转头看向身边的好友。是他在收徒弟,跟好友又没关系,多年的好友为什么要这样做?!突然之间,道衍的神情变得很严肃,王丛云也是一样。因为王丛云知道这人的身份,他的内心开始害怕了。
“好吧。王丛云,三天之后再带你儿千军前来。我会吩咐管家亲自驾车去接的,如此好的苗子,我真的很喜欢。”
有了道衍的承诺,王丛云没有再说什么,带着王千军就离开了。不知道道衍身边客人是谁,王千军也没有多话,跟着父亲离开了道衍的府上,而且走的还是后门。
两父子出了门,走上一段路后,王千军终于忍不住问道:“父亲,道衍大和尚身边的客人是谁?!”
第三章 林中稚虎(上)
“袁珙!”提到这个人的名字,王丛云很是不安。袁珙这个人并没有太大的权势,也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但他有一项绝学连当今天子都赞叹不已,也令很多人害怕,那就是相人之术!王丛云现在最怕的是,袁珙从王千军的脸上相出了什么!
袁珙字廷玉,宁波人,号柳庄居士。少年时游海外洛伽山,遇到一位叫别古崖的僧人,授以相人之术,以视人之形状气色,参考其所生年月以断吉凶,所相的士大夫数十百人,其死生祸福,迟速大小,并刻时日,无不奇中。道衍北上参学,游到河洛,在嵩山遇到袁珙,袁珙见他身为佛子,却隐含杀气,笑着告诉他:“你真是个奇怪的和尚,三角眼,形如病虎,有嗜杀之相,更有辅国之才,望君珍重。”
后来道衍将袁珙推荐给燕王朱棣。朱棣召袁珙入北京,而自己和九个替身卫士在街上混杂饮酒。袁珙一见立即跪倒,说:“殿下为什么这样轻视自己?”燕王乃起而入宫。
袁珙省视着燕王说:“龙行虎步,日骨插天,太平天子之相。年四十,长须过肚,可登大宝。”此话更加坚定了燕王发动靖难之役的决心,在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袁珙成为了永乐帝的第二号军师,仅次于道衍之下。
又碰到一个永乐朝的奇人,王千军不仅不害怕,还很高兴地笑了。只是王丛云脸上担忧的神情让王千军不得不劝慰道:“父亲,这样不好吗?!最起码在明相士袁珙眼中,你儿子并不是普通人。三天之后,一切就知分晓了。”
王丛云现在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只能对儿子笑一笑,让儿子不用担心他。其他的,先回家再说,家里的两个女人都比他聪明,三个大人好好商量一下。
王丛云与王千军父子离开后,道衍坐在了太师椅上,一口将放凉的茶喝完后,才向袁珙问道:“这么多年的朋友,有什么话直说吧。你从那小子的脸上看出了什么?!”
袁珙并没有马上回答道衍的问题,而是看了看外面的两名仆人,道衍一挥手说道:“没有我的吩咐,五十步以内不许有任何人出现。今天不再见客!”
道衍的一声命令,所有仆人快速地离开了,并在大门外挂上了不见客的牌子。等仆人们都忙完了,道衍才说道:“这样可以了吗?有什么话直说吧!”
袁珙这才开口说道:“还记得我初次见你给的批言吗?”
道衍点了点头,回答道:“当然记得。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正是你这句话,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走上这条血腥的迎王之路!那你给王千军的批言是什么?!”
“林中稚虎忙嬉戏,百兽亦知日后王。此子虽然年纪尚轻,可虎相已成!”说到这,道衍没有再多说什么。两人是多年至交,所谓的虎相并不是民间常说的“虎儿”那么简单!
道衍笑了,笑得更加地开心,他说道:“哈哈,哈哈!又是一头老虎,还不是病虎,是一头正在成长的稚嫩幼虎,这样不好吗?!病虎的徒弟将来也是一头老虎,这样才可以继承我一生所学,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对于道衍开心的笑声,袁珙摇了摇头,担忧地说道:“除了当今圣上,他是我所见命格最尊贵的人,甚至超过了大皇子!虎者,霸也!你只是一头病虎,三年靖难之役,就造成了那么多的杀孽!这虽然是天意,但也是天下苍生的劫难。而他,我只看到将来会有多缕情丝缠绕于身,却没有看见其他的制约。我担心,担心此子倘若真的继承你一生所学,日后长大了,会做出什么事来!”
霸者,这就是袁珙所看的,也是他所担心的。三年的靖难之役,是天意,但也造成了无数的杀孽,多少人为了这场皇位之争家破人亡,甚至被株连十族,袁珙在为天下苍生担忧!
“成皇之路是血腥的,即便是天意,一路走来也是无数的鲜血与尸骨,但这也是无法避免的。我知道你在担忧什么,可既然他只是头老虎,一个霸者,以当今圣上之战龙命格,又何惧一头小虎。我相信在我的教导之下,他日后一定会成为大明朝的擎天保驾之臣!在我眼中,庸臣皆是鸡犬牛羊之辈,大明朝需要一个虎臣!”
道衍很有自信,可袁珙却不这么想,他继续说道:“当今圣上,的确是无人能够左右之皇。可圣上如今正值壮年,而他才十岁。十年之后,圣上已老,稚虎也才刚刚冠礼成年。我所担心的并不是当今圣上,而是圣上百年之后!大皇子与皇长孙之命格皆不如此子!”
听到袁珙如此的分析,道衍沉思不语,命格之说,可信可不信,偏偏他这位挚友,无一不中!
过了一会,道衍再次开口说道:“王丛云与燕梓两人,都是身受皇上与皇后大恩之人,也都是忠心耿耿之辈,我想他们两人教出来的儿子,应该也是忠臣!”
袁珙再次摇头,说道:“老朋友,你动心了,因为你害怕你这一生所学无人能够继承。可你也别忘了,当年的曹操也是忠臣之后,起兵时也是一心忠于大汉。只是,像我等这些权力之上的人,很多事都是无法自行做主的,因为有很多人在背后推着我们向前。”
“那你的意思,是要毁去此子了!”一再听到袁珙的糟糕判断,道衍这头病虎忠于动怒了!
可袁珙依旧是摇头,说道:“一切还没有定数,因为他现在也只是头在林中嬉戏的稚虎,天还在看。我也希望这都是我杞人忧天,倘若他忠心于大明朝,一生不变的话。这是大明之福,也是天下苍生之福。我可以预见,继承你一生所学的他,将会成为大明朝的中流砥柱,大明第一能臣。可也因为他还小,我才无法看到更远之事,我突然有种感觉,老天爷跟我开了一个玩笑,一个很大的玩笑!”
袁珙不再说话了,道衍有些颓废地坐在太师椅上,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决断了!满腹经纶,经天纬地之才他,只不过用了半生所学便辅佐燕王登基成功,从建文帝的手上夺来了江山。只是野心勃勃的他见证了战争的残酷,还有成皇之路的血腥,他累了。可就这样让他一生所学全都随着自己深埋黄土,回到佛主的身边,道衍不甘心,像王千军这样学生,百年也难得一人啊!
但是,袁珙的话也在警告着道衍,王千军此人,既可成为千古能臣,也可成为曹操!倘若王千军真成为曹操,那将是大明之祸,也是天下苍生之祸!
“三天之后,我会再考一次。倘若他心中有大明朝,愿意做一忠臣,你我便合力为其织一张大网,使他在日后有所牵挂,成为大明第一能臣,名臣。可倘若他自小便有不臣之心,贫僧将再开杀戒,还请佛主原谅!”
自从永乐帝株连了黄子澄后,道衍便在佛主面前起誓,此生不再开杀戒。只是,这一次,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决定。皇朝安稳,天下百姓才可以休养生息,大明朝不能再乱了。
见到病虎杀性再起,袁珙摇了摇头说道:“天意难测!此子出生我竟然没有一点发觉,天象也没有一点变化,彷如虚无中突然出现一人,实在是古怪。所以,老朋友,就算你想杀他,也未必可以。如果他真是上天为我大明而派来的,那也是我大明之福!如果真是那样,就让我们这两把老骨头好好帮他谋划一番吧。哈哈!”
袁珙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即便是他也无法看透天意。可有一点,袁珙知道,原本看透世间的两人突然又发现了好玩的事情,又让他们那颗原本的平静的心再次激动。
道衍此时,既要往最坏的情况去想,也要往最好的结果去想。心乱的他,终于是忍不住,双手合十念起了佛经。只是,当道衍闭上眼时,他所见的都是这三年靖难之役的种种杀戮,无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无一不是家破人亡,无一不是累累白骨。
其实道衍已经知道,他做错了,当年的他做错了。只是为了一展所长,只是为了自己的野心,他造就了一个永乐帝,也造成了无数惨剧。可后悔之后,他又能做什么?他还能做什么?施展抱负之后,他得到的只有空虚与寂寞,佛主对他的惩罚还没有结束,只是开始而已。
看着老朋友满头大汗地诵念佛经,袁珙悄声地离开了。这是道衍的心魔,别人帮不了他,只能靠道衍自己的意志。袁珙的内心何尝不是一样矛盾,他们都得到了多年所梦想的权势、财富,可得到之后却是如此的纠结,他们都知道自己做错了,可错了又能怎么样?!天意如此,天意难测!
第三章 林中稚虎(中)
王千军当然不知道衍跟袁珙说了什么,回到家后他也没多想什么,想再多也没用,那还不如抓紧时间,撒娇一下。回到家中,王千军就下就跑到了母亲的怀里,抱住母亲撒娇。母亲的怀抱,永远是孩子最温馨的地方,什么男子汉,什么长不大的孩子,都跟王千军没关系,他现在就是个孩子,安稳地抱住母亲,在母亲的怀里撒娇最舒服。
摸摸儿子的头,燕梓不知道具体怎么样了,有些担心地问道:“怎么样了?”
刘雪沁也在旁边等消息,可与王千军轻松地笑容不同,王丛云可笑不出来,他回答道:“道衍大师很欣赏千军,连我都没想到千军会说出那样的话来。只是,那时袁珙大人也在,袁珙大人有话要说,道衍大师让我们三天之后再去,他会让管家亲自来接我们。”
袁珙也在,燕梓跟刘雪沁都很震惊。如今在南京城内,希望袁珙能为其相面点拨一二的达官显贵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靖难之役的功臣们,无一不把袁珙奉为上宾。只是,与道衍一样,当永乐皇帝登基后,袁珙也是越来越低调。
三天之后,也就是说,袁珙从王千军这张稚嫩却自信的脸上看到了一些不能对别人说的东西,到底是福是祸,也就只有道衍跟袁珙两个人知道。
三个大人都沉默了,可王千军却依旧没心没肺地玩弄着母亲的鬓角长发,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发现儿子太过冷静,燕梓拍了一下王千军的屁股,问道:“千军,你怎么想?!是你说要拜道衍大师为师的,现在碰到这样的事,你有什么想法?!”
王千军松开了母亲鬓角的长发,一点都不在乎三个大人焦虑的表情,直接说了这么一句:“这三天我就玩,其他的时候都不做,连玩三天。可以吗?娘亲,可以吗?!”
王千军在撒娇,摇着燕梓的手臂在撒娇。刘雪沁实在有点不适应王千军这种时而成熟,时而幼稚的变化。王丛云真的被儿子气到了,大人都在关心他,事情也是他惹出来的,可他现在却是一副只想玩的模样。如果不是王千军就在燕梓的怀里,王丛云找就冲过来,抓起王千军,扒下他的裤子,打屁股了!
燕梓也是一阵无语,可看着儿子那幼稚却充满自信地笑容,燕梓终于明了王千军的意思了。这个时候,无论三个大人如何讨论,都是没用的。那还不如放弃一切,一家人好好享受天伦之乐。如果王千军在道衍收为弟子,那王千军也就没有玩的机会了,在家的时间也会变得很少。
“相公,你去请三天假,这三天就让我们一家人好好聚聚,享受一下天伦之乐,其他的事,三天后再说!但无论发生什么事,千军都是我们的儿子,我们最自豪的儿子。”
燕梓都这样说了,王丛云也就点头答应了。自从听到儿子在道衍面前说的那一番话,王丛云就知道,他的这个儿子并非池中物,也不是他说能管教的。似乎是上天将一颗星宿托生在自己家中,既然如此,那就把一切都看开了。不过有一点,那是王丛云与燕梓的底线,那就是对大明朝的忠诚,这是王千军绝对不能碰触的。如果王千军犯了,这对夫妻即便是同归于尽,也要大义灭亲!
三天时间,王千军整整玩了三天,只可惜这不是在现代,没有电脑游戏,没有街机游戏,也没有足球、篮球可以玩。更糟糕的是,王千军是在一个武将家庭出生,能够玩的也就那么几样,骑马、射箭。不过这骑马、射箭可是现代很难玩到的贵族游戏。三天时间,王千军在五十步之内可以站着射中箭靶的红心,就是骑射惨了点,十箭里只有两箭可以射中箭靶,而且都是勉强射中的。
这根本不是在玩,是在学习骑马、射箭。对于父亲的安排,王千军有点无语,可也玩得很开心。当王千军拿到为自己专门做的弓箭时,他开心极了。这是来到这个世上,属于他一个人的第一件武器,可以伤人甚至是杀人的武器。很多男孩子都喜欢玩具枪,而在这个没有玩具枪的时代,王千军有属于他自己的弓箭,真实的弓箭。
玩了三天,王千军开始期待,期待长大之后的狩猎,骑在高大的马上去射杀逃跑的猎物,获取自己的战利品。更在永乐北征鞑靼之时,穿上盔甲,跨上战马,跟随永乐帝北征。在那宽广的草原上,去征战,去杀戮!正如唐朝诗人李贺所写的《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第三天的最后一个晚上,王千军泡完药水澡就早早的睡下了。这天晚上,燕梓让刘雪沁陪王丛云,她自己一个人在王千军睡下后,悄悄地来到儿子的床边,抚摸着儿子熟睡小脸,燕梓突然流下了眼泪。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王千军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也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儿子。
可现在,孩子长大了,虽然王千军只有十岁,可在燕梓的眼中,她的儿子长大了,翅膀硬了的小鹰就要展翅高飞了。孩子大了,就要离开父母的怀抱,无论明天的结果如何,王千军都将一个人在天空中展翅翱翔。这是身为母亲的骄傲,但也是让母亲悲伤的一件事。
王千军的睡相很不好,才一个转身就把被子踢开了。燕梓轻轻一笑,帮王千军盖好被子。结果被子才刚盖上,王千军又是一脚,又踢开了。这下燕梓可有点生气了,捏了捏儿子的小脸,再次帮王千军把被子盖上。这次王千军可就没有再踢被子了,燕梓也就这样在王千军的床边坐了一整夜。
第四天一大早,王千军起来的第一眼就看到了帮助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母亲。燕梓坐在床边打着瞌睡,王千军不愿吵醒她,就这么抓着母亲的手,一直到父亲进了屋,王千军才从床上起来。
道衍的管家已经来了,亲自驾着马车来到王家门口,来接王千军。情况发生了变化,道衍的亲笔信上写得很清楚,只要求见王千军一个人,王丛云不能跟随。道衍的管家有些着急,一再催促王丛云快点让王千军上马车,可王千军连早饭都没有吃,这让他很为难。
“让他在外面等着。我们是客人,就必须给予客人必要的尊敬。我总不能就这个样子去见道衍大和尚吧?!爹妈,咱们先吃早饭吧,小娘也一起,一家人吃完这顿早饭。”
没有一点商量,王千军很是平常地吃着一家人这顿比较特殊的早饭,外面道衍的管家催促了好几次,可都被王千军用相同的理由打发了。看到王千军如此强硬的态度,管家内心再生气也没有再说什么。虽然他是道衍的管家,可道衍有太多的秘密他这个当管家的都不知道,有些事还是不要做得太过分比较好了。
可无论他这个管家怎么想,都想不出道衍重视这一家人的理由。一个为了女人被皇帝收回所有功勋的靖难之役功臣有什么好在乎,只是一个笑话而已。南京城那么多官员都想求见他的主人一面,可偏偏姓王的这一家,主人派他来接还这个样子,要是因为迟到让道衍生气,那就更好了。
管家坐在马车上一直等到王千军出门,一家人都出来为王千军送行,那是父母对孩子孤身出门的担忧。可王千军却没有一点停留,几步就跳上了马车,然后对管家说道:“管家,可以走了。快一点哦,我想道衍大和尚已经有些着急了。”
只是管家并没有按照王千军的话去做,而是慢慢挥起鞭子,慢慢地驾着马车离开。当马车消失在巷口时,王丛云摇了摇头,搂着燕梓的肩膀进了屋。刘雪沁先将王家的大门关上,接着小步快走,跟着前面两人的脚步,保持着两步距离一直跟着。
道衍府上,道衍的确是等了王千军很久。管家带着王千军进屋,刚想说上几句,道衍就让他离开了,还不允许家里的其他人靠近。袁珙今天并不在这里,在道衍的身边是一个高大的胖和尚,一个肚子大大的胖和尚。王千军第一眼就对这个胖和尚很感兴趣,不仅是因为他那巨大的肚子,那一身可怕的肌肉,还有脸上那憨厚的笑容。一脸横肉的他,笑起来感觉油就要从脸上流下来。
“他是贫僧佛家的弟子,法号了空。”道衍并没有因为王千军的晚来而生气,首先介绍了他身边和尚的身份,一个笑起来一脸憨厚,可却孔武有力的强壮胖和尚。
第三章 林中稚虎(下)
“王公子你好。”了空很和气地跟王千军打了声招呼,可没想到王千军却几步跑到他的身边,先是捏了捏他腰上的肉,接着又摆弄起了空和尚那粗大的胳膊。
了空腰上的肉很硬,那可不是肥肉,全是硬的捏不动的肌肉。王千军摆弄着了空的右臂,让他将手臂抬起,了空明白王千军的意思,很乐意地抬起右臂,小手臂向上弯曲,显现出手臂上的强壮肌肉。王千军如同猴子般直接吊在了了空的手臂上,双脚直接离地。
“好了,别闹了!”看到王千军如此的玩闹,原本内心严肃的道衍一阵的无力感,眼前的这个人,还是个孩子。可自己此时,却有杀他的心。道衍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怎么了,既害怕王千军,又渴求着这个孩子能成为他的弟子。
道衍发话了,王千军也就从了空的手臂上下来。了空此时也不明白,为什么他的师父要他在关键时刻,杀了这么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
可让道衍和了空两人没想到的是,王千军走回到道衍身边时,开口却是一句:“大和尚,了空和尚是你佛心的寄托吗?!”
就这一句话,让两人的心在瞬间绷紧,因为王千军说得一点都没错,了空和尚正是道衍和尚佛心的寄托,也是他佛法的继承者。眼前的这个孩子,并不是表面上的那么简单!
道衍点了点头回答道:“没错,小子猜得很对。既然你问了贫僧,那贫僧也想问你一句,你怎么看忠这个字?”
道衍的语气很轻松,也只有在轻松的心情下,王千军才能说出真心话。只是在道衍轻松的语气下,内心却压抑着巨大的杀意。三岁看大,十岁看老。有些事并不需要时间来证明对错,都是注定的。
被道衍这么问,王千军突然笑了,因为这个问题真的是太好笑了。道衍这个鼓动燕王造反的野心家,他竟然在问王千军什么是忠?!这当然很好笑。只是,当王千军开心大笑的时候,王千军也感受到另外两个大人身上的杀意,所以他很快就不笑了。
“大和尚,你老了,也变善良了。只是,病虎始终是老虎,还是会吃人的。好啦,我不笑了,只是还是有点忍不住,但我也理解你对大明朝的忠诚,对皇上的忠心。不过你问我的忠,是只会愚忠的谗臣还是真正的忠臣?!”
愚忠的谗臣与真正的忠臣,道衍有点不明白王千军的意思。什么是愚忠道衍懂,可什么是真正的忠臣,他不明白。也不明白什么是愚忠的谗臣。
“你笑得很对,因为我的确是一个造反的阴谋家。无论史书被如何修改,天下百姓也只会记得我道衍是如何煽动皇上夺取建文帝江山的,这是改不了的。可你能告诉我,什么叫愚忠的谗臣,什么叫真正的忠臣吗?!”
道衍这是在向王千军求教,连了空和尚都发现,他们两个大人反而被王千军这个十岁的小孩牵着鼻子走。而这个孩子,刚才还如同好奇的孩童一般,对自己这一身的肌肉很好奇,将自己当成一个好玩的玩具,这落差实在太大了。
王千军吐了吐舌头,故意转了一下身,脸上原本嬉笑的神情消失了,换成了另外一副无比严肃的表情。王千军说道:“昏君也有忠臣,暴君纣王也有忠臣比干,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也有他的忠臣,但即便是比干也只是一个愚忠的臣子而已!在我看来,只说不做就是馋臣,将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君王的身上,没有任何作为,只会表达所谓的忠心,甚至以谏言皇帝而被处死为光荣的人,都是馋臣!真忠臣,把权压奸臣!倘若岳飞可以坚持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个道理,南宋就不是史书上的南宋,倘若盛庸、铁铉、还有驸马梅殷可以压制不懂兵的李景隆、齐泰、黄子澄,将军权抓在手上全力与燕军作战的话,靖难之役的胜负就难料了!所以在我看来,真忠臣把权压奸臣!一个真正忠臣,不仅要忠于皇帝,更要忠于国家,忠于天下万民!”
狂言、妖言、也是野心家的借口!如果王千军这些话被其他人听到,那王千军就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人头落地。了空和尚听完王千军的话后,整个人马上变了,他在等待道衍的命令,如此乱臣贼子的言论,了空觉得道衍一定会杀了王千军。
可是,让了空想不到的是,道衍笑了,而且笑得很大声!他没有让了空动手,而是把手放在了王千军的头上,了空以为道衍要亲自动手,可道衍却只是摸了摸王千军的头,如同一个长辈正在疼爱他的后备一样,甚至有一种父子的感觉。
道衍没有杀王千军,因为他是道衍,离经叛道的道衍,昔日煽动燕王造反的野心家,阴谋者。所以他更加理解王千军话中的意思,熟读史书的他也明了历代忠臣的可悲、可笑。将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无能的昏君之上,用自己悲壮的死亡来为腐朽溃败的王朝陪葬,将一切的错都归咎在奸臣的身上。这些人不是没有想过,把权压倒奸臣!将昏君的权力抓在自己的手上,匡扶社稷于危难之中。只是他们不敢!因为他们这样做,在后世人的眼中,他们就不再是忠臣,而是权臣,甚至成了新的奸臣。只顾身前身后名的忠臣们,又有谁去关心那些在战乱中受苦的百姓,关心被外族奴役的汉族,关心被新的统治者斩尽杀绝的前朝皇室!
只是,道衍也很清楚,王千军的这些话往往都是历代权臣、奸臣的借口。所以他还要问,还想知道更多王千军的想法。而此时的王千军,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他也想把自己内心的所有想法说给道衍听。因为在这个时代,王千军是一个孤独者,很多事情,很多感受,都不能说给其他人听。
“可是,孩子,你知道吗?你的言论,往往是权臣、奸臣的言论。而且无论你做了什么,后世都会骂你是权臣,是奸臣。更重要的是,当今皇上并不是昏君,大皇子与皇长孙也是可造之材!”
道衍已经决定支持大皇子成为太子,正是王千军在三天前的建议坚定了他的决心,袁珙也是一样。只是,这就说到了一个关键,当今皇上的确不是昏君,大皇子也是仁爱之人,皇长孙的资质也是永乐帝看重和认可的。既然当朝不会有昏君出现,那王千军的真忠臣一说,也就成了权臣与奸臣的借口。
如果王千军是这个世界的人,并不是从现在穿越而来,他也说不出这样的道理,也看不到大明朝一直隐藏的暗疾。可正是因为他来自现代,所以王千军才看得那么清楚!王千军想要改变很多失望与无奈,尽他的全力去改变。可是,这条路可以走多远,王千军不知道。小鹰还没有真正展翅翱翔天际,也许一场大风刮来,小鹰就会折翅。即便是林中的稚虎,也有可能丧命在其他成年野兽的利爪之下。
“知道啊,当今皇上即便不是千古一帝,也是五百年难得一出的圣君。大皇子仁爱,皇长孙聪慧,都不是昏君。只是大和尚你忘了,忘了我写给你的信上,最后提到的吗?人无近忧;必有远虑!”王千军还没有改变对道衍的称呼,因为还不是时候,他最想对道衍的称呼是老师,大和尚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尊称了。
“谁知大明百年后?是这句吗?你指的是什么?”道衍之前对这句其实并不在意,一个皇朝的兴衰,似乎都是天注定的。而且道衍也不觉得大明现在的制度有什么不对。只是,王千军的出现,他那离经叛道的思想让道衍猛然之间有所顿悟,却又无比的模糊。
“我想说,可是我说了那么多,口很渴,想坐下休息一下,可以吗?”王千军始终是个十岁的孩子,身体和精神上都不算成熟,即便灵魂是个成年人,可身体和精神也会疲惫。
只是,王千军刚才所言,所阐述的,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孩子,让两个和尚都忘了他只是一个孩子。现在,王千军喊累了,这才让两个和尚想到,他还只是一个孩子。
道衍笑了,笑得很轻松,他说道:“好的,好的,休息一下,喝点酸梅汤,了空亲自煮的酸梅汤。孩子你可要知道,了空不仅继承了我的佛家修为,也有着一手好厨艺。唯一令贫僧不满的就是,他总是守不住酒戒,还经常开荤戒!”
被道衍当场揭短,了空和尚有点害羞,赶紧辩解道:“师父,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酒肉穿肠过,佛主心中留。只要我心中有佛,佛在我心中就够了。呵呵,我现在就去把煮好的酸梅汤拿出来。”
第四章 稚嫩狂言(上)
一碗煮好的酸梅汤放在了王千军的面前,喝上一小口,甜甜的,也不是很甜;入口后又是一阵酸酸的感觉,酸甜适中,喝起来很顺口,王千军一口气就喝了大半碗,这才把碗放下,问道:“真好和。还有吗?我还想再要一碗?!”
对于王千军的要求,了空和尚很爽快地答应,又去拿了一碗酸梅汤过来。对厨艺高超的人来说,看着别人享受自己亲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