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一点小事,在寻常人眼中并不奇怪,但此刻却是引起了郭嘉的注意,突然郭嘉眼中利芒一闪,想到了其中的要点,高声叫道:“我想到了,我想到了。”

兴奋过后,郭嘉立刻披了件外衣,向曹军的中心帅帐走去。

不久,帅帐就传出了曹操欣喜若狂的笑声。

“有奉孝在此,天不亡操也!”

**********

次日,曹军中突然传出曹操撤退的消息,不到片刻消息就传到了宛郡,徐庶闻之,并不打算乘机出兵,也不去核实事情的真实性,只是笑了一笑,淡淡的说了一句:“加强警戒。”就不再言语。

一日.两日.三日,曹军除了正以龟速收拾行李外,并无任何异动。

一直到了第六日,曹军终于有了行动。

这夜,天空密布着阴云,连月亮也被乌云掩盖,大地上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

一队曹军轻手轻脚的走向宛郡,此刻的宛郡正在夜色中安详的睡着,犹如一只睡熟的野兽,城墙上的数支火把,在夜色中闪了夺目的光芒。

这时,曹营中出现了一件奇异的事情,三十余人将体型比较庞大的霹雳车抬了起来,同样轻手轻脚的走向宛郡。

五百步、四百步、三百步……一百步,由于众士兵行动得十分小心,来往之间并没有发出一丝声响,就连一声略大的呼吸声也没有。

一个半时辰过后,宛城北城墙百米之地,已经依稀的散落着近百辆霹雳车。

“发射……”

在张郃的一声令下,百辆霹雳车向宛城上投出无数个瓦罐,城墙上传来一阵阵‘砰、砰、砰、砰’的声响。

这时,北方的天际猛然远远的传来一阵马蹄奔走的声音,声音急促而清晰,显然来人已经离宛郡不远。

守城士兵们马上警觉过来,“有情况!有情况!敌袭!敌袭!……”他们一边大声呼喊着城下的士兵全部上城备战,一边让人前去通知徐庶和在城阁休息的庞德。

可是为时以晚,早已经待命的弓箭手,早在城上混乱之时,点起了火箭,向城上射了过去。

火油遇火即燃,不到片刻城墙上就成了一片火海,弓箭手只是射了几合就停止了射击,城外顿时一片漆黑,什么情况也看不见,只有那霹雳车依旧快速的向城上投掷装满了火油的瓦罐。

火越燃越大,城墙上的轰天雷已经有大部分都着了火,守城的士兵一片混乱,在地上打滚的火人比比皆是。

在城阁中休息的庞德得到了士兵的通报,连衣服都来不极穿,光着膀子命士兵灭火。

当徐庶等人赶到的时候,庞德已经组织了一个临时的灭火队,各个士兵都极力的灭火,可是效果并不是很好。

马超急道:“军师,让我带一只部队下去拆毁对方的霹雳车,这样下去火扑不灭啊!”

徐庶镇静的说:“不行,曹操有二十五万大军,万一城门被曹军控制,那时宛郡必失,记得灵风的‘守城要诀’上写到‘守城之时,欲灭城上之火,最好的方法乃沙土扑之’,现在立刻命人准备沙土。”

不久,一包包沙土就运上了城墙,成片的沙土向跳跃的火苗上洒去,不得不说,这沙土的效果惊人。

整缸水的效果还比不上一包沙土,沙土一扑火势顷刻就小了下来,不到盏工夫,城上的火就被沙土扑灭了。

徐庶见火被扑灭,便松了口气,立刻下令,道:“所有有火把的士兵,都将所有火把用力下北方投去。”

众将士并不太明白徐庶的意思,但还是在没有任何犹豫下,将火把甩了出去。

数百根火把在短时间内,将城下的情形照的一清二楚,徐庶左右一看,见城下顶多也就是万余人,立刻下令关羽领士兵出城追击。

两万骑兵一出城就占据了主动,张郃命士兵将剩余的火油砸在霹雳车上,放了一把火后,就领兵撤退,徐庶见夜色实在太黑,不敢让关羽追击,便鸣金示意关羽退兵。

半个时辰后,一切都清点完毕。

徐庶苦笑了一下,问道:“损失的情况怎么样?”

刚刚清理完战场的宛郡主簿答道:“轰天雷大部分都被烧坏,不可再用,惟有十六辆侥幸逃得此劫,数百名士兵破严重烧伤,其余的都是轻微灼伤,并不碍事。”

徐庶点了点头.叹道:“好厉害的曹操.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抓住了轰天雷笨重,不适合上下搬动这一缺点,居然用霹雳车毁了我军的轰天雷,看来这次是遇到对手了。”

徐庶的眼中露出的却是昂扬的斗志。

“传令下去、加强防守,宛郡的存亡是我军胜负的关键,绝对不能丢失。”

命令一下达后,徐庶心道:“灵风、士元,我军的胜负就交给你们了。”

3…198中卷 第198章 毒辣的孙权

徐庶的神情是郁闷的,因为他被打败了,反而言之,郭嘉的心情是愉快的,因为他的计策成功了。

虽然他知道自己的计策并不是很高明,只不过是间接的奇袭,但是这其中的奥妙也许只有刘晔一人可以猜得到。

要想顺利的完成这个计策,有好几个必要的潜在因素。第一、就是性能,如果不是非常了解霹雳车的性能,根本就想不出这个计策,尤其是众人已经认为霹雳车落伍的时候,谁又会去想一个被打败得一塌糊涂的失败者可以反败为胜,不过其中最关键的就是要根据手中极少的消息和那日印象中飞石的射距,来猜测轰天雷的位置,以及一些弱点。

第二、就是距离,如果没有经过准确的算计比石头略轻的油罐根本就无法扎中目标,尤其是那时的战场上,第一次若是没有击中的话,那守城士兵就不会混乱,而他们也将会落得死无葬身之地。

还有一些如:伏兵、虚张声势之计等等细节都需要逐一安排、策划,不能出现一丝一毫的差错。

不过,曹操能够采用此险计,也表现了他的不凡之处,没有足够的魄力岂敢施行此计,万一计策失败,轰天雷被保护了起来,那曹操就真的要退兵了。

要是徐庶知道这一计策花了鬼才郭嘉多少心血,也许心里会好过一些。

曹操营寨的中心帅帐里。

执行任务的张郃、虚张声势的夏侯渊,以及潜伏在半路的徐晃纷纷至帅帐向曹操交令。

曹操见众将神情喜悦,立刻就明白了计策非常的成功,当下笑道:“情况如何?”

夏侯渊答道:“非常的顺利,只是出现了一丝小的差错,敌军非常的狡猾,并没有领军追击,伏兵也没有派上用场。”

曹操笑道:“此战得以胜利,全赖奉孝与诸位将军,操回师后定重重有赏!”

众人忙道不敢。

威力巨大的轰天雷一毁,曹操顿时信心百倍,不过他也没有高兴过了头,当下笑道:“诸位将军一宿未眠,定已累了,你们还是快快歇息去吧,不日,还仰仗诸位的武勇,为操拿下宛郡。”

众人知道曹操有要事和郭嘉高量,都识趣的告辞离去。

待众人走后,曹操问道:“对于现在的局势,奉孝有何看法?”

郭嘉先理了一理思绪,然后回答道:“我军兵多将广三面战场已经取得了不凡的成绩。弘农那一路,由于大公子,二公子的威慑,诸葛亮不敢轻举妄动,我军后方已然稳固,无须为之担忧;夏侯将军的那一路,已经在昨天传来消息,新野已经被夏侯将军强攻而下,虽然伤亡人数较大,但是也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而我们这一路也成功的毁了刘备大军的防守利器,只要再加上一把劲,宛郡即将成为我军的囊中之物。三路大军,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情况对我军来说还算是有利。

刘备军具体动向不明,虽然他们在宛郡和弘农两位被我军压制,但是他们并没有采取具体的措施,不知道是由于那三路异族大军拖住了其军中的兵力,还是另有所图,毕竟罗麟至今还没有下落。”

曹操点了点头,笑道:“莫非奉孝没有得到罗麟在西凉的消息?”

郭嘉望了曹操一眼笑道:“丞相勿要匡我,这消息绝对是假的,罗麟不是傻瓜,在这个时候他不可能在西凉。”

曹操笑了笑,示意郭嘉说下去。

“至于孙家的那一边,最近这一个月以来,孙策一直没有任何动静,不知道在干什么,孙权也好象在等待时机。”

郭嘉所言几乎全部正确,罗灵风的确不在西凉,而孙策和孙权也在等待时机。

江夏北城城门。

经过了整整近一个月的攻防战.无论是孙策军团还是江夏的凌操军队、各自的士兵都已经到了疲惫不堪无力为战的境地,城下堆积如山的尸体以及被鲜血染红的大地,都证明了这场战争的残酷,遍地都是痛苦扭曲的身体,折断的旗帜,断裂的武器,燃烧的火焰.未干的血迹,死亡的气息直白而浓重。

这一个月的间断攻城.让身经百战的程普感受到自己的对手并非是庸俗之辈那么简单,在这一个月中.江夏守军所展示出来的素质.似乎与自己所带来的精锐军队没有任何的差距,与之前数次与刘表军交过手的他来说,很难相信这个事实。

不过,事实就摆在他的眼前,他所带来的万余精兵几乎全部都战死于江夏城下,战斗之惨烈,可想而知。

虽然江夏牢不可破,但是程普依然安排了明日全力攻城的方案,还亲自来到孙权的帅帐,将这个情况郑重的提出来。

他也是无奈,江夏郡是一个战略要冲,对于孙家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地理因素,若是江夏不破,孙家便无力南征。

孙权仔细的听完程普的报告,脸上呈现出一副严肃的表情,对程普说道:“程公(在孙策军中,程普资格最老,最年长,众人皆呼其程公),江夏郡不同于以前那黄祖的毫无组织、纪律、装备的杂兵,再则城中凌统武艺不在将军之下,老将军年势已高,恐未必是其对手,若有闪失,岂不坏了老将军一世英名,我看不如等子烈(陈武)、文圭(潘璋)二位将军赶至,再另做打算。”

孙权所说之话有两层意思,好听的可以说他是关心程普,难听的就是指桑骂槐,嘲笑其年老,本领不及陈武、潘璋两人。

而程普显然是从后者的意思来理解的,其年岁以大,脾气自然是旺盛了一些,要他承认自己不如陈武、潘璋这些后辈,是万万不能的,对于孙权态度便有些不满,怒色聚于面上,忍气道:“普自随破虏将军(是指孙坚)以来,征战数十年,什么战没有打过,岂会被小小的江夏给难倒,普愿立军令状,十日之内,定破江夏!“

孙权见程普已经上钩,心中一喜,但却丝毫没有表露出来,只是露出了满意笑容,豪迈的说道:“很好,程公不愧为我军第一大将,只有这样才象我们孙家首席将军的作风,明日我必将亲率三万中军为程公压阵,助公破城。”

孙权一面不动生色的激程普出战,让他亲口立下军令状,意图让他手中效忠于孙策的士兵前去送死,并拖住程普令其无法察觉自己的小动作,另一方面又看似大度的宣布自己支援程普明日的总攻,免去了日后落下的任何口实,又可以拉近自己与程普的关系,真可谓是一举数得也。

程普来的目的已经达到,见孙权如此帮他,先前的不快已经消失了不少,行礼退去。

孙权看着程普离开了大帐,不由阴阴一笑,问道:“仲坚,孙策那边的情况怎么样?”

孙权话一闭,帅帐屏风之后就转出一人,只见此人丑陋无比,脸上仿佛挨过千万刀,一条条纵横交错的伤疤,布满了此人的面孔,令人望之生怯。

阴沉的话语由此人口中传出:“回主公,根据内线和长江两岸经验丰富的渔民所言,不过十日,江面上必然会起大雾,此雾正是孙策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中最重要的关键。”

孙权淡淡的说:“此计的成功率有多大?”

“十成!”那人毫不隐瞒的说:“刘磐多勇而少智,绝对不可能是周瑜的对手,南郡一战可定。”

孙权微微皱了皱眉头,道:“那应该如何是好?孙策只要一夺得南郡,必然就会领兵前来攻打江夏,公绩虽勇,却绝对不是孙策的对手。”

那人冷声道:“眼下就看主公是杏真的下定决心了,周瑜己经在怀疑我们了,如果不尽快下手,主公的雄心壮志,只会化为尘土。”

孙权双眼杀机一闪而过,笑道:“仲坚既有计策.快快道来,无论是谁,只要阻挡在下霸业者,下场只有死路一条。”

“好”那人笑道:“周瑜领军打仗.的确非常出色,然本性纯良.不屑于阴谋诈术,就算他有提防,而孙策轻而无备,必不肯听,岂脱我手?嘿嘿。”阴阴的笑了笑后,接着问道:“不知在下让主公准备的东西可在?”

孙权想了一会儿.应了一声,从怀中拿出了那块盖有江夏太守大印的绢布递给了那人.问道:“仲坚要此物有何用?”

那人笑道:“儒在这印有太守大印的绢布上记载下周瑜的计策.以及行军路线,并约好一起夹击孙策的奇兵,在江上孙策纵有通天之能也无法发挥实力,四面合围.孙策、周瑜死无葬生之地,另外,我已经准备好了一系列周瑜通敌的证据,只要计划一实施,儒保征周家上下鸡犬不留。”

3…199中卷 第199章 孙策中计

此刻的孙策并不知道他的同胞兄弟正在千万百计的置他于死地,反而兴奋得难以入眠,孙策本性好动,并不喜欢拘泥于任何烦琐的礼节,过了一个月枯燥,乏味的练兵时光,突然听到“江上终于要起大雾”这个消息,怎能不高兴?

不过,世事多变,这日,周瑜收到了一份非常值得怀疑的情报。

“刘磐秘密调兵前往华容道?消息准确吗?”周瑜疑惑的看着自己的家将周伍,周伍在周家干了二十年的家将,为人机灵,对周家忠心耿耿,周瑜经常派他出去干一些收某情报的小任务。

此次出征,虽然胜券在握,但是内忧外患的局势让他不得不小心谨慎,早在出征前,周瑜就派了周伍前往南郡收集情报,谁知此次竟然带来了一个令他有些莫名其妙的消息。

周伍摇了摇头,道:“应该还算准确,刘磐的大军凡乎都聚集在江陵港,江陵港的一切都被封锁了起来。里面的消息根本就探不清楚,不过,我在酒馆听到樵夫在发牢骚,说什么有一支神秘的军队封锁了华容道,不让他们上山砍材,我好奇之下,就扮成樵夫去探探,结果还没有进入华容道就被一伙士兵赶了出来。”

“调兵华容道,这毫无道理……”周瑜沉吟道。

“难道说现在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为了让我们麻痹大意吗?他们看出了我的计策?这是否也太高估刘磐了?”周瑜摇头苦笑,刘磐的能力他非常的清楚,他只有镇守一方的能力,并无其他出色的才华。

突然间,周瑜肚中出现了一个可怕的想法,莫非有人透露了我的计策?这个想法一出现,周瑜的脑中立刻就出现了一张碧眼紫髯的面庞,难道自己的疑心真的会成为事实么?

周瑜越想就越觉得恐惧,权衡良久后,终于披上外衣,便去孙策的帅帐,劝说孙策放弃‘明修栈道,暗渡陈苍’之计。

行至帅帐,不见孙策人影,便问护卫,护卫告之:“吴侯正在校场练武。”

复而又来至校场,见孙策正跨着高头大马,在校场上来回冲刺,两军交阵,武艺并不重要,比的就是骑术、冲刺和爆发力。花俏的招式在战场上有如鸡肋,并无多少作用,瞬间毙敌,才是王道。

孙策深知这一点,故而其霸王枪挥扫时,也就是几招刺、扫、挑、拦、打几式,招式非常的清爽,简单,不过要是小着这几招的话,那人一定会死得很惨。

孙策练习了一会儿,就发现了一旁的周瑜,当下停马笑道:“公谨,来这里找我有什么事情?”

周瑜迎了上去,道:“刚刚得到可靠消息,刘磐在华容道屯了一支军队。”

孙策皱着眉头,问道:“屯军华容道,这是什么意思?”

周瑜为难的笑了笑,道:“刘磐是个将才,也许他已经猜测出我军的目地,屯兵于华容,打算趁我军上岸时,给我军来个迎头痛击,打我军一个措手不及。”

“虽然不排除这种可能,但先不说刘磐是否有能力看透我军的计策,就算是有,他也不可能知道我军的行军路线,而且,江夏郡虽有程老将军的支援,仍然久攻不下,可见攻破江夏郡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眼下我军补给线实在太长,粮草运输跟不上来,我们已经等了一个多月,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再耗下去了,天下并非只有我孙策一人在夺,若再等下去,定会贻误战机。”

孙策的话非常的坚决。

周瑜心中一叹,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个结果,不过他还是在做最后的努力:“可是我担心……”

“有什么好担心的。”孙策打断了周瑜的话:“公谨最近总是疑神疑鬼,以前多少风浪我们没有闯过,多少危险不都是安然的度过,策也是懂兵法之人,公谨的妙计足以让我军用最小的代价,拿下南郡,现在万事具备,只歉大雾,你突然来一个计划取消,这对将士们的士气,战意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并非策不愿听公谨之言,公谨总不能让策因为一句没有任何证据的怀疑,就取消这次对我军意义重大的战斗,你说对吗?”

周瑜双眉紧皱、沉思良久.还是忍不住接着道:“伯符.是否想过另外一个可能.如果我军出了内奸.把我军行军路线透露给刘磐,则我们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啊。”

听了周瑜的话.孙策终于露出了一丝犹豫,“全军覆没”这个代价确实是值得商榷的理由,过了片刻.孙策展颜道:“公谨之言固然有一定道理,但策思考良久.仍觉得我军计策被泄漏的可能性绝无可能。知道此策略的南郡这边只有你、我及几个心腹之人,而江夏乃是仲谋。”提起孙权.孙策不由露出满意的笑容,“仲谋才能如何,不用我说.我相信他绝不会走漏消息给不安全的人的。”

“万一是孙权本人呢?”这句话在周瑜胸间憋了良久,周瑜感觉自己几乎要爆炸了,当然,他没有说,也实在不能说。

周瑜摇着头,怆然的一步一步,缓缓远去。

孙策深深的看着这个生死之交,感情比亲兄弟还深的知己,孙策不明白是什么竟然让雄才英发的周瑜如此踌躇,他更不明白周瑜能有什么话竟然不可以跟自己说。

过了六日。

此时天气愈加转凉,深秋季节即将来临的一刻,气候也跟着愈发疯狂肆虐。

正如经验丰富的渔夫所料,雾气渐渐浓重,天气愈冷,为了预防敌人可能发动的袭击,江陵港加强了各处的布防,在第一道沟壕之后,又开挖了四道沟壕,于最后一壕中布满了无数弓箭手,用以削弱对方的进攻,这一系列的举动,让孙策更加肯定了刘磐没有识破他的计策,不然他也不会在这里多此一举了。

另一番,孙策的军队也已整装待发,数百艘大小不同的船只集中停泊在油江的避风港内。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大战的前奏。

这一夜大雾弥天,长江的洪流之上,雾气更盛,十步之内,都很难看清人踪,孙策军帅帐中,彻夜秉烛,已是半晚时分,孙策,周瑜和各营的统领、大将皆精神抖擞,期待着即将到来的大战。

此刻,孙策正在做出征前的发言。

孙策面容平静,对着三万多士兵,身上散发出惊天的战意,及必胜的决心,宛如一尊不败的战神,他温和而不失坚决的声音在众人的耳中回荡。

“这一天,这一刻,我们已经等了一个月,不,应该说是十六年。十六年前,家父就是在征讨荆州的路上中流矢而亡,现在我孙策将会领着诸位完成父亲大人未尽的霸业,我军的前途与命运,如今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而我们的命运,又将决定于这一场大战的成功与失败,只要拿下南郡,我军就有实力与曹操、刘备抗衡;只要拿下南郡,我军就有更多的领地,这些领地,将会是你们功绩的最好证明。”透过孙策那明亮如星晨的眼哞,充满了诱惑力的话语,顷刻间注入了将士们的心灵,换来了将领们的无边战意和求胜的决心与欲望。

他望着四周的将士们说道:“你们是当今最杰出的勇士和男儿,你们有着一身的豪勇和满腔的热血,是江东的骄傲,你们所立的功勋,是你们妻儿在别人面前炫耀的资本,你们在战场上的奋战,将会换来属于自己的一切!当拿下荆州之日,你们就是功臣,拜将封侯,指日可待。”

四周的火焰突然腾腾燃烧起来,众人无不热血沸腾,豪情壮志填满胸膛,诸将全部单膝跪下,齐声道:“愿誓死为吴侯效力!”

“众将士请起!”他环视着一个个刚毅的面孔,高声道:“出发!”

孙策军用的正是原先周瑜的计策。他们先让贺齐领五千士兵以虚张声势之法前往江陵港中叫骂,再由作战英勇、突破能力较强的士兵乘战船前往西面的乱石滩登陆,突击南郡。

六百艘船只,满载着江东的英勇将士,向乱石滩驶去,哗啦的击水声,淹没在呼啸而过的寒风声里。

好大的雾气,重雾锁江,四处一片茫茫.初登船时,甚至船头的人也只能看到船尾战友的模糊轮廓,根本就看不清楚十丈外的任何东西。

不过,这也难不到经验丰富的江东水军,他们以十余片轻舟在前方探路.每艘船在大雾中都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由于事先已经有许多经验丰富的士兵化装为渔夫,探了乱石滩的路线,一路上并没有出现任何意外。

全军顺利的到达了乱石滩。

乱石滩地处险要,就连孙策大军也花了半多个时辰,才固定好了船位,在良好的纪律下.众士兵整齐的下船。

忽然,前面白茫茫的岸边,闪过几丝火光,“砰!”只听船头一声巨响,人们无不身体前倾,摔倒船内。

3…200中卷 第200章 干钧一发

众人定睛一看,正是一块大约十来斤的大石头。正在此时,一块块巨石铺天盖地的向孙策军的船上扎来。

飞石击中船板的喀嚓声;击中士兵的惨叫声;以及那打在江中的巨石,无不给江东军的士气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周瑜心中一沉,知道自己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

杂乱的呐喊声自河岸上方传来,从方位看来,刘磐的大军已经占据了乱石滩的险要之地,发石机,弓箭手等一定等候他们多时了。孙策心中掀起滔天巨浪,他已然知道对方的手段,借助大雾的遮掩,利用地利,将他们全歼。

“好狠毒的一招!刘磐!我小看你了。”

孙策肚中思绪如电光石闪般,飞快的转动。“是强行登陆乱石滩与刘磐殊死一战,还是后撤?”

想到这里,孙策不禁剑眉紧缩,走死战到底,还是保留实力,他日再来。这的确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周瑜心中的想法,自然就和孙策大不相同。此刻周瑜已经可以断定是有人泄露了行军路线和计策。不然以刘磐的本事,就算他可以猜出自己的计策,也绝对不可能冒险将发石车调离江陵港。

唯一的解释就是刘磐知道了他们的行军路线。而知道行军路线的人并不多。唯一可能干这事情的人只有孙权。

一想到孙权,一个念头在脑海中浮现,周瑜不由失声叫出来。如果他是孙权一定会派一队士兵前来断他们的后路。念至此,周瑜马上高声道:“伯符,别再犹豫了,现在我军只有向前冲一条路。在水中不比路上。如果我没有猜错,现在水上的要塞都已经被包围了,我们没有退路了。”

孙策双眼一亮,在这个危机的时刻。他决定义无返顾的相信周瑜。

将士们的一双双眼睛里,充满着惶惑与期待。

“江东的勇士们,听我孙策号令!”孙策宏亮的声音穿透了重重的大雾,传入所有人的耳中。“你们跟在我的身后,我一定会把你们带回江东去见你们的妻儿。全军跟我冲!”

“活着回家见妻儿”现在是江东将士们共同的期望。当然这期望的对象来至于孙策。话音落下。众将士们看着昔日无敌的统帅。不由声应诺。

三万大军似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向南冲去。

众将士的士气已经被激发了起来。他们各个为了自己的信念,舍身忘死的冒着巨石和箭羽,奋勇搏杀着。

孙策一手持着抢来的木盾,一手擎着霸王枪,身先士卒。见人便挑,杀得刘磐军心惊胆寒。

孙策军的战士此刻也表现出了强大的攻击力,人人奋不顾身,有若虎入羊群,转眼间便冲破了一个大缺口。往丘顶的敌方主力攻去。

不过孙策等人也不清楚自己冲的地方就走刘磐的所在地,只因为雾气太大。众人只是向北方胡冲乱撞而已。

由于大雾的原因。孙策军的将领们,都已经被刘磐的大军冲散。

不过,孙策、周瑜两人在孙策亲卫军的保护下没有失散,只是受了些伤而已。

时过天明,转眼见已经过了一个多时辰。天色的雾气已经渐渐散开。

孙策巡视了四周一眼,见自己身旁的五千亲卫已经不满五百。心中不由充满了悲愤之情。霸王枪顿时充斥着凄凉和哀怨的杀意,枪到之处,立刻带起血雾一片。四周的刘磐将士,仿佛置身于九幽地狱之中。

丘顶上的刘磐望了孙策的英姿,吃惊道:“孙策果然神勇,不亚于当年霸王项羽也。”当下大喊一声:“孙策非一人可敌。大家一起上,有斩杀孙策者,赏金十万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刘磐军中将士纷纷向孙策冲去。

只是片刻,孙策所领的冲锋队就被团团围住。

孙策自己也不清楚杀了多少人,只是绝得四周自己的人越来越少,刘磐的士兵反而越来越多。

突然斜刺里冲出一对凶猛异常的骑兵,挥舞着大刀杀至孙策身旁,此人正是蒋钦。

原来,蒋钦被刘磐军杀散后,便领着本部士兵,有如无头苍蝇一般在刘磐军中乱窜,见人就杀,逢人便砍。最后无意中冲入了刘磐阵边的骑兵队里。

本来刘磐打算等雾散后,再用骑兵的冲刺力,来结束战斗。没想到被蒋钦一冲入了他们的四方阵中。没有经过冲刺的骑兵,马就走累赘,很快这一骑兵就被打散了,还被夺取了马匹。

蒋钦见刘磐军已经发现了孙策,并将他重重围住。便领着临时骑兵冲了过来。他望了一眼孙策,大喝一声:“所有士兵下马,将马匹留给吴侯的亲卫。吴侯自行撒离,钦来殿后。”说着,便不理会孙策的叫喊,跃下了战马,领着本部数千人马,与刘磐军战了起来。

这时孙策身后的江东士兵也大喊道“将军,你快走。将军,你快走……”一大群江东战士各个都毫不犹豫的加入了殿后的队伍,打算以自己的生命,来抵挡刘磐的大军。

孙策的虎目不觉有些湿润,望了一眼如疯似狂的江东士兵,猛的一狠心,拉着周瑜一同跨上了一匹较好的战马,下令由东方撒退。

周瑜粗喘了口气,虚弱的说:“伯符,向西方跑,别管我,小心孙权……”

周瑜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孙策打断道:“说什么傻话,要走一起走,要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