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这里,不由疑惑的问道:“孙策的动向呢?依照孙策的个性,应该会在曹操对付乌恒的时候,去偷袭许昌或者淮南一地,有这个大好的机会他应该不会放过才对。”

刘奋呵呵笑道:“灵风说的不错,据探子来报周瑜向孙策出了上、中、下三计,具体是什么不清楚,不过孙家的内部好象并不稳定。孙策打算出征时,遭到以张昭为首的文官集体强烈的反对,说是由于连年战争使得江东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事情越闹越大,最后发展成了张昭以死相谏,最后孙策迫于无奈,才不得已打消了出兵的念头。”

罗灵风笑道:“张昭这回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应该感谢,感谢他。”

刘备也乐的一笑。

罗灵风此时的心中也有过一丝的疑虑,虽然张昭在历史上的确是目光短浅,非常厌战。说白了就是内政顶瓜瓜,军事大傻瓜的家伙,他这么做也不足为奇,可是不知道为何罗灵风的心中总觉得在什么地方有些不对,可一时半刻又想不起来。

不过,孙家的疑惑并不关他的事情,他也不愿意去管那么多。

随后,罗灵风就和刘备随意聊了一些琐事,就怀着高兴的心情向罗府中赶去。

一入府中,就见六女正在前院逗着刚刚会走几步路的小罗成,时不时因为小罗成的无知和可爱发出一阵娇笑。

罗灵风先和众女打了个招呼,让她们在后院相候,就依照礼节前去大厅拜见双亲,直到与双亲问过好后,这才有时间与六女互诉衷肠。

罗灵风心悬蔡琰、刁秀儿、糜环、甄宓、乔烟、乔瑛等,一走出大厅,就向后院赶去。

快到后院时,香风扑至,乔瑛奔了出来,投入他怀里,喜极而泣,象一只抖颤美丽的小鸟儿。

罗灵风拥着乔瑛低头在她的脸上一啄,一起进入了后院。

蔡琰抱着小罗成交到他臂弯中,看着可爱无比的小罗成,喜得罗灵风在他小脸上吻如雨下。

罗灵风一边享受着众女的柔情,一边逗着小罗成,心中填满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罗灵风在家休息了三天,又开始了他的工作。

训练长弓兵一事,事在必行,不过从中也遇到了一些麻烦。由于英格兰长弓是由紫杉木所造,而中国不出产紫杉木,用其余的树木难免会下降其功效。

罗灵风想了许久也没有想出任何头绪,两条眉毛都快要挤成一条了。

这日,罗平将罗灵风叫至书房,关心的问道:“麟儿,这几日为父看你整日无精打采的,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有什么难处和爹爹说,爹爹虽然脑子没有你转的快,不过见过的事情,你可是拍马也赶不上。”

罗灵风走到罗平的身后,双手有规律的在其肩上敲了起来,将心中的疑虑说了一遍,罗平思索了良久,问道:“麟儿,你知道李广这个人吗?”

罗灵风笑道:“‘飞将军’李广,大汉还有不认识他的人吗?”

罗平再问:“李广最擅长的是什么?”

罗灵风想了一会儿,道:“《李广列传》上说道‘李广,善射,有才气。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之,不入境’。据说他曾经将铁箭射入坚硬的石头中去,依孩儿之见李广将军机智勇敢,为人廉洁,待人宽厚,毫不苛求,论指挥才能和武艺胆略,远在当时卫青、公孙敖、公孙贺之上。”

罗平摇头笑道:“我又不是问你历史,不过你也答对了,李广将军善射。他有一把神臂弓,可射数百丈之远,虽然我不太懂木材,你口中的紫杉木我没有听过,不过我知道做弓最好的木材就是九曲木,李广将军的神弓就是用上等的九曲木制成的,九曲木轻而便易携带,柔韧又不失钢硬,是用做弓最佳木料。”

罗灵风面色一喜,问道:“九曲木据说乃是九天神木,非常稀有,不知道是在哪里出产的?”

罗平淡淡的说了两个字:“南蛮!”

罗灵风高兴的跳了起来,“谢谢爹爹!”

罗平见爱子高兴。自己也高兴起来,笑着提醒道:“记住九曲木在南蛮的数量不会很少,但是也不多,中等材质做出来的弓就送于军中大将,低等材质做出来的弓才给你口中的长弓士兵用,不过你放心,这低等材质的九曲木绝对也比你口中的什么意大什么利,西班什么牙的紫杉木强上许多,要是有优等材质的九曲木那你给我留到,这东西可是宝贝,为父有用。”

“是,父亲大人,孩儿告退。”

木材的事情一得到了解决方法,罗灵风就让马腾在西凉招募两千身高八尺的射箭能手,自己则亲自前往南蛮采集九曲木,顺便向祝雄提亲。

由于樊成新婚燕尔,罗灵风就只带了辽东十八骑和祝融前往南蛮,一行人再次踏入了建宁。

祝雄等人得知消息,早已率众来迎。

罗灵风拉着祝融快步上前对着祝雄作揖拜道:“麟与融儿相知相许,今愿求君女为妇,切望成全!”

祝融见罗灵风在这么多人面前,说出此话,心中又急又羞,独自跺脚不巳。

祝雄早就知道女儿的心意,现在见事情以成,岂能做出棒打鸳鸯之事,当下点头道:“融儿的心意我早就知道了,只要你好好待她就行了。”

罗灵风点头允诺。

在南蛮一地,烦杂的规矩不多,众人只是客套了一番,就在大厅中大吃大喝起来。

宴会中,罗灵风举杯问道:“麟此次前来共有三件事情,第一件大事已经办好了。二就是想在南蛮采集一些九曲木制造弓箭,三是和诸位喝酒聚一聚,顺便看看南蛮发展的如何,还有什么物品缺少的。”

祝雄笑道:“第二件事情,我们明日就帮忙贤婿办理。九曲木就在俞元附近的深山中,比较难收集,不过只要半个月的时间,应该可以收集到一些。至于第三件事情,贤婿尽可放心,就算是有缺的,我们也可以去会州采购,现在道路非常的便利,只需几天就可以了。”

转眼间半月已过,九曲木已经搜集完毕,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也可以造出一万五千张长弓。

罗灵风也从南蛮招募了一千会射箭的八尺壮汉,打算让他们充入准备建立的长弓部队。

一行人回到了长安,就立刻动用工匠制造出了一张比英格兰长弓要短上一些的长弓,让黄叙前来试弓。

黄叙脚横摆,拉弦一射,箭枝如流星赶月,射中了一百五十米外的箭靶红心,众人大喜过望。

罗灵风又让黄叙以45度角抛射,射距居然远达500米左右,在场的众人几乎都傻了,罗灵风自己也不例外,这500米的射距在大汉是独一无二的。

试完箭后,罗灵风就立即上表刘备要求组建长弓兵。刘备在见过长弓的威力后,毫不犹豫的大笔一挥,同意两个大字,出现在罗灵风的上表书上。

一支以黄叙为主将的‘神箭营’就此建立,三千神弓手立刻加入了紧张的训练之中。

罗灵风也听取了其父罗平的建议,将中等材质的九曲木制造成了二十二张高等短弓和一张高等长弓,短弓分别送给了赵云、黄忠、太史慈、黄叙以及辽东十八骑,另一张长弓自然也是送给了黄叙。

‘神箭营’终于组建完成,罗灵风也可去做自己的另一件终身大事——前往西凉求亲。

3…172中卷 第172章 时光飞逝 出使东吴

时光匆匆而过,转眼间已经两年过去了,在这两年里,甄宓,刁秀儿、乔烟、马文鸳分别产下一子:二子罗云,三子罗霆,四子罗琛、五子罗震。乔瑛、糜环、祝融也分别产一女:大女儿罗嫣、二女儿罗瑶、三女儿罗琴。

家中凭空添加了九个小生命,热闹的有如菜市场一般,罗平与王氏更是天天搂会儿这个孙子,抱会儿那个孙女,尽享天伦之乐。

连年征战的大汉也整整平静了两年,在这两年中,孙、刘、曹三家都在休养生息,聚集实力,准备迎接日后的三国争霸。

曹操拥有着八州之地,所辖的百姓已经增至千万余,两年时间的发展,令其又恢复了昔日霸主的雄风,麾下的五十万精锐大军,在大将曹纯、于禁等的训练下战斗力成直线上升,近千员战将也处处显示着曹操大军的强悍之处。

曹操权势滔天,被天子特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列履上殿。三国第一霸主,名副其实也。

孙策虽然实力在曹、孙、刘三家中是最小的一位。不过,深通兵法的孙策,在这几年中对士兵的战斗力抓的非常紧。周瑜一心在鄱阳湖教练水军,孙策也与程普、黄盖、韩当等宿将一心训练着陆军,两州的大小事物则全权交由其弟孙权处理,两年中江东军的战斗力急速上升。

而在建业处理大小事物的孙权,虽然年幼但是处处表现出王者风范,事事亲历亲为,将大小事物处理的头头是道,在政务上的才华更是远胜于孙策。

孙权在管理内政的基础上,广纳贤士,重用谋臣,开设宾馆于吴会,张昭、张纮接待诸宾,两年以来,你我相荐,遂得数十人:鲁肃、顾雍、诸葛谨、严骏、程秉、薛琮、阚泽、陆绩、张温、骆统、吾粲等文官先后被其重用;吕蒙、丁奉、潘璋、朱桓、蒋钦、陈武等武将也一个个被孙权提拔出来,就连一直不愿意投降的纪灵也被他的诚心打动,终于归顺于孙家。

看着江东实力蒸蒸日上,就连江东宿老张昭、张纮也是对孙权敬重不已。

刘备军的内部当然是最稳固的,三省六部的完整系统,在三州之地有条不紊的实施着,百姓安居乐业,夜不闭户,家家还有余粮,三州都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刘备军队的实力也强上了不少,现在军中共有十大军团,陆军分别是:张辽的“天雷军团”、太史慈的“天雨军团”、关羽的“天龙军团”、典韦的“天虎军团”、马超的“天罡军团”、庞德的“地龙军团”、张任的“西川军团”。每个军团都是三万士兵,每个军团又分为了六个营,每营五千人。接着就是刘备亲自统领,实力最厚的“近卫军团“。海军则就是甘宁、周泰的“乘风”“破浪”两军,共计大军三十余万。

泾阳学院也给刘备军中带来了数目相当可观的人才,此外罗灵风还提议建造泾阳军校,看到了泾阳学院的好处,刘备自然就不会拒绝。

在兵部的管理上罗灵风不敢有一点马虎。罗灵风依次将军中的所有士兵都交给高顺,让这位练兵的王者来训拣一遍,让所有将领都跟高顺学习他的练兵之法,治军之道。

值得一提的就是赵云的‘飞羽弓骑’了。赵云果然没有辜负罗灵风的厚望,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誓言,一万‘飞羽弓骑’各个都学会了飞射这一技能。

罗灵风也真正见识了飞射的威力,骑着战马的士兵竟可以将利箭射出一百五十米的距离,这简直强到了极点,有这只部队在,还用担心什么虎豹骑、狼豹骑么?

神箭营的进步也只能用神速来形容。罗灵风还刻意为神箭营找出了一套特别的训练方法,他在相隔百步之内,挂一竹竿,上面挂着大小三个带有风叶的竹圈,让士兵们对着初升起来的太阳,朝那竹圈注视,看它随风的转动次数,每一个圈都要数到三百为止,竹圈大小不等,被风一吹,转动起来,有快有慢,除大风外,必须三个转数都要同时记清,稍微有点含糊,就得重数,直到阳光射到脸上,士兵们已睁不开眼睛时,再闭目养神,就停止训练,隔四五天,再让士兵将竹竿移远两三步。直到三百步左右为止,练过百日以后,不管风怎样吹,只要能够在三百步远近,把这大小三个圈转数记清,才算是完成了训练。

这训练的方法是后世抗金名将岳飞,岳元帅,训练岳家军中的弓箭手用的方法。岳元帅在后世可以以步兵大破金兵铁骑主要还是因为有无数犀利的弓箭手和勾镰枪。

这套训练方法可以增强一个人的目力、耐心和心性,而这三个方面正是一个弓手最重要的素质。

***********

这日,天气晴朗,罗灵风正在巡视着高顺的“陷锋军团”,说起高顺练兵本领,这也不是吹的,无论什么军队,在他手中一个月,保怔军容焕然一新,战斗力直线上升,“陷锋军团”的速度、阵行以及那杀气,在刘备军中都是数一数二的。

罗灵风行程刚进行了一半,一个传令兵快马来报:“启禀先生,刘备大人有急事相招,特请先生迅速前往议事厅议事。”

罗灵风听了一楞,长叹了一口气,知道平静了三年,战事又要开始了,当下就和高顺打了个招呼,领着樊成和辽东十八骑,马不停蹄的向长安赶去。

进入议事厅,只见诸葛亮、庞统、田丰、徐庶正在和刘备商量着某些事情。

刘备见罗灵风至,欣然道:“江东有使者到了。”

罗灵风微笑道:“莫不是来劝主公结盟抗曹乎?”

刘备点头道:“军师果然所料不差,鲁肃此行正是为此。”

罗灵风淡淡的扫视了众人一眼,接着道:“醉翁之意不在酒,若灵风所料不差,孙策的目地恐怕是荆州吧。”

诸葛亮欣赏的看了罗灵风一眼:“好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我们几个也这样看,孙策与我军结盟不过是为了防止我们出援刘表而已。”

罗灵风顿了一顿道:“的确如此,荆州可以说是孙家的一个心病,鲁肃就曾经给孙权提过《塌上策》,具体内容是什么……也不太清楚。但据我所知,大概的意思是说曹操势力太大,不能抗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进伐刘表,取下荆州后,成就一翻霸业,而孙策现在的实力和曹操比起来差的太远,他不会傻到再在虎口中拔牙,所以他的下个目标一定就是与其有着世仇的刘表。”

说着好心虚的看了众人一眼,见众人并没有怀疑,不由松了口气,鲁肃那个可以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比的《塌上策》,他岂能不知,只是不能明说而已。

刘备问道:“这个刚刚元直已经分析过了,现在的问题就是要不要结盟,与孙策结盟之后,我们是否应该救助刘表。”

庞统趴在桌子上,又灌了一口酒,含糊的说道:“孙策爱喝酒,不错,跟我喜好一样,孺子可教。恩,刘家小儿子,怎么看都是那块肉,怎么也得让他给我撕一大块儿。”说完,流着鼻涕又接着呼噜上了。

看着庞统这个样子,罗灵风忍着笑,严肃的答道:“我的意见与士元不谋而合,结盟孙策,不救刘琮。”

刘备叹道:“真乃智者所见略同也,刚刚孔明也说的是刘琮,而不是刘表。”

罗灵风释然一笑,只要一个简单的反间计就可以弄死的刘表,要是这都想不到他俩就不是卧龙、凤雏了。

罗灵风与孔明相视一笑,然后又看看嘴里吐着泡泡睡得正香的庞统,一股无奈飘上心头。

徐庶大笑道:“好!荆州乃我大汉土地最为广阔的州府,再加上自黄巾以来,几乎没有经历战火的洗礼,州中人口之多,难以想象,这荆州绝对不能让他孙家独吞了,怎么说我们也得分上一杯羹。”

刘备皱着眉头道:“景升与备,为同宗兄弟,出兵攻打之,备于心何忍啊?”

庞统忽翻然而起,双目射出两道精光,肃然道:“主公之言虽合人情,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也。若拘执于礼,寸步不可行矣,宜从权变用之,切‘兼弱攻昧’,五伯之常:‘逆取顺守’,古人所贵。历代以来,多以权变得天下,用仁义以守之。现在大汉三分的局势已经不可更改,就算是我军不取,日后也会被曹操、孙策之流夺去,主公的实力强大,那么距汉室振兴,主公的梦想就更近一步;反之,如果对方的实力增强,悔之晚矣,请主公三思。”

田丰浑身剧震:“士元之言,真大议论,愿主公从之!”要知道,庞统的实力,诸葛亮,徐庶都很清楚,但其他谋士却一直不明白,这么一个相貌不扬,举止不雅,整天不是喝酒就是睡觉的人为何能得到刘备如此重视,直到现在,他们才明白了庞统的真正才华。

刘备犹豫道:“今荆州亦是我军的盟友,恐出师无名,为天下人耻笑。”

诸葛亮一脸笑意道:“主公别忘记了在上庸还有一个刘琦,只要刘表一死,蔡瑁绝不会放过刘琦,若我军以此名义出兵相助……”

徐庶笑道:“此计甚妙,缚宵小以清君侧,谁还会说我们师出无名?”

罗灵风看刘备尚自沉吟,马上加把火道:“孔明所言不差,至于战争结束后,将来荆州的归属,可等刘琦大公子自行抉择,不是更好么?况为刘荆州存一血脉,也是大德啊。”

诸葛亮满意的看着罗灵风。心想:“把握主公心机,看来灵风更善啊。主公仁慈,不肯夺人基业,而刘琦只求安身没有任何野心,我军打下来的土地,名义上是刘琦的,而实际还不是我们的?”

庞统又喝了口酒,嘴里嘟嚷着:“什么罗灵风,罗马屁嘛,只是这马屁拍的真是地方,嘿,拍得好,拍得好。”

庞统声音很轻,只有身边的诸葛亮和罗灵风能听到,孔明再也忍不住,扑哧笑了出来,急忙拿羽扇遮挡,罗灵风脸稍稍一红,狠狠的踹了他一脚。

庞统大喊着:“干吗啊?杀人了!”

刘备奇怪的看着这三个男人的举动,沉思了一会儿,拍案而起坚定的道:“诸位以为备该怎么做?”

诸葛亮久居荆州对那里的地理是再熟悉不过了,他思考片刻,便提议道:“依亮之愚见,以长江为界,荆州江北一地归属我军,其余归孙策,诸位以为如何?”

徐庶抚掌道:“好,那样襄樊地区则在我军掌中,裹樊乃荆州最繁华的部分,只要我军占领此地,那上可稳定宛郡守备,下可以以永安襄阳为防线阻挡孙策大军,果是两全其美之策,不但稳固我军的防线,还有了荆州最豪华的土地。”

罗灵风和田丰听了,也不由的点头附和。

庞统只是醉眼朦胧的哼了一声:“好肉。”

看来,大家都认为襄樊一地是刘备军最好的选择。

众人随后商议了一些细节,就让侍卫去请鲁肃。

片刻,一个面貌忠厚老实的青衣书生走进了议事厅。罗灵风知道他就是东吴战略眼光最为出色的鲁肃,鲁子敬。谁要是被他的外表所惑,那一定会死的很惨。

鲁肃仔细的观察着厅里的人,居中而坐的一位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面如冠玉,唇若涂脂,不用说就是刘备了。

上首一人长得俊美无比,嘴角边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一副天塌下来也有人顶着的自在模样,一身的超然气质让人无法看透他的一切,不用说,这人一定是都督口中的那位至交好友罗灵风。

紧挨的也是一位青年文士,其身高八尺,面如冠玉,羽扇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表,那青年满脸笑意的望着自己,一双如电般的利眼直刺自己的心中,仿佛自己的所有事情都被看的一清二楚,想来,这个应该就是有“卧龙”之称的诸葛亮了吧。

青年后面坐着一个家伙,颇为奇怪:只见他五短身材,浓眉掀鼻,黑面短髯,面貌丑陋,形容古怪,衣服穿着与众格格不入,有里长外短之嫌,竟在议事厅中抱着酒葫芦,在一旁闭目养神,没问题,这个是凤雏“庞统”。

左首站着两个人,一人额头微突,眉分八彩,两眼有神,脸夹清瘦,五寸长须的儒士,见其面容严肃,十足的智者之相。另一个则是一个气质不凡、文雅风流的青年,心下不由有些震惊,刘备军中果然人才济济。

鲁肃对刘备行礼道:“临淮鲁肃见过使君,不知使君对孙、刘两家结盟一事,是否有了准确的答复。”

刘备笑道:“先生勿急,正所谓明人不说暗话,你军意图夺取荆州,而刘荆州却是备的同宗兄长且与我军久已同盟,备岂能坐视其领地被蚕食乎?”

鲁肃面容一整,道:“荆州刘表与我主有杀父之仇,正所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使君何必要参合其中呢?”

一旁的庞统睁开眼睛,幽幽的道:“荆州这又肥又嫩的肉谁不想咬上一口,我也想一个人独吞这块肥肉,可惜有这口欲,却没这么大的肚皮。”

罗灵风和诸葛亮一旁苦笑,都心想:“庞饶看来咬住这口肉是不肯放了呀,可怜的荆州,被庞统左一个肉,右一个肉,唉!”

庞统这话说的很白,明挑出了孙策有本事灭刘表,却无本事一口将荆州独吞。

鲁肃当然也明白庞统的意思,笑道:“只要刘、孙两家同盟,我军就有能力将荆州独吞。”

罗灵风假意摇头惋惜道:“前日曹营来人了,当年我军向曹操借宛郡,他们前来讨还了,刚刚我们正在考虑要不要将宛郡还于曹操,不知道子敬兄有何意见?”

鲁肃苦涩一笑,心道:“这青年一出言即点中我军死穴,逼的我无话可说,恩,果然就是都督口中的那个最难缠的知己罗灵风,凡是聪明绝顶之人,都会有一身的傲气,待我以‘激将什’激之。”

想到这里,鲁肃问道:“足下就是庐江罗灵风乎?”

“然。”罗灵风傲然道。

鲁肃摇头惋惜道:“肃数次听闻周都督说起你,说你是一个战略眼光独到,智计过人的智者,今日一见大失所望也!你目光短浅,缺乏远见,才智平庸,竟连眼下最大的敌人是曹操都看不出,反而将目光锁定在荆州,可惜,可悲,可叹!”

罗灵风何等精明,装出一副知己的表情,激动道:“怪不得麟今早一出门就听见喜鹊在枝头鸣叫,原来是得遇知己啊!别人都是说我怎么怎么聪明,其实我自己知道,我这人没有什么长处,就是目光短浅,就是不在乎曹操,就是想要襄樊一地,现在终于遇见一个知己了,好感动,等会儿我请你喝酒。”

庞统瞪了一眼罗灵风,心道:“这小子也开始学我了,无聊的家伙!”

诸葛亮看鲁肃一脸尴尬,解围道:“子敬兄,我家主公之意,以长江为界,荆州两家共管,你看如何?”

鲁肃固然聪慧,也被这三个绝世的奇才搞得头晕脑胀,他看了看中间面带微笑,不言不语的刘备,顿时明白了,如果不交出襄樊一地,这盟是结不了了。思索片刻,道:“此事肃也做不了主,待肃回去问过吾主,才能答复使君,不知侯君可否谴一能人,前往建业与吾主面谈,这样一来既可巩固两家的交情,也不用肃跑来跑去带两家传话。”

刘备说道:“这个是自然,诸位谁愿意出使呢?”

庞统第一个说:“我不去,我长得太帅了。”

罗灵风一旁的典韦眼睛都直了“娘的,还有他娘的比这人不要脸的么?”

刘备瞄了罗灵风一眼,见其微微点头,便笑道:“还请先生先行一步待为通传,使者数日后便到。”

鲁肃拜谢退下。

刘备摆了摆手,制止了众人的笑声道:“据陈元龙那传来的消息,曹操已经开始收集粮草、兵器、纱布等军事物质,大军也在不停的调动,他的南下很可能就在这几个月,我军和孙策结盟已是事在必行,备打算谴一能言善辨之士,前往建业陈说厉害,让其放弃襄樊一地,孙、刘两家连手共同对付曹贼。”

罗灵风叹了口气,知道舒服的日子终于到头了,当下道:“还是让我去吧!现在整个军中就算我最空闲了,军中大将各个都是将才,就算是我不在,训练他们不会耽误的。元浩、元直、元龙、士元、季常等人走不开,孔明的妻子在这个月就要生小宝宝了,也不好离去,其他的人恐帕应付不了周瑜和二张,也无法表现出我方的诚意,所以,我看还是我去最合适了。”

刘备想了一会儿,也找不出适合的人选,只好点头同意道:“那就辛苦灵风跑一趟了。”

众人又再商量了一会,最终决定由罗灵风十天后起程出使东吴。

3…173中卷 第173章 江上会二英

罗灵风一行人立即秘密上路,出上庸,至江陵,顺江而上,直至建业。

这日清晨,长江两岸奇峰耸立,下临茫茫九派,上接冥冥苍穹,重山叠岭云雾缭绕,山体断块隆起四城垒,四壁陡峭奇险,滚滚长江,莽莽丛林,充满大山大水之气魄。

罗灵风见此美景,不由诗兴大发,吟诵道:“登山临水送将归,谁言宋玉秋客悲。坐观白云思大风,起听红叶吟声微。春山啼鹃去不返,瑟江寒雨钓竿垂。不堪豪士闻鸡鸣,一声咏叹雁南飞。”

这时只听见身后有人拍掌叫好,罗灵风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青年走出船舱,罗灵风细细打量了一番,见是个英俊威武的青年,虽穿着便服,可是气势不凡,身上仿佛有一种惊人的魁力,心中不由生出一种似曾相识之感。

那人友善的行礼道:“请问刚刚那首诗是否乃公子所作?”

罗灵风大感头痛,俊脸微微一红,道:“适才见长江美景,有感而发,难登大雅之堂,阁下见笑了。”

那人赞道:“公子年纪轻轻,文才如此出众,依在下之见,能与公子相比的就只有卢江罗麟和江东周郎了。”

罗灵风尴尬的笑了笑,道:“现在一无名学士,安敢与美周郎等人相比!”

那人大有意味的笑道:“我看不见得,在下江东孙符,字公伯,本欲走遍天下,游览大好河山,可不久前得知家中有些私事未了,这次就前往建业办事,请问公子尊姓大名?”

罗灵风心里嘀咕,这人双眼闪亮,踏地生根,气质凛然,明显是一个武艺超绝,胸怀大志之辈,不过罗灵风并非生事之人,正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才不管别人的闲事,当下便客客气气地道:“在下庐江罗政,草字子云,今趟前往建业,是因为建业乃江东才子的聚集地,特去与江东学子交流交流。”

孙符笑道:“江东学子大部分都是死学孔孟之道的书呆子而已,很少有大才,在乱世之中,文若不能出计定策,治国安邦;武若不能上阵杀敌,保家卫国,在我的眼中跟废物没有什么两样。”

罗灵风一震,怪异的望着孙符,笑道:“公伯兄所言甚是,在乱世中人不能自保,百姓不得安宁,谁还有心情真真正正放下心胸来欣赏大好河山,你说对吗?”

孙符尴尬的搔了搔头,知道自己口误,急忙转移了话题道:“听子云兄所言,就知子云兄乃智谋之士,不知对当今大势有何看法?”

罗灵风随口道:“在下谈不上什么智谋之士,看法却是有一些。”

孙符躬身拜道:“愿闻其详!”

罗灵风顿了一顿,道:“当个天下从十常侍之乱开始,依次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诸侯割据,到现在的四国争雄,以及以后的三国争霸,已经渐渐由大乱走向了和平。曹操、孙策、刘备这三人都为不世之雄主,奈何齐生一处。曹操兵多将足,坐拥八州之地,所辖人口乃三家之冠;刘备占据山川,关隘之险,退可攻、进可守,军马之良,装备之精,三家中无人可及;孙策立国江南,拥有长江天险、东海、南海,内地亦多湖泊水泽,多水域的自然条件,决定他的强大在于水军,在水军上三家莫能与其争风。”

孙符点了点头,道:“子云兄分析的极为正确,符佩服。不知子云兄认为那一家最有可能在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