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我是曹操-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吕布骑在马上,张辽紧紧地跟在他身后,他的三千人马还活着的不过两百人。“你觉得那样的牺牲值得吗?”吕布突然看向了张辽。“辽不知道。”张辽摇起了头。“我也不知道。”吕布笑了,但是那笑容中带着说不尽的沧桑,“我只知道,如果在来一次,我仍旧会毫不犹豫地跟他们一起冲向前去,哪怕是知道会死!”吕布看向了那些抬棺的士兵,“你会吗?”张辽没有回答,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
    当曹操回到北庭的时候,赵云他们也带着一万多具阵亡的士兵遗骸回来了,整个北庭正在压抑的气氛中更显灰暗。那一万多具尸体整齐地堆放在了祖灵教所划定的圣地上。他们将为他们举行魂葬,将他们的灵魂送入苍天。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每个活着的士兵踏着着整齐的步子,口中吟诵着这他们踏入军营时曾经一起高唱的秦风军歌,一步一步地向前踏着,那是他们的誓言,现在他们的兄弟做到了,他们静静地躺在那里,再也不能呼吸,再也不能与他们一道饮酒,一道作战,但是他们留给了他们永恒的骄傲,这骄傲只属于他们!
    唐周和管轲站在那里,为着这悲壮的气氛而震撼着,他们是祖灵教的教士,他们要为那些战士进行魂葬,这是他们的光荣。
    “止!”曹操挥起了手,黑压压的士兵一起止住了脚步,升腾起了尘烟,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种肃穆,一种虔诚。
    唐周和管轲带着三千名祖灵教的教士祭祀走到了那苍木搭建的高台下,朝着那些战死的战士双膝跪了下来,“铁甲依然在!”曹操又挥起了手。“铁甲依然在!”身后,所有的士兵一同呐喊道,单膝跪了下来,头颅看向了前方。
    熊熊烈火,焚此残躯!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
    烈烈军魂,皆归苍天。
    怜我世人,魂去归兮!
    怜我世人,魂去归兮!
    苍老的祭词在三千名祖灵教的教士祭祀口中响起,带起一阵古老纯朴的安宁感觉,如是颂咏了三遍,唐周高声喝道,“起!”所有的人都站了起来,带着一种苍肃的目光看向了那些沉睡中的面容。
    “主公!”唐周将火把递给了曹操。曹操接过了那火把,在众人的目光中走向了木台,点燃了那装盛着那些战士的木台,冲天的火焰映红了天空,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片绯红。祖灵教的教士开始了他们为那些战士的祝福,而那些战士则是同声吟唱起了他们的军歌,那灼烧他们灵魂的军歌!
    沉睡之前我们在作战不为什么理想荣耀只是使命和负担
    用我们的血肉铸造起不破长城我们心里只有崇拜与信奉
    用我们的坚定来继续保卫祖先荣耀是永恒的使命
    挥舞手中刀剑在战场上拼杀驾驭青铜铁马为忠诚讨伐
    不管生前死后都一样忠诚这战士的宿命
    听着那军歌,吕布觉得自己的心被点燃了,在他身后,那两百残兵也是被这苍凉雄浑所震撼,他们亦是身不由己的随着那歌声高亢吟唱。吕布看向了那个身影,所有的一切,这所有士兵的忠诚只为了那一人而存在,连他也觉得向那样的人低头并不是件屈辱的事情,将自己的忠诚完全付出吗,吕布的嘴角弯了起来,头低了下去!  


第一第三十三章 振奋
    魂葬结束以后,曹操亲自带着军士为那些战死的战士建起了一座巨大的石碑,在石碑的正面刻上了那首秦风‘无衣’,而背面则刻上了那些战死士兵的姓名,作为北庭的圣碑膜拜,他要让这种精神永远存续下去,这刚烈将是整个华夏民族的魂魄,为了尊严,为了荣耀,宁死不悔,屈辱的生和悲壮的死,我们将选择战死!这就是他要让后人铭记的。(逆来顺受让我们的民族延续了下来,但是看着那些屈辱的历史,我却宁愿我们战死!)
    曹操一个人坐在了那石碑前,整整坐了一天,其间不断地拉着那把胡琴,琴声悲壮凄凉,他想起了在另一个时空,脚下这片大地,和自己流着同样血液的族人曾经受到的苦难和耻辱,他又想到了这牺牲,在那个时代,为了尊严,他的祖辈付出了无数的牺牲才重新拿回了属于他们的尊严和荣耀,那牺牲值得吗,想到了和他同时代的那些置疑那些牺牲的言语,他的心不可抑制的愤怒了,为什么后来的人会变成那样,为什么!
    曹操掐弦的手早已血迹淋漓,但他浑然不觉,依旧疾拉不止,他不知道在那石碑下,有无数的士兵随着他一起就那样不吃不睡地度过了一天一夜,赵云和曹布更是直直地跪在那坚硬的地上,一动都没动过。
    戏志才找到了宁芷,现在只有主母,只有她才能让主公平静下来。“我的丈夫在做他觉得他应该做的事情,我相信他一定会自己站起来,这是他的使命,这是他曾经对我说的,我相信他。”带着淡淡的微笑,宁芷这样对戏志才说道,然后走到了丈夫身边,静静地坐了下去,依偎在了丈夫消瘦的肩膀上。
    戏志才默然了,他是学霸王术的,辅佐明主成就不世霸业,是他一直所期望的,曹操对他而讲不但是明主,更是承载了他所有的希望,作为一个霸主,是不应该有感情存在的,霸者无情,正因为无情,才能够冷血地计算一切,成就霸业,这是他一直信奉的原则,但是现在他的信念却在崩溃,一直以来,他认为曹操所做的一切都是最深层次的掩饰,他那看透一切的睿智和深邃的眼光绝不像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所能够拥有的,英雄永远只是英雄,而不会成为帝王霸主!可是现在他却发现,也许他可以看见一个英雄一样的皇帝诞生!戏志才低下了头,沉默着走到了那些军人中去。
    不知过了多久,曹操的琴声停止了,“谢谢你!”嘶哑的声音低声响起,微不可闻,但是宁芷却仿佛听到了似的,握紧了丈夫的手,“站起来,你的士兵还在等你呢?”“恩。”曹操站了起来,宁芷随他一起站了起来,紧紧地挨在丈夫的身边,“无论如何,我永远都会在你的身边。”
    金色的晨曦中,所有的士兵觉得他们看到了一副最美丽的画面,他们的主公和他们的主母就那样肩站在那里,朝着他们微笑,那微笑让他们觉得是如此的温暖,看向了那高耸的石碑,他们在心中低声道,“看到了吗,我的兄弟,这就是我们想要守护的,尊严,荣耀,还有主公和主母的笑容!”
    “在我们身后,是为了尊严和荣耀牺牲的袍泽,他们的血不会白流,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但是请你们答应我,这样的牺牲今后将不会再有!”曹操嘶哑的声音并不响亮,但是随着微风却在空中清晰地响起。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神色一震,然后看向了他们的主公,一个一个默默地低下了头。
    “主公!”曹布和赵云看向了向他们走来的曹操,叫了起来,因为他们两个的疏忽,才白白地断送了那些士兵的生命,在他们自己看来,他们罪不可恕。“因为你们两个的疏忽,让这一万多士兵枉死,但是无论怎样都已经无法弥补你们的过错,即使杀了你们又如何?”曹操静静地说道,曹布和赵云并不是什么莽夫,兵书战策他们并不陌生,所以他才让他们两个和张飞一同领兵回援,但是却没想到!“从今天起,你们两个要秉承那些战死袍泽的意志,为了他们的这牺牲而终生征战,这就是我对你们两个的惩罚。”曹操说完,扶起了他们两个,“从现在起,你们的生命再也不属于你们自己了!”“主公!”曹布和赵云的喉咙似乎被堵住了,想说什么,却一个字也没说出来。
    在晨起的阳光下,所有的人渐渐散去,他们要为死去的兄弟守护他们想要守护的一切,所以他们更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守在他们该处的位置上,做他们该做的事情。
    吕布终于近距离见到了曹操,这全北庭所有人心目中的军神,但是却发现曹操并不如他想象中的那般雄壮,反而有些消瘦,身上也没有那种摄人的气势,看上去就和一个普通人一样。
    “奉先觉得我北庭如何?”看着面前后世被称为三姓家奴的天下第一猛将,曹操淡淡问道,吕布是个率真的人,和那些伪君子比起来,他算是一个真小人,但是现在的他看上去还是那么的纯朴,从曹布和赵云说的来看,他还没有什么野心,正是能够收服的最好时机。
    “回曹公,北庭很好,就像布小时候做梦那般好。”吕布答道,他并没有骗曹操,他童年的时候也曾经幻想过一个美好的世道,但是那从来只在他的梦中出现过。“那么奉先愿意留在我北庭吗?”曹操看向了吕布。“愿为主公驱使。”吕布并不是什么笨人,他立刻大声答道。“那么就先委屈奉先做个骑都尉,统领千骑吧!”曹操并不想让吕布一下子拥有太多,还是一步一步让他慢慢上来吧。“谢主公。”吕布并没有丝毫地不悦,北庭的士兵是每个将军所梦寐以求的,而他一下子拥有了千人之众,还有什么可不满足的。“奉先,你身边的那个小兵张辽,能否留在北庭一段时日。”“主公要张辽,那是他的福气,布焉敢不从。”
    就这样,张辽被留在了曹操府邸中,做了曹昂的侍读,曹操对于这个长子倾注了很多心血,他不希望日后他的孩子只是一群蠹虫,所以曹昂从三岁起就开始练武,现在正是帮他找寻同伴的时候,而十三岁的张辽正是一个不错的人选,三年以后,曹昂就可以和张辽一同踏上战场了。对于能够留在曹操府邸,不时聆听曹操的教诲,对于正是崇拜年龄的张辽来说简直是天大的荣幸,他和曹昂住在了一起,对于这个比自己小三岁的公子,几天相处下来,张辽只觉得这位公子完全和他想象中的截然不同,没有丝毫的气焰,整个人平和得就像他的母亲,但是坚韧的时候却又让人惊讶,和他曾经见过的那些豪门世家少爷完全不同。心底里,张辽已是认可了这位公子。
    曹操回到北庭以后,安定了下来,现在他将全部的精力集中在了对军队的再次整训上,北庭的每个士兵都识字,也念过兵书,但是在一直以来的战斗中他们都忽视了自己所学,现在该是让他们重视起来的时候了,在北庭,所有的士兵除了日常的训练外,晚上又多了一个项目,那就是对历代军事战例的研究,曹操不希望那种缺乏谋略而导致的牺牲再次出现。
    对于北庭吞并并州一事,袁绍除了震惊之外再无他想,曹操再一次用他麾下的惊人战力告诉了他什么是天下最强的军队,而他现在带着二十万的军队在汉中与西凉交接的一带每天零碎地对峙着,西凉铁骑的战力的确强悍,趁着西凉不稳的时机侵攻,他依然没占到什么大便宜,比较之下,袁绍得出了一个沮丧的结论,那就是曹操的军队目前远不是他所能击败的,现在的他反而要担心曹操会否趁机攻掠中原。
    “主公,目前陶谦仍然与青州军在青徐一带对峙,而太行山的曹军也退回了冀州,并未在骚扰,相信以张颌将军的能力,稳守是不会有问题的,如今唯一可恼的就是荆州的孙坚竟然攻占了扬州,不过他也没有再动手的意思,只是在不断加强荆扬二州的防守。”田丰向袁绍禀报着目前的局势。
    “可恶。”袁绍恨恨地骂了一句,他出兵以来除了将雍州更加稳固地置于自己手上以后,竟然再无所寸进,和董卓这个莽夫对峙打起了消耗战,真是可恶啊!
    “主公,不如撤兵吧。”沮授突然道,“眼下看来,西凉之军凶悍异常,我们再留着也只是浪费粮草,至于新军,这段时间以来得到的磨砺也是足够,主公不若先回洛阳,稳固人心为上。”
    “就这么走?”袁绍看着沮授问道。“主公,想磨砺新军,自可以以轮换制将军队置于汉中,而如今撤退也不是全然无利,主公奈何不了董卓,董卓同样也休想攻入汉中和益州一步,眼下曹操打下了并州,还未稳固,董卓定然会去打那里的主意,正好让他们相斗,若是董卓能逼得曹操动用大军,我们自可以从衮州出大军,先将冀州打下来。”沮授答道。“好,那么便依你之言,三日后我们班师。”袁绍做出了决定。


第一第三十四章 官制
    公元187年的初秋,袁绍带着出征的士兵回到了洛阳,虽然这次出征仅仅是稳定了一下雍州,在对西凉的战事中毫无建树,但是在袁家势力的操纵下,十一岁的小皇帝带着满朝的文武还是出了洛阳城十里迎接所谓凯旋而归的大将军,此等簪越之举在那些死忠于汉室的人眼中看来,自然是大逆不道之举,对于袁绍,他们心中的不满越加深了。
    “元皓,这怎么回事?”看到那迎接的大队和皇帝的辇盖,袁绍的眉头皱紧了,虽然他心中也有着取汉室而代的念头,但是现在还不是最佳时机,现在他还需要汉室为他挣得一个大义的名分。“回主公,这个,丰也不知,应当是元图他们做的吧!”田丰也是一脸讶异,这种迎接的规格分明是把皇帝的权威给彻底抹了,等于告诉天下人袁绍有不臣之心。“那几个蠢材。”袁绍的脸刷地一下子变了。
    “主公,如今惟有派人先请皇帝回城。”沮授在一旁提醒道,袁绍见了皇帝,势必要请罪,但这绝不是高傲的袁绍所能接受的,更何况向皇帝请罪,只会让那些心存不满的人觉得还有替汉室扳回大权的机会,袁绍是绝不能向皇帝低头的,现在天下四分五裂的局势已经很明显了,汉室的气数已尽,但是必须压榨出他们最后的一点价值,这就是沮授替袁绍想的。“颜良,你去,叫那几个蠢材给我把皇帝送回城去。”袁绍看向了身边大将颜良。
    就这样,郭图等人一心安排想讨好袁绍的入城式被打乱了,入城以后,更是被袁绍一顿臭骂,弄得他们好不委屈,在他们看来,现在已经不需要汉室这块招牌了,曹操,董卓,孙坚这些人哪个是汉室的忠诚,所谓的圣旨根本就狗屁不通,要来有何用,既然如此他们还不如趁早拥立袁绍,争取当个开国的臣贵,哪想到却是被臭骂了一通,心下对于劝阻袁绍的田丰,沮授等人更见怨恨。
    对于手上军力极度不满的袁绍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军,他决定将原有的三十万军队扩充到四十万人的规模,其中十万置于汉中,十万置于豫州,十万置于衮州,最后剩下的十万置于司隶,他要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利用边境上的战争好好磨砺一下手上的军队。同时袁绍再也无法无视与曹操和董卓的交易,他需要战马来武装自己的军队,但是董卓直接拒绝了和他的战马交易,他西凉之地要钱来做什么,更何况,袁绍的大军并非什么草包饭桶,把战马卖给他们,不是找死吗,不过出乎董卓意料的是曹操竟然把马卖给了袁绍。
    “曹孟德这个疯子,疯子。”西凉,董卓在自己的府邸内大声地喝骂着,他没想到曹操竟然把马卖给了袁绍,而且一卖就是万匹。“主公息怒,曹操那样做必然有他的心思。”李儒在一旁低声道。“心思,什么心思,万匹战马,那就是一万的骑兵啊,袁绍缺的就是战马,要是他能够组建起二十万骑兵的话,我们全都投降好了。”董卓怒道。
    “主公,袁绍想组建那么多骑兵,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想我西凉皆是牧民,能称得上骑兵的也不过二十万众,曹操麾下也不过三十万骑而已,中原缺马,就算曹操卖给他,我想也不会多,最多五万匹罢了,袁绍手头上能凑出的骑兵顶多不超过十五万。”韩遂在一旁计算道。
    “你们说,曹操卖马是为了什么?”董卓冷静了下来,但是他仍旧不明白曹操卖马的意思,曹操所占四州之地,冀青二地俱是富庶之地,他要那些钱粮来做什么。“主公,曹操做事每每出人意料,这个吾等也是猜不透。”李儒等人摇了摇头。“算了,不去讲那个疯子了。”董卓挥了挥手,“现在汉中被袁绍掐得死死的,并州又被曹操占了,你们说我们西凉该怎么办?”
    “主公,儒以为我们现在应当北上攻打并州。”“哦,你且讲来。”“主公,并州与我西凉接壤,地势平坦,利于我军骑兵攻袭,而且并州刚被曹操攻占,人心尚未稳定,正是用兵的时机。”李儒指着地图讲解道。“若是袁绍来攻怎么办?”“我想我们若是攻打并州,恐怕袁绍还要帮咱们一把。”“主公请想一下,那袁绍是何时撤军的。”“这个有什么关系,你且讲来,休要卖关子。”“主公,袁绍撤退之时,正是并州陷落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儒以为对袁绍来讲,曹操才是他的心腹大患,只要汉中在他手上,我们西凉始终无法对他造成太大的威胁,但是曹操则不同,他随时可以从并州和冀州出骑兵疾攻司隶,衮州,雍州等地,以曹操手上精骑之威,恐怕袁绍连晚上睡觉都睡不安稳的,我们西凉去攻打并州,恐怕最高兴的就是他袁绍了。”“妙,那便依你之言,即日兴兵。”董卓也不含糊,立刻做出了决定。
    曹操在北庭待了不过一月,就将家人和军队向冀州迁调,现在北塞平定,是时候将重心东移,专注一下治下的经政等事宜了。只不过临出发前,却传来了西凉兴兵侵攻并州的战报传来,曹操也不含糊,直接让曹布,赵云和吕布这三个千人骑都尉和戏志才一起去了并州。对于西凉之地,曹操的兴趣比中原要大多了,只要治下的一切上了轨道后,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西凉,丝绸之路必须重开,而一个稳定的西凉就是最先决的条件。
    在冀州,荀彧这个王佐之才可谓是做得如鱼得水,现在冀州政通人和,可谓是一副太平景象,让他不禁大感欣慰。在知道曹操要带着五万大军过来,清闲的他立刻忙了起来。半月之后,当曹操到达之时,他们所需的一切事物都已准备得妥妥当当。
    “文若,最近身体不错啊!”见荀彧面色比之以前红润不少,曹操打趣道。“都是托主公的福,如今冀州一切都上了正轨,彧倒是闲了下来,整日里就是看看闲书,不时去四处走走,焉能不好。”荀彧自己也是笑道,曹操执意让那些科举之士去军营锻炼,如今他才明白其中的深意,这些人原本才能就都不错,博览百家,只是性子多少都有些散漫或是不羁,但是军营里去了一遭,给那些军人操练了数月,出来以后这做起事来的效率就是高,那些人的精神面貌也是提升了不少。
    “怎么,文若觉得那样不好吗?”“主公说笑了,彧怎么会觉得不好,彧到是巴不得天下都是如此!”“好,先不说闲话了,今日找你不为别的,正想和你商量一下今后的官制。”坐下后,曹操径直说道,现在官僚的基础已经打好了,是时候建立一个良好的制度,先在冀州等地试行,不断改进,等到日后统一天下时,就基本上能够拥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官制了。“不知主公有何想法?”荀彧认真地道,改朝换代是必行之事,那么日后的官制也定然要好好改改。
    “不知文若对汉室的官制如何看?”曹操并没有说什么,而是询问起了荀彧对汉代官制的看法。“主公,汉室之所以有现在之局面,实与官制有莫大的关系啊!”荀彧说了起来,“汉室有中外朝之分,源自武帝。”所谓中朝便是武帝为了加强集权而削弱丞相的权势,对于重要政事,依靠一些亲信在宫廷之内作出决策,中朝由此而得以形成;有了中朝,自然会有和它相区别的外朝,自从中外朝分立之后﹐中朝决策﹐支配外朝﹐丞相的权力日益转移到中朝。因此和皇帝最为亲密的宦官﹑外戚﹐很容易变为中朝的主宰外朝是指属于丞相﹑御史大夫和九卿所构成的官僚体制。汉光武中兴后﹐对功臣﹑外戚防范甚严﹐不许他们进入宫禁﹐竭力把权势揽在自己手中。外朝的三公成为备员﹐中朝的尚书的地位便更加重要。而章帝以后﹐在位者多为女主﹑幼君﹐依靠外戚﹑宦官治理朝政﹐他们逐渐取代尚书而成为中朝的支柱。可以说祸乱汉室的外戚宦官轮流掌权便是因为这皇帝为了独掌大权而想出来的官制所致。
    “所以,主公,这官制可说是导致汉室今日局面的原因之一。”“那么文若觉得宰相制好么?”“主公,宰相制之所以能够为国君分忧,便在于宰相能够开府建制,自己招募阁僚处理政事,但是这样一来,若是皇帝暗弱,那么宰相很有可能独揽大权,最后谋朝篡位,先汉的王莽便是此类,所以彧以为宰相制也不可取。”荀彧摇了摇头道。


第一第三十五章 学府
    “那文若,觉得如何才能够尽善尽美呢?”曹操心里并不反对限制君权,其实中国自汉以后能够长久的王朝不过唐宋明而已,其中宋明的君权都被限制了不少,特别是明朝的内阁制,相当程度上文官集团架空了皇帝,有着一点点民主的意思,只可惜那个时候作为文官集团信奉的儒学已经变得腐朽不堪,顽固不化了。
    “主公,这世上并没有尽善尽美的东西,彧不敢妄言。”“你先说来。”曹操看着荀彧道,“今日,你我只是先讨论一下,你不必藏着,难道文若以为我是无量之人?”“主公既然如此说了,彧就讲了。”荀彧咬了咬牙道,“彧以为,国家想要长治久安,皇帝的权力必须受到限制。”说完,荀彧拿眼去看了一眼曹操,只见曹操并未如同他所想的那般勃然大怒,反而有着一丝笑意。
    “继续。”“彧以为天下还是各安其位,皇帝统领全局为宜。”荀彧道。“文若,你何必如此,把你想说的说出来。”曹操的眉头皱了皱。“是,主公,彧以为宰相制有其好处,不可全废,宰相之权可以平分,另外废除中朝。”
    “平分宰相之权,将内朝之权外放,有点意思。”曹操嘴角笑了起来,他知晓后世官制,自然明白荀彧这模糊话语中的意思。“文若,你觉得治理天下之道,可分为几事?”“彧以为应当逃不出政刑军,农工商六事!”“哦,文若觉得工商也是大事。”“是的,主公,我北庭工匠所制之物能够促进生产,与民为利,这工者之道极为重要。”“那商呢?”“主公不收百姓赋税,而让北庭商人贩卖工匠之物与百姓,再收取商税,这一年下来,我们所收的商税比起以前向百姓收取的赋税只多不少,而且不招民怨。”荀彧答道。
    “看起来,文若想通了不少呢!”曹操大笑了起来。“那么日后不若设立六相,各自拥有开府之权,然后再设立一内阁,六相皆入,再加以有德之士与皇帝一道商讨国家事宜,如何?”“内阁,六相。”荀彧自语道,然后明白了曹操的意思,设立六相,可以平衡臣属之间的权力,不至于任何一人做大,而六相统入内阁与皇帝议事,其实是将中外朝合流了,的确很不错,只是这样一来,朝廷的机构是否太简单了。
    “恩,应当再设一监察府,拥有监察之权,可直接向内阁上书,以监督百官。”末了,曹操又补充了一句。这时,荀彧才眼睛一亮,觉得算是完备了,内阁六相的弊端就在于六相的权力还是大,很容易发生贪腐之事,而那独立于六相之外,却拥有向内阁言事的监察府正好弥补了这一点。
    “主公,彧以为六相之职,每相可设正相一名,副相两名,凡重大事宜均需三相意见相同方可行使相权,若是意见相左,可直接上呈内阁。”荀彧又想了一条限制相权的制度出来。“文若不怕,那三相之间意气相争坏了事情吗?”曹操笑了起来,这个荀彧始终还是将皇权看得要重要一点。“主公,我想内阁中人总能分辨出来的吧!”
    “那么文若,你觉得这六相应该从什么人中选择呢,是世家,还是寒门。”“考试,主公可以用考试的方法来选取有才之士。”荀彧说道,然后又补了一句道,“主公可以办学,想要得到科举之权,便需从官学出身,过了科举之后,主公还应当把他们送去军中历练,这样的人方才能够大用。”在曹操身边久了,荀彧的思维也开放了不少。
    “很好,那么这关于内阁六相一府的事情就麻烦文若你多花点心思了。”见大致的概念已经统一,曹操就索性将剩下来的事情踢给了荀彧,那些琐碎的事情不需要他亲自出马,而至于另外一些就再放一下,总之先把大体的框架搭出来再说。
    在把荀彧打发去了研究未来的官制之后,曹操很快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客人,此前曾经答应他会助他办学的郑玄终于忙完了他在青州的事情,将自己的整个学府全都带到了冀州,这个并包百家学说的老者对于冀州的少年军体制可谓欢喜得不得了,那些孩子不但身体强壮,而且学习的范围都很广,至少他们每个人都会算术,这在以前他是不敢想的。
    “曹公,你瞒得老夫好苦啊!”甫一见到曹操,郑玄就拉着曹操道,“那些简字,曹公上次为何不与我说?”“郑公息怒,这简字是以前孟德为了教化士兵而不得已所为,如何入得了郑公之眼。”曹操忙道,他还以为郑玄是要拿他擅自篡改汉字的事情来教训他。“曹公,你这简字好啊,如今冀州人人都识字,这简字功不可没啊!”郑玄却并没有责怪的意思,在他看来这些简化后的字体无疑让传播知识变得更加简单而迅速,可以让更多的人得到实惠,而且这些简字与原有的字极其相似,可谓是一脉相承,足见想他的人是花了很大工夫的,他哪里知道曹操不过是将后世的简体字给稍微改动了下就拿出来用了,并未动什么脑筋。
    “郑公觉得此字体可以推而广之。”曹操见郑玄话里多有夸赞之意,当下不禁大喜,要知道他是很想推广这简体字的,可就怕世家大族抵制,这东西他想来硬的可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如今有郑玄出面,自是再也好不过了。“当然可以,不过祖字不可废,当二者并存。”郑玄答道。“那就有劳先生了。”曹操忙行礼道,二字并存,就目前来讲等同于士人阶层认同了底层受教育的权利,等到日后,这两种字自然会融合在一起,到那时侯所谓的士人也将不复存在。
    “曹公,你要老夫办学,不知想老夫如何做,老夫这一路过来,看到的可都是勤勉的好学生啊!”郑玄打趣道,那些少年军给他留下的印象很深,那些孩子都很有礼貌,而且身上有着一种类似军人的刚硬气质,这让他很喜欢,在他看来,这些小孩子里可堪大造之材极多,因为他们的基础比起他的那些弟子来要好得太多,他的弟子中很少有从小就涉猎百家学说的,他们大多数还是比较擅长于经学。
    “先生,孟德想在冀州建一极大学府,其中所招收的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