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山军-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位都是谁啊?”李鸿章的目光落到了大卫身上。龙谦屁股后面跟着一个穿着新军军装的金发碧眼的洋人,让李鸿章感到好奇。
  “回中堂的话。大卫。狄文。美国人,其叔父在山东传教,他是来探望叔父的。去年春,卑职尚落草于蒙山,遭袁世凯大人围剿,突围时途经平邑,恰遇义和团攻打教堂,其叔父遇害。卑职将其救了出来,一直跟着卑职。”龙谦看看李鸿章那张满是皱纹的脸,“另一位叫司徒均。出身与卑职类似。父母都是加入了德国国籍的华侨,毕业于柏林军事学院,仰慕故土回国,在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的推荐下加入了武卫右军任参谋之职。今年春被卑职所俘。加入卑职所部。初夏卑职被袁抚台所招安。组织勤王支队赴天津参战。司徒均任副参谋长,参赞军机,多有良策。卑职所以取得西沽之战的胜利。司徒均功不可没﹍﹍”
  确实与众不同。李鸿章死死地盯着龙谦看。一般人会隐瞒或省略自己与朝廷作对的经历,此人真是另类,似乎将其当土匪的经历当成了炫耀﹍﹍一个来华探亲的美国人,一个毕业于德国最高军事学府的德籍华侨,竟然成了其部下﹍﹍连同龙谦个人的经历,让李鸿章产生一种非常怪异的感觉。
  现在不是了解这些怪异故事的时候,“请这两位暂且下去歇息,老夫与庆王有话问你。”
  大卫和司徒被人带出了屋子。
  “龙将军﹍﹍”
  “卑职在。”
  “你好大的胆子啊。”
  “卑职不懂中堂大人所指﹍﹍”龙谦心里咯噔一下,难道我打劫王府的事发了?不可能呀﹍﹍“那西摩尔中将,现在何处?”
  “仍在太原军营羁押。卑职率部夺回娘子关之前,已将所有联军俘虏移交荣禄大人。”
  “唔,我来问你。你既生于美国,为何要回国呢?”李鸿章问道。
  龙谦放下心来,“回中堂。龙谦洋装穿于身,可心永远是中国心。”
  “好一个永远是中国心!看座!”
  “谢大人。”
  李鸿章并不在意龙谦曾经落草为匪。别说是一般的啸聚山林的土匪,便是搅乱天下的太平军中很多将领,投降淮军后仍得到他的重用。李鸿章与他的老师曾国藩一样,对于人才有着异常的欣赏和渴望,这是他们登上仕途顶峰的主要原因之一。吴永的信以及吴永亲口所述,让李鸿章异常重视龙谦对于当前局势的看法。
  “龙谦,吴永自称是你朋友。他曾与老夫说起你对解决战乱的策略,很有见地。今日庆王与老夫就细细听你讲来。无须顾虑,但说无妨。”终于,李鸿章转入了主题。
  “王爷,中堂,”龙谦低首道,“此事极难。卑职并无好招。所以,卑职对王爷与中堂钦佩之至﹍﹍”
  “这叫什么?钦佩我俩?什么意思?”奕劻一路上已经与龙谦熟了,闻言不禁奇怪。
  “似这等出力不讨好的差事,也就是王爷与中堂愿意担着了﹍﹍”
  李鸿章哼了一声,这一类的恭维话听的太多了,何况他在上海已经反悔过,几乎要返回广东呢,“龙将军,吴永的才具,我是清楚的。那些想法不是他的,他也没有贪天之功为己有。庆王与老夫招你来,是想听听你的见解。那些话,不必说了。”
  “是。卑职以为,洋人无意颠覆我大清。我堂堂中华,一千一百万平方公里有余的国土,四万万民众,绝非洋人所能鲸吞的。列强之目的,或着蚕食,如日俄德,或者掠夺财货,如英法美。想要将大清朝廷推翻,一口将中国吞下是做不到的。而且,洋人各怀心机,绝不会步调一致,他们所图的,不过是在华利益而已。此为主。因拳民攻击使馆,震动天下,传教士及教民多有损伤,故洋人定要追究责任,惩办祸首。此为辅。”
  “唔,说下去。”李鸿章端起茶杯,“老夫年纪大了,口常干,你继续说。”端茶送客是官场通例,他倒是放下了架子,特意做了说明。
  “谢中堂。卑职年轻,见识浅。说错了,还望王爷与中堂恕罪。卑职在太原蒙太后与皇上召见,授以使命,一直琢磨洋人可能提出的要求。在卑职看来,以下几条。怕是题中应有之义。”
  “哦?细细说来。”
  “是。其一便是惩办祸首。其二为索取赔款;其三嘛,大概会提出使馆保卫由各国自行负责;其四便是拆除海防设施,比如大沽炮台;其五,或许会提出自大沽至北京沿线驻扎各国军队,保证其交通安全﹍﹍”
  李鸿章眉毛一扬,“据说你那位德国长大的部下拜会德国公使,这些条款,可是德国人的意思?”
  “不是。司徒均未曾见着公使。这些条款,都是卑职站在洋人立场上想的﹍﹍”
  “唔,依你所见。如果洋人提出这些要求。我方该当如何应对?”
  “所以卑职才钦佩中堂大人。这就臂如做生意,我方现在是一点本钱没有,如何与对方讨价还价?依卑职看来,国土为重。银钱为轻。展期支付。局势一但有变。我方的机会就来了。比答应洋人在我要害支持驻兵为上。惩办祸首可以,赔偿军费也可以商量。拆毁炮台也可以答应他。唯独不能让他们在咱大清的国土上驻兵!”
  李鸿章扬起脸沉思着。龙谦所说的,他都想到了。甚至比龙谦说的更多。臂如逼迫慈禧还政于皇上。但正如龙谦所言,自己手里无牌可打﹍﹍“为什么惩办祸首可以?这事关朝廷的脸面哪。”
  “在追究惩办所谓的祸首上,洋人的意见应当是一致的,怕是我方无法转圜。不过,所谓祸首,应当是主张攻击使馆教堂者,不能扩大至主战派,更不能延及太后与皇上,以动摇国本。若是范围扩大,难免损伤军心民意﹍﹍”
  就这场荒唐的战争,李鸿章与奕劻是彻头彻尾的反战派,倒不能说他们就是投降派,奕劻不论,李鸿章反战的出发点自然是建立在对力量对比的清醒认知上。现在龙谦限定了祸首的范围,尤其是他说出不能涉及到太后与皇上,令李鸿章十分惊讶。感到眼前这位自称是海外归来的青年,倒像是在官场上浸泡了许久的老油条。
  “龙谦哪,你这样讲,是不是担心你被洋人所追究啊?”奕劻插了一句话。
  “回王爷。卑职之所以提这点,非为卑职个人计。卑职奉命勤王,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洋人败于卑职,是他们无能。若是卑职所部残杀战俘,还可以商议。卑职并未违反国际通则,想那洋人虽然残暴,但总得讲道理,至少在面子上得讲道理。此番京畿战事,武卫左军,武卫前军以及其他部队,与洋人多有交战,若是朝廷不据理力争,以后谁还敢打仗?”
  “你倒是将自己撇的清白!若是非要追究呢?”李鸿章哼了一声。
  “不能涉及太后,不能涉及奉命抵抗的将领,这是底线。至于那些不顾自身实力,违反国际惯例的官员,保是保不住的。不如早些决断,以打开僵局。”
  太后最担心的就是自己的权柄丧失,还政于帝,难怪太后看重于他。如端王之流,实是祸国殃民,李鸿章早已烦透了,借洋人之手,清除朝廷那些绊脚石,其实很不错。但朝廷迟迟拿不定主意,导致他来京后举步维艰,毫无进展。比如德国人,只是要惩办祸首,其他什么都不谈。
  “可英法已声明,他们非要等皇上回京再谈。”奕劻道。
  龙谦一愣。估计这是李鸿章告诉奕劻的,这几天李鸿章与洋人的交涉大概也不顺利﹍﹍“那就告诉他们,太后的地位无可取代。如果希望看到一个大乱的,毫无秩序的中国,那就这么办。看他们去那里要银子。”龙谦想,自己的话估计会由奕劻传达给慈禧,必须在这个立场上毫不动摇。
  “嗯,很有见地。单说赔款,自甲午以来,国家残破,哪里掏得出银子?依你所见,该如何应对?”
  “此节难以避免,不过是多少及时间长短的问题。对策只能分化瓦解了。我国岁入几何,洋人并非不知。数额太大,催款太急,反而要不到。据说当初中堂大人在日本春帆楼与其交涉,曾经说过不行就打到底的豪言。那小日本不也有所退缩?卑职见识低下,中堂必有妙策。”
  李鸿章不由得摸摸脸颊的伤处,春帆楼是他一生的伤心地。龙谦此言实是捅了他的伤疤,但当时情形,自己的态度转硬确实是日本让步的原因,可今日之情形,还不如马关当初。
  “唔,你继续讲。”
  “俄国与日本的目光,更多的在东北与西北。英国的利益,集中于长江流域及西藏,法国人的目标,在于华南。特别是两广。德国人大概瞄着山东。美国人虽然经济实力强大,但军事孱弱,欧洲各国对于美国甚为轻视,其主张的门户开放政策。对欧洲各国特别是英国有所伤害。因此美国不足论。其余各国出兵不多。分赃也胃口不大,不过是图谋租界和获得一些战争赔款而已。中堂大人深谋远虑,东南互保章程堵住了英法在长江以南的要求。因此,讨论的范围可局限于直隶一省。设立租界可以,割地则不可。如果提出割地要求,只能利用彼此之矛盾,以夷制夷﹍﹍尤其要提防日本和俄国在领土上的要求,卑职以为,对我国图谋最大,伤害最深的,必是此二国。”龙谦接着讲。
  以夷制夷是李鸿章办外交的一贯做法,尽管收效甚微甚至恰的其反。但他信之不疑,奉为圭臬。
  李鸿章对于日本之贪婪无耻是早已领教了,但对于俄国,则抱有幻想。此番他自上海来北京,俄国军舰全程护送,俄国人甚至邀请他坐俄舰来京,出于其他考虑,李鸿章拒绝了俄国人的“好意”。来天津后,又是俄国人承担了李鸿章的保卫职责,一路护送李鸿章到北京,还主动派兵守卫贤良寺,甚至提出,为了顾全李鸿章的面子,俄军可率先撤出部分驻扎北京的军队﹍﹍这些表象,极大地迷惑了李鸿章,使他打定主意从俄国入手。所以,龙谦的话让他有些不快。
  “为何担心俄国?要知道,没有俄国的牵制,日本将置我于死地矣。”
  “恕卑职狂妄。日本弹丸之地,地处大洋之中,位置决定了其以海立国之国策。其海洋上的不断扩张,必然触及美英之利益。别看现在英日结盟,迟早一日会翻脸。总之,日本之国力,比起幅员辽阔资源丰厚之俄国,绝不是一个等级。听说俄人借口剿灭义和团保护俄侨,已出兵占领了东北全境,残杀我居民无数,沈阳大火数日不灭。远交近攻为惯例,英美法意等国与我国相隔万里,鞭长莫及,不过是图谋我之财货,但俄日必定抱有领土之野心。卑职在美国读书时,曾研究过俄国扩张的历史,俄国对于领土之欲望,简直无有餍足。其霸占我海参崴,已取得进入太平洋之出海口,因其每年有四五个月的冰冻期,早已瞄上了旅顺之良港,独占东北之心昭然若揭。借俄力阻他国,与引狼入室无异。卑职大胆猜测,英国人必定会提出维持中国现状不容变更之谈判原则﹍﹍”
  李鸿章大为吃惊,因为龙谦猜中了事实。他来北京快十天了,处境极为尴尬。德国、法国热衷于向京城四方的讨伐,新任德国公使只是提出惩办祸首的要求,对其他一概不提,而联军统帅瓦德西根本不见他。这段时间里,只有俄国人与他密切接触,确实提出了领土方面的要求:允许俄国修建哈尔滨至旅顺的铁路,营口交由俄国管辖,拆毁东北各地的炮台和军火库等﹍﹍这些东西私下跟李鸿章要求,但公开场合,俄国人却唱起了高调,俄国愿意无条件地开始谈判。李鸿章明白,俄国人的无条件是建立在东北问题满足他们要求的前提下。
  他确实抱了用俄国人瓦解各国的心思。在他看来,这就是以夷制夷。现在龙谦却直言绝不能信赖俄国人,俄国才是中国最危险的敌人﹍﹍“对了,咱们手里的洋人俘虏,算不算筹码呀?”奕劻问道。
  “最多拿来减免些赔款。靠数百洋兵俘虏是难以改变大局的。不过,卑职倒以为,我方不妨晾一晾他们,他们未必不想早日有个了局﹍﹍”
  英国公使窦纳乐没有与李鸿章谈实质问题,倒是打问西摩尔中将的情况,闻知西摩尔一切安好,窦纳乐这个老朋友竟然对李鸿章表示感谢,希望清廷尽快将所俘的联军官兵送还他们。奕劻提起此事,给了李鸿章些许信心。这大概是他手里唯一的筹码了。
  “后生可畏。今日已不早了,你就在此住下吧。”李鸿章结束了谈话。
  ps:  有月票的书友,支持下阿龙如何?
  
  第五节大卫的使命
  
  “庆王留步,”李鸿章叫住了跟着龙谦准备离开的奕匡,待龙谦的身影离开,“庆王对此人印象如何呀?他可是一路陪你过来的。”
  “此子大有趣。”奕匡笑道,“他如今可是老佛爷眼前的红人啦。也难怪呀,功高莫过于救驾嘛。不过,此子胆子很大,竟然在陛辞时要求太后变革政治﹍﹍”
  “哦?”李鸿章也吃了一惊,随即明白,吴永已经详细介绍了,这个人从美国回来不久,大概不知道戊戌变法给慈禧的伤害,“遭到痛斥了吧?”
  “没,”奕匡摆摆手,“老佛爷竟然没生气。我瞧着呀,老佛爷怕是动了再次维新的心思了﹍﹍维新,维新,大清也真该变一变啦。”似乎想到了什么,奕匡捋着他的白胡子使劲摇着头。
  “我等俱老矣,看后生辈吧。”李鸿章长叹口气。
  “少荃,你看龙谦所说的,靠谱吗?”
  “他倒是说对了一件事。”李鸿章苦笑,“我等手里没什么东西,怎么跟洋人谈?光是惩办祸首一条,咱俩就要得罪死人啊。”
  “这个无妨。”奕匡倒比李鸿章看得开,“龙谦虽然年轻,但眼光是有的,难怪老佛爷器重于他。只要不涉及太后,咱也顾不了许多啦。老佛爷虽未说出口,但她可是盼着早日回銮呢。”
  “谈何容易!到了这一步,洋人们不拿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怎么会撤出北京?庆王。咱俩注定要背上汉奸之名啦。”
  奕匡可不是汉人,要说也只能当个满奸。不过奕匡虽然也被慈禧任命为全权代表,但他打定主意不出头了,“少荃,论与洋人交涉,放眼朝野,未有比你更合适的。洋人们总要卖你几分面子的。”
  “难!此番来京,太后没给龙谦一个职衔吗?”
  “没有。陛辞时他倒是开口向太后要一府之地。他说革新之事,以聚财为主,宜从下而上。积累经验。缓慢推行。绝不能空中楼阁。批康梁之维新是乱法,非变法。”
  “难怪太后没有生气。”李鸿章笑笑,“说得容易!说易行难,世上多的是大话炎炎之辈。不过。以生俘西摩尔之战功。赏他一个知府倒也该的。”
  “对了。洋人会不会真的记恨于他?西沽一战,他所率的山东军可是打死近千的洋兵呢。”
  “此子看的明白。若是将西摩尔杀了,他断然跑不出那份名单。但现在西摩尔与他手下数百人安然无恙。洋人感激还来不及呢。他说的是,西摩尔就是我俩手里唯一的牌张了。我意咱俩联名上奏太后,请太后授予龙谦一个正式官职,标统?带一名下级武官去办外交,大清朝真要被人家笑死吗?”
  “少荃是要将其收归帐下吗?”
  “庆王,某老了,最近常咳血,记性衰退的厉害,能为朝廷办完此事已是万幸。维新也罢,整军也好,鸿章怕是看不到喽。”李鸿章语气虽轻松,但意态萧索之至。
  “少荃﹍﹍”
  “罢了,庆王好意,鸿章心领了。时辰不早了,王爷也该安歇了。”
  龙谦此时没有睡,仍和吴永,司徒均及大卫聊天。因为有吴永在场,一些话不能说。只是海阔天空地聊着,倒是从吴永的口中,得知了这些天李鸿章的外交“成绩”,等送走吴永和司徒均,他留下了大卫。
  “大卫,你如何看此场战争?”龙谦问。
  “司令,您是怀疑我的身份吗?”
  “大卫,你是美国公民,这点永远改变不了。也无须改变。即使你放弃美国国籍,在绝大多数中国人眼里,你还是外国人。明白我的意思吗?”
  “可我已经是蒙山军的兵了。”
  “是的。你还是我的兄弟。大卫,知道我为什么让江云带你来北京吗?”
  “司令是要我去打听美国政府对于结束战争的态度吗?”
  “大卫你很聪明。确有这个意思。但是你是做不到的。你不过是一个普通的美国人,一个来华探亲意外失踪的美国青年。美国公使馆会因为你的出现而高兴,但美国公使不会告诉你美国政府的态度。这个我很清楚。”
  “我可以试一试。”
  “你这样说,我很高兴。大卫,你跟我说心里话,你在中国两年多了,你怎么看我的祖国?”
  大卫显然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而龙谦的表情又是如此的严肃,不容他不答,想了半晌,“我觉得中国很穷,生活水平很低,中国人很蠢,哦,我的意思是中国人受教育的程度太低了,大部分是文盲。中国人有很多不好的习惯,比如不洗澡,吸鸦片烟,女人裹小脚,包括留辫子﹍﹍司令,我很爱中国,真的,我觉得您可以改变中国,在根据地,吸食鸦片的人几乎绝迹了,还办了识字班叫孩子们识字,提倡卫生﹍﹍”
  龙谦打断了大卫的话,“大卫,你说的都是事实。其实,情况比这个更严重,更多的丑陋的现象你还没有看到呢。比如官府的腐败,几乎无官不贪,比如纳妾,嫖娼,迷信,买卖人口以及医疗设施的极端落后。因为农业基础的薄弱,一遇灾年,常常会饿死大批的人,数量会达到几百万之多。在大灾之年,甚至出现‘易子而食’的惨剧。你知道什么是‘易子而食’吗?”
  大卫摇摇头。
  “就是因为饥饿,两家会交换孩子吃。”
  “啊!”大卫吃惊地捂住了嘴。
  “山东不是最贫苦的地区,你看到的也不是最糟糕的。还有很多比山东更落后贫困的地方,贫困落后愚昧的程度。你连想都想不到。特别是从基本完成工业革命的美国来,会有更深的感触。但是,我的大卫兄弟,中国并不是从来就这么落后的。当美国还是印第安人原始部落的乐园,中国已经建立了璀璨的文明,先不说文字、哲学、诗歌等文化类的成就,就是火药和火器的使用,在三百年前已经达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三百年前美国在哪里?欧洲的文艺复兴也刚刚开始吧?你可能想不到,一千三百年前的大唐帝国首都长安,是东方世界的中心。如今嚣张万分的日本。是大唐王朝谦卑的学生,贪婪而系统地全面学习中国的文明,你一定注意到了,日本如今仍使用着中国的文字。一千年前的北宋王朝。已经出现人口逾百万的超大型城市和发达的商品经济。四百年前的大明王朝。已经组织庞大的远洋船队,载着三万名士兵进行远洋探寻。如今沦落为日本殖民地的朝鲜,曾长期充当中国的属国。他们的都城叫做汉城,为什么叫汉城?是因为中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
  前面这一段话是用龙谦日常用的类似于京师口音的国语说的,然后龙谦换做了英语,正凝神细听的大卫随即明白了龙谦之所以换做英语,是因为担心别人听到。
  “中国的落后,是最近二百年间的事,并不是很久。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其文明一直是领先世界的。中华文明的特点,与掠夺成性的西方文明有很大的不同。中国人不会倚仗自己的强大去征服他国,建立殖民地,爱好和平是中国人的本性。尽管我们有无数次机会去扩张领土。被称为‘上帝之鞭’纵横欧亚的蒙古骑兵并不是中华文明的主流。当西方开始工业文明时,我们这个曾经伟大的国家没有紧跟世界的步伐,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满族朝廷愚昧的统治,他们只关心他们的皇权是否稳固,根本看不到世界的变化。他们认为弓箭是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武器,认识不到火器的作用,他们只关心大臣和官员是否忠诚,不关心他们的能力和品质,他们迷信权力,不懂得权力属于谁,是否应当对授予权力的团体去负责﹍﹍亲爱的大卫,你一定要相信,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的中国不会一直沉沦下去,必有她浴火重生的一天,中华民族必将迎来她伟大复兴的那一天!为了这个目标,我将为之奋斗一生!大卫,作为一个美国人,你必须做出真正的选择,你愿意跟我一起奋斗吗?”
  “是的,我愿意。当我决定加入您的军队时,我就想过这个问题了。”
  “谁?”龙谦察觉到门外有人在窥探偷听。
  “讲得非常好。连我也被打动了。”一个中年人推门进来,“自我介绍下,鄙姓辜,辜汤生。从武昌来,现在是李鸿章大人的翻译。早就听说威震天津的山东军的大名了,没想到竟然会英文,尽管你的英文破绽百出。”
  “辜先生?辜鸿铭先生?”龙谦站起身来,“幸会,幸会之至。当然,比起语言天才的的辜先生,龙某也就是个刚会说话的娃娃了。”
  “喔,你就是龙谦将军?你听说过辜某的名号?”辜鸿铭有些惊讶。
  “学贯中西的辜先生大名,龙某久仰了!”
  “学贯中西倒不敢当,”辜鸿铭摇头晃脑,“不过,辜某对于龙将军刚才一番高论深表赞同。中华民族?这个词好。民族的伟大复兴,说的好,好极了。”
  辜鸿铭的闯入,打断了龙谦与大卫的密谈,本来龙谦是要对大卫揭开他个人一个秘密的,因为辜鸿铭的加入,谈话转到了对欧洲和美国的评价,足足谈了一个时辰,辜鸿铭意犹未尽地告辞,龙谦才接下去刚才的话题。
  “大卫,有一件事,我需要你的帮助。”
  “我听从司令的命令。”大卫站起身。
  “由于一些特殊的原因,我需要你编造一份我在美国的履历。包括居住的城市,就学的学校,注意,不能是名校。最好是你的邻居。这份履历很重要,至少,我们明天在见到美国公使时要用到。”
  “为什么?”大卫有些糊涂了。
  “如果我说我在美国犯了案子,逃出来的,你相信吗?”
  “不,不相信。哦,也许,美国的司法制度也会冤枉好人的。”大卫一直认为龙谦是一个完美的领袖,睿智,勇武,无所不能而且道德高尚,几无瑕疵。为此,大卫将龙谦当作了自己的偶像。
  “你以后会明白的。我亲爱的大卫。我需要你的帮助,目前情况下,你的帮助对我极其重要。因为我没有完美的细节,懂吗?这叫有备无患。”
  “明白了。你可以是我的邻居。”
  “不,不是您的邻居。亲爱的大卫。纽约是一个大都市,但户籍登记应当是完善的。而且,我有预感,我会见到您的家人的,那样就会戳穿我们这个小小的谎言。我可以与你住一个城市,在一所不那么起眼的学校里,比如一所职业学校里念过书。但不是名校。懂吗?”
  “懂了。”其实大卫没有懂龙谦的真正含义,但龙谦说的会与他的父母见面,还是让他兴奋,“您说您会见到我的家人,您是要回美国吗?”
  “大卫,你这两年来处于失踪状态,可以想见,你的家人恐怕要担心死了。为此,我很抱歉。之前,咱们连续作战,没有机会与美国恢复联系。现在可以了,我决定明天陪你到美国公使馆,去挂个号。消息很快就可以传到美国了。但你不必说你加入蒙山军了,不是我不要你这个优秀的美国兄弟,而是我需要你承担更重要的任务。”
  大卫并非不想自己的家人,犹豫的心情一直笼罩着他,既想离开部队回国,又舍不得火热新奇充满传奇色彩的生活,“那,司令,需要我做什么呢?”
  “我立志复兴民族,但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你知道,军队,民生,样样离不开钱。下一步我计划组建一个公司,目的是筹措资金。公司最好设在美国,资金方面差不多已经落实了,经营什么,我还需要认真考虑。这件事,除了你,谁也帮助不了我。将来,你可以两边跑,两不误。你说好不好?”
  “那当然好了。可我不懂经营呀。”大卫咧嘴笑起来。
  “谁也不是生而知之,是不是?好了,不早了,你去休息吧。明天,咱们去见美国公使。”
  
  第六节比武放对
  
  第二天一早,龙谦去见气色很差的李鸿章,说自己要带大卫去美国公使馆。
  说明了原因,李鸿章答应了,“见见也好。不过,美国人不起主导作用。”李鸿章猜出龙谦是想试探美国政府的态度。
  “是的,我知道。但列强一定会采取步调一致的原则。如果他们自身生隙,那对于我们就是福音了。”
  “他不会跟你透露其态度的,何况你还是他们的敌人。”李鸿章分明对龙谦此行根本不抱希望。而且,李鸿章对美国人并无好感,在中日琉球争端,朝鲜开放通商等问题上的交涉让李鸿章感到美国的外交政策软弱无力又反复无常。现在,李鸿章脑子里预定的突破口还是俄国人。
  龙谦去美国公使馆的目的并非去了解美国对庚子事变的态度,而是将大卫“送还”美国,开始其一个庞大的计划。
  费了一番周折,主要是因为大卫这个“纯种”的美国人就在身边,龙谦见到了美国公使康格。
  所谓文明国家,其标志之一就是海外使领馆对其所在国公民的尽责关照。大卫。狄文失踪案是挂了号的,使馆已通报了其父约翰。狄文先生,大卫的父亲曾于去年秋天专程来中国,希望得到其子与其弟的下落,大卫当传教士的叔父死亡已经确认了,但大卫的下落却扑朔迷离。鲁西南是闹义和团最“凶”的地区之一,遇害的外国传教士不在少数。由于交通、咨询的极端落后,满清地方政府根本无法精确说明每一个死亡和失踪的外国人的消息,当然,这些失踪者最终都要向满清政府讨回赔偿来。
  大卫的出现,令康格感到意外。而大卫的叙述,也令康格感到惊奇,简直就是小说里编造的传奇故事嘛。而大卫所叙述的龙谦的身份,简直让康格不可思议。
  “什么?您曾是美国公民?志愿放弃美国国籍回到中国?您还是西沽之战的指挥官?我的天啊。”康格惊叫起来。
  八国联军在京津之战中,损失最为惨重的就是西沽之战。大批官兵阵亡和失踪,曾引发了联军内部的激烈争吵和各国使领馆的高度关注。直到三个月后。从西摩尔将军的信中。才得到了失踪官兵的确切消息——包括司令官西摩尔中将在内的四百余官兵被清军所俘虏,他们被押解至五百公里外的山西省,但并未受到虐待。
  那支击败了西摩尔联军的山东兵自然引起了各国的高度关注。美国也是西沽之战的“受害者”,整整一个连的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