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蒙山军-第2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能这样说,”感至库伦的熊勋摇摇头,“司令不是说过多次了吗?打天下和坐天下不同。而且,司令不希望我们这些带兵之人过于关心政治。有几票反对能咬了球?扯淡。”
“熊勋说的是。”鲁山扭转了话题,对范德平和迟春先说,“你们大开杀戒,为的是一劳永逸地消除隐患,但也得罪了蒙民,特别是那些信教真诚的蒙民,你们将人家的活佛砍了脑袋了嘛,”鲁山笑笑,“根据总参命令,德平你立即动身返回长春,主持东北军事,总部可能会给你处分,你明白就行,不过是给他们做个样子看嘛。我带老迟的独立旅去唐努乌梁走一遭。熊勋部留驻库伦,按照军区议定的方案开始工作。”
这就是命令了。迟春先站起来,“哪里用得着你亲去?我的独立旅保证完成任务!”
“不,根据军情局的情报,唐努乌梁海地区与库伦有些不同。涉及到外交问题,要慎之又慎。我们这些人啊,上阵厮杀都是好手,却不理解司令的大局,又不懂司令的难处。就说这次国会吧,你们当司令愿意受那份罪?直接当皇帝不就妥了!现在我算是明白司令的苦心了,不,也不敢说真明白了。把满清鞑子,民党以及北洋系的全拢过来,肯定比将他们赶出去高明!最近总有人说司令将大批宝座给了我们原先的敌人,这是混账话!袁世凯有什么资格当军委会副主席?因为他在北洋系中有威信!就这么简单。谁也知道,袁世凯就算出面下命令也没有人听,别说我们,便是12师也未必听。但是,把他们原先的老大供在那里,12师北洋系的军官们心里就舒服的多!冯国璋就跟我讲司令气量如海,这不是很好吗?至于位子,第一你们都舍不得军队,第二,”鲁山笑了笑,“政府各部马上就组建了,司令密电我推荐一批人脱下军装,嘿嘿,到时候你们别嫌我不够意思就行。从省长到部长,再到下面的市长局长,位子多啦,就怕你干不了!我鲁山是打定注意带兵了,别说去政府机关,便是到军队的统率机关,我也不去!这辈子就在军队了,而且就在北方!老子真是喜欢上这片土地了,便是死了,也要埋在北国,替国家守卫着北大门!好了,立即行动起来,特别是给养,给我带足了,不能马虎。”
“不,不,俺可不去政府,鲁司令你就别看俺了。”熊勋笑着摆了摆手。
“司令,听说国会闭幕要举行阅兵,可惜我们参加不了了。”范德平有些惋惜不能亲眼目睹开国盛况。
“机会多的是!德平你马上动身,明天就走。长春那边我不放心。”鲁山严肃起来。
第六节就职
在前门火车站采访过甫进京的龙谦的远山东新闻驻京记者张远哲作为宣传局创办的定位为政府喉舌的《中华报》首席记者,4月21日全天的活动范围都在怀仁堂里外,目睹了国会首脑及共和国首届总统的诞生。
张远哲有几项本领为同行难及,第一是记忆力极好,第二是写文章出手快,下笔成文,一般不再修改了。采访的同时往往一心二用,一面引导被采访者吐露心声,一面打腹稿,采访结束,腹稿也就差不多了,花上一两个小时“誊写”出来就可以交卷了。
《中华报》那位出自军队系统的社长特别交代张远哲,既要抓今日的重头戏,更要发挥你“花边新闻”的长处,写一组妙趣横生的小短文。这样说吧,明日报纸的头版和副刊头版都留给你了!
《中华报》“出生”不过三个月,据跟张远哲因工作关系而成为朋友的欧阳中说,《中华报》是龙谦必读的报纸。张远哲问龙先生对报纸的观感,欧阳中说,报纸办的不错,尤其是政论类文章很犀利,很有力,缺点是太政治化了,缺少生活趣味。
对于言禁大开的现在,各种批评蒙山军军政府的声音不绝于耳,《中华报》自然要负起反驳的责任,确实少了些生活趣味。根据欧阳中这位“大内总管”的提示,《中华报》增设了文艺副刊,颇受欢迎,报纸的发行量增加了两成。
张远哲知道他那位文化不高但颇善于用人的社长希望他写什么。无非是首届总统在本日的一些细节,观众似乎对这个更感兴趣。当初在龙谦进京时做采访,大家都报道龙谦的讲话,他偏偏写了龙谦跟北方军诸将见面的细节,效果非常好。
全面开花是不行的,张远哲决定将重点放在龙谦身上,虽然选举尚未开始,但龙谦当选是确然无疑的。张远哲凭着加印了照片的特许记者证,早早等候在怀仁堂门外广场,看到许多“大人物”衣冠楚楚地进入会场。却始终未见龙谦的身影。
本想在会议开始前采访龙谦的计划泡了汤。于是。张远哲按照备用计划,简要地采访了几位议员,他特别关注蒙山军系统外的议员,如梁启超、端方、黎元洪、章炳麟等。根据提前准备的采访大纲。向这些人各提一个自认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梁启超是热点人物。一露面就被记者包围了,没逮到机会,但端方、黎元洪及章炳麟都采访到了。没想到插进来另一个章氏,即山东团的章士钊,号称章疯子,原先跟张远哲是认识的,滔滔不绝地对他谈了一气民主:什么是民主?龙先生亲自设计的国旗图案被否决就是民主。
张远哲倒是觉得龙大帅设计的那幅国旗图案蛮不错的,预选也通过了,偏偏在表决时未过半数,中选方案是一个叫齐如山的北京议员设计的,此人是个戏曲专家,却拿出了令议员们满意的作品。
主持会议的洪粤诚对结果有些尴尬,但只能宣布中选作品。事后听说龙大帅只是表示了惋惜,并无不满。
正式选举开始,记者们都退出了会场,聚集在外面的空地闲聊,按照议程,第一项选举是国会议长和副议长,然后才是总统选举。估计龙谦当选后要发表演讲,这是重头戏,张远哲必须集中精力,将龙谦演讲的要点记下来,迅速报给报社,以上明日的头版或二版。因为龙谦讲话的习惯素来没有讲稿,等秘书处整理出文稿就有些晚了。
所以,张远哲避开几十名记者,躲在僻静处闭目养神。
“张兄好悠闲,已经抓到重要新闻了吧?”
张远哲抬头一看,见是熟悉的《大公报》记者东方明,此君单姓东,而不是复兴东方,在京师的新闻圈子里也算名人。
“是你啊,”张远哲站起身,“论抓新闻的本事,我可比不上你呀。”
“哪里,老兄身份不同,我是不能比的。”东方明暗指张远哲是御用记者。
“每次记者会,你都是重点照顾的对象。说这样的话就不厚道了。”
“开个玩笑嘛。你说,会不会有反对票?哦,我指的是总统选举。”
“为什么不会?肯定有。”张远哲微笑道。
“若是普选,也是一个结果。天下是人家打下来的,舍却龙先生,我想不出还有谁能镇住局面。不过,这次选举,无论是国会还是政府,不过是开了个头,今后还会有大动作。听说国会要设立参众两院,众多的军队系统议员要么转行,要么退出,还是要有大手笔。其次是政体,最终还是搞出个不伦不类的结果,总理怕是难干呢。”
张远哲没有接话。东方明说的是不错的,无论是国会还是政府,未来的几年还要做有力度的调整。国会的完善姑且不论,按照国会批准的政府设立框架,总统委任总理组阁,但政府的某些强力部门,比如内政部,国防部,却是总统决定人选。而且,总理府的大部分决定都需要总统用印方能生效。
这个政体的特点就是总统大权在握,总理成为了总统的副手,没有什么实权了。
大概正如议员们所议论,龙谦既要抓权,又不愿意陷入经济事务吧。
“对了,我要去库伦了,你去不去?”见张远哲不接这个话题,东方明转了话题。
“是吗?贵报了不起。是采访还是设点?”
“设点。”东方明得意洋洋,“‘春风绝塞吹芳草,落日荒城照大旗’,那里才有轰动全国的大新闻!”东方明吟了两句龙谦所做的诗,“陈散原老先生号称同光诗坛第一人。对这两句对仗工稳,意境无穷的诗作都赞不绝口呢,”
陈散原即陈三立,是原湖南巡抚陈宝琛的儿子,精擅古体诗,和一直对共和体制冷嘲热讽的郑孝胥均为当今诗坛名家。听话听音,大概在陈散原眼中,也就这两句尚可入法眼。
东方明压低了声音,“听说鲁山在库伦大开杀戒,人头滚滚呀。”
“也不能听信传言。就像长沙大火。现在不是真相大白了?蒙山军军纪森严。滥杀无辜不太可能。”张远哲摇摇头,心想,自己是不是该申请去趟库伦了?《大公报》都设点了,《中华报》反应迟钝就不该了……
“呀。选举有结果了。”东方明丢下张远哲。急急朝怀仁堂大门跑去。
张远哲进入会场。人声鼎沸,议员们大都离开了坐位,紧张地注视着台上的唱票。在等着选举的结果出来。台上正在唱总统选举的结果,监票人是于右任和章士钊,唱票人是秋瑾。
在宣布了议长及副议长的选举结果后,会议进入小高潮,秋瑾开始高唱总统的选举结果。
听到秋瑾一连串报出龙谦的名字,下面的议员们,特别是军队系统的发出越来越高的欢呼声。张远哲心道,这有什么可激动的?
“这样子的话,有几票反对倒是好事了。”张远哲不是好奇选举的结果,而是要见证下总统宣誓就职和演讲,所以往前排挤,希望找一个好位子,希望能够得到采访龙谦的机会,今天意义非比寻常,得到采访总统的机会估计比较难。张远哲一直在寻找龙谦的身影,但一直没看到今天的绝对主角。
首席监票官于右任宣布龙谦获得117票后,红光满面的会议主持人、刚当选国会议长的洪粤诚大声宣布龙谦当选中华共和国首届总统。
按照议程,接下来是宣誓就职仪式。喧嚣的人群突然安静下来,挤在过道上的记者自觉地分开,张远哲看到穿了一身崭新的灰色军礼服的龙谦大步从门口方向走过来,他那位剽悍的卫士紧跟在后面。
龙谦没有理会记者,直接走上主持席,洪粤诚似乎忘了词了,呆了片刻,“祝贺您当选首届总统……”
“谢谢你,议长先生,”龙谦与洪粤诚握手,转身面对议员和记者们,庄重地敬了个军礼,大声道,“我龙谦在此起誓:遵守宪法和法律,尽心竭力地履行总统职责,为中华共和国的民主、富裕、强盛奋斗不息!”
说完,龙谦再次向观礼者敬了个军礼。
这就完了?张远哲有些发呆。但龙谦已经离开了主席台正面。
之前,他曾想过龙谦会穿什么服装出现在这个场合,最不可能的就是军服。因为龙谦曾在数次谈话中讲到军人要远离政治,为什么在就职仪式上穿军服?表明他是军队的统帅?不需要啊,政体已经明确了总统是共和国武装力量的首脑了。
“各位,请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总统训话。”洪粤诚抢上一步大声道。
似乎偏离了预定的轨道了……张远哲心想,以洪粤诚谋士出身的身份,如何能制约龙谦如此强势的人物?刚才的一幕,让他想起了传说中拿破仑加冕法兰西皇帝的故事。
龙谦回到主席台,“刚才洪议长用错一个词,我不得不纠正一下。作为总统,在国会永远没有训话的资格。只能是报告和接受质询。
“感谢议员先生们的信任,使我能够站在这里,以中华共和国第一任总统的身份讲话。首先,请大家全体起立,让我们为在历次抵抗外侮的战争中为了国家的尊严、独立、领土完整和民族自由幸福牺牲的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几十年来大批艰辛探索国家民主自由之路的前辈们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张远哲拼命记录着,他敏锐地发现龙谦有意含混了时间界限。果然,不管是满清还是民党议员,所有人都站立起来,场面一时肃穆庄严。
“先生们,蒙山军起兵革掉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命,这是历史不可逆转的选择。任何企图开历史倒车的人都将被时代的大潮抛进历史的垃圾堆。事实已经证明,我们中国人可以过没有皇帝的生活。事实必将证明。在埋葬掉腐朽愚昧的封建王朝后,我们中国人经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必将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用我们的双手,创造我们中华民族新的灿烂文明。大家想一想吧,世界范围内多少国家成为了历史,文明被断绝,被葬送,成为了考古学家研究的课题。但中华文明却展现了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虽经历了无数的苦厄,总能浴火重生。现在,中华共和国正式成立了。让我们承继祖先的荣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团结全国亿兆同胞,奋发进取,努力前行!”
又是他擅长的那一套。张远哲停下了手里的笔。
“先生们。在这里。可能有人更想听一听建国方略是什么?的确。建国大业千钧之重,也是总统必须考虑并付之实施的,但我今天想谈的。是我们完全不同于历史的政体。宪法虽尚未正式颁布,但平等、自由、民主将是不容改变的宪法精神。平等不必说了,但什么是自由,什么是民主?有人说,国会否决了总统的议案就是民主。没错,但有些肤浅了。”
张远哲心想,他还是有些耿耿于怀呢……不过这个话题有些意思,不知道他将如何表述。
“现在,我谈四个问题。第一,自由和责任。我认为,自由和责任密不可分。在现代政治中,民主和自由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自由是民主的基础,民主为自由提供保障。只有在民主制度下,才能实现最大化的个人自由。
那么,什么是自由呢?自由就是在良善之法禁止之外的一切事务,公民都有权作出决定。但是要注意,自由和责任密不可分,你有什么样的自由,你就有什么样的责任。你拥有什么样的权利,别人一样拥有。个人必须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法律,道义责任。自由不等于放肆,不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比如,任何人都没有杀人越货的自由,这个谁都清楚。可是,一些小事呢?比如你喜欢唱歌,但别人喜欢安静,你有唱歌的自由,别人有享受静谧时光的自由。如果你的歌声打破了别人的静谧,那就是侵犯别人的自由,就是不容许的行为。无可讳言,总是有人为了追求个人的自由而牺牲别人的自由,千百年来就是这样,我们缔造的新中国,就是要让全体国民在保证别人自由的大前提下充分享受个人自由。”
这个有点意思……张远哲顾不上往深里琢磨,迅速记下了龙谦的原话。
“第二,民主不是选圣人。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下,圣君与昏君之间的差别是巨大的。所以自古以来,特别期盼圣人明君。我们期盼了两千多年,真的出现过一个完美的,不让人失望的圣人吗?没有!就算出现了那样的圣人,他的寿命有限,死了怎么办?他的接班人是坏人怎么办?大概只能忍耐了。民主政治的优越性在于它或许选不出圣人来,但它提供了赶走坏人的制度。民主与专制如果打比方,就如竹排和华丽的大船。民主是简陋的竹排,专制就是那艘华丽的大船,乘坐的贵宾感到舒服,看起来威风凛凛,一旦遭遇风浪沉没,永远不会再浮起来。但竹排就不同了,第一,它很难沉没,第二,即使翻船了,也会很快地浮上来。但竹排也有不好的一面,那就是驾驶与乘坐的人都不那么舒服,双脚始终要泡在水里,甚至连把坐的椅子都没有。所以,共和国的官员们不能像满清时期一样官威赫赫了,包括我这个总统。大家觉得我不称职,可以通过国会将我赶下台。”
张远哲琢磨着竹排和大船的比喻,感到很新鲜。但对于龙谦最后的表态,心里却不以为然,议会真能赶你下台?
“第三,民众的素质并非实施民主政治的前提条件。对于推行民主制度,有这样一种误会,即:眼下老百姓民主素质太低,暂时不适合搞民主政治。为此,很多人撰文讽刺我们,讽刺国会,讽刺选举,认为在我们这样一种现实情况下,推行民主制度简直是幼稚可笑。我知道,其中有些人是打定了主意看我们的笑话的。也有些人是出于善意的关心。
确实,公民的素质对于民主制度非常重要。但是,我认为,只有在民主制度下,臣民才能变为公民。问大家一个问题,中国是文明古国,几千年的积累下来,为什么老百姓的素质依然较低呢?我认为,公民素质的真正提高,离不开民主制度。人不可能在岸上学会游泳。要想提高公民的民主素质,必须有民主的实践。现在,国会成立了,我相信她会在诸君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完善,真正成为代表民众根本利益的最高权力机关……”
张远哲就是悲观派。但龙谦所说的你不可能在岸上学会游泳很形象……
“第四,民主作风不等于民主。有人将领袖的施政风格当做专制与民主的分野,这是错误的。唐太宗以纳谏流芳百世,但唐太宗的政府绝不是民主政府。领袖作风不民主不是大问题,而缺乏制度保障,一切都靠个人的道德来决定才是大问题。那种制度下即使有民主作风,也靠不住。我不是反对官员作风民主,相反,我提倡我们在工作中,不管是政府还是议会,都尽可能培养和展现一种民主作风,但更要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来保障民主。”
讲的太妙了!这是一个绝对的亮点……但那种制度在哪里?就是这个有些乌七八糟的国会?
“我的讲话完了。再次感谢议员先生们的信任。谢谢大家。”龙谦对议员们深深鞠躬。
掌声响起。张远哲觉得龙谦在这个场合的讲话有些不伦不类。必须承认,自己是喜欢龙谦的讲话的,虽然经常重复一些观点,但可视为是一种必要的宣传。可是,在就职典礼上讲这些是什么意思?
张远哲愣神间,记者们已经涌上前去。
第七节政府
政府机构设立方案已经由政务局拿出,并且经过军委会主要成员的三轮讨论和定案。国会成立,政府的组成方案终于出台了。
实施总统制,确定国名,国旗,国歌,国徽及首都,甚至国会议长及总统的选举虽然都是大事,但在最高层次的人眼中都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研究,倒是新中华政府究竟设立哪些机构,谁来出任部长,以及各省省长人选才是值得关心的。总统也罢,总理也好,总要有一大帮助手来帮衬。就一般官员而言,部长及省长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还有一个总理人选。不过,这个注定是龙谦行政副手的大人物肯定是方声远无疑了。
在国会完成总统选举并明确政体后,转入下一个程序。即委托总统来组建政府。
媒体突然发现,对于政府机构,外界所知甚少。至少没有权威人士公开谈过此事。除了已经组建并开始运作的国防部、教育部、兵工总署和国安总局外,其余部门都深藏于云雾之中。于是,在国会休会的这天,北京的媒体不约而同地探讨起了政府机构的组建以及可能的部长人选来。新闻界不乏“高手”,他们在国会已经召开,国家的权力架构基本明晰后,抛出的分析颇有见地,吸引了无数的京师民众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
22日国会休会一天。23日,按照国会批准的《政府组织法》,龙谦提名方声远担任共和国首届总理。当日。国会召开全体会议,批准了对方声远的任命。24日,龙谦提交了政府组建方案(该方案得到了新任总理的副署)。24日下午。龙谦向国会报告了政府机构的设立原则及职责分工。
按照《政府组织法》,政府机构的设立、取消、职责确定调整权归总统。但须经总理副署方可递交国会。国会在批准方案(含调整方案)后,须在七个工作日内研究批复。机构设置经国会批准后,主官的任命权就不需要国会批复了,只需要总理的副署即可生效。
对于总统制下的总统大权,这里出现了双重制约,第一是国会对于机构及职能设置的审批权,第二是总理的副署权。
当前情况下。龙谦可以顺畅地组建政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任总统就未必那么随心所欲了。所以,国会议员们在对总统递交的有总理副署的政府组建方案投票时,颇有些自豪的感觉。觉得国会的权力也蛮大。假如不能通过。总统不是得“乖乖”地拿回去重新修改吗?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在蒙山军系统“把持”国会的情况下,否决总统提案根本就不可能。26日,国会“高效”地批复了政府组建方案。
根据龙谦提交给国会的政府组建方案。中央分为行政系统,强力系统和司法系统三大块。
先说行政系统。龙谦及其幕僚们设计的中央行政系统最高权力机关叫政务院,其首长为总理。总理在目前的情况下,其真正的角色却是总统的秘书长,协助总统管理中央行政体系。
政务院系统设八部、一厅、二署、一行、一局。八个部分别为外交、财政、文教、工业、商业、农林、交通、民政。一厅为总统办公厅。两署分别为兵工总署和新闻出版总署。一行为中央银行。一局为国家安全总局。总计其中,国家安全总局在行政上受警政部领导。
强力系统为国防、监察部及警政部。三部不归政务院领导,直接对总统负责。强力系统这个词是龙谦使用的,方声远等人赶到有些不合适,但有想不出一个更贴切的词汇。
司法系统为最高法院和司法部。前者实际为宪法法院,后者则管理全国的司法系统。
12月26日,龙谦发布了强力及司法系统各部门的任命名单。
国防部长:王明远
警政部长:陈超
监察部长:曹敏忠
司法部长:伍廷芳
最高法院院长:宋教仁(兼)
27日,各部部长正式亮相。
外交部长:唐绍仪
文化教育部长:蔡元培
财政部长:段祺瑞
工业部长:周学熙
商业部长:张謇
交通部长:端方
农林部长:于右任
民政部长:王士珍
总统办公厅主任:欧阳中
兵工总署:连树鹏
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秋瑾
中央银行行长:贾继英
国安总局局长:江云
在这份备受关注的名单中:蒙山系占了八席,尚不足一半。民党占了三席,北洋系出人意料地占了三席(唐绍仪被划为该系),无党派或派系不明者占了三席(秋瑾、蔡元培、张謇)最令人意外的是,满清权贵还出任了一个重要部门的部长,令所有人没有想到。
表面上看起来很公道。一时间,国内及国外媒体一片赞誉之声,认为龙谦展示了一种包容天下的气魄。
名单公布后,媒体马上做出了反应。显然,龙谦只是抓住了军权及警监察之权,其余的都对蒙山军前敌手开放了。考虑到秋瑾及蔡元培的经历,民党和北洋系算是大获全胜。甚至有媒体认为,方声远这个总理不好当,上面有个强势的总统,下面又有一帮“反对党”出任部长要职,这个总理还有什么趣味?
就行政系统而言,外交、财政、交通三部至关重要,但都给了蒙山军体系外的人。尤其是段祺瑞出任财政部长令很多人没想到。一直传言与龙谦合作不太愉快的段氏要被打发回老家安徽任职,没想到龙谦竟然将财政部如此重要的部门交给了军人出身的段祺瑞!段氏的任命与出任交通部长的端方成为了这份名单中最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内容。
名单是经过反复酝酿过的。反对端方和段祺瑞的声音一直有,包括对王士珍的新任命。直到22日在海宴堂最后的讨论中都未平息。但龙谦坚持,其他人的反对也就无效了。
自梁启超回国担任国会议员,一直有他将出任政府要职的呼声。结果没有,于是有人分析,梁氏还是没有得到龙谦的信任。其实,一向对权位淡漠的蔡元培的确向龙谦提出让出文教部长的动议,认为梁氏更合适这个职位,但龙谦没有同意。
国庆日已经确定,4月28日!除了北方军区司令官鲁山身处前线不能前来,其余大区司令齐聚北京,他们是奉命前来参加开国盛典的。跟随他们前来的还有百余名在开国之战中立下战功的官兵代表。这个国家是蒙山军创立的,开国大典最有资格参加的就是军队系统。
26日,在预定的人员全部抵京后,龙谦在海晏堂召开了军队系统高级将领的秘密会议,会议的主题不是北方军区向唐努乌梁海的进军,而是政府组建,龙谦讲了政府与军队的关系问题,团结问题和山头问题。除方声远、陈超、王明远、曹敏忠、连树鹏和江云之外,政府其他官员未参加这次没有任何报导的会议。
ps: 有事外出,明日恢复正常。
第八节国庆日一
“你别说,总统的眼光是厉害,这座城门确实有些突兀了,拆掉后会好的多……”王士珍指点着南面的大清门,“千步廊拆掉后确实宽阔了许多。”
“不光是城门……”国庆庆典总指挥邓清华点头,“总统说的是。北京的城墙是城市的特色之一,但太多的城墙也是个问题。这道该死的城门拆掉后,将建一座英烈祠,让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永受祭祀……”
王士珍知道龙谦的这个提议。正是这个提议确定了拆毁大清门的计划。龙谦不仅选定天安门为开国典礼的主会场,而且要围绕天安门做大文章了。如果抛开历史的情感,王士珍完全赞同龙谦的建议。没错,天安门正处于北京的南北中轴线上,地理位置极为优越。围绕着天安门做文章是完全正确的。
现在他却不愿意接邓清华的话。
邓清华的目光投向正南。天色阴着,好像要下雨,他希望明天是个晴天。广场上曾经堆积如山的垃圾全部清除了,一座临时树立的巨大钢制旗杆已经立起,四名卫兵分立四方,守卫着这座尚未装上国旗的旗杆。广场已经彻底清扫,周围肃立着卫戍区第4师的士兵,几天前,程二虎的一个团接管了广场的警卫,从昨天起,所有的人进入广场都需要卫戍司令部发放的通行证……邓清华的目光从肃静的广场转到东南东交民巷周围那片灰色的空地,琢磨着政府机关的设置问题。这是他的职责。身为首都市长。肩上的担子实在是太重了,他很是羡慕留在军队的战友们。不过,他们中的一些人的命运也要改变了,中央部局算是成立了,却令龙谦不甚满意,从机构的设置到主官的人选都令龙谦有所不满。下决心让一批高级将领脱下军装从政——我们蒙山军不能只会打仗不会建设!这是龙谦在26日军队系统会议上的原话。确实,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