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蒙山军-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除掉大家还算熟悉的三国水浒,龙谦也讲一些别的故事,都是大家喜爱听的,比如白袍薛仁贵,飞将军李广,秦琼卖马这些古代名将的故事,大受兵士们的欢迎。
  故事会一般会讲半个时辰,在大家恋恋不舍意犹未尽时,龙谦结束他的故事,命令大家洗脚睡觉。
  每天的热水烫脚是必须的,每个人都必须做,不得偷懒。谁要是略掉这件在很多人看来婆婆妈妈的事,龙谦的惩罚就是加练,或者背着石头去跑山,或者到广场站军姿。
  方时俊是念过史书的,发现龙谦讲的除掉话本,更多的故事和人物是来自正史,而不是民间传说,这让他非常的惊奇和钦佩。除掉那些大伙儿爱听的演义话本,龙谦更多的讲本朝故事,当初清兵入关对汉人的镇压和屠杀,什么扬州十日嘉定三屠,被龙谦讲的惨不忍闻。讲道光和咸丰年间外**队的入侵,讲沙俄在道光年间侵占江东六十四屯,屠杀我上万无辜村民及对外蒙的渗透、对新疆的入侵,讲清军与法国在越南的战争起因和结果,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讲五年前的甲午战争,黄海北洋水师的大败,讲马关条约的内容,讲两亿三千万两白银对于中华是什么概念。还有前年德国借教案占领胶澳的事……因为事在山东,大家更是听的义愤填膺。
  每当此时,听讲的兵士们都愤怒异常。
  宁时俊想,龙谦这家伙讲的真好,但都是**裸的反叛朝廷的内容,因为他讲的东西的结果,除却对列强的仇视,便是对无能的朝廷更为痛恨。
  被龙谦带回山的那个叫大卫的美国人总来听讲,因为怕泄密,这个外国人一直没有被释放。当龙谦讲到胶澳教案时出言反驳,认为攻击教堂的人都是暴徒和无赖。神父们为了传播教义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无知的愚民们做了那么多的事,但中国人不知道感谢,反而去攻击他们……
  大卫的话当然引起了众怒,因为他有一大半是用汉语讲的。这家伙一直在努力学习着汉语,不放过任何一个与中国人做语言交流的机会。因为有龙谦不准歧视不准虐待的严令,大卫在山上的日子倒也悠闲,但今天他显然犯了众怒……
  鲁山一把薅住了大卫的衣领,抡起大拳头就要揍这个外国小伙子。龙谦喝住了鲁山,说了一番话,既是说给鲁山的,也是说给大家的,“谁也不准欺负他,鲁山,放开大卫。”江云跑过来,将大卫从鲁山的魔爪中救下来。
  “大卫,我为我的部下的粗鲁向你道歉,请原谅。”龙谦用英语讲,“但是,你的话也侮辱了他们,他们生气是有原因的,懂吗?”
  “您的部下真野蛮。”大卫嘟嚷道。
  “听我讲讲为什么他们生气,你或许就不觉得他们野蛮了。”龙谦换回了汉语,他知道大卫听得懂。
  “宗教zì yóu是对的,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信仰的zì yóu。不管你是信佛,还是信道,或者是二郎神,土地爷,都是你自己的事,包括信你们的基督,都是可以的。但是,”龙谦加大的声音,“中国人不信洋教,那也是他们的权力,对吧?可是,洋教,特别是山东这地方,洋教更多的是伴着德国人的军舰过来的。仗着你们的船坚炮利,强占中国的地方当做租界,在租界里你们自己制订法律,收取税收,俨然是国中之国。这也罢了,那些教堂的神职人员,很多仗着自己国家的武力强大,根本无视中国政府的法令,横行乡里,强占良田建筑教堂,在信教者和非信教者之间发生冲突时不问缘由,一概采取包庇信教者的态度。我说的这些,不是捏造吧?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包括你们美国,总带着高高在上的姿态,用各种方法努力打开中国的大门,门户开放的目的是什么?你一定心里清楚,是帮助中国人走向你们所谓的文明吗?是帮助中国致富吗?难道中国人将所受的欺压在外国人身上发泄一下不可以吗?”
  山东义和团形势已成,尤其是曹州一带尤甚。究其原因,与洋人强行传教并一味地偏袒教民有着直接的关系。大卫来中国半年多了,自然晓得龙谦不是胡说。对于龙谦的反驳,他呼哧呼哧喘着粗气,却找不到反驳的话语。
  于是大家对司令更为钦佩,这个洋鬼子,让司令训的不吭气了吧?
  蒙山军副司令官周毅的腿伤仍未好,所以侍候周毅养伤的傅三狗对周毅说,“周队长,你的伤一天比一天好了,我得去参加训练了,要不我就得去伙房给大家烙大饼了。”
  “为什么?”
  “大家练得挺带劲,练得好的还有奖赏。我可不想当伙头军。”
  “是吗?都练些什么?”
  傅三狗将训练的内容讲了,周毅大感兴趣。让傅三狗扶了他去观看,八队的兵战力强横他是承认的,他知道龙谦一定有练兵的秘诀。
  孙娟制止了周毅,说龙队长有吩咐,现在正在长骨头,绝对不准下地。
  周毅对孙娟这些婊子很是看不上,但龙谦尊重她们,严禁sāo扰,甚至连言语上的调戏都绝对不准。所以周毅也对她们保持着客气。既然孙娟不准走动,正好歇着。不过等他伤情基本痊愈后,也溜达出寺庙去看庙前广场的练兵。
  如果龙谦一直抓住不放的越野跑还可以理解几分,令周毅大惑不解的是龙谦搞的队列cāo练。
  除掉医护组的女人,山上只要没病没伤的,都必须到cāo场上练队列,包括伍烈四个人的军械组。
  这玩意有什么用?
  以班为单位,立正、稍息、向左向右转、齐步走、立正不动,叫什么站军姿……
  原八队和六队的人还好些,三队的人简直是怨声载道。队列cāo练看起来简单,练上一天累得像狗一样,连吃饭的力气都没有了。宁愿跑山也不愿在寺庙前玩这个没用的东西。
  龙谦每天都亲自参加训练,派出一个排长做值星官,喊口令,最后确定当日的优胜班排,优胜者会加一个菜,排名最后的没菜吃。
  晚上的那顿饭一般都是萝卜咸菜,但剥夺吃咸萝卜的权力还是让失败者很没面子。
  各班的名次是直接评定的,如果某个排有两个班排名垫底,那么全排都跟着受累。
  因为龙谦坚持参加训练,要求兵士们做到的自己也一样要做到。兵士们倒也不敢公开表示反抗。
  比如站军姿,一动不动地以一个姿势站上半个时辰甚至一个时辰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令兵士们惊奇的是,每天必定有的站军姿,休息的兵士都将欣赏龙谦训练作为铁定的节目,为什么人家站在那里就那么的好看呢?
  有人找周毅反映这种训练过于乏味。当然都是老三队或者跟周毅回山的其他队的残兵。但周毅说,龙队长都在跟你们一起练,还叫嚷个啥?
  没有人知道这样做会有什么效果。
  效果很快就有了。也就是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队长,排长们发现自己的兵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首先是纪律,当任何一个命令下达,士兵都会响亮地喊出“是!”。其次是士兵们的体质有了明显的改善,负重三十斤跑十里山路只需要半个时辰,除却极少数士兵,大部分都达到了这个标准。
  
  第十八节龙谦的练兵之道三
  
  队列和体能的cāo练大概搞了两个半月,虽然搞得全山疲倦不堪,但各连连长、排长、班长们都深切地感到了手下士兵们脱胎换骨的变化。精气神有了本质的区别。
  这个过程中龙谦最大限度地加强了伙食的营养,除掉已在曹州立住脚的由吕骅鲤主持的那间货栈外定期接济物资外,他海派遣宋晋国用高价向周围的庄子采购猪羊,这对于蒙山周围的村子绝对是件新鲜事,他们也知道买东西的人是山上的,但来人拿的是白银,又给出高价,自然没什么好说的。于是成群的猪羊被赶上了山,成为山寨的盘中菜。
  王明远是少数常和龙谦深谈的人,他私下对龙谦说,“现在大家很稳当,没人有什么不满。包括三队六队甚至那些俘虏,就不必三天两头吃肉菜了。我觉得你手里那点银子吃不住这么花销的。”
  龙谦知道王明远不理解自己的做法,于是解释说这是保证训练效果必须的,吃饭对于一支军队来说绝不是可以忽视的事,吃好饭对于士兵的身体至关重要。而士兵的体能,就是力量,耐久力等指标决定着战争的胜负,“鲁山、时俊,还有其他人,都对我订立的军规有些不满。觉着过于清苦了些。咱是土匪,不是守戒律的和尚。你是不是也有这种想法?订立军规是必须的,以后你就会知道,那几条军队其实根本算不了什么。我还准备再搞几条条例出来,将各方面都规范起来,让大家真正成为军人而不是穿着军装的土匪或者农民。反过来讲,如果大烟不准抽,酒不准喝,女人不准碰,抢劫老百姓更是不许,也没几个人能坚持下来。因为这支部队的还没有灵魂。所以,就必须在允许的范围内给大家谋点福利,吃好饭是最基本的,不能含糊。等条件允许了,我还要给大家发饷呢。不发饷,算什么军队?至于钱嘛,现在手里还有些,关键是物价还算便宜,老百姓缺钱哪,自己养的猪羊舍不得杀了吃,能卖给山寨,对他们也是好事。这个,我心里有数。”
  王明远总是对龙谦嘴里不断冒出的新鲜词汇着迷,过去就注意到这点。但现在更多了,随时会听到和发现龙谦的新奇之处。今天王明远对龙谦将士兵的伙食提升到如此高的地步内心还是不以为然。但两个月来山寨兵丁焕发出的崭新面貌又令他吃惊,现在的队伍,别说原先的那支蒙山军,就是纪律最好的老八队也比不上了。于是放下了伙食问题——他不相信龙谦是刁买人心,龙谦也用不着收买人心。有自己等一帮骨干亲信,队伍牢牢地掌握在他手里。令王明远欣喜的是,曾经对龙谦地位造成严重威胁的周毅已经完蛋了,因为负伤不能行动,大练兵他便没有参与,这样就脱离了队伍。王明远的连队就有十来个原三队的人,这些人的情况他完全掌握,已经接受了龙谦,不再有其他的想法。
  王明远于是转而问龙谦为什么如此简单的办法便能让山寨面貌发生如此大的转变。
  “简单?”龙谦哈哈大笑,“明远,我制定的训练方法可不简单。原来给你们说过,平民与军人最大的区别在于服从性,队列cāo练便是打消掉平民身上的散漫,将军人最核心的东西印在心上的最好方法。的确,队列训练除掉可以提高体能外,对于实战没有任何的用处,但当今世界所有军事强国的军队,对新兵的训练都是从队列训练开始的,这绝不是偶然,因为简单的立正稍息向左向右转便能培育士兵良好的服从性。”
  “你怎么知道列强的军队训练方法?”
  “呵呵,明远,我知道的东西多了,何止这些?”
  “就这样我们练下去就能练出与列强军队一样的强军?”王明远继续追问,此时已经聚拢过来好几个队官和排长,静静地听龙谦讲解。
  “不,强军的标志有好多,当然打胜仗是最根本的一条。往小了讲,比如武器装备和后勤,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就讲了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他在开篇的《始计篇》中便归纳了五条:一是道,就是民心,老百姓是否与当权者一心一意,是否全力支持战争;第二是天时,就是战争爆发的天气是否有利,第三是地利,这个你应该懂了;第四是将领,孙子提出了良将的五个标准,智、信、仁、勇、严;最后一条是法,指军队的训练,国内制度的优劣。你看,他提出的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中,训练只占了五分之一还不到。但我个人的见解,训练程度和装备精良,还不足以决定一支军队的强弱。”
  “那,那什么才是呢?”相貌如美女的叶延冰插进来问道。
  这段时间,出身六队的叶延冰和冯仑比三队的人更好地融入了八队为主的蒙山军中,担任连长后的叶延冰尤其好学,经常在训练之余向龙谦提出练兵方面的问题,而龙谦也倾囊相授,毫无保留。
  “军魂。一支军队铸就了自己的军魂,就像一个人有了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样的军队将战无不胜!”
  “什么是军魂?”叶延冰追问。其实,对于什么是理想,什么是信念,叶延冰一样不懂。但这帮排长连长们已经基本适应了龙谦的谈话方式,对他层出不穷的新名字总能理解的仈jiǔ不离十了。
  “简单的说,就是为什么当兵,为什么打仗。延冰,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当兵吗?”
  “我……”叶延冰一时间没有组织好语言。
  “你不要说了,我知道你们每个人都有一个不同的故事,但绝不是为了理想和信念上山入伙的。没有理想的军队,或许可以靠严格的训练,精良的装备,严酷的军法来维持士气,绝不会在任何时候都保持旺盛的斗志。不会在队伍损失十之仈jiǔ都军心不散,一往无前。”
  “你说的那种军队有吗?”宁时俊不知什么时候也站在了圈子外面。
  “如果我说有那么一支军队,遭遇强敌围攻,被迫离开自己的老窝,踏上漫长的毫无目的的征途,整整一年中面临十倍于己的敌军的围追堵截,没有后勤,没有补给,甚至全军断粮,靠煮皮带吃草根充饥﹍﹍不仅如此,在打仗之余,每天平均保持一百里以上的速度行军,翻越十几座人迹罕至甚至是终年积雪的高山,跨过十几条奔流湍急的大河,最困难的是走过杳无人烟的大沼泽地……要知道,过沼泽可比爬雪山难多了,松软的沼泽,一不小心就会陷进去,越挣扎陷的越深,直到淤泥将你彻底吞没,没人帮助的话,就像鲁山那样的壮汉一样出不来。但即使如此,队伍依旧走出了大草地,继续向着遥远的前方坚定前进……在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中百分之九十都倒在了漫漫征途中,每个人都瘦得皮包骨头,武器也差不多丢光了﹍﹍但是,剩下的人依然军心不散,令行禁止。这个故事,你们相信是真的吗?”
  “不信!哪有这种军队,编故事吧?”叶延冰摇头。
  宁时俊是遍读史书的,也说龙谦在编故事。
  “编故事?你觉得你能编出这样的故事?我又为什么编这样的故事骗你们?”龙谦站起来,神情肃穆,“有的,真有这样的军队。他们之所以克服人类军事史上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是因为他们从统帅到士兵,都怀着崇高神圣的理想,决心打造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幸福的新国家。正因为有了这个理想,他们才能忍受他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为着那个崇高的理想努力奋战。我要打造的,就是这样的军队。愿诸君努力!”
  说这番话时,龙谦脸上有一种神圣,让本来不信这个故事的人也肃穆起来。
  听龙谦讲故事的人多起来,后面这段话却打动了很多人,王明远动容道,“我不知道什么是剥削。但知道人人平等幸福的意思。队长,如果你带领大家建立这样的国家,我王明远将誓死追随!”
  “队长,你说的那支军队最后成功了吗?他们真的建立了那样的国家了吗?”封国柱追问。
  几个连长多是苦出身,对龙谦所说的人人平等幸福的描述十分向往。
  “他们在经历了那次艰苦行军后,又艰难奋战了十几年,经历了对抗外敌和内战,最终建立了一个国家。”龙谦却不想多说了,那个曾有着浓厚乌托邦色彩的国家并未真正实现人人平等幸福。平等不是简单的算术加减,社会财富的创造和分配是极为高深的科学,究竟应该怎么做,龙谦自己也说不清楚。
  好在这帮人并未一味追问剥削压迫和平等的含义,他们似乎陷入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崇高的体验中。
  出差刚回来,还好还在22日。
  
  第十九节龙谦的练兵之道四
  
  结束基本的队列训练和障碍练习后,龙谦的训练终于进入实弹射击阶段。之前龙谦在东寨旁让俘虏们修建了一个射击场,那是一块呈南北向的缓坡,北高南低,在最高处修筑一道厚达二尺多的土坝夯实,并让军器组制作了木质的靶子,上面贴了画了人的半胸像的拼起来的白纸。
  八队的队员还好,来自三队及六队的兵对于画了圆圈圈的胸靶感到好奇,马上便明白了这个靶子的妙处,在实弹射击时留下的弹痕会更准确地检验射手的成绩。
  这大概也是龙队长神妙枪法的来源吧。
  全队有至少百十人——基本是八队的老兵,憋着劲要从龙谦手里学枪法。原来基本没有这种机会,因为孙德旺不搞实弹训练,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枪弹两缺。
  现在情况变了,毛阳镇一战缴获的子弹使龙谦有可能展开实弹训练了。龙谦慷慨地拿出人均三十发的“大剂量”来训练士兵们,他先在自己的队伍里挑出十几名相对优秀的枪手,这些人大部分是来自推荐,士兵们最清楚谁的枪打得准。龙谦将这十几个人组织起来编成一个教练组,计划用他们来帮助自己完成训练。
  和龙谦预想的一样,这十几个人里,连长和排长不到一半,大部分是班长和士兵,他们对自己的技艺颇有些挟技不传,对于龙谦要求他们教授其余士兵普遍有抵触情绪,龙谦没有生气,而是组织这批人进行了一次比赛,卧姿和立姿各射击五发,这个倒不难,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射击。龙谦给的时间很短,五发子弹完成射击的时间不超过十秒,这个时间是估出来的,可怜整个山寨只有一块洋表。
  比赛的结果龙谦出枪最快,但总成绩却得了第二。
  其实山寨不乏神枪手,比如三队的许公持,卧姿和立姿射击静止目标基本是百发百中,比龙谦的成绩还好。但在龙谦发明的运动靶上便栽了跟头,龙谦让人举着靶子弯着腰在土坝后面无规则地跑动,这下子便难住了许公持,尽管他是猎人出身,但还是在这项难度增大的比赛中输给了龙谦。龙谦五发子弹全部命中靶心,但许公持有一发射偏了。这下子许公持服气了,尽管总成绩比龙谦高了一发,但许公持承认自己射击水平不如司令。
  打仗时怕是找不到静止不动供你射击的目标,这个大家都清楚,所以射击运动靶标的意义更大。
  “我不管你们的射击技术是怎么练出的,但我注意到,你们每个人都存在着技术上的缺陷。”在这个射击教练组每个人上场时,龙谦细致观察了他们的出枪动作,“所以,不要像工匠一样,将自己的那点小技术看成是自己吃饭的本钱。我们现在是军人,不是单人独马,将来也不会单打独斗。射击是单兵项目,但同样存在着配合问题。挟技自珍的思想真的要不得。”龙谦耐心地讲了集体的道理,挟技自珍是导致各项绝技失传的主要原因。
  龙谦将自己的射击技术倾囊相授,“射击的要领并不复杂,一是要对自己的枪械极为熟悉,懂得瞄准的要领。三点一线的原理其实很简单;二是学会呼吸,学会镇定,特别是开枪一瞬间的稳定;第三就是要出枪快,这有助于你在战斗中活下来,因为打死敌人是你活下来的最安全保证……”他先精心培训那十几个枪法出众的“精英”,然后让他们在充当教官,以培训全军。
  标尺距离一类的东西需要慢慢讲,各种不同规格的步枪,包括口径也需要慢慢理解,但身体,射手的射击习惯却需要一开始便正确地养成,“一句话,你们要练到把枪当做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就像你的手臂,手随心动,眼睛看向哪里,手臂就指向哪里,而不是刻意去瞄准。”
  这番话却只有许公持、程二虎等少数神枪手理解,“至于准确射击运动目标,一是要习惯计算提前量;第二就是学会预判。什么是预判?就是估计出你要射击的目标下一步会采取什么动作﹍﹍”龙谦尽可能地用通俗的语言传授一些心得类的东西给这个“教导队”,“那种藏私的心理是最要不得的,咱蒙山军是个整体,你要在这支部队中存活下来,最好的办法是让你的战友更具威力,如果你的战友水平差,你的命就不保险了,有句话你们琢磨下,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这句话让大家哄堂大笑。
  龙谦也不希望他的士兵个个都成为指哪打哪的神枪手,但由于弹药获得的长期性困难,必须大幅度提高士兵的射击水平。
  这也是龙谦不惜拿出库存一半的弹药用来实弹训练的缘故。这项决定,遭到蒙山军大管家宋晋国以及一大半军官的反对,但龙谦坚持这样办了。他坚信,不经过实弹射击的士兵,光是拿着枪在那里练瞄准,效果不可同日而语。
  “至于射击的稳定性,没有别的办法,苦练自己的臂力就是。你们可以在枪口处吊上一块石头来练习,也可以练习单手持枪,两个人一组,计算各自坚持的时间﹍﹍射击除掉一些悟性,更主要的就是大剂量的训练。这方面东洋兵做的就很好,他们的射击水平整体上很高。你们评估一下,一个百发百中的神枪手对上平均十发中一的步兵班,谁的胜面更大?”龙谦做了个示范,他单手握持一支枪口悬挂了十斤重的石头的步枪,坚持了足足一顿饭的时间,“有了臂力,你就有了精准射击的前提。”
  这个大家没有争议,当伙伴连续遭受伤亡时,军心极可能崩溃,蒙山军的很多人都有类似的体会。所以,对于龙谦拿出的旨在提高射击技术的一些方法,大家都认真学习。
  龙谦为了提高士兵在实弹射击下的适应下,在射击训练的第二阶段,要求一半人匍匐到土堆后面,实地承受子弹迎面射来噗噗打入身前土堆的感觉。这项有些危险的训练将小部分士兵嚇得面无人色,但经历过了,士兵在进入实战时的适应性会成倍增加。
  在夏天的气息降临蒙山时,龙谦的大练兵进入了最后阶段,即连、排与班的进攻与防御。这个阶段,理论性的教导陡然增多了。参谋组是必须参加的,很多有针对性的训练都需要参谋组作出训练的方案,全程跟进。
  训练结束,龙谦会集中全军进行点评,指出过程中的缺点和失误。
  “战争的方式千变万化,核心的永远不变的是用最小的代价歼灭最多的敌人。具体的方式不外于进攻与防御两大类,防御是为了进攻,单纯的以防御为最终目的的作战方式不会胜利,就如两个月前面对曹锟对蒙山的进攻一样。当防御一旦失败,面临的就是撤退,撤退一旦组织不当就会变为逃亡,结果就是失败。”龙谦在班长以上军官的训练课上讲道,“所以,进攻是取胜战争的唯一手段,防御的目的是为了进攻而争取时间,调动敌人,集结部队而采取的不得已的办法。但是也不能忽略防御的重要,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如果当时孙大当家和诸位头领侦知官军的兵力和进攻路线,以一部,比如三个步队防御山寨,借助地形节节抗击,而主力及早出山,抄官军的后路,就像我们打毛阳镇一样,在他的老窝大闹天宫,截断他的粮道,曹锟必然回师救援,那么我们既守住了山寨,又寻到战机,掌握了主动,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在座的除周毅带回山寨的那帮人外,全部参加了八队后期畅快淋漓的战斗历程,龙谦讲述那段历史,大家便有了更深的体会。
  “但是,再好的设想也要有精兵强将来实施完成,比如主力潜行山外,没有极强的纪律和行军速度你就做不到。走上三里地就累得气喘吁吁,背上一点干粮就拿不动武器,那样的仗就没法子打。”
  大家脸上现出会心的微笑。
  “进攻和防御都是一门科学,兵学就是科学。什么是科学,科学就是正确的手艺,大家在上山之前多是农家子弟,侍弄过庄稼,也有些是手艺人,比如咱们的武烈大哥,就对打铁有心得。大家都知道,经常有这样的事,同是种地人,土地也差不多,收成却差得很多。为什么?因为种地人不同,勤勉的程度不同,手艺也不同,于是造成了不同的结果。同样一支枪,在许公持手里百发百中,在古小林手里十枪打不中一枪,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掌握射击的要领。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射击时一门学问,只要掌握要领,勤加练习,就能变成神枪手。那么,带兵打仗呢?是不是一门学问呢?我的回答是,它是一门学问,而且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今天我要教给你们的就是步兵班的进攻。”
  做了长篇的开场白后,龙谦开始进入正题,“步兵是现代陆军最主要的兵种,也是最后的制胜军种。至少在现在,离开步兵什么仗也打不成。步兵中最小的编制是班,各国陆军对步兵班的编制不尽相同,主要是因为配备武器造成的差异造成的,现在西洋的那几个军事强国已经开始装备机关枪,引起了步兵班编制上的变化。我们则是一色的步枪,编制为十二个人,还做不到人手一支。”
  “什么是机关枪?”有人发问。
  “是一种可以连续发射子弹的武器,不需要拉栓上弹,可以做到每分钟四百到六百发的速度。你们已经晓得,一个时辰是一百二十分钟,抽一袋烟差不多要三~四分钟,一分钟射出四百颗甚至上千颗子弹是什么概念?简直就是泼水嘛。如果当初张家寨官军配备一挺机关枪,以我们现在的进攻方法,毫无疑义就是送死!”
  “我的妈呀。”下面开始有了sāo动,设想面对那种大杀器,就让人不寒而栗。
  “开花炮大量配备陆军也改变了作战的方式,大家都领教过了西洋造大炮的威力了。以后还会有更可怕的武器出现,除非我们放下武器回家务农或者干别的,否则就必须勇敢地面对这些武器和战术上的进步。不适应不学习就是等死。这就是我一直要求你们加强训练,加强学习的原因。”
  “现在我讲步兵班的编组。步兵班还可以再分细一些,我设想的是将一个班分成四个组,每个组三个人,班长和副班长,哦,我们下一步要设立副班长,选那些战斗技能高,有威信的士兵担任。班长和副班长是当然的两个小组长,另外还要确定两个组长,在进攻的时候以小组展开行动,肉搏的时候以小组集体对付敌人。撤退或者阻击时小组也是基本的单元。这样的话,班长的命令只要下达给组长即可,结果就加强了全班的控制。分组不是一个简单的控制目的,而是实现一个步兵班在战斗中的有效分工,每个组在进攻中将承担不同的使命。一般有火力支援组,爆破组等,火力组就是以步枪、机关枪等武器对敌人进行火力压制,掩护战友冲锋。目前情况下要选择枪法准的士兵担任火力组成员,准确击毙敌人的指挥官、机枪手等威胁大的目标,动摇敌人的防御决心和力量﹍﹍爆破组嘛,大家都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